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圖1;圖2所反映的共同目的是。
A.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B.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C.掀起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D.促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和提高民眾素質2、民國七年,劉大白創(chuàng)作的《紅色中華》中寫道:“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其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A.中華民國成立B.五四運動爆發(fā)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D.中國共產黨成立3、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認為“東亞的化學、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和藥物學都起源于道家”??梢宰糇C這一觀點的科技成就是:()A.造紙術B.印刷術C.火藥D.指南針4、梭倫認為世界上第一幸福的人是為雅典國家陣亡的泰羅斯,因為泰羅斯的國家繁榮,他本人也有出色的孩子,而且“他一生一世享盡了人間的安樂,卻又死得極其光榮,雅典為他舉行了國葬?!睋丝芍?,梭倫A.崇尚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B.提倡忠君愛國的高尚品德C.力推人文主義建立民主制D.肯定了人具有的時代價值5、有人在分析中國某一時期文化特征時曾這樣概括:“文學則文章由重形式改為重自由表達;藝術方面則采用表現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痹摃r期是A.明朝B.宋朝C.唐朝D.漢朝6、嚴復的譯著《天演論》,把生物的進化引伸到社會的進化。他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制度、一種道德、一種價值都不能一成不變,不變就會僵化,就會落后,就會在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競爭中被淘汰。這反映了嚴復A.大力提倡君主立憲B.積極倡導科學救國C.以救亡圖存為己任D.推動了中國近代化7、1957年,著名越劇演員范瑞娟寫了體現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被人批評為黃色文章,對此,毛澤東表示:這篇文章是黃色的?天天《上甘嶺》,沒有我的丈夫怎么辦?這里毛澤東的主張是A.在政治問題上可以自由談論B.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不應限制過多C.藝術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D.要制定中國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劃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8、美國文學家海明威是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9、大唐盛世,國力強大,對周邊地區(qū)產生了文化的輻射力,形成了以中國本土為地理中心、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__________;宋元時期,中國的技術發(fā)明______和火藥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10、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氾勝之書》
原著失傳。
賈思勰。
元朝。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經典力學的否定,與量子理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A.正確B.錯誤12、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A.正確B.錯誤13、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yè)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即“蒸汽時代”。A.正確B.錯誤14、史實: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
推論: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A.正確B.錯誤15、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12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專制”二字在中國古已有之;但近代意義的“專制”來自西方。清末,西方的“專制”;“君主(立憲)”、“共和”等政體理論通過梁啟超、嚴復等人傳入中國。他們指出,中國之所謂法,乃君主用以束縛臣民的工具,完全沒有民主共和之意,雖歷史上有明君賢相,成憲家法,也無法改變中國專制制度的總體屬性。梁啟超將中國專制歸結為歷史傳統(tǒng),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漸革”,導致封建衰而專制起;也因秦漢以降“貴族政治之消滅”,歷代社會等級間雖有流動,但民眾的自由平等意識很薄弱;此外,“權臣’被“次第摧毀”,相權逐漸淪為帝王的“留聲機”與“寫字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據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開明專制論》等材料二近代學者錢穆一直批判“中國專制論”之說;他在抗戰(zhàn)時期所著的《國史大綱》中指出,中國政制的演進,首先歷經先秦去“封建而躋統(tǒng)一,后有漢代“宗室;外戚、軍人所組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門第再變?yōu)榭婆e競選”。他認為傳統(tǒng)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與社會關系緊密,與民眾也并非如西方社會那般對立,他還強調,士人本來受教于農村,通過“選賢與能”進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實現“天下為公,士人主導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
