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小練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_第1頁
新高考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小練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_第2頁
新高考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小練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_第3頁
新高考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小練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1.[2024·山東青島高三二模]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載: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尊敬多讓。五者畢至,必有大賞。由此可知當時()A.朝廷重視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B.繼承了為政以德的文化傳統(tǒng)C.選官走向法律化和制度化D.官員有著官德上的自我省察2.[2024·本溪市三模]西漢初年沿襲了秦朝的軍功爵制,“公卿皆軍吏”。西漢中后期,“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這一變更()A.適應了國家治理的需求B.確立了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C.變更了中心官制的運作D.減弱了門閥士族勢力的影響3.[2024·撫順市二模]漢朝重視外官、輕視朝官,郡守入做三公宰相,皇帝身邊的郎官則外放去做郡守縣令。唐朝中期以后,“不歷州縣,不擬臺省”更成為官員選拔的重要原則。這實際表明漢唐時期()A.地方官員的升遷快于京官B.京官從地方官員中選拔C.留意提升官員治國理政實力D.留意彌補科舉選官的不足4.[2024·淄博市三模]據(jù)《白居易全集》記載,唐代官員選用有如下規(guī)定:“國家公卿、將相之具,選于丞郎、給舍;丞郎、給舍之材,選于御史、遺補、郎官;御史、遺補、郎官之器,選于秘著、校正、畿赤、簿尉?!庇纱丝梢?,唐代()A.科舉制度已經(jīng)比較完備B.官員選用重視論資排輩C.最優(yōu)秀的人才得以重用D.選官用人留意實踐歷練5.[2024·廣東華南師大附中高三三模]宋代中樞權力結構中的監(jiān)察功能主要由臺諫系統(tǒng)擔當,而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則擔當了對臺諫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宋仁宗時,“詔中書置臺官言事簿,令以時檢勾銷注之,仍錄與樞密院”。宋仁宗此舉意在()A.分化事權以強化君權B.構建權力的制衡機制C.限制監(jiān)察官員的權力D.提高監(jiān)察諫議的效率6.[2024·湖北卷]科舉及第人數(shù)是衡量區(qū)域社會流淌、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建設等程度的重要指標。下圖為明代湖北進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狀況。由此可見()A.人文環(huán)境與人才選拔相互影響B(tài).交通條件制約人才分布的格局C.政區(qū)等級與文教水平保持一樣D.文化成就與人口升降親密相關7.[2024·北京延慶區(qū)高三一模]明清兩朝的監(jiān)察機構,主要由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監(jiān)察權。明朝,都察院監(jiān)察御史不僅負責糾察內外百官,還代皇帝巡按各?。涣平o事中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給事中都是正七品官員,這說明()A.明清兩代皇權得到加強B.御史和給事中負責選拔官吏C.給事中只管理地方官員D.都察院逐步威逼到皇帝權力8.[2024·日照市一模]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中指出學堂分為初等和高等小學堂、中學堂、高等學堂三級。高等學堂畢業(yè)生授予舉人功名,中學堂和高等小學堂畢業(yè)生授予生員功名。這表明,當時中國()A.政府廢除了科舉制B.近代教化事業(yè)起步C.新舊教化體制并存D.完全確立近代學制9.[2024·天津河東一模]北洋政府時期,選拔官員主要有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甄別是指對已經(jīng)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通過檢驗其畢業(yè)文憑、調查經(jīng)驗、檢查工作成果、考察學識與工作閱歷等確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別合格證書,可繼任原職,不合格者被撤職。北洋政府時期實行甄別的用意在于()A.學習西方的文官制度B.保持行政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C.完善公務員的任職體系D.為守舊官僚暗開綠色通道第51練中國古代及近代以來官員的選拔與管理1.A依據(jù)材料“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尊敬多讓。