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B/1B/wKhkGWekzz6AH-bqAAJ2WHNvXm4315.jpg)
![《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B/1B/wKhkGWekzz6AH-bqAAJ2WHNvXm43152.jpg)
![《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B/1B/wKhkGWekzz6AH-bqAAJ2WHNvXm43153.jpg)
![《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B/1B/wKhkGWekzz6AH-bqAAJ2WHNvXm43154.jpg)
![《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B/1B/wKhkGWekzz6AH-bqAAJ2WHNvXm43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律.長征》課堂教學案例教學內容:
《七律·長征》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第九冊第八組的課文。是毛澤東于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后懷著勝利的喜悅和革命豪情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七律詩。全詩56個字,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突出和強調了紅軍蔑視困難,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表現(xiàn)了紅軍頑強豪邁的英雄氣概。
課例闡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七十多年前,中國革命史上發(fā)生了一件舉世聞名、氣吞山河的事件,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結束后,毛主席懷著勝利的喜悅寫下了一首七律詩——(板書課題:25《七律·長征》),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六周年,長征是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有著講述不完的故事,讓我們走進長征,一起回望那漫漫長征路吧。你聽過長征中的故事嗎?誰來說說?
(由學生講述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長征的小故事,如《飛奪瀘淀橋》《倔強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等)。
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二萬五千里長征,譜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二萬五千里長征,造就了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萬五千里長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豐富深厚的歷史內涵,又是如何濃縮到一篇只有56字的詩歌中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賞析這首詩——《七律長征》,詩人就是三軍的統(tǒng)帥、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簡要介紹此詩的寫作背景:(出示課件),這就是長征路線圖:1934年10月,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中央主力紅軍從瑞金出發(fā),一路上既要翻山越嶺,又要躲避天上敵人飛機的偵察轟炸,地上敵人的圍追堵截。短短的一年時間里,途經江西、廣東、湖南、廣西等11個省,連續(xù)行軍二萬五千里,最后于1935年10月到達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仡櫼荒陙砑t軍所戰(zhàn)勝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zhàn)斗豪情,以極其輕松的筆調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
(自評:十一、二歲的孩子對長征的了解很片面,而課一開始就出示長征示意圖,能讓學生們初步感受到長征的路途遙遠,長征的艱難以及長征取得勝利的不容易,有了這一層的情感積淀,對后文的層層深入會起到推動作用。)
二、初讀詩歌,介紹七律: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朗讀詩歌,把詩讀通順,生字讀準確。(掃清字詞障礙;指名朗讀詩歌,師生共同評析朗讀節(jié)奏:①強調律詩聯(lián)內部、聯(lián)與聯(lián)間停頓的區(qū)別。②注意韻腳的韻律感,略點七律:一首八句,每句七個字,格律較嚴,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對偶。)
(自評:因為學生初次接觸七律這種詩歌體裁,所以有必要介紹七言律詩的特點。)三、結合提示,自讀感悟
請同學們結合自學提示,嘗試理解詩意。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1)悟:看注釋、結合資料及預習情況,理解詩句的意思。
(2)說:把自己對詩句的理解試著說給同桌聽。
(3)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用詩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匯報學習體會。)
(自評:根據(jù)本班同學的好動、基礎差的特點,用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的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解讀文本,與文本對話。)
四、朗誦交流,體會詩意:
朗讀提示: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播放朗讀錄音。顯示毛澤東手書的《七律長征》)學生齊讀課文。
五、理清思路,品味畫面
1、理清思路與結構,思考幾個問題:
這首詩的詩眼在哪里?表現(xiàn)了紅軍的什么精神?(“不怕”——革命英雄主義;“更喜”——革命樂觀主義。)
2、“紅軍不怕遠征難”,遠征究竟“難”在何處?作者在這首詩中描繪了幾幅“遠征難的圖”?拿起書,把體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艱難的詞句畫下來。(生自學,師巡回指導)哪個詞讓你具體感受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
a、(“烏蒙磅礴走泥丸”,“烏蒙”指烏蒙山;“磅礴”指氣勢很壯觀。)
我們體會到了“磅礴”,我們一起來看看“烏蒙山”。(課件出示烏蒙山的圖片:氣勢磅礴、高大雄偉、險峻、陡峭、崎嶇……)讀讀這句話,能不能讀出烏蒙山的這種氣勢?(生齊讀)僅僅是烏蒙的磅礴嗎?
