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練習題(合集)
第一單元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A1
1、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
A、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B、四診八綱和陰陽五行
C、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D、八綱辨證和五行學說
E、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
2、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內(nèi)涵是
A、人體是一個整體,人與自然、社會相互統(tǒng)一
B、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C、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D、人體三焦是一個整體
E、五臟與六腑是一個整體
3、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心是
A、心
B、腦
C、經(jīng)絡(luò)
D、臟腑
E、五臟
4、整體觀念的內(nèi)容為
A、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B、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C、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D、五臟一體觀,形神一體觀
E、以上均是
5、下列表述中屬于證的是
A、肝陽上亢
B、水痘
C、感冒
D、頭痛
E、惡寒
6、下列表述中屬于證的是
A、胸痛
B、水痘
C、惡心
D、風熱感冒
E、惡寒發(fā)熱
7、下列表述中不屬于癥的是
A、胸悶
B、惡寒
C、口苦
D、發(fā)熱
E、消渴
二、B
1、A.八綱辨證
B.精氣血津液辨證
C.臟腑辨證
D.整體觀念
E.辨證論治
<1>、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指導思想是
ABCDE
<2>、中醫(yī)學的治療特點是
ABCDE
2、2腦
B.肝
C.心
D.五臟
E.經(jīng)絡(luò)
<1>、有機整體的中心是
ABCDE
<2>、有機整體的主宰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整體,就是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整體觀念,是中醫(yī)學關(guān)于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
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認識。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五臟一體觀,即構(gòu)成人體的臟腑、形體、官竅等各個組成部分,通過經(jīng)絡(luò)的溝通聯(lián)絡(luò)作用,
構(gòu)成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系統(tǒng)之間在結(jié)構(gòu)與功能上是完整統(tǒng)一的。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整體觀念的內(nèi)容包括:(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①五臟一體觀;②形神一體觀;(2)人
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3)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證,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
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zhì)的癥狀和體征構(gòu)成。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癥狀和體征等資
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zhì)、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guān)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zhì)的證
候的過程。
【該題針對“辨證論治”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nèi)
在聯(lián)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zhì)的癥狀和體征構(gòu)成。如風熱感冒、肝陽上亢、心血虧
虛、心脈痹阻等。
【該題針對“辨證論治”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癥”,是指疾病的單個癥狀,以及舌象、脈象等體征。如發(fā)熱、畏寒、口苦、胸悶、便澹、
苔黃、脈弦等?!白C”,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
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zhì)的癥狀和體征構(gòu)成。
【該題針對“辨證論治”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B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指導思想是整體觀念。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中醫(yī)學的治療特點是辨證論治。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人體是由許多組織器官所構(gòu)成的,臟腑、經(jīng)絡(luò)、肢體、孔竅和氣血津液等,雖各有不同的生
理功能,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從而形成了一個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聯(lián)系五體、五官
九竅等的五個生理系統(tǒng),并通過經(jīng)絡(luò)縱橫廣泛地分布,以貫通內(nèi)外上下,運行氣血津液,滋養(yǎng)并調(diào)節(jié)各組
織器官的活動。從而形成人對自身的有機的整體性認識。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心藏神又稱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統(tǒng)率全身臟腑、經(jīng)絡(luò)、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和主司精
神、意識、思維和情志等心理活動的功能。人體之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心所臧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動
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故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
為之心”。
【該題針對“整體觀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第二單元精氣學說
一、A1
1、氣的概念源于
A、云氣說
B、水地說
C、元氣說
D、精氣說
E、水氣論
2、構(gòu)成宇宙的本原是
A、天氣
B、精氣
C、陽氣
【)、水精
E、地氣
3、天地萬物相互聯(lián)系的中介是
A、天氣
B、地氣
C、精氣
D、陰陽
E、陽氣
4、構(gòu)成人體的基本物質(zhì)是
A、天氣
B、清氣
C、陽氣
D、水精
E、精氣
5、氣的運動形式不包括
A、升
B、降
C、聚
D、散
E、化
6、兩漢時期“元氣一元論”認為,構(gòu)成宇宙萬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質(zhì)是
A、元氣
B、精氣
C、谷氣
【)、云氣
E、精
7、精氣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
A、精氣是構(gòu)成宇宙的本原
B、精氣的運動與變化
C、精氣是天地萬物的中介
D、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E、以上皆是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氣的概念源于“云氣說”。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精氣是物質(zhì)宇宙的本原,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gòu)成,宇宙自然界是一個萬物相通、天地一統(tǒng)
的有機整體。人體亦由精氣所構(gòu)成。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lián)系的中介。精氣分陰陽,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萬物。天地萬物
