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中學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無答案)廈門市第十一中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命題人:
班級:姓名:座位號:
注意事項:1.全卷分三個部分,共18題;2.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否則不能得分。
金秋十月桂香飄,少年最是讀書時。學校舉行了“浸潤文學,傳承文化"為主題的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誦讀經(jīng)典,涵養(yǎng)情操】
1.小語和小文是本次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策劃者,請幫助他們收集經(jīng)典誦讀資料,完成下列古詩文的填寫。(14分)
秋意動人,俯瞰大海的曹操詠嘆“①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極寫大海的生機勃發(fā)和雄偉壯麗;王灣泊船于北固山,“海日生殘夜,②_____________,既寫景又點明時令,還揭示了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而馬致遠慨嘆“③,④”,直抒離家的愁思和漂泊的凄苦;李白將明月人格化,吟出“⑤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對友人深切的同情和思念。
日月經(jīng)天,我們徜徉書海,領略古詩詞之美。我們似乎看到“潮平兩岸闊,⑥-的江上早春之景;能體會到“⑦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景色的融合變幻;似乎還能看見“回樂烽前沙似雪,⑧”大漠的蒼茫。
半部論語》治天下,仁愛禮義萬古傳。我們會體會孔子“⑨⑩"學習的樂趣。會以“有朋自遠方來,”表達歡迎之情;會以“不亦君子乎"表現(xiàn)大度的君子之風;會以“三軍可奪帥也,”來明確自己的志向;更會以“學而不思則罔,"來強化學習與思考之間的辯證關系,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2.請你一起參與本次活動主持詞的修改,根據(jù)語境完成下面問題。(7分)
讀書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可以甲(A.涵養(yǎng)B.培養(yǎng))性情,我們被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們聽到了牧童的短笛在成天①liáo亮地響;在老舍筆下的冬天里,我們看到水藻把終年(A.貯藏B.貯蓄)的綠色奉獻給了自然;在史鐵生的深切懷念里,我們感受到了與母親②訣別的苦痛:在世說新語》里,我們認識了聰慧的謝道韞和陳元方······
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在中學階段,我們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讓我們志存高遠,激發(fā)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用奮斗書寫自己的青春答卷!
(1)根據(jù)拼音為①處填寫正確漢字,為②處加點漢字標拼音。(2分)
liáo①亮訣②別
(2)從括號中選擇符合語境的詞(只填序號)。(2分)
甲___乙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選擇下列修改正確的句子。()(3分)
A.在中學階段,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B雖然我們在中學階段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C在中學階段,我們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自己能否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D在中學階段,我們即使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會對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閱讀(69分)
【品讀經(jīng)典,傳承文化】
(一)名著閱讀,完成3-5題。(10分)
3、(3分)結合名著《朝花夕拾》的內容補全下文中的內容。
小語: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展示了兩位性格完全不同的老師形象,大家說對嗎?小文:對,他們分別是魯迅先生的啟蒙老師①和在日本留學時遇到的老師②
小語:前一位老師方正、質樸、博學、嚴而不厲,后一位老師嚴謹、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他們都魯迅先生頗為尊敬之人。
小文:魯迅先生在不同的作品中塑造這兩位老師形象的同時也表達出了不同的主題思想,前者是鞭撻了封建的教育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后者則③
4、(4分)讀朝花夕拾》,我們了解到魯迅童年時喜歡在①(地點)拔何首烏,在迎神賽會上他喜歡的角色是②_____________,喜歡看的寶書是來自于長媽媽帶來的③(書名),在仙臺醫(yī)專④(事件)是他棄醫(yī)從文原因。
5、(3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這句話出自哪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感受?凸顯了什么主題?
(二)詩歌閱讀,完成6-7題。(7分)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注】①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二月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
6、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句作者回憶重陽節(jié)在長安登高的情景。
B.“強"字表現(xiàn)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情緒,“送酒”則化用了有關陶淵明的典故。
C.詩歌流露出詩人惆悵、凄涼、難以言表的思緒。
D.詩的后兩句是作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仿佛看到了“故園菊"被摧殘的亂景,意味深長。
7.閱讀下面的“知識卡片”,簡要分析本詩如何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作者怎樣情感?
