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人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由于蘇格拉底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只能從其弟子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后兩人的記載又有所不同。有人認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發(fā)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自身的想法,色諾芬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亦是如此。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社會的變遷影響文獻著述B.歷史解釋依賴文獻互證C.歷史文獻著述具有主觀性D.文獻著述反映歷史真實2、當代著名史家杜維運先生說:“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是歷史的兩大要素。所謂歷史敘事,一般來講,是敘述以往發(fā)生過的事件。歷史解釋大致是闡明歷史發(fā)展的軌跡及其意義所在?!毕铝袑儆跉v史解釋的是A.(晉)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B.叔孫通為劉邦設計禮儀,使君臣尊卑差別猶如天壤之別C.(漢代)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D.皇帝兼并天下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3、津巴布韋獨立的時間是A.1965年B.1970年C.1980年D.1991年4、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新一輪勘探與發(fā)掘工作又取得重要進展:距今約3600年;保存最好的二里頭早期宮室建筑問世;二里頭遺址的文化遺存主要包括。

①遺跡。

②遺物。

③墓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關于秦漢時期鐵犁牛耕推廣的程度,學者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漢代已普遍使用或以牛耕為主,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該時期鐵犁牛耕技術雖有進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導地位的起土、翻土農具仍以鍤、鋤為主。由此推斷A.鐵犁牛耕推廣程度尚缺證據B.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無法考證C.只有一種觀點與史實相符合D.史觀的差異導致意見出現分歧6、“以詩文證史”是指用詩詞歌賦和筆記小說等文學作品作為史料來研究歷史和書寫歷史。宋代以來諸多史家開始自覺將詩文作為史料,形成了“以詩文證史”的史學傳統(tǒng)。這說明A.官修正史內容多不可信B.詩文具有一定史料價值C.詩文反映了真實生活D.詩文記錄正史沒有的內容7、考古學證明;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邦國林立,《尚書》《左傳》等文獻也記載了這一歷史現象。據此可知。

①傳世歷史文獻中的記載最為真實②考古學成果佐證了歷史文獻記載。

③古史傳說中隱含一定的歷史信息④龍山文化是早期中華文明的代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歷史意見”指的是在那制度實施時代的人們所切身感受而發(fā)出的意見。這些意見,比較真實而客觀,待時代隔得久了,該項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單憑后代人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以往的各項制度,那只能說是一種時代意見。下列屬于時代意見的是A.“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東漢·王充《論衡》)B.(實行均田制)“國家殷富,庫藏盈溢,錢絹露積于廊者不可較數”(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C.(王安石變法)“舍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宋·司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D.(以皇帝名義“詔定國是”,其目的是)“以變法為號令之宗旨,以西學為臣民之講求,著為國是,以定眾向,然后變法之事乃決,人心乃一,趨向乃定。”(梁啟超《戊戌政變記》)9、劉師培在(南北文學不同論)中說:“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際,多尚虛無。民祟實際.故所著之文,不外記事、析理二端。民尚虛無,故所作之文,或為言志、抒情之體?!弊髡邔δ媳蔽膶W差異的分析A.完全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B.本質上屬于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區(qū)域特色D.沒有認清文學特色的復雜性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史料分類史料;是歷史的遺存,也是研究歷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與價值不同,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更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歷史發(fā)生時產生;后者是指對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詮釋。(二)“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文獻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記錄的歷史;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憶錄或公開的報道等,其原作者而為之的歷史;有意想以文字影響時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檔案、軍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種文物等,這都是當時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歷史證據。

請根據上述史料分類的提示;將上述史料進行分類,將字目填在下列橫線上。

(1)第一手史料:____

(2)第二手史料:____

(3)文獻史料:____

(4)實物史料:____

(5)有意史料:____

(6)無意史料:____11、(探索歷史的奧秘)(10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3年;探險家史蒂芬斯到中美洲進行考察,在熱帶叢林的深處,發(fā)現了一座湮沒了千年之久;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坍塌的神廟上那一塊塊巨大的基石,布滿精美的雕飾;石板鋪成的道路,還保留著當年的樣子;石砌的民宅與貴族的宮殿盡管大多已倒塌,但仍可想見當年繁榮、喧鬧的景象。

