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競賽試題50題及答案001、壽聯(lián)多是祝愿壽者長壽,稱頌壽者的品德與功績。壽聯(lián)多為五字或七字,也有達(dá)數(shù)十字或數(shù)百字的。壽聯(lián)切事、脫俗、工整而有韻味,選用恰切的詞句,注以流暢的氣勢,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義,引起共鳴。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還多一度春秋?!边@幅壽聯(lián)寫的老人歲數(shù)是:()A、60歲

B、70歲

C、100歲

D、141歲002、下列描寫古代歷史名人名家的對聯(lián),說法錯誤的是:()A、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灷畎?/p>

B、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灦鸥?/p>

C、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灠拙右譊、云過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頌王昭君003、中國古代神話“開天辟地、煉石補天、鉆木取火、銜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別是:()A、女媧、燧人氏、精衛(wèi)、盤古

B、燧人氏、精衛(wèi)、盤古、女媧C、盤古、女媧、燧人氏、精衛(wèi)

D、精衛(wèi)、盤古、女媧、燧人氏004、古代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種制度,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隋唐到清代的歷經(jīng)了一千三百多年??婆e制度中參加縣府考試、省級考試、京城考試和皇宮大殿考試及其合格者,分別稱為:()A、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士;殿試——進士;院試——秀才

B、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士;殿試——進士C、會試——貢士;殿試——進士;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

D、殿試——進士;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士005、我國古代文人學(xué)士的作品集名稱內(nèi)涵豐富,各具特點。下列作品集《柳河?xùn)|集》、《聊齋志異》、《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軒長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長慶集》命名方法分別是:()A、地名、年號、謚號、字、號、官職、書房名B、地名、書房名、謚號、號、字、官職、年號C、書房名、地名、官職、號、字、謚號、年號D、地名、書房名、謚號、字、號、官職、年號006、“陰陽”學(xué)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具有基礎(chǔ)性性質(zhì)的學(xué)說??梢岳斫鉃椋禾柟饽苷盏降牡胤綖殛?,照不到的地方為陰。山北當(dāng)然照不到,為陰;水的北岸正對著太陽,為陽。反之亦然。所以,水南為陰,水北為陽。例如:“江陰”、“漢陽”、“衡陽”、“華陰”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長江南岸、漢水的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北邊B、長江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北邊、華山的南邊C、長江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北邊D、長江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南邊007、中國古代文化中定義的“圣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圣人”。古代的“史圣”、“醫(yī)圣”、“書圣”、“畫圣”、“茶圣”、“詩圣”分別是:()A、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B、司馬遷、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C、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張仲景D、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張仲景、王羲之008、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唐詩是漢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詩人眾多,許多詩篇還是被我們所廣為流傳。唐代稱為“詩魔”、“詩鬼”、“詩佛”、“詩仙”、“詩圣”、“詩豪”的詩人分別是:()A、王維、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李賀B、李賀、王維、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C、白居易、李賀、王維、李白、杜甫、劉禹錫D、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李賀、王維009、清代【張鵬翮hé】撰寫的三蘇祠的門聯(lián):“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逼渲小扒Ч盼恼滤拇蠹摇敝小八拇蠹摇笔牵海ǎ〢、韓愈、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B、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王安石C、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D、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010、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浩如煙海,二十四史乃是中華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華?!扒八氖贰笔侵福海ǎ〢、《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B、《國語》、《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C、《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資治通鑒》D、《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后漢書》011、中國古代“二十四節(jié)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jié)、物候現(xiàn)象、氣候變化三種,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dǎo)農(nóng)事的補充歷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jīng)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jié)晶。其中表示四季開始的四個節(jié)氣是:()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012、干支紀(jì)年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紀(jì)年方法。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總稱,它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huán)順序,如何將公元紀(jì)年換算成干支紀(jì)年,計算方法:(公元年份-3)÷60,得余數(shù)R;再求R÷10的余數(shù)是X,R÷12的余數(shù)是Y。并根據(jù)下表,就可以很簡單的換算公歷年份成為干支紀(jì)年。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2000-3)÷60=33.......余數(shù)(R)17,(R)17÷10=1.......7(X),(R)17÷12=1.......5(Y),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紀(jì)年的庚辰年(農(nóng)歷)?,F(xiàn)在,計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紀(jì)年,應(yīng)該是哪一年:()A、甲午年B、丙申年C、乙未年D、丁酉年013、中國隋唐以后的官職實行“三省六部制”,這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yán)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效率高,三省長官之間互相牽制,把相權(quán)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quán),間接加強了皇權(quán)。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負(fù)責(zé)執(zhí)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機構(gòu)和“六部”中負(fù)責(zé)軍事、軍政事務(wù)的機構(gòu)分別是:()A、尚書省、兵部B、門下省、吏部C、中書省、刑部D、尚書省、工部014、四書五經(jīng)是四書和五經(jīng)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jīng)典書籍,是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其中“四書”是指:()A、《詩經(jīng)》、《尚書》、《周易》和《春秋》B、《大學(xué)》、《中庸》、《論語》和《孟子》C、《國語》、《左傳》、《禮記》和《春秋》D、《詩經(jīng)》、《尚書》、《禮記》和《周易》015、《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為后代學(xué)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xiàn)資料?!八膸臁笔侵福海ǎ〢、仁、義、禮、智B、禮、樂、書、數(shù)C、詩、書、禮、易D、經(jīng)、史、子、集016、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A、15歲、20歲、30歲、40歲、60歲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70歲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60歲D、13歲、20歲、30歲、50歲、60歲017、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中“東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別指的是:()A、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

