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2024)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2024)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2024)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2024)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試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測試范圍: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5章。4.難度系數(shù):0.7。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正確。1.以下數(shù)據(jù)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B.人食指的指甲寬度約為1dmC.中學生百米賽跑所用時間為15sD.教室里的課桌高度約為1.5m2.中新網(wǎng)10月19日電,神舟十一號飛船于北京時間19日凌晨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合體后,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那么,對接后的神舟十一號飛船相對下列哪一個參照物是靜止的()A.月球 B.地球 C.太陽 D.天宮二號3.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D.以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4.分析圖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象之間的“交談”有時用超聲波,聲音很小,人類聽不見但大象們能聽清B.靜謐的夜晚我們身邊的狗狗有時突然耳朵一豎并轉動幾下,這可能是狗狗聽到了人類聽不見的聲音C.家人之間悄悄說話,身邊的狗狗無動于衷,因為“悄悄話”的頻率狗狗是無法感知的D.地震時發(fā)出的聲音以3×108m/s的速度傳播到大象的耳朵,所以大象能聽到5.如圖所示,小明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個“水瓶琴”,用筷子敲擊瓶口,就可以發(fā)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是通過瓶內(nèi)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B.依次敲擊瓶口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C.依次敲擊瓶口時,最右邊瓶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D.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瓶口時,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6.如圖所示,小紅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放在一鋪有濕抹布的桌面上,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過一段時間后,小紅觀察易拉罐的下部,發(fā)現(xiàn)有白霜,拿起易拉罐時發(fā)現(xiàn)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紅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錯誤的是()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鹽,可以降低冰的熔點B.易拉罐下部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為水凝固形成的D.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和易拉罐下部霜的成因相同7.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jié)省空間。如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鏡子背對視力表,可知節(jié)省的空間距離為()A.5.4m B.4.6m C.3.1m D.2.3m8.2024年新年伊始,受到首場強寒流影響,我省黃河兩岸樹木出現(xiàn)了霧凇,如圖所示,樹木出現(xiàn)霧凇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凝華 B.凝固 C.汽化 D.液化9.對下面詩句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A.“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調(diào)來進行辨別D.“忽聞水上琵琶聲”其中琵琶聲是琵琶弦振動產(chǎn)生的10.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液化的是()A.消融的冰花 B.草葉上的露珠C.潔白的霧凇 D.夏天晾衣1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A.海市蜃樓 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 D.皮影戲12.如圖所示,某同學將焦距為10cm的透鏡甲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來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此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不改變透鏡位置,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也能得到清晰的像B.將蠟燭放在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時成像原理與投影儀類似C.改用焦距為20cm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和光屏位置,光屏上的像模糊,此時與近視眼成因相似D.改用焦距為20cm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和透鏡位置,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像13.如圖所示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A.甲圖: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乙圖: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虛像C.丙圖:岸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兒”比實際位置淺D.丁圖:西安城墻的彩色花燈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14.如圖所示為了保證校園安全,學校大門口安裝了自動閘機,它與刷臉機相聯(lián),師生可以通過“刷臉”鑒別身份打開閘機進入校園()A.刷臉機的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B.人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為虛像C.“刷臉”時人要位于刷臉機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D.要使成像變大,人應該遠離刷臉機15.下列關于光的現(xiàn)象和傳播規(guī)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自然界中只有高溫物體在輻射紅外線B.紅底白字在藍光照射下呈現(xiàn)黑底藍字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魚”和“淺底”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16.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人靠近平面鏡時,他的像變大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17.在下列四幅圖中,描述正確的是()A.乙圖是近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甲圖B.乙圖是遠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丁圖C.丙圖是近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丁圖D.丙圖是遠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甲圖18.