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實驗實踐教程 課件匯 王鴻運 1-7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 -特定網絡綜合設計與實現(xiàn)_第1頁
計算機網絡實驗實踐教程 課件匯 王鴻運 1-7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 -特定網絡綜合設計與實現(xiàn)_第2頁
計算機網絡實驗實踐教程 課件匯 王鴻運 1-7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 -特定網絡綜合設計與實現(xiàn)_第3頁
計算機網絡實驗實踐教程 課件匯 王鴻運 1-7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 -特定網絡綜合設計與實現(xiàn)_第4頁
計算機網絡實驗實踐教程 課件匯 王鴻運 1-7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 -特定網絡綜合設計與實現(xiàn)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1

初識網絡設備,了解交換機的6中配置模式1.了解計算機網絡實驗環(huán)境實驗室簡介

1、網絡工程實驗實驗室是一個集網絡組建與調試、安全攻防和網絡研發(fā)等綜合性實驗室;主要面向網絡、計算機、軟件、通信等相關專業(yè)的學生;為路由交換、IPV6、安全攻防、語音、無線、認證計費及網絡研發(fā)等相關網絡課程提供實驗教學服務。

2、實驗室建設初期投資140多萬,實驗室的功能及設備的先進性目前在省內高校中居于前列;主要由50臺聯(lián)想品牌計算機;2臺業(yè)內技術較先進的萬兆硬件IPV6核心交換機;近百臺供學生調試使用的交換機、路由器、語音(VOIP)、無線、全線安全等網絡設備組成;

3、所有參與調試的設備和學生通過硬件管理平臺netcollege進行統(tǒng)一管理;一次最多可同時滿足50人進行實驗教學活動。

4、根據現(xiàn)有網絡工程實驗室的配置,可開設實驗項目170多個;課余時間還對師生進行開放。王鴻運實驗目的1、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實驗環(huán)境2、交換機的基本配置模式王鴻運實驗內容

1、了解實驗室上課的實驗環(huán)境Netcollege設備管理平臺各組設備實驗工作程序1、登陸002、登陸需要的實驗設備3、按要求作業(yè)做實驗4、提取設備狀態(tài),撰寫并提交實驗報告5、離開前,恢復設備到初始狀態(tài),退出登錄王鴻運1、登陸00用戶名:學號密碼:123王鴻運登陸查看:課堂實驗認識設備組成及設備名稱總結規(guī)律王鴻運選擇自己的實驗臺,查看設備個數及信息,總結規(guī)律選擇1臺交換機,點右鍵,出現(xiàn)登錄按鈕王鴻運登錄1臺設備,觀察進入情況王鴻運登陸后,用鍵盤敲回車鍵確認,出現(xiàn)交換機配置提示或提示符,選擇Y,回車王鴻運實驗內容21、進入交換機了解交換機的配置模式:P151)第一次登錄,選擇y,進入Setup配置模式;選擇n,退出setup模式。2)>退出setup模式,進入一般模式3)>enable#在一般模式下輸入enable進入特權模式4)#config

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進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5)(Config)#interfacevlan1

在全局模式下輸入interfacevlan1進入CPU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Vlan1)#exit輸入exit退出本模式(Config)#interfaceethernet0/0/15

在全局模式下輸入interfaceethernet0/0/15進入交換機端口配置模式(Config-Ethernet0/0/15)#exit

輸入exit退出本模式6)(Config)#vlan1在全局模式下輸入vlan1進入交換機vlan配置模式switch(Config-Vlan1)#exit

輸入exit退出本模式2、常用的show命令P7Showversion、flash、arp、history、rom、running-config、startup-config王鴻運實驗內容3、接口、vlan模式的配置方法P134、學會實用幫助(?)修改備注信息為中文或英文#languagechinaese或EnglishP19王鴻運撰寫實驗報告電子版選擇實驗報告,并新建實驗報告王鴻運按要求填寫實驗報告,并選擇實驗結果詳細,進行結果的提取王鴻運選擇自己的實驗臺及設備,提取實驗結果王鴻運點“刷新信息”觀察設備內獲取到的配置信息王鴻運

