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會考知識點及試題_第1頁
地理會考知識點及試題_第2頁
地理會考知識點及試題_第3頁
地理會考知識點及試題_第4頁
地理會考知識點及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復習要點

(附)會考試題及答案

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層次的天體系統(tǒng)

「地月系

P日系■

-鍥河系1-茸他行星

<1)總星系1、其他恒星世界

L河外星系

(2)太陽系

①組成:中心天體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

②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共面性、共圓性。

八大行星按結構特征可分為:水金地火(類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遠日行星)

2、地球一一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從地球的外觀、所處的位置、運動特征而言,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存在高級生命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于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中

內部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5億千米)一一適宜的溫度;地球體積質量適中一一形成大氣層;有液態(tài)水

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與地球

(1)太陽輻射是指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2)影響因素:緯度、天氣、海拔

(3)對地球的影響:①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太陽。

②它是維持地表的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③是人類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目前人類多使用的能源大部分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太陽。

2、太陽活動與地球

太陽大氣結構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從黑子

光球層影響地球氣候

內周期11年

到色球層耀斑、日珥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產(chǎn)磁暴現(xiàn)象

外日冕層太陽風作用與兩極上空的大氣,產(chǎn)生極光現(xiàn)象。

三、地球運動

1、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基本特征

公轉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

時針)

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日各地相等,每小時15°(兩極除外)

近日點(1月初)最快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相同,線速度大小相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遠日點(7月初)最慢

同;赤道1670Km\h,兩極為0

2、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h)o晨線和昏線的判讀。

(2)地方時:因經(jīng)度不同而產(chǎn)生的不同時刻。東早西遲。

(3)地轉偏向: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D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約為23.5。。如果黃赤交角變

大,熱帶、寒帶擴大,溫帶縮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溫帶擴大,熱帶、寒帶縮

小。

(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如圖)

4、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某時刻全球的情況: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于夜,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另一半球,晝短于夜,

緯度越高,晝越短,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況:夏至日晝最長,冬至日晝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

④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日出、日落時(晨昏線上)時太陽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為正午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②某時刻全球的情況: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為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

午高度角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為一年中最小值。

④某地全年的情況: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6月22日出現(xiàn)最大值,12月22日出現(xiàn)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6月22日

出現(xiàn)最小值,12月22日出現(xiàn)最大值;回歸線之間地區(qū),最大值出現(xiàn)在直射點經(jīng)過該緯度的時候(即太陽直射),最小

值出現(xiàn)在冬至日。

(3)季節(jié)的形成和劃分

(4)五帶的形成和劃分

1、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總星系一一銀河系(河外星系)一一太陽系一一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①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

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

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

⑤形成尹存在液態(tài)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犯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

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

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一一晨昏線(圈)一一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

時和18時一一太陽高度是0度一一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jīng)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地轉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

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

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

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

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

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

規(guī)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jié)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

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jù)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地殼物質主要由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巖漿的源地,地

核主要由鐵鍥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四、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⑵、斷層:巖體發(fā)生破裂,并且沿斷裂面兩側巖塊有明顯的錯動、位移。

形式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地壘斷層一側上升的巖塊,常形成塊狀山地,如:廬山、泰山、華山

斷層

地塹另一側下沉的巖塊,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東非大裂谷

⑶、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

構造地貌實踐意義原因或依據(jù)

石油、天然氣埋藏區(qū)巖層封閉、常有“儲油構造”,易于儲油、儲氣

背斜

隧洞的良好選址天然拱形、結構穩(wěn)定,不易儲水

向斜地下水儲藏區(qū)底部低凹,易匯集水,承受靜水壓力

泉水、湖泊分布地泉水易沿著斷層線出露;巖石破碎,易成洼地,地表水匯集

斷層

道路、橋梁、水庫等的回避處巖層不穩(wěn)定,容易誘發(fā)斷層活動;破壞工程;水庫水易滲漏

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

風化作用使地表巖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

風力侵蝕戈壁、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

侵蝕流水侵蝕黃土高原的溝壑、南方“紅色沙漠”、河床加寬加深、瀑布、峽谷、V形溝谷

作用侵蝕溶蝕喀斯特地貌如: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

冰川侵蝕冰斗、角峰、冰蝕平原、冰蝕洼地,如:挪威峽灣、中歐―東歐平原

流水沉積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

沉積

風力沉積形成沙丘、沙城和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黃土高原)

作用

冰川沉積雜亂堆積,形成冰硬地貌

【第二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巖石分三大類:①巖漿巖(巖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巖(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

蝕、搬運、堆積、圈結成巖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巖(變質作用)。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

三大類巖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巖漿的產(chǎn)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huán)。