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天地萬物之間充斥著無形之精氣,并相互作用,且這些無形之精氣還能滲入于有形
的實體,并與已構(gòu)成有形實體的精氣進行著各種形式的交換和感應(yīng),因而,精氣又是天地萬物之間相互聯(lián)
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質(zhì)。其精氣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維系著天地萬物之聯(lián)系,并使萬物得以相互
感應(yīng)。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精氣是物質(zhì)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gòu)成,宇宙自然界是一個萬物相通、天地一統(tǒng)
的有機整體。人體亦由精氣所構(gòu)成。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氣的運動稱為氣機,主要包括升、降、聚、散等幾種形式。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兩漢時期的元氣說同化了之前的各種氣概念,認為元氣是構(gòu)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
物質(zhì)。這就是后世所謂的“元氣一元論”。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精氣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精氣是構(gòu)成宇宙的本原;精氣的運動與變化;精氣是天地萬物的
中介;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該題針對“精氣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第三單元陰陽學說
一、A1
1、屬于陰的脈象是
A、滑
B、浮
C、沉
D、洪
E、數(shù)
2、屬于陽證的是
A、表證
B、里證
C、虛證
D、寒證
E^血虛證
3、屬陽的脈象是
A、沉
B、澀
C、洪
D、細
E、小
4、診斷疾病時以氣息分陰陽,屬陽者為
A、語聲低微
B、語聲無力
C、少言沉靜
D、語聲高亢
E、低聲懶言
5、人體形體組織按陰陽屬性劃分,屬陰中之陽的是
A、皮
B、脈
C、肉
【)、筋
E、骨
6、藥味分陰陽,屬陽是的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澀
E、甘、苦、淡
7、下列各項中,屬于陰的是
A、脈象洪大
B、面色鮮明
C、遲脈
D、脈象滑數(shù)
E、聲高
8、“陰病治陽”的病理基礎(chǔ)是
A、陰虛
B、陽虛
C、陰盛
D、陽盛
E、陰陽兩虛
9、對陰陽偏衰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
D、熱者寒之
E、調(diào)整陰陽
10、對陰陽偏盛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
D、熱者寒之
E、調(diào)整陰陽
11、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
D、熱者寒之
E、調(diào)整陰陽
12、“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指的是
A、陰病治陽
B、陽病治陰
C、熱者寒之
D、寒者熱之
E、陽中求陰
13、下列選項中,可以用陰陽相互轉(zhuǎn)化來解釋的是
A、陰損及陽
B、陰病治陽
C、陽中求陰
D、寒極生熱
E、熱者寒之
14、“陰勝則陽病”說明了陰陽之間的何種關(guān)系
A、陰陽交感
B、陰陽互根
C、陰陽對立
D、陰陽消長
E、陰陽轉(zhuǎn)化
15、“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主要說明陰陽之間存在何種關(guān)系
A、對立制約
B、互根互用
C、互為消長
D、平衡協(xié)調(diào)
E、互相轉(zhuǎn)化
16、“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闡述的陰陽關(guān)系是
A、陰陽消長
B、陰陽交感
C、陰陽轉(zhuǎn)化
D、陰陽對立
E、陰陽互根
17、所謂“獨陰不生,獨陽不長”說明陰陽之間的何種關(guān)系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互根
C、陰陽交感互藏
D、陰陽消長
E、陰陽轉(zhuǎn)化
18、晝夜分陰陽,屬于“陰中之陰”的時間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9、關(guān)于陰和陽的概念描述中,最確切的是
A、陰和陽是中國古代的兩點論
B、陰和陽即是矛盾
C、陰和陽代表對立的事物
D、陰和陽代表對立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屬性
E、陰和陽說明相互關(guān)聯(lián)著的事件
二、B
1、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1、五臟分陰陽,屬于“陰中之陽”的臟是
ABCDE
<2>、五臟分陰陽,屬于“陽中之陰”的臟是
ABCDE
2、A.陽偏衰
B.陽偏盛
C.陰偏盛
D.陰偏衰
E.陰陽兩虛
<1>、“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適用的病證是
ABCDE
<2>、“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適用的病證是
ABCDE
3、A.陰偏衰
B.陽偏衰
C.陰偏盛
D.陽偏盛
E.陰陽兩虛
<>1、“陰病治陽”的病理基礎(chǔ)是
ABCDE
<2>、“陽病治陰”的病理基礎(chǔ)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l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脈象分陰陽:辨脈之部位、動態(tài)、至數(shù)、形狀也可以分辨病證的陰陽屬性。如以部位分,寸
為陽,尺為陰;以動態(tài)分,則至者為陽,去者為陰;以至數(shù)分,則數(shù)者為陽,遲者為陰;以形狀分,則浮
大洪滑為陽,沉澀細小為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0,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表證、實證、熱證屬陽;旦證、虛證、寒證屬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9,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脈象分陰陽:辨脈之部位、動態(tài)、至數(shù)、形狀也可以分辨病證的陰陽屬性。如以部位分,寸
為陽,尺為陰;以動態(tài)分,則至者為陽,去者為陰;以至數(shù)分,則數(shù)者為陽,遲者為陰;以形狀分,則浮
大洪滑為陽,沉澀細小為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8,點擊提問】
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以氣息分陰陽,語聲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動者,屬實、屬熱,為陽;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
沉靜者,屬虛、屬寒,為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7,點擊提問】
5、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人體形體組織按陰陽屬性劃分,皮膚為陽中之陽,肌肉為陽中之陰,筋為陰中之陽,骨為陰
中之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6,點擊提問】
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種滋味,辛、甘、淡三味屬陽,酸、苦、咸三味屬陰。辛的
藥物能散能行,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甘能補虛(氣虛、陽虛等)、緩急止痛等作用,淡能滲濕利水作用,
凡是溫熱的、干燥的、興奮的、前進的等,其屬性都為陽。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6,點擊提問】
7、
【正確答案】C
【答窠解析】以陰陽理論辨析其陰陽屬性。如色澤分陰陽,色澤鮮明為病屬于陽;色澤晦暗為病屬于陰。
氣息分陰陽:語聲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動者,多屬實、屬熱,為陽: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者,多屬
虛、屬寒,為陰。動靜喜惡分陰陽:躁動不安屬陽,蜷臥靜默屬陰;身熱惡熱屬陽,身寒喜暖屬陰;等等。
脈象分陰陽:那脈之部位、動態(tài)、至數(shù)、形狀也可以分辨病證的陰陽屬性。如以部位分,寸為陽,尺為陰;
以動態(tài)分,則至者為陽,去者為陰;以至數(shù)分,則數(shù)者為陽,遲者為陰;以形狀分,則浮大洪滑為陽,沉
澀細小為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5,點擊提問】
