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文主題訓練……名人篇(朱熹)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宋?朱晨《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
而教之以酒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敝袊湃私逃⑼娜T基本功,叫灑
掃、應對、進退。灑掃,就是灑水掃地,指的是要做一些特別具體的事。應對就是和人溝通
的能力。進退,就是指在不同場合下,自己進入和退出、參與和回避的分寸感。這三種基本
能力,比具體的知識要重要得多。這是古人的蒙童教育。對照今天的成人世界來看,其實也
有借婆意義。因為當今人于智能時代,具體的知識不僅隨時可獲得,并且隨時在更新,你有
多少存量知識都不夠用。所以,第一,做具體的事,心中才有真問題,求知得到的才是真知
識。第二,和人的溝通能力。第三,選擇的主動性和分寸感,是終身進步的能力。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朱盤在《觀書有感》中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在我們的學
習、生活、人生方面有諸多的啟示,請全面理解材料,結合自身經歷和體會,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襲、套作。
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朱熹曰:“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p>
意思是人性本善,但知覺有先后之分。后知后覺者通過款仿先知先覺者可以明白事理,恢復
人性最初的善良。在生活中,先知先覺者往往能覺察事物的變化發(fā)展之道而成為開路先鋒,
后知后覺者因缺乏敏銳的洞察力而慢人一步,這是否意味著后知后覺者就是被動可悲的呢?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古人在學習求知中,有許多心得。朱盤說:“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罵;行之愈篤,則知
之益明?!崩罟獾卣f:“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p>
上述材料能給學習求知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結合材料和自身經歷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
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夫童蒙①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海掃涓潔②,次及讀書寫文字,及
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朱盤)
【注釋】①童蒙:幼稚而蒙昧;即啟蒙。②涓潔:潔凈,清潔。
讀后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就上述材料進行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
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略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先介紹古人教育孩童的三門基本功,“灑掃、應對、進退”六個字,“灑掃”對應做具體事
情的能力,古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強調要培養(yǎng)知行合一的能力,在點滴小事中,
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好的習性與態(tài)度,在實踐中求得、檢驗真知。"應對''對應與人的溝通能力,
包括與人交往、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禮儀禮節(jié)、儀表修養(yǎng)等。"進退'’強調的是行為處事的分寸
感,進退有別,進退合宜,是終生進步的能力。這三門基本功是古人的教育智慧,包括生活
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中國文化三千年來一貫的傳統(tǒng)。材料進一步指出,古人的教育智慧
在智能時代有借鑒意義。在獲取知識如此容易得時代,如何獲取知識、與人溝通的能力、終
生進步的能力遠比獲得具體的知識重要的多。寫作時當結合時代背景,談古人培養(yǎng)孩童的三
種基本功對現(xiàn)代人的啟發(fā)。
行文構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觀點,如I:“灑掃、應對、進退“不可丟。首先從為什
么的角度展開論述,結合當下一些目無尊長、好高鷲遠、舉止失度等現(xiàn)象,從中大可見傳統(tǒng)
文化的某些缺失,由此提出“灑掃、應對、進退“不可丟c接下來從怎么辦的角度展開論述:
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想成大事,先從身邊小事做起;二、應對知禮儀,培養(yǎng)待人
接物,與人交際能力;三、進退懂分寸,知可為不可為。
立意:
1.進退有致,達以立世。
2.灑掃求真知,應對明溝通、進退懂分寸。
3.“灑掃、應對、進退”不可丟。
2.例文:
源泉,乃萬物之始
若是河流,想源遠流長,滋潤萬芳,就必須具備一個活水滾滾而來的源泉;若是草木,
要想蔥蘢高大,點綴春山,就必須具備一副龐大而遒勁的根系。那若是人呢?也像那河流,
也像那草木,人也同樣需要源泉。正如朱熹所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有
了“源頭活水”,觀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與時俱進。
人需要知識的源泉。
所謂“厚積方能薄發(fā)“,知識的厚積是你施展才華的資本。知識的源泉影響著你人生的河
流。魯迅說:“無論哪種學問,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肮识S富的
知識能讓你人生的河流變得健壯雄美。
巴金正是有了知識的源泉,才讓他的人生變得如此燦爛。巴金十二、三歲時就會背了幾
部書,其中包括《古文觀止》。他談到了自己的散文創(chuàng)作時曾說:“現(xiàn)在有200多篇文章儲存
在我腦子里面了。雖然我并未對其中每篇文章都細細研究過,但是這么多具體東西足以讓我
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足以讓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而不可思議?!?/p>
人需要道德的源泉。
一個人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散發(fā)一種屬于個人的氣質,這氣質是粗俗不堪還是溫文爾雅,
源泉就在于他的修養(yǎng)和道德。
荀子曾寫道:“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牛焉:積善成德,而神明白得.
