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27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文物是鮮活的歷史。右側(cè)圖片所示文物透露出來的相關歷史信息是()A.原始居民的生活B.秦漢時期大一統(tǒng)C.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D.商周的青銅文明2、【題文】反抗外來侵略,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下列事件中,能反映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是A.設置臺灣府B.鄭成功收復臺灣C.平定大小和卓叛亂D.設置駐藏大臣3、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這里的“匈奴”指的是()A.金統(tǒng)治者B.遼統(tǒng)治者C.西夏統(tǒng)治者D.元統(tǒng)治者4、秦朝統(tǒng)一全國后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其中對后世地方行政機構建設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是()A.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車同軌,書同文C.廢分封,立郡縣D.焚書坑儒5、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的數(shù)十年間,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jīng)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為富饒的“天府之國”?!疤旄钡挠蓙碇苯拥靡嬗冢ǎ〢.都江堰的修建B.商鞅變法的實行C.兵馬俑的修建D.牛耕的推廣6、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下列有關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是()A.西漢時,煉丹家發(fā)明了火藥B.北宋時,畢昇在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活字印刷術C.唐朝時,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D.東漢時,蔡倫總結(jié)前人的經(jīng)驗,發(fā)明了造紙術7、“人們一說起中國發(fā)現(xiàn)的遠古人類化石,沒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毕铝嘘P于北京人的敘述,錯誤的是()A.他們是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人類B.他們依然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征C.他們已懂得用火燒烤食物D.他們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識圖回答問題:(8分)(A)上圖1是__________居民房屋復原圖,上圖2是__________原始居民屋復原圖.(B)圖1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____________,圖2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______________。9、西漢時期;中央加強了對邊疆的控制和管理;

請在圖中的方框內(nèi)填出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

A.西漢都城長安。

B.西域都護府駐所。

C.益州郡駐所。10、東周分____與____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____年到公元前____年。11、歷史上的“戰(zhàn)國七雄”指的是齊、______、秦、______、______、魏、韓七個國家。12、后周大將趙匡胤發(fā)動兵變,建立北宋的事件是______.13、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和______的矛盾。14、“將都城遷到洛陽,學漢語、穿漢服、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與漢通婚?!边@些措施講述的是______改革。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他任用伊尹為相,通過改革,使齊國國富兵強。()16、戰(zhàn)國時期墨家主張實行“仁政”,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17、判斷題(正確的劃√錯誤的劃×)秦長城的起止點是西起臨洮,東到遼東。()18、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是《三國演義》。()19、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國的驕傲,毛澤東因此把他稱為“一代天驕”。20、220年,曹操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魏。(對的填T,錯誤的填F)()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1題,共3分)21、小莊在歷史小論文中寫道“半坡原始居民吃的是小米飯;住的是干欄式房屋”。

錯誤:______

理由:______。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4題,共12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

材料二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度龂尽ぶT葛亮傳》材料三三國鼎立形勢圖:

(1)材料一詩中曹操的“壯心”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紹”,這是指哪次戰(zhàn)役?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戰(zhàn)役是什么?此次戰(zhàn)役的的勝利方是誰?以上兩次戰(zhàn)役的共同特點是什么?(3)三國鼎立結(jié)束了東漢末年諸侯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為西晉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請根據(jù)材料三《三國鼎立形勢圖》正確填寫三國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23、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tǒng)一時期,也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這一時期的帝王采取的措施在歷史上影響深遠。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中國國力持續(xù)發(fā)展,威名遠揚。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行的一次慶功宴上對群臣說:“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因為)有諸侯”——《史記?秦始皇本紀》(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認為春秋戰(zhàn)國以來,天下戰(zhàn)爭不斷的根源在于分封制,因此,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秦始皇實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漢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諸侯王,目的是讓他們鎮(zhèn)守四海,拱衛(wèi)天子??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諸侯王逐漸在封國內(nèi)各自為政,不聽天子詔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禮儀車駕,時刻圖謀舉兵奪取皇位?!私贪娉踔袣v史教材(2)材料二反映了西漢初年諸侯勢力強大,威脅中央政權的現(xiàn)象,為了解決該問題,漢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同時,為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jiān)督,漢武帝還建立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3)材料三的兩幅圖片反映了秦朝和西漢統(tǒng)一貨幣的政策,請回答秦始皇和漢武帝分別下令鑄造什么貨幣?

