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1025-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_第1頁
DB11- 1025-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_第2頁
DB11- 1025-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_第3頁
DB11- 1025-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_第4頁
DB11- 1025-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匕,,地方標,口日

編號:DB11/1025-2013

備案號:J10820-2013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

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CodeforDesign,InstallationandCommissioningof

NaturalSmokeVentilationSystem

2013-11-01發(fā)布2014-05-01實施

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聯(lián)合發(fā)布

DB11/1025-2013

1總則

1.0.,為了合理設置自然排煙系統(tǒng),規(guī)范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施工、

驗收及維護等各環(huán)節(jié),控制建筑火災煙氣蔓延擴大,保護人身和財

產安全,特制定本規(guī)范。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民用建筑工程中自然排煙系

統(tǒng)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管理工作。

1.0.3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應針對不同建筑空間火災煙氣流動的

特點,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1.0.4自然排煙系統(tǒng)中所采用的組件、部件必須符合現(xiàn)行的國家、

行業(yè)及地方標準的要求。

1.0.5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調試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

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北京市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DB11/1025-2013

2術語、符號

2.1術語

2.1.1自動排煙窗automaticnaturalsmokeventilator

在火災發(fā)生后,能夠通過火災白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控制自動打開,

使煙霧和熱煙氣排出的裝置。自動排煙窗按窗體形式不同可分為對開

式、單開式或百葉式排煙窗。

2.1.2自然排煙系統(tǒng)naturalsmokeventilationsystem

由可開啟外窗、百葉通風窗或自動排煙窗等與建筑室外相通的裝

置及相關組件組成,利用火災熱煙氣流的浮力和外部風力作用把火災

煙氣從建筑內排出至室外的排煙系統(tǒng)。

2.1.3自然排煙開口smokeventopening

組成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手動可開啟外窗、固定百葉通風窗或自動排

煙窗等裝置與室外空間相連通的部位。

2.1.4擋煙垂壁(垂簾)smokebarriers,smokecurtains

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裝在建筑頂棚、橫梁或吊頂下,能在火

災時形成一定的蓄煙空間的擋煙分隔設施。

2.1.5設計煙層厚度depthofthesmokelayer

為滿足人員疏散安全所需的清晰高度,同時又能保證排煙效果所

確定的煙層厚度。

2.1.6儲煙倉smokereservoir

在建筑物頂部由擋煙垂壁(垂簾)、結構梁及空間圍護結構等形成

的用于積聚煙氣的空間。儲煙倉高度即設計煙層厚度。

2.2符號

刀址一一建筑空間凈空高度(m),建筑空間天花板或樓板底面至樓

(地)面的高度;

DB11/1025-2013

子一一設計煙層厚度(m),設計煙層厚度(儲煙倉高度)等于空

間凈空高度減去設計清晰高度;

二設計清晰高度(m),設計清晰高度不應小于1.8m0

DB11/1025-2013

3系統(tǒng)設計

3.1一般規(guī)定

3.1.1具備自然排煙設置條件的各類建筑場所或部位宜采用自然排

煙系統(tǒng)。下列場所或部位不應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

1建筑高度超過loom的高層建筑;

2歌舞廳、錄像廳、夜總會、卡拉OK廳、游藝廳等歌舞娛樂

放映游藝場所長度超過40m的內走道,其他建筑長度超過60m的內

走道。

3.1.2中庭及建筑面積大于500m2且建筑凈空高度大于6m的營業(yè)

廳、展覽廳、觀眾廳、劇場、舞臺、體育館、客運站、航站樓等公

共大空間場所,當采用自然排煙時,應設置自動排煙窗或固定百葉

窗作為自然排煙開口組件。

3.1.3自動排煙窗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與自動排煙窗聯(lián)動

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設計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116)的規(guī)定。

3.2設計要求

3.2.1自然排煙系統(tǒng)防煙分區(qū)面積不宜大于2000m2,長邊不宜大于

60m,且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當防煙分區(qū)超過此限值時,可采用固定

的(或活動的)擋煙垂壁(垂簾)加以分隔。

3.2.2貫穿不同樓層的敞開樓梯和自動扶梯,當未采用防火卷簾作

為防火分隔措施時,應在穿越樓(地)板的口部設置擋煙垂壁(垂

簾)。

3.2.3設計煙層厚度不應小于空間凈空高度的10%,且不應小于

0.5m0

3.2.4自然排煙開口有效面積應滿足下列要求:

DB11/1025-2013

I需要排煙的房間和疏散內走道,其排煙開口有效面積分別不

小于該房間和內走道地面面積的2%;

2建筑凈空高度不大于12m的中庭、劇場舞臺或其他類似高大

空間場所,其排煙開口有效面積不小于該場所地面面積的5%;

3建筑凈空高度大于12m的場所,其排煙開口有效面積根據(jù)該

場所火災規(guī)模和所需清晰高度經計算確定。

3.2.5自然排煙區(qū)域內的任一點至最近排煙開口邊緣的水平距離不

應大于30m,當室內凈空高度超過6m,且具有良好對流條件時其水

平距離可增加至37.5m0

3.2.6自動排煙窗應設置在儲煙倉的頂部或外墻上,當設置在外墻

上時,其底邊設置高度不應低于儲煙倉的下沿。

3.2.7設置在外墻上的自動排煙窗宜沿火災煙氣的氣流方向開啟;

