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復習 專題01 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考點清單】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復習 專題01 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考點清單】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復習 專題01 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考點清單】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復習 專題01 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考點清單】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復習 專題01 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考點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1\o"第1章機械運動"機械運動、\o"第2章聲現(xiàn)象"聲現(xiàn)象和\o"第3章物態(tài)變化"物態(tài)變化清單01\o"第1章機械運動"機械運動一、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用m表示)。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換算關(guān)系:1km=m,1m=mm=μm=nm;1m=dm=cm。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注意觀察零、和。使用時:正確放置刻度尺。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尺面。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由和組成3、長度的估測(1)正確的認識1m、1dm、1cm有多長。(2)常見的物體長度(填單位)①手臂長74。②某同學身高160。③手指寬1.5。④教室課桌高78。⑤乒乓球的直徑約是40。⑥教室門的寬度是95。⑦一本物理書長26.7。⑧一元硬幣的直徑18.0。二、時間的測量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還有分鐘(min)、小時(h)等。1h=60min=3600s(1h=60min)。2、使用停表測量時間時,要注意確定秒針在大表盤的第一周還是第二周,看小表盤的指針是否過半。三、機械運動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宇宙中的萬物都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運動著,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2、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選取某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作。參照物可任意選取(研究對象選作為參照物),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以路面為參照物,汽車是運動的;以車里的人或物品為參照物,汽車是靜止的。3、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抓住“位置變化”這一特點進行分析。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被研究的物體是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所選參照物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則被研究的物體是的。(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對物體運動的描述可能。四、速度1、路程與時間之比叫作,公式是。速度是表示物體的物理量。2、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3、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的直線運動。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常用來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4、速度的相關(guān)計算應用公式及其變形公式解題的一般步驟:(1)根據(jù)題意,明確已知量的數(shù)值、單位和物理意義。(2)找出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選用符合題意的物理公式。(3)將已知物理量的數(shù)值和單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得出結(jié)果。注意:勻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意義不同,尤其注意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路程與該段路程所對應的運動時間之比。五、速度的測量1、測量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可以用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時間。測量時應根據(jù)測量要求,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例如,用直尺、卷尺等測量長度,用秒表、手表等測量時間。測量時要注意測量工具的等。2、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測量平均速度時,必須測量出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所用時間。在具體問題中,如何設計實驗測出路程和時間時關(guān)鍵。六、測量誤差1、誤差指與之間的差別。2、誤差減小,但完全消除。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可以誤差。清單02\o"第2章聲現(xiàn)象"聲現(xiàn)象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2、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消失。(2)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聲波的傳播也伴隨著能量的傳播。3、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注意事項產(chǎn)生與傳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一個誤區(qū)物體振動發(fā)聲,但發(fā)出的聲不一定能被聽見,要使聲被聽見,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有一定的響度;(2)有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3)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20Hz-20000Hz)四種方法在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時,應用了轉(zhuǎn)換法,比較法和歸納法;在探究真空不能傳聲時,應用了實驗推理法二、聲音的特性聲音的特性:、和。(1)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低,音調(diào)越低。(2)響度是指聲音的。與聲源振動的有關(guān),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有關(guān),距聲源越近,響度越大。(3)音色是指聲音的,它與聲源的有關(guān)。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三、聲音的利用1、聲音能夠傳遞。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yī)生用聽診器查病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2、聲音可以傳遞。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nèi)結(jié)石等現(xiàn)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要控制噪聲就要知道聲音從產(chǎn)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1)聲源的振動聲音。(2)空氣等介質(zhì)聲音。(3)鼓膜的振動聽覺。2、從以上三個方面可知,可從三個方面控制噪聲(1)噪聲的產(chǎn)生。(2)噪聲的傳播。(3)噪聲進入耳朵。五、與聲速有關(guān)的計算(1)利用聲速計算打雷處到人的距離。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注意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fā)生的,閃電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2)利用回聲測距。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注意聲音的傳播是“有去有回”的。