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含答案_第1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含答案_第2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含答案_第3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含答案_第4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專題鑒賞-古體詩檢測卷(四)

1.根據(jù)《歸去來兮辭》內(nèi)容,選擇不正確的一項()

A.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辭官歸田的決心。先是自責(zé),后是自恕自慰,點明了全文主旨,

表達了詩人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感情。

B.第二部分(第2、3段)寫作者回到田園后的愉快牛.活。先寫歸途和初抵家時的情況,

接著寫詩人在農(nóng)村的出游經(jīng)歷,再寫回家后的FI常生活。

C.第三部分(第4段)抒發(fā)詩人“樂天安命”的情,懷。分三層:前一層緊承上文“吾生之行休”

而自問,下面兩層是作者自答,“富貴”兩句從否定的角度反面作答,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

點出“樂天安命”的思想,卒章顯志。

D.本文的風(fēng)格是淡遠瀟灑。雖然采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杼,不受楚辭中怨憤、

悲傷情調(diào)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一種淡遠瀟灑的風(fēng)格,跟作者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tài)度是

完全一致的。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涉江采芙蒙①

【漢】佚名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苴。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注】□選自《古詩十九首》,東漢后期作品。兩漢時期,經(jīng)學(xué)成為士人謀求功名的重要資

本,于是千千萬萬的學(xué)子離鄉(xiāng)游學(xué)求宦。

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寫湖岸洋畔有很多幽香蘭草,以花喻人,暗示蘭澤有很多美女同樣在采蓮贈人,揭

示在外游宦人之多。

B.頷聯(lián)將人物置于美好,歡樂的采蓮背景上,抒寫主人公的憂傷,更具有以“樂”襯“憂”的

強烈效果,倍增其哀。

C.頸聯(lián)把游子對“舊鄉(xiāng)”的望而難歸之思,附著在千山萬水的漫漫長路上,語言平實,卻感

情極為凄惋。

D.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日描手法,打?qū)戨x別相思之情,反映了游子和思婦的現(xiàn)實生活與精

神生活的痛苦。

3.有人說這首詩可以從不同的敘述視角解讀出同一主題,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怨歌行①

班婕妤

新裂②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智锕?jié)至,涼飆③奪炎熱。

棄捐④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注】匚選自《相和歌?楚調(diào)曲》??谛铝眩菏钦f剛從織機上扯下來。匚飆(b語。):急風(fēng)???/p>

捐:拋棄。匚篋箱(qiesi):箱子。

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首二句寫紈扇素潔之美:從織機上新裁下來的一塊齊國出產(chǎn)的精美絲絹,像霜雪一般

鮮明皎潔。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門,品質(zhì)純美,志節(jié)高尚。

B.三、四句寫紈扇制作之工。把這塊名貴精美的絲絹裁制成繪有合歡圖案的雙面團扇,那

團團的形狀和皎潔的色澤,仿佛天上一輪圓的月亮,具有美麗的姿容。"明月'’不僅比喻女子

的光彩照人,同時也象征著她對團I員I的熱望。

C.“出入”二句,以團扇借代女子,扇子可置于懷袖之中,天氣炎熱時可隨時取出搖動,頓

生微風(fēng),使人爽快,表現(xiàn)了女子的命運不能自主。

D.最后兩句借扇擬人,巧言宮怨之情。以秋扇見捐喻女子似玩物遭棄,新奇而警策,是前

無古人的創(chuàng)造。

5.“常恐秋節(jié)至,涼飆奪炎熱”是怎樣抒情的?請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兼。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選自《古詩十九首》)

6.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詩。主人公與丈夫久別,凄然獨處,對于季節(jié)的推移和氣候的