小明在音樂教室練習彈奏樂器,示波器上記錄不同時間接收到的聲音波形,其中正確的是()A.由圖像可知一定有三個發(fā)聲體 B.甲圖比乙圖的音調(diào)低C.乙圖比丙圖響度大 D.丙圖比甲圖的音調(diào)高19.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勇奪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金牌數(shù)與美國并列第一,創(chuàng)造我國境外參加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很多觀眾通過網(wǎng)絡觀看奧運直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調(diào)節(jié)播放的音量,是通過改變音調(diào)來改變聲音的大小B.射擊場上的槍聲以的速度傳到現(xiàn)場觀眾的耳中C.觀眾雷鳴般的掌聲,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D.如果倍速播放視頻,聲音會變尖是由于音色改變導致的20.某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與物到凸透鏡的距離u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該凸透鏡的焦距f=16cmB.當u=10cm時,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當u=6cm時,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D.把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移動到距透鏡1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第Ⅱ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23分。2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2×10-3km=mm;(2)30dm=m。22.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迎賓表演中,19座“水玉琮”敲擊出激昂的鼓聲,以水為禮,擊鼓迎賓。鼓聲是通過傳入觀眾的耳朵。開幕式現(xiàn)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從處控制噪聲。23.如圖所示,接通電源,此時能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F(xiàn)用抽氣設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變大變小,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min內(nèi)振動6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Hz。24.如圖是王亞平老師在“天宮”空間站上做“水球”實驗時的情形?!八颉睂庥凶饔?;人們通過“水球”看到的是王亞平的(選填“實”或“虛”)像;當王亞平遠離“水球”時,她的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25.汽車前燈的反光罩,相當于凹面鏡,它對光線有作用;汽車兩側的后視鏡是(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如圖甲,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后視鏡中越野車的像是光的形成的。26.小明發(fā)現(xiàn)夏天汽車從陰涼的地下車庫開出后,車窗玻璃常會上霧,可以擦車窗玻璃的______(選填“內(nèi)側”或“外側”)除霧,霧是由水蒸氣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此過程要______(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27.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二維碼成(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手機鏡頭遠離二維碼,二維碼在手機中所成的像會(選填“變大”或“變小”)。28.小明將燒瓶內(nèi)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所示,他觀察到______,這是因為燒瓶內(nèi)水面上方氣壓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水的沸點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29.如圖小華拿出手機,保持手機到眼鏡的距離不變,開啟屏幕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成的像與屏幕關閉時成的像相比,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機,小華患上了近視眼,圖是近視眼的光路圖。三、作圖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2分,共8分。30.作圖:畫出光線經(jīng)過玻璃磚右側壁發(fā)生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共用一條法線)31.在如圖中,AB為平面鏡,S為發(fā)光點。已知從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通過P點。請作出從S發(fā)出的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P點的光路。32.防漲水六不準中“不要到不熟悉的河邊、池塘等地方下水游泳”,清澈的水看似很淺,實則很深,不明水情擅自下水容易發(fā)生溺水事故。在學習了物理之后,我們可以從物理的角度認識其中的原理,請在圖中畫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圖(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33.如圖所示,物體AB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A′B′,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四、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7分。34.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值。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溫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___________;(2)在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_℃;(3)由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由實驗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①___________;②繼續(xù)吸收熱量;(5)另一小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進行這一實驗時,觀察到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示數(shù)緩慢上升。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燒杯中的水少B.對試管內(nèi)的海波不斷攪拌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D.海波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升高35.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1)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與平面鏡放置,圖中的入射角是度;(2)如圖乙將右側紙板沿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發(fā)現(xiàn)在紙板右側的部看不到反射光線;(3)經(jīng)多次實驗,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線和對應的反射光線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紙板上作了一條平行于平面鏡的直線AF,A、B、C、D、E、F、N是直線與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的交點(圖丙),測量發(fā)現(xiàn):AB=EF,BC=DE,CN=ND,這樣的發(fā)現(xiàn)(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車的尾燈(圖?。┍旧聿⒉话l(fā)光,但是夜晚當汽車的燈光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在它上面時,它都能將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車駕駛員的注意.經(jīng)了解它是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的反光裝置,則該角反射器是由(