(3)利用聲音在金屬和空氣中傳播速度不同,計算傳聲時間差,或測算鋼軌、金屬管等的長度。清單03\o"第3章物態(tài)變化"物態(tài)變化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1、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原理制成的。2.正確使用溫度計要注意以下幾點(1)使用前,應認清溫度計的和。(2)測量前先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決不能讓被測物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高,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漲裂;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低,則測不出其溫度值。(3)在拿溫度計時,要拿住溫度計的上部,不可讓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4)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要碰到。(5)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中后要稍微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6)記錄溫度值時,不用進行估讀,但不要漏寫或錯寫單位,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不要忘記負號。3.體溫計的使用(1)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往下甩幾下,讓直管內(nèi)的水銀流回玻璃泡內(nèi),然后再進行測量。這是因為體溫計在正常使用時,示數(shù),當人體的溫度高于體溫計原示數(shù)時,體溫計的示數(shù)上升,此時能測量出人體的實際溫度。但是,當人體溫度低于體溫計原示數(shù)時,因為體溫計的示數(shù)不會下降,顯示還是之前的溫度,將導致測量值。(2)讀數(shù)時,應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讀數(shù)時精確到0.1℃。二、物態(tài)變化類型的判斷1、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從冰箱拿出的物體冒白氣、冬天浴室玻璃墻壁上出現(xiàn)的“霧”、冬天汽車玻璃上的“霧”等。2、屬于升華現(xiàn)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腦片的利用、燈管和燈泡發(fā)黑現(xiàn)象等。3、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有:霜、雪、霧凇、冬天窗花等。4、汽化特點(1)蒸發(fā)在下都可以發(fā)生。(2)沸騰只有在達到時繼續(xù)吸熱才可以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三、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及其應用(1)對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物質(zhì)形態(tài),從分子間隙角度,姑且可以認為固體最小、液體較大、氣體最大;物態(tài)變化時,分子間隙增大要吸熱,分子間隙減小要放熱。(2)也可以根據(jù)下圖記憶吸放熱規(guī)律實驗一\o"實驗測量平均速度"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器材】小車、斜坡(長木板)、小木塊、金屬片擋板、刻度尺、停表(秒表)?!緦嶒炘怼?。【實驗步驟】步驟①選材,將所需要器材準備好,置于水平桌面。步驟②記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步驟③組裝斜面(將小木板墊于長木板一頭,使長木板形成斜面)。步驟④小車試滑(調(diào)整斜面傾斜度,使小車下滑速度不能過快,便于測量時間)。步驟⑤實驗開始,使小車多次在斜面上段滑到下端,記錄時間,時間的平均值為小車運動的時間t。步驟⑥利用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步驟⑦整理器材?!境?紝嶒瀱栴}】1、實驗中使用斜面的坡度應(填“較小”或“較大”),其目的是:。2、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的是(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3、如果小車過了終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會偏。4、小車前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1與后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2,則v1v2(填“>”、“<”或“=”)。5、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時間中點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路程中點的速度為v2,則v1v2(選填“>”、“<”或“=”)。實驗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和狀態(tài)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緦嶒炂鞑摹烤w(海波或者水)、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燒杯、試管、溫度計、攪拌器、停表?!緦嶒灢襟E】步驟①在小試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體物質(zhì)海波,將攪拌器和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試管里的海波粉中,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接觸試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試管中晶體粉末不宜過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沒溫度計測溫泡即可)步驟②在大燒杯中注入足量的溫水(35~40℃之間),把試管放在大燒杯的水中,將燒杯放在鐵架臺的石棉網(wǎng)上,用酒精燈加熱。步驟③用攪拌器不停地攪動海波,當海波溫度升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并觀察海波的狀態(tài);(等各組的熔化過程完成后繼續(xù)加熱幾分鐘,然后撤去酒精燈和熱水)。步驟④最后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實驗結(jié)論】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保持;晶體全部熔化為液體時,繼續(xù)加熱,溫度。實驗三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和狀態(tài)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緦嶒炂鞑摹胯F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wǎng)、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停表(秒表)。【實驗步驟】步驟①安裝實驗儀器。步驟②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步驟③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步驟④完成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guān)系的曲線。實驗現(xiàn)象:水沸騰時的現(xiàn)象: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fā)到空氣中。雖繼續(xù)加熱,它的溫度不變?!緦嶒灲Y(jié)論】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保持?!揪毩?】(23-24八年級下·海南??凇て谀┨圃娛侵腥A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下列詩句中與聲音有關(guān)的知識分析正確的是()A.“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笛聲是通過風吹入人耳的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聲”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C.“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我們能分辨“鳥語”和”泉聲”,是因為響度不同D.“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詩人”放歌”時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練習2】(23-24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A.B.C.D.【練習3】(23-24八年級下·山東威?!て谀┤鐖D所示是表演者彈奏古箏的情景,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演奏時用力撥動琴弦,音調(diào)升高B.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聲音傳播速度越快C.演奏前需要調(diào)弦,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diào)高D.