設置在屋面上的自動排煙窗宜采用對開式或百葉式。

3.2.8設置自動排煙窗的場所應設置補風系統(tǒng),補風系統(tǒng)可采用疏

散外門、手動或自動可開啟外窗等自然通風方式以及機械通風方式。

補風系統(tǒng)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I當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進行補風時,其補風口有效面積不小于

排煙開口有效面積的112,補風空氣直接從室外引入;

0

Q當采用機械補風時,其補風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5m/s;

︺補風口位置宜設在同一空間內相鄰的防煙分區(qū)且遠離排煙

開口,兩者水平距離不小于5m;如果補風口與排煙開口設置在同一

防煙分區(qū)時,補風口設在儲煙倉下沿以下,且與排煙開口水平距離

不小于1.5m;

4當排煙區(qū)域采用自動控制方式進行補風時,補風系統(tǒng)與排煙

系統(tǒng)聯(lián)動開啟;

5補風管道耐火極限不低于0.5h,當補風管道跨越防火分區(qū)

時,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1.5h的防火風管。

3.2.9氣動控制型排煙窗選型與布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1儲氣罐儲氣容量滿足將最大防煙分區(qū)設置的所有排煙窗開

DB1111025-2013

啟及關閉不少于3次的要求;

2空氣壓縮機與儲氣罐設置的場所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1.50h的不燃燒體樓板與建筑其他部分隔開。

3.3計算方法

3.3.1建筑空間凈空高度按如下方法確定:

1平頂和鋸齒形頂棚空間凈空高度為從頂棚下沿到地面的距

離;

‘斜坡式頂棚空間凈空高度為從排煙開口中心到地面的距離;

3有吊頂場所空間凈空高度應從吊頂處算起;設置格柵吊頂場

所凈空高度應從上層樓板下皮算起。

3.3.2自然排煙開口有效面積應按下列方法確定:

當采用開窗角度大于或等于70。的平開窗或旋開窗時,其有

效面積可按其可開啟窗凈面積計算;

2當采用開窗角度小于70。的平開窗時,其有效面積按其豎向

投影面積計算;

3當采用開窗角度小于70“的旋開窗時,其有效面積按其水平

投影面積計算;

4當采用平推窗設置在頂部時,其有效面積按窗的1/2周長與

平推距離乘積計算,且不大于窗凈面積;

5當采用平推窗設置在側墻時,其有效面積按窗的1/4周長與

平推距離乘積計算,且不大于窗凈面積;

6當采用側拉窗時,其有效面積按開啟的最大窗口凈面積計

算。

DB11/1025-2013

4系統(tǒng)主要組件

4.1自動排煙窗

4.1.1自動排煙窗材料及性能應符合以下要求:

1自動排煙窗采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制作;

2自動排煙窗具有開啟可靠性能,其開啟時間不宜大于60s,

并能在300℃環(huán)境條件下開啟。

4.1.2自動排煙窗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自動排煙窗具備防失效保護功能,保證在火災情況下能自動

打開并處于全開位置;

2

自動排煙窗具備與火災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控制功能;

3

自動排煙窗具備遠程控制開啟功能;

44

.3自動排煙窗具備現(xiàn)場手動開啟功能。

凰1自動排煙窗設計時應避免火焰或熱煙氣被直接折向相鄰的房

4.2擋煙垂簾

4.2.1擋煙垂簾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

4.2.2擋煙垂簾功能及性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1擋煙垂簾擋煙部件在試驗溫度為200℃士15°C,前后壓差為

25Pa士5Pa的測試條件下,其漏煙量不大于25m3/(m2·h);

2擋煙垂簾經1000次啟閉操作測試,能正常運行;其運行速

度不小于0.07m/s,總運行時間不大于60s;

3按《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GB/T9978)規(guī)定的升溫條件

將耐火試驗爐升溫至620°C,并在620℃士20℃溫度環(huán)境下對擋煙垂

簾進行耐火試驗,在30min試驗過程中,擋煙垂簾的完整性不受到

破壞;

DB11/1025-2013

4擋煙垂簾在5m/s士lm/s的風吹動下,其垂直偏角不大于

15°;

5擋煙垂簾具有電動啟閉和緊急情況下失效保護功能,當系統(tǒng)

斷電或出現(xiàn)故障時,擋煙垂簾能自動下垂至擋煙工作位置;

10擋煙垂簾具備手動控制功能。

4.3救援窗口

4.3.1建筑自然排煙開口應與用于外部滅火救援的窗口保持一定安

全距離。

4.3.2用于外部消防滅火救援的窗口應易于從建筑內部和外部開

啟,或裝配易于被擊碎的玻璃。在建筑使用期間,救援窗口的建筑

內側和外側均不應被遮擋。

4.3.3救援窗口尺寸不應小于850mm(寬)X1000mm(高),且其

底邊距離樓(地)板不應大于1100mmo

4.3.4在救援窗口建筑外側應采用黃色或紅色的三角形標志進行標

識,其標志的邊長不應小于150mm,可垂直或倒置安裝;在救援窗

口建筑內側應標示“救援窗口,不應遮擋”,其字體高度不應小于

25mm0

DB1111025-2013

J系統(tǒng)施工與安裝

5.0.1自動排煙窗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I外觀要平整、牢固;

