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34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關于透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用凸透鏡可以看清物體的細小之處C.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兩個焦點D.一束平行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到焦點處2、如圖所示;甲;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

深色球為甲球)

此時天平平衡,則婁脩錄脳婁脩脪脪

為(

)

?A.34

B.43

C.21

D.12

3、從井中用繩提上一桶水時,手感到向下的拉力,這拉力的施力物體是()A.地球B.水C.水和桶D.繩子4、凍干食品是真空冷凍干燥食品的簡稱,也稱FD

食品(

如圖所示).

它首先將食品中的水分速凍成冰,然后用高溫加熱使之直接變?yōu)樗魵?,食物因此而脫水干燥。需要食用時,只需重新加水,食物就會恢復原來的面貌,色、香、味、形不變。在加工凍干食品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先升華后凝華B.先凝華后升華C.先凝固后凝華D.先凝固后升華5、下列是同學們在家庭實驗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發(fā)明;對其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用圓珠筆芯制作的密度計,銅筆頭向下是為了降低重心,增加穩(wěn)定性B.乙圖是制作的水氣壓計,試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與大氣相通C.丙圖潛艇的制作原理是通過排水、吸水的方法改變其重力,實現沉與浮D.丁圖是一個冷熱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伯努利原理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2015?青海)如圖,小華用不計重力的彈簧秤拉著一物塊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彈簧秤的讀數為____N,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N;當速度增加到4m/s時,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N.7、石一同學在家自創(chuàng)條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光的色散實驗,他把平面鏡斜放入水中,讓太陽光照射到水中的鏡面上,就能在一張白屏上接收了一條彩色的光帶。該實驗說明太陽光(

白光)

由________組成(

第二空選填“七色光”或“色光”)

.8、在人類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探索的歷程中;有三位科學家提出過以下三種觀點,如表所示。

。序號科學家提出的觀點a牛頓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b伽利略維持運動不需要力c亞里士多德只有不斷用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1)

請對三位科學家提出的觀點;按歷史時間的先后排序______(

填序號)

(2)

上述“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人類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請你再舉一例說明。______。9、冬季運動會上“冰壺”項目中,一運動員將冰壺推出之后,冰壺由于____繼續(xù)向前運動,而另有運動員在冰壺前進途中,不斷地刷冰,是為了____(填“減小”或“增大”)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力.10、把重6N

密度為1.2隆脕103kg/m3

的實心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在水中靜止時,物體處于______狀態(tài)(

填“漂浮”、“懸浮”或“沉在水底”)

物體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物體排開的水重是______N.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1、一斤棉花沒有一斤鐵塊重.______(判斷對錯)12、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斷對錯)13、“坐地日行八萬里”屬于地球自轉現象.______(判斷對錯)14、一般情況下,男聲比女聲音調高響度小.______(判斷對錯)15、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斷對錯)16、提出“只要給我一個支點,就能使地球移動”的名言的物理學家是阿基米德.______(

判斷對錯)

17、穿深顏色的衣物時對太陽光的吸收多,因此穿著感覺比較暖和.______(

判斷對錯)

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2題,共14分)18、隨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巡天;華夏兒女的下一個目標是登上月球.

關于月球上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和猜想.

有關月球周圍的磁場問題,安琪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檢驗猜想的實驗方案.

安琪同學的猜想:月球可能像地球一樣;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在它的周圍存在磁場,并且也有“月磁”南極和“月磁”北極.

安琪同學為檢驗上述猜想所擬定的實驗方案:

(1)

取一個小磁針用細線懸掛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靜止時指向某一方向,則可表明月球周圍存在磁場;

(2)

小磁針靜止時;它的N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月磁”的北極.

你認為,安琪為檢驗猜想所擬定的實驗方案中應該改進或改正的是什么.19、小剛和家人在逛公園時;發(fā)現園藝工人正在用一個奇怪的工具修剪樹枝(

如圖甲所示).

在交談中師傅告訴他這個工具叫做“高剪”,使用時用“高剪”頭部鉤住高處要剪斷的枝杈,拉動繩子,就可以輕松地剪斷樹枝了.

圖乙為高剪的頭部照片,你能說出它使用了哪些物理知識嗎?

評卷人得分五、作圖題(共4題,共20分)20、請你畫出圖中過透鏡相對應的兩條光線;21、小明連接好了一個電路;如圖1

所示.