變化異常敏感,因而先從季節(jié)、氣候?qū)懫稹?/p>

B.”孟冬寒氣至”,將“寒氣”人格化,寫出“寒氣''在不受歡迎的情況下來到主人公的院中、

屋里乃至內(nèi)心深處。

C.“仰觀”可見“眾星”,明寫主人公對遠方丈夫的思念、盼望。一個"列''字,用"星”的眾多

反襯出主人公的孤獨。

D.該詩善于借助意象營造意境和表達情感,如與“北風(fēng)”,極言大氣的寒冷,襯托思婦的孤

獨之情;用“月”的“滿”“缺”,比喻人的離合。

7.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古詩十九首》“格古調(diào)高,句平意遠,不尚難字,而自然過人

矣”。根據(jù)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談?wù)劚驹姷恼Z言特色。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白頭吟①

漢樂府

晅如山上雪,皎如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蹬踝②御溝③上,溝水東西流久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哂;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禹。

竹竿⑤何蝴蝴,魚尾何篋徒支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⑦為!

【注】①白頭吟:樂府《楚調(diào)曲》調(diào)名。②蹬(xie)模(di?):小步行走,往來徘徊。③

御溝:流經(jīng)御苑或環(huán)繞宮堵的溝。④東西流:東流?!皷|西”是偏義復(fù)詞。⑤竹竿:指釣竿。

⑥鏈鏈(shaishai):形容魚尾像濡濕的羽毛。在中國歌謠里釣魚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隱語。

⑦錢刀:古時的錢有鑄成馬刀形的,叫作刀錢。所以錢又稱為錢刀。

8.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頭兩句是反面起興,用“雪”“月”的純潔,比喻愛情的純潔。此處欲抑先揚,為后

面的詩句做了鋪墊。

B.“有兩意”,既與開頭兩句“雪”“月”相承,構(gòu)成轉(zhuǎn)折,又與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對比,

前后不僅照應(yīng)自然,而且譴責(zé)之意也彰顯了出來。

C.“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渴求。

D.“竹竿何姨姨,的尾何徒褥'兩句運用了比興手法,以魚竿的輕柔細長和角尾的滋潤鮮活,

比喻男女求偶,兩情歡洽。

9.本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女性形象?

閱讀下面這首漢樂府,回答后面的問題。

婦病行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①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睂倮劬齼扇?/p>

孤子,莫我兒饑且寒,有過慎莫苴笞②,行當折搖③,思復(fù)念之!”

亂日:抱時無衣,襦復(fù)無里。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從乞求

與孤兒買餌④。

對交啼泣,淚不可止。“我欲不傷悲不能已?!碧綉阎绣X持授交。入門見孤兒,啼索其

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復(fù)爾耳⑤!棄矍勿復(fù)道?!?/p>

[注]口文人:古時男子的稱呼,這里是病婦稱她的丈夫。匚笆笞:捶打。匚折搖:夭折。匚餌:

糕餅之類?!跣袕?fù)爾耳:又將如此。爾,如此。

10.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詩歌截取生活片段開篇,引出下文病婦對丈夫的囑

咐。

B.“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汨下一何翩翩”,還沒有說話,病婦便淚流滿面,淚水里有生活的

辛酸、疾病的折磨、對丈夫的不滿。

C.”莫我兒饑且寒,有過慎莫笠笞“,病婦臨終的唯一牽掛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丈夫不要讓

他們挨餓受凍,即便孩子有過錯也不要打他們。

D.詩歌人物形象鮮明,語言、行為、神態(tài)描寫突出,真切動人,體現(xiàn)了漢樂府“感于哀樂,

緣事而發(fā)''的特點。

11.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白頭吟

隨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①,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躡踝②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唏。

愿得"1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蕤篋。③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④為!

