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八省適應性聯考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右圖中L1為晨昏圈,L2為北半球某緯線圈,L3為某經線圈的一部分,B點為L3的中點,此刻A點太陽高度角為40°。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圖中B點表述正確的是()A.當日晝長為一年中最長 B.此刻地物的日影朝西南C.距離A點約為5550km D.此時正受西南季風影響2.夏至日,A點最大與最小太陽高度角之差是()A.40° B.7° C.47° D.20°【答案】1.C2.A【解析】【1題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可知,A點太陽高度為40°,則圖示為晝半球,B為太陽直射點,A點所在緯線恰好出現極晝,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以及恰好出現極晝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互余可以求出,A的緯度為70°N,B的緯度為20°N。當日晝長在夏至日達到一年中的最長,A錯誤;此時B點太陽直射,地物沒有影子,B錯誤;AB兩地位于同一經線,緯度差為50°,所以實地距離約為5550km,C正確;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半年,但是不能確定B點的經度,所以不能確定其主導風向,D錯誤。所以選C。【2題詳解】根據上題分析可知,A的緯度為70°N,則夏至日最大正午太陽高度為43°26′,最小正午太陽高度為3°26′,所以最大與最小太陽高度角之差是40°,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常住人口是指行政區(qū)域內實際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擁有戶籍且實際居住的人口,以及沒有戶籍但實際居住的人口。H市某學校地理小組根據人口統(tǒng)計資料,繪制了1990~2020年該市人口變化圖(圖)。在探討人口變化時,小組成員發(fā)現統(tǒng)計資料中的"自然增長率"和"凈遷移率"均未標示是戶籍人口還是常住人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據圖示信息可以推斷()A.凈遷移率對應戶籍人口 B.凈遷移率對應常住人口C.自然增長率對應戶籍人口 D.自然增長率對應常住人口4.H市()A.人口老齡化較嚴重 B.城市化水平較高C.位于中國西部地區(qū) D.社會撫養(yǎng)負擔重【答案】3.A4.B【解析】【3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凈遷移率較低時,戶籍人口增長較慢,而常住人口增長較快,在2000年凈遷移率突然升高時,戶籍人口從2000年開始增長速度提高,而常住人口增長速度降低,在2005年到2015年凈遷移率降低時戶籍人口數增長緩慢,在2020年凈遷移率變得非常高的同時,戶籍人口數增長明顯加快,由此可以判斷出,凈遷移率對應戶籍人口,而不是常住人口,A正確,B錯誤。在1995年到2000年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而1995年到2000年戶籍人口增長速度幾乎沒有變化,1995年到2000年常住人口增長速度變快,說明圖中自然增長率既不對應戶籍人口,也不對應常住人口,CD錯誤。故選A?!?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H市常駐人口比戶籍人口數量更多,說明H市能夠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可能是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來務工,人口老齡化不明顯,A錯誤。由于該市為凈遷入地,所以說明經濟水平比較高,B正確。城市化水平比較高,應該位于我國東部地區(qū),C錯誤。由于經濟發(fā)達,所以社會養(yǎng)老負擔較輕,D錯誤。故選B。日晷是古代重要的日影授時工具,其中赤道式日晷最常用,其日晷晷針指向北極星,以保證晷面的延伸面與任意一天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平行或重合(如圖),晷盤的南北兩個盤面均分為12等份,并以十二地支(時間順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酉戌亥)標示時辰,當晷針影子指向盤面午時時辰時,為地方時11~13時之間,并依次后推。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5.若在我國三亞市(18°N,109°E)安放—赤道式日晷,其指向地面的晷針及晷盤與地面的夾角分別是()A.北針18° B.南針18° C.北針72° D.南針72°6.關于圖中南、北盤面上時辰的標示,說法正確的是()A.南盤正西側為卯時,并依次逆時針標示 B.南盤正下方為午時,并依次順時針標示C.北盤正上方為子時,并依次逆時針標示 D.北盤正西側為酉時,并依次順時針標示7.關于圖中晷影,說法正確的是()A.夏至日,正午時晷影最短 B.9月初,晷影落在南盤面C.一年中,春秋分晷影最短 D.一天中,晷影長度皆相等【答案】5.D6.A7.D【解析】【5題詳解】因赤道式日晷的晷針需始終指向北極星,即晷針與地面的夾角應為當地的北極星高度(當地地理緯度),晷面與晷針垂直,故晷面與地面的夾角應為北極星高度的余角。三亞市位于18°N,故指向地面的晷針應為南針,晷面與地面的夾角為90°-18°=72°。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解】晷面的延伸面與太陽視運動軌跡是平行關系,則從圖中可看出,在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日晷影落在北盤面,并呈順時針移動,故北盤時辰應按順時針順序表示,C錯誤;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日影落在南盤面,并呈逆時針移動,故南盤時辰應以逆時針順序標示,B錯誤;正午時,無論南盤、北盤,影子都落在最下方,卯時為地方時5~7時,即太陽升起前后,影子應落在西側,故不論是南盤、北盤,卯時都應標示在正西側,酉時標示在正東側,A正確,D錯誤。故選A?!?題詳解】因日晷晷面的延伸面與太陽視運動軌跡平行或重合,故一天中任意時刻的晷影都是等長的,A錯誤,D正確;9月初,屬夏半年,晷影落在北盤上,B錯誤;而晷影的季節(jié)變化是陽光與晷面夾角越小,晷影越長,從圖中可看出冬、夏至的夾角最大,春秋分最小,故春秋分晷影最長,C錯誤。故選D。地處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約37°N,119°W)的馬尾瀑布是一條季節(jié)性瀑布(下圖),每年2月中下旬,落日的余輝映照到瀑布上,瀑布便會發(fā)出火焰一般的光芒,故稱“火焰瀑布”。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難以看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火瀑布景觀所處懸崖的朝向最可能是()A.西南 B.西北 C.東南 D.東北9.游客觀看到“火焰瀑布”時,下列說法最可信的是()A.開普敦(約34°S,18°E)正值旭日東升 B.冰島首都(約64°N,22°W)正值日期交替C.泰山站(73°51′S,76°58′E)正值極晝 D.全球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接近3/4【答案】8.A9.B【解析】【8題詳解】2月中下旬,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地球上有晝夜交替的各地是東南日出,西南日落。