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檢測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吹笛子時,優(yōu)美笛聲的發(fā)聲物體是()A.嘴唇 B.手指 C.笛子 D.笛子內的空氣柱2.如圖所示,將發(fā)聲的音叉與面頰接觸,有“麻”的感覺。此事實說明()A.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B.氣體能夠傳播聲音C.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D.聲音能夠傳遞信息3.一工人在房頂上釘釘子,每秒敲4下。當工人開始敲釘。一個觀察者恰巧在看到他把錘子舉到最高處時,聽見敲打的聲音。如果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則觀察者和工人的距離是()A.42.5m B.85m C.170m D.340m4.貴州省盤州市水塘鎮(zhèn)丹霞山上的護國寺,始建于萬歷年間,是貴州省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動中心。周末,同學們結伴前去游玩。在敲響寺內一口大鐵鐘時,有同學發(fā)現,停止對大鐵鐘撞擊后,大鐵鐘“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A.鐘聲的回聲仍在回蕩 B.鐘還在振動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fā)生了“延長”5.以下與聲現象有關的幾個實驗中,不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A.用手按住正在發(fā)聲的琴弦時,琴聲會消失B.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輕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飛濺C.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在抽取鐘罩內的空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D.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6.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出聲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觀察到音叉周圍濺起許多水花,該實驗是為了說明()

A.液體能夠傳聲B.裝水的容器能夠傳聲C.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D.水也可以作為聲源7.某人站在兩平行峭壁間的山谷中大喊一聲,0.4秒聽到第一次回聲,又過0.6秒后聽到第二次回聲,若當時聲速為340米/秒,那么山谷的寬度是()A.340米 B.170米 C.238米 D.280米二、填空題8.如圖所示,把一個電鈴放入扣在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通電以后,我們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鈴碗產生的,用抽氣機從鐘罩內往外抽氣,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9.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聲音靠傳播,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m/s。10.一名戰(zhàn)士用火箭筒射擊一輛敵方坦克,發(fā)射后經過0.6s秒擊中坦克,同時看到爆炸的閃光,而在發(fā)射后經過2秒才聽到爆炸的聲音,則戰(zhàn)士射擊時距坦克米11.國慶節(jié)期間小明隨父母外出旅行。他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1.2秒后聽到回聲,他們距山崖大約m,聲音在空氣中以的形式傳播(聲速:340m/s)。12.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老師講課的聲音主要是靠來傳播;古代士兵枕著牛皮做的枕頭睡覺,能及早聽到通過傳來的夜襲敵人的馬蹄聲。三、實驗題13.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起,說明了聲音是由產生的。用到的實驗方法(選填“控制變量”、“轉換法”或“歸納推理”);(2)如圖甲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乒乓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在月球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彈起;(3)如圖乙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選填“減弱”或“增強”),并由此推理可知。四、計算題14.一列動車長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線勻速行駛,在進入某一隧道前800m處鳴笛,司機在鳴笛4s后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當司機聽到反射的回聲時,他離隧道口的距離是多少m?(2)若該列動車以這個速度勻速通過一個長820m的隧道,則動車完全穿過隧道的時間為多少?五、簡答題15.發(fā)生地震被困在廢墟中時,被困人員通過敲擊水管發(fā)出求救信號和直接呼救相比,哪個方法效果更好?為什么?16.小明同學在成長筆記中記錄了下列所示的錯題,請你幫助他找出錯誤,分析錯因并改正。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部科幻小說——《月球探險記》。我的作品:2030年我乘坐中國的“夢舟”載人登月飛船,成功登陸了月球,實現中國人的幾千年登陸月球的夢想。漫步在月球表面,突然聽到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的聲音,好驚險!錯題改正錯誤之處:錯因分析:正確答案:17.如圖所示,兩名航天員到國際空間站外工作時,他們還能像在地球上那樣面對面交流嗎?為什么?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答案DAABCCC1.D【解析】略2.A【詳解】將發(fā)聲的音叉與面頰接觸,音叉振動帶動臉振動,故有“麻”的感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A【詳解】從第一次敲打發(fā)聲到把錘舉到最高處用的時間,觀察者和工人相距的距離故選A。4.B【詳解】A.回聲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被障礙物反射的現象,停止對大鐵鐘的撞擊后大鐵鐘“余音未止”,不是由于回聲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雖然停止對大鐵鐘撞擊,但大鐵鐘仍在振動,繼續(xù)產生聲響,所以出現“余音未止”現象,故B符合題意;C.停止對大鐵鐘的撞擊后,大鐘不能立即停止振動(如同敲擊音叉實驗一樣),激起的空氣的振動是聲波傳播時導致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人的聽覺并不會發(fā)生“延長”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C【詳解】A.用手按住正在發(fā)生的琴弦,振動停止,琴聲會消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不符合題意;B.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插入水里,振動的音叉將水濺起,會看到水花四濺,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B不符合題意;C.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抽去鐘罩內的空氣,鈴聲逐漸減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來傳播,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C符合題意;D.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C【詳解】在研究聲音的產生時,為了觀察發(fā)聲體是否振動,利用轉換法將微小的振動現象放大,故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夠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飛濺,就能夠說明插入水中的發(fā)聲音叉是在振動的。故選C。7.C【詳解】由題意可知,站在兩平行峭壁間的山谷中大喊一聲,0.4秒聽到第一次回聲,則聲音傳到山谷一側所用的時間為又過0.6秒后聽到第二次回聲,即聲音傳到山谷另一側所用的時間為山谷的寬度是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8.振動介質【詳解】[1]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我們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鈴碗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用抽氣機從鐘罩內往外抽氣,能傳聲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小。9.振動介質340【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3]在15℃時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是340m/s。10.476【詳解】發(fā)射后經過2s聽到爆炸聲,其中炮彈經過0.6s擊中目標,所以爆炸聲傳播的時間t=2s-0.6s=1.4s戰(zhàn)士射擊時距離坦克s=vt=340m/s×1.4s=476m11.204聲波【詳解】[1]聲音傳播時間為1.2s,聲音從聲源到山崖傳播時間為他們距山崖的距離為s=vt=340m/s×0.6s=204m[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在空氣中傳播。12.空氣大地【詳解】[1]由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老師與學生之間有空氣,老師講課的聲音主要是靠空氣傳播到學生,使學生聽見聲音。[2]由于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古代士兵枕著牛皮做的枕頭睡覺,能及早聽到通過大地傳來的夜襲敵人的馬蹄聲。13.(1)振動轉換法(2)空氣不能(3)減弱真空不能傳聲【詳解】(1)[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它被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故可以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此實驗中,懸掛著的乒乓球將音叉微小的振動進行放大,用到了轉換法。(2)[1]如圖甲,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乒乓球彈起,說明了空氣可以傳聲。[2]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看到乒乓球彈起。(3)[1][2]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空氣的減少,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減弱,故可推理得出當玻璃罩內完全是真空時,將聽不到聲音,即真空不能傳聲。14.(1)560m(2)17s【解析】【小題1】根據得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4s=1360m司機聽到反射的回聲時,他離隧道口的距離s=s聲-s0=1360m-800m=560m【小題2】由題意知,動車行駛的距離s車=s0-s=800m-560m=240m動車的速度動車勻速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s′=L車+L隧道=200m+820m=1020m動車完全穿過隧道的時間15.見解析【詳解】被困人員通過敲擊水管發(fā)出求救信號,它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原因:被困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