(1)

請在圖2

的方框內畫出他的電路圖.

(2)

小紅認為此電路有缺點,因為沒法只讓燈L2

亮,而燈L1

不亮.

小紅想將此電路改為由S1S2

分別控制燈L1L2

的并聯(lián)電路,應該如何連接?請你幫她想個解決的辦法,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圖3

的實物電路圖.22、圖為一架在空中飛行的飛機(圓圈表示地球),請畫出飛機重力的示意圖。23、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B

通過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

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題,共18分)24、簡陽蘆葭已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天府新區(qū)成都新機場場址,預計2015年底開建,建設中挖掘機將發(fā)揮重要作用.某型號挖掘機的實物和作業(yè)范圍以及部分相關數據如圖表所示.挖掘機以最大輸出功率工作時,可在t=4s內將一滿鏟斗的密度為ρ=1.6×l03kg/m3的泥土從最大挖掘深度處勻速移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運渣車上.取g=10N/kg;求:

。指標數值整機質量m5000kg標準斗容V0.5m3最大輸出功率P40kW最大挖掘深度d3m最大卸料高度h5m兩履帶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S4m2(1)挖掘機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時對地面的壓強p;

(2)移送一滿鏟斗泥土的過程中;挖掘機對泥土所做的功W;

(3)移送一滿鏟斗泥土的過程中挖掘機的機械效率η.25、(2013?南平)如圖所示是2013年2月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臺基于再生風能/太陽能驅動的極地漫游機器人,它的質量為300kg,履帶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0.4m2,它所受到的重力約為____N,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____Pa;它利用____波實現在國內通過衛(wèi)星鏈路進行遙控;利用風能和太陽能驅動的優(yōu)點是____(寫出一點即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D【分析】【解答】解:

A;U>2f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或攝像頭,故A正確;

B;U<f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故B正確;

C;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都有兩個虛焦點,所以說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兩個焦點,故C正確;

D;只有平行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到主軸上的點才是焦點;故D錯誤.

故選D.

【分析】解答此題要掌握以下幾點:①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②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都有兩個虛焦點;③平行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焦點上.2、C【分析】解:隆脽

甲;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隆脿

可設每個球的質量為v

根據密度計算公式婁脩=mv

可得:m錄脳=婁脩錄脳vm脪脪=婁脩脪脪v.

隆脽

天平左右兩側的質量相等;

隆脿

由圖示可得:2m錄脳+m脪脪=m錄脳+3m脪脪

隆脿2婁脩錄脳V+婁脩脪脪V=婁脩錄脳V+3婁脩脪脪V

整理得:婁脩錄脳婁脩脪脪=21

故選C.

根據天平左右質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進行整理,即可得出兩種球的密度關系.

根據質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將兩側的質量表示出來,因為體積V

均相同,可順利約去,這樣簡單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解析】C

3、D【分析】【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互為施力物體互為受力物體。本題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方式包括接觸和不接觸?!窘獯稹坑美K子提起水桶;與手接觸的是繩子.

手對繩子有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繩子也會對手有一個向下的拉力.

所以手受到一個向下的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

故選D。【解析】D

4、D【分析】解:

將食品中的水分速凍成冰;是凝固過程;然后用高溫加熱使之直接變?yōu)樗魵?,冰會直接由固態(tài)升華為氣態(tài)的水蒸氣,使水果中的水分脫去。

故選:D

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會發(fā)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tài)變化;物體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做凝固;固體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

此題考查了物態(tài)變化中的升華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題目提供的環(huán)境可做出解答?!窘馕觥緿

5、B【分析】解:A

甲圖中用圓珠筆芯制作的密度計;銅筆頭向下,重心偏低,增加穩(wěn)定性;故該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

B;乙圖是制作的水氣壓計;試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與大氣相通,讓大氣壓和瓶內氣體壓強之間沒有壓強差,就不能比較測量;故該項解釋錯誤,符合題意.

