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1-T 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1-T 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1-T 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1-T 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40

B61

備案號:28921-2010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ransplantingbigtrees

2010-09-25發(fā)布2011-01-01實施

北京市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11/T748—2010

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施工中移植前準備、苗木挖掘、吊裝和運輸、苗木栽植、栽植后管理

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北京地區(qū)各類型綠地建設和林地改造中大規(guī)格苗木的移植。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DB11/T21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大規(guī)格苗木bigtree

在苗圃中培育的以及需要從原來的生長處進行移植的胸徑在10cm~25cm的落葉喬木(含地徑為8cm

以上的落葉小喬木),高度5m以上或地徑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胸徑在25cm以上的落葉喬木,樹高在8m

以上的常綠喬木為超大規(guī)格苗木。

3.2

正常種植季節(jié)opportuneplantingseason

適宜樹木栽植的季節(jié),在北京地區(qū)為:春季栽植3月中旬~4月下旬,雨季栽植7月上旬~8月上

旬(主要是常綠樹),秋季栽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

3.3

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inaptitudeplantingseason

正常種植季節(jié)以外的季節(jié)。

3.4

胸徑(干徑)trunkdiameter

喬木主干離地面1.3m處的直徑,

3.5

地徑grounddiameter

1

DB11/T748—2010

苗木主干距離地面0.3m處的直徑。

3.6

土球rootball

樹木移植中在挖掘苗木時,按一定規(guī)格切斷根系,保留土壤呈圓球狀并加以捆扎、包裝的苗木根部。

3.7

土臺soilfrustumwithroots

箱板移植時,按一定規(guī)格切斷根系,保留土壤呈上大下小的臺體狀,以木箱板包裝并加以捆扎緊固

的苗木根部。

3.8

掏底hollowingoutthebottomearthandrootpruning

箱板移植時將土臺底部的土壤掏去并斷根。

3.9

修坨trimtherootball

土球或箱板移植時對土球或土臺進行修理整形,使之達到規(guī)定標準。

3.10

箱板移植transplanttreeswithbox

采用箱板保護土臺的超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方法,也稱土臺移植。

3.11

鐵板條ironbatten

用于連接緊固木箱板,長60cm~100cm,寬3cm,厚0.1cm的帶孔鐵條,俗稱“鐵腰子”。

3.12

大樹容器苗bigcontainertree

用特定容器培育成的大規(guī)格苗木。

4一般要求

4.1移植原則

4.1.1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符合改善環(huán)境、美化景觀的目的。

4.1.2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應參照:苗木選擇—提前斷根—移植前修剪—起苗包裝—吊裝與運輸—栽植—

栽植后管理的技術流程進行。

4.1.3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并按規(guī)定辦好各種手續(xù),確定移植方案。

4.1.4移植施工時應按照技術規(guī)范及移植方案進行操作,必要時應做好各項記錄,移植后應加強養(yǎng)護

管理。

4.2移植方法

2

DB11/T748—2010

4.2.1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可分為裸根移植、帶土球移植和容器苗移植三種,帶土球移植又可分為土球移

植和箱板移植兩種。

4.2.2綠化建設中有條件的可使用大樹容器苗。

4.2.3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中,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械移植作業(yè)。

4.3移植時間

4.3.1根據(jù)不同樹種習性選擇最適宜時期移植。

4.3.2移植的最適宜時期為春季,雨季可進行常綠樹移植,耐寒的落葉喬木可于秋季落葉后種植。

4.3.3不在以上時間移植的樹木均應作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移植。

5移植前準備

5.1移植苗木選擇

5.1.1苗木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無病蟲害,外來苗木應經(jīng)過植物檢疫;

2)無明顯的機械損傷;

3)具有較好的觀賞性,樹冠豐滿;

4)植株健壯,生長量正常;

5)立地條件適宜掘苗、吊裝和運輸;

