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60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史學界將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稱為“信史”。依此標準,中國的“信史”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在一次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表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臺詞是()

A.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C.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D.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3、《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其諷刺的是()A.因循守舊的思想B.寬厚仁慈的思想C.消極避戰(zhàn)的思想D.貪圖享樂的思想4、(2016?重慶)宋人寫詩“架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贊美的由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著名工程是()A.大運河B.趙州橋C.長城D.故宮5、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曾多次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時期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從這些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有()

①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穩(wěn)定是發(fā)展經濟的必要條件。

②統(tǒng)治者的勵精圖治是盛世局面出現的政治保證。

③國內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發(fā)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你能猜出如圖的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個嗎?()

A.豬B.羊C.兔D.馬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成語典故豐富多彩,大昱城的學子愛我中華,會承歷史文化。請按照成語典故的先后順序歸類,把成語典故的序號填在相應括號內。①退避三舍②紙上談兵③老馬識途④百發(fā)百中⑤唇亡齒寒⑥臥薪嘗膽⑦朝秦暮楚⑧三令五申⑨一鼓作氣⑩完璧歸趙春秋時期有()戰(zhàn)國時期有()8、東漢時期______(人名)改進造紙工藝。東晉時期______(人名)被后人譽為“書圣”。9、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開始。10、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離騷》的作者是--______。11、觀察圖片;請將下列原始人類遺址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

A、北京人遺址B、元謀人遺址12、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口號是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3、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王嬴政的支持下變法。T.正確F.錯誤14、“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tǒng)一,建立了元朝,他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币陨系谋硎鍪欠裾_?請說明理由。15、夏、商、周是我國的青銅時代,因此,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原始社會后期。______(判斷對錯)16、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其變法的直接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17、西漢以后,思想領域里逐漸形成了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18、由于白居易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2題,共4分)19、【題文】對應題:請將正確的的序號填在括號內(0.5×8=4分)

()孫武①溫故而知新。

()屈原②無為而治。

()孔子③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

()老子④提倡法治;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墨子⑤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孟子⑥兼愛;非攻。

()韓非⑦世界文化名人。

()莊子⑧具有辯證法思想20、21、連線政權名稱建立者民族名北宋阿骨打契丹遼元昊黨項隋趙匡胤漢金楊堅漢夏阿保機女真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3題,共24分)21、下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讀圖填空。

(1)圖中,A:政權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2)圖中B:政權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

(3)圖中,C:政權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22、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C、D所代表的國家名稱。(注意:只填寫在下列橫線上,不用填在圖上。)(戰(zhàn)國形勢圖)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2)朝代接龍(將下列朝代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春秋西周東周夏戰(zhàn)國商23、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上面圖片展現的是一條溝通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這條交通要道被稱為什么?誰對開辟這條歷史要道貢獻最大?

(2)絲綢之路的起點A今天的哪座城市?向西的終點F是哪個古國?

(3)這一歷史事件是在哪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

表2:“絲綢之路”開辟后的中西交流。史實從中國輸入西方的物品和技術從外國傳入中國的物品和文化絲綢、絲織品、鑿井、冶鐵和造紙技術中亞葡萄等農作物、印度的佛教中亞葡萄等農作物、印度的佛教(4)據表2的史實,推理得出的結論: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1題,共9分)24、你會說解說詞嗎?觀察下面圖片,以下列任何一個人物的主要活動為例,說說唐代中外交流的發(fā)展情況?(注意:要回答出人物的活動、作用及其反映的當時對外關系特點。)

圖一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史學界將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稱為“信史”。依此標準;中國的“信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故選B。

本題以“信史”的概念為依托;考查甲骨文的相關知識。

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商朝甲骨文的地位與影響。【解析】B2、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陳勝吳廣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在大澤鄉(xiāng)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所以ACD不正確,故選B?!窘馕觥緽3、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0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第二子目百家爭鳴中的內容:“韓非子主張實行‘法治’,加強中央集權,用嚴酷的刑罰鎮(zhèn)壓反抗,鞏固國家的統(tǒng)治?!笨芍?,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主張實行‘法治’的思想,因此《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就是要諷刺因循守舊的思想,故選A??键c:百家爭鳴【解析】【答案】A4、B【分析】【分析】隋唐時期建筑水平高超;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隋唐時期的建筑.準確識記隋朝的建筑-趙州橋.5、D【分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都是在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的局面下出現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是唐太宗和唐玄宗勵精圖治的結果;“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國內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勞動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以從“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得到的啟示為切入點;考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本題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窘馕觥緿6、B【分析】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比較成熟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可以從字形看出它的意思,觀察圖片可知,這是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羊字.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甲骨文.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圖讀圖的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國古代文字的演變.【解析】B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略