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陽偏衰產(chǎn)生的是“陽虛則寒”的虛寒證,治療當扶陽抑陰,《內(nèi)經(jīng)》稱之為“陰病治陽”。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4,點擊提問】
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虛則補之”,即補其不足。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3,點擊提問】
1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陰陽偏盛: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病理變化?!瓣柺t熱,陰盛則寒”
是陽偏盛和陰偏盛病機的特點。前者其病屬熱屬實,后者其病屬寒屬實。
損其有余,又稱損其偏盛,是指陰或陽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證,應(yīng)當用“實則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①抑其陽盛:對“陽盛則熱”所致的實熱證,應(yīng)用清瀉陽熱,“治熱以寒”,用“熱者寒之”的法則治療。
②損其陰盛:對“陰盛則寒”所致的實寒證,應(yīng)當溫散陰寒,“治寒以熱”,用“寒者熱之”的法則治療。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2,點擊提問】
11、
【正確答案】E
【答窠解析】調(diào)整陰陽,使之保持或恢復相對平衡,達到陰平陽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也是陰陽學
說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內(nèi)容。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1,點擊提問】
1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陽虛則生內(nèi)寒,出現(xiàn)虛寒證,系陽虛無以制陰而致陰盛,須用“益火(目的或者根本)之源,
以消陰翳(臨床上虛寒證屬陰的范疇)”,補陽以制陰,《內(nèi)經(jīng)》稱之為“陰病治陽”。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0,點擊提問】
13、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寒極生熱,對于有些寒性病證,當病情發(fā)展到寒氣極盛的階段時,常??梢猿霈F(xiàn)陰盛格陽的
假熱癥候,稱為寒極生熱、重陰必陽。體現(xiàn)了事物陰陽屬性由寒轉(zhuǎn)熱的變化。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9,點擊提問】
14、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陰陽的對立制約,是指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一個統(tǒng)一體中的相互斗爭、相互排斥和相互制
約。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切事物或現(xiàn)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雙方既是對立的,又
是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是對立的結(jié)果。
陰陽的相互制約,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大多具有相互抑制和約束的特性。陰陽雙方的相互制約,主要
體現(xiàn)為對立事物或現(xiàn)象的相互調(diào)控作用。正是由于陰和陽之間的這種相互對立制約,才維持了陰陽之間的
動態(tài)平衡,因而促進了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無論是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體的生理、病理,均體現(xiàn)了陰
陽的對立制約關(guān)系。正常者如“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
下”、“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則如“陰勝則陽病,
陽勝則陰病”、“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等。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8,點擊提問】
1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陰陽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聯(lián)系。如上為陽,
下為陰,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就無所謂上。又如組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zhì)氣
和血兩者的關(guān)系,氣屬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人體的陰津損傷,會
累及陽氣也傷;陽氣損傷,會累及陰津也傷,也是基于陰陽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qū)е玛庩?/p>
之間互根互用的關(guān)系破壞,就會引起“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俱損的病變。最終導致“陰陽離
決,精氣乃絕"?!笆亍笔鞘赜趦?nèi),“使”是行于外。這是對陰陽雙方依存關(guān)系的很好說明。結(jié)合人體的
生理功能而言,陰指物質(zhì),陽指功能,物質(zhì)居于體內(nèi),功能表現(xiàn)于外。在外的陽是內(nèi)在物質(zhì)的表現(xiàn),所以
說陽為“陰之使”,在內(nèi)的陰是產(chǎn)生機能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chǔ),所以說陰為“陽之守”。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7,點擊提問】
16、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陰陽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現(xiàn)象中相互對立著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
關(guān)系。即陰和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
前提和條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陰和陽之間的互根關(guān)系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獨陰不生,獨陽不生”,
甚則“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而死亡。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6,點擊提問】
17、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陰陽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現(xiàn)象中相互對立著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
關(guān)系。即陰和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
前提和條件?!蔼氷幉簧?,獨陽不長”說明陰陽之間不能脫離彼此而相互獨立,體現(xiàn)了二者的互根關(guān)系。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5,點擊提問】
18、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晝夜陰陽屬性的一般說法是:上午屬陽中之陽,下午屬陽中之陰,前半夜屬陰中之陰,后半
夜屬陰中之陽。
【該題針對“陰陽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4,點擊提問】
19、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
概括。陰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xiàn)象,又可以表示同事物或現(xiàn)象內(nèi)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該題針對“陰陽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53,點擊提問】
二、B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