6)符合設計對樹木規(guī)格、質(zhì)量的要求。

5.1.2選定待移植的苗木后,標明樹冠的朝陽面,必要時對選定樹木進行掛牌、編號及登記。

5.2提前斷根

5.2.1大規(guī)格苗木應經(jīng)過移植培育,5年生以上(含5年生)的移植培育至少2次,3年以上未做過移

植或斷根處理的超大規(guī)格苗木,宜提前1年進行斷根處理。

5.2.2有條件的情況下,超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前應分期、分區(qū)斷根。

5.2.3斷根時以樹干為中心,斷根范圍比起苗時的挖掘范圍小10cm左右,用沃土或改良基質(zhì)回填。

5.2.4野生苗和山地苗宜歸圃養(yǎng)護,生長發(fā)育正常后再用于綠化。

5.3移植前樹木修剪

5.3.1移植前的修剪方案,應根據(jù)樹種習性、樹冠生長狀況、移植季節(jié)、運輸條件、挖掘方式、栽植

地條件及設計要求等因素確定。

5.3.2在苗圃期間經(jīng)過整形的苗木,移植前進行簡單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以及影響移植施工的枝

條。

5.3.3在苗圃期間未經(jīng)過整形的苗木,可結合整形修剪進行適當疏枝。

5.3.4針葉樹移植前可適當修剪。修剪時應留1cm~2cm樁橛。

5.3.5落葉樹修剪時剪口應平滑,修剪直徑大于2cm的枝條,剪口應及時涂抹保護劑。

5.4其他措施

5.4.1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移植的超大規(guī)格樹木,樹干應使用麻包片、草繩、無紡布等材料圍繞,從根頸

至分枝點處進行包裹,定植后再拆除。

3

DB11/T748—2010

5.4.2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移植大規(guī)格苗木,苗木挖掘(起苗)前樹冠上應噴蒸騰抑制劑,以減少樹體水

分的散失。

6苗木挖掘

6.1一般規(guī)定

6.1.1苗木挖掘前應做好樹冠扎縛和樹體支撐,將蒲包、蒲包片、草繩等包裝材料用水浸泡好待用。

6.1.2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的土球規(guī)格參照表1的要求,超大規(guī)格苗木箱板移植土臺規(guī)格參照表2的要求。

表1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土球規(guī)格

土球規(guī)格

胸徑(cm)留底直徑捆草繩密度

土球直徑(cm)土球高度(cm)

10~15胸徑的8~10倍土球直徑的4/5左右土球中部直徑的1/3四分草繩雙股雙軸,間距8cm~10cm

16~20胸徑的8~10倍土球直徑的4/5左右土球中部直徑的1/3四分草繩雙股雙軸間距8cm

21~25胸徑的7~10倍土球直徑的4/5左右土球中部直徑的1/3四分草繩雙股雙軸間距6cm~8cm

表2超大規(guī)格苗木箱板移植土臺規(guī)格

土臺規(guī)格

胸徑(cm)釘鐵板條

長×寬×高(cm)

25~27200×200×908~9道

28~30220×220×909~10道

31~40260×260×11010道

41~50300×300×11010~11道

50以上350×350×12011~12道

6.1.3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大規(guī)格苗木移植時應帶土球,且應比正常種植季節(jié)移植的土球直徑上限加大約

