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F/wKhkGWemDl6AAxOVAAG8KXwfMy8080.jpg)
![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F/wKhkGWemDl6AAxOVAAG8KXwfMy80802.jpg)
![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F/wKhkGWemDl6AAxOVAAG8KXwfMy80803.jpg)
![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F/wKhkGWemDl6AAxOVAAG8KXwfMy80804.jpg)
![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F/wKhkGWemDl6AAxOVAAG8KXwfMy808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
卜化學實驗基礎與綜合實驗探究
[考綱要求]1.了解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能識別化學品標志,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3.掌握常見物質的檢驗、分離
和提純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4.掌握常見離子的檢驗。5.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
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6.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反應原理、儀器和收集
方法)。7.根據(jù)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設計實驗方案;(2)正確選用實驗裝置;(3)
掌握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4)預測或描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或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論;
(5)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考點一化學實驗基礎知識——突破實驗選擇題
H核心回扣
(一)基本儀器與基本操作
1.儀器的識別
(1)用作容器或反應器的儀器
①試管②蒸發(fā)皿③坨琳④圓底燒瓶⑤平底燒瓶
⑥燒杯⑦蒸儲燒瓶⑧錐形瓶⑨集氣瓶⑩廣口瓶
?燃燒匙
⑵用于分離、提純和干燥的儀器
(=]c
(=)C
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計量儀器
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溫度計⑤托盤天平
(4)其他儀器
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膠頭滴管
2.儀器的簡單組裝
(1)物質分離、提純裝置
⑦減壓過濾
思維模型
物質分離、提純是通過恰當?shù)姆椒▽⒒旌衔镏懈鹘M分分開,得到純凈的物質,各組分薪保留
下來,且與原來狀態(tài)相同。具體解題模型如下:
(2)可作為冷凝或冷卻的裝置.
3.熟記十五大基本操作
(I)測定溶液pH的操作
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干燥潔凈的表面皿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到pH試
紙中央,待變色穩(wěn)定后再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對應的pH。
(2)沉淀劑是否過量的判斷方法
3
①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xù)滴加少量沉淀劑,若無沉淀產生,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否則沉
淀劑不過量。
②靜置,取適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潔凈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與沉淀劑作用產生沉淀的試劑,
若產生沉淀,證明沉淀劑已過量,否則沉淀劑不過量。
(3)洗滌沉淀操作
將蒸儲水沿著玻璃棒注入過濾器中至浸沒沉淀,靜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復2?3次即可。
(4)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xiàn)象,證明沉淀已經(jīng)洗凈。
(5)容量瓶檢漏操作
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掘住瓶寒,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
來,觀察瓶塞周圍有無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將瓶正立并將瓶塞旋轉180。后塞緊,把容量瓶
倒立過來,再檢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將活塞旋轉180。,重復上述操作。如果仍不漏水,即可
使用。
②堿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
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輕輕擠壓玻璃球,放出少量液體,再次觀察滴定管是否漏水。如果
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7)滴定管趕氣泡的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將滴定管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開活塞使溶液沖出,從而使溶液充
滿尖嘴。
②堿式滴定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傾斜,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玻璃珠,使溶
液從尖嘴流出,即可趕出堿式滴定管中的氣泡。
(8)裝置氣密性檢查
①簡易裝置:將導氣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氣體),用手捂熱試管,觀察現(xiàn)象。若導管口有氣
泡冒出,冷卻到室溫后,導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有長頸漏斗的裝置(如下圖):用止水夾關閉燒瓶右側的導氣管,向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水,
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過一?段時間后,若漏斗中的液柱高度不變化,則裝
置氣密性良好。
4
[答題模板1
形成密閉體系一^杲作一^描述現(xiàn)象一^得出結論
(9)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
