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_第1頁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_第2頁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_第3頁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_第4頁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1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學家。200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的暢銷書中,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為最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觀念,顛覆了我們對自身的幻覺,深刻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這周我們一起共讀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文章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幾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什么會有人呢》,作者道金斯提出了本書的論點是,我們以及其他一切動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創(chuàng)造的機器。在一個具有高度競爭性的世界上,像芝加哥發(fā)跡的匪徒一樣,我們的基因生存了下來,有的長達幾百萬年。這使我們有理由在我們的基因中發(fā)現(xiàn)某些特性。作者將要論證的是,成功基因的一個突出特性就是其無情的自私性。這種基因的自私性通常會導致個體行為的自私性。然而我們也會看到,基因為了更有效地達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滋長一種有限的利他主義。第五章《進犯行為:穩(wěn)定性和自私的機器》。進化上的穩(wěn)定策略,“策略”是一種程序預先編制好的行為方式。例如,“向?qū)κ诌M攻,如果它逃你就追,如果它還擊你就逃”就是一種策略。進化上的穩(wěn)定策略是指,個人的大多數(shù)一旦運用這兩種有條件的策略中的某一種,所有脫離群眾的行為皆會受到懲罰。基因被選擇,不是因為它在孤立狀態(tài)下的“好”,而是由于在基因庫中的其他基因這一背景下工作得好。基因因能相互和諧共存而被選擇在一起,這并不一定說明我們必須要像看待蝴蝶的情況那樣,把基因群體也看成是作為單位來進行選擇?;驇焓怯梢唤M進化上穩(wěn)定的基因形成的,這組基因成為一個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基因庫。大部分因突變、重新組合或來自外部而出現(xiàn)的基因很快就受到自然選擇的懲罰:這組進化上穩(wěn)定的基因重新得到恢復。新基因侵入一組穩(wěn)定的基因偶爾也會獲得成功,即成功地在基因庫中散布開來。然后出現(xiàn)一個不穩(wěn)定的過渡階段,最終又形成新的一組進化上穩(wěn)定的基因――發(fā)生了某種細微程度的進化。漸進的進化過程與其說是一個穩(wěn)步向上爬的過程,倒不如說是一系列從一個穩(wěn)定臺階走上另一個穩(wěn)定臺階的不連續(xù)的步伐。第六章《基因種族》。一個自私基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的目的就是試圖在基因庫中擴大自己的隊伍。從根本上說,它采用的辦法就是幫助那些它所寄居的個體編制它們能夠賴以生存下去并進行繁殖的程序。如果這個白化基因碰巧使它的一些個體對其他的一些白化體表現(xiàn)出利他行為,那么不管它情愿與否,這個白化基因往往因此在基因庫中自然而然地興旺起來。基因有沒有一些比較合乎情理的辦法“識別”存在于其他個體中的其自身的拷貝呢?回答是肯定的。從遺傳學的觀點來看,父母之愛和兄弟/姐妹的利他行為的形成都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原因來解釋:在受益者體內(nèi)存在這個利他性基因的可能性很大。