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

學試題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FezOs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

B.鈦合金耐高溫用于制造飛機發(fā)動機

C.AbO3具有很高的熔點,可用于制造熔融燒堿的用煙

D.La-Ni合金可用作儲氫合金,方便吸、放氫氣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r-.2-

A.過氧化氫的電子式:H+:0:0:H+

????

B.HC1O的結構式:H-Cl-O

C.用電子式表示CO2的形成過程為

-?d?-+-c?-+-?b?—>?o?::c::b??

D.用電子式表示MgCU的形成過程為

..彳、-、......

:cj-+xMgX+-Cl:—?[:ci:]-Mg2+[:ci:]'

3.下列關于試劑的保存方法不正確的是

A.漂白粉密封放在陰涼處保存B.金屬Na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

C.氯水保存在無色細口瓶中D.液澳保存時加少量水水封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硫酸、純堿、醋酸鈉和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氧化物

②溶液,濁液,膠體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散質(zhì)粒徑大小

③蔗糖、硫酸鋼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

④“嫦娥五號”衛(wèi)星所用的碳纖維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

⑤“貴妃明鏡剪青絲,后母戊鼎樹豐碑",后母戊鼎材料為青銅,其硬度比純銅小

⑥榨蘋果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減緩其在空氣中發(fā)生顏色變化

A.3個B.4個C.5個D.6個

試卷第1頁,共10頁

5.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0ml12moi/L濃鹽酸和足量MnC>2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6NA

B.18gD2O和18gH218。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均為IONA

C.78gNa2C>2和Na2s的混合物中陰陽離子總數(shù)為3NA

D.11.2LN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6.下列實驗中,所使用的裝置(夾持裝置略)、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1.冷

因^『.so.帚液旦%

A.配制一定濃度的B.觀察Fe(OH)2的C.除去Fe(OH)3膠體中D.檢驗草木灰中含

稀硫酸生成的FeChK+

A.AB.BC.CD.D

7.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在強酸性溶液中:Fe,K+、C「、MnO4

B.加入鋁粉有大量氫氣產(chǎn)生的溶液中:Na+、Mg2+、SO]、NO3

C.酸性溶液中:Fe3+、「、Na+、Mg2+

D.滴入酚猷顯紅色的溶液中:K+、Cs+、CH3coO'Cl-

8.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的氯水,溶液顏色

A溶液X含有Fe2+

再加幾滴KSCN溶液變紅

產(chǎn)生白色溶解度:

B向飽和的Na2cCh溶液通入CO2

沉淀NaHCO3<Na2CO3

產(chǎn)生白色

C向CaCL溶液中通入適量CO2白色沉淀為CaCCh

沉淀

試卷第2頁,共10頁

向FeCh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以檢驗紫紅色褪

D混合溶液中有Fe2+

FeCb雜質(zhì)去

A.AB.BC.CD.D

9.常見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中不能通過一步

反應完成的是

A.Na->NaOH—Na2cQfNaClB.AlfA12O3tA1(OH)3tA1C13

C.FefFeCl2TFeCl3TFe(OH)3D.CufCuOTCuSO4TCu(O叫

10.一定條件下,氨氣和氟氣發(fā)生反應:4NH3+3F2=NF3+3NH4F,其中產(chǎn)物NF3分子結構

和NH3相似。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NF3分子含有極性共價鍵B.NF3中原子均達8電子穩(wěn)定結構

C.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3:4D.NH4F中既有離子鍵又有極性鍵

11.一種用于合成治療免疫疾病藥物的物質(zhì),其結構如圖所示,其中X、Y,Z、Q、W為

1?20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Z與Q同主族,Q和W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

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Z

XII

X

A.上述物質(zhì)中除X外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Q>Y

C.W與X、Z、Q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類型均相同

D.Z和X、Y、W、Q均形成至少兩種二元化合物

12.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氯氣通入冷的石灰乳:2OH-+ci2=cr+CIO'+H2O

2+

B.向NaHCCh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HCO;+Ca+OH-=CaCO3;+H2O

C.向明磯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到SO:恰好完全沉淀時:

3+

2A1+3SO:+3Ba?++6OH=3BaSOJ+2A1(OH)3J

D.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Cl2+21-=2C1-+12

試卷第3頁,共10頁

13.三硫化磷(P4s3)是黃綠色針狀晶體,易燃、有毒,分子結構之一如圖所示。已知其燃燒

時P被氧化為「4。1。,下列有關P4s3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P

7/

A.P4s3屬于共價化合物

B.ImolP4s3分子中含有9mol極性共價鍵

C.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D.P4s3充分燃燒會產(chǎn)生SO2

14.三氯化碘(ICb)在藥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廣泛,其熔點為33℃,沸點為73℃,遇水易反應。

實驗室可用圖裝置制取ICL,制備的反應原理:l2+3C12=2ICb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裝置甲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可以是高錦酸鉀和濃鹽酸

B.裝置乙中長頸漏斗液面上升說明丙裝置可能發(fā)生堵塞

C.裝置丙中氯化鈣的作用是干燥CL

D.裝置戊中的堿石灰可以用無水氯化鈣代替

15.對下列圖像與相關陳述對應的是

A.圖a: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BaCL溶液,混合液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B.圖b:8Al+3Fe3O4=4A12O3+9Fe的反應類型屬于圖中陰影部分

C.圖c:光照過程中氯水的pH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試卷第4頁,共10頁

D.圖d:NaCl固體溶解形成的水合氯離子示意圖

16.某實驗小組為了證明過氧化鈉可在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做供氧劑,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

進行實驗,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中盛放的是Na?。?,裝置中會發(fā)生2個反應

B.b中盛放的是濃硫酸,作用是干燥C0?

C.c中會觀察到固體顏色逐漸變白,伴有發(fā)熱的現(xiàn)象

D.d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O?

17.把3.0mol-L1CuSO4溶液和1.0mol-L1Fe2(SO4)3溶液等體積混合(假設混合后液體的體

積等于混合前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鐵粉,經(jīng)足夠長的時間后,鐵粉有

剩余。此時溶液中Fe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3.0mol-L_1B.2.5mobL_1C.2.0mol-D.1.0mol-

18.我國首艘使用了鈦合金材料的國產(chǎn)航母已成功下水,鈦(Ti)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

但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由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Ch)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I、II中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B,步驟I、n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均升高

c.步驟in中反應可在僦氣環(huán)境中進行,也可在空氣中進行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雜質(zhì)

二、解答題

19.某磁鐵礦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sO。,還含少量的AI2O3、Cu2O?某工廠利

試卷第5頁,共10頁

用此礦石進行有關物質(zhì)的回收利用,其中溶液F的溶質(zhì)為常見的補鐵劑,工藝流程如圖(已

知Cu2。不溶于水和堿,但溶于強酸:CU2O+2H+=Cu+Cu2++H2。)。根據(jù)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過量

忒劑X

溶液D溶液F

探作1

固體E

A固體E

(1)寫出A中加入NaOH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2)溶液D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有o試劑X為,固體E

為=

(3)操作1的名稱為=

(4)在溶液F中滴加NaOH溶液的現(xiàn)象是=

(5)已知E為紅色固體,寫出證明E中無Cu2O的方法:(寫出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

(6)工業(yè)廢水中含有的Cr?。;一(酸性條件存在)常利用溶液F將其還原為C~+,以便后續(xù)沉淀除

去,寫出該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O

三、填空題

20.I.請用下列10種物質(zhì)的序號填空。

①N2②NH4cl③RbOH@Na2O2⑤KC1@CH4⑦CO?⑧H2so4@NH3⑩氧氣

(1)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是;只含共價鍵的是;④的電子式

為;⑦的空間構型為:o

II.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數(shù)字分別代表某一種元素。

周期IA0

1①IIAIIIAIVAVAVIAVIIA

2②⑨?

3③⑥⑧⑩?

4④⑦?

試卷第6頁,共10頁

5⑤?

針對元素①??回答下列問題。

(2)i.???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填元素符號)。

ii.能作為鹵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的判斷依據(jù)的是:O

A.???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熔點逐漸升高

B.???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

C.???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

D.???元素形成的無氧酸酸性逐漸增強

iii.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鹵素非金屬性遞變的原因___________0

(3)下列關于②?⑤元素敘述正確的是。

A.從上到下②?⑤單質(zhì)與水反應越來越劇烈

B.②?⑤單質(zhì)與氧氣反應均可生成過氧化物

C.從上到下②?⑤單質(zhì)熔沸點逐漸升高

D.②?⑤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增強

(4)③⑧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之間可以兩兩發(fā)生反應,其中能體現(xiàn)水化物呈“兩