——據錢穆《國史大綱》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梁啟超;錢穆所持的觀點及其依據。
(2)根據材料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梁啟超、錢穆所持觀點的主要原因。17、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的農業(yè)科學技術;到了明清時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耕地和整地的農具有代耕架;秧馬等?!按堋睆默F代機械角度來看,雖有些簡單笨拙,但在中國古代小農經濟條件下,能夠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農具,的確是農業(yè)生產工具發(fā)展史上的一項創(chuàng)造。作為農業(yè)命脈的水利,中國一直非常重視,明清尤然。據統(tǒng)計,明代興修水利共2270余處,清代3500余處,形成排灌網絡。農田水利科學技術著作大量出現,有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與清朝官修的《授時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產于美洲等地的一些農作物相繼傳入我國。18世紀中葉以后,北方山東、河北、陜西等地較為普遍地實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現畜力牽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細作和自給性的飼料栽培、家畜飼養(yǎng)并提供肥料的集約化大規(guī)模經營。
——摘編自譚黎明《論明清時期農業(y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1)根據材料一;概括17;18世紀中國農業(yè)技術發(fā)展的特點,并分析其沒有推動中國社會轉型的原因。
材料二在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轉化的諸條件中;勞動生產率的發(fā)展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條件”,西歐社會轉型是“三大機制”互動的結果,即社會財富積累機制;產品與要素市場流通機制、法律與政治保障機制,其中勞動生產率是社會財富積累機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機制”之而不是它們的全部。社會轉型的條件不是單一的,也不可能是單一的,比如勞動生產率提高相當重要,可它為什么提高和為什么不能提高,這不是勞動生產率或經濟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構成動因的原點。
——摘編自侯建新《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以17;18世紀的英國為例,簡要分析其如何創(chuàng)造“三大機制”促進社會轉型的。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最社會轉型的認識1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10世紀至19世紀中葉中西科技成就簡表(表5)。時間歐洲時間中國10—15世紀遠洋航海技術宋元明前期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劃時代發(fā)展遠洋航海技術16世紀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明中期李時珍《本草綱目》17世紀伽利略天文望遠鏡哈維血液循環(huán)學說波義耳近代化學笛卡爾解析幾何牛頓力學體系明后期清徐光啟《農政全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宋應星《天工開物》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瓦特蒸汽機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細胞學說分子一原子結構學說進化論清材料三恩格斯指出,工業(yè)的巨大發(fā)展為力學、化學、物理學提供了大量可供觀察的材料、實驗手段和王具,“真正有系統(tǒng)的實驗科學,這時候才第一次成為可能”。恩格斯還認為,“社會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10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閱讀材料并回答。
(1)材料一所示;古代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中確立了科技中心的地位,其“科技中心”地位確立的因素有哪些?簡要說明造紙術外傳對歐洲歷史的近代化可能有哪些重要作用。
(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至19世紀中葉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異,并分析歐洲近代科技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19、20世紀初是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到1900年后;形成的九國租界總面積達到23350.5畝,相當于已經建成的天津城區(qū)3.47倍,舊城廂的9.98倍,租界的行政權;司法權、稅收權都超越中國政府的統(tǒng)轄與法律之外,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害。但另一方面,租界的管理體系、經濟結構、建筑風貌、公共設施、人文意識等方面,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對天津向近代化過渡,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催化作用.
——天津市文史硏究館編《津門往事雜錄》(1)1900年后;天津形成“九國租界”與哪些歷史事件有關?依據材料一,概括租界在天津城市發(fā)展中的雙重作用。
材料二1902年;直隸總督袁世凱接管天津后,成立了一批城市管理機構。
。天津衛(wèi)生總局。
以“保衛(wèi)民生為宗按照西方衛(wèi)生行政管理方式設立;專門負責“城廂內外醫(yī)療衛(wèi)生;船舶、火車的檢疫和婦嬰醫(yī)院、療黎堂的管理”。并頒行相關衛(wèi)生實施細則,包括《衛(wèi)生辦法》、《育黎堂辦法》、《時癥醫(yī)院辦法》、《掃除科章程》等,是清代出現的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衛(wèi)生機構。
天津巡警局。