而馬尾瀑布會有落日的余輝映照在瀑布上,說明瀑布朝向日落的方向,而2月中下旬日落西南,所以瀑布朝向西南,B、C、D錯誤,A正確,故選A?!?題詳解】游客看到“火焰瀑布”是在2月中下旬的日落時間。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約37°N,119°W),所以該地地方時6時以后日出,18時以前日落,此時游客時間是當地地方時18時以前。開普敦是(約34°S,18°E),兩地經度相差137°,時間相差約9小時,開普敦在東側需要加上9小時,此時開普敦是當地的地方時3點以前,開普敦在南半球雖然是夏季,六點以前日出,但該地是34°S,且是2月中下旬,日出時間沒有提前那么早,此時開普敦還是夜晚,A錯誤;冰島和“火焰瀑布”相差97°,相差約6.5個小時,冰島在“火焰瀑布”東部,18時之前+6.5小時的時間大概是在0:30分以前,正值日期交替的可能性很大,B正確;泰山站的坐標是(73°51'S,76°58'E),太陽直射點緯度變化大約是每4天變化1°,12月22日52天后是2月10日,緯度變化是13°,南半球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從66°34′往南極點移動13°是79°34′,所以2月10日出現極晝的范圍是79°34′S-90°S,泰山站不在此范圍內,C錯誤;119°W是18時之前,與120°E相差約16個小時,所以北京是新一天的10時前,東十二區(qū)是14時前也屬于新一天,所以與北京同一天的時間范圍小于13.5/24,遠小于3/4,D錯誤。故選B。山谷風系統(tǒng)中,沿山谷由谷外指向谷內的風為上谷風,由谷內指向谷外的風為下谷風;沿山坡從坡下指向坡上的風為上坡風,從坡上指向坡下的風為下坡風。某研究團隊選取了張家口崇禮區(qū)某山谷的谷口與山坡處兩個站點進行研究。在排除背景風干擾的情況下,團隊對兩個站點2019年1~3月的氣象資料進行統(tǒng)計。左圖示意上下谷風風向頻率分布,右圖示意上下坡風風向頻率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兩個站點分別位于()A.東側谷口南坡 B.西側谷口北坡C.西側谷口南坡 D.東側谷口北坡11.該地區(qū)()A.逆溫現象夜晚強于白天 B.白天多上坡風及下谷風C.谷風的變化超前于坡風 D.谷風變化導致坡風變化【答案】10.B11.A【解析】【10題詳解】白天,山坡接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近地面形成低壓,谷口相對為高壓,風由谷口吹向山坡,而第一幅圖示中顯示白天以偏西風為主,此站點應為西側谷口,便于氣流進入谷地形成上谷風;根據山谷風原理,白天吹谷風,空氣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山谷南側谷風為由北向南吹的偏北風,即上坡風,而第二幅圖示中顯示白天以偏北風為主,說明此地北側山地地勢高,南側谷地地勢較低,可知此站點地形向北傾斜,應為北坡。兩個站點分別位于西側谷口和北坡,B正確,排除ACD。故選B?!?1題詳解】進入夜間,山坡,海拔相對高,地勢較開闊,熱量散失快,冷卻快,其降溫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氣更快,所以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形成局部高密度冷氣團,然后冷氣團就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因冷氣團性質都比較重,所以沉積在谷底,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本的暖空氣,因而會出現氣溫驟降,導致逆溫現象夜晚強于白天,A正確;白天,山坡接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近地面形成低壓,谷口相對為高壓,風由谷口吹向山坡,氣流進入谷地形成上谷風,B錯誤;山谷風的形成是由于山坡與同一水平面的自由大氣的氣溫出現差異而導致氣流運動,所以應是谷風的變化滯后于坡風,CD錯誤。故選A。海水“躍層”是指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現突變的水層。夏季,黃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溫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溫差可達到20°C,出現了一個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團,圖一示意黃海冷水團底層溫度分布。研究證明,黃海冷水團與“躍層”同步消長,每年春季開始形成,夏季達到最盛,秋季開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圍與超前其6個月的風速相關。下圖二示意25米層黃海冷水團分布范圍變化與超前6個月的風速對照(經向風,北為正、南為負;緯向風,西為正、東為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5m層黃海冷水團分布范圍的變化()A.與冬季西北風相關 B.與冬季東南風相關C.與夏季東南風相關 D.與夏季西北風相關13.黃?!败S層”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氣溫高,降水多,表層增溫減鹽 B.暖流勢力強,對黃海的影響更大C.盛行東南季風,與低緯度海水交換多 D.沿岸盛行離岸風,使深層冷海水上泛【答案】12.B13.A【解析】【12題詳解】由材料可知,經向風,北為正,南為負;緯向風,西為正,東為負。那么由數據圖可以看到經向風和緯向風都為負,得出風向為東南,根據圖中水溫可以判斷黃海此時為夏季,而風向為超前其6個月,B正確,A、C、D錯誤。故選B?!?3題詳解】由材料可知,海水“躍層”是指海水溫度、鹽度、密度在垂直方向出現突變的水層。海洋表層水溫的熱量來源是太陽輻射,夏季太陽輻射更強,表層水溫更高?!败S層”是海水在垂直方向出現突變,是密度突然變低的情況,而影響海水密度的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鹽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出現躍層最盛,而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A正確。流經黃海的沿岸流是寒流,B錯誤。夏季的東南季風對我國洋流影響較小,C錯誤。夏季沿岸盛行東南季風,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為向岸風,D錯誤。故選A?!按髿夂印笔侵傅厍虼髿鈱α鲗又锌缭街芯暥鹊貐^(qū)的長條狀水汽帶,一般長數千千米,寬數百千米,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其水汽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沿冷鋒的局地水汽輻合;二是從熱帶地區(qū)向極地輸送的水汽。下圖是垂直于某地“大氣河”水汽運動方向的剖面圖(圖中等風速線的等值距為5m/s)。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M處的風速可能是()A.11m/s B.13m/sC.18m/s D.24m/s15.氣候變暖對“大氣河”的影響可能是()A.減少了“大氣河”的含水量 B.增強“大氣河”的影響強度C.增加全球“大氣河”的數量 D.降低“大氣河”的發(fā)生頻率【答案】14.C15.B【解析】【14題詳解】風力一般從近地面向高空增大,圖中M處位于近地面,據圖中信息可知M地為局地水汽輻合處(垂直方向水汽輸送),近地面風力較小,結合圖中等風速線的等值距為5m/s可以判斷M處外面的等風速線應為20m/s,再結合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可判斷M處風速為15~20m/s之間,所以C正確,ABD錯誤。