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期高一期末七校聯考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交回。2022年暑期上映了一部中國科幻電影《獨行月球》,講述人類為抵御小行星撞擊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當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因為意外,錯過了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后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讀材料,完成1~3小題。1改編)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有很多峽谷,電影中多次出現主角掉入大坑中的鏡頭。這些坑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蝕作用B.風力侵蝕作用C.隕石撞擊作用D.冰川侵蝕作用2改編)獨孤月在月球生活期間,下列現象可能發(fā)生的是()A.行走如跳遠B.朝霞、晚霞C.日食、月食D.電閃雷鳴3原創(chuàng))目前人類在月球上沒有發(fā)現液態(tài)水的原因是()A.月球離地球較近B.月球的密度較大C.月球晝夜溫差大D.月球離太陽較近北京時間2024年10月10日23時至10月11日17時,受日冕物質拋射的影響,地球持續(xù)發(fā)生了18小時的特大磁暴活動,黑龍江、新疆等地出現了絢爛的極光,讓許多天文愛好者享受了一把“追光之旅”。據此完成4~5小題。4.引發(fā)此次極光的太陽活動及其所在太陽外部圈層是()A.黑子色球層B.耀斑光球層5改編)此次特大磁暴活動期間()A.引發(fā)錢塘江大潮B.衛(wèi)星通信質量下降C.動物的異常反應D.兩極產生極晝現象2024年7月20日,中國石油發(fā)布消息,全球鉆井難度最高的萬米科學探索井——深地川科1井在四川盆地開鉆。深地川科1井地面海拔717米,設計井深10520米。井底最高溫度達到224攝氏度,最高壓力達到138個兆帕。據此完成6~7小題。6改編)深地川科1井設計深度所在位置()A.一定位于巖石圈內B.已經穿透古登堡界面C.已經到達了軟流層D.地震波速度顯著降低7改編)深地川科1井鉆探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鉆探鉆頭需要()A.適應黑暗環(huán)境工作B.抗地下高溫高壓C.耐悶熱潮濕的氣候D.承受地震波沖擊2024年11月12至17日,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期間,多種先進的飛行器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其中,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隱身多用途戰(zhàn)斗機殲-35A,最大升限超過20千米。據此完成8~9題。8改編)殲-35A從最大升限高度到著陸地面,期間的氣溫變化是()A.逐漸升高B.逐漸降低C.先降低再升高D.先升高再降低9改編)珠海航展中,若殲-35A直接升空至最大升限,則其所在大氣層的特點是()A.空氣以垂直運動為主B.空氣高度電離,形成電離層C.空氣中多雜質和塵埃D.含有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線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讀城市植被淺溝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小題。10.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主要目的是()A.強化對雨水的滯留能力B.減少雨水的沖刷,降低水土流失C.增加綠地面積,美化環(huán)境D.優(yōu)化水生環(huán)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11改編)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后,城市河流()A.枯水期水位上升B.流速減慢C.總流量減少D.流量變化加大根據聯合國2016年發(fā)布的數據,到2025年,全球約有18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約三分之二人可能在用水緊張的條件下生活。淡水資源如此緊缺,向海洋奪取淡水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某中學研究性小組設計了一個利用太陽能淡化海水的方案(下圖)。據此完成12~13小題。12改編)圖示方案利用的主要地理原理是()A.水循環(huán)B.大洋環(huán)流C.熱力環(huán)流D.潮汐作用13改編)海水淡化的意義主要是()A.保護生物多樣性B.維持海水密度穩(wěn)定C.減輕海洋環(huán)境污染D.緩解淡水危機問題讀某地貌景觀不同演變階段示意圖。完成14~15小題。14.能正確表示該地貌景觀演變過程的是()A.甲→丙→乙→丁B.乙→丙→丁→甲15改編)該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①土壤肥沃,適合發(fā)展種植業(yè)②水庫防滲技術要求高③地表破碎,地形崎嶇,交通不便④地表水源豐富,生產生活供水充足⑤地貌景觀豐富獨特,適合發(fā)展旅游業(yè)下圖為長江口夏季鹽度分布圖?;ㄡ}場是浙江省僅存的一座海鹽手工曬鹽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據此完成16~17小題。A.海岸線曲折B.河流淡水注入C.沿岸暖流影響D.海域形狀封閉17原創(chuàng))與花岙鹽場曬鹽旺季相符的地理現象是()A.長江處于豐水季節(jié)B.我國北方多寒潮天氣C.銀杏樹葉金黃飄落D.太陽活動頻繁的時節(jié)渾善達克沙地位于內蒙古高原中東部,東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動沙丘為主。從東到西依次為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圖示意渾善達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區(qū)中不同植被類型占比。據此完成18~20小題。18改編)隨著降水量的增多,不同植被類型占比的變化是()A.多年生草本減少B.一年生草本減少C.灌木逐漸減少D.喬木逐漸增多19.渾善達克沙地西部地區(qū)植物根系的特點最可能是()A.根系的數量少B.根系細小而短C.扎根面窄而淺D.扎根面廣而深20.渾善達克沙地中植被類型從東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水分B.溫度C.太陽輻射D.地理位置下圖為1979~2010年間,夏末融化期間被北冰洋海冰覆蓋的面積變化統計圖。讀21改編)全球與夏末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變化總體趨勢接近的是()A.工業(yè)化水平B.二氧化碳排放量C.森林覆蓋率D.火山噴發(fā)次數22改編)北冰洋海冰融化會加速全球變暖,原因是()A.削弱了太陽輻射B.減少對太陽輻射的反射C.削弱了溫室效應D.減少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圖示意我國南方某低山丘陵地區(qū),圖中等高距為100m。讀圖完成23~24小題。23原創(chuàng))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適合建火情瞭望臺的是()24原創(chuàng))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A.