《辛丑條約》規(guī)定天津周圍20里內不準中國軍隊駐扎;故袁將其訓練的新軍數千人改編為巡警,負責天津城內及四周的治安巡査。后期仿西方體制分為管理;稽查、辦公、偵緝、治安、緊急警務、消防、審訊、關押以及負責警員診療的養(yǎng)病室等等,警種齊備,功能齊全,而且各種警務章程齊備,可操作性強,中國警察從此誕生。
南段巡警總局消防隊。
最初;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國內,招募了一批華人在天津租界組織起一支官辦救火隊,隨后英租界也組織了天津志愿消防隊。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總局后,租界消防隊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是為中國內地的第一支消防隊。
(2)依據材料二;概括1902年天津成立的上述城市管理機構的共同特征。
材料三從晚清到民國;城市中出現了大量公共空間,博物館;圖書館、公共體育場、公園、新式劇院等,生活于城市中的人,無處不在地被空間規(guī)訓著,公共空間成為國家和精英規(guī)訓、引導大眾文化的場域。
——摘編自陳蘊茜《空間維度下的中國城市史研究》(3)材料三中城市公共空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推動城市公共空間人量出現的經濟條件和思想因素。
(4)依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你認為20世紀初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對今天我們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40分)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國概念的變遷中國概念的變遷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提出一觀點并闡釋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日)岡田英弘等《紫禁城的榮光:明清全史》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技術如同一道地平線,每增高一分,人類文明的圖景就被改變一分。人類歷史的滾滾洪流自有其衍變的規(guī)律,但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重大的技術進步會把這種進程突然提速加快,讓文明的進程以一種躍遷式的方式大踏步前進。技術無數次影響著全球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影響著文明的走向。當然,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不斷證明,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很難依靠單一技術甚至技術本身,其必然是政治、經濟與技術的共同合力。當人們肯定技術對歷史作用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發(fā)明技術、利用技術、推動技術改變社會的始終是人。技術如同一道地平線,每增高一分,人類文明的圖景就被改變一分。人類歷史的滾滾洪流自有其衍變的規(guī)律,但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重大的技術進步會把這種進程突然提速加快,讓文明的進程以一種躍遷式的方式大踏步前進。技術無數次影響著全球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影響著文明的走向。當然,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不斷證明,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很難依靠單一技術甚至技術本身,其必然是政治、經濟與技術的共同合力。當人們肯定技術對歷史作用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發(fā)明技術、利用技術、推動技術改變社會的始終是人。
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圍繞“技術與文明”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摘編自張笑宇《技術與文明:我們的時代和未來》等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鐘義信在《社會動力學與信息化理論》一書中把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之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歸納為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互動理論,它的基本模型如下三所示:
根據科學一技術一經濟一杜會的互動理論和世界近代史的相關知識,提煉出一個觀點并加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歷史是一條長河;永遠向前流動。在歷史的潮流里,轉型期是一個瓶頸,是個“三峽”。近一個半世紀中國變亂的性質,就是兩千年一遇的“社會文化大轉型”現象,其間死人如麻,痛苦之極。不過,不論時間長短,歷史“三峽”終必有通過一日。
搞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質變”.也非一人一代;便可“畢其功于一役”的突變。它是“緩慢”的,經驗“累積”的,分“階段”前進的“漸變”。
它(中國固有文化)要經過一個痛苦的西式“現代化”的洗刷;才能屬于轉型期以后的次一形態(tài)或現代形態(tài)。我國固有文明里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孔孟之道、四維八德.無一不需“現代化”的處理始能適應于次一形態(tài)的社會。
所謂“西方文明”;非本質優(yōu)于我“東方文明”也。近300年來西風之所以能壓倒東風者,(由于)他們通過這個“現代化程序”,早于我們300年。
——摘編自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請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3題,共15分)24、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論戰(zhàn)中是如何論述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進步性的?25、思想解放往往是政治變革的先導。請回答:
(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在這次運動中涌現的哪一流派順應了秦國政治變革的需要?