圣心備焉。'‘圣心已備之人具有讓人難以抵擋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不因外表而轉移,
它很長久,很深遠,很濃郁。它也同樣不因環(huán)境而轉移,就如“幽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
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貧困而少節(jié)?!钡赖潞托摒B(yǎng)源泉動力巨大,讓他們在惡劣的環(huán)境
中,也能超然脫俗,怡然自得。因此,人生需要道德的源泉。
人同樣需要情感的源泉。
深夜的海棠花在川端康成眼中,竟然是“凌晨四點鐘,海棠花未眠人有情,物也有情,
有情感的生活總能營造出一些醉人的境界。
情感的源泉就在于我們對生活最原始的熱情,時間在流逝,光陰在消磨,但如若我們保
留著那份童.心,保留著那種熱情,我們也就保留了一種七彩的生活。
知識的源泉、道德的源泉、情感的源泉將構成一個屬于我們的完美世界。讓人生的源泉
豐富起來吧!唯有“積”之深厚,方得“發(fā)”之噴薄。相信經過厚積的人生源泉噴薄而出的,將
是份炫目的燦爛。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引用朱熹的兩句詩。詩人朱熹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的讀書感受。池塘并
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云影。這種情
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
詩所表現(xiàn)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
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
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比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也可以暗喻人要
心靈澄明,就得認真吸取他人意見,時時補充新知識。
寫作時,可以根據(jù)詩的本意寫人只有不斷讀書,汲取新的知識,人的心智才能更加開闊,觀
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與時俱進。也可以寫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
淵源。還可以擴大延伸,寫國家發(fā)展、文化傳承、企業(yè)進步等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
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立意:
1.閱讀,是人生的源頭活水。
2.實踐是知識的源頭活水。
3.源遠才能流長。
3.略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
材料由朱熹關于人性善有先覺和后覺之分,后覺者在效仿先覺者之后也可以恢復人性最初的
善良引出,然后論述,先知先覺者往往能成為開路先鋒,而后知后覺者是否就被動可悲嗎?
從材料來看,重點在對于后知后覺的論述分析,后知后覺是否就是被動可悲?寫作時可以圍
繞這個問題進行論述。你可以認為可悲,因為他們缺乏敏銳的洞察力,總是慢人一步,總是
被人牽著鼻子走,成不了開路先鋒。而如果你認為不可悲,可以分析理由為,后知后覺者雖
然缺乏敏銳的洞察力,但是前面有先知先覺引路,有可效仿的對象,不需要自己再去開拓,
失敗的機率小,并且最終他們也能成功,因此說,他們雖為后知后覺,但并不是可悲。
認為可悲,就是因為后知后覺永遠沒有自己的方向,永遠跟在人后,缺乏自我,比如在一些
技術開發(fā)上,有些人是先知先覺,人家先開發(fā)出來自己占主動,而后知后覺跟隨其后,要想
用人家的技術,自然就要受制于人,從這個方面來看,后知后覺是可悲的。認為不可悲,就
是說,跟隨別人,沒有風險,省去很多走彎路的時間,這在現(xiàn)實當中也有很多例子。雖然沒
能成為先鋒,但并不妨礙其成功。
寫作的時候,我們選擇具中的一個角度,比如認為可悲,可以在首段明確觀點:后知后覺是
可悲的。然后在主體分析,為什么是可悲的,可以列舉相應的內容;接下來再分析,怎么才
能使后知后覺成為先知先覺。最后再表達:即使是后知后覺也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氣餒,
通過自己努力也能成為先知先覺。
立意:
1.后知后覺真可悲。
2.后知后覺不可悲。
3.讓后知后覺變先知先覺。
4.例文:
知行合一靜水流深
朱熹經過無數(shù)的磨煉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晦庵”草堂喊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知行
合一。很久之后,李光地,以“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的論說,
踐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將“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寫就生命的絢麗。“非洲之子''史懷哲十八歲
