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練習)(學生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1頁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練習)(學生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2頁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練習)(學生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3頁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練習)(學生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4頁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練習)(學生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1講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01模擬基礎練

【題型二】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

【題型二】反應熱與能量變化圖象分析

【題型二】反應熱與鍵能

【題型二】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及正誤判斷

【題型二】中和反應熱測定

【題型二】蓋斯定律及應用

02重難創(chuàng)新練

03真題實戰(zhàn)練

題型一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

1.(2024?廣東省部分學校高三5月大聯(lián)考)甲酸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為CO和H2O,在無、有催化劑

條件下的能量與反應歷程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活化能為甲酸分子的鍵能之和

B.其他條件不變,按途徑I進行的反應熱效應更大

C.ImolHCOOH中鍵能之和比(ImolCO+lmolH?。)中鍵能之和大

D.途徑n的決速步驟為放熱過程

2.丙烷與澳原子能發(fā)生以下兩種反應:

①CH3cH2cH3(g)+Br(g)―^CHsCH2cH21g)+HBr(g)。

②CH3cH2cH3(g)+Br(g)—*CH3CHCH3(g)+HBr(g)o

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是放熱反應

B.反應②使用了催化劑

C.產(chǎn)物中CH3cH2cH2(g)的含量比CH3cH-CH3(g)低

D.CH3cH2cH2《g)轉(zhuǎn)變?yōu)镃H3cH(壓色)時需要吸熱

3.理論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異構化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惜送的是()

。

?3

fe

A.HCN比HNC穩(wěn)定

B.該異構化反應的AH=+59.3

C.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反應熱

4.甲烷燃燒時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能量

C,g里°?母)CH4(g)+jo2(g)

890.3kJ-moF1607.3kJ-mol-1

—--------------------6CO(g)+2H2OQ)

CO2(g)+2H2O(l)

反應①反應②

A.反應①和反應②均為放熱反應

B.等物質(zhì)的量時,CO2具有的能量比CO低

1

C.由圖像可以推得:2CO(g)+O2(g)=2CO2(g)A^=-283kJmol

D.反應②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g)=CO(g)+2H2O(l)A/7=-607.3kJmol」

5.已知:①S(g)+O2(g尸S02(g)AHi,②S(s)+02(g尸S02(g)A/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硫燃燒過程中將化學能全部轉(zhuǎn)化為熱能

B.相同條件下,1molS(s)比1molS(g)燃燒更劇烈

C.兩個過程的能量變化可用上圖表示,A^i<Aft<0

D.兩個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都比生成物的總鍵能小

題型二反應熱與能量變化圖象分析

6.某反應2A=3B,它的反應能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C.加入催化劑會改變反應的焰變D.整個反應的AH=EI-E2

7.工業(yè)上常利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該可逆反應分兩步進行,整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NH2COONH4(S)

反應過施

A.NH2coONH4為合成尿素反應的中間產(chǎn)物

B.反應I逆反應的活化能〉反應n正反應的活化能

c.反應n在熱力學上進行趨勢較小

D.2NH3(g)+CO2(g)=CO(NH2)2(1)+H2O(1)的AH=E1-E2

8.H2與IC1的反應分①②兩步進行,其能量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簿送的是()

B.反應①、反應②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C.反應①比反應②的速率慢,與相應正反應的活化能無關

D.反應①、反應②的焰變之和為A"=-218kJ-moE

9.101kPa,25。(2時,部分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烯變/(kJ-moP)

C(s)+2H2(g)+2O2(g)

------廣f,(g缺(g)

—572\c(s)+Oz廨40(1)

-394-891'

.LA______________]CO2(g)+2H2O(l)

反應歷程”

1

A.H2的燃燒熱AH=-572kJ-mol

B.4£(H—O)-2£(H—H)-£(O=O)=-572kJ-mol-1

C.燃燒熱:A^(C)<A/f(CH4)

1

D.C(s)+2H2(g)=CH4(g)(g)AH=-75kJmor

題型三反應熱與鍵能

10.(2024?湖北省部分學校高三三模)如表所示為部分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由鍵能數(shù)據(jù)大小,不能解釋

下列事實的是()