20%。

6.2土球苗木挖掘

6.2.1立支柱

掘苗前應立支柱對樹木進行支撐,可用3根戧木,輔以軟物墊層固定在樹木的大側枝或主干上,支

穩(wěn)樹木,防止樹體傾斜、搖動。

6.2.2畫線

掘苗前以樹干基部為中心,比規(guī)定的土球直徑大3cm~5cm在地上畫圓圈,并順著此圓圈往外挖溝,

溝寬以便于操作為宜。

4

DB11/T748—2010

6.2.3掘苗

掘苗前先用草繩將樹冠圍攏,其松緊程度以不折斷樹枝又不影響操作為宜。去除樹干基部周圍浮土,

垂直挖掘,一直挖掘到規(guī)定深度為止。

6.2.4修寶蓋

樹冠圍攏后,將土球上表面修整平滑,以不露出樹根為準。應使土球表面靠近樹干中間部分稍高于

四周,逐步向下傾斜,土球肩部應平滑,無棱角。

6.2.5修坨

6.2.5.1挖掘到規(guī)定深度時,用鐵鍬將土球表面修整平滑,呈上大下小的截頭圓錐形。

6.2.5.2修坨時如遇粗根,應用手鋸切斷粗根,不可用鐵鍬硬切而造成散坨。

6.2.6收底

土球肩部向下修坨到一半的時候,應逐步向內(nèi)縮小直到規(guī)定高度。土球底的直徑一般是土球中部直

徑的1/3左右。

6.2.7纏腰繩

6.2.7.1土球修好后立即用草繩打上腰箍,腰繩寬度10cm~20cm左右。

6.2.7.2纏腰繩時一個人拉緊草繩圍繞土球中腰偏上處纏緊,另一個人隨時用木棍或磚頭敲打草繩以

使草繩收緊,所用草繩應事先浸濕,且在作業(yè)過程中保持濕潤。

6.2.8開底溝

圍好腰繩以后,應在土球底部向內(nèi)刨一圈底溝,寬度5cm~6cm,用于打包時兜繞底沿。

6.2.9打草(蒲)包

6.2.9.1用草片、蒲包片、無紡布等將土球表面蓋嚴,并用草繩稍加圍攏,使蒲包固定。

6.2.9.2大規(guī)格苗木打包時應用雙股草繩進行捆扎。先將濕草繩栓在樹干上,以樹干為起點,稍稍傾

斜繞過土球底部,按照順時針方向捆緊,邊纏邊敲打草繩,并隨時收緊,草繩的間隔保持8cm左右,土

質(zhì)不好的應縮小間隔。

6.2.9.3當土球直徑>1m時,使用2道(股)草繩捆2遍稱雙股雙軸。當縱向草繩捆好后,再用草繩

沿土球中腰部橫圍,寬度10cm~20cm,圍完后用草繩將圍腰的草繩與縱向草繩穿連捆緊。

6.2.9.4草繩的包扎方式有橘子式、五角式和井字式等,可根據(jù)情況選用。包扎時草繩應擺順,不可

使兩根草繩擰成麻花,在土球底部應排勻排順。

6.2.9.5胸徑<20cm的苗木土球打包后,輕輕將樹推倒,遇有直根應鋸斷,不得硬推。推倒樹之前在

樹倒下的方向的坑沿挖一道縱溝,以使樹木倒下后不會損傷樹干;胸徑>20cm的大規(guī)格苗木土球打包

后可不推倒。

6.2.9.6土球直徑>1m時應用蒲包片將底部包嚴,用草繩與土球上的草繩相串聯(lián),達到緊實無松動。

6.3箱板苗木挖掘

6.3.1放線

先清除表土,深度以接近表層樹根為止。以樹干為中心,劃出比規(guī)定尺寸長5cm~10cm的正方形土