性”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5)上述元素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用化學式表示)。

(6)元素④⑦⑩?對應的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序為(用

相應的離子符號排序)。

(7)用電子式表示①和⑦形成化合物的過程,該化合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O

四、解答題

3

21.為驗證氧化性C12>Fe^>SO2,某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和A中加熱裝

置已省略,氣密性已檢驗)。

試卷第7頁,共10頁

已知:Na2sCh+H2sO4=SO2f+Na2sO4+H2O

實驗過程:

I.打開彈簧夾KI~K4,通入一段時間N2,再將T型導管插入B中,繼續(xù)通入N2,然后關

閉K1、K3、K4O

II.打開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濃鹽酸,給A加熱。

III.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加熱,夾緊彈簧夾K2.

IV.打開活塞b,使約2mL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其中的離子。

V.打開彈簧夾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時間后夾緊彈簧夾K3.

VI.更新試管D,重復過程IV,檢驗B溶液中的離子。

VII.實驗結束后,打開彈簧夾KI~K4,再通入一段時間N2,然后拆卸,洗滌,整理儀器。

(1)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步驟HI中溶液變黃的離子方程式是,能說明氧化性Fe">SO?的離子方程式

是O

(3)棉花中浸潤的溶液是0

(4)過程VII的目的是o

(5)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完成了上述實驗,結論如下表所示。他們的檢測結果一定能夠

證明氧化性C12>Fe3+>SC?2的是(填“甲”、“乙”、“丙”)。

過程IV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過程VI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甲既有Fe3+又有Fe2+有so1

乙有Fe3+無Fe2+有Fe2+

試卷第8頁,共10頁

丙有Fe3+無Fe2+有so1

(6)將B中的FeCU溶液換成100mlFeBn溶液并向其中通入2.24LCb(標準狀況下),若溶液中

有十的BL被氧化成單質(zhì)Br2,則原FeBr,溶液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該過

程的離子方程式為:。

22.I.配制4501nL0.05morL-iFe2(SC)4)3溶液。

(1)該實驗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

(2)需要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Fe2(SO4)3go

(3)下列實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0

A.容量瓶內(nèi)有水,未經(jīng)過干燥處理B.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C.未冷卻至室溫就轉(zhuǎn)移定容D.稱量時,磋碼和藥品放反了

n.探究Fe2(SO。與Cu的反應。

原理預測:

(4)請寫出Fe2(SC)4)3與Cu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開展實驗并觀察現(xiàn)象:某實驗小組在進行Fe2(SC>4)3與Cu的反應時觀察到了異?,F(xiàn)象,決定

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實驗I:

211110.0511101/1^62(504)3溶液溶液由黃褪為淺液滴接觸溶液的上方變?yōu)榧t色,下

243藍且透明澄清色方有白色沉淀生成,振蕩,白色沉

淀增多,紅色消失

提出問題:

(5)實驗前,小組同學預測步驟2后溶液不會變?yōu)榧t色,原因是o

查閱文獻:i.CuSCN為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ii.SCN-被稱為擬鹵素離子,性質(zhì)與鹵素離子相似。

iii.反應產(chǎn)物中的離子濃度降低會促進反應向右進行。

提出猜想:經(jīng)過實驗測定白色固體為CuSCN,查閱資料后小組同學猜測CuSCN的生成有如

下兩種可能。

試卷第9頁,共10頁

猜測1:C/+與KSCN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猜測2:亞鐵離子將其還原Cu2++Fe2+=Cu++Fe3+-Cu++SCN=CuSCNJ。

(6)猜測1的離子方程式為。

設計實驗:

實驗

對比實驗及試劑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序號

加入開始時溶液的上方變?yōu)榧t色,

A試管:2mL0.1

ImLO.4moi-L-iKSCN溶一段時間后紅色向下蔓延,最

mol/LFeSO4溶液

液后充滿整支試管

II

加入

B試管:

ImLO.4moiLkSCN溶溶液變成綠色

2mL0.lmol/LCuSO4溶液

加入

2mL0.1mol-L」CuSC)4溶溶液變?yōu)榈{色

C試管:

III

2mL0.1mol/LFeSO4溶液再加溶液的上層變?yōu)榧t色,有白色

ImLO4molL4KSCN溶沉淀產(chǎn)生,一段時間后整支試

液管溶液呈深紅色

得出結論:

(7)由實驗H中B試管中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0

(8)已知Fe3+的氧化性本應強于CM+,結合實驗HI中的現(xiàn)象解釋Cu2++Fe2+=Cu++Fe3+能正向

發(fā)生的原因:。

試卷第10頁,共10頁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CCBCBDBBC

題號1112131415161718

答案CDBDDBAC

1.C

【詳解】A.Fe2C>3是紅色固體,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故A正確;

B.鈦合金耐高溫用于制造飛機發(fā)動機,故B正確;

C.AI2O3具有很高的熔點,但是可以和強堿反應,不可用于制造熔融燒堿的地煙,故C錯

誤;

D.La-Ni合金可用作儲氫合金,方便吸、放氫氣,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2.C

【詳解】

A.H2O2為共價化合物,構成微粒為原子,其電子式為H:6:6:H,A錯誤;

????

B.HC10的結構式:H-O-Cl,B錯誤;

C.碳原子與氧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形成C02,其形成過程:

-b-+-c-+-d?—A6::C::6,c正確;

?????????

D.用電子式表示MgCU的形成過程為:

:ci^HMg>T+*:ci:—>[:D錯誤;

????????

故選C。

3.C

【詳解】A.漂白粉有效成分為Ca(C10)2,Ca(ClO)2和空氣中水分、CCh反應生成HC10,

次氯酸見光受熱易分解,故在陰涼干燥處保存,A正確;

B.鈉的密度大于煤油、石蠟油,煤油、石蠟油能隔絕空氣,防止鈉與氧氣反應,B正確;

C.氯水的成分CL、HC10、HC1,其中HC10見光受熱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C

錯誤;

D.液澳易揮發(fā),為防止揮發(fā),常用水封法,D正確;

故選C。

答案第1頁,共12頁

4.B

【詳解】①純堿的化學式是Na2co3,是鹽而不是堿,①錯誤;

②膠體、溶液、濁液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散質(zhì)粒子的大小,②正確;

③蔗糖、硫酸鋼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③正確;

④碳纖維和石墨屬于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④正確;

⑤合金的硬度大于純金屬,⑤錯誤;

⑥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減緩氧化,⑥正確;

故答案為:Bo

5.C

【詳解】A.二氧化鎬只能與濃鹽酸反應,和稀鹽酸不反應,故鹽酸不能反應完全,則轉(zhuǎn)移

的電子數(shù)小于0.6NA個,A錯誤;

18g

B.18gD2。物質(zhì)的量為通力=0-9mol,含有質(zhì)子數(shù)9NA,:18gH2。的物質(zhì)的量為

g

10^=lmol,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IONA,B錯誤;

18g/mol

C.Na2O2和Na2s都含有2個陽離子和1個陰離子,Na2s和Na2O2的摩爾質(zhì)量均為78g/mol,

故78g混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為Imol,含有陰陽離子總數(shù)為3NA,C正確;

D.N2所處的狀態(tài)不明確,不一定是標況,故11.2LN2的物質(zhì)的量不一定是0.5mol,D錯誤;

故選C。

6.B

【詳解】A.移液時玻璃棒應該在刻度線以下,A錯誤;

B.Fe(0H)2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故需要隔絕氧氣,且氫氧化鈉的膠頭滴管應該伸入液面

以下,B正確;

C.膠體和溶液均可以透過濾紙,不能過濾分離兩者,C錯誤;

D.通過焰色試驗檢驗草木灰中含K+,要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火焰顏色,D錯誤;

故選B。

7.D

【詳解】A.跖。]能把Fe2+氧化為Fe3+,在強酸性溶液中,MnO;、發(fā)生反應生成氯氣,

A不符合題意;

B.加入鋁粉有大量氫氣產(chǎn)生的溶液呈酸性或堿性,堿性條件下,Mg2+與堿不共存,B不符

合題意;

答案第2頁,共12頁

C.Fe",具有氧化性,I-具有還原性,C不符合題意;

D.酚醐顯紅色的溶液顯堿性,各個離子與堿不反應,可以共存,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B

【詳解】A.取少量溶液X,應先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再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

的氯水,溶液變紅,才能證明有Fe2+,故A錯誤;

B.向飽和的Na2cCh溶液通入CO2生成NaHCCh,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NaHCCh析出,故可