【注】□兩意:二心,指情變°□度躁(xiedie):緩緩行走°□"竹竿”二句以釣的隱喻男女

相愛。裊裊:形容釣竿搖動的樣子。WW(shaishai):形容魚尾躍動的樣子??阱X刀:錢幣。

1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皚如”兩句,“皚”形容雪的潔白,"皎''形容月光的潔白光明,體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

理解,即認為愛情應(yīng)是純潔無瑕的。

B.“聞君”兩句,寫出了“決絕”的緣由,即男子生了二心,所以來跟女主人公訣別。

C.“男兒”兩句,指出愛情應(yīng)以雙方情意相投為基礎(chǔ),若是靠金錢終難持久,也點破了前文

男子忽然情變的緣由。

D.全詩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敢愛敢恨的女子形象,姐重視情義,鄙視金錢,對愛情專一

而不委曲求全。

13.本詩多處運用比興手法,請找出一處并加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古從軍行

李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fēng)沙暗,公主琵苞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①,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②。

注釋:□《史記?大宛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漢軍攻大宛,攻戰(zhàn)不利,請求

罷兵。漢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關(guān)閉玉門關(guān),下令:“軍有敢入,斬之□漢武帝時為了求天

馬(即今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啟戰(zhàn)端。當時隨天馬進入中國的還有“蒲桃”((葡萄)

和“首宿”的種子,漢武帝死它們種在離宮別館旁邊,彌里皆是。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語言簡潔凝練,富有渲染力,格調(diào)蒼涼悲愴,展示了從軍士卒的艱苦生活,并同情

士卒從軍命運。

B.三、四句從視聽結(jié)合的角度描繪了風(fēng)沙彌漫,一片漆黑,只聽得見巡夜的打更聲和幽怨

的琵琶聲的凄涼景象。

C.七、八句“夜夜”“雙雙”等疊字,不僅在音節(jié)上為全詩增色,更寫出了從軍環(huán)境的惡劣和

生活的艱苦。

D.作為以邊塞為題材的律詩,本詩結(jié)構(gòu)嚴謹,句句蓄意,步步逼緊,尾句與前文形成對比,

顯出巨大的諷諭力。

15.本詩標題為《古從軍行》,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是如何緊扣"從軍行''來行文的?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游寰陽懷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jié)成象,孟氏之文女。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xiāng)。

清風(fēng)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馀芳。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1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山水發(fā)端,賦口含興,鋪繪出襄陽山水地貌的獨特氣勢,正是青山綠水的靈氣孕

育了孟浩然的詩作。

B.詩人誦讀孟詩,感懷其人,由感懷其人,而旅次襄陽,以追尋孟浩然遺蹤。全詩文字清

淡簡樸,頗有孟浩然氣韻。

C.詩人南望鹿門,望得深沉、悠遠,山林青翠,藹藹芬芳,以壯闊清麗之景將孟浩然的詩

風(fēng)更高?層地表現(xiàn)出來。

D.詩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銜接過渡極為自然,字句之間深蘊對孟浩然的景仰欽敬之心,

全無蕭瑟悲涼之態(tài)。

17.全詩綜合運用多種藝術(shù)手法表達了對流浩然的追懷之情,請從情與景的關(guān)系或其他藝術(shù)

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梁園吟①(節(jié)選)

李白

梁王宮闕今安在?

枚馬②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泳池,

空余汴水東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適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fù)多才。

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

寂突向秋草,悲風(fēng)千里來。

【注】□梁園:一名梁苑,漢代梁孝王所建?!趺恶R:指漢代辭賦家枚乘和司馬相如。

18.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詩篇首以反潔的語氣感慨一代梟雄梁孝玉,宮室已成陳跡;昔日枚乘、司馬相如業(yè)己

作古,不見蹤影。

B.高詩開篇力贊昔日梁孝王最為興盛,門客策士富于才智,與李詩起筆情感基調(diào)極為相似,

都是在謳歌古人。

C.李詩最后兩句將祿池、濘水等永恒事物與易于消歇的舞影、歌聲相對舉,將人世飄忽之

意點染得十分濃足。

D.高詩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個字,當年梁孝玉的亭臺樓閣如今只剩下高臺斷壁,草枯風(fēng)

慘,令人無限傷懷。

19.兩首詩詠嘆對象均為梁園,請指出二者運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并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米首

《詩經(jīng)?周南》

采采茶營,薄言采之。采采茉營,薄言有之。

采采茉營,薄言擦之。采采茉莒,薄言捋之。

采采米莒,薄言祜之。采采耒莒,薄言攝之。

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0.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捻検牵ǎ?/p>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