)A.一個平面鏡組成B.二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C.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36.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合作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1)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線上,小捷將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處后,再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出現(xiàn)清晰(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2)調(diào)節(jié)三者的位置后在另一側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燭焰的像,隨著蠟燭的燃燒,可觀察到光屏上的像向(選填“上”或“下”)移動;(3)小燕根據(jù)實驗記錄,繪制了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u跟實像到透鏡的距離v之間的關系(乙圖),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為cm;(4)小明將蠟燭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來一副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的左側并靠近凸透鏡后,移動光屏成清晰的像,撤去眼鏡后將光屏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說明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選填“前方”或“后方”);(5)如圖甲,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換成焦距稍大一些的凸透鏡,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6)實驗后,該同學取下自己所帶的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透鏡的位置,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左移動光屏,原來模糊的像又變清晰了,則說明該同學所帶的是(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37.小海一家元旦假期從家里開車到瓊海白石嶺去玩,如圖所示,汽車從家往瓊海白石嶺方向勻速行駛,當?shù)竭_A地時,車內(nèi)的鐘表顯示為8時4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求:(1)汽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是多少h?(2)汽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多少km/h?(3)若汽車仍以該速度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瓊海白石嶺需要多少s?38.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00m/s)。求:(1)若經(jīng)過6s收到回波信號,則海洋中該處的深度是多少m?(2)若海面的船只上站著一個人,在海面下150m處發(fā)出一次響聲后,此人在海面上很快聽到兩次響聲,兩次響聲間隔0.4s,則海底的深度是多少m?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試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測試范圍: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5章。4.難度系數(shù):0.7。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正確。1.以下數(shù)據(jù)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B.人食指的指甲寬度約為1dmC.中學生百米賽跑所用時間為15sD.教室里的課桌高度約為1.5m【答案】C【解析】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是1.2m/s,故A不符合題意;B.人食指的指甲寬度約為4cm,故B不符合題意;C.某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15s,故C符合題意;D.教室里的課桌高度約為0.7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中新網(wǎng)10月19日電,神舟十一號飛船于北京時間19日凌晨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合體后,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那么,對接后的神舟十一號飛船相對下列哪一個參照物是靜止的()A.月球 B.地球 C.太陽 D.天宮二號【答案】D【解析】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合體后,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神舟十一號飛船是靜止的,而相對于月球、地球、太陽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則神舟十一號飛船是運動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D.以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答案】B【解析】AB.由圖像可知,甲、乙的s-t圖像都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所以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像可知,甲的速度為,乙的速度為,,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C.由圖像可知,經(jīng)過6s,甲運動了1.2m,乙運動了0.6m,因為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此時甲在乙前面處,故C不符合題意;D.由B選項可知,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甲在乙前面向東運動,兩物體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乙為參照物,甲是運動的,且向東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分析圖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象之間的“交談”有時用超聲波,聲音很小,人類聽不見但大象們能聽清B.靜謐的夜晚我們身邊的狗狗有時突然耳朵一豎并轉動幾下,這可能是狗狗聽到了人類聽不見的聲音C.家人之間悄悄說話,身邊的狗狗無動于衷,因為“悄悄話”的頻率狗狗是無法感知的D.地震時發(fā)出的聲音以3×108m/s的速度傳播到大象的耳朵,所以大象能聽到【答案】B【解析】A.大象發(fā)聲頻率范圍為14Hz-24Hz,頻率低于20Hz,大象之間的“交談”用次聲波,聲音音調(diào)很低,人類聽不見但大象們能聽清,故A錯誤;B.狗的聽覺頻率范圍為15Hz-50000Hz,比人的大,靜謐的夜晚我們身邊的狗狗有時突然耳朵一豎并轉動幾下,這可能是狗狗聽到了人類聽不見的聲音,故B正確;C.家人之間悄悄說話,身邊的狗狗無動于衷,因為“悄悄話”的頻率在狗狗的聽覺頻率范圍內(nèi),狗狗是可以聽見的,故C錯誤;D.地震時發(fā)出的聲音以340m/s的速度傳到大象的耳朵,地震時產(chǎn)生的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故D錯誤。故選B。5.如圖所示,小明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個“水瓶琴”,用筷子敲擊瓶口,就可以發(fā)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是通過瓶內(nèi)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B.