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p>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4,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
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p>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5,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陰虛則熱”的虛熱證,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可“陽中求陰”,即在補陰時適當
佐以補陽藥,如腎陰虛衰而相火上僭的虛熱證,可用滋陰降火的知柏地黃丸少佐溫熱藥性的肉桂以陽中求
陰。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1,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陽虛則寒”的虛寒證,當“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可“陰中求陽”,即補陽時適當佐
以補陰藥,如真武湯中大量補陽藥中配以芍藥,以陰中求陽。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72,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凡陽虛不能制陰而致陰盛(陽消陰長)的虛寒證,宜用補陽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陰
病治陽”;又稱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這是針對單純陽虛證的治療原則。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8,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A
【答窠解析】凡陰虛不能制陽而致陽亢(陰消陽長)的虛熱證,宜用補陰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陽
病治陰”;又稱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是針對單純陰虛證的治療原則。
【該題針對“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69,點擊提問】
第四單元五行學說
一、A1
1、培土生金法的原理是
A、五行相侮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生
2、瀉南補北法的原理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3、下列選項屬于“實則瀉其子”治則的是
A、肝旺瀉心
B、肝旺瀉膽
C、肝旺瀉肺
D、肝旺瀉腎
E、肺旺瀉胃
4、五行學說指導診斷,面色發(fā)黑,脈象為沉,則病位在
A、肝
B、心
C、脾
【)、肺
E、腎
5、根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立的治法是
A、瀉南補北
B、培土制水
C、抑木扶土
D、益火補土
E、佐金平木
6、下列哪種治法體現(xiàn)了五行相克規(guī)律
A、金水相生
B、益火補土
C、抑木扶土
I)、滋水涵木
E、培土生金
7、屬于“子病犯母”的臟病傳變是
A、心病及肝
B、心病及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腎
E、肝病及肺
8、臨床常見的心火引動肝火之心肝火旺證,屬于
A、相乘傳變
B、母病及子
C、相侮傳變
D、子病犯母
E、子盜母氣
9、下列情志相勝關(guān)系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怒勝思
B、思勝恐
C、恐勝喜
D、喜勝悲
E、驚勝怒
10、五行關(guān)系中“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是指
A、木生土
B、木克土
C、木侮土
【)、木乘土
E、木疏土
11、肺病及肝的五行傳變是
A、母病及子
B、五行相乘
C、子病犯母
D、五行相侮
E、五行相克
12、屬于“相侮”的臟病傳變是
A、肝病及脾
B、肝病及腎
C、肝病及肺
D、肝病及心
E、脾病及心
13、五行中某一行過于強盛,使原來克制它的一行不僅無法克制它,反而受其反向克制,說明五行之間的
關(guān)系是
A、五行制化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14、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難以抵御其所不勝的正常限度的克制,說明五行之間的關(guān)系是
A、五行制化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15^金虛木侮屬于
A、母病及子
B、相乘傳變
C、子病犯母
D、相侮傳變
E、制化傳變
16、五行中,木是土的
A、所不勝
B、相生
C、母
D、子
E、所勝
17、五行中,“火”的“所不勝”之行是
A、木
B、水
C、土
D、金
E、以上均非
18、五行中,“木”之“所勝”為
A、火
B、水
C、土
D、金
E、以上均非
19、五行之中,木是水的
A、母
B、子
C、所勝
D、所不勝
E、以上均非
20、五行中,“土”的“所勝”之行是
A、木
B、火
C、±
D、金
E、水
21、五行特性中,何曰“潤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22、四時季節(jié)中屬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長夏
[)、秋
E、冬
23、五行中具有“稼稿”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24、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
A、金
B、水
C、木
D、火
E、土
二、B
1、A.母病及子
B.相乘傳變
C.子病犯母
D.相侮傳變
E.制化傳變
<1>、水氣凌心屬于
ABCDE
<2>、木火刑金屬于
ABCDE
2、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1>、屬于“金”的情志是
ABCDE
<2>、屬于“火”的情志是
ABCDE
3、A.角音
B.徵音
C.宮音
D.商音
E.羽音
<1>、屬于“金”的音是
ABCDE
<2>、屬于“火”的音是
ABCDE
4、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1>、屬于“水”的味是
ABCDE
<2>、屬于“木”的味是
ABCDE
5、A.胃
B.赤
C.黃
D.白
E黑
<1>、屬于“金”的色是
ABCDE
<2>、屬于“水”的色是
ABCDE
6、A.風
B.暑
C.濕
D.爆
E寒
<1>、屬于“水”的氣是
ABCDE
<2>、屬于“火”的氣是
ABCDE
7、A.目
B.舌
C.口
D.鼻
E耳
<1>、屬于“水”的官是
ABCDE
<2>、屬于“土”的官是
ABCDE
8、A.筋
B.脈
C.肉
D.皮
E.骨
<1>、屬于“金”的體是
ABCDE
<2>、屬于“木”的體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l
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運用五行相生規(guī)律來治療疾病,其基本治療原則是補母和瀉子,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
子”。補母適用于母子關(guān)系的虛證;瀉子適用于母子關(guān)系的實證。依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
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種。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8,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運用五行相克規(guī)律來治療疾病,其基本治療原則是抑強扶弱。抑強,適用于相克太過引起的
相乘和相侮。扶弱,適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
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瀉南補北法四種。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7,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肝之母為腎,肝之子為心,肝旺治法為瀉其子即為瀉心火。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6,點擊提問】
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考查五色、五脈、五臟的五行屬性。由分析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外在表現(xiàn),依據(jù)事
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和五行生克乘侮規(guī)律,可確定五臟病變的部位,推斷病情進展和判斷疾病的預后。即所
謂“視其外應(yīng),以知其內(nèi)臟”.
五行:木火土金水,
對應(yīng)五色:青赤黃白黑,
對應(yīng)五脈:弦洪緩浮沉,