2排煙窗的安裝不影響幕墻構件的安全。

5.0.2擋煙垂簾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兩個擋煙垂簾在一條直線上交錯重疊的部分不小于200mm,

相交時相隔的縫隙不大于50mm;

2簾幕的底桿須結合在一起,擋煙垂簾與相鄰柱子或墻壁的縫

隙不大于60mmo

5.0.3自然排煙開口和補風口內外部涂刷的涂料、密封劑或堵縫不

得引起扇頁的粘著。

5.0.4氣動控制型排煙系統(tǒng)氣路部分應滿足以下要求:

,管路采用銅管,其接口部位具有良好的氣密性,保證無泄漏;

2氣動排煙窗管道進行合理的檢驗批劃分,每一批管道安裝完

畢后要對管道系統(tǒng)進行氣密性、嚴密性試驗。在工作氣壓1.2倍的試

驗壓力下,氣動排煙窗開啟或關閉完成穩(wěn)定后,管道系統(tǒng)必須滿足5

分鐘之內管道末端氣壓不小于設計的工作氣壓;

3空氣壓縮機的安裝符合《固定的空氣壓縮機安全規(guī)則和操作

規(guī)程》(GB10892)的規(guī)定;

4管道布置滿足安裝和檢修的要求,同時符合《壓縮空氣站設計

規(guī)范》(GB50029)對壓縮空氣管道架設的規(guī)定。

5.0.5電控型自動排煙窗供電與控制電纜應滿足火災時連續(xù)供電的

需要。電控型自動排煙窗傳輸線路和供電應滿足以下要求:

1電控型自動排煙窗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除滿足技術條件的要求

外,還要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電線芯線材質、電線外護層類型,

控制電線及金屬屏蔽、電線截面選用符合《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

(GB50217)的規(guī)定;

DB11/1025-2013

2電控型自動排煙窗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

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采用經阻燃處理的

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保護,但要敷設在電纜豎井或吊頂內有防火

保護措施的封閉式線槽內;

3電控型自動排煙窗系統(tǒng)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電源部分具有

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轉換功能。當主電源斷電時,能自動轉換到備用

電M,I。系統(tǒng)供電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的

規(guī)定。

DB11/1025-2013

1+,系統(tǒng)調試

6.0.1自然排煙系統(tǒng)在安裝完畢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調試。

調試工作應由專業(yè)人員承擔完成。

6.0.2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調試應包括下列項目:

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包括手動控制和其他控制方式測

試;

2系統(tǒng)聯(lián)動試運轉及調試,要進行火災模擬試驗,與火災報警

系統(tǒng)聯(lián)動調試。

6.0.3自動排煙窗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應逐個進行,并應符合下

列要求:

1要牢固安裝在指定位置上;

2排煙窗控制柜能正常接收報警信號并啟動排煙窗;

3在3次啟閉試驗中,自動排煙窗啟閉自如,未有阻礙;

4氣動型自動排煙窗空氣壓縮機時刻保持在正常工作壓力或

以上。

6.0.4擋煙垂簾單機試運轉及調試應逐個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I要牢固安裝在指定位置上;

2起落自如,未有阻礙。

6.0.5對自然排煙系統(tǒng)進行模擬火災試驗時,自動排煙窗、補風系

統(tǒng)以及擋煙設施均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6.0.6當自然排煙系統(tǒng)重新設計、修改后,需對調整措施的適用性

進行重新測試。

6.0.7機械補風系統(tǒng)設備安裝、運轉與調試應符合《通風與空調工

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的規(guī)定。

DB1111025-2013

7系統(tǒng)驗收

7.0.1自然排煙系統(tǒng)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單

位進行,納入建筑工程消防設施驗收范疇。

7.0.2自然排煙系統(tǒng)應符合第3.2節(jié)所規(guī)定的各項設計要求。

7.0.3自動排煙窗的材料、功能與性能應符合第4.1節(jié)所規(guī)定的要

求;自動排煙窗的安裝應符合第5.0.1條的規(guī)定。

7.0.4擋煙垂簾的材料及性能應符合第4.2節(jié)所規(guī)定的要求;擋煙

垂簾的安裝應符合第5.0.2條的規(guī)定。

7.0.5自然排煙開口和補風口的安裝應符合第5.0.3條的規(guī)定。

7.0.6氣動控制型排煙窗氣路部分安裝應符合第5.0.4條和現(xiàn)行相

關標準的規(guī)定;電控型自動排煙窗供電與控制電纜應符合第5.0.5條

的規(guī)定。

7.0.7建筑空間凈空高度超過12m的場所,當采用自動排煙窗進行

自然排煙時,應進行實體熱煙試驗檢驗。

DB11/1025-2013

X07系統(tǒng)維護管理

8.0.1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維護管理包括檢測、維修、保養(yǎng)等工作,應

符合《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的規(guī)定。

8.0.2自然排煙系統(tǒng)投入使用后,下列資料應妥善保存:

1技術資料和竣工驗收報告;

2系統(tǒng)操作規(guī)程;

3系統(tǒng)運轉的相關參數(shù)說明與日常記錄;

4系統(tǒng)的檢查與維護記錄。

8.0.3自然排煙系統(tǒng)投入使用后,應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8.0.4系統(tǒng)管理人員應每月對自動排煙窗及補風系統(tǒng)組件以及電