C;丙圖潛艇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定,通過排水減小潛艇的重力,使重力小于浮力,潛艇就上?。晃畷r增加潛艇的重力,使重力大于浮力,潛艇就下沉;故該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

D;丁圖是一個冷熱水混合淋浴器;冷水在水管里流動時壓強變小,熱水在壓強的作用下與冷水混合的,它是利用了伯努利原理;故該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

增加穩(wěn)定性的方法一是降低重心;二是增大受力面積;

(2)

氣壓計的制作原理必須是與大氣壓不能相通;讓它們之間有壓強差,便于比較測量;

(3)

物體的沉浮取決于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p>

(4)

伯努利原理:對于流體;流體的流速大的地方壓強?。?/p>

本題通過對幾個小實驗的解釋,考查學生對物理現象及規(guī)律的了解,達到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是一道基礎題.【解析】B

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略

【分析】【分析】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解析】【解答】解:讀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其示數為3.6N,當拉著一物塊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時,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3.6N;

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為3.6N;

當速度增加到4m/s時;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仍為3.6N.

故答案為:3.6;3.6;3.6.7、色光【分析】【分析】(1)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種現象是光的色散;

(2)

太陽光是混合光,照在三棱鏡上就會發(fā)生光的色散;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和自身顏色相同的色光。此題考查學生對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的靈活考查。【解答】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種現象是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說明太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有七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故答案為:色光?!窘馕觥可?、c、b、a;奧斯特最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得出電可以生磁,在此基礎上,法拉第經過不懈努力,又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得出了磁可以生電【分析】解:

(1)

根據科學家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探索歷程可知,先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只有不斷用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然后是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提出了維持運動不需要力,最后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所以按歷史時間的先后排序為:cba

(2)

人類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這樣的例子有:奧斯特最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得出電可以生磁,在此基礎上,法拉第經過不懈努力,又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得出了磁可以生電。

故答案為:(1)cba

(2)

奧斯特最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得出電可以生磁,在此基礎上,法拉第經過不懈努力,又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得出了磁可以生電。

(1)

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伽利略認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通過實驗證明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并推理若不受阻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牛頓最終總結前人經驗和實驗現象,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并得出是力改變了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

結合對物理知識的了解;可找出人類對科學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入的實例。

本題通過列表的形式,考查了三位物理學家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研究,并考查了對實驗的認識,更加深了對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理解?!窘馕觥縞ba

奧斯特最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得出電可以生磁,在此基礎上,法拉第經過不懈努力,又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得出了磁可以生電9、略

【分析】【分析】(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是指物體具有的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和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分離.【解析】【解答】解:(1)運動員將冰壺推出之后;冰壺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

(2)運動員在冰壺前進途中;不斷地刷冰,為了使冰面形成一層水面,水的出現使冰壺與冰面分開,從而減小了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力.

故答案為:慣性;減?。?0、沉在水底;55【分析】解:(1)

因為婁脩脦茂>婁脩脣廬

所以物體靜止時,物體沉在水底;

(2)

物體的質量m=Gg=6N10N/kg=0.6kg

由婁脩=mV

可得,物體的體積V=m婁脩=0.6kg1.2隆脕103kg/m3=0.5隆脕10鈭?3m3

因為物體沉在水底;V脜脜=V=0.5隆脕10鈭?3m3

F賂隆=G脜脜=婁脩脣廬gV脜脜=1.0隆脕103kg/m3隆脕10N/kg隆脕0.5隆脕10鈭?3m3=5N

故答案為:沉在水底;55

(1)

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判定:實心物體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物體下沉;

(2)

根據物體的質量和密度可求得其體積;物體沉在水底,V脜脜=V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排開的水重.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漂浮條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運用,利用好V脜脜=V

是本題的突破口.【解析】沉在水底;55

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1、×【分析】解: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因為鐵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鐵一樣重.故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鐵和棉花都是1斤;單位和數據都相等,質量相等.

鐵和棉花的名數相同,就是質量相同,由于鐵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質量的鐵和棉花體積不同,不要被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12、√【分析】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是不會有力的作用的;“一個巴掌拍不響”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

根據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知;出現力必然出現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本題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在施力時,同時也是受力物體.【解析】√13、√【分析】解:赤道的周長是40000千米;合計八萬里,由于地球的自轉,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時,即坐地日行八萬里.

故答案為:√.

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

本題考查了地球自轉的概況,屬于基礎題.【解析】√14、×【分析】解:男生在說話時;聲帶振動幅度大,響度較大;女生在說話時,聲帶振動的快,音調高.故男聲比女聲音調高響度小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

聲音的特征有音調、響度、音色;三個特征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且影響三個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解析】×15、√【分析】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是不會有力的作用的;“一個巴掌拍不響”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

根據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知;出現力必然出現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本題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在施力時,同時也是受力物體.【解析】√16、√【分析】解:古希臘物理學家;哲學家阿基米德最早發(fā)現了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還發(fā)明了用于排水或灌溉的螺旋式水車.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

”是古希臘阿基米德的名言.