演奏時細琴弦發(fā)聲的響度大【練習4】(23-24八年級上·江西景德鎮(zhèn)·期末)“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膘F凇的形成是升華現(xiàn)象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态F(xiàn)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甭兜男纬墒瞧F(xiàn)象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毕灎T“流淚”是熔化現(xiàn)象【練習5】小明將一杯溫水放入冰箱的冰凍室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杯中的水發(fā)生了物態(tài)變化。如圖所示中的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這杯水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的是()A. B.C. D.【練習6】(23-24八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左圖所示。要使右邊的函數(shù)圖像能大致描述這個小球的運動,該函數(shù)圖像縱坐標的物理量是()A.路程 B.速度 C.路程、速度均可 D.無法確定【練習7】在飛機失事搜尋過程中,搜救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時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如圖所示),它是利用聲音可以在中傳播來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則測位儀發(fā)出信號后需經(jīng)過秒才能接散到信號,這種儀器(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揪毩?】(23-24八年級下·山東濟南·期末)小明回濟南老家過春節(jié),在萊蕪萊嗨貝歡樂世界觀看了非遺表演打鐵花(如圖所示),表演者先將鐵塊放入爐子中變成鐵水,然后通過擊打鐵汁形成“鐵花”,場景非常壯觀。鐵塊變成鐵水的過程是過程。游大明湖賞趵突泉,感受著人間煙火氣,小明回想起學過的課文《濟南的冬天》,其中寫道:“那水呢,不但不結(jié)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逼渲小盁釟狻毙纬蓵r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為。(以上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練習9】(23-24八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如圖所示,關(guān)于甲乙兩車的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根據(jù)圖示可以判斷:甲車;乙車。(選填“A”、“B”或“C”;A.一定向左運動;B.一定向右運動;C.可能靜止、可能向左、可能向右運動)【練習10】(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的原理是。(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3)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是在做(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4)金屬片的作用是。(5)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AB段的路程是:sAB=cm;BC段的速度是:vBC=m/s。【練習11】(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探究萘和燭蠟熔化的規(guī)律:(1)實驗應采用(A/B)裝置,該裝置實驗時溫度上升較(快/慢),便于記錄數(shù)據(jù);(2)實驗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其目的是;(3)圖C是萘和燭蠟熔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象中可看出,萘熔化時的溫度特點是:;(4)將A裝置燒杯和試管中均換成碎冰研究冰的熔化,不考慮空氣傳熱,當燒杯中的冰開始熔化時,試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原因是:。【練習12】(23-24八年級上·四川南充·期末)下表為D3018動車從上海到武昌的運行時刻表:車站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里程/km上海始發(fā)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113∶21445武昌16∶20終點站845求:(1)該動車組從上海到武昌行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若列車全長500m,列車以18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某隧道時,從車頭開始進入隧道到車尾完全通過隧道所需時間為1min,隧道的長度?(3)在第二問中列車以18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某隧道時,完全在隧道的時間?1.(23-24八年級上·貴州黔南·期末)吉林霧凇多在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集中出現(xiàn),這段時間是全年中觀賞吉林霧凇的最佳時節(jié)。下列現(xiàn)象與霧凇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A.滴水成冰 B.露附葉表C.霜降枝葉 D.壺嘴附近的“白氣”2.(23-24八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丁四個相同的玻璃瓶中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則()A.對著瓶口吹氣,是瓶內(nèi)空氣柱在振動發(fā)聲,且甲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B.對著瓶口吹氣,是瓶和水在振動發(fā)聲,且丁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內(nèi)空氣柱在振動發(fā)聲,且甲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動發(fā)聲,且丁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3.(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關(guān)于誤差,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A.誤差是由于測量時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B.選用精確度高的測量儀器,就可以減小誤差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就是錯誤4.(23-24八年級上·云南文山·期末)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A.燒開水時,熱水壺嘴上方的“白氣”B.揭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C.夏天潮濕的早晨自來水管“出汗”D.濕衣服晾干了5.(23-24八年級上·寧夏石嘴山·期末)如圖所示,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四個實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紙屑跳動的幅度不同,說明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B.乙圖通過觀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彈起,可以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C.丙圖逐漸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鈴聲逐漸變小,不可以推斷真空中不能傳聲D.丁圖用相同的力吹一根柳笛,并將它不斷剪短,通過聲音變化可以探究“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6.(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圖所示,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⑤t=3s時,A、B相距8m。A.只有②⑤正確 B.只有②④⑤正確C.只有①③⑤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7.(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雙減”之后,各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如圖是絲語同學在5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的“水瓶琴”。用嘴對著瓶口吹氣時,聲音是由瓶內(nèi)的振動產(chǎn)生的;用大小相同的力吹氣時,水越多,發(fā)出聲音的越高。8.