成為法國管風琴大師的得意門生,并被推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歲,他乂獲得了哲學與
神學博士。在大家都以為他將譜寫華麗人生的時候,他卻死目光投向了那遙遠、荒蕪的非洲,
而起因竟然只是一個憂傷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聞報道。一般人或許只是鞠一把同情淚,
獻上?份深深的祝福。史懷哲卻以驚人的毅力棄文從醫(yī),偕同他的夫人海倫,帶著70箱裝
著醫(yī)療用品的行李,來到非洲蘭恩巴涅設立了醫(yī)院,救死扶傷,這一“行”就是50年。
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志愿者,沒有震撼人心的言說,卻以50年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
道主義的最高宗旨。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知行合一需要內心足夠澄澈和強大。當無數(shù)學者躲在象牙塔閉門
造車時,當眾多高官為弄一頂院士的桂冠而抄襲論文時,袁隆平即使已經名滿天下,卻仍舊
埋頭于田疇,將自己的才智傾灑于雜交水稻的培育上,為的是解數(shù)千萬人的溫飽問題。袁隆
平沒有沉迷丁空洞的理論研究,更沒有為了那頂院」二帽而削尖了腦袋苦苦鉆營。他畢生的夢
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誡。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學救國的踐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就是這個世界對這位知行合一的偉
大耕耘者最好的褒獎,也是對那些空談家絕妙的嘲諷。
還記得趙國那位“雄才大略”的趙括嗎?夸夸其談,紙上談兵,不但誤了自己的性命,還
將趙國40萬精銳喪失殆盡。悲痛之余,我們更需反思。趙括雖熟讀兵書,精通戰(zhàn)法,卻非
從戰(zhàn)場實踐中而來,知行脫離,失敗在所難免。還記得那位陌煬帝楊廣嗎?為謀求帝位,“矯
情飾行,以釣虛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臨帝位,立馬原形畢露,驕奢淫逸,荼
毒生靈。歷史是公正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隋煬帝為其"矯情飾行''付出的代價就是身死
國滅,豈不悲哉?
知行合?不僅是圣賢先達畢生的追求,更需蕓蕓眾生在社會生活中踐行。中國夢很宏偉,
卻也很細微,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與其爭相背誦《三字經》,不如親手為父母打上一盆洗
腳水;與其埋怨漫天的陰霾,不如少開一次車;與其空喊悲天憫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學兒
童;與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點亮心燈照徹黑暗。
言為行之表,行為言之始。經世致用,方能讓知識永駐我們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讓
傳統(tǒng)文化之花燦然綻放于華夏大地。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材料詵擇了朱熹的一句話“知E朝明,則行才愈篤,行方愈篤.
則知之愈明”,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的越明白,理解的越透徹,那么行動起來就越堅定不
移,行動越是堅定不移,那么對事情的理解和認識就會更深更透徹。李光地這幾句的大意是:
學習得廣博,不如掌握住要點;掌握住要點,不如付諸實際行動。這幾句講的是“博”與“精”、
“知”與“行”的關系問題。作者認為學的知識多而雜,樣樣都是半瓶子醋,不如學得少而精,
能掌握住重點要旨,像“鼠五技而窮”不如“騰蛇無足而飛”一?樣;掌握了重點要旨,不如用于
實踐,將所學轉化為社會效益“作者用層層遞進的方法,最后落腳到“行''上,突出了“行”
的重要性??偠灾瑑删湓捰懻摰亩际恰爸?'與"行”的關系。
所以,在寫作時,一定要充分論證好“知”與“行”的關系。需要注意的是,寫作時不能完全否
定“知”而去提倡“行”,而是要充分思考“知”與“行”合一能給我們帶來的認識上和能力上的成
長。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我們自身學習者的身份,思考好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結合
好“知”與“行”的關系。
立意:
1.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2.知之愈明,行之愈篤。
3.腳踏實地,知行合一。
5.例文:
擁有良好習慣,走向成功人生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
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每每讀到奧格曼狄諾的這句名言,總覺得十分地有道理??v
觀古今中外,取得不朽成就的人,哪個又沒有好習慣呢?
