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導讀:我根據(jù)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關于《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的內容,具體內容:在初三語文期末考試的復習中,語文模擬試卷的練習

也是很重要的,多加練習有利于提高語文模擬考試的學習成績。以下是我

給你推薦的初三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初三語文模擬考

試..?

在初三語文期末考試的復習中,語文模擬試卷的練習也是很重要的,多

加練習有利于提高語文模擬考試的學習成績。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初三語

文模擬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

一、基礎運用(共24分)

(一)選擇題。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出答

案后在答題卡上用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字母涂黑涂滿。(共14分。每小

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廣袤(mo)比較(jido)銳不可當(ddng)

B.干涸(h)避諱干u)栩栩如生(x>

C.粗獷(gudng)細菌(jUn)津津有味(jing)

D.狹隘(i)哺育狹0)高瞻遠矚(zhO)

2.結合語境,對下面語段中加點的錯別字修改有誤的一項是

因為貪睡,錯過了欣賞那變換莫測的海市蜃樓的機會,想象著碧海中忽

然涌出星羅旗布的房屋,聽著有幸目睹了這奇觀的人興至勃勃的談論,我

滿心的懊誨無以言表。

A.換一一〃變換莫測〃這一詞語在文段中描寫的是海市蜃樓無規(guī)律可循

的奇異變化,此處加點的〃換〃應改為〃幻〃。

B.旗一一〃星羅旗布〃這一詞語在文段中描寫的是海市蜃樓中房屋排列

的樣子,此處加點的〃旗〃應改為〃棋〃。

C.至一一〃興至勃勃〃這一詞語在文段中描寫的是人們談論海市蜃樓時

高興的情趣,此處加點的〃至〃應改為〃志〃。

D.誨一一〃懊誨〃這一詞語在文段中寫的是〃我〃沒有看到海市蜃樓的心

情,此處加點的〃誨〃應改為〃悔〃。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或俗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廟會上爽口美味的小吃,京腔京韻的吆喝,令人目不暇接。

B.漂泊在外的游子,終究要回到故鄉(xiāng),這種思想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

C.〃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學階段只是打下基礎,成才之路其實很長。

D.人與人接觸久了,時間長了,才知道什么叫〃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心〃。

4.用一組詞語概括下面語段所描寫的景物特點,最恰當?shù)囊豁検?/p>

淡藍色的炊煙,與輕紗般的薄霧交織在一起,從一層層的黑瓦飛檐中浸

過,然后蒸騰而上,輕盈飄逸,與江面、河面水汽集結,慢慢地散開來,

將整個古鎮(zhèn)籠罩得恍惚迷離,上不見頂,下不見底。不知道這古鎮(zhèn)究竟有

多大,不知道這黑瓦飛檐究竟有多少層,是不是一直重疊到天上去。

A.層巒疊嶂風調雨順B.井然有序巧妙絕倫

C.水乳交融詩情面意D.流連忘返世外桃源

5.結合語境修改回線病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p>

在宋代,謎語與傳統(tǒng)燈彩藝術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燈謎〃。借助火

樹銀花、流光溢彩的背景,使燈謎以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方式,讓民眾在娛

樂的同時受到文化的熏陶。賞燈猜謎也逐漸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民間文

化。

A.燈謎借助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方式,使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背景

B.在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背景中,燈謎的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方式

C.借助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背景,燈謎以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方式

D.燈謎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背景,得到了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方式

6.對下面文段中有關修辭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植物有懂與不懂〃回報〃之分嗎?答案是肯定的。花木大都是向上發(fā)展的,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見枝葉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

又覺得其可惡!你們是靠根養(yǎng)活的,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卻不理睬它呢?