(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移動式劃船機”在重慶市第30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榮獲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明一等獎。它改變了傳統(tǒng)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圖是小王現(xiàn)場劃行的情景,以為參照物,小王是處于靜止的,若他在30s內(nèi)向前行駛了60米,則他行駛的平均速度為m/s。9.(23-24八年級上·江西景德鎮(zhèn)·期末)寒冷的冬天,許多游客會選擇泡溫泉,如圖是廬山天沐溫泉。在溫泉的上方?;\罩著一層“白氣”,這是水蒸氣形成的;冬天的雪花降落在溫泉水里會立刻消失。(均填物態(tài)變化)10.(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圖所示,用鋼尺做探究聲音的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1)本實驗中應該聽的聲音是(選填“A”或“B”);A.鋼尺拍打桌面發(fā)出的;B.鋼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動發(fā)出的。(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3)實驗時,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改變撥動力度,則是研究聲音的響度與的關(guān)系。11.(23-24八年級上·福建三明·期末)為研究小車在足夠長斜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如圖甲所示每次均從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釋放小車,測出小車運動的時間和通過的路程。(1)除了圖中的器材外,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2)小車所放的斜面應保持較(選填“大”或“小”)的坡度;(3)實驗時,小明讓小車從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到某一位置,對小車的運動情況作了以下猜想:①小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成正比②小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實驗時小車6次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從A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345從A點開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猜想(選填“①”或“②”)是正確的,如圖乙所示符合小車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12.(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金銘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觀察“探究水的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前,金銘同學將溫度計正確插入水中,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時,視線A、B、C如圖乙所示,按照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此時示數(shù)應為℃;如果按A所示方式讀數(shù),讀得結(jié)果會(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下表是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的溫度記錄,金銘同學由于粗心記錯了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你認為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第min的溫度,你這樣判斷的依據(jù)是。時間/min…6789101112…水的溫度/℃…95979999929999…(3)改正數(shù)據(jù)后,金銘同學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時水的沸點為℃(4)實驗結(jié)束時,撤掉酒精燈后,發(fā)現(xiàn)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這可能是因為。(5)通過學習思考,金銘認為在用天然氣熬粥、純湯時,在粥、湯沸騰后應(填“保持大火”或“改為小火”)繼續(xù)熬粥、燉湯。13.(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潛水艇由海面上勻速向下潛30s,下降了60m,懸停在海中,接著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1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聲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1500m/s。求:(1)潛水艇下潛的速度是多少?(2)此處海洋深度是多少?14.(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如圖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個區(qū)間測速的相關(guān)標識,區(qū)間測速的基本原理:通過監(jiān)控攝像頭獲取車輛到達區(qū)間測速起點的時間、車輛到達區(qū)間測速終點的時間,從而得出該車輛通過該測速區(qū)間的時間,結(jié)合區(qū)間距離計算平均車速,用來判定車輛是否超速。假設某車輛以70km/h的速度進入如圖所示的區(qū)間測速路段,行駛了一段距離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駛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繼續(xù)行駛直至離開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請計算:(1)汽車以10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2)汽車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駛的總時間;(3)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輛的平均速度有沒有超出限定速度。

專題01\o"第1章機械運動"機械運動、\o"第2章聲現(xiàn)象"聲現(xiàn)象和\o"第3章物態(tài)變化"物態(tài)變化清單01\o"第1章機械運動"機械運動一、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換算關(guān)系: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正確放置刻度尺。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3、長度的估測(1)正確的認識1m、1dm、1cm有多長。(2)常見的物體長度(填單位)①手臂長74cm。②某同學身高160cm。③手指寬1.5cm。④教室課桌高78cm。⑤乒乓球的直徑約是40mm。⑥教室門的寬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書長26.7cm。⑧一元硬幣的直徑18.0mm。二、時間的測量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還有分鐘(min)、小時(h)等。1h=60min=3600s(1h=60min)。2、使用停表測量時間時,要注意確定秒針在大表盤的第一周還是第二周,看小表盤的指針是否過半。三、機械運動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宇宙中的萬物都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運動著,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2、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選取某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作參照物。參照物可任意選?。ㄑ芯繉ο蟛荒苓x作為參照物),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以路面為參照物,汽車是運動的;以車里的人或物品為參照物,汽車是靜止的。3、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抓住“位置變化”這一特點進行分析。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所選參照物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則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對物體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四、速度1、路程與時間之比叫作速度,公式是。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3、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常用平均速度來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4、速度的相關(guān)計算應用公式及其變形公式解題的一般步驟:(1)根據(jù)題意,明確已知量的數(shù)值、單位和物理意義。