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_第1頁
【高考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_第2頁
【高考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_第3頁
【高考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_第4頁
【高考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輪復(fù)習】文言文斷句練習三

文言文斷句練習三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舉進士,授鄴縣主簿。吳曦畔,

乞解官養(yǎng)母,曦誅,攝府事。宇文公紹以忠孝兩全薦之,調(diào)

中江縣丞。父就養(yǎng)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

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縣。

(選自《宋史?高定子傳》,有刪改)

A.父就養(yǎng)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

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縣

B.父就養(yǎng)/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

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縣

C.父就養(yǎng)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

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具

D.父就養(yǎng)/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

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縣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石)保吉字祐之,初以蔭補天平軍衙內(nèi)都指揮使。開寶四

年,召見,賜襲衣、玉帶、金鞍勒馬。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

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lǐng)愛州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

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間矯制渡關(guān)為上仁贍所發(fā)罰一

季奉。七年,改朔州觀察使。守信卒,起復(fù),為威塞軍節(jié)

度。

(選自《宋史?石保吉傳》,有刪改)

A.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lǐng)愛

州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間

/矯制渡關(guān)/為王仁贍所發(fā)/罰一季奉

B.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lǐng)愛州

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間/

矯制渡關(guān)/為王仁贍所發(fā)/罰一季奉

C.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lǐng)愛

州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

間/矯制渡關(guān)/為王仁贍所發(fā)/罰一季奉

D.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lǐng)愛

州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間

/矯制渡關(guān)/為王仁贍所發(fā)/罰一季奉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高祖為丞相,尉迥稱兵作亂。滎州刺史宇文胄與迥通謀,

陰以書諷動景山,景山執(zhí)其使,封書詣相府。高祖甚嘉之,

進位上大將軍。司馬消難之以哪州入陳也,陳遣將樊毅、馬

杰等來援。景山率輕騎五百馳赴之。毅等懼,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

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總管,進位柱

國,前后賜帛二千匹。

(選自《隋書?元景山傳》,有刪改)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

/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

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

/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

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二百余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

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

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

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成基命性寬厚,每事持大體。御史李長春、給事中杜齊芳

坐私書事,將置重典?;?,不聽,長跪會極門,言:

“祖宗立法,真死罪猶三覆奏,豈有詔獄一訊遽置極刑?!弊猿?/p>

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獄擬

戍帝猶以為輕亦以基命言得如擬為首輔者數(shù)月帝欲委政延儒

遂為其黨所逐。八年,卒于家。贈少保,謚文穆。

(選自《明史?成基命傳》,有刪改)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獄擬戍/帝猶以為輕亦以基命

言/得如擬為首輔者/數(shù)月帝欲委政延儒/遂為其黨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獄/擬戍帝猶/以為輕亦/以基命

言得如擬為首輔者/數(shù)月帝欲委政/延儒遂為其黨所逐

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獄擬戍/帝猶以為輕/亦以基命

言得如擬/為首輔者數(shù)月/帝欲委政延儒/遂為其黨所逐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獄/擬戍帝猶以為輕/亦以基命/

言得如擬/為首輔者數(shù)月/帝欲委政延儒遂為其黨所逐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周浚字開林,汝南安成人也。初,吳之未平也,浚在弋

陽,南北為互市,而諸將多相襲奪以為功。吳將蔡敏守于沔

中,其兄珪為將在秣陵,與敏書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

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上往往有襲奪互市其不可行弟

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昂蛘叩毛晻猿士?,浚曰:“君子

也?!奔岸山螳?,得之,問其本,曰:“汝南人也?!笨?/p>

之日:“吾固疑吳無君子,而卿果吾鄉(xiāng)人?!?/p>

(選自《晉書?周浚傳》,有刪改)

A.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

上/往往有襲奪/互巾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B.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

上/往往有襲奪互市/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C.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

上往往有襲/奪互市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D.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

上往往有襲奪/互市其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六年,(何妥)出為龍州刺史。時有負笈游學者,妥皆為講

說教授之。為《刺史箴》,勒于州門外。在職三年,以疾請

還,詔許之。復(fù)知學事。時蘇夔在太常,參議鐘律。夔有所

建議,朝士多從之,妥獨不同,言夔之短。高祖下其議朝臣

多排妥妥復(fù)上封事指陳得失大抵論時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

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

子祭酒。卒官。謚日肅。

(選自《隋書?何妥傳小,有刪改)