化學鍵C-HC-CC=OC-OSi-HSi-SiSi-OSi-C

鍵能/(kJmol1)413348745326318226452347

A.硬度:金剛石>碳化硅

B.熔、沸點:金剛石>CO2

C.SiH4的穩(wěn)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

D.硅與碳同族,也有系列氫化物,但硅烷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都遠不如烷嫌多

11.已知H2(g)+Bn⑴=2HBr(g)A〃=-72kJ-moE。蒸發(fā)1molBn。)需要吸收的能量為30kJ,其他相關

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共價鍵H—HH—Br

鍵能/(kJ-mol-i)43636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2(l)=Br2(g)A/7=-30kJmol1

1

B.2Br(g)=Br2(g)A//=230kJ-mol-

1

C.2HBr(g)=H2(g)+Br2(g)Afl^+102kJ-mol-

1

D.H2(g)+Br2(l)=2HBr(g)A//=-72kJmol表示一個氫氣分子和‘一個液澳分子完全反應放出72kJ熱量

12.標準狀態(tài)下,Imol純物質(zhì)的相對能量及解離為氣態(tài)原子時所消耗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zhì)石墨)

02(g)N2(g)NO2g)C(s,CH4(g)82(g)

相對能量/kJinolT00X0-75-393.5

解離總耗能/kJ4989466327171656y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180

B.逐級斷開CH4(g)中的每摩爾C—H所消耗的能量均為414kJ

C.解離每摩爾C(s,石墨)中的碳碳鍵平均耗能為239kJ

D.根據(jù)NO(g)+CH4(g)CO2(g)+N(g)+2H2O(g)的AH可計算出H—O鍵能

13.(2024?浙江省義烏中學高三適應性考試)標準狀態(tài)下,氣態(tài)反應物、生成物及活化分子[A(B)表示“A

+B-產(chǎn)物”的活化分子]的相對能量如表所示:

物質(zhì)

NO(g)NO2(g)SO2(g)SO3(g)02(g)O3(g)NO(O3)SO2(O3)

相對能量/kJ-mol-191.333.2-296.8-395.70142.7237.2-96.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1

A.N02(g)+SO2(g)NO(g)+SO3(g)AH=-40.8kJmor

B.3O2(g)203(g)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C.相同條件下,SO2(g)+O3(g)O2(g)+SO3(g)比NO(g)+O3(g)O2(g)+NO2?速率快

D.lmolNO2(g)的總鍵能大于ImolNO(g)總鍵能

14.(2024?江西省九江市十校高三聯(lián)考)有機物a、b、c、d分別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Imol環(huán)己烷(

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239kJ/mol

2"=-208kJ/mol

AH=-229kJ/mol

△//1=-120kJ/molo3

A.由AHi的值可知,a分子中碳碳雙鍵的鍵能為120kJ/mol

B.AH2<AH3,說明單雙鍵交替的兩個碳碳雙鍵間存在相互作用,不利于物質(zhì)穩(wěn)定

C.2AHI^AH2,說明碳碳雙鍵加氫放出的熱量與分子內(nèi)碳碳雙鍵數(shù)目成正比

D.AH3-AHI<0,AH4-AH3>0,說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穩(wěn)定性

題型四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及正誤判斷

15.已知一定溫度和壓強下:2H2(g)+O2(g)=2H2O(g)AH=-akJmol10下列敘述不正確I的是()

A.2molH2(g)和1molC)2(g)完全反應生成2mol壓。值)時放出akJ的熱量

B.2molH20(g)完全分解為2mol壓值)和1molCh(g)時吸收akJ的熱量

C.2molH2(g)和1mol02(g)完全反應生成2mol氏0(1)時放出的熱量小于akJ

D.1molH2(g)和0.5mol02(g)完全反應生成1mola0柩)時放出0.5akJ的熱量

16.工業(yè)生產(chǎn)硫酸過程中,SO2在接觸室中被催化氧化為SO3氣體,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現(xiàn)將2moi

SO2、1molCh充入一密閉容器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98.3kJ,此時測得SO2的轉(zhuǎn)化率為50%,則下列熱化

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1

A.2SO2(g)+O2(g)2SO3(g)AH=+196.6kJmol-

1

B.2SO2(g)+O2(g)2SO3(g)AH=-98.3kJmol

1,

1

C.SO2(g)+—O2(g)SO3(g)AH=-98.3kJmol

D.SO2(g)+yO2(g)=^SCh(g)AH=-196.6kJ.moE

17.工業(yè)生產(chǎn)硫酸過程中,SO2在接觸室中被催化氧化為SO3氣體,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F(xiàn)將2moi

