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粵教滬科版高一歷史下冊月考試卷84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明清兩朝實施的“改土歸流”,其正確含義是()A.開墾土地,興修水利B.對地方官實行的人員流動制度C.設立土司等各級政府機關D.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員代替土司長官2、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閉關政策阻礙中英貿易B.工業(yè)革命后英國要擴大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C.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商利益D.英國為爭取自由通商3、在《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中,英國和日本從中國攫取利益的最主要出發(fā)點()A.力圖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B.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階段性要求C.為資本主義國家商品輸出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D.為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輸出提供有利條件4、哥倫布在遺言中說:“承萬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發(fā)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我發(fā)現了很多其他住著食人者的島嶼并在我所發(fā)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苯Y合這段材料和所學知識,下列結論具有真實性的是()A.哥倫布根本沒有到達印度B.哥倫布到達印度時,印度附近島嶼上住著食人者C.哥倫布在死時才知道他發(fā)現了印度D.哥倫布曾經到達過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5、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內容。下列屬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縣長官②隋唐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長官④明朝廢除丞相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漢高祖“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到漢文帝時,“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百姓“皆背本趨末”。這說明()A.漢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紙空文B.漢文帝放棄了重農抑商的錯誤政策C.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業(yè)發(fā)展D.封建統(tǒng)治者并不真正實行抑商政策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7、法國《1875年憲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使兩國走上了代議制道路。下列關于兩部憲法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國家元首有權任命內閣(政府)成員。
②內閣(政府)要對國家元首負責。
③國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議會的權力。
④議會完全行使立法權A.①B.②C.③D.④8、對于新中國的工業(yè)化,有人認為:毛澤東他們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面鄧小平們則為這座房子進行了基礎裝修:現如今我們所做的,該是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對房子進行精裝修了。依據材料所述,下列有關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歷程敘述正確的是()A.1957年底,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基礎B.1978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C.1992年,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D.1995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初步形成9、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的原則有()A.聯(lián)邦制原則B.三權分立原則C.總統(tǒng)主權原則D.人民主權原則10、創(chuàng)建合眾國的那一代人,無一不是啟蒙思想的繼承者。他們把新大陸作為“自由與自治”的實驗場。(梁霄羽《極簡美國史》等)材料中說的“那一代人”通過“實驗”實現的“自由與自治”()A.體現了“制約與平衡”的原則B.最終確立了美國的“邦聯(lián)”體制C.避免了絕對權力在美國的出現D.廢除了美國南方的黑人奴隸制度1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互動的整體化趨勢,世界市場進一步發(fā)展”,為論證該觀點,你將選擇的論據有()A.日益明顯的國際分工,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增長B.飛機、輪船的發(fā)明,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lián)系C.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加速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D.通訊工具的創(chuàng)新加速了各地商業(yè)信息的交流12、1930年蘇聯(lián)糧食產量為835.4億千克,1931年降至694.8億千克;1930年蘇聯(lián)糧食出口483億千克,1931年增至518億千克。關于該情況說法正確的是()A.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小導致糧食產量下滑B.為蘇聯(lián)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化提供了資金C.糧食減產促使政府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業(yè)上來D.挫傷農民積極性,導致農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13、北宋初年,一方面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另一方面,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這些舉措客觀上()A.改變了唐末以來地方割據局面B.解決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增強了對抗外敵的軍事實力D.加重了國家財政的負擔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4、【題文】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成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5、【題文】(判斷正誤,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問題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共八大的基礎上又有新認識,表現在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6、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以他錯誤的認為而命名的當地土著居民是____。17、德意志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議會,議會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其中帝國議會由成年男子選舉產生,作用很小。______(判斷對錯)18、1949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______(判斷對錯)19、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掌握了灌鋼法的煉鋼技術,中國的煉鋼技術一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夕都領先于世界。20、【題文】二戰(zhàn)后期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實質上是美國獨霸世界的新國際關系體系。21、中國是絲綢之國,絲織品產量很大,除國內使用外,還銷往西域、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從秦漢時期起,中國通向中亞、歐洲的商路,開始以絲綢而馳名世界。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7分)22、蘇俄實施的新經濟政策,以承認商品貿易和部分生產資料私有的合法性為主要內容,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有利于穩(wěn)定政治形勢。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4分)23、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命令‘制’,令為‘詔’,自稱曰‘朕’自今以來,除謚法?!薄顿Y治通鑒》“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車同文字。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鄉(xiāng)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史記》材料二:“漢武帝時,國力充實。