把設備內容全部復制,關閉提取對話框,返回實驗報告,粘貼在實驗結果對話框中,補充填寫完整其他內容,比如在復制結果的最后一行添加:實驗小結:通過。。。。,學到。。。。,建議。。。。等,最后選擇提交,并選擇確定。王鴻運實驗報告提交成果顯示已提交王鴻運實驗作業(yè)1、修改備注信息為中文2、修改設備的名稱為自己名字的拼音全稱:wangxiaoxiao3、了解和掌握6種配置模式下的常用命令并添加:VLAN1004、提取設備配置,撰寫和提交實驗報告5、退出登錄前,退出實驗環(huán)境。王鴻運實驗目的1.理解VLAN工作原理,掌握劃分VLAN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Access、Trunk類型端口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實驗裝置1.CiscoPacketTracer軟件。2.ping。1901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實驗原理虛擬局域網(VirtualLAN,VLAN)是交換式以太網中的一個重要技術。主要優(yōu)點:1.改善性能。2.邏輯分組,簡化了管理。3.降低成本。4.改善安全性。2001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實驗原理標準的以太網幀:不帶標記的以太網幀(UntaggedEthernetFrame)。VLAN幀:802.1Q幀或帶標記的以太網幀(TaggedEthernetFrame)2101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以太網MAC幀字節(jié)66246~15004VLAN標識符

12位

(最多允許4096個VLAN)4目地地址源地址802.1Q標記長度/類型數據FCS2字節(jié)2字節(jié)802.1Q標記類型0x8100VLANIDTCI(標記控制信息)802.1Q幀以太網MAC幀的最大幀長從原來的1518字節(jié)變?yōu)?522字節(jié)。任務要求:某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包括招生就業(yè)部和學生工作部等部門。為保護數據安全,各部門希望把本部門的數據限制在本部門內,僅能被本部門的計算機訪問,不能被其他部門的計算機訪問。請設計一個交換式以太網,實現(xiàn)部門內部的通信,但隔離各部門之間的通信。22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實驗步驟(1/4):步驟1:網絡設計。采用VLAN技術,按端口劃分VLAN。招生就業(yè)部的計算機連入屬于VLAN10的端口,學生工作部的計算機連入屬于VLAN30的端口。23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圖3-14按端口劃分VLAN的交換式以太網

IPv4地址子網掩碼VLAN10PC-10-11PC-10-22VLAN30PC-30-11PC-30-22表3-38VLAN中PC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定義實驗步驟(2/4):步驟2:創(chuàng)建拓撲。向空白工作區(qū)中添加交換機和PC。按指定端口將交換機和PC互連。步驟3:配置IP地址。為PC-1和PC-2配置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保存創(chuàng)建的拓撲。步驟4:啟動設備。24創(chuàng)建的網絡拓撲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實驗步驟(3/4):步驟5:配置交換機,按端口劃分VLAN。1.首先創(chuàng)建VLAN方法1:單獨創(chuàng)建每個VLAN。方法2:批量創(chuàng)建1個或多個VLAN。25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實驗步驟(3/4):步驟5:配置交換機,按端口劃分VLAN。3.然后將端口加入VLAN。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所有端口都只加入VLAN1。方法1:將端口逐個加入VLAN。方法2:利用端口組功能,將端口統(tǒng)一加入VLAN。26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實驗步驟(4/4):步驟6:測試驗證。使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驗證。同一個VLAN內的電腦能相互ping通嗎?

不同VLAN內的電腦能相互ping通嗎?