好習慣,指導我們的言行。
1920年,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不小心碰碎了鄰居家玻璃。鄰居要他賠12.5
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他向父親求助。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但是一年后你要
還我。從此,他開始了邊上學邊打工的艱苦生活。沒到一年,就掙足了這筆錢,還給父親。
這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我們發(fā)現(xiàn),是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成就了里根總統(tǒng)的人
生。好習慣是我們言行的導師,是描繪人生藍圖的五彩筆。
好習慣,助我們贏得機遇。
蘇聯(lián)發(fā)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的時候,曾經發(fā)生過一件既細小又重要的事情。20世紀
60年代,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叫加加林。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
選時.有i文么一個插曲,幾十個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
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了。他覺得:這么貴重的一個艙,怎么能穿著鞋進去呢?就加加林的這
一個動作,讓主設計師非菖,感動。他想:只有把這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就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
鞋開始。原來得到賞識很簡單,養(yǎng)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好習慣,成就我們的人生。
魯迅從少年時代就養(yǎng)成了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每次看書,他總是先洗手,一旦發(fā)現(xiàn)書臟
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凈;他還學會了訂書、補書的本領,備有一套工具,如發(fā)現(xiàn)書有破損,
便及時細心整理,修補,使之面貌一新。因為“愛書”這個好習慣,幫助他在文學上取得這么
大的成就。
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
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養(yǎng)成好習慣。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
天的我們,而今天的習慣決定我們的明天。祝愿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擁有更多的好習慣,引
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其實是語文學科中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
集中的一種方式,語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立意剪裁;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方面:
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懷、理想情操等。一句話,作文的考查能充分體現(xiàn)國家層面“立德樹
人”的理念,語言文化層面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論傳承與熱愛,進而彰顯漢語言文字
的魅力。
【審題】這是一道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從題干要求來看,屬于任務驅動型作文。名言警句,
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
名的言語。廣泛上來說就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名人所說的諺語、格言等
都可以叫名言警句。這類新材料作文,命題者往往提供與寫作者道德修養(yǎng)或學習生活的某?
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作為作文題,審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給予的
名言或話語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義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強的隱
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論事,就只能觸及皮毛,得到一個膚淺的認識,想要滲透其中深層
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內在含義,從中悟出與生活相關的道理,構思時可就
人生的某一個側面寫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時可巧借意象作為載體以形象說理.,以此作為
立論的切入點。
本題材料是朱熹《童蒙須知》的一段話,原文大意為:兒童啟蒙之學,從穿衣戴帽開始,然
后是言行舉止,然后是掃灑清潔,然后是讀書寫字,以及各種雜事,都是應當懂得的?!锻?/p>
蒙須知》,又稱《訓學齋規(guī)》,是南宋學者、理學家朱黑寫的一篇啟蒙讀物,分衣服冠履、言
語不趨、灑掃涓潔、讀書寫字、雜細事宜等目。對兒童生活起居、學習、道德行為禮節(jié)等均
作詳細規(guī)定。材料引用這段話意在告訴我們:習慣的養(yǎng)成要從小做起??忌梢該?jù)此進一步
引申: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從小抓起,好習慣是我們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等等??忌鷵?jù)此立意
即可。
參考立意:
好習慣成就非凡人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走向成功人生;好習慣要從最基礎做起;良好習慣少
年始。
行文思路:
文章開篇引用名言,引出金點:古今中外,取得不朽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好習慣;然后從三
個方面進行論證,說明好習慣對我們人生取得成功的意義;最后,引用名言,重申論點,照
應開頭,結合現(xiàn)實,發(fā)出號召,收束全文。
素材:
1、葉圣陶先生曾語重心長地說:“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虧,
想改也不容易了?!焙昧晳T是助推器,是助人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匯編15篇
- 海水淡化工程規(guī)劃設計方案(僅供參考)
- 中學時代教案課件設計規(guī)范
- 廣東省四會中學、廣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含解析
- 重慶海聯(lián)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yè)學院《制藥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桂林學院《新營銷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數(shù)字孿生與智能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yè)學院《員工招聘與測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思源學院《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實戰(zhàn)》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智慧化工園區(qū)系統(tǒng)運維管理要求》
- 第3章通風空調工程3.1通風工程3.2空調工程57課件講解
- 公益事業(yè)對外捐贈管理辦法
- 拓撲磁體研究-洞察分析
- 2025年江蘇南京林業(yè)大學招聘專職輔導員15人(第二批)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濟南鐵路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藥品養(yǎng)護管理制度
- 《西方經濟學(本)》形考任務(1-6)試題答案解析
- 產后出血介入手術護理
- 《消防應急疏散培訓》課件
- 國家安全反對邪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