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間,武帝發(fā)動了三次大規(guī)模對匈奴的反擊。第一次,漢軍奪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第二次,漢軍取得河西走廊,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漢軍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漢的威脅?!薄獨v史教材材料三:“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薄叭收邜廴恕薄墩撜Z》(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請舉出孔子、秦始皇、漢武帝三人的事跡各兩例。(6分)(2)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一書中說:“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边@種說法是否有理?請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歷史小論文。(14分)要求:①題目自擬②論點應有史實支持,需有自己的結論(觀點)③論述層次清晰,文字通順流暢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4、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命令‘制’,令為‘詔’,自稱曰‘朕’自今以來,除謚法。”——《資治通鑒》“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車同文字。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鄉(xiāng)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薄妒酚洝凡牧隙骸皾h武帝時,國力充實。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間,武帝發(fā)動了三次大規(guī)模對匈奴的反擊。第一次,漢軍奪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第二次,漢軍取得河西走廊,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漢軍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漢的威脅?!薄獨v史教材材料三:“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薄叭收邜廴恕薄墩撜Z》(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請舉出孔子、秦始皇、漢武帝三人的事跡各兩例。(6分)(2)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一書中說:“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边@種說法是否有理?請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歷史小論文。(14分)要求:①題目自擬②論點應有史實支持,需有自己的結論(觀點)③論述層次清晰,文字通順流暢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評卷人得分六、問答題(共4題,共20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
指出材料一中圖一、圖二反映了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變化的影響何在?26、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初;德意志仍然是一個政治分裂;經濟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1807年,德意志邦國之一的普魯士進行了農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繼進行了類似改革。1834年,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宣告成立,促進了統(tǒng)一市場的形成,德意志的工業(yè)化進程由此開始,并對政治統(tǒng)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編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現代化進程研究》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國工業(yè)化進程加快,通過普法戰(zhàn)爭,德國從法國奪取了礦產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qū),并獲得50億法郎的戰(zhàn)爭賠款,統(tǒng)一后的德國繼續(xù)擴大軍費支出,大大刺激了與軍火生產有關的重工業(yè)。軍事上的需要使鐵路和海運獲得迅速發(fā)展,進而帶動了鋼鐵;機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業(yè)部門的發(fā)展。由于德國工業(yè)化起步較晚,這使得它能夠集中力量投資于新興產業(yè),因此電氣、化工等現代化工業(yè)部門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19世紀后半期,德國在學習外國先進科技的基礎上,完成了科學研究向應用轉變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學發(fā)現很快就能應用于生產、轉化為生產力。
——摘編自孫炳輝;鄭寅達《德國史綱》
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870年后德國工業(yè)化迅速發(fā)展的原因。27、區(qū)域的世界·聯(lián)系的世界·多樣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時期;周王自稱“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稱為“中國”(即中央之國),文獻準確記載的區(qū)域大致在黃河流域。古希臘人認為,他們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獻中明確記載的地理范圍不超過地中海周邊地區(qū)。羅馬人則說,眾神選擇并指引羅馬成為世界中心,羅馬帝國初期所能明確認識的地理范圍已遠遠超過了古希臘,但仍限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中西部。上述三個文明對于遠離其統(tǒng)治區(qū)域的地方則認識模糊。
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對世界認知的共同之處。28、歷史敘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4近代中國出現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將零散而混亂的過去信息整理成有條理的歷史知識是歷史解釋的基本任務;探討因果是歷史解釋的重要形式。
(據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yǎng)和技藝》)
根據材料二對歷史解釋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圖4所示近代中國新事物的出現。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解析】D試題分析:土司制度是古代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的地方制度,由地方的少數民族世家大族世代管理本民族地區(qū)。改土歸流政策取消了少數民族世代相襲管理地方的權力,改由中央任命官員管理地方,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AB錯,是對“流”字的字面解析;C錯,不是設立土司管理地方,是取消土司制度??键c:地方管理制度【解析】【答案】2、B【分析】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工業(yè)革命后英國要擴大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故B項正確,ACD三項也是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zhàn)爭;要求學生清楚導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基礎題,難度較低.【解析】【答案】B3、B【分析】A.甲午戰(zhàn)爭以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鴉片戰(zhàn)爭以后沒有。
B.鴉片戰(zhàn)爭適應了資本主義商品輸出的要求;而甲午戰(zhàn)爭適應了列強資本輸出的要求,都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不同階段的發(fā)展要求。
C.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為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輸出商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甲午戰(zhàn)爭不是這個出發(fā)點。
D.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主要是為了向中國輸出商品;而不是輸出資本。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zhàn)爭和甲午戰(zhàn)爭;要求學生結合兩次戰(zhàn)爭的背景和影響來分析。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后,列強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對外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解析】B4、A【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哥倫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其根本沒有到達印度,A項正確;