完成并提交實驗報告2701基于端口的VLAN的劃分實驗目的1.理解VLAN工作原理,掌握劃分VLAN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Access和Trunk類型端口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實驗工具1.CiscoPacketTracer軟件。2.ping。28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實驗原理:交換機可以劃分多個VLAN,每個VLAN可以分配一個或多個端口,在同一個VLAN中所有端口連接的計算機設置成同網段的IP地址后可實現(xiàn)互通。在VLAN跨多個交換機的情況下,需要把交換機互連的端口設置成Trunk模式。

交換機的端口模式主要分為Access模式、Trunk模式。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端口均為Access模式,這種類型的端口只能隸屬于一個VLAN中,通常用來連接計算機。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允許VLAN內主機跨交換機通信,一般用來進行交換機互連。

293.4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與分析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標準的以太網幀:不帶標記的以太網幀(UntaggedEthernetFrame)。VLAN幀:802.1Q幀或帶標記的以太網幀(TaggedEthernetFrame)30以太網MAC幀字節(jié)66246~15004VLAN標識符

12位

(最多允許4096個VLAN)4目地地址源地址802.1Q標記長度/類型數據FCS2字節(jié)2字節(jié)802.1Q標記類型0x8100VLANIDTCI(標記控制信息)802.1Q幀以太網MAC幀的最大幀長從原來的1518字節(jié)變?yōu)?522字節(jié)。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任務要求:某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包括招生就業(yè)部和學生工作部等部門。已經按實驗01中的方案按端口劃分了兩個VLAN:VLAN10和VLAN30,實現(xiàn)了部門內部的通信,同時隔離各部門之間的通信。由于工作需要,需要對系統(tǒng)進行擴容,以便將更多的電腦接入網絡。請給出解決方案,使網絡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完成交換機的配置和測試。31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實驗步驟:步驟1:網絡設計。在實驗1網絡設計基礎上進行擴展。增加1臺交換機,通過配置Trunk端口對原有VLAN10和VLAN30進行跨交換機擴展,達到提供擴展能力和隔離不同部門通信的目的。32跨以太網交換機的VLAN擴展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33

IPv4地址子網掩碼VLAN10PC-10-11PC-10-22PC-10-33PC-10-44VLAN30PC-30-11PC-30-22PC-30-33PC-30-44VLAN中PC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定義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2:加載拓撲。打開實驗01保存的拓撲文件,將其加載到工作區(qū)。步驟3:修改拓撲。增加1臺交換機和4臺電腦。按指定端口將PC、交換機互連。設置電腦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保存創(chuàng)建的拓撲。步驟4:啟動設備。34創(chuàng)建的網絡拓撲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5:配置交換機LSW1。1.創(chuàng)建VLAN10和VLAN30,按端口劃分VLAN。2.配置Trunk端口,允許傳輸VLAN10和VLAN30的VLAN幀。步驟6:配置交換機LSW2。1.創(chuàng)建VLAN10和VLAN30,按端口劃分VLAN。2.配置Trunk端口,允許傳輸VLAN10和VLAN30的VLAN幀。35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6:測試驗證。1.同一臺交換機上、同一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正確;不能:錯誤。2.不同交換機上、同一個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正確;不能:錯誤。3.同一臺交換機上、不同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錯誤;不能:正確。4.不同交換機上、不同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錯誤;不能:正確。36完成并提交實驗報告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實驗目的1.理解dot1q終結和子接口作用。2.掌握配置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通信的方法。3.理解IP路由和IP分組轉發(fā)過程。實驗裝置1.CiscoPacketTracer軟件。2.ping。3.tracert。4.Wireshark。3703

單臂路由器配置實驗原理(1/2)路由器是一種用于網絡互連的常用設備。它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其核心功能是分組轉發(fā)和路由選擇。使用Dot1q終結子接口技術,只需一個或幾個路由器端口就可以實現(xiàn)眾多VLAN之間的通信。若僅使用一個路由器端口實現(xiàn)IP子網或VLAN之間的通信,稱該路由器為單臂路由器。3803