A.高祖下其議/朝臣多排妥/妥復(fù)上封/事指陳得失/大抵論時

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等/皆坐得罪

/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子祭酒

B.高祖下其議朝,臣多排妥/妥復(fù)上封/事指陳得失/大抵論時

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等皆坐得/罪

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子祭酒

C.高祖下/其議朝臣/多排妥/妥復(fù)上封事指/陳得失大抵論時

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等皆坐/得

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子祭酒

D.高祖下其議/朝臣多排妥/妥復(fù)上封事/指陳得失/大抵論時

政損益/并指斥當世朋黨/于是蘇威及吏部尚書盧愷等皆坐得罪/

除伊州刺史/不行/尋為國子祭酒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蘇峻之役,回與孔坦言于導(dǎo),請早出兵守江口,語在《坦

傳》o峻將至回復(fù)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立下必向小丹

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zhàn)而擒亮不從。峻果由小丹楊經(jīng)

秣陵,迷失道,逢郡人,執(zhí)以為鄉(xiāng)導(dǎo)。時峻夜行,甚無部

分。亮聞之,深悔不從回等之言。尋王師敗績,回還本縣,

收合義軍,得千余人,并為步軍,與陶侃、溫崎等并力攻

峻,又別破韓晃,以功封康樂伯。

(選自《晉書?陶回傳》,有刪改)

A.峻將至/回復(fù)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

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zhàn)而擒亮/不從

B.峻將至/回復(fù)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響小丹

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zhàn)而擒/亮不從

C.峻將至/回復(fù)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成/不敢直下/必向小丹

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zhàn)而擒/亮不從

D.峻將至/回復(fù)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

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耍之/可一戰(zhàn)而擒亮/不從

10.下列對文中通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好讀書,通《左氏春秋》

《孫子兵法》。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

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

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

有配隸。軍士皆言愿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別擊破鐵

脛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頓王,因從平河北。建武二年春,

定封異陽夏侯。引擊陽翟賊嚴終、趙根,破之。詔異歸家上

冢,使太中大夫落牛酒,令二百里內(nèi)太守、都尉己下及宗族

會焉。

(選自《后漢書?馮異傳》,有刪改)

A.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

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B.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

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C.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

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D.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

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11.下列對文中面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李產(chǎn),字子喬,范陽人也。少剛厲,有志格。性剛正好直

言每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焉俊亦敬其儒雅前

后周辭年老不堪理劇,轉(zhuǎn)拜太子太保。謂子績曰:“以吾之才而

致于此,始者之愿亦已過矣,不可復(fù)以西夕之年取笑于來今

也?!惫剔o而歸,死于家。

(選自《晉書?載記第十》,有刪改)

A.性剛正/好直言/每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

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辭/年老不堪理劇

B.性剛正/好直言/每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

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辭年老/不堪理劇

C.性剛正/好直言/每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

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辭年老/不堪理劇

D.性剛正/好直言/每至進見未曾/不論朝政之得失/同輩咸憚

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同辭/年老不堪理劇

12.下列對文中面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0

翟鑾,字仲鳴,舉弘治十八年進士。嘉靖中,累遷禮部右

侍郎。六年春,廷推閣臣,帝意在張孚敬,弗與。命再推,

乃及鑾。中貴人多譽鑾者,帝遂逾次用之。楊一清以鑾望

輕,請用吳一鵬、羅欽順。帝不許,命鑾入直文淵閣。鑾初

入閣,一清輔政,既而孚敬與桂萼入,鑾皆謹事之。孚敬、

萼皆以所賜銀章密封言事,鑾獨無所言。詰之,則頓首謝

日:“陛下明圣,臣將順不暇,何獻替之有?!钡坌膼壑R?/p>

清、萼、孚敬先后罷,鑾留獨秉政者兩月。其后李時入,位

居鑾上,鑾亦無所悌。帝數(shù)召時.、鑾入見,嘗問:“都察院擬

籍谷大用資產(chǎn),當乎?“時日:"所擬不中律?!辫幦瞻绰杉疀]

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

用亂政先朝,正奸黨也。”鑾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殺,

何所不可?!钡圩鋸闹財M。(選自《明史?翟鑾傳》)