故選C?!?5題詳解】據材料“‘大氣河’是指地球大氣對流層中跨越中緯度地區(qū)的長條狀水汽帶”可推知:隨著氣候變暖,空氣濕度的增加,“大氣河”出現頻率將更密集、勢力更大并攜帶更多的水蒸氣,這無疑增加了“大氣河”的含水量,會引發(fā)更強的自然災害。根據全球變暖的影響可推知,熱帶由于低層溫度較高,對流活動強烈,更多更熱的空氣受熱上升,氣壓更低,這些空氣到高空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流向南北,副熱帶高壓變強;極地在全球變暖影響下氣壓會變低一些,流向副極地低氣壓帶的空氣變少,副極地低氣壓帶變弱,西風變得更強,部分中高緯度會變濕潤。因而全球變暖會導致“大氣河”的平均寬度增加,全球性的“大氣河”數量將減少,但減少不代表影響變小,全球“大氣河”帶來的如暴雨和強風一類的極端天氣實際上將增加,影響更強的“大氣河”的頻率預計將比過去增加。綜上所述,ACD錯誤,B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滿分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封育是指在人為干擾下,對需要進行保護的草地或林地劃定出范圍,并采取適當措施,利用草場生態(tài)系統(tǒng)自身的恢復能力,達到植被恢復的一種育林育草管理措施。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東部,北與毛烏素沙漠相連,南與黃土高原相鄰,所轄地區(qū)屬于北方農牧交錯帶。其平均年降水量較低,生態(tài)較為脆弱。完全封育草場是1991年第一批全國防沙治沙試驗示范區(qū)建設時開始圍欄封育的,采用拉刺絲網,建立圍欄,完全排除人為干擾及家畜采食,截止2016年已完全封育年限為26年。季節(jié)封育草場位于完全封育草場外圍,在200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全區(qū)范圍內實施封育治理措施時開始封育的,實施秋冬季輕度放牧為主,春夏休牧的封育措施,截止2016年實施封育年限14年。未封育草場,位于季節(jié)封育草場外圍,用當地居民傳統(tǒng)的放牧方式,受到了一些人為干擾和放牧的影響。下表為不同封育類型區(qū)的土壤性質和植被特性,下圖為物種豐富度指數。封育類型土壤結皮厚度(cm)土壤結皮蓋度(%)土壤緊實度(kg/m2)土壤含水量(%)生物量(g/m2)封育年限完全封育草場E2.7703.454.6233226季節(jié)封育草場E11.5616.296.1638614未封育草場E20.5542.377.74291(1)說出土壤結皮蓋度、厚度與土壤含水量的關系,并分析形成原因。(2)比較2015年三類地區(qū)植被豐富度指數的大小,并分析形成的原因。(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想實現最佳的生態(tài)效果,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請結合鹽池縣不同草場的植被恢復效果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關系:土壤結皮蓋度、厚度與土壤含水量呈負相關,即土壤水分含量隨土壤結皮厚度的增加而減少,土壤水分含量隨土壤結皮蓋度的增加而減少。原因:本區(qū)屬于黃土高原區(qū)過渡地帶,土壤自身的不保水特性使得水分含量較低;由于封育措施促進了植被生物量的生長,其生物量越大,植被的蒸騰作用越強,土壤水分損耗越明顯,土壤含水量相對越少;降雨量有限,很難使深層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補充;完全封育草場長年無干擾的封育,導致結皮不僅面積大,而且結皮厚度較厚,致密性好,阻礙有效降水的下滲。因此,土壤結皮蓋度越大,結皮厚度越厚,土壤含水量就越低。(2)大小豐富度指數總體呈現出:季節(jié)封育區(qū)>完全封育區(qū)>未封育區(qū)。原因:封育措施隔絕了人類和牲畜的干擾,使得封育區(qū)內植被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與恢復,從而使其豐富度指數升高;未封育區(qū)由于受放牧及人為影響關系較大,其豐富度指數相對較低;完全封育區(qū)由于封育年限較長,區(qū)內早已形成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物種,其生態(tài)競爭力較強,占據區(qū)內絕大多數的資源與空間,壓迫其他物種生長,使其它物種逐漸喪失競爭力,直至消失;季節(jié)封育區(qū)由于季節(jié)性的放牧,植食性動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yōu)勢物種,并且破壞了土壤結皮,增強了土壤孔隙,增強了土壤的肥力,從而增加了物種豐富度。因此季節(jié)封育區(qū)豐富度指數大于完全封育區(qū)。(3)看法:季節(jié)封育對于植被恢復效果更為顯著;對不合理的人為放牧現象應當進行制止,加強對人為破壞活動的管理;對未封育的草原牧場進行圍欄封育,采取季節(jié)性放牧;對長期封育的牧場封育一定年限后,應及時對草場進行適當的割草放牧或翻耕;對退化的草場而言,封育時間不宜過長,其封育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草地退化程度和草地恢復狀況而定?!窘馕觥俊拘?詳解】閱讀材料,觀察表中信息可知,完全封育草場土壤結皮厚度最厚,蓋度比例最高,但是土壤含水量最低,反觀季節(jié)性封育草場和未封育草場土壤結皮厚度和蓋度較低,但含水量較多,因此土壤的含水量隨著土壤結皮厚度和蓋度的增加而減少。原因:材料顯示該區(qū)域屬于黃土高原向北的過渡地帶,土壤本身的特性上含水量較低;且由于封育草場中,植物生長較茂盛,人為干預少,生物量隨之較大,植物所需水分較多,且進行蒸騰作用強烈,對土壤中的水分消耗量較大,導致土壤水分減少;且材料顯示該區(qū)域內降水量較少,對土壤的深層部分補充水分較少;表中顯示封育草場的結皮較厚,土壤密度較大,且由于結皮面積較大,雨水在地表流動中下滲量減少,導致土壤水分含量較低。因此,土壤結皮蓋度越大,結皮厚度越厚,土壤含水量就越低?!拘?詳解】閱讀圖文材料,表中顯示生物量上季節(jié)封育草場最大,其次是完全封育草場,最后是未封育草場。因此大小上看,植被豐富度指數季節(jié)封育區(qū)>完全封育區(qū)>未封育區(qū)。主要是由于,封育措施可以阻礙人為和牲畜對草場的干擾,給予草場區(qū)域時間植被的回復和生長,從而使得其區(qū)域內的植被豐富度升高,但沒有封育的區(qū)域,受到人為和放牧等干擾,導致植被的生長趕不上放牧或人為的“侵蝕”,大大影響植被的生長,因此植被豐富度較低;完全封育狀態(tài)下的區(qū)域,由于封育時間較長,導致區(qū)域內出現優(yōu)勢物種,根據自然界生存法則,優(yōu)勢的物種將占據大部分的資源和空間,而弱勢物種空間和資源縮小,喪失調競爭的力量,最后消失,因此物種較少;而季節(jié)封育的區(qū)域由于季節(jié)性的放牧,牛羊等對植被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吞噬,導致優(yōu)勢的物種無法占據太多的資源和空間,抑制其生長,由于動物和人為活動,導致土壤結皮遭到破壞,因此土壤的間隙較大,增強了土壤的肥力,因此物種較為豐富?!拘?詳解】根據題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季節(jié)性的封育草場對于植被恢復效果更加的明顯,因此應采取季節(jié)性的封育草場方式;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可能導致植被破壞嚴重,因此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管控,加強對人為活動的管理;且可以指定一定的相關制度進行約束;對尚未封育的草場實行季節(jié)性的放牧,給予草場恢復的時間和空間;長期封育的草場,根據時間的變化,和草場恢復情況,適當的調整,應對其優(yōu)勢物種的侵占,可以進行割草放牧或者翻耕,降低土壤結皮厚度;草場退化的區(qū)域,由于生態(tài)較為脆弱,要適時進行調整,動態(tài)監(jiān)測,適當的恢復草場季節(jié)性放牧等。