材料四:“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異)方,指意不同,人君就無法維持統(tǒng)一。諸不在六藝(六經(jīng))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薄偈妫?)根據(jù)材料四,為加強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議?為培養(yǎng)皇帝需要的人才,漢武帝創(chuàng)辦了哪所學校?材料五:(5)材料五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路線圖,請指出它的出發(fā)點A是哪里?最早出使西域,為開辟絲綢之路作出貢獻的人物是誰?2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度毡緯o》材料二: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jīng)的傳奇故事,一條由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族胸襟開放,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貿(mào)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國家。(1)唐朝時許多國家與中國交往頻繁關系密切,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些國家?(2)唐朝時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他和他的弟子設計建造的哪一建筑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3)材料二中的僧人指的是誰?他將親身見聞寫成哪本書?(4)宋朝時期設置的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是什么?中國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25、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之一。在造紙術發(fā)明以前;我國通常用竹術筒或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竹木簡笨重,帛的價格昂貴?!安虃惣垺痹靸r低廉,攜帶方便由于紙的發(fā)明,引發(fā)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和日常生活起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材料二:(圖2)他生活在漢武帝時代;父親是史官。他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愛好文史,年輕時去各地尋訪了許多名勝古跡。父親死后,他繼承父業(yè)做了史官,利用國家藏書處,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由于觸怒了漢武帝遭受“腐刑”,獲救出獄后,仍舊發(fā)奮著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終于成書。

(1)根據(jù)材料一說出這種“蔡倫紙”有何優(yōu)點?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如今人們提倡用“再生紙”(將廢舊紙張或紙制品回收,經(jīng)過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質(zhì)量標準的紙),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誰?“書”指的是什么書?此書有何歷史地位?

(4)材料一、二中兩位偉人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試題分析: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志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fā)展水平??键c:人教新課標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燦爛的青銅文明?!窘馕觥俊敬鸢浮緿2、B【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朝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鄭成功收復臺灣反抗的是荷蘭殖民者的統(tǒng)治,A.設置臺灣府;C.平定大小和卓叛亂、D.設置駐藏大臣都是清政府維護國家統(tǒng)一采取的重大措施,故答案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鄭和下西洋與戚繼光抗倭【解析】【答案】B3、A【分析】“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金統(tǒng)治者。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領導的軍隊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檜害怕抗金力量不斷壯大,害怕威脅到自己的統(tǒng)治,以所謂的“謀反”罪殺害了岳飛。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窘馕觥緼4、C【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措施。題干提供了關鍵信息“地方行政機構”,結(jié)合課本所學分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A項屬于加強中央集權的中央政府機構;B屬于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D屬于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故答案為C??键c: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秦王掃六合”【解析】【答案】C5、A【分析】【分析】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中游修筑了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都江堰的相關知識點。6、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點。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fā)明的。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就有火藥配方的記載;繼雕版印刷之后,畢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東漢時候,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窘馕觥緽7、A【分析】本題考查了遠古北京人的體貌特征與生產(chǎn)生活狀況。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他們使用打制的石器,過群居生活,主要靠采集和狩獵為生,會使用天然火;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故選A。

【解析】A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試題分析:(A)根據(jù)圖片房屋結(jié)構圖可以判定:圖一房屋結(jié)構屬于半地穴式,一部分在地上,一部分在地下,適應了北方地區(qū)干燥寒冷的氣候特點,是半坡居民房屋;圖二屬于干欄式建筑,這種建筑能夠通風防潮,適應了江南地區(qū)多雨、潮濕、炎熱的氣候特點,是河姆渡居民房屋。(B)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一半坡居民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粟;而河姆渡居民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水稻。考點: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識圖能力和對基本史實的識記能力,屬基礎題。通過遺址遺物還原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解析】【答案】(A)半坡;河姆渡(B)粟;水稻9、略

【分析】

本題考查西漢的重要史實.

本題考查西漢的重要史實,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據(jù)圖片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史稱西漢.漢朝時把今天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的地方稱為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今四川地區(qū)在西漢時屬于益州郡,益州郡駐所是今天的四川成都.故圖中的方框由上至下依次填B、A、C.

故答案為:

10、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齊桓公稱霸史實的識記。依據(jù)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第一子目齊桓公稱霸中的內(nèi)容:“東周分春秋與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笨芍?,故填春秋戰(zhàn)國770476??键c:齊桓公稱霸【解析】【答案】春秋戰(zhàn)國77047611、略

【分析】戰(zhàn)國七雄指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巧記其具體方位的口訣為東南西北到中央.

故答案為:

楚;燕、趙.

本題考查了戰(zhàn)國七雄.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戰(zhàn)國七雄的諸侯國.【解析】楚;燕;趙12、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了北宋,取代后周.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陳橋兵變”.

故答案為:

陳橋兵變.

本題考查的是北宋建立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了學生的歷史知識再現(xiàn)能力.【解析】陳橋兵變13、略

【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伴隨著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等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井田制被破壞,奴隸制度逐步瓦解,出現(xiàn)了封建制的生產(chǎn)方式,戰(zhàn)國時期,各國經(jīng)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tǒng)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tǒng)治,地主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故答案為:

地主階級;農(nóng)民階級.