①氯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
②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小試管的氣體,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移近
火焰,放開手指,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若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說明
氣體純凈。
③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火,則氣體已收集滿。
④氨氣驗滿: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氣體已收集滿。
⑤氯氣驗滿: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氣體已收集滿。
(10)焰色反應的操作
先將鉗絲蘸取鹽酸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反復幾次,直到與酒精燈火焰顏色接近為止。然后
用鉗絲蘸取少量待測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若呈黃色,則說明溶液中
含Na.;若透過藍色鉆玻瑙觀察到火焰呈紫色,則說明溶液中含K+。
(11)萃取分液操作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頂住塞子,左手握住活
塞部分,將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在漏斗下面放一個小燒杯,先打開上口
塞子再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層液體從下口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從上門倒出。
(12)濃H2s04稀釋操作
將濃H2sO’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3)粗鹽的提純
①實驗室提純粗鹽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取樣、溶解、沉淀、過濾、蒸發(fā)、結晶。
②若過濾時發(fā)現(xiàn)濾液中有少量渾濁,從實驗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過濾時漏L中液
面高出濾紙邊緣、玻璃棒靠在單層濾紙?邊弄破濾紙。
(14)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向煮沸的蒸儲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h溶液,當溶液變?yōu)榧t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15)從某物質稀溶液中結晶的實驗操作
①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蒸發(fā)一結晶一過濾。
5
②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或帶結晶水的: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一過濾。
(二)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1.常見陰離子的檢驗
(1)利用酸堿指示劑檢驗
「滴人酚配溶液,溶液變紅色
OH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色
(2)利用鹽酸和其他試劑檢驗
COr:加入BaCk或CaCb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溶解,并放出無色無味的
氣體。
SOS-:先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SOT:加入BaCb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放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且能使品紅
溶液褪色的氣體。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檢驗
一硝酸酸化一白色沉淀
Br~-?的硝酸銀一淺黃色沉淀
r—?溶液一黃色沉淀
(4)利用某些特征反應檢驗
F: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變藍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層呈紫紅色)。
2.常見陽離子的檢驗
H'一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
Cu2+——產生藍色沉淀
-Fe3+——產生紅褐色沉淀
先產生白色沉淀?然后迅速變成
用Na()Hb灰綠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
溶液檢驗一Q產生白色沉淀.繼續(xù)加入Na()H
溶液,白色沉淀又會溶解
.共熱生成能使?jié)駶镜募t色石茶試
一'’一紙變藍的氣體
K+——火焰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
焰色反應
Na-----火焰呈黃色
山―人—Fc3+——加入KSCN溶液呈紅色
特殊檢_
驗法一]一加入KSCN溶液無現(xiàn)象.滴加新制
—F---
氯水或雙氧水后溶液呈紅色
6
3.離子檢驗實驗操作的答題模板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取樣,加入……今有……生成"……含有……
例如:檢驗某溶液中含有Fe?+而不含F(xiàn)e3+的方法是取適量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加幾滴
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向溶液中滴加幾滴H?02(或新制氯水),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溶
液中含有Fe?+而不含F(xiàn)e3\
4.常見氣體的檢驗
氣體化學檢驗方法或思路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02
N0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點燃時火焰呈淡藍色,燃燒產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將氣體通過灼
CO
熱的CuO,CuO由黑色變成紅色,且氣體產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繼續(xù)通入又可變澄清;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CO2
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使酸性而缽
SO2
酸鉀溶液褪色
通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并產生氣泡,液面上方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水溶液
NO2
顯酸性;使?jié)駶櫟腒I-淀粉試紙變藍
Ch使?jié)駶櫟腒I-淀粉試紙變藍