B.《紫甘》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

C.《鄉(xiāng)村四月》首聯(lián)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初夏風(fēng)光。

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

21.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雜詩十二首(其二)

陶淵明

白日淪西河①,素月出東吟。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②。

風(fēng)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翳。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注】□西河,一作西阿c阿,山曲。匚景,通“影”,月光。

2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篇寫日落月出、晝?nèi)ヒ箒?,為寫“日月擲人去”的悲慨埋下了伏筆。

B.“時易”與“夕永”形成了運動與靜止的對照,表現(xiàn)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奮發(fā)。

C.“有志不獲騁”一句直接寫出空有壯志難得伸展的悲慨,更顯沉痛迫切。

D.尾句緊承上文,再次寫夜不能眠,繼續(xù)抒發(fā)人生感嘆,把感情推向極致。

23.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前六句。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靈隱寺①

宋之間

鷲嶺郁省嶗②,龍宮③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④。

桂子月中落,天杳云外飄。

捫夢譽塔遠,劑木取泉遙C

霜?;ǜl(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⑤。

【注】□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東晉時。《淳祐臨安志》說,在東晉成和

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這座山,驚嘆道:“此天竺國(古印度)靈鷲山之小嶺,

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于是籌建了靈隱寺。(tiaoyao):山高

而陡峻的樣子??邶垖m:泛指靈隱寺中的殿宇?!跽憬保哄X塘江潮?!跏瘶颍褐柑炫_山著

名的風(fēng)景石梁飛瀑。

2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從大處起筆形容飛來峰的高峻蔥郁,接著以?“鎖”字突出了靈隱寺的清靜。

B.月宮中的桂子從天外飄下,寺廟中的香火從人間飄到天外,想象奇特,構(gòu)思絕妙。

C.詩人以游山尋勝的所觀所感為靈陶寺繪出了一個清幽曠遠的背景:藤蘿覆道,古塔遙望,

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這一切都顯示出古樸、靜潔、脫俗之美。

D.詩歌以游蹤為線索,思路清晰順暢,語言含蓄委婉,詩人情感帶有一些出世的灑脫。

25.請賞析詩歌的第二聯(lián)"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的精妙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夜宿石門詩

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fēng)發(fā)。

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畸誰與伐①?

美人竟不來,陽阿②徒晞發(fā)。

【注】□伐:夸獎。匚阿:山嶺。

2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一、二句寫早晨吳摘把玩苑中蘭花,并擔(dān)憂蘭花因受嚴霜侵壓而凋殘,寫出了詩情

產(chǎn)生的動因,也為后文寫暮游做鋪墊。

B.一、三句同二、四句,形成隔句對,“朝塞”與“瞑還”對應(yīng),“畏彼”與“弄此”對應(yīng),形成

韻調(diào)搖曳、回環(huán)飄蕩的效果。

C.“鳥鳴、木落”,從聽覺角度描繪視界中的夜景,“異音""殊響''以動襯靜,寫出了深夜山

中寧靜安謐,給人以奇異感覺。

D.最后兩聯(lián),寫無人共賞如此美妙的秋夜美景,無從向他人夸贊杯中的好酒,只好在山上

徒勞地等待,直到太陽出來,曬干頭發(fā)。

27.本首詩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其二)①

蘇軾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jié)。

我袤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字。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注]□這首題畫詩寫于元豐八年。陳直躬,宋畫家,繪畫、人品皆為世人推重??谲嫜核?/p>

名。

28.下列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本詩最可能被編入的一項是(

A.《古詩集萃》B.《樂府詩選》

C.《律詩選集》D.《詩余菁華》

29.下列各項中,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前四句用“眾禽”的“紛爭”反襯“野雁”的“閑潔”,“意自得”“若有節(jié)”為“閑潔”做注。