源、電纜進行不少于一次檢查,每年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功能試驗。

當檢查到故障時,應立即對其進行修復。

8.0.5為氣動控制V自動排煙窗供氣的空氣壓縮機的維護與保養(yǎng)應

符合《固定的空氣壓縮機安全規(guī)則和操作規(guī)程》(GB10892)的規(guī)定。

DB1111025-2013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1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對要求嚴格程度的用詞作如下規(guī)定,以

便執(zhí)行時區(qū)別對待。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

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

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宜”;

反面詞采用“不宜”。

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

2條文中應按指定的引用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

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一執(zhí)行”。

DB1111025-2013

引用標準名錄

1FireengineeringCIBSEGuideE(2003版)

防火工程,CIBSE指導書E,2003年版,英國建筑工程服

務注冊協(xié)會

2StandardforSmokeandHeatVenting,NFPA204(2002版)

《通風排煙標準》,NFPA204(2002版),美國消防協(xié)會

3GuideforSmokeManagementSystemsinMalls,Atria,and

LargeAreas,NFPA92B(2002版)

《大型建筑、中庭及大空間建筑煙氣控制系統(tǒng)指導》,NFPA

92B(2002版),美國消防協(xié)會

4ComponentsforSmokeandHeatControlSystems,BS7346

《煙氣和熱控制系統(tǒng)組件》,BS7346,英國標準

5((SingaporeCivilDefenceForce:FireCode20013))

《新加坡民防火災規(guī)范》20013

6《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

7《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GB/T9978-2008

8《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

9((固定的空氣壓縮機安全規(guī)則和操作規(guī)程》GB10892-2005

10《壓縮空氣站設計規(guī)范》GB50029-2003

11《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

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1998

北京市地方標準

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

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DB11/1025-2013

條文說明

2013北京

DB11/1025-2013

目次

21

總則?!?。..?,1

12

2

術語、符號2

4

2.1術語2亡

2、

2.2符號2︶

勺﹄

3系統(tǒng)設計.。甲。..?。?。二。??。.。.?。??。.......??。。....??。。.......??。.?,.曰

氣6

3.1一般規(guī)定.,....??。?‘..?。。??。。?,.......................??。.?‘甲。.?,,j,

,1

3.2設計要求。................??。??‘.............??‘.。.?。???!?,。.??、1

、

3.3計算方法......??,.........??。.、.?‘.......??。二。二,。,?,,。二,二,,。。。.?,︶

偽︸

4系統(tǒng)主要組件.?!?。...............??,二。............??。??。.?,?。?,..?、、

︶曰

4.1自動排煙窗.。..??!?,‘?。.甲。。二,。,。。?二,。.。。..??,.。?,.,..?。??。?‘.內了

j0

1

4.2擋煙垂簾,.。。..?。......??,。....??。.,。.?。。,.?。,..............??。,。.?。‘

、U

4.3救援窗口.??。.......??。..?。.。..??。...??。.......??,........??。.︶O

門八

5系統(tǒng)施工與安裝.。?。。?。.。..?,?!?。。。?,,‘?,.,??‘.。二,.。?。,。。..?。??Jn

,

6系統(tǒng)調試二‘.....??。......??甲.?。.........??。、.?,。。........??‘......??。0

j一

7系統(tǒng)驗收.。。...........??,。....??。?。.??。?。..?,..........??‘..?,.。..?4﹃

41

8系統(tǒng)維護管理.......??。.。...??,,.。.。.?,二。二,,.,,。二。?,.。.............??。二

DB11/1025-2013

1總則

1.0.1隨著建筑市場多元化的發(fā)展,以及建筑技術的進步,人們對

建筑防火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消防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及驗

收規(guī)范急需完善。

自然排煙系統(tǒng)是建筑防排煙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關自

然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及驗收尚無專門的國家標準,給工程設計、

施工及驗收帶來了一些困難,同時現(xiàn)行的一些做法也給工程帶來了

隱患,如一些高大凈空場所設置的電動排煙窗,其供電為非消防電

源,且大部分采用上旋窗,火災時無法實現(xiàn)有效排煙的目的,給人

員的安全疏散和外部滅火救援造成了威脅。

1.0.2本次修訂明確了本規(guī)范只適用于民用建筑,而不適用于廠房、

倉庫等其他建筑類型,使之更有針對性。同時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民用

建筑防煙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防煙系統(tǒng)特指防煙樓梯間及前

室、消防電梯間及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

(間)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情況。

1.0.3本條文規(guī)定了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計的原則要求。

1.0.4本條文規(guī)定了組成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產品質量控制與檢驗的要