A.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

何以信天下

B.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

何以信天下

C.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好黨耳/不合三尺法/

何以信天下

D.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

何以信天下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0

荊公守惠之明年,歲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疇

龜訴。太守荊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務(wù)殖之也,非天棄民,太

守其不勤民,實棄守也!”于是,撒蓋謝乘暴赤日中白宮徂郊

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其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

不雨。行之不輟,乃爾潤風墨云密布并發(fā)。(選自韓日績《甘

霖亭記》)

A.撤蓋謝乘暴赤/日中自宮徂/郊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

B.撤蓋謝乘/暴赤日中/自宮徂郊/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

C.撤蓋謝乘暴赤/日中自宮/徂郊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

D.撒蓋謝乘/暴赤日中自宮徂/郊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0

諸侯之義死社稷。太王委國而去何也?夫圣人不欲強暴侵

陵百姓,故使諸侯死國,守其民。太王有至仁之恩,不忍戰(zhàn)

百姓,故事勛育、戎氏,以犬馬珍幣,而伐不止。問其所欲

者,土地也。于是屬其群臣耆老而告之曰:“土地者,所以養(yǎng)

人也。不以所以養(yǎng)而害其養(yǎng)也,吾將去之。'‘遂居岐山之下。

邠人負幼扶老從之如歸父母三遷而民五倍其初者皆興仁義趣

上之事君子守國安民非特斗兵罷殺上眾而已。不私其身,惟

民足用保民,蓋所以去國之義也,是謂至公耳。(選自《說苑?

至公》)

A.邠人負幼扶老/從之如歸父母/三遷而武五倍/其初者皆

興仁義/趣上之事/君子守國安民/非特斗兵罷殺士眾而已

B.邠人負幼扶老從之/如歸父母/三遷而民五倍/其初者皆興

仁義/趣上之事君子/守國安民非特斗兵/罷殺士眾而已

C.邠人負幼扶老/從之如歸父母/三遷而民五倍其初者/皆興

仁義/趣上之事/君子守國安民非特斗兵/罷殺士眾而已

D.邠人負幼扶老從之/如歸父母/三遷而美五倍其初者/皆

興仁義/趣上之事/君子守國安民/非特斗兵罷殺士眾而已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0

士英欲得侯封,諷司禮監(jiān)韓贊周入言之,請加恩定策,五

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繼,將封輔臣伯爵,而楊

廷和、蔣冕謙不受。今國恥未雪,諸臣遽列土白榮不愧廷和等

耶且俟海內(nèi)清晏之后議之未晚。''士英惡之,凡所上考選,少

所稱可。(選自《南疆逸史》,有刪改)

A.今國恥未雪/諸臣遽列土/自榮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內(nèi)

清晏/之后議之未晚

B.今國恥未雪/諸臣遽列土自榮/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內(nèi)清

晏之后/議之未晚

C.今國恥未雪/諸臣遽列土/自榮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內(nèi)清

晏/之后議之未晚

D.今國恥未雪/諸臣遽列土自榮/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內(nèi)

清晏之后議之/未晚

答案

1.C解析:“父就養(yǎng)得疾”是主謂齊全的完整結(jié)構(gòu),中間不

需斷開,排除B、D兩項;“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句意也較完

整,中間不需斷開,但前后均需斷開,排除A項。

參考譯文: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考中進士,被任命

為那縣主簿。吳曦反叛,他請求解除官職贍養(yǎng)母親,吳曦被

誅殺后,代理府事。宇文公紹以忠于國君、孝順父母的名義

推薦他,他被調(diào)任中江縣丞。他父親在他那里生活時得了

病,高定子六十天不脫衣睡覺辛勤侍奉。在守喪期間,悲傷

得瘦骨嶙峋。守喪期滿,成都府路諸司征召他為丹棱縣令。

又遭遇母親過世,守喪期滿,差遣為夾江縣知縣。

2.B解析:“延慶公主”就是“太祖第二女”,故應(yīng)在“公主”后

斷開。排除A、C兩項。“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左衛(wèi)將軍”和

“駙馬都尉”都是授予一個人的官職,故應(yīng)在“都尉”后斷開。排

除D項。

參考譯文:(石)保吉字祐之,最初因祖輩有功補任天平軍

衙內(nèi)都指揮使。開寶四年,皇帝召見,賜給他整套衣服、玉

帶、配有金鞍勒的馬匹。他被選中娶了(宋)太祖的第二個女兒

延慶公主,被任命為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不久兼任愛州刺

史。太平興國初年,升任本州防御使。太平興國五年,因派

遣親信官吏在秦、隴一帶做竹木買賣,假造皇帝制書渡過關(guān)

