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概述與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新高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33/wKhkGWdor8eAL7U_AAHDERGLcJM347.jpg)
![文本概述與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新高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33/wKhkGWdor8eAL7U_AAHDERGLcJM3472.jpg)
![文本概述與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新高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33/wKhkGWdor8eAL7U_AAHDERGLcJM3473.jpg)
![文本概述與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新高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33/wKhkGWdor8eAL7U_AAHDERGLcJM3474.jpg)
![文本概述與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新高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33/wKhkGWdor8eAL7U_AAHDERGLcJM3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5文本概述與分析
1.考情探究(考點分布'命題規(guī)律及備考策略)
2.考點精講(基礎知識'突破方法與步驟)
3.好題沖關(基礎、提升、真題)
12.考情探究?
1.考點分布
(2024、2023新課標I、II,2022/2021新高考I、II,T12)下列對材料(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
正確的一項是
(2020新高考I、II,T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命題規(guī)律及備考策略
【命題規(guī)律】
①題型上,客觀題,分值,3分。
②考查上,重視對文本內(nèi)容的概述與分析。
【備考策略】
1.歸納整理:整理歸納文言文的重點句子和詞匯,掌握其含義和用法。
2.專題研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嘗試進行專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語言運用規(guī)律。
3.仿真練習:通過做歷年高考真題和模擬試題,熟悉考試題型和答題技巧。
R.考點梳理,
考點精講01常見設錯類型
設錯類型一:扭曲詞句的翻譯
在對事實的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中,扭曲原文詞句的意思。
【示例】
B.在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時,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認為應減輕賦稅,選用清官,使百姓衣食無
憂,嚴刑峻法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原文“安用重法邪”的意思是“哪里需要使用嚴刑峻法呢”。這句話一是隱含著對重法作用的肯定,
二是表明解決偷盜問題尚不需要重法。因此可以辨別出B項的錯誤。
設錯類型二:扭曲事件的參與者、原因、過程、結(jié)果
在對事件進行表述的時候,把事件的某些要素進行扭曲,包括事件的參與者、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事件
的過程以及事件的結(jié)果。
【示例】
①C.海瑞嚴厲執(zhí)法,受到小人詆毀。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時,因要求嚴明,部下怨恨,部屬房寰懼遭揭
發(fā),又受慫恿,上疏詆毀,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根據(jù)原文“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可知,海瑞也多次上疏乞求退休,皇上勸慰他,不讓他辭官,
并不是部屬房寰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②D.在戰(zhàn)局有利的情況下,宋朝皇帝為了息戰(zhàn),主動提出議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軍中談判,最終與
契丹達成盟約。
比照原文“是時,故將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興議和”可知,并非宋朝皇帝主
動議和,而是契丹主動議和。
設錯類型三:扭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或地點
在對事件進行表述的時候,扭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
【示例】
B.作者楊萬里素來仰慕李臺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臺州去世之后,才寫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傳頌其
事跡。
“素來”扭曲了時間。比照原文”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臺州既沒,予與丞相京公同為宰掾。談
間,公為予言李臺州母子事”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臺州與母親的事,直到李臺州死后,在與丞相京
公交談中才知道李臺州母子之間的故事,才了解李臺州至孝之名。
設錯類型四:扭曲文中的觀點
在對文中的觀點或人物觀點進行轉(zhuǎn)述時,暗中進行扭曲。
【示例】
D.魏征說,隋煬帝濫殺無辜,張元濟不敢諫錚;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
因此告誡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
比照原文“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可知,唐太宗認為隋朝滅亡是皇帝無道和大臣不盡忠兩
個原因造成的,而不僅僅是大臣的原因。
設錯類型五:扭曲人物概括或事實分析
在紀傳體文本閱讀中,扭曲對人物事跡或性格的概括,或扭曲與概括相對應的事實分析。
【示例】
C.蕭何不善征戰(zhàn),論功卻排第一。天下平定論功行賞時,劉邦以狗獵為喻,堅持認為蕭何之功最高。
經(jīng)過劉邦的開導,武將們對蕭何心悅誠服。
比照原文“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挪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今蕭何未嘗
