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淄博市大張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藝術邊界的消失與重建高建平①在當代藝術界,有一個很流行的,很具誘惑力的口號:所有人都是藝術家!所有作品都是藝術品!這真是一種浪漫的幻想,仿佛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奇幻的新世界,看到聽到的一切都是藝術,所制作的一切也都是藝術。于是,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被取消了。②其實,正像人們在給藝術下定義時所揭示的那樣,藝術邊界的形成,本來就是一個歷史過程。藝術與非藝術的區(qū)分代表著一種對人的活動及其產品的特殊分類法。這是依據某種形而上的、心理的,乃至社會的觀念所作出的帶有根本性的區(qū)分。③不同時期對這種區(qū)分作了不同的論述。在歐洲,柏拉圖依照一個宏大理論來對藝術與現實作區(qū)分,模仿不是再造,模仿者與被模仿者只是外觀相似。柏拉圖的這種理論,嘗試將藝術與工藝區(qū)分開來。藝術屬于與現實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有著獨立性。④然而到了當代社會,現成物、日用生活用品,都能成為藝術。藝術不再是特地制作出來的、獨創(chuàng)的、成為美的集中體現的物品,而與生活中的物品“在外觀上不可區(qū)分”。藝術原有的邊界被一下子,沒有任何回旋余地地徹底打破了。⑤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不可阻擋,這也是時代的潮流。藝術走向大眾,大眾的趣味進入到藝術之中。美被大規(guī)模生產,整個世界被美化。美的全面勝利,帶來的卻是“藝術終結”的恐慌。⑥馬克思曾經作過一個區(qū)分:彌爾頓出于春蠶吐絲式的需要而創(chuàng)作《失樂園》,后來他得到了幾英鎊,他是非生產勞動者。如果一位作家為書商提供工廠式的勞動,他就是生產勞動者。這一區(qū)分很具有啟發(fā)意義。藝術與非藝術的不同,不在于所制作物品的形態(tài),不在于它所產生的效果,而在于制作者的處境、意愿和姿態(tài)。⑦藝術是在與工藝,與市場,與平庸的重復,與利潤最大化的追求相區(qū)別而存在的。它所珍視的,是個人的獨創(chuàng)和這種獨創(chuàng)的春蠶吐絲式的流露,只要這樣的東西還存在,還受尊重,藝術就存在。這是一種真正的藝術精神,它的發(fā)揮,就成了真正的藝術因素,它的邊界,正是藝術的邊界,不管存在于什么媒介之中,也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現。同樣一種物品,如果從獨創(chuàng)性的角度來看,它是藝術品,如果從營利的角度看,它就是商品。這樣一種差別,使得藝術的邊界擴大了,也縮小了,使得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也使成為藝術家難上加難。(原載《文史知識》,有刪改)17.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18.關于“藝術邊界”的區(qū)分標準,文中有幾種說法?試加以概括。19.請結合文章,闡釋文末畫線句子的內涵。參考答案:17.①首先反駁當代藝術界“所有人都是藝術家!所有作品都是藝術品!”的口號,引出對藝術邊界區(qū)分標準的探討;②接著通過古今對比,論述藝術邊界的消失及其原因;③最后探討藝術與非藝術的區(qū)別,提出藝術邊界在于個人的獨創(chuàng)性。

18.①柏拉圖嘗試將藝術與工藝區(qū)分開來,藝術屬于與現實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有著獨立性。②當代社會,藝術不再具有獨立性,而與生活中的物品“在外觀上不可區(qū)分”。③馬克思的區(qū)分,指出藝術與非藝術的不同,在于制作者的處境、意愿和姿態(tài)。