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靠近濃氨水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Ch
HC1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NH3使?jié)駶櫟募t色石潴試紙變藍;使酚酬溶液變紅;靠近濃鹽酸時冒白煙
點燃有明亮的火焰,并冒黑煙,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酸
CH=CH
22性高鋸酸鉀溶液、濱水、濱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有機物檢驗方法或思路
鹵代燃首先加NaOH溶液并加熱,其次加稀硝酸中和堿液,最后滴力口AgNCh溶液
可使有黑色氧化膜的灼熱銅絲變得光亮(生成銅),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
乙醇
體(乙醛);與金屬鈉能夠平緩地反應,產生氫氣
與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反應形成銀鏡;與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反應生
醛、葡萄糖
成紅色沉淀(CuQ)
粉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酯與滴有酚釀的稀NaOH溶液共熱,紅色逐漸消失
7
淀粉溶液遇碘變?yōu)樗{色
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加濃硝酸并微熱,顏色變黃(含苯環(huán)結構的蛋白
蛋白質
質用此法)
6.常見易錯的物質、離子檢驗舉例
填寫下列表格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結論判斷解釋
用伯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反一定是鈉鹽,該溶液
(1)
應,火焰呈黃色中一定不含K1
向乙醇中加入濃硫酸,加熱,溶
(2)液變黑,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該氣體是乙烯
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
(3)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T試溶液X中無NH;
管口,試紙不變藍
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
(4)Y是
氣體Y,試紙變藍
將某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
(5)該氣體一定是SO2
褪色
向溶液Y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
(6)Y中一定含有sor
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往中滴入酸性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
CH2=CHCHO
(7)
KMnCh溶液,溶液褪色雙鍵
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
(8)X一定是濃鹽酸
X有白煙產生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
(9)該溶液中一定含F(xiàn)e2+
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
將SO2氣體通入Ba(NO3)2溶液
(10)該沉淀一定是BaSO3
中,生成白色沉淀
將SO2氣體通入BaCh溶液中,
(11)SO2和BaCb不反應
無明顯現(xiàn)象
將Fe(NO3)2樣品溶于稀硫酸,滴Fe(NO3)2晶體已氧化
(12)
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變質
8
答案(1)錯也可能含K+,檢驗K+要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若火焰呈紫色說明含有鉀元素,
否則不含有
⑵錯揮發(fā)出的乙陪、生成的乙烯及副反應生成的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錯NH.3極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不加熱時N%不會逸出
(4)錯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的是具有強氧化性的氣體,Y可能是C5也可能是。3、NO?等
氣體
(5)錯。3、CL等也能使品紅褪色
(6)錯若溶液Y中含有SOT,滴加稀硝酸時能被氧化成SOI,加入BaCk也會有白色沉淀
產生;若溶液中含有Ag+,也會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7)錯碳碳雙鍵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鐳酸鉀溶液褪色,故用KMnO。溶液無法證明有機物中
含有碳碳雙鍵
(8)錯只要是揮發(fā)性的濃酸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都能產生白煙,濃鹽酸、濃硝酸都符合
(9)止確Fe2’的檢驗方法正確
(10)借H2s0.3是中強酸,電離出的H+與溶液中的NO,能將SOF氧化成SOU,故該白色沉
淀是BaSO4
(11)正確H2s是中強酸,而HCI是強酸,不能由中強酸制強酸
(⑵錯在Fe(NO3)2中加入稀硫酸后,能被H、NO“兩者同時存在相當于HNCh)氧化
成Fe產而干擾實驗
(三)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1.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基本原理
⑴四原則
①不增:不得引入新雜質;②不減:盡量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③易分:使被提純或分離的
物質跟其他物質易分離;④易復原:被提純的物質要易被還原。
⑵三必須
①除雜試劑必須過量;②過量試劑必須除盡(除去過量試劑帶入的新雜質,同時注意加入試劑
的順序);③選擇最佳的除雜途徑。
2.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常用方法
(1)升華法;(2)過濾法:⑶蒸儲法;(4)萃取分液法;(5)洗氣法;(6)燃燒法。
3.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常見類型
(I)“固+固”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9
(2)“固+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3)“液+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4)“氣+氣”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I1
4.常見混合物的除雜舉例
(I)常見固體混合物的除雜
固體混合物(括號內為雜質)除雜試劑分離方法
Na2COXNaHCO3)加熱(固體時)或加適量NaOH(液體時)
NaHCO3(Na2CO3)CO2和H2。
加熱分解
NaCI(NH4Cl)—
FeCl2(FeCl3)過量鐵粉過濾
FeCh(FeCl2)Ch
加熱升華