五者畢至,必有大賞”可知,秦朝法令要求官吏必需寬厚仁愛、親民行善,這表明朝廷重視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A項正確;秦朝主見嚴刑峻法,B項不符合秦朝統(tǒng)治策略,解除;材料強調朝廷重視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未涉及選官,解除C項;材料表明朝廷重視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未體現(xiàn)官員在官德上的自我省察,解除D項。故選A項。2.A依據(jù)材料可知,西漢初年沿襲秦朝的軍功爵制,西漢中后期,公卿大夫和一般士吏中就有許多文質彬彬的經(jīng)學儒生;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一變更適應了國家治理的需求,A項正確;隋朝確立了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解除B項;材料是選官制度的變更,不是中心官制,解除C項;科舉制減弱了門閥士族勢力的影響,解除D項。3.C依據(jù)材料“漢朝重視外官、輕視朝官,郡守入做三公宰相,皇帝身邊的郎官則外放去做郡守縣令”“不歷州縣,不擬臺省”表明漢唐時期留意提升官員治國理政實力,C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詳細的數(shù)據(jù)比較,無法得出地方官員的升遷快于京官,解除A項;依據(jù)“不歷州縣,不擬臺省”不能得出全部京官都從地方官員中選拔的結論,解除B項;漢代時期實行的是察舉制,解除D項。4.D從“公卿、將相”到“丞郎、給舍”再到“御史、遺補、郎官”最終到“秘著、校正,畿赤、簿尉”說明唐代官員職位由高到低分為許多級,官員必需先在低階職位上做起,才有可能一步步升遷,由此可知,唐代更加看重官員的實踐歷練,D項正確;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科舉制,而是官員選用的規(guī)定,解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唐代官員選用留意實踐歷練,而非論資排輩,解除B項;按職位等級選官用人不肯定能夠讓最優(yōu)秀的人才得以重用,解除C項。5.B依據(jù)材料“監(jiān)察功能主要由臺諫系統(tǒng)擔當,而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則擔當了對臺諫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可知,宋代臺諫系統(tǒng)負責監(jiān)督百官,但是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又監(jiān)控臺諫系統(tǒng),這體現(xiàn)了兩個系統(tǒng)的相互制約,這也是皇帝的目的所在,即構建權力的制衡機制,B項正確;臺諫系統(tǒng)屬于監(jiān)察機構,和中書門下以及樞密院之間不存在分化事權的關系,解除A項;“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則擔當了對臺諫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有限制監(jiān)察官員權力的目的,但是C項并不能包括材料中臺諫系統(tǒng)的功能,屬于片面解讀材料,解除C項;設置相互制衡的機構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除D項。故選B項。6.A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明代(中國)。據(jù)“明代湖北進士分布示意圖”,可知武昌府與黃州府是進士人數(shù)最多的兩個地區(qū),據(jù)“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圖”,可知府域著作最多的地區(qū)照舊為黃州府和武昌府,進士人數(shù)多能夠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而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選拔率,A項正確;交通條件不是制約人才分布格局的核心因素,解除B項;荊州府的政區(qū)等級高于黃州府,但文教水平低于黃州府,解除C項;“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與“明代湖北地區(qū)人口分布”是兩個概念,解除D項。故選A項。7.A依據(jù)材料可知,明清兩朝的監(jiān)察機構的權力擴大,且干脆對皇帝負責,可見,明清兩代皇權得到了加強,A項正確,解除D項;御史和給事中負責監(jiān)察,而非選拔官吏,解除B項;依據(jù)材料“六科給事中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可見,給事中不是管理地方官員,解除C項。故選A項。8.C由材料可知,《奏定學堂章程》規(guī)定學堂分為小學堂、中學堂、高等學堂三級,體現(xiàn)了新教化體制的特點;“授予舉人功名”“授予生員功名”說明當時科舉制仍舊存在,體現(xiàn)了舊教化體制,所以材料表明新舊教化體制并存,C項正確;1903年清政府尚未廢除科舉制,解除A項;中國的近代教化事業(yè)早在洋務運動時期就已起先,與題意不符,解除B項;完全確立近代學制,與史實不符,解除D項。9.B依據(jù)材料以及所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