19.①藝術的邊界擴大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家。②要成為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具有個人獨創(chuàng)的藝術精神,要為藝術而藝術,不能為營利而藝術?!?7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這是考查論述類文本的論證思路。本文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模式展開論述。文章標題是“藝術邊界的消失與重建”,這是以論題為題,即本文應是圍繞“藝術邊界的消失與重建”展開論述,第一節(jié)先說“當代藝術界,有一個很流行的,很具誘惑力的口號:所有人都是藝術家!所有作品都是藝術品”,作者以“這真是一種浪漫的幻想”對其做出評價,以此引出第二節(jié)對“藝術邊界”區(qū)分標準探討;第三節(jié)開頭說“不同時期對這種區(qū)分作了不同的論述”,第四節(jié)開頭說“然而,到了當代社會,拾得物、現成物、日用生活用品,都能成為藝術”,第六段說“馬克思曾經作過一個區(qū)分”這是將古今現象進行對比,指出不同的“藝術邊界”的區(qū)分標準,論述藝術邊界消失的原因;第七節(jié)說“藝術是在與工藝,與市場,與平庸的重復,與利潤最大化的追求相區(qū)別而存在的。它所珍視的,是個人的獨創(chuàng)和這種獨創(chuàng)的春蠶吐絲式的流露,只要這樣的東西還存在,還受尊重,藝術就存在”,提出重建藝術邊界在于個人的獨創(chuàng)性,即解決問題。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分段或分層閱讀全文,逐段或逐層概括段意或層意。遇到個別語句不懂時,可以先跳過去,等讀完全文,再回讀。然后要抓中心句和關鍵句,尤其是起始句、結束句和結論句,明曉每段要表達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觀點(分論點和中心論點),明確作者要論證、闡發(fā)什么,是怎樣論證、闡發(fā)的,用了哪些論據和方法,論點和論據有怎樣的聯系等。要特別注意信息的標志。可以作為標志性的詞語有:順序詞、關聯詞、指代詞、范圍詞、類別詞、過渡詞,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閱讀時要特別將它們圈畫出來?!?8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關于‘藝術邊界’的區(qū)分標準,文中有幾種說法?試加以概括”,這是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據題干的要求找到設題的區(qū)域,主要在三、四、五、六幾段,如第三段“柏拉圖的這種理論,嘗試將藝術與工藝區(qū)分開來。藝術屬于與現實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有著獨立性”,這是柏拉圖提出的區(qū)分標準;如第四段,“到了當代社會,……藝術不再是特地制作出來的、獨創(chuàng)的、成為美的集中體現的物品,而與生活中的物品‘在外觀上不可區(qū)分’”,第六段“馬克思曾經作過一個區(qū)分……藝術與非藝術的不同,不在于所制作物品的形態(tài),不在于它所產生的效果,而在于制作者的處境、意愿和姿態(tài)”,考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概括?!?9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結合文章,闡釋文末畫線句子的內涵”,這是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找到設題的句子,明確句子中的關鍵詞、句子之間的關系、句子的特色,然后結合語境分析其內涵?!笆沟萌巳硕寄艹蔀樗囆g家,也使成為藝術家難上加難”,這是兩個小分句,第一個句子“使得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沒有主語,結合前面的語境來看,“這是一種真正的藝術精神,它的發(fā)揮,就成了真正的藝術因素,它的邊界,正是藝術的邊界”“同樣一種物品,如果從獨創(chuàng)性的角度來看,它是藝術品,如果從贏利的角度看,它就是商品。這樣一種差別,使得藝術的邊界擴大了,也縮小了”,由這些內容可知,之所以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顯然是藝術與非藝術的邊界被打破,藝術走向大眾,故“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再看第二個分句,“也使成為藝術家難上加難”,結合前面的語境來看,“如果從獨創(chuàng)性的角度來看,它是藝術品”,這里強調的是“獨創(chuàng)性”,可見要成為藝術家,必須具有個人獨創(chuàng)的藝術精神,而要是“從贏利的角度看,它就是商品”,如果僅僅為了盈利而藝術,這就不是藝術,這就說明要為藝術而藝術,而不是僅僅從事文化產業(yè),為盈利而藝術。本題難度較大,因為所給的兩個句子沒有主語,故需要結合前面的內容明確這兩句陳述的對象,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內涵。2.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13-16題。(25分)巷