口,被王仁贍所揭發(fā),罰一季俸祿。太平興國七年,改任朔

州觀察使。石守信去世,服喪期未滿應(yīng)召任職,任威塞軍節(jié)

度使。

3.C解析:比較“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可知:"一日一夜”

作為時間應(yīng)修飾“行”,由此排除A、B兩項?!迸c毅戰(zhàn)于漳口”是

介賓短語后置句,“于漳口”是完整的介賓結(jié)構(gòu),后面應(yīng)斷開,

排除D項,故選C項。

參考譯文:高祖做丞相(的時候),尉迥興兵作亂。滎州刺史

宇文胄與尉迥串通謀反,暗地里寫信游說鼓動元景山(造反),元

景山抓住他們的信使,封好書信送到丞相府。高祖非常贊許

他,加封他為上大將軍。司馬消難率那州郡投降陳國,陳國

派遣將領(lǐng)樊毅、馬杰等來接應(yīng)。元景山率五百輕騎飛奔迎

擊。樊毅等人心里恐懼,搶掠了居民就逃跑了。元景山追趕

他們,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與樊毅等人在漳口作戰(zhàn),兩

次交戰(zhàn)都勝利了。樊毅等人退守甑山鎮(zhèn)。那些被司馬消難攻

陷的城邑,全都平定了。授予元景山安州總管,又提升為柱

國,前后賞賜(他)兩千匹絲帛。

4.C解析:這句話中的動詞有“劾”“委”“逐”等,比如“劾”,

主語應(yīng)該是“逢申”,賓語是“基命”,故“基命”后面應(yīng)停頓,排除

A項?!暗邸鼻坝袆釉~短語“下獄擬成”,后有動詞“以為”,分析語

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是作"下獄擬戍”的賓語,而是作

“以為”的主語,由此可以判斷“帝''前一定要停頓,故排除B、

D兩項。

參考譯文:成基命性情寬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顧全大

體。御史李長春、給事中杜齊芳因為密信一事,將要被處以

重刑。成基命極力營救,皇上不聽,他就長時間跪在會極

門,說:“祖宗立法,真正的死罪還三次審問上奏,哪有在詔

獄被審訊一次就立刻處以極刑的?”從辰時到酉時沒有起來?;?/p>

帝內(nèi)心緩解,他們得以被遣送戍邊。李逢申起初彈劾成基

命,后來因為大炮爆炸下獄被擬罪戍邊,皇帝還以為處罰

輕,也因為成基命進言得以按照原來擬定的罪行處理。成基

命剛做首輔大臣幾個月,皇帝打算把朝政委任給周延儒,于

是他就被周延儒的黨羽排斥。八年,在家中去世。追贈少

保,謚號文穆。

5.B解析: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蔡珪勸蔡敏要推行信義,

不要襲取貿(mào)易物資,告誡弟弟不要為小利而忘記軍國防務(wù)大

事??勺プ【渲械拿~、虛詞斷開。關(guān)鍵點在于“襲奪互

市''"甚不可行”中間要斷開。

參考譯文:周浚字開林,是汝南安成人。當初,吳國尚未

平定的時候,周浚在弋陽,南北相互往來貿(mào)易,諸將中有不

少人以偷襲搶奪對方財物為功。吳國將領(lǐng)蔡敏在沔中駐守,

蔡敏的哥哥蔡珪在秣陵帶兵,蔡珪給蔡敏寫信說:“古代雙方

交戰(zhàn),如果處于交界之地,軍隊和國家本當以推崇信義為

上。我卻聽說在交界地帶,常常發(fā)生襲取貿(mào)易物資的事情,

這很不好,弟弟要多注意,千萬別為小利而忘記軍國防務(wù)大

事?!眰刹斓氖勘@取了蔡珪這封信,把它交給周浚,周浚(閱

后)說:“真是個君子啊。”等到渡江后,周浚尋找蔡珪,找到

后,詢問蔡珪的籍貫,蔡珪回答說:“我是汝南人?!敝芸i_玩

笑說:“我原本懷疑吳地沒有君子,而您果然是我們的同鄉(xiāng)?!?/p>

6.B解析:比較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時東宮位號”不是一

個完整的語句,故抹除C、D兩項。比較A、B兩項,“世宗

于父子素薄”的意思是完整的,"王''指"裕王”,是世宗的兒子,

故應(yīng)為“王歲時不得燕見”。

參考譯文:陳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考中進

±o被選任為庶吉士,授官擔任檢討。很久之后,充任裕王

講官,升任修撰,晉升為洗馬。當時,太子的爵位名號還沒

有確定,小人們多次制造事端。明世宗對于父子之情一向很