2、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一一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xiàn)為地殼運動、巖漿活

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

地塹)。

(2)外力作用一一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

表現(xiàn)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

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洼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

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

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一一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邊界一一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大氣環(huán)境

一、大氣垂直分層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隨高度的增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

平流層50-55千米水平運動

加而上升有利于高空飛行

低緯厚: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隨高度增加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

對流層對流運動

高緯薄:8-9千米而遞減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云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chǎn)生地面長波輻射②大氣中的C0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

增溫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三、全球大氣環(huán)流

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冷帙不均--------A大氣垂直運論-------?水平面上的氣報船異—?大氣的水平運動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r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Y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9型霸fl巖城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吵廠.出地低氣留用

3、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中小西網(wǎng)甯

黑—方M壓帶

全球有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于

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4、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由于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

帶的連續(xù)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熱帶高氣

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

中彈Z風帚

1月前后,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

64-麗地值"山,

上保留(阿留申低壓)。9地木網(wǎng)

四、季風環(huán)流(亞洲東部和南部最典型)銀的高、H的

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

地區(qū)東亞(東亞季風)南亞、東南亞及我國西南(南亞季風)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風冬季西北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東北季風(源地:亞洲大陸)

向夏季東南季風(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風(源地:印度洋)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1、鋒面系統(tǒng)一冷鋒和暖鋒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過境前單一氣團控制,天與晴朗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天氣過境時陰天、雨雪、大風、降溫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好氣溫上升,氣壓下降,雨過天晴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后降水只出現(xiàn)在鋒前

天氣舉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塵暴

2、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系統(tǒng)與天氣(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反氣旋

氣壓低氣壓(氣壓中心低,四周高)高氣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上升下沉

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臺風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六、氣候類型

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點

氣候類型分布地區(qū)成因氣候特點

熱帶窿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

大致在南北緯1G至南北回處于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全年高溫,有干季濕

熱帶草原氣候

歸線之間交替控制季明顯交替

熱大致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季風環(huán)流(受冬夏季風的全年高溫,降水分早

熱帶季風氣候

帶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影響)雨兩季

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

大致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

熱帶沙漠氣候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全年高溫少雨

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季風環(huán)流(受冬夏季風的夏季炎熱多雨,冬季

亞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岸影響)溫和少雨

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冬季夏季炎熱干燥,冬季

帶地中海氣候

西岸西風帶交替控制溫和多雨

南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季風環(huán)流(受冬夏季風的夏季炎熱多雨,冬季

溫帶季風氣候

東岸影響)寒冷干燥

溫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

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冬冷夏熱,干旱少雨

帶內部

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

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終年溫和濕潤

西岸

苔原和冰原氣候全年嚴寒,皆為冬季。

2、根據(jù)氣溫、降水判斷氣候類型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氣候類型

全年多雨熱帶雨林氣候

明顯的干濕季,年降水1000mm熱帶草原氣候

最冷月氣溫15'C以上

明顯的干濕季,年降水1500mm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少雨熱帶沙漠氣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亞熱帶季風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15℃以降水集中在冬季地中海氣候

全年濕潤溫帶海洋性氣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400mm以上溫帶季風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15*0以上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400mm以下溫帶大陸性氣候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

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

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

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chǎn)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

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huán)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

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

亞季風區(qū)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qū)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

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

風。

(2)中緯度環(huán)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

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

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qū),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

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

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huán)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

發(fā)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為濕潤地區(qū)。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

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p>

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

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

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鋒面系統(tǒng)(冷鋒、暖鋒、準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

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tǒng)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xiàn)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

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tǒng)。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tǒng)是沒有的)。

水循環(huán)和洋流

一、水循環(huán):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

1、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huán)、內陸循環(huán)、海上內

循環(huán)

2、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

滲,徑流(分地表和地下徑流)等。

3、意義:維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陸地淡水資

源;調節(jié)全球熱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態(tài)。

4、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及對

小范圍的蒸發(fā)、降水環(huán)節(jié)進行影響,修建水庫、跨

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低緯度海區(qū),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反氣旋型洋流),北半

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

②北半球中高緯海區(qū),形成逆時針方向大洋環(huán)流(氣旋型);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海區(qū)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⑤中、低緯度大陸東側為暖流,西側為寒流;中高緯度大陸東側為寒流,西側

為暖流。2、洋

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①影

響氣候(暖流一增溫增濕,寒流一減溫減濕)②影

響海洋生物一一漁場(寒暖流交匯:北海道、紐芬蘭、北海漁場等;與上升流

有關:秘魯漁場)