B、華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華山

D、恒山、嵩山、泰山、華山、衡山018、“五行學(xu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zhì)觀,多用于哲學(xué)、中醫(yī)學(xué)和占卜方面。由五種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發(fā)展,維系著自然的平衡?!拔逍小敝蟹謩e代表“生長的物質(zhì)”、“散發(fā)熱能的物質(zhì)”、“大自然本身”、“循環(huán)流動的物質(zhì)”、“堅固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元素是:()A、金、木、水、火、土

B、火、土、水、金、木C、木、火、土、水、金

D、土、水、金、木、火019、五刑是中國古代五種刑罰之統(tǒng)稱,在不同時期,五種刑罰的具體所指并不相同。五刑有奴隸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A、墨、劓(yì割鼻)、剕(fèi砍腳)、宮、大辟(pì死刑)B、笞(chī)、杖、徒(勞役)、流(流放)、死C、黥(qíng墨字)、劓(yì割鼻)、斬趾、梟首(xiāo砍頭)、菹(zū剁肉醬)D、磔(zhé

凌遲)、髡(kūn剃發(fā))、髕(bìn割膝骨)、炮烙、刵(èr割耳朵)020、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仲父”,仲父之弟稱“叔父”,最小的叔父稱“季父”,后來伯仲之弟統(tǒng)稱“叔父”。古代稱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確的排行順序是:()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C、老二、老三、老四、老大

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021、我國古代禮儀,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東”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東朝西”。傳統(tǒng)課文《鴻門宴》涉及宴席座次的描述:“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蔽闹凶蚊枋龇从车匚蛔鸨案叩偷捻樞蛘_的是:()A、項羽、項伯、劉邦、范增、張良

B、項伯、范增、項羽、劉邦、張良C、項伯、項羽、范增、劉邦、張良

D、項羽、項伯、范增、劉邦、張良022、我國古代史書是記載歷史事實的歷史散文,要求如實地記載真實的歷史事件,不允許采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虛構(gòu)。史書編排體例分為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歷史)、紀(jì)傳體(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反映歷史)、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記敘歷史)、記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記載歷史;根據(jù)編排的年代跨度情況,史書又分為通史和斷代史。下面對《史記》、《左傳》、《戰(zhàn)國策》、《漢書》編排體例判斷正確的是:()A、紀(jì)傳體、國別體、編年體、通史

B、通史、國別體、編年體、通史C、紀(jì)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斷代史D、通史、編年體、國別體、通史023、生肖文化是一種中國特色的時間文化,是用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屬相)與十二地支相配的一種計時系統(tǒng)。將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作為十二個時辰計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比如:從晚上11時開始計時,晚上11時到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下面用生肖計時正確的是:()A、狗:晚上7-9時(即“戌時”)B、牛:下午1-3時(即“丑時”)C、猴:凌晨3-5時(即“申時”)D、羊:凌晨1-3時(即“未時”)024、中國古人用“天色紀(jì)時法”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時、日入、黃昏、人定。從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開始第一個時辰,依次循環(huán)。下面根據(jù)天色的變化理解的時辰正確的是:()①《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本渲小半u鳴”是凌晨01時至03時;②《孔雀東南飛》:“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本渲小包S昏”是晚上19時至21時,“人定”是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

③《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④《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時,門壞”,句中“晡時”是

下午17是至19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025、古代有“月相紀(jì)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jì)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關(guān)于“月相紀(jì)日法”用法分析正確的是:()①《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陰歷三月十五日。②《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盎匏贰?,晦:陰歷每月初的一天;朔:陰歷月末的一天。③《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陰歷七月十六日。④“今當(dāng)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誕辰?!薄八啡铡敝噶鲁跻恢脸蹙?。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這個月初五。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⑦“宋嘉定寧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這個月初四。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026、《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对娊?jīng)》有的“六義”,即是指“風(fēng)、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法。下面對《詩經(jīng)》“六義”的理解正確的是:()A、“頌”是正聲雅樂,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共105篇。B、“風(fēng)”是國風(fēng),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詩經(jīng)》中的精華,共305篇。C、“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奔聪扔闷渌挛镆鲆f的內(nèi)容。D、“賦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027、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下面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描述正確的是:()A、寒食禁火、祭祖掃墓、踏青插柳——重陽節(jié)B、掃塵守歲、爆竹門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節(jié)C、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春節(jié)D、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端午節(jié)028、我國佛教名山源遠(yuǎn)流長,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指:()A、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dāng)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B、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C、江西廬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黃山、安徽九華山D、湖北武當(dāng)山、四川峨眉山、四川青城山、浙江普陀山029、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xué)術(shù)流派,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yè)名稱劃分的等級。其中“三教”通常是指:()A、儒教、道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C、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