由南向北B.先由東北向西南,后由北向南C.由西南向東北D.先由南向北,后由西南向東北當土壤組成物質中礦物質的體積百分比為45%、有機質的體積百分比為5%、水分和空氣的體積百分比各為20%~30%時,該土壤能很好地滿足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各種需求。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土壤組成物質的體積占比。據此完成25~26小題。25改編)土壤中有機質的來源是()A.巖石B.氣候C.生物殘體D.成土母質26.據圖可知,該地土壤的特征是()A.土壤水分較多,空氣偏少B.土壤礦物質比重大,顆粒粗C.可能炎熱干燥,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較少D.土壤水分和礦物質偏少,有鹽堿化現象讀長江上游某區(qū)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與地質災害數量統計圖,完成27~28小題。27改編)該區(qū)域內與降水有關的地質災害主要是()A.地震B(yǎng).暴雨C.洪澇D.泥石流28改編)可有效減少該類災害發(fā)生的主要途徑有()①修建大型水庫②拍攝衛(wèi)星遙感影像③在坡面、溝谷植樹造林④建立救災物資儲備庫⑤建設加固陡坡工程2022年8月,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罕見的干旱災害,鄱陽湖流域旱情較為嚴重,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嚴重影響。為統籌人力物力、合理分配資源,地理信息技術在此次災情救援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據此完成29~30小題。29.此次自然災害類型屬于()A.氣象災害B.地質災害C.生物災害D.海洋災害30.為精準投放救災物資,主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遙感技術B.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D.移動通信技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深秋至次年早春季節(jié),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無風的夜晚。甲圖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乙圖為“北半球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圖”。(1)指出甲圖中②③④⑤表示的大氣受熱環(huán)節(jié)。(4分)(2)簡述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無風夜晚的原因。(4分)(3)圖乙所示氣壓場位于(近地面/高空原因是。(6分)(4改編)乙圖中A、B、C、D四個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風向的是。①②兩地可能出現晴朗天氣的是,晝夜溫差較小的是。(6分)32.讀水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7分)(1)水循環(huán)的三種類型中,水循環(huán)總量最大的是循環(huán),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類型主要是循環(huán),能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更新的是(2)最能代表我國夏季東南風的是環(huán)節(jié)(用字母表示人類跨流域調水改變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用字母表示)。(2分)(3改編)陸地與海洋相比,晝夜溫差更大的是,請從下墊面熱力性質差(4改編)說出植被遭到破壞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6分)33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西部,是我國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指在定向風的作用下,沙漠的移動趨勢傾向于風吹的方向,不斷遷移的沙漠沙漠內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復合型沙山群。由于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從2010年開始,我國就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左圖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區(qū)示意圖,下右圖為該地沙山示意圖。(1)說明巴丹吉林沙漠成為流動性沙漠的原因。(6分)(2)推斷沙山兩側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特征,并解釋原因。(8分)(3)指出巴丹吉林沙漠在治理過程中開發(fā)利用的綠色能源類型,并說明理由。(4分)2024—2025學年度上期高一期末七校聯考15CACDB610ABCDA1115AADDC~~地理15CACDB610ABCDA1115AADDC16~20BABDA21~25CBDBC26~30ADCAB311)②大氣削弱作用(反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新)同步教學設計:第3單元 第2課《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 15、勞協二級課本教材第三章考試必背簡答題
- 2025至2031年中國油井探測絕緣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微型天線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多粘菌素B紙片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PET顆粒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魔方鑰匙扣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香辣蠔油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合金卷閘門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軸向加強自導型波紋管膨脹節(jié)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供應鏈管理公司合作項目協議書
- 2025年度度假村景觀設計及施工一體化合同
- 《如何規(guī)劃養(yǎng)禽場》課件
- 2025年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三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物業(yè)公司行政人事部職責
- 模具檢測知識培訓
- 醫(yī)療健康行業(yè)保密免責協議書
- 《設計思維與方法》課件
- 2025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主要知識點
- 第一課走進人工智能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