——《岳麓版高中歷史教科書》

材料二。

材料三(這些)城市;如果它們可以這樣稱呼的話,是舉行儀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里)從事的是刀耕火種的農業(yè)。因此,他們需要不斷地遷移村莊駐地。為了平衡這種暫時的生活方式,耕種者們在主要是舉行宗教儀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頭建筑物,以此承他們的社會的統(tǒng)一4至10世紀期間,(這個)文明非常繁榮,但隨后便衰落下去。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史蒂芬斯發(fā)現了哪一文明的遺址?其發(fā)現有何意義?(2分)

(2)據材料二;指出圖中建筑和文字的特點。(4分)

(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從人為的角度,分析文明衰落的原因。(4分)12、(探索歷史的奧秘)

克里特文明是愛琴海地區(qū)的古代文明;擁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特島上的山區(qū)長滿了森林;提供了建造單桅商船的木材。米諾斯人駕著這些商船,滿載著來自埃及的糧食;象牙和玻璃,來自敘利亞的馬和木材,來自愛琴群島的銀子、陶器和大理石,來自塞浦路斯的銅,以及自己島上產的橄欖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考古學家尼古拉·普拉東在克里特島上發(fā)掘出土了“宏偉的宮殿;別墅、農場、居民區(qū)和規(guī)劃整齊的城市、港口設施、貫穿全島的公路網、教堂和秩序井然的墓地”。居民的生活是相當“現代化的”:“所有城市中心都有完備的污水排放系統(tǒng)、衛(wèi)生設施和家庭廁所?!贝罅康谋诋?、塑像、花瓶、雕刻品;它們體現出活潑而快樂的藝術風格。

——摘編自閔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克里特文明產生的有利條件。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克里特文明興盛時期城市獲得了怎樣的發(fā)展?

(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克里特文明的發(fā)現對于認識歐洲歷史有什么意義?13、(探索歷史的奧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津巴布韋遺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公里的馬斯溫戈鎮(zhèn)附近;是津巴布韋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址,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在公元13—15世紀,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遺址于1877年被發(fā)現,占地達一萬多畝。在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里,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

——摘編自王青青《津巴布韋:大津巴布韋遺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韋遺址之建筑群。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與所學知識;指出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

(2)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概括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70年代;英國探險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隊在非洲考察,與當地土著相遇。對此事件,斯坦利和當地土著酋長摩基姆巴分別有自己的敘述。

材料一斯坦利的敘述:

早8點左右;我們看到一個市場,附近停泊著許多獨木舟。人們立即集合起束,從四面八方向我們逼近:我們長時間保持自制。但最后他們因我們的鎮(zhèn)靜而鼓起勇氣,當某個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們一齊向我們投擲木矛時,我們才被迫開搶,對他們予以回擊,迫使他們驚惶逃竄下午2點,我們從兩岸樹木茂密的河道中駛出看到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發(fā)現我們后站起泉,高聲喊叫,把角吹得異常響在5分鐘里,我們全力射擊,無暇顧及別的事。但最后我們人正在距我們約200碼的地方重新組織力量。我們熱血沸騰。這簡直是殺戮。他們第一次感到我們憎惡居住在這里的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們。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敘述:

當我們聽說那個白皮膚的人(指斯坦利)要來的時候;我們不禁驚奇地我們對自己說,這人的皮膚是白色的,一定是從河流王國來的,他是我淹死的弟兄們中的一個。一切生命都來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要回到我們中間來,他要回家了。我們要舉行一個宴會,我下令將去迎接我們陪伴他高高興興返回村莊但是我們靠近他的小舟對,聽到喊聲:“土匪!土匪!并向我們噴射鐵雨,我們一時驚呆了那天晚上我們回來時看到了可怕的東西,我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們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燒,水中飄滿了死尸。那些強盜和土匪消失了?,F在請告訴我,那白人對我們公平嗎?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為什么?(4分)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認為誰的敘述可信,為什么?(4分)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又杏秀~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綜觀上述遺跡遺物,圓坑應屬殷墟文化第四期,為祭祀坑。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遺物,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根據發(fā)掘清理情況分析,其放置時是有一定次序的。首先是置放大量海貝和玉石禮器、青銅獸面、小型青銅件以及樹干等。其次再置放大型青銅容器和青銅立人像、人面、樹座等。最后置放一層象牙??又谐鐾恋那嚆~人面像、人頭像有的已損壞,多經過火燒,大部分遺物遭損。據此推測大多數遺物中在投置坑中之前為人們舉行某種儀式時有意損壞的。綜觀上述遺跡遺物,二號坑的時代,大致相當殷墟晚期,其性質應是祭祀坑。

——摘編自徐自強《廣漢、安陽祭祀坑比較研究》(1)根據材料;比較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和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遺跡遺物的不同點。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地出土遺跡遺物反映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銅立人像的著裝示意圖。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銅器的什么特點?

(2)據材料二分析青銅立人像的著裝情況怎樣?

(3)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銅立人像的形象,說明了什么?17、(探索歷史的奧秘)

三星堆遺址的驚世發(fā)現集中反映了巴蜀文明的成就。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從早期城市的“磁體”和“容器”兩大功能來看;三星堆古城可以成為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經濟形態(tài)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層似應是歷代蜀文化最早匯集的結穴處和時代性文化積淀的結果。在三星堆祭祀坑的龍虎尊等器物內出土了海貝4600枚,這應該是古代閉塞的“天府之國”同南海交通的明證,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進與商品交換的影響。

——摘編自譚繼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材料二西亞地區(qū)出土的大型雕像;多發(fā)現于宗廟祭祀場所(如神廟或露天的神廟廣場),這與我國三星堆遺址的情況相似。這些雕像造型特點;藝術風格及表現手法也與三星堆銅像相似,在西亞地區(qū)也有雕像上覆蓋金面罩、金箔的傳統(tǒng),古代西亞與三星堆類似的“神樹”或“神柱”也時有發(fā)現。蘇美爾人的神廟總是占據著城市中主要位置,也與三星堆古城情況相近。

——摘編自敖天照《三星堆蜀都源流再探》請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認識三星堆文化的?據材料一;指出這些認識的研究視角。

(2)據材料二,指出三星堆文化與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綜合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點。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4分)19、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從材料中的“有人認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發(fā)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自身的想法,色諾芬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亦是如此”來看,說明歷史文獻著述具有主觀性,受到作者自身觀點或明或暗的影響,故答案為C項。材料沒有反映社會變遷的影響,排除A項;B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說法絕對,且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B【分析】【詳解】

“遂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屬于歷史敘事,故A錯誤;“使君臣尊卑差別猶如天壤之別”屬于歷史解釋,故B正確;“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屬于歷史敘事,故C錯誤;“兼并天下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也屬于歷史敘事,故D錯誤。故選B。3、C【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津巴布韋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故C項正確;ABD錯誤。4、D【分析】根據所學;二里頭遺址內發(fā)現有宮殿;居民區(qū)、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故D項正確。

點睛:二里頭遺址位于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于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垱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制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5、A【分析】【詳解】

隨著考古的深入和研究的深人,可以考證并日益接近歷史的真相,排除B項;題干材料兩種觀點意見不一,但隨著考古的深入和研究的深入,對于秦漢鐵犁推廣程度會有新的認識,排除C項;兩種觀點意見分歧主要是所掌握的實物證據不足導致的,與史觀無直接關系,排除D項;鐵犁牛耕推廣程度之所以出現分歧,主要.是實物證據和史料不足而影響的,故本題選A項。6、B【分析】【詳解】