哥倫布根本未到達過印度;BCD錯誤,不符合史實,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哥倫布開辟的新航路的路線:1492年,哥倫布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王室支持了這次航行。這次航行到達美洲。路線:西班牙→大西洋→美洲西印度群島(發(fā)現“新大陸”)。
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對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大掌握?!窘馕觥緼5、A【分析】試題分析: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縣長官,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②隋唐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加強皇權的措施;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長官,是為防止武將專權,加強中央集權;④明朝廢除丞相也屬于加強皇權的措施,故選A??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窘馕觥俊敬鸢浮緼6、C【分析】題干材料反映了漢高祖時期朝廷實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到漢文帝時期,商人的法律地位低但已經富貴,百姓們紛紛放棄農業(yè),轉而去經商了,由此可知,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業(yè)發(fā)展,故C項正確.
A項中“一紙空文”不符合史實;應排除.
歷代統(tǒng)治者一直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故BD兩項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需要掌握漢代抑商政策的表現與成果.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材料的解讀與分析理解;結合重農抑商政策的相關知識解答即可.
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考查對漢代抑商政策的表現與成果的把握,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答案】C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7、AC【分析】①國家元首有權任命內閣(政府)成員這是近代法國和德國政體的共同特點。
②內閣(政府)要對國家元首負責不準確;法國的政府要對議會負責。
③國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議會的權力是正確的;法國總統(tǒng)可以聯(lián)合參議院解散眾議院,而德國的議會,皇帝可以解散。
④議會完全行使立法權不準確;德國議會的立法權不完整。
故選:AC。
本題主要考查近代法國和德國的政治體制;要求學生結合兩國政體的特征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近代法國和德國政體的特征,學生要有較強的對比分析的能力。【解析】AC8、AC【分析】聯(lián)系所學可知;AC正確,符合題意;
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所以B錯誤;
改革開放30年即2008年;我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以D錯誤。
故選:AC。
本題考查的是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解答的關鍵信息是“有關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歷程敘述正確”
本題考查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考查了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解析】AC9、ABD【分析】據課本可知1787年憲法體現了聯(lián)邦制;分權與制衡和民主制的原則;故ABD正確。
故選:ABD。
本題主要是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注意把握憲法體現的原則。
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題目設置較簡單?!窘馕觥緼BD10、AC【分析】根據題意結合已學知可知;美國1787年憲法按照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構建中央政府。將立法;行政、司法的權力分別授予參眾兩院、總統(tǒng)、最高法院三個部門,三者獨立平等,互相制約,以防止專制的出現,體現“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原則。
故選:AC。
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的代議制;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并聯(lián)系已學知識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的代議制,有難度。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代議制的惹事與理解?!窘馕觥緼C11、ACD【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第2次工業(yè)革命以后,國際分工更加明細,促使國際貿易增長,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世界市場的發(fā)展。
B.輪船是第1次工業(yè)革命的表現。
C.第2次工業(yè)革命以后;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加速了世界經濟全球化。
D.新式的通訊工具使世界各地聯(lián)系密切加強;也促進了世界市場的發(fā)展。
故選:ACD。
本題主要考查兩次工業(yè)革命;要求學生結合兩次工業(yè)革命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問題要搞清楚第2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和影響,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的能力。【解析】ACD12、BD【分析】“1930年蘇聯(lián)糧食產量為835.4億千克;1931年降至694.8億千克;1930年蘇聯(lián)糧食出口483億千克,1931年增至518億千克”為蘇聯(lián)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化提供了資金,挫傷農民積極性,導致農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故BD正確;
AC材料未體現;排除。
故選:BD。
本題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題的關鍵是“1930年蘇聯(lián)糧食產量為835.4億千克,1931年降至694.8億千克;1930年蘇聯(lián)糧食出口483億千克,1931年增至518億千克”。
本題為中檔題,考查斯大林模式,犧牲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的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lián)農業(yè)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窘馕觥緽D13、AD【分析】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另一方面,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灸責監(jiān)督,說明宋朝加強了中央權力和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改變了唐末以來地方割據局面,同時也導致了元兵元官的局面,費用支出龐大,加重了國家財政的負擔。故AD正確。
故選:AD。
本題主要是考查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要掌握北宋采取這些措施的作用。
本題考查對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緼D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4、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但不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是在1922年提出,所以題目錯誤?!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誤15、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獲取信息并進行判斷的能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中共十四大會議上提出的;不本題說法錯誤,選擇B項。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中共八大。【解析】【答案】B16、印第安人【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fā),經大西洋到達美洲西印度群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發(fā)現了美洲新大陸,他以為到達了印度,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故答案為:印第安人。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重點掌握哥倫布發(fā)現美洲準確記憶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17、略
【分析】德意志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議會;議會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其中帝國議會由成年男子選舉產生,作用很小.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憲法》的主要內容;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熟記該憲法的主要內容.
