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必刷題:中亞(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必刷題:中亞(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必刷題:中亞(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必刷題:中亞(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必刷題:中亞(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刷題】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區(qū)域地理專項訓練

中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22-23高三下?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在帕米爾高原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吉克斯坦

(如圖所示)。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海拔在3000

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棉花種植業(yè)在農業(yè)中舉足輕重,尤以出產優(yōu)質細纖維棉花聞名于世。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哈薩克斯坦

比什凱克

吉爾吉斯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庫曼斯坦

1.該國擁有數千湖泊、河流、美麗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A.波羅的海B.咸海

C.地中海貝加爾湖

2.塔吉克斯坦棉花質優(yōu)的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質優(yōu)良B.人口眾多,農業(yè)勞動力豐富

C.晝夜溫差大,棉花有機質積累多D.海拔高,棉花生長期長

⑵-24高三下?四川成者B?期中)帕米爾高原的那一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吉克斯坦。

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

之稱。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3.塔吉克斯坦成為中亞地區(qū)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原因是()

A.緯度較低,受暖流影響

B.離海洋較近

C.地處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D.有很多大河流經

4.中亞地區(qū)降水,水汽主要來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3-24高三上?黑龍江雞西?期中)巴爾喀什湖位于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東南部,伊犁河(即圖中甲河)

從南面注入巴爾喀什湖,入湖水量占總入湖水量的80%?90%,讀巴爾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區(qū)等高線圖。完成

下面問題。

75UE80%

沙漠

。

)令

5.關于圖示地區(qū)地形、地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南部是高原山地,西北部是平原丘陵B.地勢東南及北部較高,中間低

C.東南部是平原丘陵,西部是高原山地D.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起伏和緩

6.下列關于該區(qū)域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qū)為溫帶季風性氣候B.巴爾喀什湖鹽度分布為東低西高

C.甲河主汛期在春季,補給類型是積雪融水D.與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顯

(23-24高三下?江西新余?期末)下圖為中亞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m)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中河流干流流向總體大致是()

A.從東向西B.從西向東C.從南向北D.從北向南

8.若a、b、c是甲湖泊三個不同時期的水面狀況,則a最可能是()

A.1月B.5月C.7月D.10月

9.甲湖泊始終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入湖河水不含鹽分B.與咸水湖有暗河相通

C.河流注入水量太大D.當地蒸發(fā)量非常微弱

⑵-24高三上?湖北荊州?階段練習)某游記記載:“我駕車離開P地時,太陽已經在巴爾喀什湖的水面上

了。在約200km的行程中,車的影子始終在我的右側一路伴行,快到終點時遠處的雪山開始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中,

10.游記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圖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1.此段行程中較為可信的現(xiàn)象是()

A.公路的限速值變得越來越高B.牧民將成群的牛羊趕到山下

C.河流因凌汛導致河水排泄困難D.公路沿線的植被覆蓋越來越好

(2024?山西運城?二模)阿姆河發(fā)源于中亞天山西段和帕米爾高原西部,是中亞最大的河流,注入咸海。

下圖為阿姆河流域上游主要地理要素按旬(10日)統(tǒng)計年內變化(橫坐標單位響)。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6>M£

5

0-:

[?Q

40>-雨-

1h20-

雪=

h30<

3筆

劑h4()

05-量

h50考

?融

2量

K60遂

k7瑞0

1

O

-一

.-

-25O3

O33

12.阿姆河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3.阿姆河流量最大出現(xiàn)在()

A.1月前后B.4月前后C.7月前后D.10月前后

14.融雪開始時間遠早于融冰開始時間,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B.海拔C.風向D.坡向

(23-24高三下?黑龍江鶴崗?階段練習)在帕米爾高原的那一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

吉克斯坦。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

以上,有“高山國”之稱。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5.該國擁有數千湖泊、河流、美麗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A.波羅的海B.咸海

C.地中海D.貝加爾湖

16.杜尚別坐落在吉薩爾盆地中,走進杜尚別會發(fā)現(xiàn)建筑物大多以平房為主。首都杜尚別形成的主要區(qū)位

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為主的原因分別是()

A.河流、防山洪暴發(fā)B.礦產資源、減少海浪侵襲

C.地形、防震D.政治因素、地質構造復雜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3-24高三下?江蘇常州?期中)(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大國,人口1800萬。深居內陸,降水較少,卻是世界重要的小麥出口國,

周邊中亞國家及中國均是其重要的出口地區(qū)。下圖為中亞地區(qū)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單位:毫米)。