“以詩文證史”意味著將詩文作為史料使用,這說明詩文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B正確;官修史書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A;詩文是文學作品,內容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排除C;詩文記錄面較廣,也記錄正史包含的內容,排除D。7、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學成果佐證了歷史文獻記載,而且古史傳說中隱含一定的歷史信息,而龍山文化是早期中華文明代表,B項正確;傳世歷史文獻是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及考古資料,排除A、C、D項。故選B項。8、A【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中“歷史意見”與“時代意見”的定義可知,“時代意見”就是指“后代人”對前代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所做出的與當時時代相適應的評價。結合選項比較可知:“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東漢·王充《論衡》),符合“時代意見”的特征,即“后代人”對前代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所做出的與當時時代相適應的評價。故答案為A項。B項,該項描寫的是孝文帝改革后,商業(yè)、絲織業(yè)發(fā)展,社會生產進步,國家富裕,財政收入增加的狀況,是當時人的認識、評價,與“時代意見”不符,排除;C項,該項是同時期司馬光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與“時代意見”不符,排除;D項,該項是梁啟超對戊戌變法的評價,與“時代意見”不符,排除。9、C【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劉師培關于南北環(huán)境及文風的邏輯摻雜有些主觀因素;不完全符合歷史唯物主義,故A項錯誤;從材料邏輯中可知地理環(huán)境,是導致南北文風差異的重要因素,但并未達到“決定性”的程度,故B項錯誤;不管環(huán)境與文化間的邏輯關系如何,不同地區(qū)間文化不同是事實,故C項正確;從材料敘述可知,劉師培已經看到不同地區(qū)文化的多樣性,即復雜性,故D項錯誤。

考點:中國古代的文學與科學技術·中國古代文學的時代特色·古代文化的區(qū)域特色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一手史料“指接近或歷史發(fā)生時產生”,袁世凱就職照片是其就職時拍攝,屬于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指對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詮釋”,陳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是對近代中國的研究,屬于二手史料;根據材料“文獻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記錄的歷史”可知,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符合文獻資料的定義;根據材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多由考古所得”可知,圓明園遺址屬于實物史料;有意史料“指著述、回憶錄或公開的報道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屬于這一類史料;無意史料“指政府檔案、軍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種文物等,這都是當時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歷史證據”可知,民國時期婚禮照是時人拍攝照片,無意間成為研究近代婚禮變化的資料,因此屬于無意史料?!窘馕觥緾、A、B、D、E、F11、略

【分析】試題分析:

(1)依據材料一的關鍵信息“中美洲;千年之久、古城、神廟”可以判斷;探險家史蒂芬斯發(fā)現的是失落已久的美洲瑪雅文明。

(2)觀察材料二的圖片可以發(fā)現;圖中的建筑呈梯形結構,可以同時作為神廟;天文臺和墳墓使用。文字是方塊圖形,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

(3)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人口爆炸;土壤肥力耗盡、人類爭斗、疫病流行等人為因素都可以導致文明的衰落。

考點:探索歷史的奧秘??瑪雅文明?瑪雅文明的發(fā)現【解析】(10分)

(1)文明:瑪雅。(1分)意義:發(fā)現了失落已久瑪雅文明。(1分)

(2)建筑:梯形結構;同時作為神廟;天文臺和墳墓使用。(2分)

文字:方塊圖形;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2分)

(3)原因:人口爆炸;土壤肥力耗盡;人類爭斗;疫病流行。(4分)12、略

【分析】(1)從材料“克里特島上的山區(qū)長滿了森林島上產的橄欖油和陶器”“米諾斯人駕著這些商船;滿載著來自埃及來自敘利亞來自愛琴群島來自塞浦路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答案。