人們有可能把種族偏見理解為是對近親選擇傾向不合理地推而廣之的結果:即把外貌和自己相像的個體視為自己人,并歧視外貌和自己不同的個體的傾向。第七章《計劃生育》。撫養(yǎng)只有作為混合策略的一部分,才能取得進化上的穩(wěn)定――至少需要進行某種數(shù)量的生育活動。動物往往從其自私的觀點出發(fā)繁殖最適量的幼仔。假如它們生育得太少或太多,它們最后撫養(yǎng)的幼仔,會比它們應該生育的最適量來的少。親代個體實行計劃生育,為的是使它們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適度的數(shù)值上。第八章《代際之戰(zhàn)》。親代投資的定義是:親代對子代個體進行的任何形式的投資,從而增加了該個體生存的機會(因而得以成功的繁殖),但以犧牲親代對子代其他個體進行投資的能力為代價。“幼兒應該欺騙”這樣的提法意味著,促使幼兒進行欺騙的基因在基因庫里處于優(yōu)勢地位。如果其中有什么寓意深刻的地方可供人類借鑒,那就是我們必須把利他主義的美德灌輸?shù)轿覀冏优念^腦中去,因為我們不能指望他們的本性里有利他主義的成分。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生存的意義:盡力繁殖并努力保證我們的后代一直有旺盛的繁殖力――所以“人丁興旺”一直都是對一個家族最大的贊美,達到在生物意義上的不朽。第二點就是努力創(chuàng)造覓母――帶有我們標記的思想或事件――并讓其傳播,達到在文化意義上的不朽。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以前我很討厭自私的人,看了《自私的基因》,也慢慢放下了偏見與狹隘。從古至今,大家都在說:“自私是不好的?!痹谖覀兘邮艿降慕逃?,自私的人也是不會有好報的。但是看了本書,我的認知也開始顛覆了?!蹲运降幕颉纷x書心得2“自私的基因”是個很有趣的書名,它激起了我揭開探索生命之旅的好奇心。在沒有遇到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基因”只是靜靜地呆在人類體內(nèi),并為人的一生而勤勤懇懇工作的小粒子。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基因的性質(zhì)竟然可以用“自私”這樣富有強烈的人類感情色彩的詞語來修飾。讀罷本書,心中還在深深地驚嘆造物的偉大。在“不朽的螺線圈”這一章里,作者出人意料地提到――我們,不僅僅是人類,包括地球上的千姿百態(tài)的物種都是生存機器。這樣大膽的`論點就進一步證明了,基因是自私的這一論點。從人類到大象再到細菌,體內(nèi)的分子基本上都同屬一種類型。我們都是同一種復制基因,即DNA分子的生存機器。而在我個人的主觀理解上,道金斯的理論可以把我們?nèi)祟惖能|體解釋為用于保護基因,為基因的正常運作提供穩(wěn)定環(huán)境的“臭皮囊”。而我們?nèi)祟愒诘厍虻幕顒咏^大多數(shù)都受到基因行為的控制。我的驚嘆在于,原來事實往往比想象更離奇。我們眼中形形色色的生命形式都是DNA所創(chuàng)造,并用來延續(xù)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機器。我們?nèi)祟愐恢倍甲哉J為自己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但往往沒有想到,從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上,我們和大多數(shù)物種一樣,都是自私的DNA的掌控之物。這樣說來,自私應該就是生命體的客觀性質(zhì),并非含有貶義的感情色彩。當我們?nèi)祟愖运降叵氩倏卣麄€世界的時候,卻未曾想過,生命的幕后還有更加自私而難以干涉的DNA分子在操控著所有物種的進化和發(fā)展。道金斯在內(nèi)容的開始就毫不猶豫地拋出了這個有趣的觀點,賦予了讀者一種新的生物思維,并為后面的生物行為的解釋做下了極其重要的鋪墊。道金斯認為,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因而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單位。既然自然選擇的最普通的形式是指實體的差別性生存,那么,在我看來,基因之所以是自私的就合乎常理了。一個物種要在地球上繁衍和壯大,就不能用我們?nèi)祟惖赖律纤裱摹肮伯a(chǎn)主義”來決定事情。