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訓14 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版)_第1頁
集訓14 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版)_第2頁
集訓14 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版)_第3頁
集訓14 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版)_第4頁
集訓14 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集訓14中國近代史論述題30題(原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1.(2024·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一模)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帶領龐大的船隊遍歷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非洲東海岸的多個

國家和地區(qū),促進了沿途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材料二清朝前期,實行了長時間的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和外交交流,導致中國與外部

世界的聯系逐漸減少。

材料三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取了大量權益,中國逐漸

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也客觀上促使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進一步加強。

請根據以上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從“開放與交流”角度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2.(2024·湖南張家界·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個不能忘卻的場景。

1842年8月29日1895年4月17日1901年9月7日

材料二晚清進步思潮是晚清時期中國社會劇變的現實在思想意識領域的反映……當時出現了持續(xù)

不斷的全局性社會危機及中西文化的沖突融合?!砬逵楷F出來的社會思潮大都具有實踐意義,幾乎所

有的社會思潮都被人們用作推動社會進步和民族獨立的工具或思想武器?!碌乃汲蓖Q生在舊思潮

的母體中,而舊思潮卻仍然要與新思潮相互糾纏并延續(xù)很長一個時期,這樣的糾纏有舊思潮對新思潮的孕

育,也有對新思潮的遏制?!敃r思想家們對中國社會未來發(fā)展充滿了憧憬,也表明他們對幾千年中國

傳統(tǒng)社會的特殊國情知之甚少,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層面上思考不夠成熟。

——摘編自陳國慶《論晚清進步思潮的淵源和特點》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三個不能忘卻”的時間中發(fā)生的任意一件大事及其重要影響。

(2)請你運用近代的史實來論證材料二中“晚清涌現出來的社會思潮大都具有實踐意義,幾乎所有的社會

思潮都被人們用作推動社會進步和民族獨立的工具或思想武器”這一論斷。(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第1頁共20頁.

條理清晰)。

3.(2024·新疆烏魯木齊·一模)大事年表蘊含豐富的歷史信息,學會解讀大事年表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之

一。請根據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問題。

近代史大事記(部分)

中國時間世界

鴉片戰(zhàn)爭1840年

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國家

《南京條約簽訂》1842年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fā)表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1851年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1856年10月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

1861年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俄國農奴制改革

洋務運動開始19世紀60年代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進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1894年

《馬關條約》簽訂;公車上書1895年

戊戌變法1898年

請從上述大事年表中任意選取3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設計示意圖,將所選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展示出來,

并說明設計理由。(要求:寫出所選歷史事件,史實正確,邏輯清晰,論述合理)

4.(2023·青海西寧·二模)閱讀材料,結合所學探究問題。

材料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部分)

第2頁共20頁.

根據材料可以提煉出“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歷程”等

主題。請你任選一個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取三個與主題相關聯的史事,圍繞主題加以論述。(要求:

相關史事需出自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或與歷史事件相關的史事;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5.(2023·山東濟南·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記(部分)

序號時間事件

1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

2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

31840年6月一1842年8月鴉片戰(zhàn)爭

41856年10月一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5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

619世紀70年代發(fā)電機進入生產領域

7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

81872年李鴻章發(fā)起成立輪船招商局

91898年戊戌變法

101897年-1898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11900年6月-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121911年辛亥革命

閱讀以上材料,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歷史事件,確定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

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邏輯通順)

第3頁共20頁.

6.(2023·湖南長沙·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時間材料

“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

1838年

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p>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zhàn)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

1861年

才是真正的物主。”[法]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894年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1898年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935年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請任意選擇其中兩則材料,了解相關史實之間的聯系,提煉一個觀點,用所學知識加以闡述。要求:觀點

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行文流暢,限200字以內。

7.(2023·福建泉州·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元朝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大事記(部分)

時間事件

元朝元政府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臺灣地區(qū),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

(明朝嘉靖年間)恢復澎湖巡檢司機構,管臺灣本島,屬泉州府管轄,派兵駐

1563年

守澎湖列島

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

1885年清朝在臺灣設行省,“閩治臺灣”歷史終結

1861年曾國藩創(chuàng)辦安慶內軍械所

1866年左宗棠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

戊戌變法至

嚴復主辦《國聞報》該報成為北方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譯著《天演論》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時陳嘉庚、黃乃裳等閩籍華僑積極追隨孫中山,大力支持他領導的革命事業(yè)

第4頁共20頁.