(2)找出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選用符合題意的物理公式。(3)將已知物理量的數(shù)值和單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得出結(jié)果。注意:勻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意義不同,尤其注意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路程與該段路程所對應的運動時間之比。五、速度的測量1、測量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可以用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時間。測量時應根據(jù)測量要求,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例如,用直尺、卷尺等測量長度,用秒表、手表等測量時間。測量時要注意測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等。2、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測量平均速度時,必須測量出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所用時間。在具體問題中,如何設計實驗測出路程和時間時關(guān)鍵。六、測量誤差1、誤差指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別。2、誤差可以減小,但不能完全消除。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清單02\o"第2章聲現(xiàn)象"聲現(xiàn)象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2、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真空不能傳聲。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消失。(2)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聲波。聲波的傳播也伴隨著能量的傳播。3、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注意事項產(chǎn)生與傳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一個誤區(qū)物體振動發(fā)聲,但發(fā)出的聲不一定能被聽見,要使聲被聽見,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有一定的響度;(2)有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3)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20Hz-20000Hz)四種方法在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時,應用了轉(zhuǎn)換法,比較法和歸納法;在探究真空不能傳聲時,應用了實驗推理法二、聲音的特性聲音的特性: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1)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音調(diào)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低,音調(diào)越低。(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guān),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guān),距聲源越近,響度越大。(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征,它與聲源的材料、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三、聲音的利用1、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yī)生用聽診器查病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nèi)結(jié)石等現(xiàn)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要控制噪聲就要知道聲音從產(chǎn)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1)聲源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2)空氣等介質(zhì)傳播聲音。(3)鼓膜的振動引起聽覺。2、從以上三個方面可知,可從三個方面控制噪聲(1)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2)阻斷噪聲的傳播。(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五、與聲速有關(guān)的計算(1)利用聲速計算打雷處到人的距離。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注意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fā)生的,閃電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2)利用回聲測距。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注意聲音的傳播是“有去有回”的。(3)利用聲音在金屬和空氣中傳播速度不同,計算傳聲時間差,或測算鋼軌、金屬管等的長度。清單03\o"第3章物態(tài)變化"物態(tài)變化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1、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正確使用溫度計要注意以下幾點(1)使用前,應認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2)測量前先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決不能讓被測物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高,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漲裂;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低,則測不出其溫度值。(3)在拿溫度計時,要拿住溫度計的上部,不可讓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4)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側(cè)壁。(5)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中后要稍微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6)記錄溫度值時,不用進行估讀,但不要漏寫或錯寫單位,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不要忘記負號。3.體溫計的使用(1)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往下甩幾下,讓直管內(nèi)的水銀流回玻璃泡內(nèi),然后再進行測量。這是因為體溫計在正常使用時,示數(shù)只升不降,當人體的溫度高于體溫計原示數(shù)時,體溫計的示數(shù)上升,此時能測量出人體的實際溫度。但是,當人體溫度低于體溫計原示數(shù)時,因為體溫計的示數(shù)不會下降,顯示還是之前的溫度,將導致測量值偏高。(2)讀數(shù)時,應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讀數(shù)時精確到0.1℃。二、物態(tài)變化類型的判斷1、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從冰箱拿出的物體冒白氣、冬天浴室玻璃墻壁上出現(xiàn)的“霧”、冬天汽車玻璃上的“霧”等。2、屬于升華現(xiàn)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腦片的利用、燈管和燈泡發(fā)黑現(xiàn)象等。3、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有:霜、雪、霧凇、冬天窗花等。4、汽化特點(1)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2)沸騰只有在達到沸點時繼續(xù)吸熱才可以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三、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及其應用(1)對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物質(zhì)形態(tài),從分子間隙角度,姑且可以認為固體最小、液體較大、氣體最大;物態(tài)變化時,分子間隙增大要吸熱,分子間隙減小要放熱。(2)也可以根據(jù)下圖記憶吸放熱規(guī)律實驗一\o"實驗測量平均速度"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器材】小車、斜坡(長木板)、小木塊、金屬片擋板、刻度尺、停表(秒表)?!緦嶒炘怼俊!緦嶒灢襟E】步驟①選材,將所需要器材準備好,置于水平桌面。步驟②記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步驟③組裝斜面(將小木板墊于長木板一頭,使長木板形成斜面)。