臺范圍線,然后在土臺范圍外80cm~100cm再劃出正方形白灰線,作為操作溝范圍。

5

DB11/T748—2010

6.3.2立支柱

掘苗前應將移植樹木支穩(wěn)。立支柱方法同土球苗木。

6.3.3掘苗

沿操作溝范圍下挖,挖至規(guī)定深度。遇粗根時,應用手鋸鋸斷粗根,不可用鐵鍬硬切,以免散坨。

溝壁應規(guī)整平滑,不應向內(nèi)凹陷。挖出的土隨時平鋪或運走。

6.3.4修整土臺

修平的土臺尺寸應稍大于邊板規(guī)格,四周均應較箱板大5cm。土臺面平滑,不應有磚石或粗根等突

出土臺。修好的土臺上面不得站人。

6.3.5上邊板

6.3.5.1土臺修好后,應立即上箱板。箱板的材質(zhì)、規(guī)格應符合規(guī)定標準,否則易發(fā)生意外事故。

6.3.5.2土臺四周用蒲包片包嚴,再靠緊邊板,上邊板時板的上口應略低于土臺2cm,下口應高于土

臺底邊2cm,邊板靠緊后用木棍將箱板頂住。

6.3.5.3邊板靠緊后分別在距離上下沿15cm~20cm處用兩道鋼絲捆緊。兩道鋼絲繩接口分別置于箱板

的兩個相對的方向,鋼絲繩接口處套入緊線器掛鉤內(nèi),緊線器應穩(wěn)定在箱板中間的帶板上。

6.3.5.4為使箱板緊貼土臺,四面均應用1~2個圓木墩墊在鋼絲繩和木箱板之間,放好后兩面用駁棍

轉(zhuǎn)動,上下同步收緊鋼絲繩,收緊時用木錘敲打鋼絲繩,直至發(fā)出表示繃緊的金屬弦音聲為止。

6.3.6釘箱板

6.3.6.1鋼絲繩收緊后,在箱板交接處釘鐵板條,最上、最下兩道鐵板條各距箱板上下口5cm,中間

每隔8cm~10cm一道,2m×2m的箱板釘8~9道鐵板條。

6.3.6.2釘箱板時應釘牢,釘子稍向外傾斜釘入,以增強拉力;釘子不能彎曲,彎曲的釘子應拔掉重

新釘。每條鐵板條應有2對以上的釘子釘在帶板上。

6.3.6.3箱板與帶板之間的鐵板條應拉緊,不得彎曲,當用小鐵錘輕敲鐵板條發(fā)出繃緊弦音時可松開

緊線器,取下鋼絲繩。

6.3.7掏底與上底板

6.3.7.1將四周溝槽再下挖30cm~40cm深后,從相對兩側同時向土臺內(nèi)進行掏底。

6.3.7.2每次掏底寬度要和底板寬度相等,掏完一塊板的寬度后應立即釘上一塊底板。底板間距基本

一致,在10cm~15cm以內(nèi)。

6.3.7.3上底板之前應提前量好、裁好底板,所需的長度與相對邊板的外沿齊,并在坑上將底板兩頭

釘上鐵板條。

6.3.7.4上底板時,先將一端緊貼邊板釘牢在木箱帶板上,釘好后用圓木墩頂牢,另一頭用油壓千斤

頂頂起,與邊板貼緊,用鐵板條釘牢,撤去千斤頂,支牢木墩。兩邊邊板上完后再繼續(xù)向內(nèi)掏挖。

6.3.7.5在掏挖中間底之前,為保證安全,應將四面箱板上部,用四根橫木支撐,橫木一頭頂住坑邊,

坑邊先挖一小槽,槽內(nèi)立一塊小木板做支墊,將橫木頂住支墊,橫木的另一頭頂住木箱帶板上,用釘子