S02、1mol02充入一密閉容器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98.3kJ,此時測得SO2的轉(zhuǎn)化率為50%,則下列熱化

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H=+196.6kJmol1

A.2so2(g)+O2(g)一—2SO3(g)

B.2so2(g)+C)2(g)--—2so3(g)AH=-98.3kJmol1

1

AH=-98.3kJmol1

C.SO2(g)+-02(g)r—SO3(g)

AH=-196.6kJmol1

D.SO2(g)+02(g),=SO3(g)

18.根據(jù)如圖所給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能量1C(s)+O2(g)

A.48g碳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1574kJ/mol

B.2C(s)+O2(g)=2CO(g)A^=-221.0kJ/mol

C.2co2(g)=2co(g)+02(g)A^=+283.0kJ/mol

D.C(s)+O2(g)=CO2(s)A/f=-393.5kJ/mol

19.“嫦娥”五號預計在海南文昌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火箭的第一、二級發(fā)動機中,所用的燃料為偏二甲朋和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肌可用月井來制備。用肌(N2H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二者反應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

水。已知:

①N2(g)+2C)2(g)=N2O4(g)AH=+10.7kJ-moP1

②N2H4(g)+O2(g)==N2(g)+2H2O(g)△〃=—543kJ-moF1

寫出氣態(tài)肺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O

20.(1)化學反應的過渡態(tài)理論: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

的過程中經(jīng)過一個高能量過渡態(tài)。分析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NO2和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寫出NO?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

程式:=

生成物

反應進程

(2)CC>2的回收與利用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課題,可利用CH4與C02制備“合成氣'(CO、壓),還可制備

甲醇、二甲醛、碳基燃料等產(chǎn)品。

科學家提出制備“合成氣”反應歷程分兩步:

第一步:CH4(g)C(ads)+2H2(g)(慢反應);

第二步:C(ads)+CO2(g)2co(g)(快反應)。

上述反應中C(ads)為吸附性活性炭,反應歷程的能量變化如圖:

反應①反應②反應歷程

CH4與C02制備“合成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o

題型五中和反應熱測定

21.如圖為中和熱測定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匚_環(huán)形玻璃

—攪拌棒

溫度計

L泡沫塑料板

反應液

碎泡沫

塑料

A.使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是為了使反應更充分

B.用硫酸和Ba(0H)2溶液代替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相同

C.溫度計測量過鹽酸的溫度后,應先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后,再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

D.小燒杯和大燒杯的杯口相平

22.將溫度為20.0℃>濃度為O.SOmolL-1的鹽酸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溶液密度均為

IgnL」)在簡易量熱計中混合,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LoC-i,輕輕攪動,測得混合溶液的終止溫度是

23.4℃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中測得的終止溫度應是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B.實驗中測得的中和熱AH=-56.8kJ-moE

C.如果用50mL0.025molLi的濃硫酸代替鹽酸進行實驗,測得的中和熱會增大

D.如果用等體積等濃度的醋酸代替鹽酸,其他均不變,則測得混合溶液的終止溫度低于23.4OC

23.如圖是一種彈式熱量計裝置,測量有機物燃燒反應的恒容反應熱。通常的使用過程是將樣品放入

不銹鋼氧彈內(nèi),并充入氧氣進行點火燃燒,整個氧彈放入裝有水的內(nèi)筒中,由溫度傳感器實時記錄溫度數(shù)

據(jù)進行熱量計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1-攪拌器;2-水;3-氧彈;4-引燃線;5-溫度計;6-絕熱套

A.裝置的絕熱套可以盡量減少熱量散失

B.實驗前要保證充入足夠量的氧氣,以保證樣品完全燃燒

C.內(nèi)筒的水面要沒過氧彈,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D.攪拌器是為了保證內(nèi)筒水溫均勻一致,可以用玻璃棒代替

24.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反應測定中和熱,其測量溫度

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已知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1g/mL)

反應前體反應后體

實驗反應物的溫度-C溫度差

系的溫度系的溫度

次數(shù)

鹽酸NaOH溶液tx/℃切。C(t2~tl)/℃

120.2020.3020.2523.70

220.4020.4020.4023.80

321.5021.6021.5524.90

422.3022.5022.4029.80

(1)計算該實驗測得中和熱△?=。

(2)上述實驗過程中若用同濃度的醋酸代替鹽酸,則測得9(一(填“偏大”,“偏小”或“無影

響”)。

25.某化學興趣小組用SOmLO.SOmobL1鹽酸與SOmLO.SSmobL'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測定