【分析】本題考查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成語典故。春秋戰(zhàn)國歷時500余年,其間戰(zhàn)爭此起彼伏,風云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zhàn)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退避三舍、老馬識途、唇亡齒寒、臥薪嘗膽、三令五申和一鼓作氣都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紙上談兵、百發(fā)百中、朝秦暮楚和完璧歸趙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成語典故。故春秋時期發(fā)生的成語典故有:①③⑤⑥⑧⑨;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的成語典故有:②④⑦⑩?!窘馕觥看呵飼r期有(①③⑤⑥⑧⑨)戰(zhàn)國時期有(②④⑦⑩)8、蔡倫王羲之【分析】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王羲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其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他被后人譽為“書圣”。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蔡倫;王羲之的貢獻。

本題以蔡倫、王羲之的貢獻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窘馕觥坎虃愅豸酥?、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西周滅亡、東周開始的時間。公元前771年,西方少數民族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解析】【答案】公元前771年,東周。10、略

【分析】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偉大的詩人;采用楚國方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歌新體--楚辭,代表作有《離騷》等.

故答案為:

屈原.

本題主要考查了屈原貢獻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貢獻.【解析】屈原11、據所學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區(qū),我國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元謀人,元謀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謀縣,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為:

【分析】

本題以圖片為切入點;考查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相關知識。

注意識記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相關知識?!窘馕觥繐鶎W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區(qū),我國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元謀人,元謀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謀縣,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為:

12、尊王攘夷【分析】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口號是尊王攘夷;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改革軍制,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通過改革,齊國國富兵強。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故答案為:

尊王攘夷。

本題考查春秋爭霸;知道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口號是尊王攘夷。

本題考查春秋爭霸,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尊王攘夷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紛掀起旨在富國強兵的改革風潮,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變法,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變法,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很快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最富強的國家,為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而嬴政錯誤,應改為秦孝公。故選F。356【解析】F14、略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鐵木真的相關知識點。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他是蒙古高原上一個部落的首領。他組織了一支軍隊,經過多年的征戰(zhàn),打敗了周圍各部,統(tǒng)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故題目錯誤。

【解析】判斷: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理由: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tǒng)一,但并未建立元朝?;蚪⒃呛霰亓視r。15、√【分析】夏;商、西周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夏朝時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是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當時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故答案為:

√。

本題以“青銅時代”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青銅文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商朝青銅文明。【解析】√16、×【分析】【分析】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其變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確立封建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濟。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17、×【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東漢時期思想格局形成,主要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军c評】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18、×【分析】杜甫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有的氣魄雄渾,有的沉郁悲愴,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技巧,被后人尊為“詩圣”。“三吏”;“三別”是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詩反映了那個復雜、動蕩的歷史時代,杜甫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杜甫。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隋唐時期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窘馕觥俊了摹⑦B線題(共2題,共4分)1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思想的認識;該題中分別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屈原和其思想,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思想家和思想對應起來填在相應的位置即可。

考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及其思想。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春秋戰(zhàn)國由于是戰(zhàn)亂時代,所以為思想自由提供了空間,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后來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法家思想為諸侯的統(tǒng)一提供了理論基礎,同學們對這些思想出現的背景,思想的內容,意義影響都要好好掌握?!窘馕觥俊敬鸢浮?/p>

(⑤)孫武①溫故而知新。

(⑦)屈原②無為而治。

(①)孔子③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

(⑧)老子④提倡法治;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⑥)墨子⑤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③)孟子⑥兼愛;非攻。

(④)韓非⑦世界文化名人。

(②)莊子⑧具有辯證法思想20、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各個政權建立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的知識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出身于漢族軍事貴族集團)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年號開皇。楊堅就是隋文帝。960年,北宋由宋太祖趙匡胤(漢族人)建立,定都開封;遼由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西夏是黨項族首領元昊于1038年建立,都城在興慶;受遼壓迫的女真族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起兵抗遼,并于1115年在會寧稱帝,國號金。【解析】北宋-趙匡胤-漢遼-阿保機-契丹隋-楊堅-漢金-阿骨打-女真夏-元昊-黨項五、識圖題(共3題,共24分)21、略

【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三國鼎立相關知識的掌握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zhàn)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一帶,轉而經營關中,掃平了關中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北方的統(tǒng)一;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趁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qū),又向西進占四川。220年,曹丕廢掉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吳王,國號吳。三國鼎立形成,出現了政權分立的局面。所以圖中的政權ABC及建立者分別指:(1)魏;曹丕;(2)蜀;劉備;(3)吳;孫權?!窘馕觥浚?)魏;曹丕;(2)蜀;劉備;(3)吳;孫權。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相關知識點。戰(zhàn)國七雄包括齊、楚、燕、韓、趙、魏、秦。結合地理知識可知秦國在最西面;楚國在最南面;齊國在東面,燕國在最北面。因此A是秦國;B是楚國;C是齊國;D是燕國。(2)本題考查的是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相關知識點。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zhàn)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

【解析】(1)A秦;B楚;C齊;D燕。(2)23、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依據地圖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的使者、航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在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絲綢之路。(2)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的相關知識點。絲綢之路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在轉運到大秦,又把西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