楊柳沒有這般可惡的樣子一一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

首顧下,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樹根拜舞,或者和它親吻,

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huán)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旁

去,或者擁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見了覺得非??蓯邸?/p>

A.文段在開頭運用設問的方法,引發(fā)讀者對植物是否有懂與不懂〃回報〃

之分這一問題的思考,然后用肯定的回答表明了作者的看法。

B.〃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卻不理睬它呢〃一句運用反問的方法,強調了

根對枝葉花果的養(yǎng)育之恩,強烈抒發(fā)了作者對花木向上的厭惡之情。

C.作者用〃俯首〃〃拜舞〃〃親吻〃賦予楊柳以人的行為,描寫楊柳枝條垂向

根部、隨風搖擺、貼近樹根的姿態(tài),表現(xiàn)楊柳〃不忘記根本〃的特點。

D.(千萬條陌頭細柳)〃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huán)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

運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楊柳枝條垂繞在樹根周圍的可愛祥

子。

7.在〃書香伴我成長〃的主題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讀書

體驗,借鑒別人的閱讀方法,有了許多新的收獲。班會接近尾聲時,主持

人李明同學想要用一句話對本次班會的形式和成果作一下總結,下列表述

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這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瑢W們,讓我們從此以書為伴,使閱讀

生活不留遺憾!

B.同學們的發(fā)言讓我們不得不慨嘆〃書到用時方恨少〃,今后大家一定要

多讀書,讀好書。

C.同學們,請珍惜這豐富的精神大餐,本次班會不正體現(xiàn)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嗎?

D.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豐富了每個人的閱讀感受,這可真是〃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p>

(二)填空題(共10分)

8.默寫(7分)

(1)青樹翠蔓,,參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記》)(1分)

(2)《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晚間湖面美好景色的句子是:,。(2

分)

(3)文學鑒賞課上,唐越同學發(fā)言說:〃古詩往往借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

寫詩人心中的情感,引發(fā)讀者共鳴。比如王維《使至塞上》一詩中有,兩

句,流露出作者經(jīng)長途跋涉出使邊塞的感慨;而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

有,兩句,以飛鳥寫春光,淺白靈動,透露出作者游春時的喜悅心情。

”(4分)

9.名著閱讀(3分)

上面這四幅連環(huán)畫讓人想到的一個成語是〃①〃,與此相關的那場〃齊

魯長勺之戰(zhàn)〃的史實被記載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史書《②》當中,

這部史書既是一部史學名著,也是一部文學名著,記史語言生動,富有文

學色彩,比如對幫助魯莊公〃長勺之戰(zhàn)〃取得勝利的關鍵人物③的刻畫就

非常細致生動,讓人過目難忘。

二、文言文閱讀(共10分)

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T2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0.(1)《伯牙善鼓琴》中〃鐘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詞,代〃伯牙

所念〃,《核舟記》中〃能以徑寸之木〃中〃之〃相當于〃的〃,文中〃七里之郭〃

一句中〃之〃的意思是:。(1分)

(2)《小石潭記》〃如鳴源I環(huán)〃一句中〃環(huán)〃是指〃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醉

翁亭記》〃環(huán)滁皆山乜〃一句中〃環(huán)〃是〃圍,繞〃的意思、,本文中〃環(huán)而攻之

而不勝〃一句中,〃環(huán)〃的意思是:。(1分)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威天下不以兵芭之利。

翻譯: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翻譯:

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詞語來強調防守方雖—①但占有地利,用

〃環(huán)而攻之〃來表明進攻方_②用攻方無法取勝的結果證明地利的重

要。然后再用一組排比句,表明防守方占有地利,用其最終卻〃—③—〃的

結果證明人和的重要。在此基礎之上,文章最后闡明了作者的觀點,告訴

我們君子〃戰(zhàn)必勝〃的根本原因是〃—④—〃(限兩個字)。

12.下面是有關本文的分析,請根據(jù)文章內容將其補充完整。(前兩空用

自己的話回答,后兩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36分)

(一)閱讀《我記憶中的父親》,完成第13-15題。(共16分)