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強震發(fā)生之后,由于地殼的震動,地下深處的含水沙土會進行一種強烈液化的現象,這種液化的沙層,會沿著一定的通道,受到擠壓就會直接達到地表,形成“砂涌現象”。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受強地震的影響,地震后積石山縣金田村及周邊產生了嚴重的“砂涌現象”,砂涌區(qū)受災嚴重。下圖示意金田村的地理位置和周邊自然要素的分布。(1)簡述金田村發(fā)生“砂涌現象”的基礎條件。(2)說明金田村“砂涌現象”的發(fā)生過程。(3)指出“砂涌現象”可能產生的危害。(4)分析本次砂涌區(qū)受災較為嚴重的原因。(5)從含水沙土方面,請為該地區(qū)防治砂涌災害提出可行性意見。【答案】(1)黃河位置高,金田村地下水位較淺;東北側黃土塬地貌發(fā)育,土質疏松,土壤液化的沙源條件好;金田村及周邊砂礫巖發(fā)育,地下水的空間流動性較好,易為液化土壤提供動力輸送條件;東北側地勢高,易在高壓和地勢作用下形成逆向水流區(qū)。(2)地震導致金田村及其東北方向出現大量震后斷層帶;受地質變動影響,地下水壓力增大,黃土塬區(qū)底部土壤液化增強;震后受地質應力影響,地下水方向異常,液化土壤順地下水流動,在金田村沿裂隙涌出地表,產生“砂涌現象”。(3)地表塌陷,毀壞地面建筑物;埋沒農田、房屋,影響人類正常生產生活;地下水異常,污染地下水源。(4)砂涌面積廣,強度較大,砂涌影響范圍廣;發(fā)生時間為夜間,災害突發(fā)性較強;發(fā)生在冬季,氣溫較低,低溫災害、砂涌災害和地震災害的疊加效應大。(5)在源頭處監(jiān)測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降低地下水的動水壓力;易液化土壤區(qū)周邊應建設工程性排水措施(或建設工程性土壤導水管排水);聚落區(qū)周邊砂礫巖區(qū)應建設高壓地下水及液化土壤排泄通道。【解析】【小問1詳解】“砂涌現象”的形成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地下存在含水的松散沙土層;地震或其他動力源引發(fā)強烈地面震動;地下水壓力增大導致沙土層液化。結合題干信息,結合圖示可以看出,黃河河床高于金田村,大量河水下滲補給,金田村地下水埋藏較淺。東北側的黃土塬地貌土質疏松,為土壤液化提供很好的沙源物質條件。地下砂礫巖廣泛發(fā)育,空隙較大,液化土壤易于快速流動。東北側地勢高,易在高壓和地勢作用下形成逆向水流區(qū)?!拘?詳解】根據上題“砂涌現象”形成條件可知,受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影響,在震中強烈震動下出現地殼斷裂,產生裂隙,同時受地質變動的影響,地下水壓力增大,黃土塬原本固態(tài)的土壤迅速液化,液化土壤順著地下水流在金田村沿裂隙涌出地表,形成“砂涌現象”。【小問3詳解】砂涌具有突發(fā)性、破壞力強和涉及范圍廣的特點,其危害包括人員傷亡、建筑物破壞、交通中斷和環(huán)境破壞。一方面,大量砂土涌出會覆蓋附近的農田、房屋、道路等,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另一方面,由于砂土中含有各種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可能會隨著砂涌進入地下水或地表水,導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小問4詳解】自然災害災情大小可從災害強度、受災面積、受災區(qū)人口數量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發(fā)生時間、誘發(fā)災害和與其他災害災情疊加效應等角度分析。本次在強地震影響下,砂涌強度大,砂涌影響范圍廣,受災面積大;發(fā)生時間為夜間,人們正處于休息時間,且災害突發(fā)性強,人們反應和躲避災害的時間不夠;發(fā)生在冬季,此時當地氣溫較低,天氣寒冷,低溫災害、砂涌災害和地震災害的疊加效應大,人們受災影響大?!拘?詳解】根據“砂涌現象”形成條件可知,防治“砂涌現象”的關鍵因素在于地下“水土”,因此,從地下含水沙土角度,防治“砂涌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1.從源頭上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降低地下水的動水壓力,減少砂涌的可能性。2.在砂性土層上設置防滲層,阻止地下水的上滲,保持土體的干燥狀態(tài)。3.在砂性土層中設置排水管,加快地下水的排放,降低土體的含水率。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奉節(jié)縣地處三峽庫區(qū)的腹地,總面積大約4087km2,2020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05.06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77.08萬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山地丘陵為主,長江橫貫全境。因三峽大壩的建設、人口的遷移以及國家政策調整影響,土地利用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如圖為1980~2020年奉節(jié)縣土地利用面積比重演變示意(其中園地指果園、茶園等)。(1)指出三峽水庫蓄水后奉節(jié)自然環(huán)境服務功能發(fā)生的變化。(2)分析2000~2010年奉節(jié)土地利用變化的原因。(3)從土地利用變化分析2010~2020年奉節(jié)縣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變化的特點。(4)請你為奉節(jié)縣確保糧食安全獻計獻策?!敬鸢浮浚?)供給服務的變化:庫區(qū)的水淹沒森林和農田,可促進漁業(yè)的發(fā)展,導致奉節(jié)農業(yè)供給類型的變化;調節(jié)服務的變化:水庫可通過蒸發(fā),使奉節(jié)降水增加,濕度增大,水庫蓄水可能引發(fā)地震等地質災害;文化服務的變化:水庫可發(fā)展旅游,旅游資源類型發(fā)生變化。(2)水庫淹沒耕地和退耕還林,導致耕地面積減少,林地增加;水庫蓄水,空氣變濕,人類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水土保持林增加,導致草地大幅度減少,林地大幅度增加。(3)耕地增長緩慢,園林快速擴張,特色水果種植業(yè)發(fā)展迅速;草地面積持續(xù)減少,畜牧業(yè)比平下降;水域面積持續(xù)增加,漁業(yè)比平不斷上升;林地面積比平略有下降,水土保持林占比高,林業(yè)比重略有下降;撂荒地迅速增加,城鄉(xiāng)聚落用地減少,農民外出務工增加,說明第一產業(yè)所占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4)確保奉節(jié)耕地面積相對穩(wěn)定,劃分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穩(wěn)定;加強水土保護與坡耕地改造,提升中低產田;推廣糧食高產品種,提高單產;進行糧食跨區(qū)域調劑,向外地輸出林產品和水產品,從外地輸入糧食;建設糧食儲備地等?!窘馕觥俊拘?