求。

DB1111025-2013

2術語、符號

2.1術語

本規(guī)范參照了國內外相關規(guī)范中的有關詞條,并考慮到本規(guī)范

的使用對象,故只列出了與自然排煙系統(tǒng)有關的術語。

本次修訂對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分類進行了修訂,刪除了手動自然

排煙系統(tǒng)和不可控自然排煙系統(tǒng)兩條術語,使表述更清晰,更易理

解。本次修訂還對部分術語進行了文字修訂,使表述更準確。

2.1.,本條文對自動排煙窗做出了定義。自動排煙窗主要包括單開

式、對開式和百葉式。

單開式:能融入現(xiàn)代玻璃幕墻系統(tǒng),火災時排煙排熱,并可用

于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參見下圖。

圖2.1.1-1單開式自動排煙窗圖示

百葉式:火災時排煙排熱,可自然采光,自然通風降溫,參見

下圖。

DB11/1025-2013

圖2.1.1-2百葉式自動排煙窗圖示

對開式:在屋面開啟時呈雙扇,火災時排煙排熱,并可自然采

光,自然通風,參見下圖口

圖2.1.1-3對開式自動排煙窗圖示

2.1.2由自動排煙窗作為自然排煙開口組件的自然排煙系統(tǒng)組成,

參見下圖。

對開式對開式

單開式百葉式

單開式百葉式

排煙系統(tǒng)

控制板{蒼哥召占

風感探頭擋煙垂煙

消防控制中心

接入接入丫譽譽

電源消防信號

圖2.1.2由自動排煙窗作為組件的自然排煙系統(tǒng)組成圖示

DB11/1025-2013

2.1.4擋煙垂壁(垂簾)的術語定義參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

全行業(yè)標準《擋煙垂壁》(GA533-2012)(以下簡稱GA533-2012),

擋煙垂壁(垂簾)所需高度應針對區(qū)域內是否有吊頂以及吊頂方式

分別進行確定,參見下圖。

樓板弓

開:子:儡森)添一5蔚擋煙垂壁

通透式吊頂或無吊頂情況(垂簾)

圖2.1.1-1無吊頂或設置開孔(均勻分布)率)25%的通透式吊頂

擋煙垂壁

其他吊頂

擋煙垂壁(垂簾)

圖2.1.1-2開孔率<25%或開孔不均勻的通透式吊頂及一般吊頂

2.2符號

本節(jié)規(guī)定了本規(guī)范中采用的主要符號。圖2.2為空間凈空高度、

設計煙層厚度及清晰高度之間關系示意圖。

萬口一介丫冬一斗三

一之邏一―~一一-一~翔眼理公竺一―戶崖習刃亞

圖2.2空間凈空高度、設計煙層厚度及清晰高度關系示意圖

h一一疏散部位與火源位置的高差(m),當疏散部位與火源位置處于同一水平面時,h=O

DB11/1025-2013

3系統(tǒng)設計

3.1一般規(guī)定

3.1.1本條文規(guī)定了選擇設置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原則,并對不應采用

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進行了規(guī)定。由于自然排煙效果受自然條件(室

外風力、風向,建筑物所處地區(qū)等)和建筑本身的密閉性或熱壓作

用等因素的影響較大,有時自然排煙不但達不到排煙的目的,相反

會助長火災煙氣的擴散,給建筑物和居住人員帶來不利。

1本次修訂明確了不應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涵蓋建筑高

度超過loom建筑的所有部位。

2本條文參照了GB50045-1995中的第條和《建筑設

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以下簡稱GB50016-2006)第9.1.3

條的有關規(guī)定。走道長度過長,煙氣溫度會逐漸降低,導致煙氣層

下降,會對人員疏散造成影響,因此,走道長度過長不應采用自然

排煙。當疏散內走道長度超過本條規(guī)定,但有多處位置設置可開啟

外窗時,可分段考慮,采用自然排煙。

此外,本次修訂刪除了凈空高度超過12m高的中庭或大空間建

筑不應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規(guī)定。

對于中庭、劇場舞臺等空間場所,當其凈空高度過高時,煙氣

上升會出現(xiàn)“層化,,現(xiàn)象:即由于火災溫度較低,或在熱煙氣上升

流動過程中過冷,部分煙氣不再朝豎向上升,當它流到與其密度相

等的空氣高度時,便轉折成水平方向擴展而不再上升,上升到一定

高度的煙氣隨著溫度的降低又會下降,使得煙氣無法從高窗排出室

外,會對人員疏散造成影響。因此,當建筑高度過高時即不宜采用

自然排煙方式。但此建筑高度指標隨著建筑形式和自然排煙條件不

同會有所不同,不適宜統(tǒng)一規(guī)定。

3.1.2本條文是結合了我國、我市在建筑工程實踐中的技術經驗制

DB11/1025-2013

定的。

在中庭、建筑面積大于500m2且高度大于6m的大空間建筑中,

為保證排煙效果,往往要求排煙窗設置在較高位置,火災時難以手

動開啟,因此對上述場所要求設置自動排煙窗。

本次修訂補充完善了適用的各類場所,并對商場營業(yè)廳等一并

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定。

3.1.3本條文規(guī)定了自動排煙窗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的要

求。并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應執(zhí)行的標準進行了規(guī)定。

自動排煙窗需要消防聯(lián)動控制啟動,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報警

控制中心將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消防報警控制中心即發(fā)出電信號

給自動排煙窗控制柜,排煙窗控制柜將通過電動或氣動方式打開相

應防煙分區(qū)上的排煙窗排煙;同時應能聯(lián)動補風口動作,以保證自

然排煙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在系統(tǒng)失電或失去消防聯(lián)動信號時,系統(tǒng)也應能正常啟動(即