柯靈巷,是城市建筑藝術中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一幅古雅沖淡的圖畫。

這種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靜的深閨,輕易不肯拋頭露面。你要在這種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機會看見她,接觸到她優(yōu)嫻貞靜的風度。她不是鄉(xiāng)村的陋巷,湫隘破敗,泥濘坎坷,雜草亂生,兩旁還排列著錯落的糞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鱗次櫛比的人家,擁擠得喘不過氣;小販憧憧來往,黝黯的小門邊,不時走出一些趿著拖鞋的女子,頭發(fā)亂似臨風飛舞的秋蓬,眼睛里網滿紅絲,臉上殘留著不調和的隔夜脂粉,頹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滿目塵土,風起處刮著彌天的黃沙。這種小巷,隔絕了市廛的紅塵,卻又不是鄉(xiāng)村風味。它又深又長,一個人耐心靜靜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是這么曲折,你望著前面,好像已經堵塞了,可是走了過去,一轉彎,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靜。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論什么時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寧靜的黃昏,可以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圍墻擋在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墻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簡直像古樸的屏風。墻里常是人家的竹園,修竹森森,天籟細細;春來時還常有幾枝嬌艷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從墻頭殷勤地搖曳紅袖,向行人招手。走過幾家墻門,都是緊緊地關著,不見一個人影,因為那都是人家的后門。偶然躺著一只狗,但是決不會對你狺狺地狂吠。小巷的動人處就是它無比的悠閑。無論誰,只要你到巷里去躑躅一會,心情就會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種和平的靜穆,而不是陰森和肅殺。它鬧中取靜,別有天地,仍是人間。它可能是一條現代的烏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樂帳,一部興衰史,可是重門疊戶,諱莫如深,夕陽影里,野草閑花,燕子低飛,尋覓舊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氣氛,凈化一切,籠罩一切,使人忘憂。你是否覺得勞生草草,身心兩乏?我勸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將息,會使你消除疲勞,緊張的心弦得到調整。你如果有時情緒煩躁,心境悒郁,我勸你到小巷里負手行吟一陣,你一定會豁然開朗,怡然自得,物我兩忘。你有愛人嗎?我建議不要帶了她去什么名園勝境,還是利用晨昏時節(jié),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們倆可以隨意談天,心貼得更近,在街上那種貪婪的睨視,惡意的斜覷,巷里是沒有的;偶然呀的一聲,墻門口顯現出一個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簡出的姑娘,看見你們,會嬌羞地返身回避了。巷,是人海洶洶中的一道避風塘,給人帶來安全感;是城市喧囂擾攘中的一帶洞天幽境,勝似皇家的閣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愛逐臭爭利,錙銖必較的,請到長街鬧市去;愛輕嘴薄舌,爭是論非的,請到茶館酒樓去;愛鑼鼓鉦鏜,管弦嗷嘈的,請到歌臺劇院去;愛寧靜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歡迎你!13.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A.文章開頭用兩個比喻句形象地表現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為全文的綱領,展開下文;結尾含蓄婉曲,表達了作者贊美“巷”的意義所在。B.第3自然段中“你望著前面,好像已經堵塞了,可是走了過去,一轉彎……”這正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寫照,嶄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開朗。C.第4自然段中,作者說小巷“可能是一條現代的烏衣巷”但又反劉禹錫《烏衣巷》的詩意,盡管“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樂賬,一部興衰史”,但全然沒有今非昔比的傷感。D.文章隱含了作者對這不平等社會的不滿情緒,為排遣這種怨氣,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處。一進小巷,便別有洞天,雖是人間,但勝似天堂,寵辱偕忘。E.最后一段,鋪陳蕓蕓眾生、社會百相,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人以群分,應各歸其所;言辭簡潔卻鋒芒犀利,一個“請”字,實則是一個“滾”字。作者的愛憎直書紙上。14.(1)第2自然段中,作者對“鄉(xiāng)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據這些描述,分別用三個評述性的詞語概括出它的各自特點。(6分)鄉(xiāng)村的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的里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些描述襯托了巷的什么特點?也用三個評述性的詞語來表達。(3分)15.第3自然段說:“走過幾家墻門,都是緊緊地關著,不見一個人影”,而第5自然段卻說“墻門口顯現出一個人影”,從作者寫作意圖的角度考慮,這種寫法是否矛盾?為什么?(6分)

16.文章對“巷”所用的代詞一忽兒是“她”,又忽兒是“它”,這種用法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6分)參考答案:13.(1)(6分)鄉(xiāng)村的陋巷;破敗、雜亂、骯臟