詳解】自然環(huán)境的服務功能有供給服務、調節(jié)服務、文化服務、支撐服務,供給服務指提供食物、資源等服務,供給服務的變化表現為,庫區(qū)的水淹沒森林和農田,可促進漁業(yè)的發(fā)展,導致奉節(jié)農業(yè)供給類型的變化;調節(jié)服務是指調節(jié)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調節(jié)服務的變化表現為,水庫面積增加,水庫可通過蒸發(fā),使奉節(jié)降水增加,濕度增大,水庫蓄水可能引發(fā)地震等地質災害;文化服務是指人類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精神享受、審美體驗等非物質收益,文化服務的變化表現為,水庫可發(fā)展旅游,為人類提供審美享受等,當地旅游資源類型發(fā)生變化,支撐服務是供給服務、調節(jié)服務和文化服務的基礎和前提,并通過這些服務間接為人類提供服務?!拘?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奉節(jié)縣因三峽大壩的建設、人口的遷移以及國家政策調整影響,土地利用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2000~2010年奉節(jié)土地利用變化表現為,耕地、草地面積減小,林地、水域面積增加。由于三峽大壩的建設和政策影響,水庫淹沒耕地和退耕還林,導致耕地面積減少,林地增加;從人類活動影響分析,水庫蓄水,空氣變濕,人類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水土保持林增加,導致草地大幅度減少,林地大幅度增加?!拘?詳解】2010~2020年奉節(jié)縣土地利用變化特點表現出,園地面積增加,草地面積減小,林地面積略微下降、撂荒地面積迅速增加,反映出出農業(yè)結構變化特點為,耕地增長緩慢,園林快速擴張,園地主要發(fā)展水果種植,反映出當地特色水果種植業(yè)發(fā)展迅速;草地面積持續(xù)減少,需要草料的畜牧業(yè)受其影響而出現比平下降;水域面積持續(xù)增加,漁業(yè)比平不斷上升;林地面積比平略有下降,水土保持林占比高,林業(yè)比重略有下降;撂荒地迅速增加,主要為農民務工撂荒導致的,城鄉(xiāng)聚落用地減少,農民外出務工增加,說明第一產業(yè)所占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拘?詳解】奉節(jié)縣保障糧食安全的措施主要從基本農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儲備等角度分析。確保奉節(jié)耕地面積相對穩(wěn)定,劃分耕地紅線,保障基本農業(yè)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田質量,確保糧食穩(wěn)定;加強水土保護與坡耕地改造,提升中低產田,推廣糧食高產品種,增加科技、機械水平,提高單產;進行糧食跨區(qū)域調劑,向外地輸出林產品和水產品,從外地輸入糧食,積極建設糧食儲備地,以此保障糧食安全。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八省適應性聯考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右圖中L1為晨昏圈,L2為北半球某緯線圈,L3為某經線圈的一部分,B點為L3的中點,此刻A點太陽高度角為40°。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圖中B點表述正確的是()A.當日晝長為一年中最長 B.此刻地物的日影朝西南C.距離A點約為5550km D.此時正受西南季風影響2.夏至日,A點最大與最小太陽高度角之差是()A.40° B.7° C.47° D.20°【答案】1.C2.A【解析】【1題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可知,A點太陽高度為40°,則圖示為晝半球,B為太陽直射點,A點所在緯線恰好出現極晝,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以及恰好出現極晝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互余可以求出,A的緯度為70°N,B的緯度為20°N。當日晝長在夏至日達到一年中的最長,A錯誤;此時B點太陽直射,地物沒有影子,B錯誤;AB兩地位于同一經線,緯度差為50°,所以實地距離約為5550km,C正確;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半年,但是不能確定B點的經度,所以不能確定其主導風向,D錯誤。所以選C?!?題詳解】根據上題分析可知,A的緯度為70°N,則夏至日最大正午太陽高度為43°26′,最小正午太陽高度為3°26′,所以最大與最小太陽高度角之差是40°,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常住人口是指行政區(qū)域內實際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擁有戶籍且實際居住的人口,以及沒有戶籍但實際居住的人口。H市某學校地理小組根據人口統(tǒng)計資料,繪制了1990~2020年該市人口變化圖(圖)。在探討人口變化時,小組成員發(fā)現統(tǒng)計資料中的"自然增長率"和"凈遷移率"均未標示是戶籍人口還是常住人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據圖示信息可以推斷()A.凈遷移率對應戶籍人口 B.凈遷移率對應常住人口C.自然增長率對應戶籍人口 D.自然增長率對應常住人口4.H市()A.人口老齡化較嚴重 B.城市化水平較高C.位于中國西部地區(qū) D.社會撫養(yǎng)負擔重【答案】3.A4.B【解析】【3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凈遷移率較低時,戶籍人口增長較慢,而常住人口增長較快,在2000年凈遷移率突然升高時,戶籍人口從2000年開始增長速度提高,而常住人口增長速度降低,在2005年到2015年凈遷移率降低時戶籍人口數增長緩慢,在2020年凈遷移率變得非常高的同時,戶籍人口數增長明顯加快,由此可以判斷出,凈遷移率對應戶籍人口,而不是常住人口,A正確,B錯誤。在1995年到2000年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而1995年到2000年戶籍人口增長速度幾乎沒有變化,1995年到2000年常住人口增長速度變快,說明圖中自然增長率既不對應戶籍人口,也不對應常住人口,CD錯誤。故選A?!?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H市常駐人口比戶籍人口數量更多,說明H市能夠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可能是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來務工,人口老齡化不明顯,A錯誤。由于該市為凈遷入地,所以說明經濟水平比較高,B正確。城市化水平比較高,應該位于我國東部地區(qū),C錯誤。由于經濟發(fā)達,所以社會養(yǎng)老負擔較輕,D錯誤。故選B。日晷是古代重要的日影授時工具,其中赤道式日晷最常用,其日晷晷針指向北極星,以保證晷面的延伸面與任意一天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平行或重合(如圖),晷盤的南北兩個盤面均分為12等份,并以十二地支(時間順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酉戌亥)標示時辰,當晷針影子指向盤面午時時辰時,為地方時11~13時之間,并依次后推。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5.若在我國三亞市(18°N,109°E)安放—赤道式日晷,其指向地面的晷針及晷盤與地面的夾角分別是()A.