B.詩的五、六句點明詩人境遇,雖然被貶黃州,衰老孤獨,但每天可與鵝鴨為伴,心境依

然樂觀。

C.詩的七、八句既表明此畫的由來,又點明詩與畫的關(guān)系:蘇軾求畫,陳直躬贈畫,蘇軾

題詩。

D.詩的最后四句中,斜月移動和大雁鳴叫都是畫筆所不能呈.現(xiàn)的動景,這都出自作者的想

象。

30.題畫詩畫意與詩情相映成趣,請簡要分析本詩中兩者的關(guān)系。

閱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完成卜面小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漉艷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霖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涌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簌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31.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逐月華流照君逐:逐漸

B.月照花林皆似震霰:雪珠

C.青楓浦上不勝愁勝:承受

D.應(yīng)照考人妝鏡臺離人:離家在外的人

32.”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3.《春江化月役》,題目共五個字,代表五種名物。你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哪一個字?為什

么?

閱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完成下面小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矯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待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丁珍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陶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貌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整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危轉(zhuǎn)蛾眉馬前死C花鈿乖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M紓登劍閣。

城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范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啟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根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人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耳酉膚花貌冬埠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攪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承型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用用十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竽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大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zhT凝陽主營脫眠眩扭

B.yu縈老軍腐吁請淤積

C.di凝呼孝像線建宅第

D.bo珠箱船期|領(lǐng)金迫位

3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可惜光彩生門戶-可憐身上衣正單

B.雪膚花貌參?差?是-崖樹參?差?復(fù)離低

C.珠箔銀屏迤理開-謹理行來步履遲

D.玉容寂寞淚網(wǎng)干一夢啼妝淚紅用于

36.下面是對《長恨歌》中詩句的鑒賞理解,選出不正確的一項()

A.玉容寂寞汨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此句是寫成仙后的楊貴妃,聞聽使者探訪,感極而

泣的情景。這里把楊貴妃比作了梨花,梨花的潔白,不僅象征了作為仙子的楊貴妃的圣潔,

同時也照應(yīng)了上文的“溫泉水滑洗凝脂”。

B.春風(fēng)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這兩句景物描寫,前旬是春風(fēng)桃李之樂景,后句是

秋雨梧桐之哀景。前句樂景寫哀情,后句哀景寫哀情,都是在襯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苦苦的

思念。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照無顏色-此二句用夸張的手法擬寫楊貴妃的美貌、嬌媚,以

及進宮后因色而得寵,與后文的“雪膚花貌”句、“梨花帶雨”句一樣,目的都是在寫唐玄宗對

她的愛。

D.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兩句結(jié)筆,用夸張的手法強調(diào)了“恨”的無盡,點

明了題旨,回應(yīng)了開頭,而且“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雜詩十二首?其二

陶淵明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

風(fēng)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凄,終晚不能靜。

3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筆四句,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光明澄澈,展現(xiàn)開一幅無限闊大光明

之境界,這也是陶淵明襟懷之體現(xiàn)。

B.“風(fēng)來入房戶”是對自然的客觀敘寫;“冷”字表面上寫的是半夜時分睡覺的枕席讓人覺得

寒冷,實際上是寫詩人心境的寒冷。

C.七、八兩句起承上啟工的作用,“氣變”"時易''總括前六句,以“悟''和"知"引入到下文的

抒懷。

D.李白“獨酌無相親”“對影成三人”詩句與陶詩“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內(nèi)容、情感有相

通之處,且兩詩風(fēng)格一致。

38.詩人在尾聯(lián)直抒胸騰,表明“悲凄”,他為何"悲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暑熱思風(fēng)

王令

坐將赤熱憂天下,安得清風(fēng)借我曾?