1928年龍巖后田暴動,打響福建農民武裝暴動的第一槍

1929年12月古田會議(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

中國工農紅軍從閩西的長汀、寧化出發(fā),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的中央紅軍一

1934年10月

起長征

1937年七七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

抗日戰(zhàn)爭時龍巖永定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捐贈的財物居全國前列;陳嘉庚任主席的南

期僑總會,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1945年9月2

抗日戰(zhàn)爭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摘編自王堅德主編《福建歷史》等

閱讀以上材料,選擇兩個歷史事件,確定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元朝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歷史知識加

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根據選擇的兩個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元朝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歷史至少一

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溫馨提示:

【歷史事件、觀點示例】

歷史事件1;鄭成功收復臺灣。

歷史事件2:清朝在臺灣設行省。

觀點:自古以來國家統(tǒng)一是中國人民的追求。

(注:以上示例僅供考生參考,考生作答不得選用示例中的歷史事件1、2和觀點)

8.(2024·湖北隨州·二模)【中國道路的選擇】道路,就是實現途徑;道路,就是前進方向。道路選擇,關

乎國家安危,人民福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①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外國人通過條約“合

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

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第5頁共20頁.

②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李鴻章,還是

康有為,亦或是孫中山……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新的中

國。

——摘編自裴鉉《改變中國》

③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

改良派和革命派發(fā)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救國的任務歷史

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

——摘編自曲青山《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

材料二

歷史事件對應結果

五四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誕生

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chuàng)中國革命道路

全民族抗戰(zhàn)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八年級

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確立一個觀點,選擇相關史事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

合,條理清楚)

9.(2023·湖北武漢·模擬預測)激蕩的革命

材料一

作者觀點出處

習近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為實《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平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了道路。大會上的講話》

第6頁共20頁.

陳旭辛亥革命以暴力推倒帝制,代之以民國。它是一條分界線,在此之后《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

麓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變成了人民的公敵。謝》

吳玉辛亥革命以孫中山先生的解職和袁世凱的登臺而結束,實際上是失敗

《吳玉章回憶錄》

章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并沒有改變。

材料二圖:《辛亥革命》思維導圖

政治:20世紀初清政府日益腐朽,民族危機加深經濟: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民族資產

階級壯大

思想文化: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興中會、同盟會等革命團體與政黨建立,三民主義成為

革命指導思想

革命實踐:萍洲膛起義、安慶紹興起義、廣西鎮(zhèn)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

辛亥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建立湖北軍政府,之后全國一年以上省份宣布獨立1912年1月,

革命過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程1912年2月,清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

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

材料三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辛亥革命”為主題,完成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

證合理,邏輯清晰。可模仿示例范文撰寫。字數100字以上。)

示例范文:題目:思想解放與辛亥革命

第7頁共20頁.

我認為,思想解放是辛亥革命爆發(fā)與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辛丑條約》簽訂后,國內革命情緒日益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迅速傳播,革命黨人號召人們起來

推翻清政府,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總動員;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成為資產階級革命

的指導思想,推動了辛亥革命的進程。

綜上所述,思想解放為辛亥革命準備了思想條件。

10.(2023·河南洛陽·二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材料的主要觀點,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

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論據充分;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

革命與改革之于社會,如燕雀之有雙翼,舟車之有兩輪。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陳舊的政治上層建筑,

即打碎那種由于和新的生產關系發(fā)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時候就要瓦解的上層建筑”,變舊質為新質;改良則

是以漸進的斗爭形式推動舊事物向新事物轉化,它們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矛盾對立的,二者交叉地出現,

或緩或急地促進社會的新陳代謝。近代中國就是在革命與改良的不斷變革中曲折前進的。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11.(2022·吉林長春·模擬預測)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撰寫歷史小短文。

材料一從16世紀起,西方殖民者開始三角貿易,又稱黑奴貿易,對非洲人的摧殘和對非洲社會經

濟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動力,給黑奴帶來了悲慘的命運。給殖民地帶來了貧窮

與落后。

材料二“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3年以后,發(fā)生了戊戌維新運動;5年后,發(fā)生了義和團運動;

16年后,發(fā)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沒有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就不會激起中國這樣迅速地奔跑……”史學

家戴逸的觀點說明殖民擴張激發(fā)了殖民地人民的覺醒和反抗。

要求:

(1)依據兩則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相關的六個史實對此觀點加以論述。談談殖民擴張帶給你的思考

(一點即可)

(2)史論結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近代以來,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的先進分子歷經

千辛萬苦,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嘗試過種種改造的方案。這些探索和斗爭,雖然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中

國當時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但每一次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摘編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冊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中國近代史以哪一年的什么事件作為開端?