北針18° B.南針18° C.北針72° D.南針72°6.關于圖中南、北盤面上時辰的標示,說法正確的是()A.南盤正西側為卯時,并依次逆時針標示 B.南盤正下方為午時,并依次順時針標示C.北盤正上方為子時,并依次逆時針標示 D.北盤正西側為酉時,并依次順時針標示7.關于圖中晷影,說法正確的是()A.夏至日,正午時晷影最短 B.9月初,晷影落在南盤面C.一年中,春秋分晷影最短 D.一天中,晷影長度皆相等【答案】5.D6.A7.D【解析】【5題詳解】因赤道式日晷的晷針需始終指向北極星,即晷針與地面的夾角應為當地的北極星高度(當地地理緯度),晷面與晷針垂直,故晷面與地面的夾角應為北極星高度的余角。三亞市位于18°N,故指向地面的晷針應為南針,晷面與地面的夾角為90°-18°=72°。D正確,ABC錯誤,故選D。【6題詳解】晷面的延伸面與太陽視運動軌跡是平行關系,則從圖中可看出,在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日晷影落在北盤面,并呈順時針移動,故北盤時辰應按順時針順序表示,C錯誤;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日影落在南盤面,并呈逆時針移動,故南盤時辰應以逆時針順序標示,B錯誤;正午時,無論南盤、北盤,影子都落在最下方,卯時為地方時5~7時,即太陽升起前后,影子應落在西側,故不論是南盤、北盤,卯時都應標示在正西側,酉時標示在正東側,A正確,D錯誤。故選A?!?題詳解】因日晷晷面的延伸面與太陽視運動軌跡平行或重合,故一天中任意時刻的晷影都是等長的,A錯誤,D正確;9月初,屬夏半年,晷影落在北盤上,B錯誤;而晷影的季節(jié)變化是陽光與晷面夾角越小,晷影越長,從圖中可看出冬、夏至的夾角最大,春秋分最小,故春秋分晷影最長,C錯誤。故選D。地處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約37°N,119°W)的馬尾瀑布是一條季節(jié)性瀑布(下圖),每年2月中下旬,落日的余輝映照到瀑布上,瀑布便會發(fā)出火焰一般的光芒,故稱“火焰瀑布”。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難以看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火瀑布景觀所處懸崖的朝向最可能是()A.西南 B.西北 C.東南 D.東北9.游客觀看到“火焰瀑布”時,下列說法最可信的是()A.開普敦(約34°S,18°E)正值旭日東升 B.冰島首都(約64°N,22°W)正值日期交替C.泰山站(73°51′S,76°58′E)正值極晝 D.全球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接近3/4【答案】8.A9.B【解析】【8題詳解】2月中下旬,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地球上有晝夜交替的各地是東南日出,西南日落。而馬尾瀑布會有落日的余輝映照在瀑布上,說明瀑布朝向日落的方向,而2月中下旬日落西南,所以瀑布朝向西南,B、C、D錯誤,A正確,故選A?!?題詳解】游客看到“火焰瀑布”是在2月中下旬的日落時間。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約37°N,119°W),所以該地地方時6時以后日出,18時以前日落,此時游客時間是當地地方時18時以前。開普敦是(約34°S,18°E),兩地經度相差137°,時間相差約9小時,開普敦在東側需要加上9小時,此時開普敦是當地的地方時3點以前,開普敦在南半球雖然是夏季,六點以前日出,但該地是34°S,且是2月中下旬,日出時間沒有提前那么早,此時開普敦還是夜晚,A錯誤;冰島和“火焰瀑布”相差97°,相差約6.5個小時,冰島在“火焰瀑布”東部,18時之前+6.5小時的時間大概是在0:30分以前,正值日期交替的可能性很大,B正確;泰山站的坐標是(73°51'S,76°58'E),太陽直射點緯度變化大約是每4天變化1°,12月22日52天后是2月10日,緯度變化是13°,南半球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從66°34′往南極點移動13°是79°34′,所以2月10日出現極晝的范圍是79°34′S-90°S,泰山站不在此范圍內,C錯誤;119°W是18時之前,與120°E相差約16個小時,所以北京是新一天的10時前,東十二區(qū)是14時前也屬于新一天,所以與北京同一天的時間范圍小于13.5/24,遠小于3/4,D錯誤。故選B。山谷風系統(tǒng)中,沿山谷由谷外指向谷內的風為上谷風,由谷內指向谷外的風為下谷風;沿山坡從坡下指向坡上的風為上坡風,從坡上指向坡下的風為下坡風。某研究團隊選取了張家口崇禮區(qū)某山谷的谷口與山坡處兩個站點進行研究。在排除背景風干擾的情況下,團隊對兩個站點2019年1~3月的氣象資料進行統(tǒng)計。左圖示意上下谷風風向頻率分布,右圖示意上下坡風風向頻率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兩個站點分別位于()A.東側谷口南坡 B.西側谷口北坡C.西側谷口南坡 D.東側谷口北坡11.該地區(qū)()A.逆溫現象夜晚強于白天 B.白天多上坡風及下谷風C.谷風的變化超前于坡風 D.谷風變化導致坡風變化【答案】10.B11.A【解析】【10題詳解】白天,山坡接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近地面形成低壓,谷口相對為高壓,風由谷口吹向山坡,而第一幅圖示中顯示白天以偏西風為主,此站點應為西側谷口,便于氣流進入谷地形成上谷風;根據山谷風原理,白天吹谷風,空氣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山谷南側谷風為由北向南吹的偏北風,即上坡風,而第二幅圖示中顯示白天以偏北風為主,說明此地北側山地地勢高,南側谷地地勢較低,可知此站點地形向北傾斜,應為北坡。兩個站點分別位于西側谷口和北坡,B正確,排除ACD。故選B?!?1題詳解】進入夜間,山坡,海拔相對高,地勢較開闊,熱量散失快,冷卻快,其降溫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氣更快,所以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形成局部高密度冷氣團,然后冷氣團就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因冷氣團性質都比較重,所以沉積在谷底,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本的暖空氣,因而會出現氣溫驟降,導致逆溫現象夜晚強于白天,A正確;白天,山坡接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近地面形成低壓,谷口相對為高壓,風由谷口吹向山坡,氣流進入谷地形成上谷風,B錯誤;山谷風的形成是由于山坡與同一水平面的自由大氣的氣溫出現差異而導致氣流運動,所以應是谷風的變化滯后于坡風,CD錯誤。故選A。海水“躍層”是指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現突變的水層。夏季,黃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溫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溫差可達到20°C,出現了一個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團,圖一示意黃海冷水團底層溫度分布。研究證明,黃海冷水團與“躍層”同步消長,每年春季開始形成,夏季達到最盛,秋季開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圍與超前其6個月的風速相關。