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
獵狗乎?'曰:'知之?!叩墼唬?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
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可知,說蕭何“不善征戰(zhàn)”錯,蕭何只是沒有親自上
戰(zhàn)場而已。比照原文“群臣皆莫敢言”可知,說“武將們對蕭何心悅誠服”錯。
考點精講02突破方法與步驟
1.解題的基本方法
①詞義推敲法。
首先要注意現(xiàn)代漢語的表述是否準確表示了文言文字詞的本意,防止設題者在文言字詞的翻譯上設點。
②文本比照法
若沒有字詞翻譯的問題,那就要注意每一個選項各自表述的是什么,仔細核對其是否扭曲了原文意思。
2.解題步驟
第一步,細讀選項,定位原文。
根據(jù)選項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回歸原文,快速找到每個選項對應的原文。
第二步,細比推敲,辨明對錯。
把選項的概述和原文中的相應內(nèi)容進行比對,尤其要注意對人物、事件或觀點的一些細節(jié)的比對。意
思不一致的地方要結(jié)合語境仔細推敲,最后確定選項的正誤。
典例引領
(2024年?新課標I)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帝以為有廣之風,使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及貳師擊匈奴㈤,陵叩
頭自請目:“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
師軍。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個而許之。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
陵搏戰(zhàn)攻之,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八萬余騎攻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殺數(shù)
千人。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目:“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怒
甚,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奉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
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
于天下。彼本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吧弦赃w為誣罔,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上遣(公孫)敖
深入匈奴迎李陵,敖軍無功還,因目:“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鄙嫌谑亲辶昙?。既而聞之,
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非陵也。陵使人刺殺緒,大鬧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悶氏死,乃還。單于以
女妻陵,立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皆貴用事。衛(wèi)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征和三年)三月,
遣李廣利將七萬人出五原,擊匈奴。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其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
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李緒;建其后李廣利征匈奴,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亦
將委罪于緒乎?如日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zhuǎn)戰(zhàn)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
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yè)。
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zhàn)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李陵日“思一得當
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逆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
(2024年?新課標I?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陵擅長騎馬射箭,受命在酒泉、張掖訓練軍隊。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李陵請求以少擊眾,率五千
步卒深入單于王庭,王夫之認為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單于三萬人馬,奮力作戰(zhàn),單于震恐,召八萬人圍攻李陵,李陵率軍殺敵數(shù)千。對于李陵
的戰(zhàn)功,司馬遷稱贊他雖敗猶榮,而王夫之則未置一詞。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馬遷竭力替李陵辯白。王夫之認為,司馬遷這樣做的原因,是擔心如果
不及時為李陵掩飾罪過,就會損害李廣的聲譽。
D.武帝誤信李陵幫助匈奴訓練軍隊,誅殺李陵家族,其實幫助匈奴的是李緒。王夫之認為,即便滅族
之禍可以歸罪于李緒,李陵的罪責也無可推卸。
??即時檢測
(2024?廣東肇慶?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多軍》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
一商,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夫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
壇陸,浮之江湖,食之縱峰,隨行列而止,委蛇而處。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
異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節(jié)選自《莊子?外篇?至樂》)
材料二:
幾復年甚少,則有意于小學,析理入微,能坐困老師宿學。方士大夫未知讀莊、老時,幾復數(shù)為余言,
莊周雖名老氏”|傳,要為非得莊周,后世亦難趨入。予嘗問名《逍遙游》,幾復日:“逍者如陽動而冰消,
雖耗也而不羯其本;遙者如舟行而水遙,雖動也而不傷其內(nèi);游于世若是,唯體道者能之。常恨魏晉以來,
誤隨向、郭,陷莊周為齊物。尺鸚與海之二蟲又何知,乃能逍遙游乎?”