材料二巴爾喀什湖位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在入湖口形成了約8000平方千

米的三角洲洼地。1970年伊犁河干流修建卡普恰蓋水庫,下游徑流量年內分配狀況改變,給伊犁河入湖口

三角洲造成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

(1)據圖推測中亞地區(qū)降水最多的區(qū)域,位于國土的哪個方位,并分析該地降水較多的原因。(4分)

(2)分析哈薩克斯坦成為世界重要小麥出口國的原因。(6分)

(3)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分析卡普恰蓋水庫修建對伊犁河下游的不利影響。(6分)

18.(23-24高三上?黑龍江鶴崗?期末)(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烏茲別克斯坦位于中亞,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和南部為山地;該國東部的費爾干納州位于山間盆地。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烏茲別克斯坦紙張的消費量不斷增長。2019年初,我國G環(huán)??萍加邢薰?/p>

司和烏茲別克斯坦在費爾干納州成立了中烏合資企業(yè),專門用石頭制作紙張。石頭紙是一種介于紙張和塑

料之間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傳統(tǒng)的部分功能性、專業(yè)性紙張,又能替代傳統(tǒng)的大部分塑料包裝物;且生

產過程中無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排放,成本低,產品可自行降解。項目投產后,烏茲別克斯坦將成為

世界上除中國外第二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下圖示意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州位置。

(1)分析石工業(yè)選擇在費爾干納州發(fā)展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6分)

(2)從原料供應與市場需求角度,闡釋烏茲別克斯坦發(fā)展石頭紙產業(yè)的重要意義。(6分)

(3)簡述我國G環(huán)??萍加邢薰揪惩庠O廠對企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影響。(6分)

19.(2024?遼寧?模擬預測)(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錫爾河上游流經吉爾吉斯斯坦,下游流經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約90%的電力來

自水力發(fā)電,為了在冬季生產更多電力,需要增加夏季水庫蓄水,并在冬季下泄發(fā)電,但該國電力無法自

給,尤其是用電高峰期的冬季。下圖為錫爾河流經地區(qū)沿線產業(yè)活動及水系分布。

(1)指出錫爾河上游水能開發(fā)對下游地區(qū)的不利影響。(6分)

(2)錫爾河下游地區(qū)曾長期大水漫灌,指出大水漫灌對農田土壤的不利影響。(4分)

(3)請為錫爾河上、下游地區(qū)水資源的科學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

【必刷題】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區(qū)域地理專項訓練

中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22-23高三下?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在帕米爾高原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吉克斯坦

(如圖所示)。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海拔在3000

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棉花種植業(yè)在農業(yè)中舉足輕重,尤以出產優(yōu)質細纖維棉花聞名于世。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1.該國擁有數千湖泊、河流、美麗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A.波羅的海B.咸海

C.地中海D.貝加爾湖

2.塔吉克斯坦棉花質優(yōu)的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質優(yōu)良B.人口眾多,農業(yè)勞動力豐富

C.晝夜溫差大,棉花有機質積累多D.海拔高,棉花生長期長

【答案】1.B2.C

【解析】1.根據圖示位置信息和所學知識,塔吉克斯坦的北面有天山山脈阻擋,東面有昆侖山西端阻擋,

南面有興都庫什山脈阻擋,只有西面地勢低,所以河流只能向西,流入咸海,B對;波羅的海、地中海、貝

加爾湖與該國之間有高山相隔,并且距離太遠,A、C、D錯。故選B。

2.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質優(yōu)良,不是棉花優(yōu)質的主要原因,A錯誤;人口眾多,農業(yè)勞動力豐富,與棉

花品質優(yōu)秀無關,B錯誤;棉花喜光照,晝夜溫差大,而塔吉克斯坦海拔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棉

花有機質積累多、品質高,C正確;海拔高,棉花生長期長,品質較高,但不是主要原因,D正確。故選C。

(23-24高三下?四川成都?期中)帕米爾高原的那一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吉克斯坦。

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

之稱。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3.塔吉克斯坦成為中亞地區(qū)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原因是()

A.緯度較低,受暖流影響

B.離海洋較近

C.地處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D.有很多大河流經

4.中亞地區(qū)降水,水汽主要來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3.C4.D

【解析】3.塔吉克斯坦位于39°N附近,屬于中緯,且為內陸國家,不會受洋流影響,A錯誤。塔吉克斯

坦位于中亞,為內陸國家,離海洋較遠,B錯誤。塔吉克斯坦“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在海