上海的里弄:擁擠、嘈雜、庸俗

(2)(3分)幽靜、秀美、悠閑14.(6分)不矛盾。無人和有人都是根據文章需要而定的。第3自然段為了表現“巷”的“幽靜”“悄悄的”“寂寂的”就不必有人出現。第5自然段說明“巷”里沒有“街上那種貪婪的睨視,惡意的斜覷”,便顯現出一個“矯羞”的姑娘,用來對比,表現“巷”超凡脫俗的圣潔,是“愛寧靜淡泊”的人的好去處。15.(6分)在擬人段中用“她”,增加“巷”的形象性和美感。在平實敘述的文段中用“它”,有利直接表述。16.(4分)C、E3.閱讀題(18分)西湖夢(有刪節(jié))余秋雨①西湖勝跡中最能讓中國文人揚眉吐氣的,是白堤和蘇堤。兩位大詩人、大文豪,不是為了風雅,甚至不是為了文化上的目的,純粹為了解除當地人民的疾苦,興修水利,浚湖筑堤,終于在西湖中留下了兩條長長的生命堤壩。②清人查容詠蘇堤詩云:“蘇公當日曾筑此,不為游觀為民耳?!鼻∏∈亲疃斡^的藝術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觀物,于是,這樣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間特別顯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論,游西湖最暢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獨個兒漫步于蘇堤。也沒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誦,也沒有后人的感慨來強加于我,也沒有一尊莊嚴的塑像壓抑我的松快,它始終只是一條自然功能上的長堤,樹木也生得平適,鳥鳴也聽得自如。這一切都不是東坡學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這里做了太守,辦了一件盡職的好事。就這樣,才讓我看到一個在美的領域真正卓越到了從容的蘇東坡。③但是,就白居易、蘇東坡的整體情懷而言,這兩道物化了的長堤還是太狹小的存在。他們有他們比較完整的天下意識、宇宙感悟,他們有他們比較硬朗的主體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峰巔和精英。他們本該在更大的意義上統(tǒng)領一代民族精神,但卻僅僅因辭章而入選為一架僵硬機體中的零件,被隨處裝上拆下,東奔西顛,極偶然地調配到了這個湖邊,搞了一下別人也能搞的水利。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歷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會實績的極致。盡管美麗,也就是這么兩條長堤而已。④也許正是對這類結果的大徹大悟,西湖邊又悠悠然站出來一個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隱居孤山20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遠避官場與市囂。他的詩寫得著實高明,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來詠梅,幾乎成為干古絕唱。中國古代,隱士多的是,而林和靖憑著梅花、白鶴與詩句,把隱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蘇東坡固然值得羨慕,卻是難以追隨的;能夠偏偏到杭州西湖來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種極偶然、極奇罕的機遇。然而,要追隨林和靖卻不難,不管有沒有他的才分。梅妻鶴子有點煩難,其實也很寬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兒找不到幾叢花樹、幾只飛禽呢?在現實社會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個林和靖是最容易不過的。⑤這種自衛(wèi)和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實現于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他們消除了志向,漸漸又把這種消除當作了志向。安貧樂道的達觀修養(yǎng),成了中國文化人格結構中一個寬大的地窖,盡管有濃重的霉味,卻是安全而寧靜。于是,十年寒窗,博覽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與社會交手不了幾個回合,便把一切沉埋進一座座孤山。

⑥結果,群體性的文化人格日趨黯淡。春去秋來,梅凋鶴老,文化成了一種無目的的浪費,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了總體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進,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鶴羽,像書簽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10.作者認為,“西湖勝跡中最能讓中國文人揚眉吐氣的,是白堤和蘇堤”,其原因是什么?請分兩點簡要概述。(6分)

11.為什么作者說白居易,蘇東坡“是難以追隨的”,“然而,要追隨林和靖卻不難?”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6分)

12.第⑤段中作者說“這種自衛(wèi)和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狡黠”,你怎樣理解和評價這種“機智”和“狡黠”?(6分)

參考答案:10.①它們是白居易、蘇東坡為解除人民疾苦而留下的兩條生命堤壩,是中國歷代文化良心所能做的社會實績的極致。②它們是中國文人創(chuàng)造的西湖間特別顯得自然地景物。6分11.在封建社會中,白、蘇的志向不可能實現,但他們沒有消沉隱退,而是盡職盡力為社會、人民辦好事,知其不可為而努力為,他們的這種思想境界是難以追隨的;而林和靖急流勇退,遠避官場與塵世喧囂,知其不可為而不為,這點世人都容易做到。

(每點3分共6分)12、“機智”:知識分子在現實中碰了壁,急流勇退,確?!鞍踩?,這是“機智”?!敖器铩保褐R分子的志向不能實現于社會,便躲進小天地自娛自耗,以示清高。評價:這是一種無力的自衛(wèi)和無奈的自慰,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群體性的文化人格日趨黯淡,使文化成了一種無目的的浪費,在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下,總體上走向不道德。整個知識分子的精神頹廢,便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衰退。(每點2分,共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刑部尚書寓察公神道碑袁枚

公諱傅鼐,字閣峰。先世居長白山。號富察氏.祖額色泰,從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驃騎將軍噶爾漢輔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揚聲,精騎射,讀書目數行下.年十六,選入右衛(wèi),侍世宗于雍?。壋顺稚w,不頃刻離.雍正元年,補兵部右侍郎.年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公謂廷臣曰:“元惡已誅,脅從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諸王大臣以公語,平反無算。岳興阿者,九門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時禮下于公,公不往。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上疑公與隆有交,謫戍黑龍江。公聞命,負書一篋步往,率家僮釜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嘗論準噶爾情形,上不以為然.用兵數年,所言驗,乃召公還,予侍郎銜,命往軍前參贊.未行,仍命入宮侍起居。上違和,醫(yī)藥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觀兵鄂爾多斯部落.中途,偵賊數萬,掠地西走。公即赴拜達理,請于大將軍馬爾塞曰:“賊送死,可唾手取也.鼐遠來,雖兵疲,猶能一戰(zhàn)。惟馬力稍竭,愿大將軍給輕騎數千助鼐。事成,歸功將軍;事敗,鼐受其罪?!瘪R嘿然,再三云不應。公憤激,自率所部出,與賊戰(zhàn),大敗之,獲輜重、牛畜萬計.率以馬病,不能窮追.事聞,天子大悅.賜孔雀翎,移佐平郡王軍謀,斬大將軍馬爾賽徇于軍。

