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007-2016 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_第1頁
DB33T 2007-2016 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_第2頁
DB33T 2007-2016 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_第3頁
DB33T 2007-2016 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_第4頁
DB33T 2007-2016 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3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Phyllostachysprominens浙江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I本標準起草單位:桐廬縣農業(yè)和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1高節(jié)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又名洋毛竹、黃露頭、鋼鞭哺雞竹,學名PhyllostachysprominensW.Y.Xi又稱鞭梢、筍鞭,新竹鞭的先端部分,形狀尖削,夏秋季2在距立竹基部20cm處,開深15cm~20cm、長20cm、寬10cm的半月形溝,坡地在立竹基部上部溝深15cm~20cm、寬15cm,溝距2m~3m,坡地沿等高線水平開溝,施入肥料后用土4造林技術4.1造林地選擇4.1.1環(huán)境要求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平均氣溫15℃~19℃,極端低溫不低于-20℃。4.2.1年齡生長健壯、枝葉茂盛、分枝低、不開花、無病蟲害的1年生~24.2.2規(guī)格和要求3壯飽滿的側芽;稈柄無損傷;竹稈留枝4盤~6盤,頂部切口平整、不開裂;帶宿土,總重8kg/株以4.2.3包裝和運輸4.2.4存放4.3造林方法4.3.1整地坡度15o以下的造林地,全面墾復整地。坡度15o~25o的造林地,沿等高線帶狀或塊狀整地。帶狀整地,帶寬2m~3m;塊狀整地,規(guī)格為2m×2m。翻墾深度30cm以上,清除造林地內的根蔸、雜灌及4.3.2挖穴挖穴規(guī)格為長80cm、寬50cm、深40cm。坡地造林穴的長邊應與等高線平行,挖穴時把表土和心4.3.3造林時間4.3.4造林密度4.3.5栽植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4.4幼林撫育4.4.1補植4.4.2水分管理44.4.3施肥1年施肥2次,4月、6月~7月各施肥1次,株穴施肥或撒施。以6月~施肥量每年增加一倍。使用的復合肥(N+P2O5+K2O)含量≥45%,質量應符合GB15063的規(guī)4.4.4套種4.4.5新竹留養(yǎng)4.4.6竹林保護新造竹林嚴禁牲畜入內,防風、防火、防病蟲害、防人為損害,確保快速郁閉成5培育技術5.1.1林分結構立竹密度每公頃7500株~9000株,立竹胸徑55.1.2林地墾復5.1.3施肥5.1.5新竹留養(yǎng)5.1.6伐竹55.1.7鉤梢選擇具有5.1.1的林分結構,竹筍年產量22500kg/hm2以上,坡度15o以下,光照充足,土壤疏松、選擇具有5.1.1的林分結構,竹筍產量22500kg/hm5.3.2覆土粒含量50%~70%,容重1.0~1.2g/cm3,pH值4.5~5.5。蔸(根)等。