D、儒教、基督教、佛教030、中國是橋的故鄉(xiāng),自古以來就以橋的多和設(shè)計精致合理而聞名于世。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名橋的是:()A、五亭橋(江蘇揚州)、安平橋(福建晉江)、十字橋(山西太原)、玉帶橋(北京海淀)B、五音橋(河北遵化)、鐵索橋(四川瀘州)、十字橋(山西太原)、玉帶橋(北京海淀)C、趙州橋(河北趙縣)、洛陽橋(福建泉州)、廣濟橋(廣東潮州)、盧溝橋(北京豐臺)D、安平橋(福建晉江)、五音橋(河北遵化)、鐵索橋(四川瀘州)、風(fēng)雨橋(廣西三江、湖南、湖北、貴州)031、古都是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國家或地方政權(quán)的首都,中國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說。其中“四大古都”是指:()A、西安、開封、杭州、安陽

B、開封、杭州、安陽、鄭州C、北京、南京、開封、杭州

D、西安、洛陽、南京、北京032、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是:()A、“大禹傳說”、“愚公移山傳說”、“魯班傳說”、“孟姜女”B、“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C、“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大禹傳說”D、“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大禹傳說”、“魯班傳說”033、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dá)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shù)闹匾唐分?。中國最為突出的刺繡“四大名繡”是:()A、杭繡、閩繡、湘繡、京繡

B、汴繡、甌繡、漢繡、蜀繡C、京繡、魯繡、杭繡、閩繡

D、蘇繡、湘繡、粵繡、蜀繡034、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無一不是從遠(yuǎn)古發(fā)展過來的。下面關(guān)于傳統(tǒng)節(jié)日描述正確的是:()A、七夕節(jié),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慶祝,以乞巧為主。B、上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七月半”,在陰歷七月十五日,以祭鬼為主。C、清明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以禁煙、冷食祭日為主。D、中元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賞燈、舞獅和未婚男女交往為習(xí)俗。035、近代大學(xué)者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xué):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xué),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毕旅胬斫狻耙淮膶W(xué)”作品正確的是:()A、楚之騷——屈原《離騷》

漢之賦——司馬相如《上林賦》B、漢之賦——賈誼《吊屈原賦》唐之詩——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C、唐之詩——李白《憶秦娥》

宋之詞——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D、宋之詞——李煜《虞美人》

元之曲——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036、我國詩歌源遠(yuǎn)流長,包括詩、詞、曲,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是指用文言文和傳統(tǒng)格律創(chuàng)作的詩。下面對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理解正確的是:()A、春秋——《詩經(jīng)》——浪漫主義

戰(zhàn)國——《楚辭》——現(xiàn)實主義B、漢代——樂府詩——律詩、絕句

唐代——格律詩——歌、行、引、吟C、宋代——詞——單調(diào)、雙調(diào)

元代——曲——雜劇、散曲D、南朝——田園詩——陶淵明

東晉——山水詩——謝靈運037、在我國花卉史上,很多花卉享譽中外,是我們珍貴的鮮花物種。被稱為“四大名花”的是:()A、月季、杜鵑、茶花、荷花

B、梅花、牡丹、菊花、蘭花C、茶花、杜鵑、桂花、水仙

D、牡丹、水仙、菊花、山茶038、成語典故指關(guān)于成語產(chǎn)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下面成語與人物搭配理解正確的是:()A、投筆從戎〔祖逖〕韋編三絕〔蘇秦〕B、鞠躬盡瘁〔諸葛亮〕聞雞起舞〔班超〕C、高山流水〔俞伯牙〕胯下之辱〔韓信〕D、懸梁刺股〔孔子〕洛陽紙貴〔左思〕039、漢語成語承載了中華民族眾多的文化因子,成語在中國婚姻愛情文化留下了許多蛛絲馬跡。下列成語描述男女之間表情達(dá)意兩情相悅的愛情一項是:()A、金屋藏嬌——古時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現(xiàn)多指男人在婚外包養(yǎng)情人。B、琴心相挑——以琴聲傳達(dá)心意,表示愛情。C、擲果盈車——比喻女子對美男子的愛慕與追捧。D、倩女離魂——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040、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huán),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下面描述“四大美女”正確的一項是:()A、貂蟬

——閉月

B、西施

——落雁C、王昭君——羞花

D、楊玉環(huán)——沉魚041、傳說在上古時期,中國大地上生活著許多部族,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qū)別華夏。歷史上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后滅亡西周的民族是:()A、北狄