l2(SiO2)
FezO.KAkCh)過量NaOH溶液過濾
NH4Cl(FeCl3)適量氨水過濾
KNO3(NaCl)丞結晶、重結晶
炭粉(CuO)稀鹽酸過濾
鎂粉(鋁粉)過量NaOH溶液過濾
鐵粉(鋁粉)過量NaOH溶液過濾
(2)常見混合氣體的除雜
混合氣體(括號內為雜質)除雜試劑分離方法
H2(NH3)濃硫酸洗氣
CI2(HCI)飽和NaCl溶液洗氣
飽和NaHCC>3溶液洗氣
CO2(HCI)
10
飽和溶液洗氣
CO2(SO2)NaHCCh
CO2(CO)灼熱CuO
CO(CO2)石灰乳或NaOH溶液洗氣
洗氣
NO(NO2)水
N2(O2)灼熱銅網(wǎng)
「水
CH4(C2H4)洗氣
酸性高鎰酸鉀和石灰乳
注常見氣體除雜裝置
圖IV為冷凝除雜,如除去S02中的SO3氣體;C02中的H2c2。4氣體等。
角度一儀器識別與基本操作
1.(2018?全國卷in,10)下列實驗操作不當?shù)氖牵ǎ?/p>
A.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出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
B.用標準H。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猷為指示劑
C.用伯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燃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
D.常壓蒸儲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
2.(2018?全國卷II,13)下列實驗過程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編號實驗目的實驗過程
稱取4.0gNaOH固體于燒杯中,加入少量
A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
蒸儲水溶解,轉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向盛有2mL黃色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加
B探究維生素C的還原性
濃的維生素C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向稀鹽酸中加入鋅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
C制取并純化氫氣
過NaOH溶液、濃硫酸和KMnO4溶液
向2支盛有5mL不同濃度NaHSOs溶液的
D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試管中同時加入2mL5%比。2溶液,觀察
實驗現(xiàn)象
11
3.(2017?全國卷in,9)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整初始
A取20.00mL鹽酸
讀數(shù)為30.00mL后,將剩余鹽酸放入錐形瓶
B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測定醋酸鈉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試紙上
配制濃度為0010mol-L-1的稱取KMnCh固體0158g,放入100mL容量
D
KMnO4溶液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4.(2016?全國卷II,13)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制備Fe(OH)3膠體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FeCb溶液中
B由MgCb溶液制備無水MgCh將MgCL溶液加熱蒸干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D比較水與乙醇中氫的活潑性分別將少量鈉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燒杯中
5.(2016?全國卷川,9)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
A配制稀硫酸先將濃硫酸加入燒杯中,后倒入蒸儲水
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產生的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管
C濃鹽酸與MnCh反應制備純凈Cl2氣體產物先通過濃硫酸,后通過飽和食鹽水
先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機層,后從上口倒出
DCCL萃取碘水中的L
水層
角度二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
6.(2019?江蘇,5)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經(jīng)水濕潤的pH試紙測量溶液的pH
B.將4.0gNaOH固體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mo卜口NaOH溶液
C.用裝置中蒸干AlCh溶液制無水AlCh固體
D,用裝置乙除去實驗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12
7.(2019?天津,4)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能達到目的的是()
角度三簡單實驗方案的分析、設計與評價
8.(2019?全國卷II,10)下列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向盛有酸性高錦酸鉀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足
A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靜置后溶液分層
量的乙烯后靜置
B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集氣瓶中產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生
向盛有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
C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溶液變渾濁
稀鹽酸
向盛有FeCb溶液的試管中加過量鐵粉,
D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后溶液顏色不變
充分振蕩后加1滴KSCN溶液
9.(2019?全國卷HI,12)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目的實驗
A制取較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將C12通入碳酸鈉溶液中
B加快氧氣的生成速率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
D制備少量二氧化硫氣體向飽和亞硫酸鈉溶液中滴加濃硫酸
10.(2019?江蘇,13)室溫下進行下列實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結論
向X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振蕩,
AX溶液中一定含有Fe?.