對應(yīng)五臟:肝心脾肺腎。
所以送E。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5,點擊提問】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依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
法四種。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4,點擊提問】
6、
【正確答案】C
【答窠解析】根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的治療原則是抑強和扶弱。抑強,是根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抑制病邪亢盛一
方以使不及一方易于恢復的法則,適用于相克太過。其中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治法,適用于
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之證。依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
法和瀉南補北法四種。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yīng)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3,點擊提問】
7、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子病及母指五行中某一行異常,影響其母行,終使子母兩行皆異常。子病及母一般有三種規(guī)
律: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結(jié)果是子母兩行皆亢盛,稱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虛弱,上累
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終令子母俱不足;三是子行亢盛,損傷母行,使得子盛母衰,一般稱為“子盜母
氣”。心屬火,肝屬木,木生火,假設(shè)心有病,按照五行生克的規(guī)律,影響到肝,為子病及母。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2,點擊提問】
8、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其母行,終致子母兩行皆異常。子病及母一般規(guī)
律有三種: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結(jié)果是子母兩行皆亢盛,一般稱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
虛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終致子母俱不足;三是子行亢盛,損傷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稱
為“子盜母氣肝屬木,心屬火,木能生火,故肝為母臟,心為子臟。心火引動肝火之心肝火旺為子病
犯母。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8,點擊提問】
9、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
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北癁榉沃?,屬金;怒為肝志,屬木,金能克木,故悲勝怒。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7,點擊提問】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難經(jīng)》說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和《金匱要略》說的“見肝
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指根據(jù)五行學說指導控制疾病的傳變。肝的病變傳及丁脾,屬丁木乘土。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6,點擊提問】
1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肺病及肝,屬肺金相克太過,所以屬于五行相乘。故選B。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5,點擊提問】
1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五行相侮,實為五行之間的反向克制,故相侮的次序與相克、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
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依次循環(huán)。肝屬木,肺屬金,因此肝病及肺屬于相侮傳變,本題答案選C。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4,點擊提問】
13、
【正確答案】E
【答窠解析】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不勝的反向制約和克制。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
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導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有二: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過于強盛,使原來克制它的一
行不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產(chǎn)生相侮,如木亢侮金等;二是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不
僅不能制約其所勝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勝的相侮,如金虛木侮等。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3,點擊提問】
1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勝的過度制約或克制。相乘的次序與相克相同,即木乘土,
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導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兩種情況:一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過于亢盛,
對其所勝行進行超過正常限度的克制,產(chǎn)生相乘,如木亢乘土等;二是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難以抵御
其所不勝的正常限度的克制,產(chǎn)生相乘,如土虛木乘等。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2,點擊提問】
1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不勝的反向制約與克制。正常為金克木,由于金不足或木
太過,使金受到木的反向制約或克制,則出現(xiàn)木侮金的相侮傳變。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1,點擊提問】
16、
【正確答案】A
【答窠解析】“我克者為我之所勝,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木克土,故木是土的所不勝。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10,點擊提問】
17>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我克者為我之所勝,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水克火,故火之所不勝為水,水之所勝為火。
【該題針對”訴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9,點擊提問】
18、
【正確答案】C
【答窠解析】“我克者為我之所勝,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比如:木克土,則木之所勝為土;金克木,
則木之所不勝為金。所以答案選C。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8,點擊提問】
1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五行相生關(guān)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可生木,水為木之母,木為
水之子。所以選B。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7,點擊提問】
20、
【正確答案】E
【答窠解析】“我克者為我之所勝,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土克水,故土之“所勝”為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6,點擊提問】