我記憶中的父親

許燕吉

①父親只活了49歲,我今年已57歲了,50年前,父親和我們在一起的

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

②父親非常愛孩子,還愛和孩子們玩,那時候他已四十開外,混在孩子

群中,誰都不覺得拘束。家里來往的客人較多,有時小客人也跟著來兒個,

我們便成了伙,玩藏貓,玩捉賊,父親總是自告奮勇當捉人的,我們藏得

嚴嚴實實的,大氣都不敢出。一會兒,父親來了,故意轉上兩圈,然后冷

不防地把我們其中的一個捉出來,〃小俘虜〃被舉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

都跑出來,圍著父親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那種又緊張又快樂的情緒,至

今還能令我激動。父親總能和孩子們玩到一起,有時我們跟父親到他朋友

家去,大人們在一起談什么事我們不知道,但知道父親總會抽出身來跟我

們玩上一陣的。

③父親又很詼諧,還常常跟孩子們開玩笑,他捉住〃小俘虜〃后要親吻個

夠,由于他留胡須,很扎臉,我們都捂著腮幫子抵御。

④父親喜愛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們去郊游,野餐,有時也帶上哥哥

和我去。我常會在半路上就賴在地下說走不動了,知道父親一定會來馱我,

父親總是把我馱在他的肩上,兩手還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來,我又不費力,

又看得遠,高興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親也不嫌我重,一直馱我到達目的

地。有一次,父親還帶回來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兒,給他洗干凈后,送他

到一個收養(yǎng)學校讀書去了。那個學校,父親帶我去過,孩子很多,都穿著

一樣的藍色衣裳。他們看見我們來,歡呼著一擁而上,圍了個水泄不通。

看來,父親是他們的老朋友了。暑假時父親總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寫文章,

我們有時去看看他,發(fā)現(xiàn)他身邊又吸引了幾個小和尚,小和尚們只有七八

歲,父親對他們很友好,總是給他們講故事,講笑話。

⑤父親的故事最多。夏天乘涼,他睡在躺椅上,我們坐在小板凳上給他

捶腿,一面聽故事。他講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話現(xiàn)實、古今中外,無

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他隨口現(xiàn)編的。父親講得繪聲繪色,我們聽

得津津有味,聽到緊張、恐怖處,我們就會緊緊地抱住他的腿,聽到開心

處,我們不禁會拍手頓足??上?,晚上8點上床睡覺是鐵的紀律,不然,

必定能夠從父親處得到更多的教誨。50年過去了,這期間戰(zhàn)爭、動亂、風

風雨雨,等我有機會讀父親的作品時,我已是人過中年了。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

父親在故事中所闡述的人生哲理,能讓我完全地接受,他筆下的一些主人

公的思想感情,與我是那樣地融通相契。我想這必是夏夜故事潛移默化的

結果吧。

⑥父親還會〃演戲〃。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盤腿圍上一圈,支起照相

的三角架,蒙上床單,就好像在馬戲帳篷里?!ㄑ輪T〃就是父親的兩個大拇

指,雖然只能〃點頭〃和搖擺〃身軀〃,但〃配音"很出色。記得〃拇指戲〃的常

演劇目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烏盆記》等等。我第一次看京劇《烏

盆記》時,已是在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覺得非常熟悉,就像曾經(jīng)看過,仔

細一想,恍然大悟,原來是父親的大拇指演過。父親還會表演啞劇小品,

記得有一年圣誕節(jié),在〃合一堂〃開聯(lián)歡會,父親表演小腳老太婆打高爾夫

球,博得滿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⑦父親去世太早,太倉促。他的學術成果,許多都沒來得及寫出來,只