單臂路由器配置實驗原理(2/2)Dot1q終結(Dot1qTermination)是指對收到的報文中的IEEE802.1QVLAN標記進行識別和移除,然后進行轉發(fā)。轉發(fā)出去的報文是否帶有VLANTag由出接口決定。對發(fā)送的報文,則在添加相應的VLAN標記后再發(fā)送。子接口(SubInterface)是通過協(xié)議和技術從一個物理接口(Interface)劃分出來的虛擬接口。相對子接口,物理接口被稱為主接口。子接口的出現(xiàn)打破了每個設備物理接口數量有限的局限。Dot1q終結子接口只能實現(xiàn)不同IP網段的VLAN間互通。3903

單臂路由器配置任務要求(1/3):某網絡如圖所示。招生就業(yè)部和學生工作部的電腦分別屬于VLAN10和VLAN30,位于不同的IP網段。由于業(yè)務需要,兩個部門的用戶需要交換數據。決定利用單臂路由器、通過配置Dot1q終結子接口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請配置交換機和路由器,實現(xiàn)兩個VLAN的二層隔離和三層互通。4001配置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4101配置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任務要求(2/3):圖1利用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任務要求(3/3):4201配置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

IPv4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VLAN10PC-10-11PC-10-22VLAN30PC-30-11PC-30-22路由器RTA子接口GE0/0/2.10GE0/0/2.30表1VLAN及VLANIF接口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定義實驗步驟(1/4):步驟1:創(chuàng)建拓撲。向空白工作區(qū)中添加S5700交換機和PC。按指定端口將交換機和PC互連。步驟2:配置IP地址。為PC配置IPv4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保存創(chuàng)建的拓撲。步驟3:啟動設備。步驟4:為交換機配置VLAN。創(chuàng)建VLAN,按端口劃分VLAN,配置Trunk端口。步驟5:測試驗證。確認同一VLAN內的電腦之間能相互通信。4301

配置單臂路由器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創(chuàng)建的網絡拓撲實驗步驟(2/4):步驟6:在路由器上配置Dot1q終結子接口,實現(xiàn)單臂路由。1.子接口終結VLAN10和VLAN30。2.配置IPv4地址。掩碼可以采用前綴,例如24,也可以采用掩碼3.必須允許子接口發(fā)送ARP請求和轉發(fā)ARP廣播報文。4401

第三層交換機配置VLANIF接口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實驗步驟(3/4):步驟7:測試驗證。1.使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驗證。同一個VLAN內的電腦能相互ping通嗎?不同VLAN內的電腦能相互ping通嗎?

2.使用tracert命令進行測試驗證。檢查目的主機是否可達及路由。4501

第三層交換機配置VLANIF接口實現(xiàn)VLAN之間實驗步驟(4/4):步驟7:測試驗證。3.開啟交換機LSW3端口GE0/0/2、GE0/0/24和路由器RTA端口GE0/0/2的數據抓包。從PC-10-1pingPC-30-2,分析抓取的ping通信。完成并提交實驗報告4601

第三層交換機配置VLANIF接口實現(xiàn)VLAN之間的通信實驗目的1.理解VLAN工作原理,掌握劃分VLAN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Access和Trunk類型端口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實驗工具1.CiscoPacketTracer軟件。2.ping。47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實驗原理:交換機可以劃分多個VLAN,每個VLAN可以分配一個或多個端口,在同一個VLAN中所有端口連接的計算機設置成同網段的IP地址后可實現(xiàn)互通。在VLAN跨多個交換機的情況下,需要把交換機互連的端口設置成Trunk模式。

交換機的端口模式主要分為Access模式、Trunk模式。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端口均為Access模式,這種類型的端口只能隸屬于一個VLAN中,通常用來連接計算機。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允許VLAN內主機跨交換機通信,一般用來進行交換機互連。

483.4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與分析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標準的以太網幀:不帶標記的以太網幀(UntaggedEthernetFrame)。VLAN幀:802.1Q幀或帶標記的以太網幀(TaggedEthernetFrame)49以太網MAC幀字節(jié)66246~15004VLAN標識符