2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嵇,金曰從革,水日潤下。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5,點擊提問】
2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行屬性,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3,點擊提問】
2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尚書?洪范》言:“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稿”是對五行特
性的經(jīng)典性概括。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2,點擊提問】
24、
【正確答案】C
【答窠解析】《尚書?洪范》言:“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稿”是對五行特
性的經(jīng)典性概括。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1,點擊提問】
二、B
1、
【正確答案】B
【答窠解析】水氣凌心指水氣上逆,引起心臟的病變。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腎陽虛,氣化障礙,水液
停留體內(nèi),不能正常排泄,產(chǎn)生痰飲,水腫等水氣病。水氣上逆,停聚胸膈影響心陽時,可致心陽不振,
心氣不寧,出現(xiàn)心悸、氣促等癥狀。治宜溫陽益氣、寧心滌飲。腎屬水,心屬火,依據(jù)五行關(guān)系,水克火,
而此為病理狀態(tài),故它們之間是相乘關(guān)系,即水過度克制火。故選B。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0,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過,使原來克它的一行,不僅不能去制約它,反而被它所
克制,即反克。木火刑金,木火,指“肝火”,肺屬金。肝火過旺,可以耗傷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
現(xiàn)干咳,胸脅疼痛,心煩,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金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過度亢盛,使得金不僅不
能去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制,令金受損,這叫木反侮金。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1,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情志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怒屬木,喜屬火,思屬土,悲屬金,恐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3,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情志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怒屬木,喜屬火,思屬土,悲屬金,恐屬水。
【該咫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4,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音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角屬木,徵屬火,宮屬土,商屬金,羽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0,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五音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角屬木,徵屬火,宮屬土,商屬金,羽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01,點擊提問】
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五味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7,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五味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8,點擊提問】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色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青屬木,赤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4,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五色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青屬木,赤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5,點擊提問】
6、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自然界五氣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風屬木,署屬火,濕屬土,燥屬金,寒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1,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R
【答案解析】自然界五氣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風屬木,暑屬火,濕屬土,燥屬金,寒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92,點擊提問】
7、
【正確答案】E
【答窠解析】五官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目屬木,舌屬火,口屬土,鼻屬金,耳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8,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五官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目屬木,舌屬火,口屬土,鼻屬金,耳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9,點擊提問】
8、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形體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筋屬木,脈屬火,肉屬土,皮屬金,骨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5,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形體對應(yīng)五行分別為:筋屬木,脈屬火,肉屬土,皮屬金,骨屬水。
【該題針對“五行學說的概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7986,點擊提問】
第五單元藏象學說
一、A1
1、藏象學說的形成基礎(chǔ),以下哪項不正確
A、古代解剖學知識的積累,認識了內(nèi)臟的一些機能
B、長期對生活實踐的觀察總結(jié),了解了臟腑的一些機能
C、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使藏象理論系統(tǒng)化
D、臨床經(jīng)驗大量積累,豐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論
E、古代解剖學知識的積累,使藏象理論穴斷得到豐富充實和修正完善
2、藏象學說認為,人體的中心為
A、五臟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心
E、腦
3、既是六腑之一,又為奇恒之腑的是
A、腦
B、胃
C、膀胱
【)、三焦
E、膽
4、五臟六腑的病理特點及治療原則是
A、臟病多虛,五臟宜補
B、臟病多實,五臟宜瀉
C、腑病多虛,六腑宜瀉
D、腑病多實,六腑宜補
E、臟病多實,五臟宜補
5、對臟腑精氣陰陽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臟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臟腑的分藏
B、臟腑之氣是由臟腑之精化生的運行不息的極細微物質(zhì)
C、臟腑之陰氣能夠抑制、寧靜臟腑功能,減緩新陳代謝
I)、臟時之陽氣能夠興奮、推動臟時功能,加速新陳代謝
E、臟腑之精推動和調(diào)控臟腑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是臟腑生理功能得以發(fā)揮的動力
6、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