(2)從材料““宏偉的宮殿;別墅、農場、居民區(qū)和規(guī)劃整齊的城市、港口設施、貫穿全島的公路網、教堂和秩序井然的墓地””“居民的生活是相當“現代化的””“大量的壁畫、塑像、花瓶、雕刻品;它們體現出活潑而快樂的藝術風格”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克里特文明與周邊文明的相互影響及其地位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窘馕觥浚?)有利條件: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克里特人擅長航海;擁有高效能船隊;對外貿易活躍;擁有豐富的物產。

(2)發(fā)展:形成了以宮殿為中心的合理布局;城市商業(yè)發(fā)達;文明程度較高;城市生活時尚,充滿情趣;城市規(guī)模龐大,人口眾多。

(3)意義:與周邊的文明中心相互影響吸收,造就歐洲早期文明的輝煌;是古希臘文明乃至歐洲文明的源頭,推進了歐洲文明的歷史。13、略

【分析】【詳解】

(1)狀況:根據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誰去、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是曾經作為首都、既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濟技術水平、對外貿易較為發(fā)達、統(tǒng)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和貧富差別等。

(2)根據材料“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結合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wèi)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等?!窘馕觥浚?)狀況:作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既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濟技術水平;對外貿易較為發(fā)達;統(tǒng)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貧富差別。

(2)特點: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僅答石頭,不得分);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wèi)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14、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雙方敘述一致。

(2)本題屬于開放試題,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若指出雙方各執(zhí)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即可?!窘馕觥?1)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指出三項即可得3分)雙方敘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雙方各執(zhí)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可得4分。15、略

【分析】【詳解】

(1)不同點:根據材料“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根據材料“坑中有銅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根據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三星堆和殷墟都屬于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說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同時期中國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兩地遺址中有相同內容,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兩地遺址的遺址坑都是祭祀用,重視祖先崇拜?!窘馕觥浚?)不同點: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文明起源多元一體;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系;重視祖先崇拜。16、略

【分析】第(1)問;根據材料圖片的信息及所學,可以得出該青銅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的特點。

第(2)問;人像的著裝情況可根據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認真觀察圖片中的細微之處。

第(3)問,形象要從五官、體形、衣著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說明的內容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地位。從而得出答案?!窘馕觥浚?)特點: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

(2)穿了三重衣服:外為單袖齊膝左衽長襟衣;中著雙袖右衽雞心領,里面還有一件窄長雞心領短衣。

(3)形象: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濃眉大眼,方頤大耳,身著三層衣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握物獻祭狀;這說明青銅立人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其它如:側面反映了服飾文化的豐富多彩或展現了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成就等內容均可)。17、略

【分析】【詳解】

(1)由材料“三星堆古城可以成為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經濟形態(tài)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層似應是歷代蜀文化最早匯集的結穴處和時代性文化積淀的結果。”和“這應該是古代閉塞的“天府之國”同南海交通的明證;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進與商品交換的影響?!笨梢娮髡哒J為三星堆文化的產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文化的影響。而“早期城市的“磁體”和“容器”兩大功能”來看,材料是從早期城市的功能和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來分析三星堆文化。

(2)由材料“西亞地區(qū)出土的大型雕像這些雕像造型特點、藝術風格及表現手法.在西亞地區(qū)也有雕像上覆蓋金面罩、金箔的傳統(tǒng)神廟總是占據著城市中主要位置,也與三星堆古城情況相近?!保梢娙嵌盐幕c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有:雕像放置場所,造型特點、藝術風格;神廟的城市位置。通過材料一、二,容易得出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點:鮮明的地域特色;明顯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響;融匯了中原和其他區(qū)域的文明?!窘馕觥浚?)認識:三星堆文化的產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文化的影響。

視角:早期城市的功能;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

(2)相似之處:雕像放置場所;造型特點;藝術風格;神廟的城市位置。

特點:鮮明的地域特色;明顯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響;融匯了中原和其他區(qū)域的文明。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8、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到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