(2)啟蒙運動提出的哪些思想觀點順應了近代歐洲民主制度確立的歷史潮流?(列舉出其中兩點即可)
(3)近代中國發(fā)生的哪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參加這運動的人物有哪些?(舉出其中兩個即可)26、科學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當時建造的超大型寶船長140多米;寬57米是史無前例的。(建造寶船的)巨型船塢,在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在當時世界上也無與倫比。它是中世紀中國造船業(yè)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的明證。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領風騷的。15世紀初,是中國人稱雄海上的時代,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幾皂n勝寶《鄭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總局造船廠;1868年已著手建造螺輪蒸汽艦了。造螺輪蒸汽艦是1845—1850年間在歐洲推廣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軍事?!幾孕焯﹣怼吨袊酚洝?/p>
克服技術的落后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尤其是當那些西洋顧問和教習自己就不很專業(yè)時,更是如此。自強規(guī)劃所造出的槍炮艦船的性能及其低劣,這就導致需要不斷從國外購置槍炮。
——[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聶榮臻主持的國防科技研究已邁開步伐。黨和政府克服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xié)議;撤走專家、停止供應設備所造成的嚴重困難,自力更生發(fā)展國防科技工業(yè),終于取得了國防極端技術的重大突破。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巨大發(fā)展,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大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國科學技術當時達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院吻摺吨腥A人民共和國史》
材料四19世紀70年代;德國瞄準對重工業(yè)和新工業(yè)發(fā)展有決定影響的科技領域,設立許多科學研究機構。俾斯麥鼓勵德國學子去學習和掌握德國還沒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帶回了愛迪生的電燈制造專利權。1883年創(chuàng)辦德國愛迪生公司。電氣工業(yè)的發(fā)展是造成德國90年代德國經濟繁榮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面德國超過英法之總和,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摘編自丁建宏《德國通史》
(1)根據材料一說明造船;航海技術對鄭和下西洋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追述唐宋時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據材料二;歸納洋務企業(yè)制造軍艦的技術狀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
(3)根據材料三;指出我國國防尖端技術大發(fā)展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國“國防尖端技術重大突破”的表現。
(4)根據材料四;歸納德國發(fā)展高新科技的途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技發(fā)展對當時德國經濟的影響。
(5)你對發(fā)展我國科學技術有何建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詳解】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教育發(fā)展注重現實,提高民眾素質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D項正確;A項非圖片反映的共同目的,且成立掃盲班的主要目的是適應經濟建設需要,排除A項;材料所反映的是促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和提高民眾素質,“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掀起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與材料無關,排除BC。故選D項。2、C【分析】【分析】
民國七年為1918年;根據“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判斷可知是受俄國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故C正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ABD時間均不符合題意。
【名師點睛】
關鍵要掌握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公元年=民國年+1911。
【詳解】
請在此輸入詳解!3、C【分析】【分析】
試題分析:本題材料提到;“東亞的化學;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和藥物學都起源于道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火藥就是道家術士煉丹時產生的,因此選C。ABD都不符合所學知識,排除。
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火藥。
【詳解】
請在此輸入詳解!4、D【分析】【分析】
【詳解】
由材料可知,梭倫認為一個生活在一個繁榮的城邦里,膝下有一群出色兒子,并且在享受了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所能有的幸福生活之后,為雅典而光榮獻身,雅典人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國葬是最幸福的人,說明梭倫肯定人應該去實現自己人生的時代價值,故D項正確;由材料的取向看,梭倫認為能享受安樂是幸福的,但這是幸福的一面,不是全部,還有為國奉獻,并非是崇尚享樂主義的幸福,故A項錯誤:梭倫提倡愛國主義,公民應該為城邦做貢獻,這是一種幸福,但是沒有忠君的提法,忠君愛國思想是封建思想,故B項錯誤;梭倫的幸福觀包含人文精神的追求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并未建立民主政治,故C項錯誤。5、B【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文學則文章由重形式改為重自由表達”可知這是在講宋詞這種具有較為自由表達形式的文學體裁;逐漸取代唐詩的地位,故B項正確;明朝實行八股取士,限制了學子的思想自由,A錯誤;而唐詩則更注重形式,有字數和聲調的嚴格限制,C錯誤;漢代實行漢賦體裁也受到格式等限制,D錯誤。
【點睛】
材料中的藝術方面則表現為繪畫等,風俗畫、文人畫的發(fā)展更注重自由表達自己的意志。6、C【分析】【詳解】
從材料中的“不變就會僵化,就會落后,就會在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競爭中被淘汰”來看,嚴復是立足于當時中國民族危機深重的現實來闡述生物進化學說,反映了嚴復以救亡圖存為己任的思想。故答案為C項。這一理論與中國的近代化無關,排除D項;嚴復沒有提出具體的政體形式,排除A項;材料不是闡述科學與國家、民族的關系,排除B項。7、B【分析】根據材料中的“中共中央表示: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黃色的”,說明在藝術問題上要堅持百花齊放,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不應限制太多。故答案為B項。在政治上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排除AC項;D項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8、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文學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與?!??!窘馕觥俊独先伺c海》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一問是考查唐朝時期強大的國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強大的文化圈,第二問是考查的宋科技發(fā)明的外傳,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窘馕觥竣?東亞文化圈(或漢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針)10、略