B、南蠻

C、東夷

D、西戎042、下面關(guān)于“桑梓”、“社稷”、“烽煙”、“桑麻”、“汗青”含義理解正確的是:()A、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國家B、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C、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D、史冊、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043、中國古代飲食文化深厚廣博,源遠(yuǎn)流長。下列關(guān)于古代飲食文化發(fā)展歷史概括正確的是:()A、神農(nóng)氏,“耕而陶”,是中國農(nóng)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嘗百草,開創(chuàng)古醫(yī)藥學(xué),發(fā)明耒耜,教民稼穡,使用陶具作為炊具和容器,為制作發(fā)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B、伏羲氏,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還是茹毛飲血階段,教會了人民筑巢而居。C、有巢氏,鉆木取火,從此進入石烹熟食時代,結(jié)束了遠(yuǎn)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主要烹調(diào)方法:①炮;②煲;③燙;④焙炒。D、燧人氏,在飲食上,教民結(jié)網(wǎng),捕魚打獵和畜牧,養(yǎng)犧牲(牲口)以充庖廚。還根據(jù)天地萬物的變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八卦。044、下面關(guān)于“桃李”、“巾幗”、“須眉”、“伉儷”、“布衣”含義理解正確的是:()A、男子、夫妻、百姓、學(xué)生、婦女

B、婦女、男子、夫妻、百姓、學(xué)生C、學(xué)生、婦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學(xué)生、婦女、男子045、中國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合稱“楷書四大家”。他們是:()A、歐陽詢、顏真卿、米芾、蔡襄

B、蘇東坡、黃庭堅、柳公權(quán)、趙孟頫C、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

D、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孟頫046、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下面成語與歷史人物搭配理解正確的是:()A、臥薪嘗膽——項羽

圖窮匕見——荊軻B、刮骨去毒——廉頗

負(fù)荊請罪——關(guān)羽C、焚書坑儒——秦始皇

精忠報國——岳飛D、圍魏救趙——孫臏

破釜沉舟——越王勾踐047、古代詩歌中包含著古代重要城鎮(zhèn)的文化內(nèi)涵。下列詩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鎮(zhèn)理解正確的是:()A、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肮锰K”指“杭州”。B、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錦官城”指“成都”。C、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金陵”指“開封”。D、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天來。——“錢塘”指“蘇州”。