(2)閱讀材料,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第8頁共20頁.

13.(2024·廣東清遠·一模)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yǎng),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

大貢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東學西漸”是指古代中國文化向西傳播的過程,經歷了三個高潮: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宋

明時期。公元16、17世紀以前的歐洲在文明的發(fā)展中與中國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他們向中國文明的學習與

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文明的順序是相似的,即先從科學技術開始,包括四大發(fā)明、陶瓷、冶金、紡織等,

推動歐洲社會的變革?!拔鲗W東漸”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國傳播的過程,出現兩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學

東漸”和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西學東漸”。這兩種文化傳播過程都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過程。

——摘編自《“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之分》等

材料二以儒文化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對異質文化極其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一個多元文化

并存的時代,到了“天下車同軌,書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漸融合而形成統(tǒng)一的漢文化。漢文化也有其開

放性,印度佛教的傳入并在中國得到廣泛而久遠的傳播就是明證。元朝和清朝都是由與漢文化性質相異的

文化主體統(tǒng)治的朝代,這兩個朝代都經歷了異質文化內互相并存到逐漸互相融合的過程。鴉片戰(zhàn)爭以后,

中華文化的開放性更其明顯,而且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等,中華文化的開放性

越來越強烈。

——摘編自《中國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

(1)結合所學知識與材料一回答:列舉宋元時期我國傳入歐洲的科學技術成就兩例,并指出“東學西漸”與“西

學東漸”的共同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用識,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論述史論結合,有標題、有結論、

邏輯嚴密;100~200字。)

14.(2024·江西上饒·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請選擇材料中至少兩個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

(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第9頁共20頁.

15.(2024·廣東東莞·一模)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來侵略、救亡圖存的抗爭史,中華民族日漸覺醒,逐

漸凝聚出強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1920年,中國新建萬元以上工礦企業(yè)1048家,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長;

1913—1919年,全國產業(yè)工人從約50萬增加到260多萬?!袊Y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發(fā)展,代表著新

的政治力量的增長,為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了社會基礎。

——摘編自王檜林《中國現代史》

材料二新文化運動和學生愛國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

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經過五四運動,介紹、研究、

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

——《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力量”指的是什么?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新的政治力量”產生的原因和影響。

第10頁共20頁.

(2)根據材料二說明“新文化運動和學生愛國運動是互為因果的”。

(3)從材料三中任選兩幅圖片(寫出兩幅圖片的序號即可)擬定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

求:觀點明確,論結合,條理清楚)

16.(2024·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模擬預測)【近代中國早期現代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世千年大變局時代,開眼看世界,或日開放思想的發(fā)生,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發(fā)展的重要前

提條件之一。但是因為晚清盲目虛驕的保守派勢力根深蒂固,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巨大。晚清愛國志士開放

思想發(fā)展過程坎坷曲折,呈波浪型發(fā)展態(tài)勢,大致經歷了三次高潮,推動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發(fā)展。

——摘編自陳爭平《晚清“開眼看世界”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發(fā)展》

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自擬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答題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表述完整。答題格式:第一步闡明觀點;第二步運用相關史實至少兩例來論證觀點;第三步結語即對觀點

進行適當拓展。)

17.(2024·山東濟南·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重大事件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

1917年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

1918年魯迅發(fā)表《狂人日記》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1919年5月五四運動爆發(fā)

1919年9月、11月李大釗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

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1927年8月南昌起義

1927年9月秋收起義

第11頁共20頁.

1927年10月毛澤東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

1927年-1928年“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初步形成

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

論結合、條理清楚)

18.(2023·湖北武漢·模擬預測)【近代中國】

材料在鴉片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

的敵人。戰(zhàn)爭以嚴酷的事實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在中國社會緩

慢地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出現了近代化探索。有人據此繪制了如圖來表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

請選擇其中一個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邏輯

清晰。字數100字以上)

19.(2024·江蘇·一模)20世紀中國革命形勢不斷加速向前推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紀中國革命具有“高山滾石”效應,革命一旦啟動,越滾越急,越滾越猛。前一次的

成功,會激勵后一次的繼續(xù);前一次未能實現的目標,后一次會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實現,革命的訴求指

數不斷提升。

——摘編自王奇生《高山滾石:20世紀中國革命的連續(xù)與遞進》

材料二某歷史學習小組依據“高山滾石”效應繪制了20世紀中國革命進程示意圖。

第12頁共20頁.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20世紀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及其形成原因。