【分析】【詳解】
聯系所學可知,《氾勝之書》是西漢氾勝之的著作;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tǒng)的農學書籍;元朝王禎的《農書》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窘馕觥俊r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西漢。
《氾勝之書》
氾勝之。
原著失傳。
北魏。
《齊民要術》
賈思勰。
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tǒng)的農學書籍。
元朝。
《王禎農書》
王禎。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農政全書》
徐光啟。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1、B【分析】【詳解】
相對論打破了牛頓以來傳統(tǒng)的絕對時空觀。相對論并非全盤否定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而狹義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fā)展。故判斷為錯誤。12、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故正確。13、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yè)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即“蒸汽時代”。題意說法正確。14、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而非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題干說法錯誤。15、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故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12分)16、略
【分析】第(1)問;梁啟超的觀點和論據,據材料概括觀點“中國專制論”,并據材料“中國之所謂法,乃君主用以束縛臣民的工具”“封建衰而專制起”“貴族政治之消滅”“民眾的自由平等意識很薄弱”“相權逐漸淪為帝王的‘留聲機’與‘寫字機’”概括其論據。錢穆的觀點和論據,據材料概括出觀點“中國并非專制論”,并據材料“先秦去封建而躋統(tǒng)一”“士人之政府”“隋唐,士族門第再變?yōu)榭婆e競選”“富于理性,政府與社會關系緊密”“士人主導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概括出其論據。
第(2)問,結合當時的社會性質和二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分析。【解析】(1)觀點:梁啟超等認為中國專制論。
依據:法律成為君主專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潰導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出現;秦漢時期世襲貴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對君權的制約;民眾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歷朝君主不斷侵蝕相權使專制不斷強化。
觀點:錢穆等認為中國并非專制論。
依據:戰(zhàn)國的秦去除分封而實現國家統(tǒng)一;兩漢的士人組成平民政府逐漸成型;隋唐科舉制度擴大了平民政權的基礎;傳統(tǒng)政治的理性使政府與社會關系相對和諧;知識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權力。
(2)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中國面臨民族獨立與民主革命的雙重任務;梁啟超的觀點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錢穆出于日本侵華、民族危機嚴重,需要樹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國的需要(民族獨立)。1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特點:依據材料一“耕地和整地的農具有代耕架;秧馬”的信息可得出采用新式農具;依據材料一“北方山東、河北、陜西等地較為普遍地實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的信息可知實行新的耕作制度;依據材料一“原產于美洲等地的一些農作物相繼傳入我國”的信息可知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依據材料一“明代興修水利共2270余處;清代3500余處,形成排灌網絡”的信息可知是排水灌溉技術的進步;依據材料一“有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與清朝官修的《授時通考》等”的信息可知農學著作的大量出現;依據材料一“自給性的飼料栽培、家畜飼養(yǎng)并提供肥料的集約化大規(guī)模經營”的信息可知集約型農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原因: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可知傳統(tǒng)的農業(yè)只是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基礎上的改良以及所學從古代政治制度、經濟模式以及古代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回答。
(2)依據材料二“社會財富積累機制;產品與要素市場流通機制、法律與政治保障機制”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圍繞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條件從英國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三角貿易,圈地運動、確立世界殖民霸權以及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等回答。
(3)本題屬于開放題型,依據材料和所學從社會轉型會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以及社會轉型也會推動社會體制,人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回答?!窘馕觥浚?)特點:采用新式農具;實行新的耕作制度;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排水灌溉技術的進步;農學著作的大量出現;集約型農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原因:只是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基礎上的改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制約;小農經濟;重農抑商;閉關鎖國,封閉保守。
(2)英國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三角貿易,圈地運動等建立起社會財富積累機制;通過殖民戰(zhàn)爭,打敗荷蘭和法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建立龐大的海外市場,獲得了有效的市場流通機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提供了法律與政治保障機制。
(3)社會轉型會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社會轉型也會推動社會體制,人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18、略
【分析】【詳解】