會賊有求降意,而盈廷諸臣皆欲遣使議和罷兵,上問公。公叩頭日:“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統(tǒng)羅密、學士阿克敦往。公聞命馳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見公,曰:“議不成,公不歸矣!”鄂托、宰桑者,華言十四路頭目也。公叱日:“出嘉峪關而思歸者,庸奴也!某思歸,某不來矣。今日之議,事集,萬世和好;不集,三軍露骨,一言可決?!敝T首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約繕表,求公轉奏,并遣宰桑同來,獻橐駝、明珠等物。

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發(fā)聲,聽未畢,輒迎拒曰:“王誤矣!”王不能堪。世宗責公日:“汝知果親王何語而又誤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極,遷刑部尚書。以誤舉參領明山、失察家人兩事落職。入獄,病,刑部尚書孫公嘉淦奏請就醫(yī)私第,許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jié))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年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

窮:窮究,徹查B.卒以馬病,不能窮追

病:生病C.斬大將軍馬爾賽徇于軍

徇:示眾D.事集,萬世和好

集:成功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奏曲B.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C.請于大將軍馬爾塞

不拘于時D.諸酋相目以退

不賂者以賂者喪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表現傅鼐為人剛直的一項是

①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

③用兵數年,所言驗

④公叩頭日:“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憤激,自率所部出

⑥輒迎拒曰:“王誤矣!”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年羹堯被誅殺后,傅鼐能從大局出發(fā),勸說朝廷大臣對脅從的人不予治罪,使無數人得以平反昭雪。B.傅鼐在察看軍情途中偶遇賊軍,在兵馬疲憊無援的情況下,仍大敗賊軍,獲得皇上的嘉獎。C.果親王掌權時,群臣都對他唯唯諾諾,只有傅鼐剛正不阿,直言不諱,當面具體指出他的錯誤。

D.作者對傅鼐的舉薦有誤和失察家人的過失并不隱諱,對主人公生平的記敘客觀真實。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元惡已誅,脅從罔治。(3分)(2)公聞命,負書一篋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3)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4分)

參考答案: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楊師道,恭仁少弟,隋末自洛陽歸國,投上儀同,為備身左右。尋尚桂陽公主,超拜吏部侍郎,累轉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貞觀七年,代魏征為侍中。性周慎謹密,未嘗漏泄內事,親友或問禁中之言,乃更對以他語,嘗曰“吾少窺漢史,至孔光不言溫室之樹,每欽其余風,所庶幾也?!睅煹劳顺蟊匾敃r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太宗每見師道所制,必吟誦嗟賞之。十三年,轉中書令。太子承乾逆謀事泄,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同按其獄。師道妻前夫之子趙節(jié)與承乾通謀,師道微諷太宗,冀活之,由是獲譴,罷知機密,轉吏部尚書。師道貴家子,四海人物,未能委練,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貴勢及其親黨,以避嫌疑,時論譏之。太宗嘗從容謂侍臣日:“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不可得力?!蔽磶?從征高麗,攝中書令。及軍還,有毀之者,稍貶為工部尚書,尋轉太常卿。二十一年卒,贈吏部尚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賜東園秘器,并為立碑。始恭仁父雄在隋,以同姓寵貴,自武德之后,恭仁兄弟名位尤盛,則天時,又以外戚崇寵。一家之內,駙馬三人,王妃五人,贈皇后一人,三品以上官二十余人,遂為盛族。贊曰:恭仁獨正,令德無違。師道慎密,抑勢見機。(《舊唐書列傳第十二·楊師道》,有刪節(jié))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B.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C.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D.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侍臣,侍奉皇帝的廷臣,也叫左右,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傳以示美人及左右”本文中的“侍中”,也是皇帝身邊的近臣。B.諷,諷諫,多指古代臣下用委婉的言辭規(guī)勸皇帝?!岸髟伹樾?,以諷某上?!?《文心雕龍》)《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即是此意。C.外戚,亦稱“外家”,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歷史上,外戚往往干政擅權,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漢末的王莽與建立隋朝的楊堅等。D.贊即贊評,是史家對某人某事的贊詞和評論,多放在人物傳記的篇末,就如《史記》中的“大史公曰”一樣,都是對傳主或事件的贊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楊師道家世顯赫。隋唐兩朝楊師道家族因是皇帝同姓或外戚等原因,駙馬、王妃、三品以上大員等有多人,楊家遂為盛族。B.楊師道秉性周密謹慎,守口如瓶。在代替魏征擔任侍中時,從未泄露過宮中的言論,當親友詢問之時,常用其他話題敷衍應對。C.楊師道剛正無私,守正有德。被評為“令德無違”。他曾因此受皇帝推重,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一起審理太子李承乾謀逆一案。D.楊師道才華橫溢,律己甚嚴。他的作品常常受到太宗皇帝的交口稱贊,他對權貴及自己親友則竭力抑制,以躲避嫌疑。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嘗曰“吾少窺漢史,至孔光不言溫室之樹,每欽其余風,所庶幾也。”(2)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不可得力。參考答案:10.B