五嶺逶迤騰細浪(“五嶺逶迤”是什么樣子的?課件出示五嶺的圖片:山嶺連綿不斷、有的山嶺高聳入云、峰巒雄偉、山勢高大、險峻)
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讀出這種氣勢:生齊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同學們,五嶺如此之險峻,烏蒙如此之磅礴,但是在紅軍戰(zhàn)士的眼里卻成了什么(細浪、泥丸)你體會到什么?(長征雖然艱難,但在紅軍眼里跟本就算什么。)
(自評:在體會“五嶺之逶迤,烏蒙之磅礴”時,出示五嶺、烏蒙的圖片,讓學生對五嶺、烏蒙有了一個表象的認識。在引導學生朗讀這兩句時,學生對五嶺之逶迤體會得還不夠深刻,比如可引導學生想象“紅軍行進在五嶺、烏蒙山上可能會遇到哪些艱難險阻?”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體會紅軍長征的艱難,這樣再來朗讀可能效果會好一些。另外,還要引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讀出氣勢。)
b、如果說“五嶺”和“烏蒙”是紅軍翻越“千山”的寫照,那么“金沙江”“和大渡河”就是紅軍涉過“萬水”的證明。自讀五、六句,看看哪幾個字深深觸動了你?
重點指導:“暖”、“寒”(說說你的想法,有什么體會。)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給人以溫暖的感受(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歡快心情);(出示圖片)大渡河上的鐵索橋只剩下十三根鐵索,就算是我們站在江邊就會有一種什么“寒”?當我們大渡橋岸邊,聽著怒吼的江水聲,你又感到了怎樣的“寒”?當你看到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播放影片片段,師深情介紹),同學們,當你目睹這激動地場面,你又有什么“寒”?(頸聯(lián)中的“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芭弊譁剀跋矏?,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自評:體會這個“暖”“寒”,可以說是這節(jié)課的高潮,通過引導學生看、聽、感,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感覺,由淺到深,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體會這個“暖”“寒”。教學中,找準了切入點,通過多次、多種方法的讀文把學生引向更深、更高的層次讀得投入,讀得“通透”。)
3、“盡開顏”寫三軍的歡笑,這是最后勝利即將到來的歡笑,以此作結,遂使全詩的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F(xiàn)。
4、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頸聯(lián)在結構上是怎樣的關系?首聯(lián)與尾聯(lián)在結構上又是怎樣的關系?(總分關系,頷聯(lián)承“千山”,頸聯(lián)承“萬水”)(總起與總收,革命英雄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的統(tǒng)一)
六、播放長征歌曲,以唱帶誦。
萬里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偉大壯舉,《七律·長征》是詩歌創(chuàng)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個字,負載著長征路上的千種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無論對革命史而言,抑或對詩歌史而論,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七、拓展閱讀
毛澤東在長征途中還寫下了許多詩。學生交流毛澤東描繪長征的詩詞,如《清平樂?六盤山》、《憶秦娥婁山關》等,進一步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幻燈出示《清平樂?六盤山》)
如今,我們已不再要走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了,但新的世紀,新的挑戰(zhàn),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仍然需要長征精神。讓我們踏著先人的足印,創(chuàng)造祖國更美好的明天!
(自評:為了達到高效的課堂效果,讀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重視和加強朗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我根據(jù)教學需要并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默讀、誦讀和背誦。作為古詩文的教學,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朗讀、背誦的指導更能達到很好的教學目的。)
七、作業(yè)
(一)、填空。
1.全詩是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的。
2.詩中寫到了紅軍經過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____和___兩詞夸張山勢的雄險,用___和___兩詞比喻五嶺和烏蒙山的渺小。
(二)、判斷。
1.“萬水千山”在詩中指一萬條河,一千座山。()
2.“等閑”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五嶺逶迤騰細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嶺山脈間翻騰著細小的浪花。()
4、讀“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時語氣要低沉一些。()
[自評:以往我們的語文教學,閱讀指導和作業(yè)是分開的,這堂課就是在精講的基礎上給學生留出最后幾分鐘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做作業(yè),當堂消化所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寶貴的時間進行面批面改,及時反饋,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課后反思:
《長征》是毛澤東同志為紀念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而作。作者以其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詩人豪放熱情的氣概,回顧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紅軍戰(zhàn)士英雄無畏和樂觀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的豪邁情懷。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共五十六個字。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我做了許多準備。
首先,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認真讀了毛澤東詩詞,了解寫作背景,充分與文本對話,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對于孩子來說,與這首詩的時代背景相差甚遠,理解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寫作背景,讓學生在課前搜集了有關長征的資料并進行了交流,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做了相應的補充,這樣,縮短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學生很快進入文本做了很好的鋪墊。
其次,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睆闹攸c詞語看出紅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接待轉正申請書
- 2025年日記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行走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安徽智能電網(wǎng)項目評估報告
- 向單位的申請書
- 電子商務的未來移動營業(yè)廳電商平臺的策略與布局
- 知識產權交易的監(jiān)管與政策支持
- 預算申請書范文
- 2025年開關連接器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電力工程建設中的智能化技術應用
- 小學英語 國際音標 練習及答案
- 優(yōu)秀班主任經驗交流課件-班主任經驗交流課件
- HP-DL380-Gen10-服務器用戶手冊
- 2023年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YB∕T 105-2014 冶金石灰物理檢驗方法
- 鉆石分級學-教學課件
- 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全)
- 初中英語 滬教牛津版 9A U7-1 Reading 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 課件
- 血液科品管圈匯報-PPT課件
- 騙提個人住房公積金檢討書
- E-learning平臺使用手冊(培訓管理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