熙寧九年,乃得同學究出身,調(diào)程鄉(xiāng)尉。后舉廣州茗琴。嶺南人士承幾復講解章句,聞所未聞,稍有
知名者。改楚州團練推官,知四會縣。新興民岑探自言有神下之,越俗祈鬼相傳,數(shù)郡推宗焉。新州捕得
探兄弟妻子系治,探欺野人,言“吾能三呼陷新州城”。不逞子及老弱從者以百數(shù)。至城下,言不效,皆
潰去。而新州聲張,以為豪賊挾眾攻城。經(jīng)略使遣將童政捕斬,而官軍所遇薪水行商皆殺之,亦檄幾復護
槍手策應。幾復察童政部曲多不法,即自言經(jīng)略司不隸將下,得以土丁捕賊。且言童政所效首級,莫非王
民,斫已瘞之棺倒方娘之妲一童政之柄亙崟探丕旦后。其后皆如幾復所言。
(節(jié)選自黃庭堅《黃幾復墓志銘》)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講述“魯侯養(yǎng)鳥”的寓言故事,是為了生動形象地闡明:如果違背事物的本性,心懷好意也會導
致結(jié)局糟糕。
B.黃幾復認為,向秀和郭象用“齊物論”訓注莊子,是對莊子思想的誤讀,誤導了魏晉以來的學者,是
一大遺憾。
C.新興縣百姓岑探,裝神弄鬼,敗壞良俗,蠱惑周邊的百姓;新州府借此聲張正義,卻引發(fā)了豪賊聚
眾攻城。
D.黃幾復認為,經(jīng)略司沒有好好管理將領部下,可以組織鄉(xiāng)兵負責治安,不打算執(zhí)行接到的檄令。
(2024?江蘇宿遷?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既弒厲公,欒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諸大夫曰:“孤始愿
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①,將稟命焉。若稟而棄之,是焚谷也;其稟而不材,是谷不成也。
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長處其愿,出令將不敢不成,二三子為令之不從,
故求元君而訪焉。孤之不元,廢也,其誰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若欲奉元以濟大義,將在今
日;若欲暴虐以離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圖之進退,愿由今日?!贝蠓?qū)θ眨骸熬?zhèn)撫群臣而大庇
蔭之,手?不堪君訓而陷于大戮,以煩刑、史,辱君之允令,單不承業(yè)?!蹦嗣硕搿?/p>
(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欒武子立悼公》)
材料二:
衛(wèi)孫文子聘于魯,公登亦登。叔孫穆子趨進日:“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后衛(wèi)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
寡君未知所過也。子其少生?!睂O子無辭,亦無,援容。穆子退而告人日:“孫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過
而不慘,亡之本也?!?/p>
或日:天子失道,諸侯伐之,故有湯、武。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齊、晉。臣而伐君者必亡,則
是湯、武不王,晉、齊不立也。孫子君于衛(wèi),而后不臣于魯,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
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
或日: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奪君者,以得相也。故非其分而取者,眾之所奪也;辭其分而取者,民
之所予也。是以湯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內(nèi)服;趙喧②走山,田氏③外仆,而齊、晉從。則湯、武之所以
王,齊晉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彳曼之外后必苣處之也仝木直其所以得一會行其所以處是倒義而逆德也。
倒義,則事之所以敗也;逆德,則怨之所以聚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四第三十九》)
【注】①元君:古稱賢明善良的君主。元,善。②趙晅(xudn):指趙宣子,春秋時晉國執(zhí)政的卿。
③田氏:指田成子,春秋末齊國執(zhí)政的卿。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晉悼公在欒武子等人擁戴之下從周的都城回到晉國,然后向眾大夫表示將會認真對待發(fā)出的每一道
政令,表達了做賢明國君的政治愿望。
B.大夫們最終和晉悼公盟誓,作出了擁立其為國君的承諾,不管他們出于真心還是假意,均襯托出晉
悼公令人驚嘆的不凡政治智慧和才能。
C.衛(wèi)國如果滅亡,并非因為取得權勢的孫文子,而是因為國君失去了原則,但韓非對此并不茍同,認
為這樣歸因國家滅亡的做法不夠明智。
D.晉悼公講話時運用比喻、假設等論述方法,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遞進,令人難以抗拒,而韓非以史實來
推證事理,切中要害,警策世人。
IRV好題沖關.