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計—玻璃攪拌棒

外蓋

內(nèi)筒

隔熱層

外殼

(1)實驗時玻璃攪拌器的使用方法是—;不能用銅絲攪拌器代替玻璃攪拌器的理由是―。

(2)某學生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已知: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均為lg-cm-\中和反應

后溶液的比熱容c=4.18J?g-1?℃-1)

起始溫度Ti/oC終止溫度工2/℃

實驗序號

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223.3

220.220.423.4

320.420.623.8

依據(jù)該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實驗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為—J。

(3)下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xiàn)偏差的是—(填標號)。

A.用量筒量取鹽酸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多次倒入鹽酸中

C.將50mL0.55moWL」氫氧化鈉溶液取成了50mL0.551noi?!>氫氧化鉀溶液

D.做本實驗的當天室溫較高

e.大燒杯的杯蓋中間小孔太大

(4)某同學為了省去清洗溫度計的麻煩,建議實驗時使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酸和喊的溫度,你是否同

意該同學的觀點,為什么?—o

(5)如果將NaOH溶液換成等量的NaOH固體,那么實驗中測得中和反應的反應熱OH)_(填“偏大”、“偏

小”或“不變

(6)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iNaOH溶液進行實驗,與上述實驗相比,二者所放

出的熱量—(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的中和反應H+(aq)+OH〈aq尸H2O(1)AH的反應熱(AH)一?

題型六蓋斯定律及應用

26.黑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其爆炸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

S(s)+2KNO3(s)+3C(s)=K2S(s)+N2(g)+3CO2(g)AH=rkJmol。

已知:碳的燃燒熱kJmol」;

S(s)+2K(s)=K2s(s)AH2=bkJmol1;

2K(s)+N2(g)+3O2(g)=2KNO3(s)AH3=ckJmol1。

則x為()

A.3a+b-cB.c+3a-bC.a+b-cD.c+a-b

27.通過以下反應可獲得新型能源二甲醛(CH30cH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C(s)+H2O(g)=CO(g)+H2(g)tsH\=akJmol1

1

@CO(g)+H2O(g)=CO2(g)+H2(g)AH2=bkJmol

③CO2(g)+3H2(g尸CH30H(g)+H20(g)Xh=ckJ-mol-1

1

④2cH30H(g尸CH30cH3(g)+H2O(g)AH4=dkJmol

A.反應①②為反應③提供原料氣

B.反應③也是CO2資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D.反應2co(g)+4H2(g尸CH30cH3(g)+H2O(g)的AH=(26+2c+(0kJ-mol-1

28.已知室溫下,將CuSOr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將CuSC?4(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

高。則下列能量轉(zhuǎn)化關系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CuSO4?5H2O(S)--------------...............>CUSO4(S)+5H2O(1)

Cu2+(aq)-i-SO42-(aq)-?-5H2CK1)Cu”(四)+SO,-(叫)+5比0⑴

A.AHi>0B.AH2>AH3C.AH3>AHID.AH2=AHI+AH3

29.2moi金屬鈉和1mol氯氣反應的能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無琥的是()

2Na(s)+ClXg)用/2NaCl(s)

AHAH4

2Na(g)+2Cl(g)如

AH3AH5

2Na%g)+2CT(g)-^*2NaCl(g)

A.原子失電子為吸熱過程,相同條件下,K(s)的(△H2,+^H3,)<Na(s)的(△氏+4113)

B.AH4的值數(shù)值上和C1-C1共價鍵的鍵能相等

C.AH2+AHj+AH4+AHs>—(AHe+AH?)