力卷雨來無歲旱,盡吹云去放天高。

豈隨虎口令輕嘯,愿助鴻毛紀遠勞。

江??蓱z無際岸,等閑假借作波濤。

3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緊扣標題從暑熱入筆,寫遭受赤熱之苦,希望清風(fēng)為自己和天下人驅(qū)除暑熱,寄情

深遠。

B.“放天高”一語雙關(guān),既寫出風(fēng)吹云散后天空的晴朗樣,又喻示時運清平,表現(xiàn)了詩人的

博大胸襟。

C.頸聯(lián)寫風(fēng)變化多端,既隨虎口呼嘯而生,也助鴻毛高飛遠行,“虎口”與“鴻毛”形成鮮明

對比。

D.尾聯(lián)寫江海的可愛就在無邊無際,必須借助風(fēng)的威力,才能興起雄波巨瀾,給人以深刻

啟迪。

40.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卜.面小題。

人日寄杜二拾遺①

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yù),心懷百憂復(fù)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②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注:□人日:舊俗以農(nóng)歷正月初七為人日。杜二拾遺:即詩人杜甫。高適和杜甫是好朋友,

乂同樣落魄不遇。此詩寫于蜀州刺史任上。匚東山:東晉謝安曾高臥東山(今浙江省上虞市

西南),不愿出來做官。

4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思故鄉(xiāng)”,既是從自己說,也是從杜甫說,滿FI瘡枕的中原,同是他們的故鄉(xiāng)。

B."預(yù)''是參預(yù)朝政之意,國家干戈未息,詩人卻身在南蕃,故而心懷百憂千慮。

C.“愧”字既有自己匡時無計的孤憤,也有對杜甫到處飄泊流離的處境的深摯關(guān)切。

D.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意形成一種渾樸自然的風(fēng)格。

42.請從手法和情感角度賞析詩句“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國風(fēng)?秦風(fēng)?無衣

《詩經(jīng)》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4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表現(xiàn)了秦國軍民團結(jié)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

B.詩歌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fēng)格,這正是秦人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

C.詩歌屬于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寫出戰(zhàn)場上士兵們不怕犧牲的戰(zhàn)斗場面。

D.詩歌采用問答式的句法和強烈動作性的語言,情感充沛激動人心。

44.重章疊句是《詩經(jīng)》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結(jié)合這首詩分析其效果。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6史如飛鏡臨丹闕①,綠煙②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③秋復(fù)春.嫦娥④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注釋:匚丹闕:朱紅色的宮殿?!蹙G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白兔搗藥:神話傳說

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匚嫦娥:神話中的月中

女神。傳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后羿的仙藥,成為仙人,齊入月中。

4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題目展示了作者絕妙的自我形象。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fēng)流自賞之意溢于言

表。

B.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回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全詩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

為主。

C.本詩的開篇句與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的開篇句內(nèi)容大致相似,所用手法

相同。

D.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I可環(huán)之美,表達作者對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層思

考。

46.簡要概括詩人筆下的“月”有哪些特點。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君子于役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②哉?雞棲于陽③。

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低④。鳴棲于桀⑤,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⑥。君子于役,茍⑦無饑渴?

【注】□選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王風(fēng)》,這是一首寫妻子懷念遠出服役的丈夫的詩。匚曷:何時。

至:歸家??诒?shi):雞舍,墻壁上挖洞做成。□有恬(hu6):相會,來到.□桀:雞棲木。

□括:來到?!跗垼罕硗茰y的語氣詞,大概,也許。

4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每章的前三句,是女主人的內(nèi)心獨,感嘆丈夫歸期遙遙。

B.四至六句描繪出一幅鄉(xiāng)村晚景圖:夕陽西下,雞兒歸窠,牛羊入圈。

C.第二章的末句,把妻子的期盼轉(zhuǎn)變?yōu)閷φ煞虻臓繏旌妥T福鎿锤腥恕?/p>

D.整首詩語言樸素,畫面優(yōu)美,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熱愛。

48.這首詩歌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有何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遣興

杜甫

我今日夜憂,諸弟各異方。

不知死與生,何況道路長。

避寇一分散,饑寒永相望。

豈無柴門歸,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鳥亦有行。

4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憂”字總領(lǐng)全詩,其余各句或敘事或議論,都在抒發(fā)詩人內(nèi)心的憂傷。

