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復習《雖有嘉肴》知識點檢測題 (學生版)_第1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復習《雖有嘉肴》知識點檢測題 (學生版)_第2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復習《雖有嘉肴》知識點檢測題 (學生版)_第3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復習《雖有嘉肴》知識點檢測題 (學生版)_第4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復習《雖有嘉肴》知識點檢測題 (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專題《雖有嘉肴》知識點檢瀾題

一、理解背默題

1.《雖有佳肴》中,揭示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的句子:O

2、《雖有佳肴》中,說明學習和教學之后能讓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

,。

3、《雖有佳肴》中一文中運用類比手法,指出學習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4、《雖有嘉肴》中隱含通過學習或教學實踐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

7^1:,。

5、《雖有嘉肴》中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檢驗道理是否正確的

句子是:,,O

6、《雖有嘉肴》中最能體現(xiàn)“教學相長”這一觀點的句子是:,

二、詞語解釋題

1.不知其旨也曰:_________________O

2.雖有至道至:___________O

3.教然后知困困:___________0

4.教學相長也長:___________O

5.學學半前一個“學”

6、自強(qiang)強:

7、其此之謂乎。其:。

三、翻譯句子題

1.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4.教學相長也。

5.《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四、內容理解題

1、本文論述了哪兩者之間的關系?

2、本文說明了什么道理?

3、文章是怎樣論證觀點的?請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4、文章采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請你具體說說“教學相長”的原因。

5、你從本文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你能將它運用到生活中嗎?請簡要闡明。

6、這則短文多運用對偶,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試從中舉一例加以分析。

五、比較閱讀題

(-)《雖有嘉肴》與《示子帖》比較閱讀。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p>

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乙】教人讀,即是我讀。教人做文字,即如自做。教人解書,即是自解。教人熟記,

即是自熟自記。教人便是自學,如此力行,不特人有長進,我亦自有長進。教小童,雖不能

與盡解,我卻不可不自曉得。須每日隨人所上之書,逐段自解。不可徒讀其句讀,不曉其道

理。(選自陳定宇《示子帖》)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旨:。

⑵學學半學:

(3)教人熟記熟:

(4)不可徒讀其句讀徒: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教小童,雖不能與盡解,我卻不可不自曉得。

3.【甲】文以“嘉肴”與“至道”進行,指出了學習的重要性?!疽摇课?/p>

用的修辭手法,闡明了讀書時教與學的關系。

4.【甲】【乙】兩文都闡釋了“教學相長”的道理。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教

學相長”的理解。

(二)《雖有嘉肴》與《顏氏家訓?勉學》比較閱讀。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

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雖有嘉肴》)

【乙】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

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①,秋登②其實。講論文章,春

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節(jié)選自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有刪改)

[注]①華(hua):同“花”。②登:進用,這里指摘取。

L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雖有至道至道:O

(2)學學半學:O

(3)以補不足也補:O

(4)但能說之也但:O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3.【甲】文開篇用類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乙】文開篇則用對比手法

論述了學習的o

4.請結合【乙】文用自己的話談談求學的真正意義。

(三)《雖有嘉肴》與《陳定宇示子帖》比較閱讀。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p>

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

【乙】教人讀,即是我讀。教人做文字,即如自做。教人解書,即是自解。教人熟記,

即是自熟自記。教人便是自學,如此力行,不特人有長進,我亦自有長進。教小童,雖不能

與盡解,我卻不可不自曉得。須每日隨人所上之書,逐段自解。不可徒讀其句讀,不曉其道

理。

每日早起晏①眠,莫妄出,并與人閑說話,惹是非。待學生,必正色端莊。須是勤而有

常②,謹而不敢輕易。能守得勤謹二字,萬萬無失言語要簡而當從容而分明最不要夸張妄誕。

(節(jié)選自《陳定宇示子帖》,有刪改)

【注釋】①晏:晚。②常:恒心。

1.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萬萬無失言語要簡而當從容而分明最不要夸張妄誕

2.下面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甲文用類比的方法切入話題,以“嘉肴”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

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

B.乙文相較于提出觀點,更側重于提出自己具有獨到見解的方法論,以具體的方法指導觀

點的實踐和操作。

C.甲乙兩文作者的觀點都可以用“教學相長”來形容,即教人與學習是相互促進的,“教”

是“學”的另一種形式。

D.甲乙兩文均采用了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漸次推進,邏輯嚴密,

使兩文的說理更具說服力。

3.結合文章,分析甲乙兩文的論證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4、創(chuàng)新設問:小語同學想知道“不可徒讀其句讀”中“徒”的意思,他在《古代漢語詞典》

中查出“徒”的四項釋義,他應該選(3分)()

A.白白地,徒然B.只,僅僅C.門徒,弟子D.通“途”,道路

(四)《雖有嘉肴》與《論語?八伶》比較閱讀。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p>

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選自《禮記?學記》)

【乙】子夏①問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為絢⑤兮'。何謂也?”子

日:“繪事后素⑥。”曰:“禮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⑨矣?!?/p>

(選自《論語?八僧》)

【注釋】①子夏:孔子的學生卜商,字子夏。②倩:笑得好看。③兮:啊。④盼:眼睛

黑白分明。⑤素以為絢:素粉來打扮。⑥繪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畫畫。⑦后:后起,在仁

德之后產生。⑧起:發(fā),啟發(fā)。⑨詩:指《詩經》。

1、用“/”劃分以下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只劃一處。(2分)

(1)然后能自強也

(2)起予者商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分)

(1)不知其亨也()(2)敢曰教學相長也()

(3)日謂也()(4)于日:“繪事后素?!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