故答案為:隆脤

根據對常見物理學家及其成就;名言的掌握作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物理學史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阿基米德的主要貢獻與名言.【解析】隆脤

17、√【分析】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故穿深顏色的衣物時對太陽光的吸收多,因此穿著感覺比較暖和.

故答案為:隆脤

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顏色,屬于光學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解析】隆脤

四、簡答題(共2題,共14分)18、解:(1)應該多做幾次實驗;觀察小磁針靜止時是否總是指向某一個方向;

(2)小磁針靜止時,它的N極所指的方向應是“月磁”的南極.【分析】

要得到規(guī)律性的結論;為了使結論正確,應多做幾次,并且要在不同的地點做幾次,小磁針靜止時,應指向磁體的南極.

解答時,一是應注意把握檢驗某磁體周圍是否存在磁場的一般方法;二是要注意“月磁”的南北極和月球地理南北極的區(qū)別.【解析】解:(1)

應該多做幾次實驗;觀察小磁針靜止時是否總是指向某一個方向;

(2)

小磁針靜止時,它的N

極所指的方向應是“月磁”的南極.19、答:(1)剪刀的刀刃處;減小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

(2)使用剪刀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3)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恢復剪刀的張開狀態(tài);

(4)繩子的表面粗糙;增加了手與繩子間的摩擦;

(5)使用了滑輪組,可以省力.【分析】

可以從摩擦力;壓強、杠桿的分類、力的作用效果等方面來分析;

這是一道開放題,考查的是我們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分析物理知識的目的,生活處處有物理,我們要能夠從生活中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識,并能夠根據我們所學習的物理知識來改變我們的生活.【解析】答:(1)

剪刀的刀刃處;減小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

(2)

使用剪刀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3)

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恢復剪刀的張開狀態(tài);

(4)

繩子的表面粗糙;增加了手與繩子間的摩擦;

(5)

使用了滑輪組,可以省力.五、作圖題(共4題,共20分)20、【分析】【分析】在作凸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透鏡的光學特點來作圖。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壟脵

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壟脷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壟脹

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窘獯稹客ㄟ^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據此分別畫出對應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故答案為:見解析圖。【解析】21、解:(1)開關在干路上,L1在一個支路上,L2在另一個支路上;按分析的先后順序畫圖.如圖(1).

(2)按題中要求,S1與L1在一條支路上,S2與L2在另一條支路上.如圖(2).

【分析】

(1)

先分析從電池正極到負極經過元件的順序:

正極隆煤

開關S1隆煤{S2鈫?L2L1隆煤

負極.

(2)

兩燈可以獨立工作;工作情況互不影響,應該并聯(lián),每條支路都有開關單獨控制.

畫電路圖的要求:

壟脵

導線橫平豎直;壟脷

元件均勻或對稱分布;壟脹

除滑動變阻器外;元件不要畫到拐角處;壟脺

元件順序與實物一致.

畫實物圖時注意:

壟脵

導線畫到接線柱上,不要有十字交叉或十字交叉點;壟脷

導線最簡原則.【解析】解:(1)

開關在干路上;L1

在一個支路上,L2

在另一個支路上,按分析的先后順序畫圖.

如圖(1)

(2)

按題中要求;S1

與L1

在一條支路上,S2

與L2

在另一條支路上.

如圖(2)

22、解:大致確定飛機的重心;連接飛機的重心和地球的球心,過重心作指向球心的線段表示重力G.如圖所示:

【分析】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實際上是指向地心的。

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球的球心的,注意與平時我們所說的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并不矛盾,與我們觀察的角度有關。【解析】解:大致確定飛機的重心;連接飛機的重心和地球的球心,過重心作指向球心的線段表示重力G.如圖所示:

23、略

【分析】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據此畫圖.

此題主要考查透鏡的光路圖,關鍵是掌握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考查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解析】解:

對凸透鏡來說;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連接A

與凸透鏡的光心O

并延長;過A

點畫出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交凸透鏡于一點;連接該點和凸透鏡右側的焦點F

并延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