048、名勝古跡就是指風(fēng)景優(yōu)美和有古代遺跡的著名地方。下列古詩詞中描述的我國古代名勝古跡理解正確的是:()A、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西湖B、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S山C、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赐ズ﨑、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蹰w049、中國古代,交朋友總是有很多說法。下面敘述朋友交往說法正確的是:()A、竹馬之交——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馬:小孩當(dāng)馬騎的竹竿。B、患難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C、布衣之交——指年齡、輩分不相當(dāng)而結(jié)交為友。D、貧賤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050、文學(xué)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xué)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下列文學(xué)常識概括正確的是:()A、《楚辭》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詩歌總集B、《戰(zhàn)國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C、《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文藝?yán)碚摼拗?,也是一部理論批評著作D、《左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答案與解析001.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歲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雙慶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來就是141。002.答案:D解析:“云過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是唐代溫庭筠的《蘇武廟》說的蘇武的事,而頌王昭君的對聯(lián)是“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003.答案:C解析:“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燧人氏鉆木取火”、“精衛(wèi)銜石填?!钡纳裨捁适录矣鲬魰?。004.答案:B解析: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童試。各地考生在縣府里參加考試,由省里的提督學(xué)政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鄉(xiāng)試為省一級考試,由翰林或部院官員主考,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由禮部主考,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連續(xù)考中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第一名者稱為“連中三元”。005.答案:D解析:《柳河?xùn)|集》,作者柳宗元,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xùn)|?!读凝S志異》。作者蒲松齡,“聊齋”是其書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謚號“文正”?!独钐兹?,作者李白,字太白?!都谲庨L短句》,作者辛棄疾,號稼軒?!锻跤邑┘?,作者王維,官至右丞。《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為唐穆宗長慶年間編輯。006.答案:C解析:“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蔽覈S河中下游一帶,在北回歸線以北,終年不會有太陽直射,陽光會從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陽照射到而北面則受不到陽光照射,所以山南為陽,俗稱“陽坡”;山北為陰,俗稱“陰坡”。水(河流)的方面,由于地形是西北高向東南漸低,由于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向東流的河流在流動時會傾向于往東南方向流動,南岸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蝕下淘,南岸相對高差大,地勢低濕,岸下難受光照;北岸反之。江陰:處于長江南岸。漢陽:漢水的北邊。過去的漢陽與漢口連成一片,在《明史》中說到,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大約十五世紀(jì)初,漢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點就是裁彎取直,這次漢水徑直向東流經(jīng)龜山之北入長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今天的漢陽應(yīng)該改稱為“漢陰”才是。衡陽:處于南岳衡山的南邊。華陰:西岳華山的北邊。007.答案:B解析:史圣: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醫(yī)圣:張仲景,名機,南陽郡(今河南鄧州人一帶人),東漢著名醫(yī)學(xué)家,著有《傷寒雜病論》。書圣: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著有《蘭亭集序》。畫圣: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朝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有“吳帶當(dāng)風(fēng)”之美譽。茶圣:陸羽,字鴻漸,唐朝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聞名于世。詩圣: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008.答案:C解析:詩魔——白居易,寫詩非??炭?,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稱“詩魔”。詩鬼——李賀,其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詩佛——王維,是“當(dāng)代詩匠,又精禪上理”,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唯一享有了“詩佛”之稱譽的詩人。詩仙——李白,詩想象豐富奇特,風(fēng)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詩圣——杜甫,其詩緊密結(jié)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圣”。詩豪——劉禹錫,其詩沉穩(wěn)凝重,格調(diào)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fēng)格高峻,大有“漢魏風(fēng)骨”,被譽為“詩骨”。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dá),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詩杰——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詩囚——孟郊,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jīng)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七絕圣手--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稱之為“七絕圣手”。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009.答案:D解析:上聯(lián)言蘇門父子三人均為填詞名家,下聯(lián)四大家是韓、柳、歐、蘇四家,其中蘇家包括蘇洵、蘇軾、蘇轍,仍然是對蘇門的盛贊。010.答案:A解析:《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jì)、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xué)觀念在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稘h書》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又稱前漢書,東漢班固撰,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逗鬂h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撰。《后漢書》紀(jì)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三國志》是晉代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jì)傳體國別史?!秶Z》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由西漢劉向所整理編寫。《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書?!顿Y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011.答案:B解析:二十四節(jié)氣是一個統(tǒng)稱,其中包括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jié)氣,中氣和節(jié)氣相間地排列。從春分起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屬于十二個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節(jié)氣是清明,其后的節(jié)氣依次是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驚蟄。二十四節(jié)氣指二十四時節(jié)和氣候,每個節(jié)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節(jié)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24節(jié)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四季變化的節(jié)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jié)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jié)氣。反映天氣現(xiàn)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jié)氣。反映物候現(xiàn)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jié)氣?!抖墓?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012.答案:C解析:“干支紀(jì)法”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這種“干支紀(jì)法”形成的一種歷法,叫干支歷。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六十甲子表: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0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0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0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013.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的職能:三省,分別為: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gòu),負(fù)責(zé)執(zhí)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門下省——審議機構(gòu),負(fù)責(zé)審核政令;中書省——決策機構(gòu),負(fù)責(zé)草擬和頒發(fā)皇帝的詔令。中書省主要負(fù)責(zé)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fù)責(zé)審查詔令內(nèi)容,并根據(jù)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gòu),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zhí)行。六部,分別為:吏部:負(fù)責(zé)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戶部:負(fù)責(zé)土地、戶口、財政、國庫等。禮部:負(fù)責(zé)科舉、祭祀、典禮、學(xué)校等。兵部:負(fù)責(zé)軍事、軍政事務(wù)。刑部:負(fù)責(zé)司法、審計事務(wù)。具體審判事務(wù)另有大理寺負(fù)責(zé)。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工部:負(fù)責(zé)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014答案:B解析:“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xué)》和《中庸》?!拔褰?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xué)生言行的一部書,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洞髮W(xué)》是儒家基本經(jīng)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全面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guān)系?!吨杏埂窞槿寮宜济蠈W(xué)派的代表著作,原為《禮記》之一篇,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jīng)秦代學(xué)者修改整理?!对娊?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渡袝肥侵袊鴿h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xiàn),它以記言為主?!抖Y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周易》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是我國最古老、最有權(quán)威、最著名的一部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的結(jié)晶。是一部古代占筮之書,古人創(chuàng)造它是為預(yù)知社會人事的吉兇禍福變化?!秶Z》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洞呵铩肥俏覈谝徊烤幠牦w史書,《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的編年史,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015.答案:D解析:經(jīng)部收錄儒家“十三經(jīng)”(分別是《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及相關(guān)著作,史部收錄史書,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叭?、義、禮、智、信”為儒家“五?!保鬃犹岢觥叭?、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岸Y、樂、射、御、書、數(shù)”,孔子合稱“六藝”。禮:禮節(jié)(即今德育);樂:音樂;射:射箭技術(shù)(鍛煉體格,品格修養(yǎng));御:駕馭馬車的技術(shù);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數(shù):算法(計數(shù))?,F(xiàn)在來說就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霸姟?、禮、易、春秋”,指儒家的“五經(jīng)”,即《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016.答案:C解析: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歲。舊時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jì)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初生:孩提、總角、垂髫——童年;金釵之年:女子12歲;豆蔻之年:女子13——14歲;及笄之年:女子15歲;碧玉年華:女子16歲;桃李年華:女子20歲;花信年華:女子24歲;舞勺之年:男子13——15歲(學(xué)文舞);舞象之年:男子15——20歲(學(xué)武舞);弱冠之年:男子20歲;而立之年:男子30歲;不惑之年:男子40歲;知命之年:男子50歲;花甲之年:男子60歲;古稀之年:男子70歲;耄耋(màodié)之年:80、90歲(耄:八九十歲年紀(jì);耋:七八十歲年紀(jì));期頤之年:男子100歲。喜壽:77歲;米壽:88歲;白壽:99歲;茶壽:108歲。按照中國人習(xí)俗,向高齡老人祝壽有“喜壽”“米壽”“白壽”“茶壽”之說。把“喜”“米”“白”“茶”四字作為高齡老人的壽年,是有講究的。“喜壽”是指七十七歲。這是因為“喜”字寫成草體很像七十七?!懊讐邸敝赴耸藲q。這是因為“米”字上部一點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個“八”,中間一橫一豎像“十”,加起來八十八?!鞍讐邸敝妇攀拧_@是因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橫,百減去一,不是九十九嗎?“茶壽”指一百零八歲。這是因為“茶”的草頭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來就不是一百零八。017.答案:A解析:“五岳”分別為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西岳華山(海拔2155米,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位于山西省渾源縣)、中岳嵩山(海拔1512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五岳景色各有特點,受到許多游客的青睞,許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詩文作品。其中泰山和嵩山曾經(jīng)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皷|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早已聞名于全世界。018.答案:C解析:木代表生長的物質(zhì),火代表可以散發(fā)熱能的物質(zhì),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動的物質(zhì),可以循環(huán);金代表堅固的物質(zhì)。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屬陽,水、金屬陰,土是中性。019.答案:B解析:奴隸制五刑:(1)秦以前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鼻)、剕(fèi,也寫作“刖”yuè,砍腳)、宮(毀壞生殖)、大辟(pì死刑,殺)。(2)秦漢時期為:黥(qíng刺字并涂墨)、劓、斬趾(左右腳趾)、梟首(xiāo砍頭示眾)、菹(zū