積累了上萬張的資料卡片。父親熱心寫兒童故事,譯孩子愛讀的外國民間

文學作品,給孩子們寫歌詞,被孩子們占用了許多寶貴的時間。父親愛孩

子們,他是孩子們心中的〃落花生〃①,而且不因歲月久遠而被遺忘。

⑧安葬父親那天,港大禮堂內四面掛滿了長幅的挽聯(lián),層層疊疊的,上

面的字大大小小的。當時我太小,都不大懂。卻有兩副挽聯(lián)觸動了我的心

靈:一副是〃赤子②之心〃。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請你去問問先

生〃。這兩副挽聯(lián)和我對父親的認識是如此一致,它們將和我對父親的記

憶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遠清新。(有刪改)

①〃落花生〃是作者父親許地山的筆名,許地山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

散文家,著有散文名作《落花生》。②〃赤子〃,初生的嚶兒。

13.閱讀第②段至第⑥段,依次概括作者回憶了父親的哪幾件事。(每件

事不超過8個字)(4分)

(1)(2)馱著我去郊游(3)

(4)(5)給我們講故事(6)

14.結合文中〃父親〃的形象特點,說說第⑧段〃赤子之心〃〃若有人喊救救

孩子,就請你去問問先生〃這兩副挽聯(lián),為什么能夠〃觸動〃作者的心靈。

(5分)

答:

15.本文描寫精彩,請結合第②段或第⑤段語句,從父親和孩子的角度,

作簡要賞析。(不超過150個字)(7分)

答:

(二)閱讀《殷和殷墟》,完成第16-18題。(共12分)

殷和殷墟

①殷位于現(xiàn)在河南省安陽市區(qū)西北小屯村一帶,在大約公元前1300年

至公元前1046年期間,一直是商朝的都城。殷是商朝歷時最長的都城,

代表著商朝歷史最輝煌的時期,因此商朝又被稱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約公元前1600年),把國都遷至亳(音b,今河

南商丘)。在后來的三百年當中,商朝的都城搬遷了多次,這是因為舊都

地區(qū)的王族內部經(jīng)常爭權奪利,對商王威脅很大,使商王難以實施各項政

策,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fā)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商王就

不得不遷都。

③后來商朝的王位傳到盤庚手里。盤庚是個能干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

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墒?,當時舊都中的大多數(shù)貴族

貪圖安逸,都不愿意搬遷。還有一部分勢力強大的貴族,別有用心地煽動

平民起來反對,鬧得很厲害。盤庚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并沒有動搖遷都

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我要你們搬遷,

是為了想安定我們的國家。你們不但不諒解我的苦心,反而發(fā)生無謂的驚

慌。你們想要改變我的主意,這是辦不到的?!ūP庚堅持遷都的主張,挫

敗了反對勢力,最終成功地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這個地

方。

④殷的地理位置、氣候環(huán)境、土質地貌和水文狀況,比以前的舊都城都

要好。遷都到這里之后,社會秩序安定了下來。于是盤庚開始大力整頓商

朝政治:倡導節(jié)儉,自己住茅草蓋的屋子;減輕剝削,嚴懲貴族奢侈腐化;

改善民生,努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和制造業(yè)。這次遷都,使衰落的商朝出現(xiàn)了

復興的局面,盤庚因此被稱為中興賢王,而此后二百多年,商朝一直都沒

有再遷都。直到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掉商紂王之后,股也一同隨

之荒廢。

⑤到了近代,人們在安陽小屯村一帶發(fā)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發(fā)現(xiàn)這里

是商朝國都的遺址,于是就管這個地方叫作殷墟。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在史學研究上具

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6.本文首段說明了殷的地理位置、一①一和作為商朝都城的特殊之處,

中間三段具體說明了股作為商朝都城的由來,包括②、③、盤庚遷股

的結果,末段說明了殷墟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④(4分)

17.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盤庚遷都之后商朝出現(xiàn)復興局面的原因。

(3分)

答:

18.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回答問題。(5分)

【文段一】

在殷墟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青銅器皿。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進行考

古發(fā)掘時,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一個鑄造青銅器的工廠,那個工廠現(xiàn)場有一個鑄造