12位

(最多允許4096個VLAN)4目地地址源地址802.1Q標記長度/類型數據FCS2字節(jié)2字節(jié)802.1Q標記類型0x8100VLANIDTCI(標記控制信息)802.1Q幀以太網MAC幀的最大幀長從原來的1518字節(jié)變?yōu)?522字節(jié)。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任務要求:某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包括招生就業(yè)部和學生工作部等部門。已經按實驗01中的方案按端口劃分了兩個VLAN:VLAN10和VLAN30,實現(xiàn)了部門內部的通信,同時隔離各部門之間的通信。由于工作需要,需要對系統(tǒng)進行擴容,以便將更多的電腦接入網絡。請給出解決方案,使網絡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完成交換機的配置和測試。50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實驗步驟:步驟1:網絡設計。在實驗1網絡設計基礎上進行擴展。增加1臺交換機,通過配置Trunk端口對原有VLAN10和VLAN30進行跨交換機擴展,達到提供擴展能力和隔離不同部門通信的目的。51跨以太網交換機的VLAN擴展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52

IPv4地址子網掩碼VLAN10PC-10-11PC-10-22PC-10-33PC-10-44VLAN30PC-30-11PC-30-22PC-30-33PC-30-44VLAN中PC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定義03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2:加載拓撲。打開實驗01保存的拓撲文件,將其加載到工作區(qū)。步驟3:修改拓撲。增加1臺交換機和4臺電腦。按指定端口將PC、交換機互連。設置電腦的IPv4地址和子網掩碼。保存創(chuàng)建的拓撲。步驟4:啟動設備。53創(chuàng)建的網絡拓撲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5:配置交換機LSW1。1.創(chuàng)建VLAN10和VLAN30,按端口劃分VLAN。2.配置Trunk端口,允許傳輸VLAN10和VLAN30的VLAN幀。步驟6:配置交換機LSW2。1.創(chuàng)建VLAN10和VLAN30,按端口劃分VLAN。2.配置Trunk端口,允許傳輸VLAN10和VLAN30的VLAN幀。54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步驟6:測試驗證。1.同一臺交換機上、同一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正確;不能:錯誤。2.不同交換機上、同一個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正確;不能:錯誤。3.同一臺交換機上、不同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錯誤;不能:正確。4.不同交換機上、不同VLAN內的主機能相互ping通嗎?

能:錯誤;不能:正確。55完成并提交實驗報告02

虛擬局域網跨交換機相同VLAN通信2081實驗六路由器靜態(tài)路由設置學習目標理解路由表掌握靜態(tài)路由的配置12RoutingInformationBase01PartOne路由表

1、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表是指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聯(lián)網網絡設備上存儲的一張路由信息表,該表中存有到達特定網絡終端的路徑,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一些與這些路徑相關的度量。

存儲在路由器中的信息表目

的實現(xiàn)路由選擇特

點路由表隨著網絡拓撲變化而變化

2、路由表的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

2、路由表的分類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1)靜態(tài)路由表靜態(tài)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tài)路由不會發(fā)生變化。靜態(tài)路由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tài)路由用于網絡規(guī)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絡。特點: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2、減少了網絡流量3、是單向的4、配置簡單2)動態(tài)路由表動態(tài)路由表是指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如RIP)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對應不同網絡,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于同一網絡。

設置的IP地址時,如果路由器的其它端口已有這個網絡了,則提示已有這個網絡,并顯示對應的端口。特點:1、節(jié)點增刪時工作量少2、網絡拓撲變化,協(xié)議自動調整

3、配置不易出錯

4、對網絡擴容性好

5、需要占用路由器資源3、路由表中的表項內容包括:1)destinationmaskprecost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絡。2)mask:網絡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3)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yōu)先級??赡艿竭_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yōu)先級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yōu)先級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4)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yōu)先級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yōu)路由。5)interface:輸出接口,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接口轉發(fā)。6)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02PartTwo靜態(tài)路由的配置StaticRoutingConfiguration2、基礎設備配置(1)如圖選擇對應設備,恢復出廠設置,修改設備名稱,并連線。(2)根據連線位置正確配置PC機的地址。(注意去除WAN172默認網關)