(4分)知識卡片:虛實結合,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融合。
(三)文言文閱讀,完成8-9題。(21分)
8.課內文言文字詞句考查。(7分)
(1)解釋下列加橫線字的意思。(4分)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內集:②人不堪其憂堪:
③相委而去委:④博學而篤志篤: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文言文對比閱讀。(14分)王生好①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節(jié)選自《李生論善學者》
[注]①好:愛好。②信:確實。③悉能志(zhì):全都能記住。④說(shuì):勸說。
⑤還(xuán):通“旋”,轉身。⑥冀聞道:希望聽到真理。
9(1)根據(jù)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加點詞方法提示詞義
王生不說聯(lián)系課文解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1)說
王生益慍聯(lián)系課文解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2)慍
李生故尋王生查閱詞典選擇義項故:①事故。②舊的。③原因。④特意(3)故
或謂君不善學查閱詞典選擇義項或:①有人②有時③或者④或許(4)或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B.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C.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D.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
(4)李生認為怎樣做才是“善學者”?請用自己語言簡要概括。(4分)
【賞讀文學,感悟情韻】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完成10-14題。(21分)
窗前的杏樹陳海強
①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著最后一箱子圖書搬進這處房子。一天清晨,我隱約看見有花枝在窗外浮動,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門抵近觀察,結果遇見了佇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樹。
②農(nóng)歷二月,小杏樹準時復蘇,枝頭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鬧啊!我知道一場花事已經(jīng)臨近了。小杏樹還是那么認真地遵守著與春天的約定,早早便在春風中呼喚著我的注意。春分之后,晝漸漸長了,夜?jié)u漸短了,小杏樹枝頭的蓓蓄已愈發(fā)飽滿,似乎一陣暖風,就可以拉開枝頭舞臺的帷幕。一連幾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樹下尋覓第一朵烷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樹下張望,見一朵粉撲撲的花兒盤踞在向陽的高枝上,花瓣泳浴著晨光。
③接下來的日子,杏花就趕著趟兒綻放了,開得大大方方,開得熱熱鬧鬧。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攝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緊的事情。有幾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誤了時辰,就在夜里打開閃光燈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間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隨風而至,晨起后從樹籬上撿起幾朵杏花,放在手心端詳,無需放大鏡,花莖上毛茸茸的細節(jié)纖毫畢現(xiàn)。這才看清,查花像微縮的枝形吊燈,豆綠色的花蒂如瓶狀,勻稱地張開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個小提籃盛著五枚素凈的花瓣兒。
④或許,小杏樹并不小,甚至可能與我同庚呢。我喚其為小杏樹,是因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樹木一七八米開外的大柳樹足有合抱框,根深勢大,郁郁蔥蔥。而在大柳樹和小杏樹之間尚有從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播樹,擠擠挨挨將小杏樹頭頂?shù)奶炜杖悸尤チ恕H欢?,擋在杏樹上的濃蔭,主要還是來自一株大柿子樹。此樹年年枝繁葉茂,結出的柿子足有小兒拳頭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場風雨來臨,我真真切切地聽到“咔嚓"一聲巨響。這聲音是從大柳樹上傳來的,一根粗壯的枝丫開裂了,露出近一米長的縫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來。維護樹木的工作人員聞訊趕來,觀察后決定將這段枝權鋸掉,以免哪天掉落傷人。工作人員發(fā)動電鋸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電鋸聲中落下。那在空中立體舒展的枝葉如今平平地鋪在地面上,竟然覆蓋了整個草坪。小杏樹頭頂?shù)奶炜栈砣婚_朗,似乎一大片烏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過了幾個星期,這片空中區(qū)域就被小杏樹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樹和柿子樹聯(lián)手占領了。仰望著重新聚攏的濃蔭,我的心頭升起無可奈何的悵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為一枚青杏兒之前,還要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考驗。有段時間,我短暫地居家辦公,便有了更多時間注意小杏樹。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飛到枝頭啄食花蕊,一時間花瓣如雪片般墜落。有時候,我從小杏樹下走過,看到小路上已經(jīng)撒
滿落花,不禁擔憂樹上還能結幾枝杏子。到了三月的第十八個黃昏,一場大風襲來,院子里叮叮當當響成一片,被風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墜落著。小杏樹上的繁花會不會被風刮掉了呢?小杏樹會不會失去孕育在枝頭的青杏兒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張望,卻發(fā)現(xiàn)大風中的小杏樹頗有些臨危不亂、氣定神閑。小杏樹黑黝黝的枝條,正在風中搖晃出健康的光澤。與那些在風雨中折枝斷權的大樹相比,這小小的杏樹,似乎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當我再次看到小杏樹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樣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動。身處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開花結果,我漸漸覺出小杏樹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澆灌。