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_第1頁
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_第2頁
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_第3頁
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_第4頁
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近體詩(格律詩)創(chuàng)作基本要求一、概述:近體詩是在初唐定型的一種在字?jǐn)?shù)、句數(shù)、聲調(diào)、對仗、押韻等方面都有嚴(yán)格要求的傳統(tǒng)詩體。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二、近體詩的分類(一)絕句:①每首四句,五言絕句(簡稱五絕)為二十字;七言絕句(簡稱七絕)為二十八字。②限押平聲韻,五絕以首句不入韻為常例,首句入韻為變例;七絕以首句入韻為常例,首句不入韻為變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對。(二)律詩:①每首八句,五言律詩(簡稱五律)為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為五十六字。②限押平聲韻,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在同一首七律中不能重用同一韻字。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常例,首句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常例,首句不入韻為變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對。④中間兩聯(lián)(即3、4句和5、6句)必須對仗。三、近體詩的押韻(一)什么叫“韻”?所謂韻,就是指音韻相同的讀音。用漢字來表達(dá),就是韻母相同的字。一個漢字,用拼音來表示,由聲母和韻母兩部分合成。凡韻腹、韻尾相同的字,如方、昌、皇、郎的韻腹(a)、韻尾(ng)相同,即為同韻。沒有韻尾的字,韻腹相同亦為同韻。介音不論,如“方”和“鄉(xiāng)”是同韻?!绊崱笨煞譃槠铰曧崳ㄅf四聲中的平聲字,新四聲中的陰平、陽平字)和仄聲韻(舊四聲中的上、去、入聲字,新四聲中的上、去聲字)。(二)什么叫押韻?押韻就是詩詞的某句句末,用同一韻部的字來收尾。因其位置在句末,而叫“韻腳”。首句入韻的絕句,其同韻字在1、2、4句的末位;首句不入韻的律詩,其同韻字在2、4、6、8句的末位。押韻是傳統(tǒng)詩詞的基本要素之一,不押韻不為詩。押韻是為了聲音的協(xié)調(diào)、和諧,使詩詞具有韻味,富于音樂美。(三)韻的分類和選擇。韻分為舊韻和新韻兩種:1.舊韻。比較流行的為“平水韻”。平水韻系南宋人劉淵1252年根據(jù)前人韻書修訂而成,共107韻。2.新韻,又叫今韻。即按今天推行的普通話讀音為標(biāo)準(zhǔn),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依據(jù),按照“同身(韻腹、韻尾)同韻”的原則劃分韻部來押韻。今天的四聲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陽平作平聲押韻,上聲、去聲作仄聲押韻。舊聲韻中的入聲字已在普通話中分別派人今四聲中。因此,對入聲字應(yīng)按《新華字典》對其聲調(diào)的標(biāo)號,判明其陰、陽、上、去,予以使用。 《中華詩詞》2004年第6期發(fā)布的《中華新韻(十四韻)》,分為一麻、二波、三皆、四開、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齊、十三支、十四姑韻(見附錄)。用新聲新韻寫詩的作者,應(yīng)以此為依據(jù)。聲韻改革,勢在必行。應(yīng)積極貫徹“倡今知古”、“雙軌并行”的方針,大力倡導(dǎo)新聲新韻,同時力求懂得、掌握舊聲舊韻。用何種聲韻創(chuàng)作,要尊重作者的自由,但新聲韻和舊聲韻在一首詩中不得混用。(四)押韻的要求:1.位置固定。首句入韻的絕句,1、2、4句末字押韻;首句不入韻的絕句,2、4句末字押韻;首句入韻的律詩,1、2、4、6、8句末字押韻;首句不入韻的律詩,2、4、6、8句末字押韻。2.限押平聲。舊韻按其30個平聲韻部字押韻,新韻按同韻部的陰平、陽平字押韻。3.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改變韻部,亦不能換押仄韻;4.句腳分明。除首句入韻外的奇句(1、3、5、7)字不能押韻,就是不能使用平聲字,而要用仄聲。5.不許重韻。韻腳字無論多少,不能重復(fù)使用同一個字;6.避免多用同音字。一首詩中,如難以避免同音字做韻腳時,可隔兩句以上使用。如同音的“香”、“鄉(xiāng)”字,可在2、6或句末字上用。四、近體詩的平仄(一)什么叫平仄?平仄是詩詞格律中的一個術(shù)語,是近體詩的基本要素之一。平就是發(fā)音平直、或升而不降的音,即舊四聲中的上平聲、下平聲(合稱平聲),今四聲中的陰平、陽平;仄就是不平的意思,是有升降變化的音,即舊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今四聲中的上、去兩聲。近體詩講平仄,就使音和、律諧,讀起來具有抑揚頓挫感,富于音樂美。(二)平仄運用規(guī)則:一句之內(nèi)平仄要相間,即隔2或3字平仄相同;一聯(lián)之內(nèi)平仄要相對,即出句與對句的對應(yīng)字平仄相反;上聯(lián)對句與下聯(lián)出句之間平仄要相粘,即上聯(lián)的下句的2、4、6字的平仄與下聯(lián)的上句的2、4、6字的平仄相同。標(biāo)示如下:(相間)平平仄仄平平仄1相相對仄仄平平仄仄平相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平仄的格式:(注:仄仄表示可平可仄)五言絕句(1)仄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娘仄平平仄(出句),平平嬤仄平(對句)。平平平平仄仄(粘句),姆仄仄平平(對句)。第二種:嬤仄仄平平(出句),平平嬤仄平(對句)。平平平平仄仄(粘句),媳仄仄平平(對句)。(2)平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平平嬤仄平(出句),娘仄仄平平(對句)。嬤仄平平仄(粘句),平平嬤仄平(對句)。