設備 IP 子網掩碼

網關

連線位置 PC1 0 54 PC2

0

54 PC3

0

54

服務器 0

54

確保PC機配置正確,并驗證。(截屏撰寫報告)

(注意PC機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3、配置要求及思路1、

A劃分vlan10(5-12)

vlan

20; vlan30;

Trunk(1;2); B劃分vlan20(9-16)

vlan30(17-24)

Trunk(2);

C劃分vlan50(16-24)

Trunk(1);2、設置路由器E;

設置 E0/1.10 54/24 封裝vlan10; E0/1.20 54/24 封裝vlan20; E0/1.30

54/24

封裝vlan30; F0/0 /30 等同(52)

設置路由器F;

設置

F0/0 /30 等同(

52) F0/1

/30 等同(

52)

設置路由器G;

設置 F0/0.50 54/24 封裝vlan50; F0/0 /30 等同(

52)4、配置RE的靜態(tài)路由RE自身具有192.168.10/20/30/100,4個網段,沒有200和50(可從右側G獲得)2個網段,所以需要添加

配置目標網段

下一跳

RE_config#iproute

RE_config#iproute

配置RF的靜態(tài)路由RF自身具有192.168.100/200,2個網段,沒有10/20/30(從左側E可獲得)和50(可從右側G獲得)4個網段,所以需要添加

配置目標網段

下一跳

RF_config#iproute

RF_config#iproute

RF_config#iproute

RF_config#iproute

配置RG的靜態(tài)路由RG自身具有192.168.200和50網段,沒有10/20/30/100(從左側E可獲得)4個網段,所以需要添加

配置目標網段

下一跳

RG_config#iproute

RG_config#iproute

RG_config#iproute

RG_config#iproute

5、根據配置驗證設備運行狀態(tài)

查看方法: showvlanshowrunshowiproute

(注意PC機的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排除錯誤,直至成功)

實驗結果:PC1---ping---PC2、3、4通

(截屏撰寫報告)2081實驗7路由器動態(tài)路由設置學習目標理解路由表掌握動態(tài)路由的配置RIP、OSPF12RoutingInformationBase01PartOne路由表

1、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表是指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聯(lián)網網絡設備上存儲的一張路由信息表,該表中存有到達特定網絡終端的路徑,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一些與這些路徑相關的度量。

存儲在路由器中的信息表目

的實現(xiàn)路由選擇特

點路由表隨著網絡拓撲變化而變化

2、路由表的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

2、路由表的分類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1)靜態(tài)路由表靜態(tài)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tài)路由不會發(fā)生變化。靜態(tài)路由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tài)路由用于網絡規(guī)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絡。特點: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2、減少了網絡流量3、是單向的4、配置簡單2)動態(tài)路由表動態(tài)路由表是指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如RIP)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對應不同網絡,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于同一網絡。

設置的IP地址時,如果路由器的其它端口已有這個網絡了,則提示已有這個網絡,并顯示對應的端口。特點:1、節(jié)點增刪時工作量少2、網絡拓撲變化,協(xié)議自動調整

3、配置不易出錯

4、對網絡擴容性好

5、需要占用路由器資源3、路由表中的表項內容包括:1)destinationmaskprecost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絡。2)mask:網絡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3)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yōu)先級??赡艿竭_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yōu)先級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yōu)先級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4)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yōu)先級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yōu)路由。5)interface:輸出接口,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接口轉發(fā)。6)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02PartTwo動態(tài)路由的配置DynamicRoutingConfiguration2、基礎設備配置(1)如圖選擇對應設備,恢復出廠設置,修改設備名稱,并連線。(2)根據連線位置正確配置PC機的地址。(注意去除WAN172默認網關)

設備 IP 子網掩碼

網關

連線位置 PC1 0 54 PC2

0

54 PC3

0

54

服務器 0

54

確保PC機配置正確,并驗證。(截屏撰寫報告)