《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封建專制主義殘余;皇帝擁有極大的權力,議會無實權,廣大民眾和資產階級并未獲得多少實際的政治權利.
②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tǒng);最終導致德國引起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③阻礙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徹底完成.【解析】A18、B【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1949年全國人大還沒有召開,全國人大召開是1954年。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要求學生結合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召開的基本特征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我國政協(xié)制度和人大制度建立的表現,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解析】B1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掌握了灌鋼法的煉鋼技術,使中國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6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世界,題干時間錯誤,故選B??键c:中國古代的冶金業(yè)【解析】【答案】B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二戰(zhàn)后期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實質上確立是美蘇兩級國際格局,美蘇兩國激烈冷戰(zhàn)最終導致這一體系解體,本題說法錯誤。
考點: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發(fā)展。
點評:戰(zhàn)后世界格局經歷了兩級格局的嚴重冷戰(zhàn)對峙,蘇聯(lián)解體后的局部地區(qū)的激烈沖突,以及當前多極化趨勢發(fā)展日益深化等階段。從中不難發(fā)現,和平與發(fā)展仍將是此后世界發(fā)展的主題,但局部沖突難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對比和分化組合尚在變動之中?!窘馕觥俊敬鸢浮緽21、錯誤?!痉治觥拷z綢之路是漢朝開創(chuàng)的;秦朝時期沒有絲綢之路,故本題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本題主要考查絲綢之路;要求學生結合古代絲綢之路的起止地點特征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古代絲綢之路的開創(chuàng)時間和起止地點,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解析】錯誤。四、判斷題(共1題,共7分)22、√【分析】【解析】【答案】對五、材料題(共2題,共4分)23、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可以直接寫出孔子、秦始皇、漢武帝三人的事跡各兩例。(2)“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焙x是在孔子所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是中國社會主導思想,秦皇漢武奠定了中國社會的政治統(tǒng)治基礎,此一觀點說法正確,結合史實找出具體史實論據加以論證即可??键c:儒家思想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解析】【答案】略24、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可以直接寫出孔子、秦始皇、漢武帝三人的事跡各兩例。(2)“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焙x是在孔子所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是中國社會主導思想,秦皇漢武奠定了中國社會的政治統(tǒng)治基礎,此一觀點說法正確,結合史實找出具體史實論據加以論證即可。考點:儒家思想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解析】【答案】略六、問答題(共4題,共20分)25、變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變?yōu)樗逄迫×恐?。影響: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分工明確,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管運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河北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農業(yè)推廣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妒覂葘n}項目生態(tài)性居住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犊谇唤M織病理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貿函電與單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需求分析與系統(tǒng)設計(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WTO-TBT基礎知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財貿職業(yè)學院《先秦散文研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統(tǒng)維護保養(yǎng)規(guī)范
- 202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篇)
- 2022年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虎符銅砭刮痧)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課件
- 文件袋、檔案袋密封條模板
- 依圖科技業(yè)務概述
- 支氣管鏡室工作制度
- 船模制作教程(課堂PPT)課件(PPT 85頁)
- 防腐檢查培訓教材ppt課件
- 肺炎鏈球菌肺炎醫(yī)學PPT課件
- 小學英語微課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