剁成肉醬)。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隋唐封建制五刑:(1)笞刑:小荊條抽打臀部,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

(2)杖刑:粗荊條抽搭背、臀、腿,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強制犯人勞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流放到邊遠(yuǎn)地區(qū),不準(zhǔn)回鄉(xiāng),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絞和斬二等。宋后加凌遲,明清加梟首。封建五刑之外還有磔(zhé

俗稱凌遲)、髡(kūn

即剃發(fā))、髕(bìn也作臏,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èr

割耳朵)020.答案:B解析: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最小。從史實看,除以“季”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為多。例如,周武王分封諸弟皆稱“叔某”,因為他是老二。如“伯夷”、“仲尼”、“叔向”、“季路”,正確的排行順序是:老大、老二、老三、最小。021.答案:D解析:中國古代在“室”內(nèi)舉辦宴會,座位以西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東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課文《鴻門宴》中,項羽、項伯東向坐,也就是坐西向東了,為最尊;范增南向坐,就是坐北向南,雖然是項羽的亞父,但也只能次之;劉邦北向坐,也就是坐南向北,畢竟一方諸侯,再次之;張良西向坐,就是坐東向西,最卑微,最下位。022.答案:C解析:《春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jù)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蹲髠鳌罚何覈谝徊枯^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資治通鑒》: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由北宋司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妒酚洝罚何覈谝徊考o(jì)傳體通史。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共計130篇,包括本紀(jì)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約52萬余字,由西漢司馬遷著。《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21卷,包括《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是分國記載一些重要史事的國別史史書,相傳作者為左丘明?!稘h書》: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內(nèi)容上起漢高祖元年,迄于新莽地皇四年,共二百多年的歷史。全書由12本紀(jì)、8表、10志、70列傳組成,計100篇,由東漢班固撰寫。紀(jì)事本末體:首創(chuàng)這種體例的是南宋袁樞的《通鑒紀(jì)事本末》。通史:主要特點是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斷代史:主要特點是只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023.答案:A解析:我國古代根據(jù)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征,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次序為:子、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此時牛正在反芻?;ⅲ毫璩?-5時(即“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最為兇猛。兔:清晨5-7(即“卯時”),此時月亮還在天上,玉兔搗藥正忙。龍:早晨7-9時(即“辰時”),此時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此時蛇開始活躍起來,還不會傷人。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此時陽氣正盛,是天馬行空時。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此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猴:下午3-5時(即“申時”),此時猴子活躍起來。

雞:下午5-7時(即“酉時”),此時夜幕降臨,雞開始?xì)w窩。狗:晚上7-9時(即“戌時”),此時狗開始守夜。豬:晚上9-11時(即“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024.答案:B解析: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時分(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計第一個時辰。雞鳴,又名荒雞:雞叫時候(凌晨01時至03時)。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03時至05時)。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太陽初升。(清晨05時至07時)。

食時,又名早食等:早飯時間,(早晨07時至09時)。

隅中,又名日禺yú等:臨近中午。(上午09時至11時)。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時候(上午11時至下午13時)。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下午13時至15時)。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晚飯時間(下午15食至17時)。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陽落山。(下午17是至19時)。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黃。(晚上19時至21時)。