淡薄,裕王一年內(nèi)都不能被召見一次。正常的俸祿外,按照

規(guī)矩還有供給賞賜,裕王也不敢請求。過了三年,府中十分

窘迫。裕王左右的人用一千兩黃金賄賂嚴世蕃,嚴世蕃高

興,因此吩咐戶部,一下子供給裕王三年的財物。

7.D解析?:從語法結(jié)構(gòu)來看,“上下相循''是主謂結(jié)構(gòu),相

對完整,應(yīng)斷開,排除A、B兩項;“當其勢之偏重也”中的

“之”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不能斷開,排除C

項。

參考譯文:我聽說治理能夠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樣是

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員就賢明;官員賢明,下面

辦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敗壞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

的,胥更辦事不枉曲法令,官員就不會做錯事;官員不做錯

事,推而廣之,朝廷中就不會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從上到

下相互循環(huán),那么從古至今的變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

措施發(fā)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賢能的丞相,也不能把

它糾正過來讓政令施行的時候不那樣犯錯;如果能像那樣上

下循環(huán)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會得不到好的治理了。過去天

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樣的,雖然這個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

且賢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的經(jīng)歷,最少的也要十

多年。

8.D解析:從語法分析的角度來看,“高祖下其議”主謂賓

完整,應(yīng)斷開,排除B、C兩項;“妥復(fù)上封事”中“上……事”

語意完整,應(yīng)斷開,排除A項。

參考譯文:六年,何妥出京城任龍州刺史。當時,常常有

一些背著書箱四處求學的人,何妥都親自給他們講述解說,

教導(dǎo)他們。他寫了《刺史箴》,雕刻在州門外。任刺史三年

后,因病請求還京,隋文帝同意。后又主管學習事務(wù)。當時

蘇夔擔任太常,參與商定鐘律的事情。蘇夔提出了一些建

議,朝中官員大都贊同,只有何妥不贊同,常常揭蘇夔的短

處。隋文帝下達何妥的意見,朝臣大都反對何妥。何妥又上

密奏給隋文帝,指明陳述得失,大致說的是時政措施的得

失,并指責當時的朋黨。于是,蘇威和吏部尚書盧愷等都因

此獲罪。后被任命為伊州刺史,何妥沒去上任。不久,又被

授為國子祭酒。死于任上。謚號肅。

9.C解析:從語法來看,“峻知石頭有重成”中“知”的賓語是

“石頭有重戍”,此處要斷開,排除A、B兩項;句末的“亮”指的

是庾亮,這里是陶回給出的建議,而庾亮沒有聽從,所以“亮

不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D項。

參考譯文:蘇峻之戰(zhàn)時,陶回和孔坦向王導(dǎo)進言,請求早

出兵防守長江渡口,事情記載在《孔坦傳》中。蘇峻將要到

時,陶回又對庾亮說:“蘇峻知道石頭有重兵守衛(wèi),不敢直

下,必定朝小丹楊南路步行而來,應(yīng)當埋伏兵士截擊他,可

以一戰(zhàn)而擒拿他?!傲敛宦犓摹LK峻果然從小丹楊經(jīng)由秣

陵,迷失道路,碰見當?shù)厝耍プ∷屗斚驅(qū)?。當時蘇峻

在夜里行軍,隊形很不整齊。庾亮聽說后,很后悔沒有聽從

陶回等人的計策。不久朝廷的軍隊大敗,陶回回到本縣,聚

集義軍,得到千余人,都是步兵,與陶侃、溫嬌等合力攻擊

蘇峻,又另外擊敗韓晃,因為功勞被封為康樂伯。

10.C解析:句中“表識”是做記號的意思,中間不能斷開;