下圖二示意25米層黃海冷水團分布范圍變化與超前6個月的風速對照(經向風,北為正、南為負;緯向風,西為正、東為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5m層黃海冷水團分布范圍的變化()A.與冬季西北風相關 B.與冬季東南風相關C.與夏季東南風相關 D.與夏季西北風相關13.黃?!败S層”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氣溫高,降水多,表層增溫減鹽 B.暖流勢力強,對黃海的影響更大C.盛行東南季風,與低緯度海水交換多 D.沿岸盛行離岸風,使深層冷海水上泛【答案】12.B13.A【解析】【12題詳解】由材料可知,經向風,北為正,南為負;緯向風,西為正,東為負。那么由數據圖可以看到經向風和緯向風都為負,得出風向為東南,根據圖中水溫可以判斷黃海此時為夏季,而風向為超前其6個月,B正確,A、C、D錯誤。故選B?!?3題詳解】由材料可知,海水“躍層”是指海水溫度、鹽度、密度在垂直方向出現突變的水層。海洋表層水溫的熱量來源是太陽輻射,夏季太陽輻射更強,表層水溫更高?!败S層”是海水在垂直方向出現突變,是密度突然變低的情況,而影響海水密度的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鹽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出現躍層最盛,而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A正確。流經黃海的沿岸流是寒流,B錯誤。夏季的東南季風對我國洋流影響較小,C錯誤。夏季沿岸盛行東南季風,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為向岸風,D錯誤。故選A?!按髿夂印笔侵傅厍虼髿鈱α鲗又锌缭街芯暥鹊貐^(qū)的長條狀水汽帶,一般長數千千米,寬數百千米,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其水汽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沿冷鋒的局地水汽輻合;二是從熱帶地區(qū)向極地輸送的水汽。下圖是垂直于某地“大氣河”水汽運動方向的剖面圖(圖中等風速線的等值距為5m/s)。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M處的風速可能是()A.11m/s B.13m/sC.18m/s D.24m/s15.氣候變暖對“大氣河”的影響可能是()A.減少了“大氣河”的含水量 B.增強“大氣河”的影響強度C.增加全球“大氣河”的數量 D.降低“大氣河”的發(fā)生頻率【答案】14.C15.B【解析】【14題詳解】風力一般從近地面向高空增大,圖中M處位于近地面,據圖中信息可知M地為局地水汽輻合處(垂直方向水汽輸送),近地面風力較小,結合圖中等風速線的等值距為5m/s可以判斷M處外面的等風速線應為20m/s,再結合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可判斷M處風速為15~20m/s之間,所以C正確,ABD錯誤。故選C?!?5題詳解】據材料“‘大氣河’是指地球大氣對流層中跨越中緯度地區(qū)的長條狀水汽帶”可推知:隨著氣候變暖,空氣濕度的增加,“大氣河”出現頻率將更密集、勢力更大并攜帶更多的水蒸氣,這無疑增加了“大氣河”的含水量,會引發(fā)更強的自然災害。根據全球變暖的影響可推知,熱帶由于低層溫度較高,對流活動強烈,更多更熱的空氣受熱上升,氣壓更低,這些空氣到高空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流向南北,副熱帶高壓變強;極地在全球變暖影響下氣壓會變低一些,流向副極地低氣壓帶的空氣變少,副極地低氣壓帶變弱,西風變得更強,部分中高緯度會變濕潤。因而全球變暖會導致“大氣河”的平均寬度增加,全球性的“大氣河”數量將減少,但減少不代表影響變小,全球“大氣河”帶來的如暴雨和強風一類的極端天氣實際上將增加,影響更強的“大氣河”的頻率預計將比過去增加。綜上所述,ACD錯誤,B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滿分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封育是指在人為干擾下,對需要進行保護的草地或林地劃定出范圍,并采取適當措施,利用草場生態(tài)系統(tǒng)自身的恢復能力,達到植被恢復的一種育林育草管理措施。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東部,北與毛烏素沙漠相連,南與黃土高原相鄰,所轄地區(qū)屬于北方農牧交錯帶。其平均年降水量較低,生態(tài)較為脆弱。完全封育草場是1991年第一批全國防沙治沙試驗示范區(qū)建設時開始圍欄封育的,采用拉刺絲網,建立圍欄,完全排除人為干擾及家畜采食,截止2016年已完全封育年限為26年。季節(jié)封育草場位于完全封育草場外圍,在200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全區(qū)范圍內實施封育治理措施時開始封育的,實施秋冬季輕度放牧為主,春夏休牧的封育措施,截止2016年實施封育年限14年。未封育草場,位于季節(jié)封育草場外圍,用當地居民傳統(tǒng)的放牧方式,受到了一些人為干擾和放牧的影響。下表為不同封育類型區(qū)的土壤性質和植被特性,下圖為物種豐富度指數。封育類型土壤結皮厚度(cm)土壤結皮蓋度(%)土壤緊實度(kg/m2)土壤含水量(%)生物量(g/m2)封育年限完全封育草場E2.7703.454.6233226季節(jié)封育草場E11.5616.296.1638614未封育草場E20.5542.377.74291(1)說出土壤結皮蓋度、厚度與土壤含水量的關系,并分析形成原因。(2)比較2015年三類地區(qū)植被豐富度指數的大小,并分析形成的原因。(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想實現最佳的生態(tài)效果,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請結合鹽池縣不同草場的植被恢復效果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關系:土壤結皮蓋度、厚度與土壤含水量呈負相關,即土壤水分含量隨土壤結皮厚度的增加而減少,土壤水分含量隨土壤結皮蓋度的增加而減少。原因:本區(qū)屬于黃土高原區(qū)過渡地帶,土壤自身的不保水特性使得水分含量較低;由于封育措施促進了植被生物量的生長,其生物量越大,植被的蒸騰作用越強,土壤水分損耗越明顯,土壤含水量相對越少;降雨量有限,很難使深層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補充;完全封育草場長年無干擾的封育,導致結皮不僅面積大,而且結皮厚度較厚,致密性好,阻礙有效降水的下滲。因此,土壤結皮蓋度越大,結皮厚度越厚,土壤含水量就越低。(2)大小豐富度指數總體呈現出:季節(jié)封育區(qū)>完全封育區(qū)>未封育區(qū)。原因:封育措施隔絕了人類和牲畜的干擾,使得封育區(qū)內植被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與恢復,從而使其豐富度指數升高;未封育區(qū)由于受放牧及人為影響關系較大,其豐富度指數相對較低;完全封育區(qū)由于封育年限較長,區(qū)內早已形成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物種,其生態(tài)競爭力較強,占據區(qū)內絕大多數的資源與空間,壓迫其他物種生長,使其它物種逐漸喪失競爭力,直至消失;季節(jié)封育區(qū)由于季節(jié)性的放牧,植食性動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yōu)勢物種,并且破壞了土壤結皮,增強了土壤孔隙,增強了土壤的肥力,從而增加了物種豐富度。因此季節(jié)封育區(qū)豐富度指數大于完全封育區(qū)。