步驟④小車試滑(調(diào)整斜面傾斜度,使小車下滑速度不能過快,便于測量時間)。步驟⑤實驗開始,使小車多次在斜面上段滑到下端,記錄時間,時間的平均值為小車運動的時間t。步驟⑥利用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步驟⑦整理器材。【??紝嶒瀱栴}】1、實驗中使用斜面的坡度應較?。ㄌ睢拜^小”或“較大”),其目的是: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2、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的是變速(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3、如果小車過了終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會偏小。4、小車前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1與后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2,則v1<v2(填“>”、“<”或“=”)。5、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時間中點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路程中點的速度為v2,則v1<v2(選填“>”、“<”或“=”)。實驗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和狀態(tài)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實驗器材】晶體(海波或者水)、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燒杯、試管、溫度計、攪拌器、停表?!緦嶒灢襟E】步驟①在小試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體物質(zhì)海波,將攪拌器和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試管里的海波粉中,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接觸試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試管中晶體粉末不宜過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沒溫度計測溫泡即可)步驟②在大燒杯中注入足量的溫水(35~40℃之間),把試管放在大燒杯的水中,將燒杯放在鐵架臺的石棉網(wǎng)上,用酒精燈加熱。步驟③用攪拌器不停地攪動海波,當海波溫度升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并觀察海波的狀態(tài);(等各組的熔化過程完成后繼續(xù)加熱幾分鐘,然后撤去酒精燈和熱水)。步驟④最后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緦嶒灲Y(jié)論】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保持不變;晶體全部熔化為液體時,繼續(xù)加熱,溫度變高。實驗三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和狀態(tài)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緦嶒炂鞑摹胯F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wǎng)、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停表(秒表)?!緦嶒灢襟E】步驟①安裝實驗儀器。步驟②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步驟③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步驟④完成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guān)系的曲線。實驗現(xiàn)象:水沸騰時的現(xiàn)象: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fā)到空氣中。雖繼續(xù)加熱,它的溫度不變。【實驗結(jié)論】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保持不變?!揪毩?】(23-24八年級下·海南海口·期末)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下列詩句中與聲音有關(guān)的知識分析正確的是()A.“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笛聲是通過風吹入人耳的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聲”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C.“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我們能分辨“鳥語”和”泉聲”,是因為響度不同D.“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詩人”放歌”時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答案】D【詳解】A.“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笛聲是通過空氣傳播進人耳的,故A錯誤;B.“不敢恐高聲語,驚天上人”,”高聲”是指聲音的響度高,故B錯誤;C.我們能分辨“鳥語”和”泉聲”,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C錯誤;D.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詩人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練習2】(23-24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yè))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A.B.C.D.【答案】D【詳解】A.中間換算過程單位錯誤,應為7.2mm=7.2×10?3m故A錯誤;B.過程錯誤,且中間換算過程沒有單位,應為15m=15×106μm=1.5×107μm故B錯誤;C.中間換算過程單位錯誤,應為2.5km=2.5×105cm故C錯誤;D.過程正確3.0×106cm=3.0×106×10?2m=3.0×104m故D正確。故選D。【練習3】(23-24八年級下·山東威?!て谀┤鐖D所示是表演者彈奏古箏的情景,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演奏時用力撥動琴弦,音調(diào)升高B.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聲音傳播速度越快C.演奏前需要調(diào)弦,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diào)高D.演奏時細琴弦發(fā)聲的響度大【答案】C【詳解】A.響度與振幅有關(guān);用力撥動琴弦,琴弦振幅越大,響度變大,故A錯誤;B.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而聲音傳播速度與頻率無關(guān),所以保持不變,故B錯誤;C.琴弦越緊,演奏時振動越快,頻率越高,發(fā)聲的音調(diào)越高,故C正確;D.琴弦越細,演奏時振動越快,頻率越高,發(fā)聲的音調(diào)越高,故D錯誤。故選C?!揪毩?】(23-24八年級上·江西景德鎮(zhèn)·期末)“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膘F凇的形成是升華現(xiàn)象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态F(xiàn)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毕灎T“流淚”是熔化現(xiàn)象【答案】D【詳解】A.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植被表面,是凝華現(xiàn)象,故A錯誤;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是凝華現(xiàn)象,故B錯誤;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是液化現(xiàn)象,故C錯誤;D.蠟燭成淚是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現(xiàn)象,故D正確。故選D。【練習5】小明將一杯溫水放入冰箱的冰凍室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杯中的水發(fā)生了物態(tài)變化。如圖所示中的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這杯水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的是()A. B.C. D.【答案】C【詳解】AD.溫度都有上升的趨勢,都是熔化圖像,故AD不符合題意。BC.常溫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凍室中,水變成冰塊是凝固過程,溫度都有下降的趨勢,C的凝固點是0℃,B的凝固點不是0℃,故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揪毩?】(23-24八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左圖所示。