本題考查我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知道地主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的矛盾成為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主要矛盾.【解析】地主階級;農(nóng)民階級14、北魏孝文帝【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495年孝文帝遷都洛陽,為革除鮮卑舊俗,開始進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漢化措施,采用漢姓,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改穿漢服,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貴族服飾;學習漢語,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提倡與漢人通婚,鼓勵鮮卑貴族與漢貴族聯(lián)姻;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yǎng)老的風氣等。

故答案為:

北魏孝文帝。

本題考查孝文帝改革;北魏建立后;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也為了學習和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孝文帝進行了改革。改革的內(nèi)容包括遷都洛陽;改漢姓、穿漢服、學漢語、通漢婚。這些措施的最大的作用是促進了民族融合。

本題是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識記孝文帝改革的內(nèi)容是關鍵?!窘馕觥勘蔽盒⑽牡廴⑴袛囝}(共6題,共12分)15、×【分析】【分析】春秋時期;齊國盛產(chǎn)魚鹽,經(jīng)濟富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不是齊桓公的宰相。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春秋五霸。16、×【分析】本題考查墨子的思想。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動以大欺小,倚強凌弱的侵略戰(zhàn)爭,支持正義戰(zhàn)爭,反對各國相互攻伐兼并、殘害生命。他還提出要選賢能的人治理國家,并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jié)儉?!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是儒家代表孟子提出的。本題是錯誤的,故選F?!窘馕觥縁17、√【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長城的相關知識,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修筑了秦長城,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所以本題是正確的??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秦王掃六合【解析】【答案】正確18、×【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是《三國演義》?!军c評】《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地位是易混知識點。19、×【分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本句表述是錯誤的,正確的表述應為: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是蒙古族和中國的驕傲,毛澤東因此把他稱為“一代天驕”。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

【點評】本題考查成吉思汗相關知識,屬識記層面要求,難度不大。20、×【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魏國建立相關知識。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故答案錯誤?!窘馕觥縁四、改錯題(共1題,共3分)21、略

【分析】半坡原始居民吃的是小米飯;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是黃河流域原始農(nóng)耕的典型代表.住干欄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故答案為:

錯誤:半坡原始居民干欄式房屋.

理由: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欄式房屋.

本題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情形.

本題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情形.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半坡原始居民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欄式房屋五、材料題(共4題,共12分)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曹操詩詞的理解?!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北憩F(xiàn)了曹操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fā)了他那變革現(xiàn)實、統(tǒng)一國的豪情壯志。故這里的“壯心”指的是統(tǒng)一北方。(2)本題考查的是三國鼎立前群雄爭霸的相關戰(zhàn)爭。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紹”反映的是發(fā)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zhàn),此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從而奠定了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第二問,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戰(zhàn)役是赤壁之戰(zhàn)。公元208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fā)起荊州戰(zhàn)役,然后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lián)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以少勝多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第三問,兩場戰(zhàn)爭共同特點明顯是以少勝多或以弱勝強。(3)本題主要考查魏、蜀、吳的地理位置??疾閷W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識圖能力。根據(jù)材料四《三國鼎立形勢圖》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趁機攻取四川,因而A為蜀,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地位得到鞏固,因而B為吳,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占據(jù)黃河流域,220年,曹操病死,曹丕自立為王,國號魏,因而C是魏。?【解析】(1)統(tǒng)一北方(2)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以少勝多或以弱勝強(2)蜀、吳、魏。23、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縣制。秦統(tǒng)一后,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郡縣制。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nèi)又分若干縣??h以下設鄉(xiāng)、里等基層行政機構。秦朝通過郡縣制,實現(xiàn)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國的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中。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2)本題主要考查了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西漢初年諸侯勢力強大,威脅中央政權的現(xiàn)象,為了解決該問題,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允許諸侯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從而使諸侯國越分越小,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為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jiān)督,漢武帝還建立了刺史制度。漢武帝時為監(jiān)察地方,全國分13州,設置刺史。(3)本題主要考查了秦朝和西漢統(tǒng)一貨幣的相關內(nèi)容。材料三圖片一反映了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貨幣為圓形方孔錢。圖片二是漢武帝時期統(tǒng)一鑄造的五銖錢。

(4)本題主要考查了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思想措施。為加強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措施。并且在長安設立太學,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5)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和張騫通西域的相關內(nèi)容。漢代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的大秦。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通西域,奠定了我國對新疆地區(qū)的管轄和開發(fā)基礎,后來,西漢設置了西域都護。張騫通西域后,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開始發(fā)展起來,為開通“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

【解析】(1)郡縣制。(2)頒布“推恩令”;刺史制度。(3)圓形方孔半兩錢;五銖錢。(4)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太學。(5)長安;張騫。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唐對外交往的史實。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邀請,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設計了日本的唐招提寺,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新羅物產(chǎn)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唐朝時,中國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艱難,矢志不移,辛勤講學,回國后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2)本題主要考查鑒真東渡。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邀請,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鑒真不僅把律宗傳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繪畫等藝術也傳到了日本,為傳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日本現(xiàn)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鑒真和弟子創(chuàng)建的。(3)本題主要考查玄奘西游。唐朝時,中國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唐太宗時期玄奘千里迢迢,不畏艱難,矢志不移,辛勤講學,回國后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4)本題主要考查宋朝時期設置的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市舶司是唐以來設置的管理對外事務的政府機構。唐代僅有廣州一處設立,負責對外事務。北宋又增設了杭州、明州、泉州等,使外貿(mào)規(guī)模成倍擴大。宋代的市舶司類似于近代海關,而權力較大。商船出海,必須向它申請、具保才能起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