11.D

12.C

13.(1)他曾說:“我年輕時看漢朝史書,看到孔光不談溫室中的樹,常常仰慕他的余風,我也希望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2)楊師道性格與行為都純正善良,自身沒有過失,但確實膽小儒弱,未曾經歷世事,緊急之時不能夠得到他的幫助?!?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這段文字是說“楊師道退朝以后,一定會引薦當時的英雄才俊,在園池集會,當時文會的盛況沒有能和他相比的,他一向善于寫文章,又擅長草書和隸書,在興致盎然的時候,提筆就寫,就像之前打了底稿一樣”,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如“英俊”“園池”“文會”“篇什”“草隸”等,然后依據句意和語法關系進行排除,如“師道退朝后”意思是“楊師道退朝以后”,該句是時間狀語,“后”“必”之間應該斷開;排除C。而下一句“宴集園池”是狀語后置,句意完整,故應在“池”后斷開,排除AD項。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D項,“司馬遷對人物的贊頌”錯,“太史公日”是司馬遷對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評論臧否俱有,不只是“對人物的贊頌”。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C項“楊師道剛正無私,守正有德”錯,原文中“贊曰:恭仁獨正,令德無違。師道慎密,抑勢見機”是對楊恭仁的贊譽。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嘗曰”,省略句,譯成“他曾說”;“嘗”,曾經;“窺”,暗中察看,亦泛指觀看,此處譯為“看”;“每”,常常;“庶”,希望。第二句中,“愆過”過失;“而”,轉折連詞,譯為“但”;“更事”,經歷世事;“緩急”,偏義復詞,譯為“緊急之時”?!军c睛】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系。要先易后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后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后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王凱字勝之。祖審鈞,嘗為永興軍駐泊都監(jiān),以擊賊死,遂家京兆。饒于財,凱散施結客。時寇準守長安,見其狀貌奇之。為言:“審鈞以忠義死,當錄其孤?!彼煲詾槿喾盥殹⒈O(jiān)鳳翔盩厔稅。先是,守卒掃遺稈自入,凱禁絕,而眾欲害之。事覺,他監(jiān)官皆坐故縱,凱獨得免。元昊反,嘗出雙烽橋、染枝谷,遇夏人,破之。又破龐青、黃羅部,再戰(zhàn)于伺候烽,前后斬首三百余級,獲區(qū)落馬牛、橐駝、器械以數千計。夏人圍麟州,乘城拒斗,晝夜三十一日,始解去。特遷西頭供奉官。代遷,邊寇猶鈔掠,以為巡檢使,與張岊護糧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與岊相失。乃分兵出其后夾擊之,復與岊合,斬首百余級。又入兔毛川賊眾三萬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斬首百余級賊自蹂踐死者以千數

后夏人二萬寇青塞堡,凱出鞋邪谷,轉戰(zhàn)四十里,大敗之,復得所掠馬牛以還。凱治軍有紀律,善撫循士卒,平居與均飲食,至臨陣援枹鼓,毅然不少假。故士卒畏信,戰(zhàn)無不力,前后與敵遇,未嘗挫衄。兔毛川之戰(zhàn),內侍宋永誠哭于軍中,凱劾罷之。經略使明鎬言凱在河外九年,有功,遂領資州刺史。久之召還,未及見,會甘陵盜起,即命領兵赴城下。賊平,澤州刺史、知邠州。未幾,又徙秦鳳路,辭日,帝諭以唃氏木征,交易阻絕,頗有入寇之萌,宜安靜以處之。凱至,與主帥以恩信撫接,遂復常貢。卒,年六十六。贈彰武軍節(jié)度使,謚莊恪。(節(jié)選自《宋史?王凱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又入兔毛川/賊眾三萬/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斬首百余級/賊自蹂踐/死者以千數/B.又入兔毛川/賊眾三萬/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斬首百余級/賊自蹂/踐死者以千數/C.又入兔毛川/賊眾三萬/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斬首百余級/賊自蹂踐/死者以千數/D.又入兔毛川/賊眾三萬/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斬首百余級/賊自蹂/踐死者以千數/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京兆,因初指西漢都城——今陜西西安附近地區(qū),后世便以之指稱都城。B.枹鼓,分指“鼓槌”“鼓”,因其在戰(zhàn)場上能增提勢氣,后又常指“戰(zhàn)鼓”。C.經略使,指在邊境重要區(qū)域設置的主管邊務的長官,唐宋諸朝多有設置。D.諭,文中為“諭旨”的簡稱,“諭旨”是指帝王諸侯及部分高官的詔令。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凱秉公絕私,維護公家利益。面對守卒將遺落的草料歸入私囊的行為,他不像其他監(jiān)察官員那樣縱容,而是嚴令禁止。B.王凱不畏艱險,屢次建立戰(zhàn)功。與夏軍作戰(zhàn)中,他移徙多處作戰(zhàn),苦守圍城一月,斬獲敵首物資頗多,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C.王凱治軍有方,軍紀嚴明。平日里,他與將士們平分食物,戰(zhàn)時,將士們敬畏他,甘愿為他竭力作戰(zhàn)。D.王凱謹遵圣命,成功化解夷患。少數名族有叛亂之嫌,他采取“無為”之策,靜觀其變,順利消除了叛離之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時寇準守長安,見其狀貌奇之。為言:“審鈞以忠義死,當錄其孤。”(2)邊寇猶鈔掠,以為巡檢使,與張岊護糧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與岊相失。參考答案:10.C