拔3000米以上”,據此可知該國多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因此成為中亞地區(qū)水資源最

豐富的國家,C正確。該國境內沒有很多大河,D錯誤。故選C。

4.中亞地區(qū)深居內陸,并且受地形影響,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很難到達中亞,中亞西部和北部地形

以平原為主,因此西風和偏北風可以將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輸送到該地,②④正確,①③錯誤。D

正確,ABC錯誤。故選D。

(23-24高三上?黑龍江雞西?期中)巴爾喀什湖位于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東南部,伊犁河(即圖中甲河)

從南面注入巴爾喀什湖,入湖水量占總入湖水量的80%?90%,讀巴爾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區(qū)等高線圖。完成

下面問題。

75%80%

45°N

沙漠

0域

)令

5.關于圖示地區(qū)地形、地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南部是高原山地,西北部是平原丘陵B.地勢東南及北部較高,中間低

C.東南部是平原丘陵,西部是高原山地D.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起伏和緩

6.下列關于該區(qū)域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qū)為溫帶季風性氣候B.巴爾喀什湖鹽度分布為東低西高

C.甲河主汛期在春季,補給類型是積雪融水D.與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顯

【答案】5.B6.D

【分析】5.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特征判斷,東南部和西北部均為高于500米,等高線比較稀蔬,應都為高

原地形,AC錯誤;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特征及河流流向判斷,地勢東南及北部較高,中間地勢較低,B正

確;圖示區(qū)域,東南和西北部的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且河流有自東南流向西北的,也有自西北流向東南

的,因此地勢不具有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征,D錯誤。故選B。

6.據材料可知,巴爾喀什湖位于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東南部,深居大陸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A錯誤;

材料信息表明,巴爾喀什湖的湖水主要來自伊犁河,而伊犁河注入該湖西部,由于河流淡水的稀釋作用,

該湖鹽度分布應為東高西低,B錯誤;甲河發(fā)源于高大的天山,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氣溫越高,補給量越

大,主汛期應在夏季,C錯誤;圖中顯示,乙河為時令河,流量小,輸入的泥沙少,形成的三角洲小。而據

材料可知,伊犁河入湖水量占湖泊水量的80—90%,水量大,隨河水入湖的泥沙則多,形成的湖口三角洲

更明顯,D正確。故選D。

(23-24高三下?江西新余?期末)下圖為中亞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m)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中河流干流流向總體大致是()

A.從東向西B.從西向東C.從南向北D.從北向南

8.若a、b、c是甲湖泊三個不同時期的水面狀況,則a最可能是()

A.1月B.5月C.7月D.10月

9.甲湖泊始終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入湖河水不含鹽分B.與咸水湖有暗河相通

C.河流注入水量太大D.當地蒸發(fā)量非常微弱

【答案】7.D8.A9.B

【分析】7.河流由高處流向低處,結合指向標可知,河流干流流向為從北向南,最后注入甲湖,D正確,

ABC錯誤。故選D。

8.該地位于中亞,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水主要補給方式是冰雪融水,融水量大小主要受氣溫影響,因

此夏季融水最多,冬季融水最少。據圖可知,a表示湖面最低,河流補給量最小,應為冬季,選項中各月份,

只有1月份屬于冬季,A正確,BCD錯誤。故選A。

9.河水都含有鹽分,只是鹽分含量較少,A錯誤。該地位于中亞,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水補給方式主

要是冰雪融水,河流徑流量較小,入湖水量不會太大,C錯誤。該地為中亞,氣候干旱,晴天多,蒸發(fā)旺盛,

D錯誤。內陸干旱地區(qū)湖泊成為淡水湖必須具有排鹽作用,圖中臨近甲湖泊的咸水湖海拔較低,甲湖泊可

能與之有暗河相通,使湖泊中鹽分隨湖水一起流入咸水湖,B正確。故選B。

(23-24高三上?湖北荊州?階段練習)某游記記載:“我駕車離開P地時,太陽已經在巴爾喀什湖的水面上

了。在約200km的行程中,車的影子始終在我的右側一路伴行,快到終點時遠處的雪山開始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中,

雪峰在遠處閃耀著亮的白光?!弊x圖完成下面小題。

10.游記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圖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1.此段行程中較為可信的現(xiàn)象是()

A.公路的限速值變得越來越高B.牧民將成群的牛羊趕到山下

C.河流因凌汛導致河水排泄困難D.公路沿線的植被覆蓋越來越好

【答案】10.C11.D

【分析】10.材料信息表明,“我駕車離開P地時,太陽已經在巴爾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快到終點時雪山