釘牢。

6.3.7.6掏底遇到粗根時,要用手鋸鋸斷,樹根斷口凹陷入土內(nèi),以利于底板收緊。當施工遇到四級

以上的風力時,應停止掏底。

6

DB11/T748—2010

6.3.7.7遇底土松散時,上底板時應墊蒲包片,底板可封嚴不留間隙。遇少量虧土、脫土處應用蒲包

裝土或木板等物填充后,再釘?shù)装濉?/p>

6.3.8上蓋板

6.3.8.1先將表土鏟、墊平整,中間比四周略高1cm~2cm,上板長度應與邊板外沿相等,不得超出。

6.3.8.2上板前先墊蒲包片,上板放置的方向與底板交叉,上板間距應均勻,一般15cm~20cm。

6.3.8.3若樹木多次搬運,上板還可改變方向再加一層呈井字形。

7吊裝和運輸

7.1吊裝

7.1.1吊裝方法

7.1.1.1大規(guī)格苗木的吊裝應使用符合規(guī)格、安全穩(wěn)定的大型機械車輛。

7.1.1.2吊裝時應配備技術熟練的人員統(tǒng)一指揮,操作人員應按安全規(guī)定作業(yè)。

7.1.1.3吊裝時根部應保證其完好,樹冠應圍攏,樹干應包裝保護。

7.1.2土球苗木吊裝

7.1.2.1吊裝時應使用大繩或吊裝帶,不宜使用鋼絲繩。

7.1.2.2苗木起吊時大繩或吊裝帶與土球接觸的地方墊以木板,起吊繩(帶)應兜底通過重心。

7.1.2.3苗木起吊時,如發(fā)現(xiàn)有未斷的底根,應立即停止吊裝,切斷底根后方可繼續(xù)吊裝。

7.1.2.4苗木吊裝過程中應保證土球完整,不散坨。

7.1.3箱板苗木吊裝

7.1.3.1裝卸箱板樹木應使用鋼絲繩,吊裝過程中應確保箱板完好。

7.1.3.2裝卸時首先用鋼絲繩在箱板下端約1/3處攔腰圍住,繩頭套入吊鉤內(nèi)。再用一根鋼絲繩或麻

繩按合適的角度一頭墊上軟物拴在樹干恰當?shù)奈恢?,另一頭也套入吊鉤內(nèi),緩緩使樹冠向上翹起后,找

準重心,保護樹身,起吊裝車。

7.1.3.3裝車時,車廂上先墊比箱板長20cm的方木兩根,防止箱板直接砸在槽幫上。放箱時不得壓鋼

絲繩。

7.2運輸

7.2.1使用符合規(guī)格、安全穩(wěn)定的大型運輸車輛,裝車時土球或箱板朝前,樹冠向后。運輸過程中保

護土球完整,不散坨。

7.2.2裝車時對于樹冠較大的苗木,樹冠翹起超高部分應用小繩輕輕圍攏,避免拖地。

7.2.3在車廂尾部放穩(wěn)支架,保持樹木平穩(wěn),不滾動,墊上軟物用以支撐樹干,防止擦傷樹皮。

7.2.4裝車后土球上蓋上濕草袋或苫布加以保護,長途運輸過程中應對樹冠進行噴水處理。需要人員

押運時,押運人員應站在樹干一側,不得站在土球或箱板前面。

7.2.5苗木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后應立即檢驗、栽植,卸車后如不能立即栽植的應將苗木立直、支穩(wěn)。