11.D

12.D

13.(1)當時寇準任長安太守,見到他的外形相貌覺得不尋常。為他上言:“王審鈞為忠義而死,應當錄用他的遺孤?!保?)邊境敵軍還在掠奪,王凱任巡檢使,與張岊在青眉浪保護糧道,敵軍突然大批到達,與張岊失散?!?0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此外,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對文言文句讀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斷句題還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斷開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題。比如本題,“凱以兵六千陷圍流矢中面斗不解”的意思是王凱率六千士兵陷入包圍,飛箭射在臉上,戰(zhàn)斗不停。其中“陷圍”的意思是說王凱“陷入包圍”,故應在“陷圍”之后都停頓,排除A項;“陷圍”之前不能停頓,排除B項?!傲魇钢忻妗钡囊馑际秋w箭射在臉上。所以應在“流矢中面”的前后停頓,這樣就排除了D項。疏通語意:又進入兔毛川,賊軍人馬三萬,王凱率六千士兵陷入包圍,飛箭射在臉上,戰(zhàn)斗不停,又斬首百余級,賊軍自相踐踏,死的人數以千計。所以,本題選C項。【11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平常的學習中,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相關的知識,應有意識的進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D項,“‘諭旨’是指帝王諸侯及部分高官的詔令”中“諸侯及部分高官”有誤,應排除。故選D項?!?2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jié)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D項,“采取‘無為’之策,靜觀其變”有誤,原文是“與主帥以恩信撫接”,說明王凱到任后,還是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的。故選D項?!?3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第一句關鍵點:“守”:“鎮(zhèn)守”;“奇”:“以……為奇,認為……不尋?!保弧颁洝保骸颁浻谩?;“死”:“為……而死”。第二句關鍵點:“寇”:“敵軍”;“鈔掠”:“掠奪”;“以為”:“讓(他)擔任”;“護糧道于青眉浪”:“在青眉浪保護糧道”?!军c睛】解答概括歸納文章內容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王凱,字勝之。祖父王審鈞,曾為永興軍駐泊都監(jiān),因為攻打敵人而戰(zhàn)死,于是在京兆安家。錢財富足,王凱分散施舍結交賓客。當時寇準任長安太守,見到他的外形相貌覺得不尋常。為他上言:“王審鈞為忠義而死,應當錄用他的遺孤?!庇谑鞘跒槿喾盥?、監(jiān)鳳翔盩厔稅。在此之前,守衛(wèi)的士兵打掃遺漏的草料歸自己,王凱禁止,因而眾人都想殺害他。事情被發(fā)覺,其他監(jiān)官都定罪為故意縱容,王凱惟獨得以免罪。元昊反叛,王凱曾從雙烽橋、染枝谷出發(fā),遇到夏軍,打敗了他們。又攻破龐青、黃羅部,第二次在伺候烽作戰(zhàn),前后斬首三百余級,繳獲部落的牛馬、駱駝、器械以數千計。夏軍包圍麟州,登城抵御戰(zhàn)斗,三十一個晝夜,敵解圍離去。特別提升西頭供奉官。任滿升遷,邊境敵軍還在掠奪,王凱任巡檢使,與張岊在青眉浪保護糧道,敵軍突然大批到達,與張岊失散。王凱就分兵從敵人后面出擊夾攻他們,又與張岊會合,斬首百余級。又進入兔毛川,賊軍人馬三萬,王凱率六千士兵陷入包圍,飛箭射在臉上,戰(zhàn)斗不停,又斬首百余級,賊軍自相踐踏,死的人數以千計。后來夏軍二萬侵犯青塞堡,王凱從鞋邪谷出兵,轉戰(zhàn)四十里,大敗他們,奪回被搶走的牛馬返回。王凱治理軍隊有紀律,善于安撫士卒,平時與他們均分飲食,臨陣作戰(zhàn)執(zhí)槌擊鼓,毅然毫不寬容。因此士卒敬畏信服,作戰(zhàn)無不出力,前后與敵人相遇,從未挫敗。兔毛川之戰(zhàn),內侍宋永誠在軍中哭泣,王凱彈劾罷免他。經略使明鎬上言王凱在黃河外九年,很有功勞,于是領資州刺史。很久以后召回朝廷,沒來得及召見,適逢甘陵盜賊起事,就命令領兵趕赴城下。賊被平定,授澤州刺史、邠州知州。