開始出現(xiàn)在視野中”,表明離開P地時,正處于日出(注意行駛過程中車的影子一直在右側伴行,表明太陽

在偏東方向,這里要注意車輛行駛方向,車輛行駛的具體方向見后面分析),太陽日出方位在偏東方向,太

陽在巴爾喀什湖水面上,說明出發(fā)的P地偏東方向臨近湖泊,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偏東方向臨近

湖泊的地點只有①地和③地,因此P地不可能位于②地和④地,B、D不符合題意;讀圖可知,該區(qū)域河流

大致由東南流向西北注入巴爾喀什湖,因此東南部地勢較高,雪山和雪峰應在圖示區(qū)域的東南部,材料信

息表明,“快到終點時雪山開始出現(xiàn)在視野中,雪峰在遠處閃耀著亮的白光“,說明駕車行駛200km(根據圖

中比例尺判斷在圖中移動2cm)后,車應沿公路向該區(qū)域的東南方行駛,圖中顯示,如果從①地出發(fā),行

駛200千米后,行車方向為向西南,不可能在遠處能見到雪山和雪峰,A不符合題意;如果從③地出發(fā),

行駛200千米后,行車方向為向東南,有可能在遠處見到雪山和雪峰,因此游記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圖中

的③地,C符合題意。故選C。

11.根據前面分析可知,此段行程自③地開往東南部山區(qū),地勢起伏逐漸變大,公路限速值應越來越低,A

錯誤;根據上題分析可知,駕車出發(fā)地為③地,材料信息表明“我駕車離開P地時,太陽已經在巴爾喀什湖

的水面上了“,圖中顯示,③地東北方向臨近湖泊,由此推知,該日當地日出東北,所以此時最有可能是北

半球夏季,為了充分利用草場資源,牧民將牛羊趕至山上,B錯誤;此段行程最有可能在北半球夏季,該季

節(jié)當地河流早已解凍,無凌汛現(xiàn)象,C錯;車輛開往東南部山區(qū),該區(qū)域西風受地形抬升影響,東南部降水

相對增多,且東南部山區(qū)受高山冰雪融水的影響,水分條件較高,行程中水分條件逐漸改善,公路沿線植

被越來越好,D正確。故選D。

(2024?山西運城?二模)阿姆河發(fā)源于中亞天山西段和帕米爾高原西部,是中亞最大的河流,注入咸海。

下圖為阿姆河流域上游主要地理要素按旬(10日)統(tǒng)計年內變化(橫坐標單位響)。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IM

?20_

W-301

3o

度-40§

W

2o■50^

1O-60—

■70

O.

6?80

9121518212427303336句

12.阿姆河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3.阿姆河流量最大出現(xiàn)在()

A.1月前后B.4月前后C.7月前后D.10月前后

14.融雪開始時間遠早于融冰開始時間,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B.海拔C.風向D.坡向

【答案】12.C13.B14.B

【解析】12.從材料可知,阿姆河發(fā)源于中亞天山西段和帕米爾高原西部,所以阿姆河流域降水主要是西

風帶來的大西洋水汽,C對。太平洋因為距離較遠,印度洋因為青藏高原等山脈的阻隔,不可能影響其降水,

A和C錯。北冰洋水汽本身對中亞影響就有限,D錯。故選C。

13.阿姆河主要以冰雪融水和雨水補給為主,從圖中可以看出,12旬前后補給量最大,旬按照10日計算,

即4月前后河流流量最大,B對。故選B。

14.冰川屬于永久性存在,分布在高海拔地區(qū);積雪屬于季節(jié)性存在,多分布在海拔相對較低地區(qū),因此

積雪融化時間早于冰川,所以影響的主要因素是海拔,B對。緯度、風向和坡向都相差不大,可能都有相同

點,A、C和D錯。故選B。

⑵-24高三下?黑龍江鶴崗?階段練習)在帕米爾高原的那一邊,有著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塔

吉克斯坦。該國擁有整個中亞地區(qū)60%的水資源,境內山地和高原約占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

以上,有“高山國”之稱。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5.該國擁有數千湖泊、河流、美麗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A.波羅的海B.咸海

C.地中海D.貝加爾湖

16.杜尚別坐落在吉薩爾盆地中,走進杜尚別會發(fā)現(xiàn)建筑物大多以平房為主。首都杜尚別形成的主要區(qū)位

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為主的原因分別是()