依次敲擊瓶口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C.依次敲擊瓶口時,最右邊瓶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D.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瓶口時,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答案】C【解析】A.敲擊有水玻璃瓶時,聲音主要是由水柱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B.依次敲擊瓶口時,由于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相同,所以其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故B錯誤;C.在依次敲擊瓶口的過程中,最右邊瓶子水柱最高,振動最慢,所以音調(diào)最低,故C正確;D.用不同的力敲擊它們,它們振動的幅度不同,響度不同,故D錯誤。故選C。6.如圖所示,小紅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放在一鋪有濕抹布的桌面上,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過一段時間后,小紅觀察易拉罐的下部,發(fā)現(xiàn)有白霜,拿起易拉罐時發(fā)現(xiàn)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紅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錯誤的是()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鹽,可以降低冰的熔點B.易拉罐下部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濕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為水凝固形成的D.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和易拉罐下部霜的成因相同【答案】B【解析】A.測量混有鹽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攝氏度,說明冰的熔點低于標準大氣壓時的熔點,則鹽可降低冰的熔點,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易拉罐下部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易拉罐表面,凝華成固態(tài)的霜,故B錯誤,符合題意;C.濕抹布中的水遇到冷的易拉罐,凝固成固態(tài),于是濕抹布與易拉罐底粘在一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肉進冷庫時,肉中的水蒸氣遇到冷凝華成霜附在肉內(nèi),凍肉出冷庫時比時空冷庫時重,與易拉罐下部霜的成因相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7.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jié)省空間。如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鏡子背對視力表,可知節(jié)省的空間距離為()A.5.4m B.4.6m C.3.1m D.2.3m【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節(jié)省的空間距離即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人與鏡的距離2.3m,視力表與鏡距離即為,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視力表的像離鏡距離也為3.1m,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4年新年伊始,受到首場強寒流影響,我省黃河兩岸樹木出現(xiàn)了霧凇,如圖所示,樹木出現(xiàn)霧凇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凝華 B.凝固 C.汽化 D.液化【答案】A【解析】霧凇是由氣態(tài)的水蒸氣直接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凝華,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9.對下面詩句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A.“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調(diào)來進行辨別D.“忽聞水上琵琶聲”其中琵琶聲是琵琶弦振動產(chǎn)生的 【答案】D【解析】A.“響鼓也要重錘敲”,意思是重錘敲鼓時,鼓面振動幅度大,聲音的響度大;說明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A錯誤;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不敢大聲說話,擔心驚嚇了天上的人,這里的“高”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故B錯誤;C.不同的人說話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C錯誤;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琵琶聲是琵琶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10.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液化的是()A.消融的冰花 B.草葉上的露珠C.潔白的霧凇 D.夏天晾衣【答案】B【解析】A.消融的冰花,是固態(tài)的冰熔化成液態(tài)的水,屬于熔化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草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故B符合題意;C.潔白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夏天晾衣服,衣服上的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屬于汽化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A.海市蜃樓 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 D.皮影戲【答案】D【解析】A.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不均的空氣中傳播時發(fā)生的折射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xiàn)彩虹,這時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jīng)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所以說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不是光的直線傳播,故C不符合題意;D.皮影戲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把影子的影態(tài)反映在熒幕上,故D符合題意。故選D。12.如圖所示,某同學將焦距為10cm的透鏡甲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來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此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不改變透鏡位置,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也能得到清晰的像B.將蠟燭放在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時成像原理與投影儀類似C.改用焦距為20cm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和光屏位置,光屏上的像模糊,此時與近視眼成因相似D.改用焦距為20cm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和透鏡位置,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此時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蠟燭和光屏對調(diào)后,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但對調(diào)后,物距小于像距,故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將蠟燭放在25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為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原理相同,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D.