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020頁,共=sectionpages2020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66頁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第一個通過理想實驗發(fā)現(xiàn)“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科學家是()A.托里拆利 B.牛頓 C.伽利略 D.帕斯卡【答案】C【詳解】A.托里拆利精準地測出了大氣壓的值,故A不符合題意;B.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但不是第一個根據(jù)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科學家,故B不符合題意;C.伽利略第一個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提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符合題意;D.帕斯卡發(fā)現(xiàn)了帕斯卡原理,在液體壓強的研究中做出了貢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在戶外實踐活動中,大壯與亮亮兩位同學配合用小車運農(nóng)作物。在斜坡上大壯在車前用2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拉車,亮亮在后面用1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推車,如圖所示,則車受到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A.300N,沿斜坡向上 B.300N,沿斜坡向下C.100N,沿斜坡向上 D.100N,沿斜坡向下【答案】A【詳解】斜坡路上,大壯在車前用2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拉車,亮亮在后面用1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推車,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的合力為F=F拉+F推=200N+100N=300N方向是沿斜坡向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所示,不能夠說明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的是()A.

孔明燈升空B.

吹氣時乒乓球不下落C.

吹氣時紙條飄起來D.

安全線以外候車【答案】A【詳解】A.孔明燈升空的原理是燈內(nèi)空氣受熱膨脹,體積增大,密度減小,孔明燈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A符合題意;B.吹氣時乒乓球不下落,是因為乒乓球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力,從而使乒乓球落下,故B不符合題意;C.紙條上方流速快、壓強小,紙條受到向上的力,從而向上飄,故C不符合題意;D.列車進站時,軌道一側(cè)空氣流速快,壓強小,防止人被后方空氣推入列車運行的軌道,人需要站在安全線以外候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針筒注射藥液利用了大氣壓強B.歷史上是馬德堡半球?qū)嶒炇状螠y出了大氣壓強的值C.歷史上是托里拆利實驗首次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D.大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越低【答案】C【詳解】A.用針筒注射藥液時,活塞對液體施加壓力,使得液體壓強變大,與大氣壓無關(guān),故A錯誤;BC.歷史上是托里拆利實驗首次較為精準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馬德堡半球?qū)嶒炇状巫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B錯誤,C正確;D.大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故D錯誤。故選C。5.連通器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的事例中,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A.茶壺B.活塞式抽水機C.下水道存水彎D.乳牛自助喂水器【答案】B【詳解】A.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gòu)成了連通器,符合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特點,故A不符合題意;B.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題意;C.下水道存水彎符合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特點,是連通器,故C不符合題意;D.乳牛自動喂水器,符合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特點,是連通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6.2023年中國·長泰鄉(xiāng)村氣排球公開賽是全國首個“村氣排”比賽。長泰京元村氣排球隊獲得全國青年男子組冠軍。下圖是“村氣排”的比賽現(xiàn)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站立時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運動員手擊球的力大于球?qū)κ值牧.在空中飛行的球受到重力和推力D.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A【詳解】A.運動員站立時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于同一物體,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運動員手擊球的力和球?qū)κ值牧κ且粚ο嗷プ饔昧?,大小相等,故B錯誤;C.在空中飛行的球受到重力,但不受到推力,故C錯誤;D.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7.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tài),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小球可以來回擺動,若不計空氣阻力,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小球在A點時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二力平衡B.小球在A點時,細線恰好斷開,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小球?qū)⒇Q直下落C.小球在B點時,若外力突然消失,小球?qū)⒈3朱o止D.小球在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小球?qū)⒇Q直下落【答案】B【詳解】A.小球在A點時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小球在A點時,細線恰好斷開,由于只受到重力作用,受到的合力不為零,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qū)⒇Q直下落,故B正確;C.小球在B點時,速度不為0,外力突然消失,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球?qū)⒆鏊较蛴业膭蛩僦本€運動,故C錯誤;D.小球在B點時,速度不為0,細線恰好斷開,小球由于慣性水平向右有速度,同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小球有豎直方向的速度,則小球?qū)⒆銮€運動,故D錯誤。故選B。8.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在沙地上留下深淺相同、大小不同的腳印S父>S子,他們對沙地的壓力、壓強大小關(guān)系分別是()A.F父<F子,p父<p子 B.F父>F子,p父>p子C.F父<F子,p父=p子 D.F父>F子,p父=p子【答案】D【詳解】AB.留下的腳印深淺相同,說明他們對沙灘的壓力效果相同,也就是壓強相等,即故AB錯誤;CD.因為,,根據(jù)可得,可知故選C錯誤;D正確。故選D。9.一個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最小的是()A.

