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讀_第1頁
語文課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讀_第2頁
語文課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課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讀TOC\o"1-2"\h\u28232第一章語文課本寓言故事:文化傳承的瑰寶 19512第二章寓言故事的典型內容剖析 13645第三章我對寓言故事的獨特感受 16481第四章以《守株待兔》為例看寓言寓意 25842第五章從寓言中汲取的人生智慧 211524第六章寓言故事對當代教育的意義 215739第七章如何更好地解讀語文課本中的寓言 321853第八章總結:寓言故事的永恒價值 3第一章語文課本寓言故事:文化傳承的瑰寶語文課本中的寓言故事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寓言故事從古代流傳至今,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熠熠生輝。比如說《伊索寓言》,它被收錄在許多語文課本或者課外讀物中。像《狼和小羊》的故事,原文里狼找各種借口要吃小羊,“狼來到小溪邊,看見小羊正在那兒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說:‘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驚,溫和地說:‘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去的?!边@個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強者為所欲為、弱者無處講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這些寓言故事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把社會現(xiàn)象、人性的善惡等展現(xiàn)出來,一代一代地傳承著人類的智慧和文化。第二章寓言故事的典型內容剖析寓言故事往往有著獨特的內容結構。以《掩耳盜鈴》為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想要偷人家門口的鈴鐺,但是他害怕鈴鐺發(fā)出聲音被人發(fā)覺,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原文中說“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秩寺勚鴬Z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從內容上看,這個人的行為非常愚蠢,他以為自己聽不到聲音,別人就也聽不到了。這反映出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寓言故事就是這樣,用簡單的情節(jié)來揭示深刻的道理,它把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自欺欺人,通過具體的偷鈴鐺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讓讀者很容易理解。第三章我對寓言故事的獨特感受我覺得寓言故事特別有趣又充滿智慧。每次讀寓言故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奇妙的小世界。拿《刻舟求劍》來說,那個人在船上把劍掉下去了,就在船舷上刻個記號,等船靠岸了才去撈劍?!俺擞猩娼撸鋭ψ灾壑袎嬘谒?,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壑梗瑥钠渌跽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我當時就覺得這個人怎么這么傻呢。但后來又想,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犯類似的錯誤。有時候我們會過于固執(zhí)地按照過去的經驗或者習慣去做事情,而沒有意識到周圍的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寓言故事就像一面鏡子,能讓我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這是一種很奇妙的閱讀體驗。第四章以《守株待兔》為例看寓言寓意《守株待兔》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寓言故事。故事里的農夫偶然在樹樁旁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然后就每天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原文講“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明顯,它告訴我們不能心存僥幸,想要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農夫把一次偶然的幸運當成了必然,放棄了自己原本應該做的耕種工作,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有些人總想著通過買彩票一夜暴富,而不愿意腳踏實地去工作,這其實就是一種守株待兔的心態(tài)。第五章從寓言中汲取的人生智慧寓言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人生智慧。就像《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兔子因為驕傲自大,在比賽途中睡覺,而烏龜雖然爬得慢,但是一直堅持不懈,最后贏得了比賽?!巴米酉騽游飩兛湟乃俣?,‘我從來沒有失敗過,’他說,‘當我奔跑時,沒有人比我更快?!癁觚斊届o地說:‘我要與你比賽?!米诱J為比賽太輕松了,他先睡一覺,而烏龜一刻不停地爬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驕傲,要謙虛謹慎,同時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如果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就像兔子一樣,很可能會被后來者超越。而只要我們像烏龜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就總有成功的可能。第六章寓言故事對當代教育的意義寓言故事在當代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它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例如《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鬧著要一起去,她就哄孩子說回來殺豬給他吃。等她回來后,曾子真的要殺豬,妻子說只是哄孩子的話,曾子卻說“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边@個故事教會孩子要誠實守信。寓言故事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像《葉公好龍》中對葉公喜歡龍的夸張描寫,“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孩子可以通過這些想象出葉公的樣子和他的生活環(huán)境。再者,寓言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對故事寓意的思考,孩子們能夠學會分析文本,挖掘深層次的意義。第七章如何更好地解讀語文課本中的寓言要更好地解讀語文課本中的寓言,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要了解故事的背景知識。比如解讀《亡羊補牢》的時候,如果知道古代養(yǎng)羊對于家庭經濟的重要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主人在發(fā)覺羊丟了之后的焦急,以及及時修補羊圈的必要性。另,要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在《狐假虎威》中,狐貍的狡猾和老虎的愚笨是很明顯的。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唬其他動物,“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蓖ㄟ^對狐貍和老虎的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