③影響航海:順流增速節(jié)能。但寒暖流交匯處多海霧影響能見度,影響航行安

全。④影

響海洋污染:加快了凈化速度,擴大了污染范圍。

7、水循環(huán)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大循環(huán))、陸地循環(huán)(水量很少)、海洋循環(huán)(水量最大)

(2)各環(huán)節(jié)的名稱:蒸發(fā)、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tài);聯(lián)系四

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一一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

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髦懈呔暥龋ㄖ饕副?/p>

半球)一一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髂习肭蛭黠L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鞅庇《?/p>

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于

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

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一一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一一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骷~芬蘭漁場一一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

灣暖流的交匯處?!鞅焙O場一一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髅佤敐O場

——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yè)的影響:順流一一航行速度快;逆流一一航行速度慢。

整體性和差異性

一、整體性:①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②某一個要素發(fā)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huán)境的改變。

二、差異性處大陸西岸|大陸內部大陸東岸

90°

1、陸地自然帶寒帶冰原帶

寒帶苔原帶

2、陸地自然帶的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70。70°

60°---------------亞塞帶針葉林帶

溫帶落葉闞葉林帶溫帶草原帶嬴嬴嬴莉5(r

40°溫帶荒漠帶一----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溫帶草原帶迪帶常綠網(wǎng)葉林帶35°

30°

熱帶荒漠帶一—-----

23,2625。

熱帶疏林草原帶熱帶季雨林帶

10°i(r

0°熱帶雨林帶

分異規(guī)律形成基礎|影啊弊主要分布地區(qū)

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熱量太陽輻射低緯度地區(qū)和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最典型。

(緯度地帶性)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水分海陸位置中緯度地區(qū)最典型。

(經(jīng)度地帶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異

熱量海拔高度低緯高山最典型

(垂直地帶性)

3、垂直自然帶(高山植物區(qū))分異的一般規(guī)律:

①緯度越低,相對高度越大的山地,自然帶數(shù)量愈多。

②山麓自然帶(基帶)與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帶一致;從山麓到山頂?shù)淖匀粠Ц媾c由低緯向高緯的自然帶更替相似。

③同一自然帶陽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陰坡高

④同一自然帶隨著其所在山體所處緯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斷降低

⑤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H降水:降水多,雪線低。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

b氣溫:氣溫高,雪線高。陽坡雪線高于陰坡.從全球來看,副熱帶地區(qū)雪線最高。

4、非地帶性規(guī)律:

典型地區(qū)影響因素

南半球無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南半球同緯度無陸地分布

南美巴塔雷尼亞荒漠山地背風坡

美洲西部各自然帶沿海岸狹長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阻擋

荒漠中的綠洲(例:我國新疆天山、昆侖山山麓地帶分布的綠洲);水分條件的變化

亞歐大陸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陸西岸分布緯度高,東岸分布緯度低洋流、氣流

【第三章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區(qū)域差異】

1、地理環(huán)境包括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

物、土壤等要素。

(1)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舉例:

我國西北內陸一一由于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干旱的大陸性氣候一一河流不

發(fā)育,多為內流河一一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

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fā)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一一

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

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jīng)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

沿海向大陸內部產(chǎn)生的有規(guī)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qū)

(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從沿海到內陸出現(xiàn):森林帶一草原帶一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qū),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shù)乃疅釥顩r

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

似于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替。

【第四章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可從形態(tài)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qū),地形比較完整、開闊、

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規(guī)模較大;山區(qū)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玲。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shù)位于平原上c平原地區(qū)的區(qū)

位優(yōu)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nóng)耕,且有利于交通聯(lián)系和節(jié)省建筑投資。也有的平原

不適宜城市的發(fā)展。例如:熱帶地區(qū),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

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qū)的交通線網(wǎng)密度較

大(造價低、工程量?。降?、丘陵地區(qū)的密度較?。ㄔ靸r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qū)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chǎn)量

增加;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干旱區(qū),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

發(fā),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chǎn)量下降。對工業(yè)生產(chǎn)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

高緯度地區(qū)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qū)制冷的能源消耗。

4、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臺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

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口

一、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2、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因素:生物學規(guī)律、社會因素(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婦女就業(yè)狀況、

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戰(zhàn)爭、人口政策)、自然災害等。但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水平。

3、人口增長模式:

“高一高一低”模式“高T氐一高”模式“低一低一低”模式

原始模式傳統(tǒng)模式

奴隸、封建

18世紀中期以后到19世紀末20世

社會、資本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及個別發(fā)展中

時期原始社會紀初的歐洲;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的

主義社會初國家的目前階段

目前階段

高一高一高一高一較

特征高一低一高低一低一低

極低低

發(fā)達國家:①發(fā)生了產(chǎn)業(yè)革命,生

產(chǎn)力水平明顯提高;②醫(yī)療衛(wèi)生事

以手_L勞動①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現(xiàn)代科學知

業(yè)迅速發(fā)展,糧食產(chǎn)量大幅度增加,

為基礎的自識的普及和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進步,

生產(chǎn)力水人口死亡率顯著下降。

形成然經(jīng)濟為人類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平極為低發(fā)展中國家:“二戰(zhàn)”后,發(fā)展中