A、以五臟六腑為中心的整體觀
B、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
C、五臟者,實而不能滿
D、六腑者,滿而不能實
E、以上都是
7、對藏象學說“象”的認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指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統(tǒng)的外在現(xiàn)象
B、指五臟生理系統(tǒng)與自然界相通應(yīng)的事物和現(xiàn)象
C、指內(nèi)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
D、指五臟病理系統(tǒng)與自然界相通應(yīng)的事物和現(xiàn)象
E、指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8、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A、運化和調(diào)節(jié)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貯藏精氣
D、受盛和傳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運行
9、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A、化生和貯藏精氣
B、受盛和傳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運行
D、運化和調(diào)節(jié)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二、B
1、A.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
B.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
C.藏精氣而不瀉,故實而不能滿
D.傳化物而不藏,故滿而不能實
E.藏精氣而不滿,故瀉而不能藏
<1>、關(guān)于五臟的功能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BCDE
<2>、關(guān)于六腑的功能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藏象學說的形成基礎(chǔ)主要有四:①古代解剖學知識的積累,認識了內(nèi)臟的某些機能;②長期
生活實踐的觀察總結(jié),認識了人體的復雜機能,并賦予相應(yīng)的臟腑;③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使藏象理論
系統(tǒng)化;④臨床經(jīng)驗的大量積累,可升華而形成理論,并通過臨床療效來探索和反證臟腑的生理病理,使
藏象理論不斷得到豐富充實和修正完善。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40,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
性及五臟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兩個方面。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6,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臟腑分為臟、腑和奇恒之腑三類。臟有五,即心、肺、脾、肝、腎,合稱五臟(在經(jīng)絡(luò)學說
中,心包亦作為臟,故又稱“六臟”)。腑有六,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合稱六腑。奇恒
之腑亦有六,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5,點擊提問】
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說來,病理上“臟病多虛”,“腑病多實”;治療上“五臟宜補”,“六腑宜瀉”。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4,點擊提問】
5、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臟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臟腑的分藏。精藏于臟腑之中,濡養(yǎng)臟腑,是臟腑生理功能的物質(zhì)支
撐。臟腑之氣是由臟腑之精化生的運行不息的極細微物質(zhì),也可以說是一身之氣在臟腑的分布。臟腑之氣
推動和調(diào)控臟腑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是臟腑生理功能得以發(fā)揮的動力。
臟腑之陰氣是臟腑之氣中具有涼潤、抑制、寧靜等作用的部分,能夠抑制、寧靜臟腑功能,減緩新陳代謝;
臟呻之陽氣是臟腑之氣中具有溫煦、興奮、推動等作用的部分,能夠興奮、推動臟腑功能,加速新陳代謝。
臟腑之陰氣與陽氣協(xié)調(diào)共濟,則臟腑之氣沖和暢達,臟腑功能穩(wěn)定、有序、曲調(diào)。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3,點擊提問】
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
性及五臟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兩個方面。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2,點擊提問】
7、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象”,是對以五臟為中心的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的外在現(xiàn)象和比象,其涵義有二:一是指
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內(nèi)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與外在自然環(huán)境的事物與現(xiàn)象類
比所獲得的比象。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1,點擊提問】
8、
【正確答案】D
【答窠解析】中醫(yī)學以生理功能特點的不同作為區(qū)分臟與腑的主要依據(jù)。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
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0,點擊提問】
9、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中醫(yī)學以生理功能特點的不同作為區(qū)分臟與腑的主要依據(jù)。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
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29,點擊提問】
二、B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8,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該題針對“藏象學說”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328039,點擊提問】
第六單元五臟
一、A1
1、“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2、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論依據(jù)是
A、心主血脈
B、心總統(tǒng)意志
C、心總統(tǒng)魂魄
D、心主情志
E、心主神志
3、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關(guān)系最密切的是
A、心主藏神
B、肝主疏泄
C、脾主運化
【)、肺主治節(jié)
E、腎主藏精
4、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I)、肺
E、腎
5、火臟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6、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起主導作用的是
A、脈道通利
B、心血充盈
C、心氣充沛
D、心搏如常
E、心神安寧
7、五臟關(guān)系中主要體現(xiàn)在氣血方面的兩臟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腎
E、肺與腎
8、與血液生成及運行關(guān)系密切的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心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9、氣血兩虛的病變多見于哪兩臟
A、心與肺
B、心與腎
C、心與脾
【)、脾與肝
E、肺與肝
10、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關(guān)系密切的兩臟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心與脾
D、心與肝
E、肺與脾
11、“水火既濟”指的是
A、心肺關(guān)系
B、肺肝關(guān)系
C、肝睥關(guān)系