B.

C.

D.

【答案】B【詳解】當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由公式m=ρV可知,剩下的b部分的質(zhì)量為原來的,由G=mg可知,b部分的重力變?yōu)樵瓉淼?,因此四種分割方法中,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chǎn)生的壓力相等;由圖可知,B圖中剩下的b部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最大(即受力面積最大),由可知,B圖中剩下的b部分對水平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最小,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長方體玻璃缸裝滿了水,水中分別漂浮著大、小兩只玩具鴨。兩只玩具鴨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1和F2,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3和F4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為(

A. B.C. D.【答案】D【詳解】如圖小鴨子的重力小于大鴨子的重力,兩個鴨子都漂浮,鴨子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由于鴨子漂浮,鴨子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鴨子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力,因此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力相當于玻璃缸內(nèi)裝滿水時,水和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力,即,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個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C.液體的密度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答案】B【詳解】AC.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由圖可知,甲液體體積較小,根據(jù)可知液體的密度;深度相同,根據(jù)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故AC錯誤;BD.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容器質(zhì)量相同,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同,即;容器底面積相同,根據(jù)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故B正確,D錯誤。故選B。12.由我國研發(fā)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已成功抵達深海10909米。下列有關(guān)“奮斗者”號的說法正確的是()A.漂浮時,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排開水的重力B.它能自由的浮沉,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的C.要使懸浮的“奮斗者”號上浮,應對水艙注水D.浸沒后在水中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它受到的壓強大小不變【答案】B【詳解】A.由浮沉條件可知,“奮斗者號”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A錯誤;B.“奮斗者號”浸沒在海水中,則排開海水的體積相同,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所受到的浮力不變,在水中自由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的,故B正確;C.要使懸浮的“奮斗者”號上浮,則浮力要大于重力,由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變,只能減小重力,所以應從水艙向外排水,故C錯誤;D.浸沒后在水中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深度增大,由p=ρgh可知,它受到水的壓強變大,故D錯誤。故選B。13.學好物理好處多,比如隨手涂鴉也能兼顧美與科學性。小娟同學想畫魚兒戲水時在水吐出氣泡的情景,如圖所示,聰明的你請幫她在圖中選出正確的畫法()A.甲圖 B.乙圖 C.丙圖 D.丁圖【答案】C【詳解】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減小而減小,所以,氣泡上升時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小,氣泡應越來越大。AB.由圖可知,隨著深度的減小,甲圖中氣泡越來越小,乙圖畫的氣泡上下一樣大小,故AB不符合題意;C.丙圖畫的氣泡隨深度的減小越來越大,故C符合題意;D.丁圖中,氣泡在同一深度,大小應相同,而不是越來越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如圖所示,一裝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與水的總重為50N,用測力計吊著一個體積為300cm3的實心金屬球,將金屬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球所受浮力為5N B.金屬球的重力為12NC.金屬球的密度為3×103kg/m3 D.桶對水平面的壓力為53N【答案】D【詳解】A.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1.0=3N,故A錯誤;B.金屬球的重力:G=F浮+F示=3N+12N=15N,故B錯誤;C.金屬球的密度===5kg/,故C錯誤;D.桶對水平面的壓力為F=50N+15N-12N=53N.故D正確.二、填空題15.中國選手谷愛凌在第24屆冬奧會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技驚四座,奪得冠軍。如圖所示,當谷愛凌到達終點時,由于不會立即停下。滑雪板設計得寬大是為了減小。【答案】慣性壓強【詳解】[1]谷愛凌到達終點前,以較快的速度向前運動,當?shù)竭_終點時,谷愛凌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因此當谷愛凌到達終點時,由于慣性不能立即停下來。[2]滑雪板設計得寬大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16.如圖所示,物體所受的浮力的方向是的,若物體所受浮力8N,物體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4N,則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N。

