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_第1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_第2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_第3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_第4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年度第一學期初一年級期末考試地理學科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30分,與生物合考不合卷,考試時間為60分鐘。(2)根據(jù)網上閱卷需要,本試卷中所有試題均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本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來,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共享國際經濟合作帶來的豐碩成果。下圖是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據(jù)此完成第1題。

1.下列關于“一帶一路”的說法正確的是A.經過的大洲有亞洲、歐洲和南美洲B.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大洲分界線有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黑海和土耳其海峽C.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經濟合作可以促進經濟發(fā)展,消滅世界貧困D.中國與意大利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屬于南北對話2023年5月,中宣部決定授予湖南科技大學萬步炎教授“時代楷?!狈Q號,他和團隊研制的“海牛II號”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鉆機的鉆深紀錄,鉆機深度距離海平面有2231米。據(jù)此完成第2—3題。2.讀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是大陸架,漁業(yè)資源豐富B.②是大陸坡,坡度較緩,水深較淺C.③是海溝,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D.④是大洋中脊,是海底火山地震活動劇烈的區(qū)域3.深海探索的意義是①深入開展海底地形研究②促進深??茖W研究的發(fā)展③勘測和開發(fā)深海海洋資源④繪制精準的陸地地形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圖,你認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全球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均是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B.赤道附近地區(qū)年平均氣溫高、年降水量多C.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低、年降水量多D.中緯度地區(qū)比低緯度地區(qū)年平均氣溫高、年降水量少地理知識與人們生活緊密聯(lián)系,從事戶外運動必須具備閱讀等高線地形圖的能力,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第5題。5.根據(jù)圖示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區(qū)域地形以丘陵為主B.公路的走向大致是東西方向C.在河流A、B漂流,更驚險刺激的是河流AD.不考慮其他因素,假設度假村此時的氣溫是18℃,山峰C的氣溫大約是24℃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20分)6.某地理興趣小組正進行海陸變遷的主題探究活動,請根據(jù)他們搜集到的圖文信息,完成以下問題。(10分)第一步:探究海陸變遷材料:我國科研人員在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了一批三疊紀喜馬拉雅魚龍化石,這是古生物學上的又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魚龍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類已經滅絕的水生爬行動物。(1)簡述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化石說明的地理事實,并分析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2分)第二步:預言大陸漂移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2)甲、丙兩大洲凹凸的部分幾乎是吻合的,請寫出甲代表的大洲。(3)根據(jù)大陸漂移說的理論,說說乙大洋的面積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第三步:驗證板塊運動,實踐出真知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做了如下實驗:實驗名稱:板塊運動的形式及產生的后果。實驗過程::(4)實驗一:用手按圖1所示箭頭方向擠壓書本,書本發(fā)生隆起,該實驗模擬的是板塊運動的哪一種形式?(5)實驗二:點燃蠟燭一段時間后,蠟燭加熱區(qū),鋁箔盒中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將分別向左右兩側運動(如圖2),該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往往會形成?(6)根據(jù)實驗結論和圖3,請你推測一下阿爾卑斯山脈和紅海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阿爾卑斯山脈會;紅海會。第四步:拓展應用2024年1月1日,在日本西海岸發(fā)生了7.6級地震,12月6日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地震不斷,24小時內連續(xù)發(fā)生了30次火山性地震。結合圖4,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知識解釋日本地震頻發(fā)的主要原因。(2分)總結:海陸處于不斷的變化中,人類需要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科學事實。7.地理課上同學們探究世界的居民與文化。圖1為世界人口分布圖,圖2為某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圖3為丁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當?shù)貍鹘y(tǒng)民居景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探究主題一:世界人口分布(1)讀圖可以歸納得出結論:從緯度位置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緯度地區(qū)。請分析圖1中甲地區(qū)人口稠密的原因?(2)閱讀圖2,當一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xiàn)②→③這種變化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有哪些?(至少一點)探究主題二:豐富多彩的文化(3)結合所學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請寫出圖1中乙地區(qū)主要語言、丙地區(qū)主要人種和丁地區(qū)主要信仰的宗教類型。(3分)乙地;丙地;丁地;(4)結合圖3丁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當?shù)貍鹘y(tǒng)民居景觀,試分析丁地傳統(tǒng)民居墻厚、窗小的特點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關系。(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