【)、脾腎關(guān)系
E、心腎關(guān)系
12、有精神互用關(guān)系的兩臟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13、有君相安位關(guān)系的兩臟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14、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方面關(guān)系密切的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15、“精血同源”指的是
A、心肺關(guān)系
B、肺肝關(guān)系
C、肝睥關(guān)系
D、肝腎關(guān)系
E、心腎關(guān)系
16、與維持正常呼吸關(guān)系最密切的兩臟是
A、心與脾
B、脾與腎
C、腎與肝
D、肝與肺
E、肺與腎
17、有藏泄互用關(guān)系的兩臟是
A、心與肺
B、肺與腎
C、腎與肝
D、肝與脾
E、脾與心
18、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的是
A、心與小腸
B、肺與大腸
C、脾與胃
D、肝與膽
E、腎與膀胱
19、“在竅為目”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肺
E、腎
20、”在竅為二陰”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21、“其華在爪”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22、心的“外華”是
A、發(fā)
B、爪
C、毛
D、唇
E、面
23、“血之余”是指
A、發(fā)
B、爪
C毛
D、唇
E、面
24、“筋之余”是指
A、發(fā)
B、爪
C、毛
D、唇
E、面
25、心在志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26、腎在志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27、與冬氣相通應(yīng)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28、與春天相通應(yīng)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29、肺在體合
A、脈
B、筋
C、骨
D、皮
E、肉
30、脾在體合
A、筋
B、脈
C、肉
D、皮
E、骨
31、目的視物辨色功能主要取決于
A、腎陽的蒸化
B、腎陰的滋養(yǎng)
C、腎中精氣的充盈
【)、肝血的充足
E、脾氣的健運
32、在腎主閉藏的功能活動中,最具有生理意義的是
A、納氣歸腎,促進元氣之生成
B、固攝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攝水液,防止水液無故流失
D、固攝精氣,防止精氣無故散失
E、攝納陽氣,防止陽氣浮越于上
33、主管生長發(fā)育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34、主“身之骨髓”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35、推動和調(diào)節(jié)臟腑氣化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腎的功能
36、五臟陽氣的根本是
A、肝陽
B、心陽
C、脾陽
D、肺陽
E、腎陽
37、促進機體滋潤、寧靜、成形和制約陽熱功能的物質(zhì)是
A、腎精
B、腎氣
C、腎陰
D、腎陽
E、腎血
38、具有溫煦、推動、興奮和宣散作用的物質(zhì)是
A、腎精
B、腎氣
C、腎陰
D、腎陽
E、腎血
39、具有主水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肺
E、腎
40、腎主納氣的主要生理機能體現(xiàn)在
A、元氣的生成
B、肺氣的宣發(fā)
C、氣道的清潔通暢
D、固攝精氣
E、保持吸氣的深度
41、“濁氣歸心,淫精于脈”中的“濁氣”主要靠哪一個臟腑的運化
A、心
B、肺
C、脾
D、腎
E、大腸
42、“孤臟”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43、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理論基礎(chǔ)是
A、脾主運化水液
B、脾主運化水谷
C>脾氣主升
D、脾主統(tǒng)攝血液
E、脾喜燥惡濕
44、脾統(tǒng)血的主要作用機制是
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向外周運行
D、控制血液向內(nèi)臟運行
E、控制血液在脈內(nèi)的運行
45、具有“升舉內(nèi)臟”功能,維持內(nèi)臟位置相對恒定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46、具有“喜燥惡濕”生理特性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47、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肺
E、腎
48、肺之“門戶”是
A^鼻
B、口
C、喉
D、皮毛
E、玄府
49、肺主一身之氣的生成體現(xiàn)在
A、吸入清氣
B、呼出濁氣
C、生成宗氣
D、主治節(jié)
E、輔心行血
50、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51、具有“水之上源”之稱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肺
E、腎
52、稱作“華蓋”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53、具有“主治節(jié)”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54、具有“主肅降”生理特性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二、B
1、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1>、“后天之本”指的臟是
ABCDE
<2>、“先天之本”指的臟是
ABCDE
2、A.睥胃
B.肝膽
C.心腎
D.肝腎
E.肝肺
<1>、與氣機調(diào)節(jié)關(guān)系密切的是
ABCDE
<2>、氣機升降之樞指的是
ABCDE
3、A.筋
B.脈
C.肉
D.皮
E.骨
<1>、腎在體為
ABCDE
<2>、心在體為
ABCDE
4、A.目
B.舌
C.口
D.鼻
E.耳
<1>、脾在竅為
ABCDE
<2>、肺在竅為
ABCDE
5、A.爪
B.面
C.唇
D.毛
E.發(fā)
<1>、脾的華為
ABCDE
<2>、仔的華為
ABCDE
6、A.怒
B.喜
C.思
D.憂
E.恐
<1>、肝在志為
ABCDE
<2>、脾在志為
ABCDE
7、A.淚
B.汗
C.涎
D.涕
E.唾
<1>、腎在液為
ABCDE
<2>、心在液為
ABCDE
8、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1>、“在液為涎”的臟是
ABCDE
<2>、“在液為淚”的臟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l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鮮活的農(nóng)作物種子繁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nóng)業(yè)植保員考前綜合復習試題及答案
- 實戰(zhàn)演練的體育經(jīng)紀人試題及答案
- 裁判員信息處理的快速反應(yīng)能力試題及答案
- 賽場規(guī)則的重要性 2024籃球裁判員試題與答案
- 無人機軟硬件整合試題及答案
- 打造2024年籃球裁判員事跡分享的試題與答案
- 2024年農(nóng)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中的心理建設(shè)與調(diào)適試題及答案
- 足球裁判員非官方試題及答案
- 職業(yè)競爭優(yōu)勢的打造2024年體育經(jīng)紀人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寵物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AGC-AVC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年山東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2025年高考模擬考試(一)地理試題(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浙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測試卷 第1~4單元(浙江專用)(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期中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含解析)
- 2025年中國城市更新行業(y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試用期
- 離婚協(xié)議書 標準版電子版(2025年版)
- 部編版(2024)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12課《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