8苗木栽植

8.1假植

7

DB11/T748—2010

8.1.1運輸至栽植地點后應盡快定植,不能馬上栽植的,應及時假植。非正常種植季節(jié)移植大規(guī)格苗

木應現(xiàn)挖現(xiàn)栽。

8.1.2假植1d~2d可用濕草袋、蒲包片或苫布遮蓋土球,在假植地排放整齊,并根據(jù)苗木情況采取措

施減少樹體水分散失。

8.1.3假植2d以上要事先挖假植溝,按樹種類別分類假植,將植株扶正,兩行為一排,在土球下部培

土至土球高度2/3處(露1/3)。若假植時間過長應視草繩情況重新打包,以保證不散坨為準。

8.2土球苗木栽植

8.2.1種植穴準備

8.2.1.1栽植前按照設計位置挖種植穴,編好樹號,栽植時準確對號入座。

8.2.1.2種植穴的大小、形狀、深淺應根據(jù)樹根挖掘范圍、土球大小及土球形狀而定。

8.2.1.3種植穴規(guī)格應比土球直徑大30cm~40cm,深度加深20cm~30cm。

8.2.1.4種植穴中含有建筑垃圾及有害物質(zhì)的土壤,應放大種植穴規(guī)格至土球直徑的1.5~2倍,并更

換種植土。土壤粘重時,可在種植穴底部鋪設一層粗礫石或珍珠巖,并鋪設滲水或透氣管。

8.2.2苗木栽植

8.2.2.1苗木吊裝入穴時,應保持樹身直立,入穴后用木棍輕撬土球,將樹干立直,上下成一直線,

樹冠最豐滿的一面應朝向觀賞方向。

8.2.2.2樹木放穩(wěn)后,應用支柱將樹身支穩(wěn),再拆包填土。填土前應將包裝材料取出。

8.2.2.3種植時的回填土應使用種植土和腐殖土的混合土?;靥钔燎翱稍谕燎虮砻孢m量噴施植物生長

調(diào)節(jié)劑,以促進根系萌發(fā)。

8.2.2.4回填土應分層填入,分層踏實,不得破壞土球。

8.2.2.5種植的深淺應與原土痕持平,常綠樹應高于原土痕2cm~5cm。

8.2.2.6在苗木栽植后澆水前進行支撐,可用3~4根大戧木或用細鋼絲繩拉纖固定。支撐點處的樹干

應用軟材料做墊層,進行保護。支撐的高度應一致。

8.3箱板苗木栽植

8.3.1種植穴準備

8.3.1.1栽植前挖方形坑,四周均應比木箱邊沿長80cm~100cm,坑深應比木箱深20cm~30cm。

8.3.1.2挖坑時在種植穴內(nèi)底部中央預留一個高20cm左右,寬70cm~80cm的長方形土臺,縱向與底

板方向一致。

8.3.1.3挖坑時挖出的不適宜回填的原土和多余土壤應及時運走,將種植土或腐殖土置于坑的附近待

用。

8.3.2苗木栽植

8.3.2.1箱板移植樹木吊裝入穴前首先應選擇其主要觀賞面的方向。起吊中根據(jù)樹木原來的朝陽面和

種植的觀賞面調(diào)整移植樹的方位。

8.3.2.2將樹木扶直,若土質(zhì)堅硬、土臺完好,可在入坑前,先拆中間底板,如土質(zhì)松軟則不應拆除。

8.3.2.3樹木入坑時,用兩根鋼絲繩兜住底板,繩的兩頭扣在吊鉤上,起吊入穴,慢慢放在坑內(nèi)土臺

上。

8.3.2.4樹木在入坑時,坑邊和起吊設備的吊臂下不得站人,經(jīng)檢查核實樹木栽植的位置和高程后,

再拆除兩側底板。

8

DB11/T748—2010

8.3.2.5樹木落穩(wěn)后,即可撤出鋼絲繩,慢慢從底部抽出,并用三根杉篙捆在樹干分支點以上,將樹

干支撐牢固,支撐點處的樹干應用軟材料做墊層,進行保護,支撐的高度應一致。

8.3.2.6樹木支撐穩(wěn)定后,即可拆除木箱的上板及所覆蓋的蒲包,然后開始填土,當填至坑的1/3處

時方可拆除四周邊板,否則會引起塌坨。

8.3.2.7填土時每填20cm~30cm厚一層,進行一次夯實,保證栽植牢固。填土夯實至地平為止。

9栽植后管理

9.1澆水

9.1.1土球苗木應在土球直徑的外沿開圓堰,在穴口的外邊緣用細土培筑一道高15cm~20cm左右的圍

堰,圍堰應筑實不漏水,做法及要求參照DB11/T212執(zhí)行。

9.1.2土臺苗木開雙層方堰,內(nèi)堰邊在土臺邊沿處,外堰邊在方坑邊沿處,堰高25cm左右。堰應用細

土,拍實,不得漏水。

9.1.3栽植填土后24h內(nèi)適量澆第一遍水。滲透后扶直樹干,再填土找平,澆第二遍水。第三遍水可

在5d~10d內(nèi)進行。澆水應緩澆,不得大水沖灌。隨后進入正常養(yǎng)護期澆水。

9.1.4春季栽植苗木要澆足三遍水;雨季栽植苗木第一遍水應澆透,根據(jù)降雨情況進行澆水,并視情

況封堰;秋季栽植的樹木及時澆足水,在上凍前還需要澆透水,然后封堰越冬。

9.2修剪

9.2.1一般規(guī)定

9.2.1.1保留樹的總體骨架,去除枯死枝、病蟲枝、劈裂枝、重疊枝、下垂枝、徒長枝、過密枝。

9.2.1.2修剪后保證枝條分布均勻,有利通風透光,小枝短截時應保留外向芽。

9.2.1.3補植和改造工程中移植后樹木的修剪效果應與原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

9.2.2落葉樹修剪

9.2.2.1中心干明顯樹種修剪時,應保護中央領導干,使其向上直立生長。修剪時不得打尖、抹頭、

短截,以保證樹型。修剪時應留3~5層主枝,每層留3~5側枝,輪生枝分次去掉,每層主枝中間的枝

條可適當回縮。

9.2.2.2中心干不明顯樹種修剪時,苗木在圃期間已經(jīng)基本定干的,選留4~5個健壯、分布均衡、角

度適宜的枝條作主枝,其余的進行疏除。修剪時主枝可短截,剪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