有時,我也會順帶澆灌小杏樹周圍的樹木和花草。因為,我漸漸明白了,小杏樹的美,離不開周圈一草一木的影響。它們之間似乎相互競爭,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許,它們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復雜的問題,因為一草一木全都在認認真真地赴歲月之約,心無旁鷺地走在萬物生長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發(fā)生,三月蓓蓄初綻,四月花自凋零。這個過程,我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時,隔著朦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樹煥然一新,似錦的繁花已經(jīng)落盡,新葉正在風中閃亮。一位老人從小杏樹下經(jīng)過,正抬頭張望新綻的葉芽。那一刻,我似乎聽到了杏樹枝頭風吹過的聲響。我想,那正是萬物生長的律動。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一路見證小杏樹成長的過程,圖文記錄,感受它的外形美,領悟其精神美。
B.第②段劃波浪線句子細膩傳神地寫出枝頭杏花含苞待放情態(tài),帶給讀者無限想象。
C.小杏樹與周圍樹木相比,瘦弱不堪,稱呼它“小"是因為“我”對它有憐憫之情。
D.本文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對像小杏樹這樣努力成長的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美。
11.杏花成為青杏經(jīng)歷了哪些考驗?請概括。(3分)
12.聯(lián)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賞析。(6分)
(1)我站在樹下張望,見一朵粉撲撲的花兒盤踞在向陽的高枝上,花瓣沐浴著光。(從加點詞角度賞析)(3分)
(2)杏花像微縮的枝形吊燈,豆綠色的花蒂如瓶狀,勻稱地張開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個小提籃盛著五枚素凈的花瓣兒。(從修辭的角度賞析)(3分)
13.第⑤段寫大柳樹被鋸去旁枝這件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4.法國作家福樓拜說:“文學就像爐中的火一樣,我們從人家借得火來,把自己點燃,而后傳給別人,以致為大家所共同擁有。"讀了本文,你會把它推薦給下面的哪一位同學呢?請結合文章相關內容和杏花的形象特點說明理由。(5分)
甲同學:處事張揚,甚至有些霸道,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乙同學:很自卑,畏懼強勢的同學,遇事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五)閱讀非連續(xù)文本,完成15-17題。(10分)風箏【材料一】
①關于風箏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如斗笠、樹葉說,認為風箏的出現(xiàn)受到被風吹起的斗笠、樹葉的啟發(fā),還有帆船、帳篷說,飛鳥說等。觀點雖不統(tǒng)一,但風箏很早就出現(xiàn)在中國并無異議?!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璧(飛)一日而敗。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可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有風箏,不過為木質。
②隨著造紙術的發(fā)展,從唐朝開始,紙糊的風箏逐漸興起。到了宋代,放風箏已經(jīng)成為當時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明清時期,風箏的制作技藝、裝飾技藝得到空前發(fā)展。至清朝道光年間達到鼎盛。(摘編自《早春的風箏》)
【材料二】
①風箏上繪制的圖案十分豐富,它們往往通過借喻、雙關、象征、諧音等表現(xiàn)手法寄寓人們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麗,但因與“遍福”諧音,中國人就常把它作為象征“福"的吉祥圖案繪制在風箏上。除此以外,我們熟悉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也不少。如“龍鳳呈祥”“祥云瑞氣"鯉魚躍龍門”“百鳥朝鳳"等,這些風箏圖案無不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②各國的風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日本風箏是由中國傳入的,學界一般認為傳入時間是中國唐代,圖形多為長方形和半圓形,上面沒有任何裝飾。到了明治時代,浮世繪的畫風成為日本風箏的獨特風格。在泰國,風箏則有男女之別,男箏稱為“鳥箏”,女箏稱為“魚箏"?!傍B箏”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魚箏”形如鉆石,也稱“白寶”,放飛時要由七個女子操控。
【材料三】
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當時放風箏的情景。河邊,有六個身著不同色彩衣服的人。其中,兩個成年男子在放風箏,風箏高飛在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考試內容概述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的重要信息來源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模擬測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資產(chǎn)保全與增值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測的法規(guī)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職業(yè)現(xiàn)狀試題及答案
- 惠州酒店亮化施工方案
- 2024項目管理執(zhí)行效果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術人員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試題及答案
- 整合資料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試題及答案
- 2025-2031年中國竹鼠養(yǎng)殖及深加工行業(yè)投資研究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高考數(shù)學模擬卷2(新高考Ⅱ卷專用)(解析版)
- CNAS-CC160大型活動可持續(xù)性管理體系審核及認證的能力要求
- 2024-2025學年人教部編版新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第五單元檢測題附答案(各一套)
- 線束培訓計劃方案模板
- 2025年第三方支付行業(yè)市場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GB/T 20717-2024道路車輛牽引車和掛車之間的電連接器(15芯)24 V15芯型
- 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及崗位職責
- 《油井參數(shù)遠程監(jiān)控》課件
- 中國百日咳診療與預防指南(2024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