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向濃度均為0.05mol-L_1的NaLNaCl混
B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Ch溶液,有黃色Ksp(AgI)>Ksp(AgCl)
沉淀生成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兒滴嗅水,振蕩,
CBn的氧化性比b的強
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顯藍色
電離出酎的能力比
D用pH試紙測得:CH3COONa溶液的pHHNO?
13
約為9,NaNCh溶液的pH約為8CH3coOH的強
",
11.(2019?北京,11)探究草酸(H2c2O4)性質,進行如下實驗。(已知:室溫下,0.1molLH2C2O4
的pH=1.3)
實驗裝置試劑a現(xiàn)象
①Ca(0H)2溶液(含酚?。┤芤和噬?,產生白色沉淀
②少量NaHCCh溶液產生氣泡
/
/=
③:—?酸性KMnOd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④C2H50H和濃硫酸加熱后產生有香味物質
由上述實驗所得草酸性質所對應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H2c2。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I+2H2O
B.酸性:H2c2Oa>H2co3,NaHCO3+H2C2O4=NaHC2044-CO2t+H2O
C.H2c2O4有還原性,2MnOl+5C2O/+l6H+=2Mn2'+l0CO2f+8H2O
D.H2c2O4可發(fā)生酯化反應,HOOCCOOH+2c2H50H“:漱C2H5OOCCOOC2H5+2H2O
題組一直敘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的廢棄物不得隨地亂丟,應丟入水槽
B.給玻璃儀器加熱,都要墊石棉網(wǎng),以防儀器炸裂
C.金屬鈉可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
D.電器設備所引起的火災,能用四氯化碳滅火,不能用泡沫滅火器
2.下列各項實驗的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硫酸溶液的pH
B.金屬鈉著火時可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C.可用硫酸鑒別碳酸鈉、硅酸鈉和硫酸鈉
D.蒸發(fā)操作中,將蒸發(fā)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墊上石棉網(wǎng)加熱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中量筒是必需儀器
B.實驗室中,盛裝NaOH溶液的試劑瓶用橡膠塞
C.某未知液中加稀NaOH溶液,沒有產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該未知液
中不含NH;
D.用pH試紙測定某溶液的pH時,需預先用蒸儲水濕潤pH試紙
14
題組二儀器組合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4.下列操作及其描述錯誤的是()
A.①為萃取時的振蕩操作,振蕩過程中應打開活塞放氣
B.②為酸式滴定管排氣操作,排氣后記錄初始讀數(shù)
C.③為聞氣體氣味的操作,無論有毒無毒都不能將鼻孔湊近瓶口
D.④為配制溶液過程中搖勻的操作,搖勻后如果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也不能再加水
5.(2019?煙臺市高三3月高考診斷性測試)關于下列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裝置①用于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
B.裝置②用于吸收HC1氣體,能夠防止倒吸
C.裝置③可用于分解NEQ制備NHj
D.裝置④既可收集CO?乜可收集H2
6.(2019.欽州高三4月綜合能力測試)卜.列四套裝置用于實驗室制二氧化硫并回收硫酸銅的實
驗,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15
7.下列有關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
B.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
C.用裝置丙制備用于氧化浸泡液中「的Cl2
D.用裝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尾氣
題組三表格實驗中邏輯關系的考查
8.(2019?銀川高三質量檢測)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將硫酸酸化的比。2滴入
A溶液變黃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強
Fe(NO3)2溶液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滴入KSCN后溶液變原FeSCh溶液已被空氣
B
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為紅色中氧化變質
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無水乙
C有刺激性氣味產生乙醇發(fā)生取代反應
醇的試管中
將NaAIO2溶液力口入NaHCOi溶A1O2結合H-能力比
D有白色沉淀生成
液中c(r強
16
9.(2019?唐山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沖刺)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結論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