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21時至23時)。025.答案:D解析:②《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盎匏贰保蓿宏帤v每月末的一天;朔:陰歷月初的一天。④“今當(dāng)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誕辰。”“朔日”是指六月初一。026.答案:C解析:“風(fēng)”是指國風(fēng),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詩經(jīng)》中的精華,共160篇?!把拧笔钦曆艠?,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共105篇?!绊灐笔亲趶R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yè)的,共40篇。“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鋪陳,對事物直接陳述?!氨日?,以彼物比此物也?!奔幢扔鳎饔骱桶涤骶鶎俅祟??!芭d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奔雌鹋d,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說的內(nèi)容。027.答案:D解析:寒食禁火、祭祖掃墓、踏青插柳——清明節(jié)掃塵守歲、爆竹門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春節(jié)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重陽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端午節(jié)028.答案:B解析: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dāng)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稱為“道教四大名山”。相傳山西五臺山曾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曾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曾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故稱之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江西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北瀕長江,東南臨鄱陽湖;是中國國家級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著名的旅游避暑勝地,風(fēng)光奇特秀麗,“匡廬奇秀甲天下”。安徽黃山,黃山四絕,久有“震旦國中第一山”之譽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029.答案:A解析:“三教”的說法起自三國時代,指的是儒教、釋教、道教三種教派。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也稱回教)以及佛教。基督教包含基督教三大教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030.答案:C解析:河北的趙州橋、福建的洛陽橋、廣東的廣濟橋和北京的盧溝橋是其中四大最負(fù)有盛名的橋,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名橋。五亭橋(江蘇揚州)、盧溝橋(北京豐臺)、鐵索橋(四川瀘州)、廣濟橋(廣東潮州)、安平橋(福建晉江)、趙州橋(河北石家莊趙縣)、十字橋(山西太原)、風(fēng)雨橋(廣西、湖南、湖北、貴州)、玉帶橋(北京海淀)、五音橋(河北遵化)被稱為“中國十大名橋”。其中洛陽橋(福建泉州)未列入“中國十大名橋”。031.答案:D解析:“六大古都”包括: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古都并稱演變:“四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七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八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西安古稱長安,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是浩浩千年古都,與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032.答案:B解析:“牛郎織女”的傳說始于《詩經(jīng)·大東》,“孟姜女”的傳說起源于《左傳》,梁祝的故事最早見于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于《西湖三塔記》。這四個傳說全部是愛情故事,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感情的認(rèn)可。“大禹傳說”見于《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史記·夏本紀(jì)》;“愚公移山傳說”最早見于《列子·湯問》;“魯班傳說”——魯班的名字散見于先秦諸子的論述中,被譽為“魯之巧人”。033.答案:D解析:中國最為突出的刺繡是江蘇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廣東的粵繡及四川的蜀繡,稱為中國“四大名繡”。另外還有京繡(北京“宮繡”)、魯繡(山東)、汴繡(河南開封“宋繡”)、甌繡(浙江溫州“甌江”)、杭繡(浙江杭州)、漢繡(湖北武漢“楚繡”)、閩繡(福建)等地方名繡。034.答案:A解析:七夕節(jié),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慶祝,以乞巧為主。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七月半”,在陰歷七月十五日,以祭鬼為主。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以禁煙、冷食祭日為主。上元節(jié),又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以吃元宵、賞燈、舞獅和未婚男女出游交往幽會為習(xí)俗,所以元宵節(jié)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jié),是中國古代最浪漫的又一個情人節(jié)。035.答案:A解析:騷體,是屈原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抒情韻文,以《離騷》為代表,一般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參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語助詞?!膀}體”亦可稱為“楚辭體”。騷體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問》的影響,保留著加“兮”的傳統(tǒng)。《吊屈原賦》不能算作漢賦,尤其不能算是漢大賦的代表作品。漢賦,是在漢代涌現(xiàn)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jié)合,專事鋪敘。漢賦代表作品有司馬相如《上林賦》《子虛賦》等。唐詩泛指創(chuàng)作于唐代的詩,是漢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漢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唐代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李白的《憶秦娥》是一首詞,相傳李白首制此詞,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憶秦娥,詞牌名。宋詞是繼唐詩后的又一種文學(xué)體裁,它兼有文學(xué)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叫做“詞名”,依調(diào)填詞叫“依聲”。詞別名“長短句”。代表作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李煜,或稱李后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不能算“宋之詞”代表詞人作品。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shù),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xué)地位。代表作品有元曲四大家指關(guān)漢卿、鄭光祖、馬致遠(yuǎn)和白樸,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yuǎn)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短靸羯场で锼肌否R致遠(yuǎn)的元曲—小令名作《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六代之駢語,即駢文,駢文是一種文體,起源于漢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以庾信《哀江南賦序》、吳均《與朱元思書》等為代表?!傲奔础傲保慈龂鴧牵ɑ蚍Q東吳、孫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036.答案:C解析:中國古代詩歌,一般稱作舊詩,是指用文言文和傳統(tǒng)格律創(chuàng)作的詩,廣義的中國古代詩歌,可以包括各種中國古代的韻文如賦、詞、曲等,狹義則僅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对娊?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305篇詩歌,是我國古典文學(xu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冻o》是一部收錄戰(zhàn)國后期楚地詩歌的詩集,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部詩歌作品集,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guān)所采制的詩歌,后變成詩體的名稱,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biāo)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唐詩是漢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漢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格律詩是唐代形成的近體詩,有絕句、律詩兩種,律詩通常為8句(超過8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絕句為4句。