自動排煙窗應具有防失效保護功能),以減少火災煙氣的危害,保證

人員疏散安全。

3.2設計要求

3.2.1為了防止煙氣過度冷卻而導致下降,本條文參照上海地方標

準《建筑防排煙技術規(guī)程》(DGJ08-88-2006)(以下簡稱DGJ08-88

-2006)中的第4.1.6條以及引用標準名錄1中的第條,對防

煙分區(qū)設置要求進行了規(guī)定,同時也對防煙分區(qū)面積和長邊長度進

行了限制。

3.2.2本條文參照了DGJ08-88-2006中的第4.1.5條,對貫穿不同

樓層的敞開樓梯和自動扶梯,在穿越樓(地)板的口部應設置擋煙

設施進行了規(guī)定,以阻止火災煙氣在不同樓層間的蔓延。

3.2.3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2中的第7.3.1條,并結合GB

50045-1995中的第2.0.16條,對最小儲煙倉高度進行了規(guī)定,以保

證排煙效果。

DB11/1025-2013

引用標準名錄2中規(guī)定,對于開敞大空間場所擋煙垂壁(垂簾)

下垂的高度不應小于空間凈空高度的20%,考慮到本規(guī)范與我國現(xiàn)

有規(guī)范的銜接以保持協(xié)調性,本規(guī)范規(guī)定擋煙垂壁(垂簾)下垂的

高度不應小于空間凈空高度的10%a

在大的、開闊的建筑中,設置擋煙垂簾等擋煙設施可把煙氣聚

集在儲煙倉內,通過增加煙層厚度來提高排煙效率。擋煙垂簾下垂

的高度一般地說可以分為半高度和全高度:半高度是指從吊頂下垂

到離地面2.1米高處;全高度是指從吊頂下垂到地面。

3.2.4本條文規(guī)定了有效排煙面積的確定方法。采用自然排煙方式

進行排煙的空間場所,其有效排煙面積是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設置成敗的

關鍵指標,故做出了強制性規(guī)定。

【技術要點】

1本款參照GB50045-1995中的第條和第條有

關要求對疏散走道和房間所需排煙開口有效面積做出了規(guī)定,“疏散

走道和房間”一般指凈空高度不超過6m的場所。但對于除中庭、劇

場舞臺等類似場所以外的凈空高度超過6m的區(qū)域,仍按此要求執(zhí)

行。

2本款參照GB50045-1995中的第條及JGJ57-2000

中的第8.1.10條中的有關要求對不超過12m的中庭及劇場舞臺及其

他類似場所所需排煙開口有效面積做出了規(guī)定?!爸型ァ蓖幱诮?/p>

筑的核心,是人員交通和集散的場所;而“劇場舞臺”可能的火災

荷載高、人員密度大,故本條對上述場所提出了較其他場所更高的

要求。

3本款是參照引用標準名錄I、引用標準名錄3等國外權威資

料做出的要求。

[實施與檢查】

在實施監(jiān)督檢查時,應重點對設置自然排煙系統(tǒng)的建筑場所功

能、凈空高度、火災荷載和人員密度情況進行了解,以準確判定其

空間性質,進而確定其所需有效排煙而積。

DB11/1025-2013

3.2.5本條文參照了GB50045-1995中的第8.4.5條和DGJ08-88

-2006中的第4.1.9條,規(guī)定了排煙開口布局要求。

自然排煙區(qū)域內任一點到與之最近的排煙開口的距離關系到排

煙效果的好壞。如距離過大,將直接影響排煙速度,如距離過小,

則開口太多,不經濟。本次修訂,增加了后半句,即對于自然排煙

較為有利的場所,適當放寬了距離指標。

3.2.6本條文參照了DGJ08-88-2006中的第4.3.1條并進行了改

寫,規(guī)定了自動排煙窗設置高度要求。

火災時煙氣上升至建筑物頂部,并積聚在儲煙倉內。因此,自

動排煙窗必須設置在排煙區(qū)域的頂部或外墻。不在儲煙倉范圍內的

開口面積不計入排煙窗有效面積。

而對于一般場所,對可開啟外窗型式和位置未做要求。

3.2.7考慮到自然排煙本身的特性,為保證排煙效果,同時避免產

生倒灌現(xiàn)象,本條規(guī)定了排煙窗選型和設置要求。對于外墻上的自

動排煙窗,強調其開啟方式應有利于火災煙氣向建筑外排出,避免

采用上懸外開式等不利火災煙氣排出的排煙窗,而使自然排煙起不

到應有效果;屋頂采用對開式排煙窗可避免火災煙氣產生倒灌。

3.2.8本條文規(guī)定了補風系統(tǒng)的設置要求。根據(jù)空氣流動的原理,

要排出某一區(qū)域內的空氣,同時需要有另一部分空氣進入補充。如

果排煙時沒有同時進行補風,則煙是排不出去的。排煙系統(tǒng)排煙時,

補風主要是為了造成理想的氣流組織,有利于人員的安全疏散和消

防人員的進入。

I本款規(guī)定了采用自然補風時的補風口面積要求。

區(qū)域所需排煙開口有效面積由火災規(guī)模和所需清晰高度決定,

同時還與補風位置、補風口面積及補風風速(白然補風口的風速不

宜大于3m/s)等因素直接相關。下表給出的自然補風口所需有效面

積是基于火災規(guī)模為5MW的場所,且防煙分區(qū)面積為500m2-

2000m2情況下測算得到的數(shù)據(jù),當火災規(guī)模較大(可燃物較多)時,

自然補風口面積應取較大值;反之,自然補風口面積應取較小值。

DB11/1025-2013

表3.2.8-1自然補風口所需有效面積(m2)

