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_第1頁
中西醫(yī)結合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_第2頁
中西醫(yī)結合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_第3頁
中西醫(yī)結合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_第4頁
中西醫(yī)結合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腰椎管狹窄癥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骨病學》第2版制定。(1)該病中醫(yī)屬“腰腿痛”范疇,多有感受風、寒、濕邪及閃挫跌仆史。(2)以腰腿痛為主癥,可見寒濕、濕熱、痰濁、體虛、腎虛之象。2.西醫(yī)診斷:參照《臨床診療常規(guī)一骨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制定。(1)病史:中青年男性,多有外傷史、積累性損傷或寒濕病史。老年人,多有勞損病史,先天疾患,反復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行走,咳嗽,噴嚏加重。(2)查體:患者常有腰椎姿勢異常,主要是生理曲度前凸變淺或消失,甚至后凸,約80%—90%的患者有腰椎側彎。棘間及棘旁有固定壓痛點并出現下肢放射疼痛。可見患者肌肉萎縮,受累神經根區(qū)皮膚感覺減退,踝及足拇趾背伸力減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試驗(+),股神經牽拉試驗(+),挺腹試驗(+)。(3)輔助檢查:X線側位、雙斜位,CT、MRI可明確。(二)證候診斷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處,日輕夜重,俯仰不便,轉側不能,咳嗽加重,煩躁口干。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沉澀。2.痹證型(1)寒濕型:腰脊冷痛,腰冷無力,痛有定處,有時覺下肢麻木重著,得溫痛減,溲清長。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沉微緊。(2)風濕型:腰脊疼痛,痛引下肢,肌膚麻木,痛無定處,與天氣變化有關,伴有微惡風寒。舌質淡,苔薄白或薄黃,脈虛細。3.肝腎不足:腰痛綿綿酸軟,肢冷麻木無力,久治不愈,喜按揉,遇勞尤甚,常伴少腹拘急,面色白,畏寒,少氣乏力。舌質淡,苔薄白潤,脈沉弱。二、治療方案(一)辯證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血瘀型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推薦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主要成分: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川芎、川牛膝、續(xù)斷、乳香、澤蘭。加減:急性發(fā)作而疼痛較甚者,加乳香、鉤藤、絲瓜絡。氣血虛弱者,加黃芪、何首烏。中成藥:紅元膠囊(院內制劑)、通痹膠囊(院內制劑)。2.痹證型治法: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推薦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主要成分: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川芎、雞血藤、威靈仙、骨草。加減:痛甚者加乳沒;下肢水腫者加豬芩等。中成藥:左歸丸、通痹膠囊(院內制劑)。3.肝腎不足治法:補益肝腎,宣痹通絡。推薦方藥:金匱腎氣丸加減。主要成分: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子、當歸、山藥、白芍、桑寄生、五加皮。加減:若腎陽虛者,加熟附子,杜仲,肉桂,淫羊藿。中成藥:通痹膠囊(院內制劑)。(二)中醫(yī)非藥物療法治療1.初次發(fā)作,病程短或病程雖長但癥狀較輕的患者。(1)一般治療,24小時內可持續(xù)臥床,一般以2周為宜。臥床休息可減緩體重對病變椎間盤的壓力,有利于非特異性炎癥反應的吸收消散,從而減輕或消除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2)減少腰部負重,多采用仰臥、略微屈膝屈髖位,疼痛可緩解,可囑患者盡力做直腿抬高動作,使受壓或粘連的神經根產生松動。(3)推拿手法治療循經按揉法:取俯臥位,先以滾法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數次放松骶棘肌,力度適中,側重腰部肌肉的放松,繼以大魚際或掌根循兩側足太陽膀胱經反復按揉3磁;再以雙手疊掌,掌根自胸腰椎督脈向下逐次移動按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穴位點壓法:以兩手拇指指腹對應,再腰3橫突上際秩邊、環(huán)跳、殷門、承山等穴按壓,至患者感覺酸漲時止,再以掌根輕柔按摩。脊柱斜搬法:取俯臥位,術者面向患者,術者一手按肩后部,一手按髂前上棘,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斜搬,通常可及一清脆彈響聲。拔伸按腰法:取俯臥位,囑患者雙手上舉拉住床頭,一助手雙手握患者雙踝做拔伸牽引,術者疊掌按壓突出部位棘突,在助手持續(xù)拔伸牽引下驟然向上抖動時用力下壓掌根,配合默契,動作協(xié)調。俯臥扳腿法:患者俯臥位,術者一手按壓突出部位棘突,一手托住患者對側膝部,使下肢盡量后伸,雙手同時協(xié)調用力,左右各1次。直腿抬高法:患者仰臥位,囑盡量抬高患側下肢,術者以一手推膝部,另一手握足前部,使踝關節(jié)盡量。(4)針灸治療針灸治療側重于循經取穴與局部取穴為主,亦可取患椎旁華佗夾脊穴。常用穴位有:腰陽關、腎俞、腰夾脊、八髎、環(huán)跳、承扶、殷門、風市、陽陵泉、委中、承山、昆侖、懸鐘等。一般患側取穴,每次3—5穴,針刺以平補平瀉,或用電針,可留針15—20分鐘左右,輔以微波、蠟療等治療,10—15天為1療程。(5)西藥治療西藥主要用于早期對癥治療,急性期用地塞米松與脫水劑靜脈滴注,常用口服藥有:(1)非甾體類抗炎鎮(zhèn)痛藥,如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2)中樞性肌肉松弛劑,如苯丙氨酯、乙哌立松;(3)神經營養(yǎng)藥如維生素B12、B1、甲鈷胺等(二)初次發(fā)作,或病程長,病情反復,癥狀較重,經上述保守治療效果不顯著者??刹捎梅忾]治療,具有鎮(zhèn)痛,消炎,保護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痛點封閉,硬膜外封閉,骶管封閉。(三)手術治療1.手術適應癥手術治療適用于病程超過半年以上,反復發(fā)作,經3個月以上系統(tǒng)保守治療無效者,出現二便障礙,嚴重行走受到影響。2.術前彎醫(yī)參與手段同術前治療。3.手術步驟手術需行全身麻醉,取腰背部后路切口,以病變部位為心,剝離肌肉,切除病變部位棘突、椎板、黃韌帶等,顯露間盤并切除退變的間盤,椎間植骨融合。4.術后彎醫(yī)參與手段。(1)血瘀型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推薦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主要成分: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川芎、川牛膝、續(xù)斷、乳香、澤蘭。(2)痹證型治法: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推薦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主要成分:獨活、義寄生、秦艽、乆風、細辛、當歸、川芎、雞血藤、威靈仙、骨草。(3)肝腎不足治法:補益肝腎,宣痹通絡。推薦方藥:金醫(yī)腎氣丸加減。主要成分:熟地、杜批、山茱萸、枸杞子、當歸、山藥、白芍、義寄生、五加皮。5.術后功能康復虧煉術后3天后行直腿抬高練習,仰臥蹬腿,預乆神經根粘連。術后5天練習腰背肌肌力,可著“元點式”、“五點式”、“拱橋式”和“飛燕點水式”練習。術后臥床4周,4周后佩戴護腰支具下地活動。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1.中醫(yī)癥候評價:參照《彎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制定。治愈:腰腿痛癥亍消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腰腿痛減輕,累后仍有疼痛。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2.西醫(yī)療效及關鍵性指標評價:參照腰腿痛的JOA評分表什行系統(tǒng)評價。(二)評價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