近體詩,為有別于古體詩而有近體詩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近體詩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宋詞是繼唐詩后的又一種文學(xué)體裁,它兼有文學(xué)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又稱為長短句、曲子詞等,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于配以樂曲演唱,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雙調(diào)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jǐn)?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diào)只有一段。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shù),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037.答案:D解析:四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陽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和云南昆明的山茶,它們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中國十大名花,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包括: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凌霜綻妍菊花、王者之香蘭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錦杜鵑、花中嬌客茶花、君子之花荷花、十里飄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等十種名貴又美麗地方名花。038.答案:C解析:投筆從戎:東漢時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筆決心去邊疆從軍打仗,建立功業(yè);韋編三絕: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現(xiàn)用于比喻讀書勤奮;鞠躬盡瘁:恭敬謹(jǐn)慎地,竭盡勞苦地貢獻(xiàn)一切,到死為止,諸葛亮深刻地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聞雞起舞:原意東晉時期將領(lǐng)祖逖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高山流水:原為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師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與知音鐘子期,現(xiàn)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胯下之辱:秦末韓信忍受從胯下爬過的恥辱;懸梁刺股:戰(zhàn)國時期蘇秦把頭發(fā)束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勤學(xué)苦讀;洛陽紙貴:因為搶著抄寫晉朝左思寫的《三都賦》,以至于洛陽的紙價高起來了。形容寫文章、著作廣泛流傳,風(fēng)行一時。039.答案:B解析:金屋藏嬌:金屋:富麗華貴的房屋;嬌: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作婦。后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納妾?,F(xiàn)今多作為男人在婚外包養(yǎng)情人的代名詞。琴心相挑:以琴聲傳達(dá)心意,表示愛情。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在大財主卓王孫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孫的寡婦女兒卓文君,兩人以琴心相挑,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開始過他們清苦的生活。擲果盈車:西晉文學(xué)家潘岳,別名潘安。潘安人長得很美,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yán)飦G,都將車丟滿了。比喻女子對美男子的愛慕與追捧。倩女離魂: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元鄭光祖據(jù)以改編為《迷青瑣倩女離魂》,以優(yōu)美的文筆,從兩個方面敘寫了女子在禮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主要寫張倩女與王文舉指腹為婚,而后母親悔婚,倩女離魂赴京相伴,等王文舉狀元及第回鄉(xiāng),倩女再魂體合一,終成眷屬。040.答案:A解析: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王允用貂蟬設(shè)下連環(huán)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使得東漢末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西施——幼承浣紗之業(yè),故世稱“浣紗女”,天生麗質(zhì),后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后請求出塞和親,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dá)半個世紀(jì)。楊玉環(huán)——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姿質(zhì)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后因“安史之亂”死于馬嵬坡亂軍之中。西施浣紗--沉魚;昭君出塞--落雁;貂蟬拜月--閉月;貴妃醉酒--羞花。041.答案:D解析:西戎——是游牧民族,善于騎馬,主要分布在今中國西部的陜西、甘肅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西部,因此被稱為“西戎”。東夷——是農(nóng)耕和漁獵民族,善于射箭,主要分布在今中國東部沿海的山東、江蘇、安徽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東部,因此被稱為“東夷”。南蠻——是農(nóng)耕和牧獵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國長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南部,因此被稱為“南蠻”。北狄——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國北部的河北、山西、陜西的北部以及這些地方更北的地區(qū),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北部,因此被稱為“北狄”?!胺榛饝蛑T侯”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不顧眾臣反對,竟數(shù)次無故點燃邊關(guān)告急用的烽火臺,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jié)果,被戲而回,懊惱不已。幽王從此便失信于諸侯,最后,當(dāng)邊關(guān)真的告急之時,他點燃烽火卻再也沒人趕來救他了!終被犬戎(西戎)攻破城池,周幽王也死于戰(zhàn)亂,西周滅亡。042.答案:C解析:“桑梓:家鄉(xiāng)”;“社稷:國家”;“烽煙:戰(zhàn)爭”;“桑麻:農(nóng)事”;“汗青:史冊”。043.答案:A解析:有巢氏,當(dāng)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于飲食文化。燧人氏,鉆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diào)方法:①炮,即鉆火使果肉而燔(fán焚燒)之;②煲:用泥裹后燒;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④焙(bèi)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伏羲氏,在飲食上,教民結(jié)網(wǎng),捕魚打獵和畜牧,養(yǎng)犧牲(牲口)以充庖廚。還根據(jù)天地萬物的變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八卦。神農(nóng)氏,“耕而陶”,是中國農(nóng)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嘗百草,開創(chuàng)古醫(yī)藥學(xué),發(fā)明耒耜(lěisì古代的一種翻土農(nóng)具),教民稼穡(jiàsè農(nóng)作勞動)。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制作發(fā)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hǎi用肉、魚等制成的醬)、醯(xī醋)、酪(lào用動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uò調(diào)味用的酸味液體)、醴(lǐ甜酒)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dāng)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044.答案:C解析:“桃李:學(xué)生”;“巾幗:婦女”;“須眉:男子”;“伉儷:夫妻”;“布衣:百姓”。045.答案:D解析:歐陽詢(557年--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