原因主,生產(chǎn)力人們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發(fā)生了

下國家政治上獨立,民族經(jīng)濟發(fā)展迅

水平有了提較大的變化;②社會保險和福利事

速,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進步,使死亡率

高業(yè)的發(fā)展,國家人口政策的實施等

下降

人口

極為緩慢緩慢迅速緩慢,甚至出現(xiàn)零增長或負增長

增長

代表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和個別發(fā)展中國家

個別地區(qū)個別地區(qū)

國家巴基斯坦(如中國、韓國)

4、世界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

國家問題影響措施人口年齡西北構成圖

晶上?g

舞尊J1女

T0?“口

就業(yè)壓力增大,環(huán)境問朝1

人口出生率高,人實行計劃生育,控

發(fā)展中題突出,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一3r二

口增長過快:青少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修

國家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緩30-34£2

25-29..怒1

年及兒童比重過大人口素質會?2.

S642O246fi<W)

A一為分沙

發(fā)達人口增長緩慢;人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鼓勵生育,接納移L

*弱差昌_;濘1\■

國家口老齡化不足,社會負擔加重等民

eG4321

Amr%鵬…2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數(shù)增長的含義:

人口指數(shù)增長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這種人口增長現(xiàn)象被稱為是“人口爆炸”,這種增長在開始時數(shù)量比較小,

但很快會急劇膨脹,所以不可能長時期持續(xù)下去。

2、環(huán)境對人口發(fā)展的限制性:

人口發(fā)展需要消耗各種自然資源,世界人口急劇增長對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自然資源(土地、礦產(chǎn)、水、森林等資源)

是有限的,對人口發(fā)展具有限制作用。

3、概念

環(huán)境承載力: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環(huán)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guī)模和經(jīng)濟規(guī)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續(xù)地利用資源、環(huán)境并獲得最大經(jīng)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qū)所能容納的人口數(shù)量,即最適

宜人口數(shù)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jīng)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shù)量。

(1)人口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警戒性。

(2)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資源、科技發(fā)展水平,地區(qū)的對外開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費水平。

三、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人口移動的一種形式,是指人們變更定居點的空間流動行為。根據(jù)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可

以分為:國際遷移、國內遷移(由農(nóng)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是發(fā)達國家歷史上和發(fā)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

2、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因素影響舉例

自通過影響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而對人口遷移產(chǎn)生影美國老年人口由東北部“冷凍地帶”

氣候

然響向西南方“陽光地帶”遷移

因其分布及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口遷移的方

淡水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遷移

素向和規(guī)模

土壤通過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而對人口遷移產(chǎn)生影響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yōu)閷ふ倚峦恋囟w移

礦產(chǎn)伯明翰、大慶、攀枝花由于礦產(chǎn)資源

隨著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而發(fā)生人口遷移

經(jīng)資源開采而吸引人U移入

濟經(jīng)濟為了追求更好的就業(yè)機會和更高的經(jīng)濟收入,從“孔雀東南飛”體現(xiàn)了人口向東南沿

因因素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觀經(jīng)濟布局的改變海的集中遷移

素交通

相對縮小了地區(qū)間的距離,減少遷移困難近幾個世紀以來人口遷移高潮

通信

政政策決定人口遷移能否正常、合理進行三峽移民

治戰(zhàn)爭造成人們無家可歸,流落到鄰近的國家阿富汗難民涌向巴基斯坦

因政治戰(zhàn)后東歐一些國家重新劃定國界,人

政治獨立,國家解體

素因素口互相遷入遷出

文化改變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期望和認識外部世界

社會大學生的求學、“科技移民”

教育的態(tài)度

文化

婚姻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

因素軍人家屬的從軍

家庭對未成年人、老年人口遷移起重要的作用

3、人口遷移的影響

有利影響不利影響

遷①為遷入地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②促進遷入地商品大量人口遷入,增加了公共設施的負擔和城

入流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③促進遷入地第三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市管理的難度。尤其在住房、交通、衛(wèi)生、

地教育、城市環(huán)境方面產(chǎn)生巨大壓力

遷①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社會的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聯(lián)人口遷出導致當?shù)厝瞬磐饬鳎瑒趧恿Σ蛔悖?/p>

出系,有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