【答案】豎直向上12【詳解】[1]根據(jù)浮力的知識可知,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2]由題意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8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力F向下=4N由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可得F浮=F向上-F向下則物體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F向上=F浮+F向下=8N+4N=12N17.如圖所示,玻璃瓶重20N,用手握住豎直的玻璃瓶不動,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的,大小為N?!敬鸢浮控Q直向上20【詳解】[1][2]用手握住豎直的玻璃瓶不動,玻璃瓶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f=G=20N方向豎直向上。18.如圖所示是頗具名氣的紫砂陶茶壺,壺蓋上有一個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壺內(nèi)液面上方的壓強大氣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茶壺的壺身和壺嘴構(gòu)成了。

【答案】等于連通器【詳解】[1]壺蓋上的小孔是為了讓壺內(nèi)氣體和外界大氣相通,使得水面上方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2]上端開口、底部相連的容器叫做連通器,所以,茶壺的壺身和壺嘴構(gòu)成一個連通器。19.如圖所示的是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其排水量約為8×104t,該航空母艦滿載時的總質(zhì)量約為kg,在海面航行時受到的浮力約為N?!敬鸢浮?×1078×108【詳解】[1]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約為8×104t,因為航空母艦滿載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F?。紾,而由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所以G=G排,由G=mg知,該航空母艦滿載時的總質(zhì)量約為m=m排=8×104t=8×107kg[2]在海面航行時受到的浮力約為F?。紾=mg=8×107kg×10N/kg=8×108N20.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質(zhì)量相同、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三個容器甲、乙、丙內(nèi)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同的水。三個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xiàn)乙,F(xiàn)丙大小關(guān)系是,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p丙大小關(guān)系是。

【答案】F甲>F丙>F乙p甲=p乙=p丙【詳解】[1]由圖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關(guān)系為h甲>h丙>h乙根據(jù)p=ρgh可知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關(guān)系為p甲′>p丙′>p乙′因三個容器底面積相同,則根據(jù)F=pS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關(guān)系為F甲>F丙>F乙[2]三個容器的質(zhì)量相同、所裝水的質(zhì)量也相同,所以容器和水的總質(zhì)量相同,由G=mg可知它們的總重力相同,因為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水的總重力,所以三個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相等,已知三個容器的底面積相同,由可知三個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相等,即p甲=p乙=p丙三、作圖題21.如圖所示,所受重力為5N的圓球在水平地面上勻速滾動,請畫出球受到的支持力和球?qū)Φ孛娴膲毫??!敬鸢浮俊驹斀狻繄A球在水平地面上勻速滾動,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構(gòu)成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球受到的支持力和球?qū)Φ孛娴膲毫κ且粚ο嗷プ饔昧?,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球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球?qū)Φ孛娴膲毫Υ怪庇诘孛嫦蛳?,大小均?N,作圖如下:22.如圖所示,斜面上靜止放一裝有水的玻璃杯,一小球在水中漂浮,請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詳解】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兩力大小相等,作用點畫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圖所示:

四、簡答題23.如圖是普通的盒裝牛奶,牛奶盒上配有吸管,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1)用吸管喝牛奶的原理;(2)吸管其中一頭為何設計成尖的?【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詳解】(1)用吸管吸牛奶時,先吸走了吸管內(nèi)的空氣,吸管內(nèi)的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牛奶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吸管中,所以輕松一吸就能吸到牛奶。(2)在壓力相同時,吸管的一端較尖,減小了吸管與牛奶盒的接觸面積,增大了吸管對飲料牛奶盒的壓強,吸管就能輕松地插入牛奶盒中。五、實驗題24.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增減來改變拉力的大??;(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扭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上;(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設計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設計。其主要原因是?!敬鸢浮?1)鉤碼數(shù)量(2)不能同一直線(3)用剪刀將小卡片一分為二,觀察兩個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詳解】(1)小卡片兩端通過滑輪各掛鉤碼,兩邊鉤碼由于重力通過繩子對小卡片施加了兩個相反方向的拉力,并通過增減鉤碼的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1][2]轉(zhuǎn)動卡片,卡片受到的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卡片轉(zhuǎn)動說明卡片受到的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時,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3)[1][2]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可以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兩個更小的卡片,觀察兩個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小華的實驗設計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設計,是因為卡片懸空,不受摩擦力影響。25.如圖所示是小潔“研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過程:(1)小潔是通過觀察三次實驗時海綿的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2)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應該通過圖中的和兩次實驗進行比較得出結(jié)論;(3)通過比較圖中的和兩次實驗可得出: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選填“明顯”或“不明顯”);(4)本實驗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有和轉(zhuǎn)換法。【答案】凹陷程度甲乙乙丙明顯控制變量法【詳解】(1)[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小潔是通過觀察三次實驗時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2)[2][3]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要控制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大小不同,由圖可知,應選擇甲乙兩次實驗進行探究。(3)[4][5]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而受力面積不同,所以選擇乙丙兩次實驗進行探究。[6]通過比較圖中的乙和丙兩次實驗可知,壓力相同時,乙受力面積小,壓力作用效果更明顯,故得出結(jié)論: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7]本實驗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例如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時,控制受力面積相同。26.如圖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實驗中(U形管所裝液體是水)。(1)甲圖中的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大小來反映壓強的大?。?2)實驗前,小明用手按壓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變,說明;(3)儀器調(diào)試好后進行實驗,得到乙、丙、丁圖的結(jié)果,由圖可知,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4)比較丁圖和戊圖,說明同一深度,液體壓強還與有關(guān);(5)在戊圖中,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高度差,則U形管左右兩側(cè)壓強差是Pa。【答案】(1)高度差(2)裝置漏氣(3)相等(4)液體密度(5)500【詳解】(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甲圖中的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壓強的大小。(2)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不好,橡皮膜所受的壓強不能通過橡膠管內(nèi)的空氣傳遞到U形管內(nèi),使得液體出現(xiàn)液面高度差。(3)比較乙、丙、丁圖,只有探頭的朝向不同,而U形管內(nèi)液面高度差相同,可得: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比較丁圖和戊圖,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U形管內(nèi)液面高度差不同,可得:液體壓強還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5)U形管左右兩側(cè)壓強差為2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體浸沒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②可能跟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③可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guān);④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⑤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鐵塊受到的浮力變,可以驗證上述猜想是正確的;(2)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鐵塊受到的浮力,可以驗證上述猜想是不正確的?!敬鸢浮?1)小大④(2)不變不變①【詳解】(1)[1][2][3]由圖可知,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變大,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根據(jù)稱重法可知浮力變大,可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即猜想④正確。(2)[1][2][3]由圖可知,從位置3→4的過程中,物體浸沒液體的深度變大,但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根據(jù)稱重法可知浮力不變,可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即猜想①錯誤。28.小華在做“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時,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絅;(2)分析甲、丁、戊三次實驗可知:浮力的大小與有關(guān);(3)實驗中物體的密度為kg/m3;(4)實驗所用鹽水的密度為kg/m3;(5)小華又做了如圖己的實驗,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F2、F3和F4,由此得F?。?,G排=,若F浮G排,則可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敬鸢浮?1)4(2)液體密度(3)1.25×103(4)1.1×103(5)F1-F3F4-F2=【詳解】(1)由甲圖可知,物體的重力為G=5N,再根據(jù)甲丙兩圖,由稱重法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為F浮水=G-F水=5N-1N=4N(2)圖丁、戊兩圖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液體密度不同,結(jié)果浮力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