B.“豈無”兩句表明詩人雖有家可歸,但因“虎狼”當?shù)蓝鴨柤覠o望的無奈心情。

C.“何況道路長”是說詩人與家鄉(xiāng)因為距離遠而不能歸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難歸之悲溢于言表。

D.本詩尾聯(lián)以景結(jié)情,作者羨慕飛鳥能夠自由出行,來反映當時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

50.本詩抒發(fā)了詩人在亂世中的特殊感受,都有哪些感受?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古風(fēng)-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杳為連傳。

坐看飛霜滿,詞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注】此詩作于李白應(yīng)詔入京為官之前。

5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荷之美,先總寫其“艷”“鮮”,然后分寫“花”“葉”“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綠水”"青

煙”加以襯托。

B.三、四兩句中“冒"羅”二字用得巧妙:“冒”賦予出水芙蓉以動態(tài)美;“羅”將青煙籠罩綠

葉的形態(tài)與得生動傳神。

C.詩中“秋花”對“密葉”,“綠水”對“青煙”,對仗工整,這正體現(xiàn)了占體詩嚴格要求對仗的

特點。

D.“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用了擬人的手法,寫芬芳艷麗的荷花,盡管無比美麗,也只

能在滿天飛霜中無奈凋零。

52.這首詠物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53.結(jié)合本詩,請你談一談“詠物詩”有什么特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從軍詩五首(其三)

王粲①

從軍征退路,討彼東南夷。方舟②順廣川,薄暮未安城③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暉。蟋蟀夫岸鳴,孤鳥翩翩飛。

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樂寢,此愁當告誰?身服干戈事,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

注釋:□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從曹操南征孫權(quán),應(yīng)詩為征戰(zhàn)途中所作?!醴街郏簝纱?/p>

相并。□詆:指江岸。

5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敘事開篇,“彼東南夷”交代了征戰(zhàn)的目的,戰(zhàn)船相并,順江而下,氣勢非凡。

B.“白FI半西山”四句,描寫了征途所見景色,作者融情于景,奠定了悲壯豪邁的基調(diào)。

C.“征夫心多,懷”四句,表達了征夫悲愴的感情,詩歌幾筆便勾畫出征夫形象,語言有表現(xiàn)

力。

D.詩歌情感真摯動人,抒情中又不乏理性思考,體現(xiàn)了此時期“建安風(fēng)骨”特有的藝術(shù)特色。

55.詩歌情感跌宕起伏,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詩中的情感變化。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古風(fēng)?其五十九①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杳為誰傳C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⑵邊。

【注釋】口此詩作于李白應(yīng)召入京為官之前。□華池:此處指王母的瑤池。

5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四兩句中“冒”“鮮”二字用得巧妙:喟”賦予出水芙蓉以動態(tài)美,“羅’將青煙籠罩綠

葉的形態(tài)寫得生動傳神。

B.詩中“秋花”對“密葉”,“綠水”對“青煙”,對仗工整,這正體現(xiàn)了古體詩嚴格要求對仗的

特點,而這一點正與格律詩對對仗的要求相反。

C.這首詩的語言不事雕琢、清新自然,寫荷之美,先總寫其“艷X鮮”,然后分寫

“花”“葉"“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綠水"青煙”加以襯托。

D.“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用了擬人的手法,寫芬芳艷麗的荷花,盡管無比美麗,也只

能在滿天飛霜中無奈凋零。

57.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羌村三首1注](其二)

杜甫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fù)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簫北風(fēng)勁,撫事煎百息。

賴知禾黍收,已覺精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注]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詩人任左拾遺時,房培罷相,他上書援救,觸怒肅宗,被

放還郵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還家所作。

58.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的孩子“不離膝”,怕父親再次離家,說明詩人常在外奔波。

B.“蕭蕭北風(fēng)勁”中的“勁”表現(xiàn)出秋風(fēng)之大,渲染了凄苦的氛圍。

C.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構(gòu)成今昔對比,寄托了詩人胸中的苦悶。

D.詩歌的前八句敘事,并在敘事中融入情感,后四句則是抒情。

59.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復(fù)雜的感情?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東風(fēng)解凍詩