AKsp(AgBr)vKp(AgCl)
產生淡黃色沉淀(AgBr)
向藍色石蕊試紙上滴加新制氯水,試紙邊緣呈紅色,中氯水既有酸性又有還
B
間為白色原性
相同條件下,分別測量0.1mol」]和0。mol」1醋酸醋酸濃度越大,電離
C
溶液的導電性,前者的導電性強程度越大
取5mL0.1moiL'KI溶液,加入1mL0.1mol-L'FeCh
F/+與「所發(fā)生的反
D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層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成
應為可逆反應
紅色
(一)儀器組合型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1.下列圖示實驗正確的是()
2.用下列裝置完成相關實驗,合理的是()
17
A.圖①:驗證H2c。3的酸性強于H2SiO3
B.圖②:收集CO2或NH3
C.圖③:分離Na2cCh溶液與CH3coOC2H5
D.圖④:分離CH3cH20H與CH3coOC2H5
3.用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圖①裝置——Cu和稀消酸制取NO
B.圖②裝置?檢驗乙烘的還原性
C.圖③裝置實驗室制取澳茶
D.圖④裝置——實驗室分離CO和C02
4.下列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鹵化銀沉淀的轉化
口
口
B.配制FeCb溶液
I---------)
C.淀粉在不同條件下水解
18
0c
(=)c
D.探究石灰石與稀鹽酸在密閉環(huán)境下的反應
?----->
(=>
5.用卜.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匚
匚
A.清洗銅與濃硫酸反應后有殘液的試管
匚二
匚二
B.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中,左圖為定容時的操作
_[
用左圖裝置制取金屬缽
D.左圖裝置為制備并用排氣法收集NO氣體的裝置
6.依據(jù)反應2KIO3+5SO2+4H2O=L+3H2so4+2KHSO4(KK)3過量),利川下列裝置從反
應后的溶液中制取碘的CCL溶液并回收KHSC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取SO2B.還原IO,
19
/R
C.從水溶液中提取KHSO4D.制L的C04溶液
7.利用廢蝕刻液(含F(xiàn)eCb、C11CI2及FeCh)制備堿性蝕刻液[CiKNHgCb溶液]和Fed36Hq
的主要步驟;用IIzO2氧化廢蝕刻液,制備氨氣,制備堿性坦刻液[CUC12+4NHS=CU(NH_.)4C12],
固液分離,用鹽酸溶解沉淀并制備FeCh6H2O,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制備N%B.制備CU(NH3)4C12升
得至ljFe(OH)3
二二
二二
C.分離CU(NH3)4C12D.將FeCb溶液蒸干
溶液和Fe(OH)3制備FeCI3-6H2O
(二)表格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1.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噪作現(xiàn)象結論
測定常溫時同濃度的HCOONapH(HCOONa)弱酸的酸性:
A
溶液、NaQO溶液的pH<pH(NaC10)HCOOH>HC1O
向1mL1moIL_1的NaOH溶
液中加入5mL2mol-L1的
B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X不是葡萄糖
C11SO4溶液,振蕩后再加入
0.5mL有機物X,加熱
把燒的紅熱的Cu絲伸入盛滿
C產生大量藍綠色的煙Cu在Cb中能燃燒
。2的集氣瓶中
D在試管中加入1mLO.lmol-溶液顏色變淺H+能抑制Fe3+的水解
20
L」的FeCb溶液,再加入1mL
0.5molL1的鹽酸
2.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結論
加熱石蠟后生成的氣體能使酸性高鋅酸鉀溶液加熱石蟒產生的氣體一定是
A
褪色乙烯
向飽和硼酸溶液中加少量NaHCCh粉末,無氣泡
B酸性:碳酸,硼酸
冒出
向MgCL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
CKsp[Cu(OH)21<ArsP[Mg(OH)2]
淀生成,再滴加CuCb溶液,又有藍色沉淀生成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共熱,冷卻后再加入新制
D淀粉沒有發(fā)生水解
Cu(OH”懸濁液,加熱,無磚紅色沉淀生成
3.下列日口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結論
向3mL0.1mol-L「AgNCh溶液中先加入4~5滴
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后出現(xiàn)黃色
A0.1mol-L-1NaCl溶液,再滴加4?5滴0.1moi-
沉淀,說明Ksp(AgCl)>Ksp(AgD
L
向2支盛有5mL不同濃度的Na2s2。3溶液的試管
B中同時加入5mLO.lmol-L-|硫酸溶液,記錄出現(xiàn)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渾濁的時間
其他條件相同,測定等濃度的HCOOK和K2s溶比較Ka(HCOOH)和Ka2(H£)的
C
液的pH大小
向可能含有CsO、FsCh紅色固體①中加入足量
稀硫酸溶解,有紅色固體②生成,再滴加KSCN不能說明紅色固體①中不含
D
溶液,溶液不變紅FeiO3
+2+
(已知:CU2O+2H=CU+CU+H2O)
4.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結論