(注意PC機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3、配置要求及思路1、

A劃分vlan10(5-12)

vlan

20; vlan30;

Trunk(1;2); B劃分vlan20(9-16)

vlan30(17-24)

Trunk(2);

C劃分vlan50(16-24)

Trunk(1);2、設置路由器E;

設置 E0/1.10 54/24 封裝vlan10; E0/1.20 54/24 封裝vlan20; E0/1.30

54/24

封裝vlan30; F0/0 /30 等同(52)

設置路由器F;

設置

F0/0 /30 等同(

52) F0/1

/30 等同(

52)

設置路由器G;

設置 F0/0.50 54/24 封裝vlan50; F0/0 /30 等同(

52)方法1:3、配置E的動態(tài)路由rip

RE_config#routerrip

RE_config_rip#version2

RE_config_rip#network

RE_config_rip#network

RE_config_rip#network

RE_config_rip#network

配置F的動態(tài)路由rip

RF_config#routerrip

RF_config_rip#version2

RF_config_rip#network

RF_config_rip#network

配置G的動態(tài)路由rip

RG_config#routerrip

RG_config_rip#version2

RG_config_rip#network

RG_config_rip#network

驗證:shipripshiproute刪除RIP: R_config#no

routerrip刪除一個網段

R_config_rip#nonetwork

方法2:3、

啟動R-C的動態(tài)路由ospf協(xié)議

RE_config#routerospf1RE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E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E_config_Router#network

area0RE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

啟動R-F的動態(tài)路由ospf協(xié)議

RF_config#routerospf2RF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RF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

啟動R-G的動態(tài)路由ospf協(xié)議

RG_config#routerospf3RG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G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驗證:shipospfshiproute刪除OSPF:

R_config#no

routerospf1R_config_Router#no

networkarea05、根據配置驗證設備運行狀態(tài)

查看方法:

showvlan

showrun

showiproute

(注意PC機的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排除錯誤,直至成功)

實驗結果:PC1---ping---PC2、3,服務器

(截屏撰寫報告)2081實驗8多臺路由器之間的ripospf和靜態(tài)路由配置學習目標理解路由表掌握動態(tài)路由的配置RIP、OSPF12RoutingInformationBase01PartOne路由表

1、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表是指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聯(lián)網網絡設備上存儲的一張路由信息表,該表中存有到達特定網絡終端的路徑,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一些與這些路徑相關的度量。

存儲在路由器中的信息表目

的實現(xiàn)路由選擇特

點路由表隨著網絡拓撲變化而變化

2、路由表的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

2、路由表的分類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fā)的策略。1)靜態(tài)路由表靜態(tài)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tài)路由不會發(fā)生變化。靜態(tài)路由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tài)路由用于網絡規(guī)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絡。特點: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2、減少了網絡流量3、是單向的4、配置簡單2)動態(tài)路由表動態(tài)路由表是指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如RIP)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對應不同網絡,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于同一網絡。

設置的IP地址時,如果路由器的其它端口已有這個網絡了,則提示已有這個網絡,并顯示對應的端口。特點:1、節(jié)點增刪時工作量少2、網絡拓撲變化,協(xié)議自動調整

3、配置不易出錯

4、對網絡擴容性好

5、需要占用路由器資源3、路由表中的表項內容包括:1)destinationmaskprecost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絡。2)mask:網絡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3)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yōu)先級??赡艿竭_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yōu)先級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yōu)先級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4)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yōu)先級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yōu)路由。5)interface:輸出接口,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接口轉發(fā)。6)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02PartTwo動態(tài)路由的配置DynamicRoutingConfiguration2、基礎設備配置(1)如圖選擇對應設備,恢復出廠設置,修改設備名稱,并連線。(2)根據連線位置正確配置PC機的地址。(注意去除WAN172默認網關)