王禹傅

習(xí)習(xí)氣初通,峨峨勢自融。

潦波歸舊水,寒片⑶漾和風(fēng)。

暖想千溪綻,吹疑一夜空。

鷺翹體映白,魚躍乍翻紅。

縉裂方塘上,瓊流巨塾白。

漪漣還浩渺,須賴濟川功。

[注]寒片:指冰塊。

60.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的“自”與“映階碧草自春色”中的“自”都刻畫出一種靜態(tài)和靜境。

B.“鷺翹”兩句,描寫細膩,一靜一動,色彩鮮明,仿佛能聽到魚躍的聲音。

C.全詩有遠望之景,又有近觀之景;有實寫,還有虛寫,意境幽美而又宏闊。

D.詩人對東風(fēng)的贊美之情寓于描寫之中,最后期望東風(fēng)助人渡河,含意豐富。

61.全詩描寫了哪三幅東風(fēng)解凍圖?請分別做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①,搴菊②泛采榮。

地遠松石古,風(fēng)揚弦管清。

筑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③醉口月,空歌懷友生。

[注釋]口流霞:美酒名?!蹂壕眨翰烧栈??!趼涿保旱涑觥稌x書》,東晉大司馬桓溫曾和

他的參軍孟嘉登高,孟嘉醉后,風(fēng)吹落帽,自己卻未發(fā)覺。此舉在講究風(fēng)度的魏晉時期,有

傷大雅,孫盛作文嘲笑,添嘉即興作答,語驚四座。

6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二句寫詩人重陽日登山所見,感受到秋高氣爽、山明水綠的美景。

B.“攜,“,酌”“塞,,“泛,,等動詞生動寫出詩人飲酒自娛、采花賞菊的情景.

C.第五至八句通過描寫樂聲清揚、對酒歡顏的場面,營造歡樂熱鬧的意境。

D.全詩清新飄逸,瀟灑自然,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體現(xiàn)了李白詩的風(fēng)格。

63.本詩與王維《九月九FI憶山東兄弟》相比,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詠貧士

【晉】陶淵明

萬族各有托①,孤云獨無依。曖曖②空中滅,何時見余暉?

朝霞開宿霧③,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翩④。未夕復(fù)來歸久

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萬族,自然界眾多的事物。匚曖曖:目光昏暗的樣子。匚宿霧:夜間的霧氣??隰?/p>

(he)鳥的翅膀,代指孤鳥,喻作為貧士的詩人。口未夕:比喻年齡未老。陶淵明歸隱時只

四十一歲。

64.對本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與各有所托的“萬族”形成對比。

B.中間四句用獨鳥比況,表示與逐隊群飛的“眾鳥”的區(qū)別。

C.由“未夕復(fù)來歸”可推知本詩當作于《歸去來兮辭》之前。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寧愿忍受饑寒,可見詩人志趣高潔。

65.關(guān)于末句“己矣何所悲”有以下兩種說法,請評析之。

【甲】世無“知音”,與前文“萬'”‘眾”“孤”的對比呼應(yīng).“何所悲”說明寓憤于中,悲不自勝。

【乙】舉世皆依乘風(fēng)云,而己獨無攀援飛翻之志。寧忍饑寒以守志節(jié),縱無知此意者,亦不

足悲。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尋思萬戶侯中夜忽然愁。

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

雖喜夢蝴蝶定自非莊周C

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

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

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

[注]庾信:南北朝時期詩人,輔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火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

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詩為仕周時期所作。

66.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共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作借中夜操琴、書卷滿床的情景和白露明月、螢火漂流的秋色,構(gòu)成凄清孤寂之境。

B.“雖言”兩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已有莊子般厭棄官場、曠達閑適之情。

C“殘月”兩句由“中夜”暗渡而來,對仗工整,表達出時光流逝但詩人悲哀如故之情。

D.“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