D.2Na(s)+CL(g)=2NaCl(s)在較低溫度下自發(fā)進行

1.(2024?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模擬)化學反應在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同時,一定伴隨有能量的變化。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已知H2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表示上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yO2(g)=H2O(l)

△77=-285.8kJ/mol

+

B.已知H(aq)+OH-(ag)=H2O(l)57.3kJ/mol,用含49.0g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稀NaOH溶液反

應,放出57.3kJ熱量

C.H2(g)與02(g)充分反應生成等量的氣態(tài)水比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更多

D.已知I2(g)+H2(g)2HI(g)△〃=-llkJ/mol,現(xiàn)將ImolL(g)和lmolH2(g)充入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

后,放出的熱量為11kJ

2.(2024?湖南省衡陽市模擬預測)科研人員利用高壓N2氣流將水微滴噴射到涂覆催化劑的石墨網(wǎng)上,

研究常溫制氨,其反應歷程中微粒轉(zhuǎn)化關系如圖1,相對能量變化關系如圖2,圖中“*”表示催化劑表面吸附

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

*/0.50

*NH*

*Zd2eNHNH

40.08萬市

松NH

-0.12?3,左603

Ij-0.65

685

*NH;

-1.52

(釋放NH3)

反應歷程

圖2

A.NH與H3O+的VSEPR模型不相同

B.*N2T*NHNH過程中存在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C.反應歷程中放熱最多的反應是*NHNH2+2H3O++2e-=*NH+NH3+2H2。

D.總反應為N2+6H3O++6e-=2NH3+6H2。

【答案】D

【解析】A項,NH3與H3O+的中心原子N和O原子都是形成3根單鍵,并有一對孤對電子,價層電子

對數(shù)都是4,VSEPR模型,相同,A錯誤;B項,*N2T*NHNH過程中,起始物質(zhì)為*N?和H3O+,有非極性

鍵氮氮三鍵和極性鍵氫氧鍵的斷裂,氮氮三鍵未完全斷開,故有極性鍵氮氫鍵的形成,但是沒有非極性鍵

的形成,B錯誤;C項,由相對能量得,反應歷程中放熱最多的反應是*NHNH2+H3O++e-=*NH+NH3+H2。,

C錯誤;D項,由圖1知,總反應為N2+6H3O++6e-=2NH3+6H2O,D正確;故選D。

3.(2024?福建省龍巖市三模)下圖是分別用Pd和PdFesN電催化甲酸間接氧化的反應歷程,吸附在催

化劑表面的粒子用*標注。下列說法錯送的是()

A.CO2為陽極產(chǎn)物之一

B.催化劑活性:Pd<PdFe3N

C.Pd催化劑比PdFe3N更難吸附OH

D.消耗相同甲酸時,總反應始變:AH(Pd)<AH(PdFe3N)

4.(2024?湖北省高中名校聯(lián)盟高三第四次聯(lián)合測評)苯與Brz發(fā)生取代反應原理為

-Br

。(1)+Br2(l)—Q](l)+HBr(g)AH,其能量與反應進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當碳原子上連有推電子基團時,有利于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I步涉及非極性鍵的斷裂B.該反應的決速步驟為第山步

C.反應熱AHRAE1-AE2+AE3D.0J-CF3比苯更難發(fā)生鹵代反應

5.(2024?北京市順義區(qū)二模)我國科研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C。原子活化乙烷的反應機理,一種機理如圖所示。

A.決定反應速率的步驟是中間體1f過渡態(tài)2

B.Co-H鍵的形成與斷裂使得氫原子發(fā)生了遷移

C.該過程涉及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D.總反應為Co(s)+C2H6(g)-CoCH2(s)+CH4(g)AH>0

6.(2024?北京市東城區(qū)二模)科學家提出一種大氣中HSO3-在H2O和NCh作用下轉(zhuǎn)變?yōu)镠SO4-的機理

(圖1),其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

反應歷程

圖1圖2

o

II

已知:NO2s。3-的結構式為O=N-O-S—O

II

o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中涉及O-H鍵的斷裂與生成B.②③均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由圖2可知,該過程的決速步是①D.總反應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7.(2024?安徽省合肥市三模)1,2-丙二醇(CH2OHCHOHCH3)單分子解離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產(chǎn)物或

自由基,反應相對能量隨反應歷程的部分變化如圖所示。解離路徑包括碳碳鍵斷裂解離和脫水過程。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7

O

ECH2OHCHOH+CH385」

.