A.河流、防山洪暴發(fā)B.礦產資源、減少海浪侵襲

C.地形、防震D.政治因素、地質構造復雜

【答案】15.B16.C

【分析】本題以中亞的內陸高山國家一塔吉克斯坦為背景,考查該國的地理環(huán)境特征,考查學生的區(qū)域

認知與綜合思維。

15.根據其位置塔吉克斯坦的北面有天山山脈阻擋,東面有昆侖山西端阻擋,南面有興都庫什山脈阻擋,

只有西面地勢低,所以河流只能向西,流入咸海,B對;波羅的海、地中海、貝加爾湖與該國之間有高山相

隔,并且距離太遠,故A、C、D錯,該題選B。

16.由題干可知,杜尚別坐落在吉薩爾盆地中,該國是高原、高山為主的國家,盆地內海拔較低,地形較

平坦,不是在山谷中,山洪少,A錯;根據材料,該國是中亞唯一的內陸高山國家,不會發(fā)生海浪侵襲,B

錯;杜尚別坐落在吉薩爾盆地中,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擴展。該國山脈多是板塊碰撞擠壓形成,所以地殼較

活躍,地震較多,為防地震造成較大破壞,建筑物不適宜建設高層建筑。故C項正確;該國城市形成、民居

的特點和自然因素有關,和政治因素關系不大。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3-24高三下?江蘇常州?期中)(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大國,人口1800萬。深居內陸,降水較少,卻是世界重要的小麥出口國,

周邊中亞國家及中國均是其重要的出口地區(qū)。下圖為中亞地區(qū)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單位:毫米)。

材料二巴爾喀什湖位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在入湖口形成了約8000平方千

米的三角洲洼地。1970年伊犁河干流修建卡普恰蓋水庫,下游徑流量年內分配狀況改變,給伊犁河入湖口

三角洲造成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

(1)據圖推測中亞地區(qū)降水最多的區(qū)域,位于國土的哪個方位,并分析該地降水較多的原因。(4分)

(2)分析哈薩克斯坦成為世界重要小麥出口國的原因。(6分)

(3)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分析卡普恰蓋水庫修建對伊犁河下游的不利影響。(6分)

【答案】(1)東南地勢較高;西風攜大西洋水汽;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4分)

(2)氣候干旱、光照強,適合小麥生長;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廣;人口少,人均糧食產量高(或國內市場需

求小);周邊地區(qū)市場需求量大。(6分)

(3)下游水量減少,濕地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蒸發(fā)旺盛,氣候更加干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

化、鹽堿化加劇。(6分)

【分析】本題以哈薩克斯坦為世界重要小麥出口國、卡普恰蓋水庫與伊犁河生態(tài)危機為材料,涉及農業(yè)區(qū)

位因素、大氣環(huán)流、流域的綜合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的

綜合思維、區(qū)域認識、人地協(xié)調觀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1)由中亞地區(qū)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可知,中亞地區(qū)降水最多的區(qū)域,位于國土的東南方向,此

處位于天山山脈,風攜大西洋水汽;遇地形抬升,水汽遇冷凝結,多地形雨。

(2)哈薩克斯坦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光照強,適合小麥生長。哈薩克斯坦多丘陵、平原,地

形平坦,耕地面積廣闊。人口少,國內市場小,種植產量高,周圍地區(qū)市場需求量大。

(3)卡普恰蓋水庫攔截上游來水,導致下游水量減少,泥沙含量降低,濕地面積萎縮。營養(yǎng)物質減少,導

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植被覆蓋率降低,下游流域蒸發(fā)旺盛,氣候將會更加干旱;土壤缺少

上游泥沙覆蓋,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加重。

18.(23-24高三上?黑龍江鶴崗?期末)(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烏茲別克斯坦位于中亞,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和南部為山地;該國東部的費爾干納州位于山間盆地。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烏茲別克斯坦紙張的消費量不斷增長。2019年初,我國G環(huán)??萍加邢薰?/p>

司和烏茲別克斯坦在費爾干納州成立了中烏合資企業(yè),專門用石頭制作紙張。石頭紙是一種介于紙張和塑

料之間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傳統(tǒng)的部分功能性、專業(yè)性紙張,又能替代傳統(tǒng)的大部分塑料包裝物;且生

產過程中無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排放,成本低,產品可自行降解。項目投產后,烏茲別克斯坦將成為

世界上除中國外第二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下圖示意烏茲別克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