只有那些生存能力強,優(yōu)越的個體才值得種群付出更大的代價將它們保留下來;也只有它們才經(jīng)得起自然選擇的殘酷考驗;也只有它們才有足夠的生命力來為物種繁衍做出貢獻。就拿貓頭鷹的習性來說,很多小型的貓頭鷹都會生4到6只蛋,而且是先后孵化的,并不像大多數(shù)鳥類那樣同時孵化。因為貓頭鷹的食物比較難捕捉,在哺育期很容易遇到食物不夠的情況。所以為了保持種群的繁衍,貓頭鷹媽媽必須保留其中生命力旺盛的幼兒。也就是說,在不能保全的情況下,寧愿舍棄一些。這樣,后孵化的弟弟妹妹們,就可以被已經(jīng)長成的哥哥姐姐們吃掉。這樣的做法雖然是自私而殘忍的,但是從物種發(fā)展的整體來觀察,卻又是合理的。這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也就是基因自私的理由。無論是我所提及的貓頭鷹的行為習性,還有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生物行為,都可以說明一點:生存機器的行為有一個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具有明顯的目的性。事實上,生存機器都能夠深思熟慮去幫助動物的基因生存下去。在我看來,現(xiàn)在地球上能夠保留而且存活的基因,都是經(jīng)過漫長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它們都有著適應自然的精密編碼程序,甚至還有可能存在超越自然的潛在序列。用一點帶有主觀色彩的形容來說,基因比生物實體更早存活在地球上,它們才是真正的“江湖老手”。各種生存機器從沒有任何思考能力,只是一層保護壁,到人類這種有思維能思考的極其精密的生存機器,都是在DNA分子的操作經(jīng)營下漸漸完成的?;蛐袨榈哪康男砸蚨菢O其明確的,可以說為了生存下去,它們是不擇手段的。在看完整本書,心里多多少少會對人性有點恐懼,原來自私就像是動物的本能一樣潛在在人類的體內(nèi),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自私的行為卻又是合理的。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一點,在很多時候,人類之所以可以在世界上脫穎而出,人類之所以可以與大部分動物區(qū)別開來,是因為我們有屬于自己的璀璨的文明。我們有道德的約束。所以,在我們了解的生命的本質(zhì)后,還是要保持意識上的清醒,保持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人類的傳統(tǒng)美德?;蛟诳陀^上是自私的,但我們可以在主觀意識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價值觀。和諧發(fā)展始終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蹲运降幕颉纷x書心得3我們從何處來?將要到哪里去?在達爾文之前的人類,都覺得自己是神的子孫,或者是跟神有某種關系,然后達爾文橫空出世,拿著一堆動物的骸骨和化石,對狂妄自大的人類說:別做夢了,咱們不過是猴子的親戚而已,咱們的老祖宗包括地球上一切卑賤的生物,咱們也終將被更高級的生物所代替。達爾文的這些話即使是在今天看來,也是很難接受的,看看日本人就知道了,讓他們承認自己的爺爺輩曾經(jīng)干過傷天害理的事情都那么難,更何況承認自己是豬狗的后代呢?不過《自私的基因》的作者又給我們提供了另一條思路,當然作者自己也說,這種新思路甚至在達爾文時期就已經(jīng)初現(xiàn)端倪了,什么思路呢?那就是,我們只不過是基因制造出來的保護殼而已,世間的生物只不過是各種不同形式的保護殼,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基因繁衍下去。說得更簡單一點兒,作者認為,咱們其實就是一輛坦克,而駕駛員就是基因。不太好接受是吧?沒關系,如作者所說,這只是一種思路而已,當然他覺得這種思路更加符合事實。暫且接受這個觀點,看由此出發(fā)能推導出什么結論。首先,這個理論肯定了人類在生物界的特殊性。因為人類之前的進化,全是依靠基因的突變,這種方式漫長而無效率,而人類產(chǎn)生之后,人類就可以利用雜交等技術使得進化變得有方向性了,而更進一步,人類可以改變基因,創(chuàng)造出任何生物。這個結論聽上去有倫理問題,而且也很可怕呵呵,沒關系,后面的結論大多是比較有意思的?;虻膲勖鼰o限長,而它的載體卻沒必要很長。