一次覆土可保持3年的高節(jié)覆土后前2年進行每年2次的林地墾復,抽枝長葉期施肥,清除竹伐蔸和覆土層中的竹鞭;第二次為9月~10月,結合筍芽分化期施肥,清除覆土層中的竹鞭;覆土后第3年起,按自然筍栽培65.3.5施肥覆土肥筍前肥新竹抽枝長葉肥筍芽分化肥5.3.6采筍5.3.7輪閑覆土竹林覆土白筍栽培3年,按自然筍栽培措施培育3年,可再進行覆土白5.4林地淺層覆蓋鞭筍栽培5.4.1竹林選擇5.4.2淺層覆蓋6月,結合林地淺鋤在竹林中均勻撒施復合肥750kg/hm2~900kg/hm2,然后充分灌溉林地,再覆蓋5.4.3鞭筍采收覆蓋15天后,每隔4天~5天采挖一次鞭筍。扒開覆蓋物,挖取鞭筍,長20cm~30c蓋上覆蓋物。立竹空處不挖,稀處少挖,密處多挖。鞭筍挖至9月下5.4.4林地墾復10月,深翻林地15cm~25cm,將覆蓋物翻5.4.5施肥5.4.6林分結構調控7竹林連續(xù)淺層覆蓋鞭筍栽培2年,按自然筍栽培措施培育2年,可再進行淺層覆蓋鞭筍栽培。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時采用低毒低殘留化學藥劑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GB4285的規(guī)定。主要病蟲害防81.及時清除林內病竹,減少侵染源;2.出筍前林地撒施石灰粉1800kg1.秋冬季墾復,破壞越冬場所;2.成蟲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3.適當以上的塑料薄膜在筍尖套袋;5.成蟲出土時用苦參·煙堿噴霧防油與柴油1:9配制藥劑噴煙或16%滅幼脲Ⅲ號加入填充劑(滑石粉1.黑光燈誘殺成蟲;2.卵期施放赤眼蜂;3.3齡~4齡幼蟲期用阿維菌1.松土除草,殺死越冬卵和老熟幼蟲;2.黑光燈誘殺;3.施放白僵菌,噴阿維?蘇云菌藥劑;4.竹腔注射內吸性藥劑或幼蟲期高蟲口時用2.5%1.燈光誘殺;2.綠僵菌生物防治。在金針蟲危害嚴重的竹林中開溝,埋入綠僵菌粉;3.危害嚴重的竹林在筍期過后,用5%辛硫磷顆粒劑309筍≥150300800≥2003501000≥2504501200≥2050100氣候條件: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平均氣溫15℃~19℃,極端低溫不低于-20℃。來鞭長15cm~20cm,去鞭長20cm~30cm,帶宿土,竹稈留枝4盤~6幼林撫育施肥:1年施肥2次,株穴施或撒施,4月、6月~7月各施肥1次60kg或復合肥90kg~180kg,第林地墾復:6月~7月,結合施肥深翻林地一次,深度15cm~2新竹留養(yǎng):出筍盛期末,年留養(yǎng)新竹每公頃2400株~2800株,胸徑5cm施肥量(kg/hm2)3月~4月6月~7月復合肥9月~10月復合肥林地墾復:覆土后前2年每年2次林地墾復清除覆土層中的竹鞭;覆土后第3年起,與自然筍栽培相同。名稱等級色澤形態(tài)單株重量(g)自然筍一級二級三級早出一級整,無損傷。二級三級白筍一級二級整,無損傷。三級一級整,無損傷。三級施肥種類復合肥尿素復合肥復合肥施肥量(kg/hm2)750~900300~450750~900600~750輪閑覆土:覆土白筍栽培3年,按自然筍栽培措施培育竹林利。淺層覆蓋:6月,結合林地淺鋤撒施復合肥750kg厚的稻草或竹葉。鞭筍采收:覆蓋15天后,每隔4天~5天采挖一次鞭筍。扒開覆蓋物,發(fā)現(xiàn)鞭筍,截取鞭30cm,后重新蓋上覆蓋物。鞭筍挖至9月下旬結林地墾復:10月,深翻林地15cm~25cm,將覆蓋物翻十一月十二月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物物行鞭初期行鞭高峰期竹葉老化筍芽越冬期出筍期幼竹高生長和抽枝長葉期1.施肥。2.覆土。3.覆土白筍生產林地墾復。4.鞭筍采收。5.造林。1.造林。2.竹筍早出覆蓋。3.覆土。主要病蟲害防治竹叢枝病竹金針蟲一字竹筍象熟幼蟲;2.黑光燈誘殺;菌藥劑;4.竹腔注射內吸性藥劑或幼蟲期高蟲口時用2.5%溴氰治。1.黑光燈誘殺成蟲;2.卵期施放赤眼蜂;3.3齡~4齡幼蟲期用阿維菌素乳油、吡蟲啉乳油噴霧防治。2.及時剪除病枝并燒毀。1.燈光誘殺;綠僵菌粉;3.危害嚴重的竹林在筍期過后,用5%辛硫磷顆粒劑30kg/hm2~37.5kg/hm2施入表月前清除萌發(fā)嫩草,消滅幼齡幼蟲;2.6月黑光燈誘殺成蟲;3.及早挖除蟲筍、殺死幼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