基礎過關
(2024?湖南郴州?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承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學惡乎始?惡乎終?目: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
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材料二:
夫?qū)W者是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愁箋也。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
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jīng)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魏武、袁遺,老西彌篤,此
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然人有坎堞,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鬃釉疲骸拔迨詫W《易》,可以無
大過矣?!悠呤藢W,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涉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
此遂登丞相: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幼而學
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古人勤學,有握錐投斧,照雪聚螢,鋤則帶經(jīng),牧則編簡,亦為勤篤。齊有宦者內(nèi)參田期鳥駕,本蠻人
也。年十四五,初為閽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時伺間隙,周章詢請。
港至久林館回書之處丕服他諳及瞌古人節(jié)義之墓美嘗丕感激。后被賞遇,位至侍中開府。
鄴平之后,吾見徒入關。吾兒思魯嘗謂吾日:“朝無祿位,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yǎng)。每被課篤,
勤勞經(jīng)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日:“子當以養(yǎng)為心,父當以學為教。使汝棄學徇財,豐吾衣食,食
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yè),藜羹媼褐,我自欲之?!?/p>
(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勉學篇》)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認為,君子學習表現(xiàn)言行舉止之間,一切都是世人典范:提倡學習要真誠力行,長期積累,必
能體會其中樂趣,若舍棄治學意義和禽獸無異。
B.《顏氏家訓》將學習之道比作種樹,如果沒有春華,自然沒有秋實;還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列舉事例,
討論早學和晚學,雖有不同,但同樣值得肯定。
C.《顏氏家訓》引用孔子“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佐證適當?shù)赝韺W是有好處的;指出若到婚
冠時還未學,就因保守而失學,實在愚蠢。
D.齊國人田鵬鸞,雖居下位但好學,趁著差事繁忙之余向旁人請教:顏之推教導兒子思魯,學習不能
終止,勉勵其從正道承家業(yè)。
(2024?湖北?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文王日:“何謂仁義?“太公日:“敬其眾,合其親。敬其眾則和,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無使
人李汝威,因其明,順其常。敬之勿疑,天下和服?!蔽耐鯁柼眨骸百p所以存勸,罰所以示懲,吾欲賞一
以勸百,罰一以懲眾,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賞信罰必于耳目之所聞見,則所
不聞見者莫不陰化矣。夫誠,暢于天地,通于理叩,而況于人乎!”
(節(jié)選自《太公六韜》)
材料二
文子日: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反於虛無,可謂達
矣。治之本,仁義也:其末,法度也。善賞者,費少而勸多;善罰者,刑省而奸禁;善與者,用約而為德;
善取者,人多而無怨。故圣人因民之所喜以勸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賞一人,而天下趨之;罰一人,而
天下畏之。是以至賞不費,至刑不濫。圣人守約而治廣,此之謂也。此圣人致理之道若此也。