向等體積等濃度的鹽酸中分別加入ZnS和CuS,ZnS溶
AKp(CuS)VKsp(ZnS)
解而CuS不溶解
將Fe(NCh)2樣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
B樣品已變質
變?yōu)榧t色
21
加熱盛有少量NH4HCO3固體的試管,試管口處潤濕的
CNH4HCO3顯堿性
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常溫下,測得0.1molL_1NaA溶液的pH小于0.1mol-
D酸性:HA>H2B
-1
LNa2B溶液的pH
5.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其相應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實驗結論
A將少量CL通入FeL溶液,反應后溶液變黃Ch將Fe2+氧化為Fe3+
B將某無色氣體通入汶水中,澳水褪色該氣體一定表現(xiàn)還原性
-,
向盛有2mLO.lmobLAgNO3的試管中滴加5滴0.1
CmoH/iNaCl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往試管中滴加5Ksp(AgCl)>K$p(Ag【)
滴0.1mol-L-1KI溶液,出現(xiàn)黃色沉淀
D向NazSiCh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出現(xiàn)白色沉淀非金屬性:C>Si
6.下列甘口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結論
將適量苯加入澳水中,充分振蕩后,溪水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Bn
A
層接近無色發(fā)生加成反應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黃色沉淀
B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20M
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熱,然后加
蔗糖未水解或水解的產物不是還
C入新制Cu(0H)2懸濁液,加熱,未觀察到
原性糖
磚紅色沉淀
相同條件下,測定等物質的量濃度的
DNa2c03溶液和Na2s04溶液的pH,前者非金屬性:s>c
呈堿性,后者呈中性
7.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或解釋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預測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或解釋
向Fel溶液中滴入足星澳水,
23+
A下層溶液顯紫紅色氧化性:Fe>I2
加入CC14,振蕩,靜置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
B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0H)2懸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具有還原性
濁液并加熱
常溫下,將濃鹽酸、二氧化銃常溫下,濃鹽酸、二氧化
C試液不變藍
放入燒瓶中,用淀粉碘化鉀試鎰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22
液檢驗
向盛有NH4A1(SO4)2溶液的試產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NH;+OH=NH3t+
D
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蒼試紙變藍的氣體H2O
8.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探究FeCh溶液與Cu粉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實驗記錄如下:
序號III
實驗
步驟
充分振蕩,加入2mL蒸充分振蕩,加入2mL蒸充分振蕩,加入2mL蒸
餛水儲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律師立案申請書
- 申請出國申請書
- 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
- 受傷補助申請書
- 助學金申請書范文大全
- 社區(qū)治安運行管理實施細則
- 2024-2025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A卷)
-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習題和答案華理
- 2024-2025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聯(lián)考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 構建物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原型-教學設計
- (完整word版)家譜WORD樣本
- 無主之地2全裝備代碼
- 小升初廣東省深圳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真題測試模擬卷(解答題)有解析
- DB32∕T 2882-2016 城市軌道交通橋隧結構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 血液透析應急流程圖+
- 京東考試答案參考
- 建筑施工圖-剖面圖
- 我國動車組各型車輔助供電分析與比較
- 標書密封條格式模版(共19頁)
- SMT車間溫濕度點檢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