(3)看法:季節(jié)封育對于植被恢復效果更為顯著;對不合理的人為放牧現象應當進行制止,加強對人為破壞活動的管理;對未封育的草原牧場進行圍欄封育,采取季節(jié)性放牧;對長期封育的牧場封育一定年限后,應及時對草場進行適當的割草放牧或翻耕;對退化的草場而言,封育時間不宜過長,其封育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草地退化程度和草地恢復狀況而定?!窘馕觥俊拘?詳解】閱讀材料,觀察表中信息可知,完全封育草場土壤結皮厚度最厚,蓋度比例最高,但是土壤含水量最低,反觀季節(jié)性封育草場和未封育草場土壤結皮厚度和蓋度較低,但含水量較多,因此土壤的含水量隨著土壤結皮厚度和蓋度的增加而減少。原因:材料顯示該區(qū)域屬于黃土高原向北的過渡地帶,土壤本身的特性上含水量較低;且由于封育草場中,植物生長較茂盛,人為干預少,生物量隨之較大,植物所需水分較多,且進行蒸騰作用強烈,對土壤中的水分消耗量較大,導致土壤水分減少;且材料顯示該區(qū)域內降水量較少,對土壤的深層部分補充水分較少;表中顯示封育草場的結皮較厚,土壤密度較大,且由于結皮面積較大,雨水在地表流動中下滲量減少,導致土壤水分含量較低。因此,土壤結皮蓋度越大,結皮厚度越厚,土壤含水量就越低。【小問2詳解】閱讀圖文材料,表中顯示生物量上季節(jié)封育草場最大,其次是完全封育草場,最后是未封育草場。因此大小上看,植被豐富度指數季節(jié)封育區(qū)>完全封育區(qū)>未封育區(qū)。主要是由于,封育措施可以阻礙人為和牲畜對草場的干擾,給予草場區(qū)域時間植被的回復和生長,從而使得其區(qū)域內的植被豐富度升高,但沒有封育的區(qū)域,受到人為和放牧等干擾,導致植被的生長趕不上放牧或人為的“侵蝕”,大大影響植被的生長,因此植被豐富度較低;完全封育狀態(tài)下的區(qū)域,由于封育時間較長,導致區(qū)域內出現優(yōu)勢物種,根據自然界生存法則,優(yōu)勢的物種將占據大部分的資源和空間,而弱勢物種空間和資源縮小,喪失調競爭的力量,最后消失,因此物種較少;而季節(jié)封育的區(qū)域由于季節(jié)性的放牧,牛羊等對植被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吞噬,導致優(yōu)勢的物種無法占據太多的資源和空間,抑制其生長,由于動物和人為活動,導致土壤結皮遭到破壞,因此土壤的間隙較大,增強了土壤的肥力,因此物種較為豐富。【小問3詳解】根據題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季節(jié)性的封育草場對于植被恢復效果更加的明顯,因此應采取季節(jié)性的封育草場方式;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可能導致植被破壞嚴重,因此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管控,加強對人為活動的管理;且可以指定一定的相關制度進行約束;對尚未封育的草場實行季節(jié)性的放牧,給予草場恢復的時間和空間;長期封育的草場,根據時間的變化,和草場恢復情況,適當的調整,應對其優(yōu)勢物種的侵占,可以進行割草放牧或者翻耕,降低土壤結皮厚度;草場退化的區(qū)域,由于生態(tài)較為脆弱,要適時進行調整,動態(tài)監(jiān)測,適當的恢復草場季節(jié)性放牧等。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強震發(fā)生之后,由于地殼的震動,地下深處的含水沙土會進行一種強烈液化的現象,這種液化的沙層,會沿著一定的通道,受到擠壓就會直接達到地表,形成“砂涌現象”。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受強地震的影響,地震后積石山縣金田村及周邊產生了嚴重的“砂涌現象”,砂涌區(qū)受災嚴重。下圖示意金田村的地理位置和周邊自然要素的分布。(1)簡述金田村發(fā)生“砂涌現象”的基礎條件。(2)說明金田村“砂涌現象”的發(fā)生過程。(3)指出“砂涌現象”可能產生的危害。(4)分析本次砂涌區(qū)受災較為嚴重的原因。(5)從含水沙土方面,請為該地區(qū)防治砂涌災害提出可行性意見?!敬鸢浮浚?)黃河位置高,金田村地下水位較淺;東北側黃土塬地貌發(fā)育,土質疏松,土壤液化的沙源條件好;金田村及周邊砂礫巖發(fā)育,地下水的空間流動性較好,易為液化土壤提供動力輸送條件;東北側地勢高,易在高壓和地勢作用下形成逆向水流區(qū)。(2)地震導致金田村及其東北方向出現大量震后斷層帶;受地質變動影響,地下水壓力增大,黃土塬區(qū)底部土壤液化增強;震后受地質應力影響,地下水方向異常,液化土壤順地下水流動,在金田村沿裂隙涌出地表,產生“砂涌現象”。(3)地表塌陷,毀壞地面建筑物;埋沒農田、房屋,影響人類正常生產生活;地下水異常,污染地下水源。(4)砂涌面積廣,強度較大,砂涌影響范圍廣;發(fā)生時間為夜間,災害突發(fā)性較強;發(fā)生在冬季,氣溫較低,低溫災害、砂涌災害和地震災害的疊加效應大。(5)在源頭處監(jiān)測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降低地下水的動水壓力;易液化土壤區(qū)周邊應建設工程性排水措施(或建設工程性土壤導水管排水);聚落區(qū)周邊砂礫巖區(qū)應建設高壓地下水及液化土壤排泄通道。【解析】【小問1詳解】“砂涌現象”的形成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地下存在含水的松散沙土層;地震或其他動力源引發(fā)強烈地面震動;地下水壓力增大導致沙土層液化。結合題干信息,結合圖示可以看出,黃河河床高于金田村,大量河水下滲補給,金田村地下水埋藏較淺。東北側的黃土塬地貌土質疏松,為土壤液化提供很好的沙源物質條件。地下砂礫巖廣泛發(fā)育,空隙較大,液化土壤易于快速流動。東北側地勢高,易在高壓和地勢作用下形成逆向水流區(qū)?!拘?詳解】根據上題“砂涌現象”形成條件可知,受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網課學習心得體會(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教育數字化轉型下高校輔導員數字素養(yǎng)測評及提升路徑研究
- 2025年度個人商鋪長期租賃合同標的物詳細清單3篇
- 2025年度個人肖像權授權使用協(xié)議書個人肖像權體育賽事推廣授權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設施改造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假離婚法律風險評估及解決方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無人機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8篇
- 2025版木工預制構件生產與安裝合同范本4篇
- 個人合同擔保書(2024年樣本):教育貸款擔保2篇
- 2025年個人挖機租賃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4篇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中藥飲片驗收培訓
- 手術室??谱o士工作總結匯報
- DB34T 1831-2013 油菜收獲與秸稈粉碎機械化聯合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創(chuàng)傷處理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培訓課件
- 抖音認證承諾函
- 高等數學(第二版)
- 四合一體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ICD-9-CM-3手術與操作國家臨床版亞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