(1)因素:結合當時的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表現進行作答即可。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造紙術對歐洲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為: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促進了歐洲近代世俗教育的興起。
(2)原因:結合當時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表現進行作答即可。如經濟上從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角度概括。政治上從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科技進步提供了政治保障的角度概括;文化上從文藝復興產生的影響角度概括,即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動近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窘馕觥浚?)經濟:中國農耕文明的發(fā)達;為科技發(fā)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政治:國家長期統(tǒng)一穩(wěn)定,大多數朝代統(tǒng)治者重視科技。文化上:中國歷來科技發(fā)達,領先于世。
作用: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促進了歐洲近代世俗教育的興起。
(2)根本性差異:歐洲是近代科學;中國是傳統(tǒng)科技。
原因:經濟: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成長刺激了對技術的需求,為近代科技的發(fā)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政治: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科技進步提供了政治保障;文化: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動近代科技迅速發(fā)展。19、略
【分析】【詳解】
(1)關于“事件”;結合所學可知1900年后,天津形成“九國租界”主要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一度占領天津等事件有關。關于“作用”,天津形成“九國租界”的作用需要辯證的看待,首先侵害國家主權,使天津城市發(fā)展帶有半殖民地色彩;另一方面,天津形成“九國租界”引領天津近代化進程。
(2)由材料“保衛(wèi)民生為宗”“治安;緊急警務、消防”等;可得出服務民生;由材料“按照西方衛(wèi)生行政管理方式”,可得出效仿西方;由材料“直隸總督袁世凱接管天津后,成立了一批城市管理機構”,可得出政府主導;由材料“中國內地的第一支消防隊”等,可得出國內首創(chuàng)。
(3)關于“主要功能”;由材料“公共空間成為國家和精英規(guī)訓;引導大眾文化的場域”,可得出規(guī)訓、引導大眾文化。關于“經濟條件”,結合所學,與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關于“思想因素”,與西方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相關。
(4)本題設問開放。材料一反映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城市生活質量,材料二體現了要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完善相關機構的職能,材料三反映了要加強文化引導。【解析】(1)事件:1860年天津開放為通商口岸;1898年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占領天津。作用:一方面侵害主權;使天津城市發(fā)展帶有半殖民地色彩;另一方面催化引領天津向近代化城市過渡。
(2)特征:服務民生;效仿西方;政府主導;國內首創(chuàng)。
(3)主要功能:規(guī)訓;引導大眾文化。經濟條件: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思想因素:民主自由等西方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
(4)啟示:借鑒英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先進經驗;以服務民生,提升城市生活質量為中心;突出政府的主導作用,完善相關機構的職能;加強文化引導。五、論述題(共4題,共40分)20、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中“中國概念的變遷”,任選一個角度擬定觀點,如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可從秦的統(tǒng)一、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等方面進行闡述,突出自秦漢開創(chuàng)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以來,統(tǒng)一始終是國家發(fā)展的主流,各民族都為實現并維護國家統(tǒng)一作出了重要貢獻等等。從其他角度總結論點展開闡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
闡釋:自秦漢開創(chuàng)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以來,統(tǒng)一始終是國家發(fā)展的主流,各民族都為實現并維護國家統(tǒng)一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采取遠交近攻策略,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涨敖y(tǒng)一的封建國家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兩漢時期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期。漢武帝北擊匈奴,設河西四郡張騫通西域,形成“絲綢之路”設西域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雖陷于分裂局面,中央王朝更迭頻繁,但邊境各族與中原王朝之間,仍保持著牢固的政治、經濟聯系。五族內遷促進了北方地區(qū)的民族交融,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為以后隋、唐多民族國家的重新統(tǒng)一奠定基礎。隋代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統(tǒng)一中國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強盛的時期,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更得到空前的發(fā)展與鞏固。明朝時,政府修長城,戚繼光和俞大猷領導抗倭斗爭取得勝利,維護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清政府還擊沙俄侵略并與之簽訂《尼布楚條約》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回部貴族叛亂,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實行駐藏大臣制度等,穩(wěn)定了對邊疆的統(tǒng)治,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既出現過大一統(tǒng)的全國性王朝,也出現過地方割據的分裂政權。兩者交替反復,貫串著整個歷史時期。但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統(tǒng)一始終成為歷史的主流。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親密團結,共同進步,開發(fā)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他示例:上述表達“中國概念的變遷”的方式并不能體現“變遷”的豐富內涵;清代奠定了祖國遼闊疆域的基礎;材料敘述中的“北方”“南方”在中華文明發(fā)展歷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等等。21、略
【分析】【詳解】
首先閱讀材料,擬定論題。材料內容主要有三,一是強調技術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二是強調技術所起的作用也受到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三是強調人與技術的關系。然后學生選定一個角度確定論題,結合所學知識,依據適當史實進行論述即可。如選擇“技術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可擬定論題: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文明進步。結合所學知識,可從火藥的傳播、改良蒸汽機、信息技術發(fā)展等方面予以論述?!窘馕觥渴纠?/p>