改用焦距為20cm凸透鏡乙,折光能力變?nèi)?,像成在光屏右側,此時與遠視眼成因相似,不改變蠟燭和透鏡位置,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像,故C錯誤,C符合題意;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如圖所示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A.甲圖: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乙圖: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虛像C.丙圖:岸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兒”比實際位置淺D.丁圖:西安城墻的彩色花燈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答案】C【解析】A.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成的是太陽的實像,故B錯誤;C.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順著折射光線看過去為偏高的虛像,所以岸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兒”比實際位置淺,故C正確;D.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所以彩色花燈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故D錯誤。故選C。14.如圖所示為了保證校園安全,學校大門口安裝了自動閘機,它與刷臉機相聯(lián),師生可以通過“刷臉”鑒別身份打開閘機進入校園()A.刷臉機的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B.人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為虛像C.“刷臉”時人要位于刷臉機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D.要使成像變大,人應該遠離刷臉機【答案】C【解析】A.由題意可知,刷臉機相當于一個照相機,成像原理和照相機相同,故A錯誤;B.刷臉機相當于一個照相機,人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C.由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像時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故“刷臉”時人要位于刷臉機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故C正確;D.由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規(guī)律可知,要使成像變大,人應該靠近刷臉機,故D錯誤。故選C。15.下列關于光的現(xiàn)象和傳播規(guī)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自然界中只有高溫物體在輻射紅外線B.紅底白字在藍光照射下呈現(xiàn)黑底藍字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魚”和“淺底”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答案】A【解析】A.自然界中任何物體都在輻射紅外線,故A錯誤,符合題意;B.紅底白字在藍光照射下,紅底不能反射藍光,呈黑色,白字能反射藍光,字呈現(xiàn)藍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在界面發(fā)生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魚”和“淺底”是光從水中進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6.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人靠近平面鏡時,他的像變大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答案】C【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像與物大小相等。當人靠近平面鏡時,人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也不變。故A錯誤;B.平面鏡所成的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像與平面鏡的距離也增大,所以他與像的距離變大,故B錯誤;C.當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時,因為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人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他的像位置不變,故C正確;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人與平面鏡的距離發(fā)生了改變,因為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他的像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故D錯誤。故選C。17.在下列四幅圖中,描述正確的是()A.乙圖是近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甲圖B.乙圖是遠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丁圖C.丙圖是近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丁圖D.丙圖是遠視眼成像情況,其正確矯正做法是甲圖【答案】B【解析】AB.乙圖中,眼睛的晶狀體對光的會聚能力太弱,看近處物體時成像于視網(wǎng)膜后,是遠視眼成像情況,應該用對光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進行矯正,正確做法是丁圖,故A錯誤,B正確;CD.丙圖中,眼睛的晶狀體對光的會聚能力過強,看遠處物體時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是近視眼的成像情況,應該用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正確做法是甲圖,故CD錯誤。故選B。18.小明在音樂教室練習彈奏樂器,示波器上記錄不同時間接收到的聲音波形,其中正確的是()A.由圖像可知一定有三個發(fā)聲體 B.甲圖比乙圖的音調(diào)低C.乙圖比丙圖響度大 D.丙圖比甲圖的音調(diào)高【答案】D【解析】A.波形圖的形狀表示聲音的音色,三個圖中波形圖的形狀大體相同,說明音色相同,因此發(fā)聲體是一個,故A錯誤;BD.波形圖中相同時間內(nèi)完成波的個數(shù)表示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即表示聲音的音調(diào),由圖可知丙圖波的個數(shù)較多,音調(diào)高;甲乙兩圖波的個數(shù)相同,音調(diào)相同,故B錯誤,D正確;C.波形圖中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距離表示聲音的響度,甲圖中距離小,響度?。灰冶麅蓤D中距離相同,響度相同,故C錯誤。故選D。19.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勇奪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金牌數(shù)與美國并列第一,創(chuàng)造我國境外參加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很多觀眾通過網(wǎng)絡觀看奧運直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調(diào)節(jié)播放的音量,是通過改變音調(diào)來改變聲音的大小B.射擊場上的槍聲以的速度傳到現(xiàn)場觀眾的耳中C.觀眾雷鳴般的掌聲,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D.如果倍速播放視頻,聲音會變尖是由于音色改變導致的【答案】C【解析】A.調(diào)節(jié)播放的音量按鈕是通過改變聲音的響度來改變聲音的大小,故A錯誤;B.射擊場上的槍聲以340m/s的速度傳到現(xiàn)場觀眾的耳中,故B錯誤;C.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觀眾雷鳴般的掌聲,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故C正確;D.