空間凈空高度一

設計煙層厚度

6m8m1Om

目...........,...12m

一一

0.5m21--39―甲丁一一一

一一一

1.0m12-2124-7531-75一一一二下一一~

1.5m9^1818-2736^3154

8-1233^3845^54

2.Om12-18一}

2.5m6-99-1627^3336^-51

3.0m4^-66'-915-2727-42-

3.5m3-65-89-15,“一27_一

4.0m357^-1017-20-

表3.2.8-2給出了不同場所火災規(guī)模參考表。

表3.2.8-2不同場所火災規(guī)模參考表

類別.場所火災規(guī)模_(墊釋放速率)Q,MW_一

有噴淋{無噴淋1

航站樓、候車樓2.58

第一類一展覽廳、體育館2.58

第二類觀眾廳、共享舞臺520

第三類一超市420-

中庭14

第四類一}

大堂8

2.5一

58

一商場、餐廳

第五類一醫(yī)院門診樓,2.5-“一

}}

辦公場所、客房6

注:對于設有噴淋的場所,可通過預測噴淋設施啟動時間,并將噴淋啟動時的火災

規(guī)模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數(shù)來確定場所的火災規(guī)模。

為簡化設計計算,本條款直接給出了自然補風口有效面積確定

方法。

29

DB11/1025-2013

2本款對機械補風風口面積及補風風速進行了規(guī)定。

區(qū)域所需排煙量由火災規(guī)模和所需清晰高度決定,而補風量一

般為排煙量的1/2。下表給出的補風量數(shù)值是基于火災規(guī)模為5MW

的場所,且防煙分區(qū)面積為500m2-2000m“情況下測算得到的數(shù)據(jù),

當火災規(guī)模較大(可燃物較多)時,其機械補風送風量應取較大值;

反之,其機械補風送風量應取較小值。

表328-3機械補風送風量(103m3/h

設計煙層空間凈空高度H

厚度d6m8mlOm12m

一i

0.5m90-120

一}

1.om75^-100190-250一}

一130---170

___]

1.5m70-90120-150180^220

一245-310

2.Om50-70

一100-120-160-1901220-290

2.5m45-6090^-110150-170205-270

3.Om35-5075^-105135-r-170

}_190-250-

3.5m25^-4065-85115^150175-230

4.Om20-3550-70100^-13015。一19。一

補風口的風速過大,會導致氣流的紊亂,降低排煙效果。GB

50045-1995中規(guī)定補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7m/s,DGJ08-88-2006

中第4.5.2條規(guī)定機械補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Om/s,而引用標準名

錄3規(guī)定補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16m/s。根據(jù)我市目前的技術經

濟條件,本規(guī)范規(guī)定補風口的風速不應大于5m/so

為簡化設計計算,本條款直接給出了機械補風風口有效而積確

定方法,這是基于補風風速在3m/s情況下確定的,當補風風速較低

時,應適當提高補風風口面積。

3本款參照了DGJ08-88-2006中的第4.5.1條和第4.5.4條有

關規(guī)定。

4本款參照了DGJ08-88-2006中的第4.5.4條有關規(guī)定。

DBII/1025-2013

本次修訂增加了第5款,對補風管道耐火極限進行了規(guī)定。

3.2.9本條文對氣動型自動排煙窗的選型與布置做出了規(guī)定。

自動排煙窗儲氣罐儲氣容量提供應滿足系統(tǒng)內所有排煙窗開啟

及關閉不少于3次的要求。0.5m3容量的儲氣罐可滿足30套以內自

動排煙窗的需要;1.0m3容量的儲氣罐可滿足50套以內自動排煙窗

需要;1.5m3容量的儲氣罐可滿足100套以內自動排煙窗所需。儲氣

罐工作壓力為0.8MPa,其出口通過電磁閥與氣體管路相接,氣體管

路部分常時保持無壓狀態(tài)。

現(xiàn)以1個示例說明氣動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和設計要求。氣動裝置系

統(tǒng)組成參見氣動系統(tǒng)組成樣圖3.2.9.

到壓縮機及儲氣罐

壓力調節(jié)閥外環(huán)組

總計揚臺

IVCP

排煙省.2根08mm銅管

控制板分別用于開啟和關閉排煙窗

內環(huán)組

消防總計臺

控制24VDC常閉消防火警信一98

中心2core1.5mnm2防火電線(FRCable)

控制方式:氣動開啟;氣動關閉。用途:緊急狀態(tài)時,自動開啟自然排煙口。

防失效保護。日常狀態(tài)下,可手動開關用于白然通風。

圖3.2.9某氣動系統(tǒng)組成樣圖

該項目氣動自動排煙窗排煙開口總面積為200m2,設計采用

2.5mX1.5m對開式排煙窗54套。該系統(tǒng)需滿足如下要求:

DB11/1025-2013

1.提供一個面積為2m2空間放置空壓機(與儲氣罐一體),可以

是控制室或地下室,空間不限。

2.提供普通220V電源給空壓機設備??諌簷C需要提供0.8MPa

供氣壓力;儲氣罐容量不應小于1.5m3,滿足整個系統(tǒng)排煙窗開啟關

閉三次要求。

3.氣源傳輸選用8mm銅管,排煙窗到控制柜的距離不應超過

2000m0

4.消防控制中心提供24V報警訊號給排煙2控制板。

3.3計算方法

3.3.1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2第7.3.1條,規(guī)定了空間凈空高

度的確定方法。

3.3.2本條文參照了DGJ08-88-2006中的第4.3.2條,規(guī)定了排煙

開口的有效排煙面積計算方法。

1當采用開窗角度大于或等于70”的平開窗或旋開窗時(詳見

圖3.3.2-1和圖3.3.2-2,角l>,70°),其有效面積:

A二axb

2當采用開窗角度小于70。的平開窗時(詳見圖3.3.2-1,角

f3C10°),其有效面積:

A二bxc

乃\勺

圖3.3.2-1平開窗正立面示意圖與平面示意圖

DB11/1025-2013

圖3.3.2-2旋開窗正立面示意圖與側立面示意圖

3當采用開窗角度小于70“的旋開窗時(詳見圖3.3.2-2,角

f<70°),其有效面積:

A二axc

4當采用平推窗設置在頂部時(詳見圖3.3.2-3),其有效面積:

A二1/2(2a+2b)Xd=(a+b)Xd

且A,<aXb

考慮風向對窗口排煙效果的影響,其排煙有效面積按1/2窗口周

長與平推距離的乘積計算,但不得超過窗口面積。

圖3.3.2-3平推窗(頂部安裝)平面示意圖與側立面示意圖

5當采用平推窗設置在側墻時(詳見圖3.3.2-4),其有效面積:

A二114(2a+2b)Xd112(a+b)Xd

且AdaXb

DB11/1025-2013

考慮風向對窗口排煙效果的影響,其排煙有效面積按1/4窗口周

長與平推距離的乘積計算,但不得超過窗口面積。由

圖3.3.2-4平推窗(側墻安裝)正立面示意圖與側立面示意圖

本條文所指“旋開窗”,其設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2.7條的規(guī)定。

DB1111025-2013

4系統(tǒng)主要組件

4.1自動排煙窗

4.1.1本條文對自動排煙窗的材料和應具有的關鍵性能要求進行了

規(guī)定。

制造自動排煙窗所用的材料不應增加建筑物的著火風險,組成

自動排煙窗的所有活動部件、軸承、滑動面、緊固件和操作機構等

部件所用的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并應確保自動排煙窗具有

10年的期望壽命期(耐久性能);

火災時排煙窗有效開啟是保障排煙效果的關鍵,故要求排煙窗

具備開啟可靠性(應滿足30000次開啟關閉試驗),并對其開啟所需

時間進行了規(guī)定;

由于火災時產生的大量熱煙氣會導致排煙窗失效,故要求其具

備一定耐高溫性能。

4.1.2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4第I部分相關條款,對自動排

煙窗必要功能要求進行了規(guī)定,上述功能直接關系到排煙系統(tǒng)設置

的成敗,故將本條作為強制性條文。

【技術要點】

,火災的發(fā)生具有不可預知性:只要火災一旦發(fā)生,要求任何

情況下(包括失電、故障等),排煙窗都能可靠開啟;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是自動排煙窗有效運作的重要支撐,與火

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功能是保障自動排煙窗運作的基本功能:

3遠程控制開啟功能是保障自動排煙窗開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4現(xiàn)場手動開啟功能是保障自動排煙窗開啟可靠性的另一重

要手段。

【實施與檢查】

通過查看消防專篇和設備說明,確認自動排煙窗具備上述功能,

DB11/1025-2013

保證系統(tǒng)的有效運作。

4.1.3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4中的第3.1.1條,規(guī)定了自然排

煙窗設計選型和布置要求。

4.2擋煙垂簾

4.2.1本條文參照了GA533-2012的有關規(guī)定,規(guī)定了擋煙垂簾對

材料的要求。

擋煙垂簾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成,否則會增加火災的危險性,

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4.2.2本條文規(guī)定了擋煙垂簾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1本條文參照了GA533-2012的有關規(guī)定。盡量減少擋煙垂

簾的漏煙量,這樣才能使擋煙垂簾起到較好的擋煙作用。

2

3本條文參照了GA533-2012的有關規(guī)定。

本條文參照了GA533-2012和《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GB/T9978-2008)中的有關規(guī)定。

4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4第3部分中的第4.2條及GA

533-2012的有關規(guī)定。在有風的情況下,擋煙垂簾的偏角要盡量小,

防止大量煙氣滲漏。

5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4第3部分中的第3.2.3條有關

規(guī)定。擋煙垂簾設置有防失效保護裝置,可保證系統(tǒng)故障時能正常

工作。

6本條文參照了引用標準名錄4第3部分中的第3.2.2條有關

規(guī)定。

4.3救援窗口

4.3.1當建筑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時,應考慮排煙窗口與救援窗口保

持一定安全間距,其最小安全間距一般按0.8m控制。

4.3.2本條文對外部消防滅火救援的窗口的玻璃性能、可開啟性能

進行了規(guī)定,并對窗口內外部遮擋物進行了限制性規(guī)定。

DBI1/1025-2013

4.3.3本條文參照引用標準名錄5對救援窗口尺寸和位置進行了規(guī)

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