上義者,治國家,理境內(nèi),行仁義,布德施惠,立正法,塞邪道,群臣親附,百姓和輯,上下一心,
群臣同力。諸侯服其威巴方任其德修工庖堂之上折沖壬黑之外。發(fā)號行令,而天下響應。義足以懷天下之
民,事業(yè)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慮足以決輕重之權,此上義之道也。
國之所以強者,必死也。所以必死者,義也。義之所以行者,威也。是故令之以文,于之以武,是謂
必?。煌x并行,是謂必強。白刃交接,矢石若雨,而士爭先者,賞信而罰明也。上視下如弟,必王?港;
下事上如兄,必政天下。是故義君內(nèi)修其政,以積其德;外塞於邪,以明其勢。察其勞佚,以知饑飽。戰(zhàn)
期有日,視死若歸,恩之加也。
(節(jié)選自《文子?上義》)
【注】《文子》,又名《通玄真經(jīng)》。文子,即計然,春秋時期謀士、經(jīng)濟學家。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文王問仁,太公回答說君主要尊重百姓,團結(jié)宗親。尊重百姓就會和睦,團結(jié)宗親就會歡喜。這
就是施行仁義的準則。
B.太公認為,進行獎賞懲罰,即使是沒有聽到和看見,也沒有不潛移默化受到勉勵警戒。誠信能夠暢
行于天地之間,對人也不例外。
C.文子認為,因為獎賞和懲罰明確講信,所以戰(zhàn)士們面對白刃交戰(zhàn),如雨的箭和石塊,仍然能夠奮勇
爭先殺敵。
D.文子認為如果君主能夠完善政務,積累德行,堵塞奸佞,明察形勢,審查勞動的過失,關注人民饑
飽,那么戰(zhàn)士都能視死如歸。
!能力提升I
(2024.河北?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靈王城陳、蔡、不羹,使仆夫子皙問于范無宇,目:“吾不服諸夏而獨事晉,何也?唯晉近我遠也。
今吾城三國,賦皆千乘,亦當晉矣。又加之以楚,諸侯其來乎?對日:"其在志也,國為大城,未有利者。
昔鄭有京、棟,衛(wèi)有蒲、戚,宋有蕭、蒙,魯有弁、費,齊有渠丘,晉有曲沃,秦有征、衙。叔段以京患
莊公,鄭幾不克,棟人實使鄭子不得其位。衛(wèi)蒲、戚實出獻公,宋蕭、蒙實弒昭公,魯弁、費實弱襄公,
齊渠丘實殺無知①,晉曲沃實納齊師,秦征、衙實難桓、景,皆志于諸侯,此其不利者也。”
“且夫制城邑若體性焉,有首領呼呼,至于手拇毛脈,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地有高下,天有朗明,
民有君臣,國有郁平,古之制也。先王懼其不帥咒故制之以義,旌之以服,行之以禮,辯之以名,書之以
文,道之以言。既其失也,易物之由。夫邊境者,國之尾也,譬之如牛馬,處暑之既至,虻蟹之既多,而
不能掉其尾,臣亦懼之。不然,是三城也,豈不使諸侯之心惕惕焉?!?/p>
子皙復命,王日:“是知天咫,安知民則?是言誕也。“右尹子革侍,日:“民,天之生也。知天,必
知民矣。是其言可以懼哉!”三年,陳、蔡及不羹人納棄疾③而弒靈王。
(節(jié)選自《國語?楚語上》)
材料二:
楚莊王立為君,三年不聽朝,乃令于國目:“寡人惡為人臣而遽諫其君者今寡人有國家立社稷有諫則
先無赦。"蘇從日:“處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祿,愛其死而不諫其君,則非忠臣也。”乃入諫。莊王立鐘鼓之
間,左伏揚姬,右擁越姬;④左祠衽,右朝服。目:“吾鐘鼓之不暇,何諫冬聽!"蘇從日:“臣聞之,好道
者多資,好樂者多迷;好道者多糧,好樂者多亡。荊國亡無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執(zhí)蘇從
手,右抽陰刀⑤,刎鐘鼓之懸,明日授蘇從為相。
(節(jié)選自《說苑?正諫》)
【注】①齊渠丘實殺無知: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子無知殺襄公自立為國君,次年為大夫雍膜所殺。
②帥:遵循。③棄疾:楚平王,楚靈王之弟。④揚姬、越姬:揚州美女、越國美女。⑤陰刀:衣內(nèi)所藏,
用以護身的短刀。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靈王希望通過修筑陳、蔡、不羹的城墻來增強其國力,以使侍奉晉國、不歸附楚國的中原各國歸
附楚國。
B.子皙、右尹子革認同范無宇修筑大城不利于國家的看法,楚靈王因不認同這一看法,而最終招致殺
身之禍。
C.楚莊王在蘇從冒死勸諫后,決定放下過去的放縱與享樂,認真面對國家的存亡問題,并任命蘇從為
楚國國相。
D.材料二與《諫太宗十思疏》《鄒忌諷齊王納諫》都是寫臣子向君王進諫,且都進諫成功,但進諫方式
不完全相同。
(2024?湖南長沙?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樓玄字承先,沛郡薪人也。孫皓即位,出為會稽太守,入為大司農(nóng)。舊裝于主者自用親近人作之?;?/p>
陳親密近識,宜用好人。皓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應其選。遂用玄為宮下鎮(zhèn)禁中候,主殿中事。玄從