這是對生老病死的一種解釋,因為只要有繁殖,基因就可以把自己延續(xù)下去,而我們--基因的載體,只要完成了這個任務,那繼續(xù)活下去也就沒啥用了,所以當人完成了撫養(yǎng)未成年人的任務之后,就要面對死亡?;虿粫苯涌刂莆覀?,而是生產(chǎn)出我們之后聽之任之,就像程序員與電子游戲,程序員編出來游戲后就不做什么大的修改了,只要把它放到市場上就好,成功的游戲留在市場上賣錢。一個社會的領導者總是少的,群眾總是多的,厲害的人總是少的,受欺負的總是多的,因為基因博弈論證明,少數(shù)鷹派和多數(shù)鴿派是種群的最佳搭配方式?!蹲运降幕颉纷x書心得4經(jīng)典大作就是不一樣,盡管是幾十年前寫的關于進化理論的書籍,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會出現(xiàn)在里面,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建立的解釋體系,仍然是強大的。從我的閱讀記錄來看,我對關于本原問題的好答案有很濃的興趣,《自私的基因》給為什么各種生物會像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邏輯自洽且證據(jù)充分的答案。自私在這本書里,只是一種擬人的說法,方便說明而已,我們大可以這樣理解:基因的自私性質(zhì),是指它有自發(fā)增加自己數(shù)量的趨勢,就和物體在高處總有下落趨勢、高溫物體自發(fā)向低溫傳熱的性質(zhì)一樣,是物理規(guī)律、化學規(guī)律等。實際上,全書對進化的一個根本邏輯可以這樣概括:為什么會這樣呢正常來說,不這樣的都被淘汰了(死掉了)。從宇宙形成之初,物質(zhì)已經(jīng)存在(比這一部分更深入的問題只能交給物理學家了),此書從這樣的條件開始。在某個條件下,例如壓力、溫度等,某些粒子和另外一些粒子容易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結構,而另外一些,因為不穩(wěn)定,無法形成或者無法維持某種結構這時,可以把穩(wěn)定的結構看作進化了,它們比其他粒子更多,打比方說,假設原來的宇宙只有H原子和O原子,某種環(huán)境下形成了H20,也形成了H2O2,但H20因為性質(zhì)穩(wěn)定而占很大比例,H2O2很少或者徹底被分解,可以看作H2O前進了一步。根據(jù)上面的邏輯去演繹,各種各樣的分子機緣巧合之下,碰到了其他分子,形成更穩(wěn)定的分子,各種分子達到了比例穩(wěn)定的狀態(tài),穩(wěn)定的分子不再容易碰到其他分子形成更穩(wěn)定的狀態(tài)了。有些有機物,可以復制自己據(jù)我的理解,應該就是堿基之間的連接與分開吧,也可以對應形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zhì)。這里算是基因吧。有些基因形成的蛋白質(zhì)可以包裹基因分子,因此更穩(wěn)定,它的數(shù)量會逐漸增加。不同的基因會碰到一起,有時候可以連接在一起,如果連接在一起可以穩(wěn)定,或者形成了互利,形成的保護更好,他們的數(shù)量也會變多(不是它們主觀想要互利,而是自然界只有穩(wěn)定的東西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變多的)。漸漸地,基因就變成了基因集合,進而形成生命。單個基因不一定能分好壞,在不同的集合里,同一個基因就不一定是好是壞。假定草食動物對應合適的牙齒和胃由兩個基因管理,碰巧出現(xiàn)了肉食的牙和草食的胃,它們的搭配不好,所以就被淘汰了。作者以賽艇為例說明,劃槳最好以左右平均搭配為好,在一個右手漿手多的環(huán)境,左手漿手的加入更能提高成績。作者極力避免提到意識這東西,更不用說人。他把各種各樣的生物歸類為生存機器,和當初保護基因分子的蛋白質(zhì)一樣,把行為都看作是基因制造的物質(zhì)的外在表現(xiàn),是基因這個程序設定好的。(當然,他也說了,對行為的控制是遲滯的、延時的)。這種基因控制行為的理論基礎,解釋了各種各樣的行為,包括、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的愛、蟻后奴役工蟻、鳥一窩該生幾個蛋等等。即使在個體層面上的利他行為,拋開意識對行為的干擾,也可以理解為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