不久,又徙秦鳳路,辭行之日,皇帝告訴他唃氏木征,貿易斷絕,很有入寇的趨勢,應當安靜地對待。王凱到達,與主帥以恩惠信用安撫接待,于是恢復進貢。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贈官彰武軍節(jié)度使,謚號莊恪。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為下面的漫畫擬寫題目(不超過8個字),并寫出漫畫寓意(不超過30個字)。參考答案:題目:盤根錯節(jié),人機難離寓意:手機已經生根于身體,人已經異化為手機的奴隸。試題分析:漫畫擬題,可以抓住漫畫的中心事件擬題,也可以抓住漫畫中的主要人物擬題,還可以抓住漫畫的主題擬題。分析要抓住漫畫中夸張的部分體會主題,題目根據主題簡潔凝練深刻表達,寓意要準確,揭示某種現象、本質,表明作者的態(tài)度,如:諷刺、批判、贊頌。這幅漫畫中手機長出根須,牢牢纏住手掌手腕,由此去理解主題?!究键c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镜淅卣埂繉τ趫D形寓意,總體思路:多角度聯想,按要求答題。聯想的多個角度:一、主題?;諛嗣Q中關鍵的一個字的漢字或拼音首寫字母一般會出現,圖形和顏色也會為主題服務。例如題中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以數字符號“70”,時間“1945—2015”,和平鴿,組成“V”字的長城圖案。二、文字。1.漢字。如第六屆竹文化節(jié)節(jié)徽中有個寫意的漢字“竹”,北京奧運會標志中國印里有個漢字“京”,中國探月工程標志里有個漢字“月”。2.阿拉伯數字。如第六屆竹文化節(jié)節(jié)徽總體上形成“6”,還有一個隱含的“6”,就是6片竹葉。3.英文及首寫字母。如中國中央電視臺臺標是“CCTV”。4.漢語拼音首寫字母。如洛陽電視臺臺標表面是“TV”,實際是變形的“洛陽”的拼音首寫字母“LY”;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會徽里有“殘疾人”的首寫字母“CJR”。5.漢字的分與合。如中國公民道德標志里,總體是個“公”字,分開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說明公德心體現人內在的素養(yǎng)。三、圖形。1.圖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國的國家節(jié)水標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條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實那滴水也可以解釋為像眼淚,如果不節(jié)約用水,我們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淚。只是因為2013年新課標二卷的這個題目中限定不超過70個字,寫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別的徽標里,也可能表示白鴿或字母“S”。)2.圖形的分與合。比如2013年新課標卷的中國環(huán)境標志的外圍是十個環(huán),但不能孤立去看這些環(huán),還要看到它們環(huán)環(huán)相扣、象征共同保護環(huán)境的一面。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在洛陽舉辦)標志中間總體有朵牡丹花,分開看是蝙蝠,“蝠”與“?!敝C音。3.圖形的陰與陽。比如全國婦聯會徽中間,總體是朵花,而陰處是三個“女”字的旋轉重疊,陽處是三個“W”,而“W”是英語“Woman”的首寫字母。四、圖與文的結合。比如北京奧運會標志中國印里的漢字“京”同時也是個跑動的人的形狀;中國探月工程標志里的漢字“月”中間兩橫是兩個腳印,表達登月的目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會徽“殘疾人”的首寫字母“CJR”組成輪椅形狀;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標志的漢字“文”同時是條龍,龍尾上還有長城。中國環(huán)境標志則是由“環(huán)”形想到環(huán)境、環(huán)保。沈陽全民讀書月標志總體是“S”,“S”既是“沈陽”的“沈”字的拼音首寫字母,也是“書”字的拼音首寫字母;分開看這個“S”,又是打開的兩本書,兩書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