倍速播放回看時聲音變尖,是因為快放改變了聲音的音調(diào),故D錯誤。故選C。20.某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與物到凸透鏡的距離u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該凸透鏡的焦距f=16cmB.當u=10cm時,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當u=6cm時,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D.把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移動到距透鏡1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答案】B【解析】A.由圖得,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故A錯誤;B.當時,物距在f~2f之間,此時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C.當時,物距小于f,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D.把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移動到距透鏡10cm處的過程中,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逐漸變大,故D錯誤。故選B。第Ⅱ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23分。2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2×10-3km=mm;(2)30dm=m?!敬鸢浮?×1033【解析】(1)[1]由于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則2×10-3km=2m=20dm=2×102cm=2×103mm(2)[2]30dm=3m22.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迎賓表演中,19座“水玉琮”敲擊出激昂的鼓聲,以水為禮,擊鼓迎賓。鼓聲是通過傳入觀眾的耳朵。開幕式現(xiàn)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從處控制噪聲?!敬鸢浮靠諝饴曉础窘馕觥縖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入觀眾的耳朵。[2]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開幕式現(xiàn)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從聲源處控制噪聲。23.如圖所示,接通電源,此時能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F(xiàn)用抽氣設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變大變小,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min內(nèi)振動6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Hz?!敬鸢浮拷橘|(zhì)10【解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用抽氣機將瓶內(nèi)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聲音會逐漸減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nèi)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瓶外的介質(zhì),所以我們不能聽到音樂聲。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2]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min內(nèi)振動6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24.如圖是王亞平老師在“天宮”空間站上做“水球”實驗時的情形?!八颉睂庥凶饔?;人們通過“水球”看到的是王亞平的(選填“實”或“虛”)像;當王亞平遠離“水球”時,她的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敬鸢浮繒蹖嵶冃 窘馕觥縖1]“水球”是中間厚,邊緣薄,屬于凸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2]從圖中可以看到,“水球”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像,這為實像。[3]由[2]解析可知,“水球”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王亞平遠離“水球”時,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實像規(guī)律,物遠像近像變小,她的像是變小的。25.汽車前燈的反光罩,相當于凹面鏡,它對光線有作用;汽車兩側的后視鏡是(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如圖甲,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后視鏡中越野車的像是光的形成的?!敬鸢浮繒弁姑骁R運動反射【解析】[1]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2]汽車兩側的后視鏡是凸面鏡,凸面鏡能反射光成像,具有擴大視野的作用。[3]由圖可知,越野車相對于轎車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4]后視鏡是凸面鏡,鏡中越野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6.小明發(fā)現(xiàn)夏天汽車從陰涼的地下車庫開出后,車窗玻璃常會上霧,可以擦車窗玻璃的______(選填“內(nèi)側”或“外側”)除霧,霧是由水蒸氣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此過程要______(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敬鸢浮客鈧纫夯懦觥窘馕觥縖1]汽車從陰涼的地下車庫開出后,車窗外氣溫較高,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車窗玻璃而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外側,故應擦拭車窗外側除霧。[2][3]霧是小水滴,由水蒸氣液化而形成,液化要放出熱量。27.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二維碼成(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手機鏡頭遠離二維碼,二維碼在手機中所成的像會(選填“變大”或“變小”)?!敬鸢浮康沽⒆冃 窘馕觥縖1]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二維碼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手機鏡頭遠離二維碼,物距變大,像距變小,二維碼在手機中所成的像會變小。28.小明將燒瓶內(nèi)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所示,他觀察到______,這是因為燒瓶內(nèi)水面上方氣壓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水的沸點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敬鸢浮克匦路序v起來減小降低【解析】[1][2][3]向瓶底澆冷水,燒瓶內(nèi)的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瓶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水又會重新沸騰起來。29.如圖小華拿出手機,保持手機到眼鏡的距離不變,開啟屏幕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成的像與屏幕關閉時成的像相比,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機,小華患上了近視眼,圖是近視眼的光路圖?!敬鸢浮孔冃∫摇窘馕觥縖1]屏幕關閉時成的像是平面鏡成像,像和小華大小相等;通過攝像頭成的像是小華縮小的實像,因此通過攝像頭成的像與屏幕關閉時成的像相比變小。[2]小華患上了近視眼,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強,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因此圖乙是近視眼的光路圖。