P83.7\

071.8

*CH3CHOH+CH20H70.4

髭TS2(68.9)TS4TS3

,66.8二

/TSI

14.3CH3CH=CHOH+H2O

8.4

:〈《HZOHCHHCHZ+HZOqi

\0.0

\-8.6CH3C(OH)=CH2+H2O

CH2OHCHOHCH3

CH3coe%+%0

反應歷程

A.可用質(zhì)譜法鑒別TS1和TS2兩條路徑的產(chǎn)物

B.從能量的角度分析,TS2路徑的速率比TS1路徑快

C.產(chǎn)物CH3cH=CHOH比產(chǎn)物CH3c(OH)=CH2更穩(wěn)定

D.1,2.丙二醇中C—C鍵的鍵能相差約為1.4kJ-molT

8.(2024?江西宜春市高三模擬預測)一定條件下,丙烯與HC1反應生成CH3cHe心比和CH3cH2cH2cl

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疽阎狝rrhenius經(jīng)驗公式為Rin->C(Ea為活化能,k為速率常數(shù),R和C為

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反應過程

A.反應CH3cH=CH2+HC1.CH3cH2cH2cl的AH為一(AEs+AfJkJ/mol

B.丙烯與HC1的加成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該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C.其他條件不變,適當升高溫度可以提高加成產(chǎn)物CH3cHe1CH3的比例

D.根據(jù)該反應推測,丙烯與HBr加成的主要產(chǎn)物為2-澳丙烷

9.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實驗儀器也在不斷地變革。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儀器來進行中和

熱測定實驗。

實驗原理:

K=IUt/AT(K的物理意義是熱量計升高1K時所需的熱量),AH=-KAT/n(n為生成水的物質(zhì)的量)。

實驗步驟:

I.熱量計總熱容常數(shù)K的測定:

反應瓶中放入500.00mL蒸儲水打開磁力攪拌器,攪拌。開啟精密直流穩(wěn)壓電流,調(diào)節(jié)輸出電壓(電壓為

5V)和電流.采集數(shù)據(jù),并求出K=2184.6,K」。

II.中和熱的測定:

①將反應瓶中的水倒掉,用干布擦干,重新量取加工蒸儲水注入其中,然后加入50.00mLl.Omol-L1HC1

溶液,再取50.00mLl.lmol.L1NaOH溶液注入儲液管中。

②打開磁力攪拌器,攪拌。每分鐘記錄一次溫差,記錄到一分鐘時,將玻璃棒提起,使儲液管中堿與

酸混合反應。繼續(xù)每分鐘記錄一次溫差,測定10分鐘。采集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

溫度/K

7.0

(1)現(xiàn)行教材中和熱測定實驗中不會用到的實驗儀器是(填字母),裝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A.溫度計B.漏斗C.燒杯D.量筒

(2)K的測定步驟中,量取500.00mL蒸儲水的玻璃儀器可用(填名稱)。

(3)中和熱測定步驟中,需蒸儲水的體積丫=______;利用圖中數(shù)據(jù)求得的中和熱

AH=kJ?mol」(保留1位小數(shù))。

(4)上述結果與57.3kJ-mol」有偏差,產(chǎn)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B.NaOH過量,未反應完

C.配制HC1溶液時,定容采用俯視讀數(shù)D.攪拌不充分,鹽酸未反應完

(5)若用50.00mLLOmol?L」稀硫酸與50.00mLl.lmolL'Ba(OH)2溶液來測定,所測得中和熱的值可能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其原因是=

1.(2022?浙江省6月選考,18)標準狀態(tài)下,下列物質(zhì)氣態(tài)時的相對能量如下表:

物質(zhì)

(g)0HHOHOOH2O2H2O2H2O

能量/kJmol」249218391000-136-242

可根據(jù)HO(g)+HO(g)=H2C)2(g)計算出H2O2中氧氧單鍵的鍵能為214kJ-mol'o下列說法不乖確的是

()

A.壓的鍵能為436kJ-moP

B.。2的鍵能大于H2O2中氧氧單鍵的鍵能的兩倍

C.解離氧氧單鍵所需能量:HOO<H2O2

1

D.H2O(g)+O(g)=H2O2(g)AH=-143kJmor

2.(2021?全國乙卷,1)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huán)境,

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至關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

效的是

A.將重質(zhì)油裂解為輕質(zhì)油作為燃料

B.大規(guī)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

C.通過清潔煤技術減少煤燃燒污染

D.研發(fā)催化劑將CO?還原為甲醇

3.(2021?浙江6月選考,21)相同溫度和壓強下,關于反應的AH,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g>f<*I<f)

A.AHi>0,AH2>0B.AH3=AHI+AH2

C.AHI>AH2,AH3>AH2D.AH2=AH3+AH4

4.(2021?山東卷,14)18。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部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

,8,S

OTO

戶能量變化如圖

II+函QOCH,+CH3O-

H3c——C—O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