第二種:平平平平仄仄(出句),娘仄仄平平(對句)。嬤仄平平仄(粘句),平平嬤仄平(對句)。七言絕句在上述五言絕句的四種格式的每句前加上兩字,則為七絕。平前加仄,仄前加平。則變?yōu)椋海?)平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④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媳仄平。婷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姆仄仄平平。第二種:④平姆仄仄平平,姆仄平平媳仄平。婷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姆仄仄平平。(2)仄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姆仄平平姆仄平,④平嬤仄仄平平。④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姆仄平。第二種:姆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嬤仄仄平平。④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姆仄平。五言律詩平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平平娘仄平,嬤仄仄平平。媳仄平平仄,平平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嬤仄仄平平。媳仄平平仄,平平媳仄平。第二種:平平平平仄仄,嬤仄仄平平。媳仄平平仄,平平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媳仄仄平平。嬤仄平平仄,平平姆仄平。仄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娘仄平平仄,平平婷仄平。④平平仄仄,觸仄仄平平。娘仄平平仄,平平媳仄平。④平平仄仄,觸仄仄平平。第二種:姆仄仄平平,平平婷仄平。娟平平仄仄,嬤仄仄平平。姆仄平平仄,平平姆仄平。娟平平仄仄,屹仄仄平平。七言律詩在上述五言律詩的四種格式的每句前加上兩字,則為七律。平前加仄,仄前加平。則變?yōu)椋贺破鹗剑ǚ质拙溆庙嵑筒挥庙崈深?,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娘仄平平娘仄平,平平平媳仄仄平平。平平平媳仄平平仄,娘仄平平娘仄平。娘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媳仄仄平平。平平平媳仄平平仄,娘仄平平娘仄平。第二種:娘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媳仄仄平平。平平平媳仄平平仄,娘仄平平娘仄平。娘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媳仄仄平平。平平平媳仄平平仄,娘仄平平娘仄平。平起式(分首句用韻和不用韻兩類,兩類第一句不同,后三句相同)第一種:④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媳仄平。婷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觸仄仄平平。平平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媳仄平。嫂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觸仄仄平平。第二種:④平姆仄仄平平,姆仄平平媳仄平。婷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觸仄仄平平。平平平姆仄平平仄,姆仄平平媳仄平。媳仄平平平平仄仄,④平仄N仄仄平平。五、近體詩的拗救:凡平仄不合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出現(xiàn)拗句要救。常見有以下兩種救的方式:1、本句自救,也就是救孤平?!捌狡截曝破健本涫街校谝蛔钟昧素?,造成五個字中除了韻腳外只剩下一個平,這種情況就叫做孤平,這在格律詩中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在第三字補上一個平,變成“仄平平仄平”,避免孤平。2、對句相救,正常格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救式:仄仄仄平仄(拗),平平平仄平(救)即上句第三字拗用仄字,在下句第三字位置上將仄聲改為平聲。另外,注意格律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指的是“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三四字互易,變?yōu)椤捌狡截破截啤?。因為這一句式被前人非常廣泛的應(yīng)用,進(jìn)而演化為一種固定模式。六、近體詩的對仗:詩詞中的對偶句叫對仗。其基本要求是:1、字?jǐn)?shù)相等。2、詞性相同: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3、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主謂結(jié)構(gòu),動賓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等。4、律詩的頷、頸兩聯(lián)必須對仗。對仗的常見形式:工對。是指對偶工整的對仗。要求詞性和事物類別都相同。寬對。是指詞性相同、事物類別不同的對仗。流水對。是指上下兩句意思連貫,一脈相承或互為因果而不能倒置的對仗。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逼?、注意:1、偶句末字必須用平聲押韻,奇句末字必須用仄聲(第一句末字可用平聲,但必須押韻,否則必須用仄聲)。2、句尾三字不能連用平聲,否則犯“三平尾”,三仄尾也盡量避免。3、不能犯“孤平”。孤平指一句詩中,除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字。4、滿足上述第二點和第三點的要求后,可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guī)則處理。附:中華新韻:(十四韻)一麻 a,ia,ua二波 o e uo三皆 ie, ue四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