論題: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文明進步。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傳播到歐洲之后,歐洲人大規(guī)模裝備于武器,沖擊了歐洲封建貴族的統(tǒng)治地位,改變了歐洲持續(xù)了數百年的政治關系。歐洲人還把火藥用于殖民擴張和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人類向近代過渡。工業(yè)革命時期,改良蒸汽機的出現,使得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進一步削弱,增強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能力。此后,工業(yè)化、城市化快速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通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社會信息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促進了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了經濟增長的質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見,技術創(chuàng)新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22、略
【分析】【詳解】
題目要求根據“根據科學一技術一經濟一杜會的互動理論和世界近代史的相關知識,提煉出一個觀點”,可根據圖片中的信息,結合所學,分析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再分析科技對推動經濟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再論述經濟發(fā)展對社會進步所起到的作用,從而把這幾個要素聯系在一起。論述時要注意強調這種互動不是單身的,而是相互雙向的。【解析】示例一。
觀點: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說明:16世紀以來,隨著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由傳統(tǒng)農業(yè)文明轉型為近代工業(yè)文明成為時代需求。在這一背景下,近代自然科學產生,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奠定了理論基礎。工業(yè)革命采用機器生產方式進一步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19世紀中后期,隨著歐美各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確立和工業(yè)革命的相繼完成,進一步提升工業(yè)文明水平成為時代要求。在此背景下,電磁感應理論出現,在該理論的指導下,電動機;發(fā)電機產生,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進步。生產和資本的相對集中,使歐美各國先后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總之,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互影響,相互推動,進而促進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23、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題首先應根據材料總結論點,再結合所學圍繞論點展開論述。根據“近一個半世紀中國變亂的性質,就是兩千年一遇的‘社會文化大轉型’現象”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國文明轉型史。可結合中國近代史的相關內容,如開眼看世界、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相關史實展開論述,引用史實準確,言之有理即可?;蛘邚钠渌嵌瓤偨Y論點,展開論述亦可。【解析】示例:觀點: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國文明轉型史。
論述:近代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逐步開始由傳統(tǒng)文明向近代文明轉變。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了文明的轉型。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拋卻天朝上國的陳腐觀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19世紀60—80年代的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進行了實踐,他們先后開辦了近代的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創(chuàng)建了近代海軍和近代學堂。他們主要集中在經濟的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的開端。
隨著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的戰(zhàn)敗;中國文明轉型進一步展開??涤袨椋涣簡⒊瑸榇淼馁Y產階級維新派開展了戊戌變法,目標是要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由于遭到頑固派的阻撓,最后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則主張三民主義,最終通過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體現了從專制到民主的轉變,推動了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
但1915年袁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忻州師范學院《體育學科通識閱讀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烏尊鎮(zhèn)中學2025年3月高三年級綜合模擬測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試卷生物試題含解析
-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yè)學院《商務英語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輪機原理及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歷下區(qū)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下學期一模預考試題含解析
- 廈門演藝職業(yè)學院《食品質量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臨清2025屆初三數學試題模擬試卷(一)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5月考試卷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威海職業(yè)學院《血液流變學與人體健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循證醫(yī)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2025屆高考壓軸卷生物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真題及答案
- 建筑中級職稱《建筑工程管理》歷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
- DL∕T 1623-2016 智能變電站預制光纜技術規(guī)范
- DL∕T 592-2010 火力發(fā)電廠鍋爐給水泵的檢測與控制技術條件
- 2023-2024學年上海市普陀區(qū)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 意識與計算的理論模型
-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課件
- 2024年南京出版?zhèn)髅剑瘓F)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