三、作圖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2分,共8分。30.作圖:畫出光線經(jīng)過玻璃磚右側壁發(fā)生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共用一條法線)【答案】【解析】光線射向玻璃磚右側壁,發(fā)生反射和折射。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用量角器測量出入射角大小,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光從玻璃射向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圖所示:31.在如圖中,AB為平面鏡,S為發(fā)光點。已知從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通過P點。請作出從S發(fā)出的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P點的光路。【答案】【解析】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光源和入射點就得到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32.防漲水六不準中“不要到不熟悉的河邊、池塘等地方下水游泳”,清澈的水看似很淺,實則很深,不明水情擅自下水容易發(fā)生溺水事故。在學習了物理之后,我們可以從物理的角度認識其中的原理,請在圖中畫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圖(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答案】【解析】當折射光線射入人眼時,人憑光沿直線傳播的感覺,認為池底A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的A'處,連接眼睛與A',連線與水面交于O點,則O點為入射點;連接AO,標上箭頭為入射光線,O點與眼睛的連線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33.如圖所示,物體AB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A′B′,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敬鸢浮俊窘庀隆窟B接AA′、BB′,作AA′、BB′的中垂線,此線就是平面鏡的位置,在平面鏡的背面應打斜線,如圖所示:四、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7分。34.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值。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溫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___________;(2)在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_℃;(3)由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由實驗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①___________;②繼續(xù)吸收熱量;(5)另一小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進行這一實驗時,觀察到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示數(shù)緩慢上升。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燒杯中的水少B.對試管內(nèi)的海波不斷攪拌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D.海波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升高【答案】(1)停表(2)42(3)晶體(4)溫度達到熔點(5)C【解析】(1)[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停表。(2)[2]如圖乙,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讀數(shù)為42℃。(3)[3]由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海波在固定的溫度開始熔化,熔化時溫度不變,因此海波是晶體。(4)[4]通過實驗可知,海波熔化需要達到48℃,熔化過程中,需要繼續(xù)加熱,由此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①溫度達到熔點;②繼續(xù)吸收熱量。(5)[5]海波在固定的溫度開始熔化,熔化時溫度不變,進行這一實驗時,觀察到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示數(shù)緩慢上升;A.該物質(zhì)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是不變的,燒杯中的水少,不會影響溫度計的示數(shù),故A不符合題意;B.對試管內(nèi)的海波不斷攪拌,試管中海波受熱更加均勻,不可能出現(xiàn)以上情況,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因為燒杯中水的溫度高于海波的溫度,溫度計示數(shù)緩慢上升,故C符合題意;D.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5.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1)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與平面鏡放置,圖中的入射角是度;(2)如圖乙將右側紙板沿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發(fā)現(xiàn)在紙板右側的部看不到反射光線;(3)經(jīng)多次實驗,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線和對應的反射光線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紙板上作了一條平行于平面鏡的直線AF,A、B、C、D、E、F、N是直線與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的交點(圖丙),測量發(fā)現(xiàn):AB=EF,BC=DE,CN=ND,這樣的發(fā)現(xiàn)(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車的尾燈(圖?。┍旧聿⒉话l(fā)光,但是夜晚當汽車的燈光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在它上面時,它都能將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車駕駛員的注意.經(jīng)了解它是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的反光裝置,則該角反射器是由(

)A.一個平面鏡組成B.二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C.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答案】(1)垂直40(2)上(3)能(4)C【解析】(1)[1][2]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ENF與平面鏡垂直放置;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則圖中的入射角是(2)將右側紙板沿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紙板的上半部與P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圖乙所示,發(fā)現(xiàn)在紙板右側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3)由AB=EF,BC=DE,CN=ND,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識知道∠NOA=∠NOF∠NOB=∠NOE∠NOC=∠NOD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自行車的尾燈本身并不發(fā)光,它是由多個角反射器(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的反光裝置,最后的反射光線與原入射光線平行,能引起司機的注意,故選C。36.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合作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