青銅器的內范,而這個內范表明要通過它來鑄造的是一件圓形青銅器,這

個圓形青銅器的口徑達到1.6米,比目前已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

母戊大方鼎還要大一倍。要鑄造這種規(guī)模、體型的青銅器,必須有一批熔

化青銅的熔爐同時工作,而且要有大量的鑄造工人(據(jù)說要幾千人),這個

澆鑄過程是不能間斷的,需要把各個工種有機協(xié)調起來,可見當時的青銅

器制造業(yè)己經(jīng)具有相當大的規(guī)模。

【文段二】

在殷墟中,人們發(fā)掘出了大量的龜甲(就是龜殼)和獸骨,上面刻著很難

辨認的文字??脊艑W家經(jīng)過認真研究才把這些文字弄清楚。原來商朝的統(tǒng)

治階級十分迷信鬼神,他們在祭祀、打獵、出征的時候,都要用龜甲和獸

骨來占卜一下吉兇。占卜之后,就把當時發(fā)生的情況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

刻在龜甲、獸骨上,這也就等于把商朝同期的歷史片段直接記錄了下來,

為我們研究殷商的歷史留下了確鑿的證據(jù)。后人把這些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己知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現(xiàn)在我

們使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過來的。

(1)閱讀【文段一】,結合《殷和殷墟》的第④段,說說殷墟青銅器考古

發(fā)掘的意義。

答:

(2)閱讀【文段二】,結合《殷和殷墟》的第⑤段,說說殷墟甲骨文的價

值。

答:

(三)閱讀《讓〃國際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完成第19-21題。(共

8分)

讓〃國際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雷泓霖

①在教育學、兒童心理學、親子關系發(fā)展等理念相對落后的年代,人們

由于認知有限,曾將棍棒當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

心的當今社會,我們是否早該對棍棒教育進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

年美國反體罰民間組織〃有效管教中心〃,選定每年4月30日為〃國際不打

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梢哉f,讓家長和

教育者從棍棒教育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實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違法的。我國的《教育法》規(guī)定〃

禁止體罰學生〃,《義務教育法》一再強調要尊重和愛護學生?!段闯赡耆?/p>

保護法》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

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

行為?!议L和教育者所謂的〃愛心幌子〃再動人,也不能將教育法則建立

在違法亂紀的平臺上,只有教育行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③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是:小孩子打幾下沒事,〃打是親,罵是愛,不

打不罵是禍害〃。這種一味強調打的認識,忽視了對孩子身體的傷害,而

且沒有意識到,打罵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靈創(chuàng)傷。已有研究結果顯示,

長期生活在體罰環(huán)境中,兒童的情商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

體罰和暴力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而這種危害要在很長一段時期之后

才會顯現(xiàn)出來的?!疽摇抗靼艚逃袝r確有〃管理速效〃之功,但對孩子身

心、智力的長遠發(fā)展害處多多,實在是一種殺雞取卵的短視教育。

④西方國家的教育界很早就開始大力反對棍棒教育,而將尊重兒童落實

到了細枝末節(jié)以至〃嚴禁任何體罰〃的高度。比如美國等國家,對于〃暴力

教子〃實施了強制報告和救護制度,美國還開設了接聽兒童遭受家庭暴力

投訴的熱線電話,由兒童保護部門的專門接線人員負責接聽投訴熱線。這

些國家的有關部門已經(jīng)形成了濃郁的保護和愛護孩子的氛圍,他們認為,

只有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才能培養(yǎng)出自尊自強的公民,而棍棒教育

恰恰是做不到這一點?!颈恳虼耍_明的家長和教育者,還應該站在這

樣的高度來認識教育,遏制棍棒教育,將尊重和快樂教育進行到底。

⑤期望各位家長和教育者真正記住〃國際不打小孩日〃,堅決遏制棍棒教

育,多給孩子送上尊重、平等、溫馨的〃權利陽光〃,像對待朋友、同事一

樣尊重孩子,多一些平起平坐的交流,讓孩子得到更為自由、快樂、健康

的發(fā)展。(有刪改)