九卿持刀侍衛(wèi),正身率眾,奉法而行,應對切直,數(shù)連略意,漸見責怒。后人誣白玄與賀邵相逢,駐共耳
語大笑,謗訕政事。遂被詔詰責,送付廣州。
東觀令華毅上疏日:“臣竊以治國之體,其猶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總其條目,為
作維綱,眾事乃理。臣夙夜思惟,諸吏之中,足委仗者,無勝于樓玄。玄清忠奉公,冠冤當世,眾服其操,
無與爭先。夫清煮則心上而意真忠煮惟無道而履之妲亥之性終蛤可侏。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
宰司,責其后效,使為官擇人,隨才授任,則舜之恭己,近亦可得。“皓疾玄名聲,復徒玄及子據(jù),付交址
將張奕,使以戰(zhàn)自效,陰別敕奕令殺之。據(jù)到交址,病死。玄一身隨奕討賊,持刀步涉,見奕輒拜,奕未
忍殺。會奕暴卒,玄殯致奕,于器中見敕書,還便自殺。
(選自《三國志?吳書?王樓賀書華傳》,有刪減)
材料二:
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李密,以征典書檄。魏征進十策說密,不能用。時李績尚為密守,征與書目: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甚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
今君處必爭之地,不早自圖,則大事去矣!”績得書,遂定計歸。會竇建德陷黎陽,獲征,年號起居舍人。
建德敗,隱太子引為洗馬。征見秦王功高,陰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日:“爾閱吾兄弟,奈何?”
答日:“太子蚤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跗髌渲?,無恨意。七年,為侍中。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征平治。
征不素習法,但存大體,處事以情,人人悅服。
(選自《新唐書?魏征列傳》,有刪減)
【注】①或:指萬或。三國時吳國重臣,曾官至右丞相。②隱太子:指李建成。唐太宗即位后,李建
成被追封為息王,謚號隱,史稱隱太子。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樓玄曾任宮下鎮(zhèn)禁中候等職位,受到孫皓重用,后因直言進諫觸怒上意,更兼小人誣告,被貶廣州。
B.華取表揚樓玄德才兼?zhèn)?、聲名卓著,勸告孫皓知人善任,其針對性是明顯的,但其建議未得到采納。
C.樓玄感激張奕不忍加害之意,故能隨軍征戰(zhàn)勇猛異常,對張奕也禮敬有加,最終得到張奕的信任。
D.魏征曾勸太子提防李世民,李世民掌權后非但不予責怪,反而委以重任,體現(xiàn)了政治家的胸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文化宣傳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裝修貸款合同范本
- 2021-2026年中國電力維護合板市場競爭策略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醫(yī)私承合同范本
- 一租房合同范本個人
- 獸藥代加工合同范本
- 上海汽車租車合同范本
- 保潔補簽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水行業(yè)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糾紛解決合同范本
- 勞務公司之間合同范本
- 廣東大灣區(qū)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期末統(tǒng)一測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護理
- 2025年四川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11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山東菏澤投資發(fā)展集團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限公司招聘12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課題申報書:反饋對青少年努力投入的影響機制及干預研究
- 康復評定頸椎病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廠房委托經(jīng)營管理合同范本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隨堂練習(含答案)
- 部編教材《村居》《詠柳》1-古詩兩首名師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lián)賽一等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