要使右邊的函數(shù)圖像能大致描述這個小球的運動,該函數(shù)圖像縱坐標的物理量是()A.路程 B.速度 C.路程、速度均可 D.無法確定【答案】B【詳解】由左圖可知,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小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小球運動越來越快,即速度越來越大。由右圖可知,橫軸代表時間,若縱軸代表路程,路程-時間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不符合題意;若縱軸代表速度,速度-時間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物體做加速運動,符合題意。所以,該函數(shù)圖像縱坐標的物理量是速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練習7】在飛機失事搜尋過程中,搜救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時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如圖所示),它是利用聲音可以在中傳播來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則測位儀發(fā)出信號后需經(jīng)過秒才能接散到信號,這種儀器(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敬鸢浮?0不能【詳解】[1]超聲波傳播的距離為接收到超聲波所用的時間為[2]月球周圍沒有空氣,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不能利用聲波的反射測出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揪毩?】(23-24八年級下·山東濟南·期末)小明回濟南老家過春節(jié),在萊蕪萊嗨貝歡樂世界觀看了非遺表演打鐵花(如圖所示),表演者先將鐵塊放入爐子中變成鐵水,然后通過擊打鐵汁形成“鐵花”,場景非常壯觀。鐵塊變成鐵水的過程是過程。游大明湖賞趵突泉,感受著人間煙火氣,小明回想起學過的課文《濟南的冬天》,其中寫道:“那水呢,不但不結(jié)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其中“熱氣”形成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為。(以上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答案】熔化液化【詳解】[1]物質(zhì)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現(xiàn)象叫做熔化,鐵塊變成鐵水的過程是熔化過程。[2]液化是指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在這個描述中,?水蒸氣?在遇到較冷的綠萍表面時,?會迅速冷卻并轉(zhuǎn)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形成肉眼可見的“熱氣”?!揪毩?】(23-24八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如圖所示,關(guān)于甲乙兩車的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根據(jù)圖示可以判斷:甲車;乙車。(選填“A”、“B”或“C”;A.一定向左運動;B.一定向右運動;C.可能靜止、可能向左、可能向右運動)【答案】CA【詳解】[1]由圖中所給的信息可知,房子煙囪的煙向左飄,所以風向左吹,甲車的旗向左飄,則甲車運動的情況有三種可能:向右運動、靜止、向左運動但運動的速度小于風的速度,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故選C。[2]因為風向左吹,乙車的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就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揪毩?0】(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的原理是。(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3)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是在做(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4)金屬片的作用是。(5)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AB段的路程是:sAB=cm;BC段的速度是:vBC=m/s。【答案】(1)(2)小(3)快變速直線(4)能夠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5)40.00.5【詳解】(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3)[1][2]由圖可知,分度值為1cm,BC段的路程為BC段的時間為BC段的平均速度為由圖可知,分度值為1cm,AB段的距離AB段的時間為AB段的平均速度為則比較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快,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4)在斜面上放置一個金屬片的目的就是讓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來,便于測出小車行駛相同路程的時間。(5)[1][2]AB段的距離sAB=100.0cm?60.0cm=40.0cmBC段的平均速度為【練習11】(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探究萘和燭蠟熔化的規(guī)律:(1)實驗應采用(A/B)裝置,該裝置實驗時溫度上升較(快/慢),便于記錄數(shù)據(jù);(2)實驗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其目的是;(3)圖C是萘和燭蠟熔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象中可看出,萘熔化時的溫度特點是:;(4)將A裝置燒杯和試管中均換成碎冰研究冰的熔化,不考慮空氣傳熱,當燒杯中的冰開始熔化時,試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原因是:?!敬鸢浮?1)A慢(2)受熱均勻(3)溫度不變(4)不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不能繼續(xù)放熱【詳解】(1)[1][2]將裝有萘或者燭蠟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溫度上升速度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所以實驗采用A裝置。(2)在實驗過程中,為了更加直觀觀察實驗現(xiàn)象,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可以讓受熱更加均勻。(3)圖C是萘和燭蠟熔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象中的甲圖線可看出,萘熔化時是一條水平直線,溫度不變,故其溫度特點為溫度不變。(4)[1][2]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溫度保持不變,仍然是0℃,不能繼續(xù)放熱,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不能從燒杯中繼續(xù)吸熱,因此不能熔化?!揪毩?2】(23-24八年級上·四川南充·期末)下表為D3018動車從上海到武昌的運行時刻表:車站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里程/km上海始發(fā)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113∶21445武昌16∶20終點站845求:(1)該動車組從上海到武昌行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若列車全長500m,列車以18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某隧道時,從車頭開始進入隧道到車尾完全通過隧道所需時間為1min,隧道的長度?(3)在第二問中列車以18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某隧道時,完全在隧道的時間?【答案】(1)130km/h(2)2500m(3)40s【詳解】(1)由列車時刻表可知,從上海到武昌行駛的路程s=845km運行時間t=16∶20-09∶50=6h30min=6.5h從上海到武昌行駛的平均速度為(2)列車完全通過隧道所行駛的路程隧道長L隧道=s1-L車=3000m-500m=2500m(3)列車完全在隧道的路程為完全在隧道的時間1.(23-24八年級上·貴州黔南·期末)吉林霧凇多在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集中出現(xiàn),這段時間是全年中觀賞吉林霧凇的最佳時節(jié)。下列現(xiàn)象與霧凇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A.滴水成冰 B.露附葉表C.霜降枝葉 D.壺嘴附近的“白氣”【答案】C【詳解】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A.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題意;D.壺嘴附近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3-24八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丁四個相同的玻璃瓶中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則()A.