19.下面這句話應該放入文中【甲】【乙】【丙】中的哪一處?為什么。(3

分)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多年跟蹤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從來沒有

挨過打或極少挨打的孩子,在智能發(fā)育測驗中的表現(xiàn)要比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

好得多。

答:

20.從全文看,我們?yōu)槭裁匆糁啤ü靼艚逃???分)

答:

21.下列能夠表明本文中心論點的一項是()(只填序號)(2分)

A.開明的家長和教育者應該將尊重和快樂教育進行到底。

B.讓家長和教育者從棍棒教育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十分必要。

C.期望各位家長和教育者要真正記住〃國際不打小孩日〃。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據(jù)情境,按要求寫作。(10分)

22.明德中學請來70歲高齡的著名書法家王暉教授給同學們作〃漢字與

書法〃的專題講座,老人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從甲骨文、金文講到楷書、

行書、草書以及古今各大書法家的作品風格等等,兩個小時的講座讓同學

們大有收獲。講座結束后,李曉明作為學生代表,送老人離開學校,在校

門與老人分別時.,李曉明說:〃〃

請?zhí)胬顣悦鲗懸欢伪硎靖兄x與辭別的話,補全上文。(不超過200字)

(二)根據(jù)題目,按要求寫作。(40分)

23.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文題一]采集記憶的幾個片段,可以合成完整的故事,這故事中的人、

景、事便浮現(xiàn)在眼前。片段就像一滴水,它可以映出七彩的陽光。滴水成

溪,匯成河流,便會流向遠方。請以〃片段〃為題寫一篇文章。

[文題二]與自然為友,會讓人心胸寬廣;與書籍為友,會讓人睿智聰慧;

與藝術為友,你會覺得生活充滿陽光;與賢人為友,你會越來越走向高尚。

請以〃與為友〃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如選擇[文題一],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如選擇[文題二],將題目

補全后,再抄寫在答題卡上。

(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3)字數(shù)在600-800字之間。

(4)作文中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初三語文模擬考試試卷答案

一、(共24分)

(一)(共14分。每小題2分)

1.B2.C3.A4.C5.C6.B7.D

(二)(共10分)

8.(1)蒙絡搖綴(1分。有錯不得分)

(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2分。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

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4分。每

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

9.①一鼓作氣(彼竭我盈,再衰三竭)②左傳③曹劌(3分。每空1分)

二、(共10分)

10.(1)的(2)圍,繞(2分。每空1分)

11.(1)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2分。關鍵詞〃威''〃以〃〃兵革“利〃

錯一處扣1分)

(2)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2分。

每句1分,關鍵詞〃寡〃〃至〃〃親戚〃〃畔〃錯一處扣1分)

12.①城郭?。▌萘θ酰诠輳姶螅ㄕ純?yōu)勢、得天時)③委而去之④得

(4分。前兩空意思對即可。)

三、(共36分)

(一)(共16分)

13.(1)和我們玩藏貓捉賊(3)關心流浪兒童

(4)和小和尚友好相處(6)給我們〃演戲〃

(4分。每空1分)

14.本文的〃父親〃是一個非常愛孩子、富有童心、熱心幫助孩子的人,

這兩副挽朕反映的正是〃父親〃的這些特點,和作者對〃父親〃的認識是一致

的,引發(fā)了作者的共鳴,所以觸動了作者的心靈。

(5分?!ǜ赣H〃形象特點2分,結合挽聯(lián)和作者認識2分,語言1分)

15.答案示例一:

第②段作者描述了父親喜歡孩子的特點?!ㄒ粫?,父親來了,故意轉

上兩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們其中的一個捉出來,小俘虜被舉得高高的,

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來,圍著父親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ㄗ髡哂谩ü室狻ā?/p>

冷不防〃〃捉住〃等詞語,生動地寫出父親和孩子們游戲的情景,表現(xiàn)了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