(2)據材料一擬定關于“20世紀中國革命”的觀點,任選材料二中兩則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加以闡述。(要

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20.(2024·廣東江門·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圖1梁啟超(1873—1929)撰寫《變法通議》圖2孫中山及其題詞圖3《井岡山會師》(油畫)

材料圖片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任選兩幅圖片,擬定一個論題并加以說明。(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

條理清楚。)

21.(2024·江蘇連云港·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近代史部分史實

階段代表人物實踐活動

開眼看世界林則徐、魏源著書介紹外國情況

向西方學習曾國藩、李鴻章洋務運動

第13頁共20頁.

康有為、梁啟超戊戌變法

孫中山、黃興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走自己的路毛澤東、朱德新民主主義革命

(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表中“▲▲”的內容(至少補充兩個代表人物),并指出近代中國民主革命

的主題。

(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

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22.(2024·河南商丘·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歷史證明,中國革命道路問題是關系中國革命成敗的關鍵問題。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政治發(fā)展

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農業(yè)大國,革命的道路應該怎么走?在共產黨的導師著作里沒有現成

答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終于找到了中國革命的道路。

——摘編自郭亞丁《論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從“紅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的歷史思考》

提煉一個觀點,結合中國近代史相關史實,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

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

23.(2024·湖南長沙·一模)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從此國際工人

運動的發(fā)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部分重大歷史事件

時期革命實踐與思想發(fā)展

建黨初期中共成立,京漢鐵路大罷工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zhàn)爭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道路,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遵義會議

抗戰(zhàn)時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毛澤東思想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閱讀材料,請圍繞“科學理論與中國革命關系”的主題,從中任擬定一個觀點,并結合表格中列舉的中國新民

第14頁共20頁.

主主義革命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行文流暢。

24.(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抗日戰(zhàn)爭大事年表(部分)

①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

②1935年8月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主張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④1937年7月七七事變

⑤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⑥1937年8月—1938年10月淞滬會戰(zhàn)、臺兒莊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

⑦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

⑧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⑨1940年8月八路軍打響百團大戰(zhàn)

⑩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

上述材料被分成三組:第一組:①⑥⑨⑩:第二組:②③⑦⑨:第三組:⑤⑥⑦⑨參照示例,從第一或第

三組中任選一組,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

理清楚)

【示例】選擇的事件第二組:②③⑦⑨觀點: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論述:

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就積極組織抗戰(zhàn);華北事變發(fā)生后,中國共產黨在1935年8月提出建

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主張;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fā)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fā),主張和平解決,

并派周恩來到西安談判,經過各方努力,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使兩黨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

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八路軍先后取得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等戰(zhàn)役的勝利;中共七大上制

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因此,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25.(2024·甘肅酒泉·一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歷來具有不畏強暴、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

的英雄氣概。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第15頁共20頁.

鄧世昌楊靖宇

請結合上面圖片中人物的活動和所處的時代,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緊

扣人物與時代的關系;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

26.(2024·廣東肇慶·一模)書信往往帶有濃厚的親情、鄉(xiāng)情,反映寫信者的誠摯愿望。閱讀材料,回答問

題。

材料:孫先生手創(chuàng)之中國國民黨,歷盡艱辛,無數先烈前仆后繼,“終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光輝

業(yè)績,已成定論。國共兩度合作,均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首次合作,孫先生領導,吾輩雖幼,亦知

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事雖經緯萬端,但縱觀全局,合則對國家有

利,分則必傷民族元氣。今日吾弟在臺主政,三次合作,大責難謝。……評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

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如能依時順勢,負起歷史責任,毅然和談,達成國家統(tǒng)一,則兩黨

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共圖振興中華之大業(yè)。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節(jié)選)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推翻帝制”的歷史事件。

(2)請根據材料的書信內容,提煉一個觀點,依據書信提供的線索,結合具體史實加以論證。

27.(2024·山東濟南·一模)依據表中所示的歷史圖片,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部分)

②北伐戰(zhàn)爭形勢圖

①黃埔軍校舊址大門

第16頁共20頁.

③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④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⑤日軍侵華某事變紀念碑⑥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與楊虎城

⑦日軍占領盧溝橋⑧何應欽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書

⑨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合影

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tǒng)府”

請閱讀上表,選擇其中相互關聯的圖片(兩個或兩個以上),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

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事件

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

第17頁共20頁.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