對著瓶口吹氣,是瓶內(nèi)空氣柱在振動發(fā)聲,且甲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B.對著瓶口吹氣,是瓶和水在振動發(fā)聲,且丁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內(nèi)空氣柱在振動發(fā)聲,且甲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高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動發(fā)聲,且丁瓶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答案】D【詳解】AB.對著瓶口吹氣,是瓶內(nèi)空氣柱在振動發(fā)聲,甲瓶中空氣柱最長,振動頻率最低,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故AB錯誤;C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動發(fā)聲,丁瓶中液柱高度最高,振動頻率最低,聲音的音調(diào)最低,故C錯誤,D正確。故選D。3.(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關(guān)于誤差,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A.誤差是由于測量時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B.選用精確度高的測量儀器,就可以減小誤差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就是錯誤【答案】B【詳解】A.實驗中粗心大意可能造成測量錯誤,認真仔細測量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故A錯誤;B.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都可以減小誤差,故B正確;C.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C錯誤;D.誤差是在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這間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同于錯誤,故D錯誤。故選B。4.(23-24八年級上·云南文山·期末)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A.燒開水時,熱水壺嘴上方的“白氣”B.揭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C.夏天潮濕的早晨自來水管“出汗”D.濕衣服晾干了【答案】D【詳解】A.燒開水時,熱水壺嘴上方的“白氣”是水沸騰產(chǎn)生的大量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題意;B.揭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題意;C.夏天潮濕的早晨自來水管“出汗”,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jīng)龅乃芤夯傻?,故C不符合題意;D.濕衣服晾干了是液態(tài)的水蒸發(fā)變?yōu)樗魵?,故D符合題意。故選D。5.(23-24八年級上·寧夏石嘴山·期末)如圖所示,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四個實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紙屑跳動的幅度不同,說明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B.乙圖通過觀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彈起,可以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C.丙圖逐漸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鈴聲逐漸變小,不可以推斷真空中不能傳聲D.丁圖用相同的力吹一根柳笛,并將它不斷剪短,通過聲音變化可以探究“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答案】D【詳解】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紙屑跳動的幅度不同,聲音的響度也不同,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guān),故A錯誤;B.乙圖通過觀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彈起,可以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故B錯誤;C.丙圖逐漸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鈴聲逐漸變小,可以推斷如果罩內(nèi)沒有空氣,將聽不到聲音,即真空中不能傳聲,故C錯誤;D.丁圖用相同的力吹一根柳笛,并將它不斷剪短,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diào)也不同,通過聲音變化可以探究“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故D正確。故選D。6.(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圖所示,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⑤t=3s時,A、B相距8m。A.只有②⑤正確 B.只有②④⑤正確C.只有①③⑤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答案】A【詳解】①兩個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的,B是從距離O點5m處出發(fā)的,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故①錯誤;②由圖象可知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的5m處,故②正確;③由圖象可知,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故③錯誤;④5s內(nèi),A、B運動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④錯誤。⑤t=3s,物體A仍在原地,物體B的速度為則3秒行駛的距離為二者最開始相距5米,B又運動了3米,所以相距8米,故⑤正確;故只有②⑤正確。故選A。7.(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雙減”之后,各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如圖是絲語同學在5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的“水瓶琴”。用嘴對著瓶口吹氣時,聲音是由瓶內(nèi)的振動產(chǎn)生的;用大小相同的力吹氣時,水越多,發(fā)出聲音的越高。【答案】空氣柱音調(diào)【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用嘴對著瓶口吹氣時,瓶內(nèi)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聲音。[2]用嘴對著試瓶口吹氣時,瓶內(nèi)水越多,空氣柱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8.(23-24八年級上·重慶南川·期末)“移動式劃船機”在重慶市第30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榮獲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明一等獎。它改變了傳統(tǒng)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圖是小王現(xiàn)場劃行的情景,以為參照物,小王是處于靜止的,若他在30s內(nèi)向前行駛了60米,則他行駛的平均速度為m/s?!敬鸢浮縿澊瑱C2【詳解】[1]小王現(xiàn)場劃行的情景,以劃船機為參照物,小王與劃船機沒有位置上的變化,是靜止的。[2]行駛的平均速度為9.(23-24八年級上·江西景德鎮(zhèn)·期末)寒冷的冬天,許多游客會選擇泡溫泉,如圖是廬山天沐溫泉。在溫泉的上方?;\罩著一層“白氣”,這是水蒸氣形成的;冬天的雪花降落在溫泉水里會立刻消失。(均填物態(tài)變化)【答案】液化熔化【詳解】[1]在溫泉的上方?;\罩著一層“白氣”,是溫泉內(nèi)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再遇到冷的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見蹤影,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10.(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圖所示,用鋼尺做探究聲音的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1)本實驗中應該聽的聲音是(選填“A”或“B”);A.鋼尺拍打桌面發(fā)出的;B.鋼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動發(fā)出的。(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