“所止舍呻“舍”是“沐息”的意思,和前面的“所”構(gòu)成所字結(jié)

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異常''的意思是“馮異常常”不是現(xiàn)代漢語

中的“異?!?"異''作主語,前面斷開。

參考譯文:馮異字公孫,潁川郡父城縣人。他愛好讀書,

通曉《左氏春秋》《孫子兵法》。馮異為人謙讓,從不自

夸,路上與其他將領(lǐng)相遇,總是讓自己的車到路邊避讓。進

退行處都有一定的標記,軍中稱他最有規(guī)矩。每次軍隊停下

來作短暫休息時,將領(lǐng)們都圍坐在一起講論戰(zhàn)功,馮異卻經(jīng)

常獨自避坐大樹之下,因此在軍中有“大樹將軍”的稱號。攻破

邯鄲后,軍中調(diào)整將領(lǐng)部署,將領(lǐng)每人都有部屬。士官們都

說愿意跟從大樹將軍,光武帝因此看重他。馮異另外率軍擊

敗北平縣的鐵脛軍,又降伏了匈奴的于林頓王,接著又跟從

光武帝平定河北。建武二年春,正式封馮異為陽夏侯。馮異

帶兵攻打陽翟一帶以嚴終、趙根為首的盜賊,打敗了他們。

光武帝下詔讓馮異回鄉(xiāng)祭掃祖墳,派太中大夫送上牛酒,下

令二百里內(nèi)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員以及同宗族的人陪同祭

祖。

11.B解析:“未曾”與下句聯(lián)系緊密,應(yīng)斷在下句,排除

C、D兩項;“固辭年老”是以年老為由堅決拒絕為官,應(yīng)放在

一起,排除A項。

參考譯文:李產(chǎn),字子喬,是范陽人。生輕時剛正嚴厲,

有志向操守。李產(chǎn)性格剛烈正直,喜歡仗義執(zhí)言,每到進見

時,都要談?wù)摮牡檬?,同輩官員都懼怕他,慕容俊也敬

重他的儒雅風度。李產(chǎn)先后以年老為由堅決辭官,不能勝任

治理煩瑣的事務(wù)。轉(zhuǎn)任太子太保。對兒子李績說:“憑我的才

能到這地步,也已經(jīng)超過了起初的愿望,不可以乂在晚年被

當今的人取笑啊?!?堅決辭官回鄉(xiāng),死在了家里。

12..C[畫波浪線句子的意思是:翟鑾說:“按照法律,抄

家的罪行只有三條:謀反、叛逆和奸黨罷了。不合乎法律規(guī)

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

參考譯文

翟鑾,字仲鳴,考中弘治十八年進士。嘉靖年間,他多次

遷升,做了禮部右侍郎。六年春天,朝廷推舉閣臣,世宗有

意用張孚敬,(群臣)不贊同。就命令再一次推舉,才提及翟

鑾。侍從宦官大多稱贊翟鑾,皇帝于是越級任用他。楊一清

認為翟鑾名望低,請求任用吳一鵬、羅欽順。世宗不答應(yīng),

命令翟鑾入值文淵閣。翟鑾剛?cè)雰?nèi)閣時,楊一清輔佐政事,

不久孚敬與桂萼入閣,翟鑾都小心侍奉。孚敬、桂萼都用世

宗賜給他們的銀章密封上書奏事,唯獨翟鑾無所進言?;实?/p>

責問翟鑾,翟鑾就叩頭謝罪說:“陛下圣明,我要順從還來不

及,(哪里)有什么建議呢。"世宗心里很喜歡他。楊一清、桂

萼、孚敬先后被罷官,翟鑾留下獨自執(zhí)掌政事兩個月。后來

李時入閣,位居翟鑾之上,翟鑾也沒有不高興。世宗多次召

李時和翟鑾進見,(世宗)曾問他們:“都察院擬定抄沒谷大用

的家產(chǎn),合適嗎?''李時說:”擬定的結(jié)論不合乎法律?!暗澡?/p>

說:“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條:謀反、叛逆和奸黨罷

了。不合乎法律規(guī)定,怎么能取信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