設備 IP 子網掩碼

網關

連線位置 PC1 0 54 PC2

0

54 PC3

0

54

服務器 0

54

確保PC機配置正確,并驗證。(截屏撰寫報告)

(注意PC機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方法2:3、啟動R-C的動態(tài)路由ospf協(xié)議

RC_config#routerospf1RC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C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C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啟動R-D的動態(tài)路由ospf協(xié)議

RD_config#routerospf2RD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D_config_Router#networkarea0RD_config_Router#network52area0驗證:shipospfshiproute刪除OSPF:

RC_config#norouterospf1

RD_config#norouterospf25、根據配置驗證設備運行狀態(tài)

查看方法:

showvlan

showrun

showiproute

(注意PC機的網關地址與vlan的對應關系,排除錯誤,直至成功)

實驗結果:PC1---ping---PC2、3通

(截屏撰寫報告)實現(xiàn)方案1:路由器E、F、G之間采取以下幾種路由策略來實現(xiàn),R----RIP動態(tài);O----OSPF動態(tài);S-----靜態(tài)路由(1)E-------RIP-----F-------RIP-------G;R8.7-E#shrun正在收集配置...當前配置:!!version1.3.3Eservicetimestampslogdateservicetimestampsdebugdatenoservice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R8.7-E!!!interfaceFastEthernet0/0ipaddress52noipdirected-broadcast!interfaceEthernet0/1noipaddressnoipdirected-broadcastduplexhalf!interfaceEthernet0/1.10ipaddress54noipdirected-broadcastencapsulationdot1Q10bandwidth10000delay10!interfaceEthernet0/1.20ipaddress54noipdirected-broadcastencapsulationdot1Q20bandwidth10000delay10!!interfaceEthernet0/1.30ipaddress54noipdirected-broadcastencapsulationdot1Q30bandwidth10000delay10!interfaceSerial0/2noipaddressnoipdirected-broadcast!!routerripversion2networknetworknetworknetwork!R8.7-E#shiprouteCodes:C-connected,S-static,R-RIP,B-BGP,BC-BGPconnectedD-DEIGRP,DEX-externalDEIGRP,O-OSPF,OIA-OSPFinterareaON1-OSPFNSSAexternaltype1,ON2-OSPFNSSAexternaltype2OE1-OSPFexternaltype1,OE2-OSPFexternaltype2DHCP-DHCPtypeVRFID:0C/24isdirectlyconnected,Ethernet0/1.10C/24isdirectlyconnected,Ethernet0/1.20C/24isdirectlyconnected,Ethernet0/1.3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C/30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R8.7-E#R8.8-F_config#routerripR8.8-F_config_rip#networkR8.8-F_config_rip#networkR8.8-F#shiprouteCodes:C-connected,S-static,R-RIP,B-BGP,BC-BGPconnectedD-DEIGRP,DEX-externalDEIGRP,O-OSPF,OIA-OSPFinterareaON1-OSPFNSSAexternaltype1,ON2-OSPFNSSAexternaltype2OE1-OSPFexternaltype1,OE2-OSPFexternaltype2DHCP-DHCPtypeVRFID: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O/24[110,2]via(onFastEthernet0/1)C/30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30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interfaceFastEthernet0/0ipaddress52noipdirected-broadcast!interfaceFastEthernet0/1ipaddress52noipdirected-broadcast!!!!routerripversion2networknetworkredistributestaticredistributeospf1!routerospf1network52area0network52area0redistributestaticredistributerip!!!iphttpset-wan-count1!R8.8-F#shiprouteCodes:C-connected,S-static,R-RIP,B-BGP,BC-BGPconnectedD-DEIGRP,DEX-externalDEIGRP,O-OSPF,OIA-OSPFinterareaON1-OSPFNSSAexternaltype1,ON2-OSPFNSSAexternaltype2OE1-OSPFexternaltype1,OE2-OSPFexternaltype2DHCP-DHCPtypeVRFID: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R/24[120,1]via(onFastEthernet0/0)O/24[110,2]via(onFastEthernet0/1)C/30i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