以證明溶解度:NaHCO3<Na2CO3,故B正確;

C.向CaCL溶液中通入適量CO2不會產(chǎn)生沉淀,故C錯誤;

D.cr也可以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9.B

【詳解】A.Na和水反應生成NaOH,NaOH和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和CaCL

反應生成NaCl,A項不選;

B.AIQ3不能直接制得A1(OH)3,B項選;

C.Fe和鹽酸反應生成FeC',FeCl2和Cb反應生成Fe。,F(xiàn)eJ和NaOH反應生成Fe(0H)3,

C項不選;

D.Cu和。2反應生成CuO,CuO和硫酸反應生成CuSO_,Cust),和NaOH反應生成Cu(OH%

沉淀,D項不選;

答案選B。

10.C

【詳解】A.NF3分子中含有氮氟化學鍵,該化學鍵是極性共價鍵,故A正確;

B.NF3中N為+3價,F(xiàn)為-1價,原子均達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B正確;

C.在4NH3+3F2=NF3+3NH4F中,N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升高為+3價,F(xiàn)元素的化合價由

0降低為-1,氧化劑是氟氣,還原劑是氨氣,有方程式可知,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

3:1,故C錯誤;

D.NH4F是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NH;中含有極性鍵,故D正確;

故選C。

答案第3頁,共12頁

11.c

【分析】X、Y、Z、Q、W為1?20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Z與Q同主族,由結構可

知,Z形成二個共價鍵,Z、Q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Z為O、Q為S,Q和W的簡單離子

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W為+1價,W的原子序數(shù)最大,W為K,丫可形成4個共價鍵,

X只能形成1個共價鍵,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X為H、丫為C,以此來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

X為H、丫為C、Z為0、Q為S、W為K;

【詳解】A.X為H、丫為C、Z為0、Q為S、W為K,根據(jù)該物質(zhì)結構可知除H外均達

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A正確;

B.丫為C、Q為S,硫酸為強酸,碳酸為弱酸,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S>C,

故B正確;

C.K與H、0、S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都有離子鍵,但K與0形成的K2O2等物質(zhì)中存

在共價鍵,故C錯誤;

D.Z和X、Y、W、Q均形成至少兩種二元化合物,如H2O、H2O2、CO、CO2、K2O、K2O2、

SO2、SO3,故D正確;

故選C。

12.D

【詳解】A.氯氣通入冷的石灰乳,石灰乳中的氫氧化鈣不能拆:

2+

Ca(OH)2+Cl2=Ca+Cr+C10+H20,故A錯誤;

B.向NaHCCh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2+

2HCO'+Ca+2OH-=CaCO3J+CO^+2H2O,故B錯誤;

C.向明磯溶液中滴加Ba(0H)2溶液到SO:恰好完全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3+?-

Al+2S0^+2Ba*+40H-=3BaSO4J+2[A1(OH)4],故C錯誤;

D.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碘離子還原性強于亞鐵離子,先氧化碘離子,故D正確;

故選D。

13.B

【詳解】A.由于S和P都是非金屬,根據(jù)P4s3的分子結構圖可知分子中的化學鍵均為共價

鍵,所以該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A正確;

B.根據(jù)P4s3的分子結構圖,S-P鍵有6條,P-P鍵有3條,共9條共價鍵,但P與P形成

答案第4頁,共12頁

的3條是非極性共價鍵,因此ImolP4s3分子中含有6moi極性共價鍵,B錯誤;

C.P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S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由P4s3的分子結構可知,每個P

形成3個共價鍵,每個S形成2個共價鍵,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C正確;

D.根據(jù)題意,P4s3燃燒時P被氧化為P4O10,S則被氧化為S02,反應的方程式為

占燃

P4s3+8O2=qp40io+3SC>2,因此P4s3充分燃燒會產(chǎn)生S02,D正確;

故選B。

14.D

【分析】甲中用高鎰酸鉀和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乙中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揮發(fā)出的氯化氫,

丙中氯化鈣為干燥劑,丁中氯氣與碘單質(zhì)反應得到目標產(chǎn)物,戊中堿石灰可以除去多余的氯

氣,同時堿石灰也可以防止空氣的水蒸氣進入反應裝置丁中,據(jù)此分析。

【詳解】A.高銃酸鉀氧化濃鹽酸當中的氯離子生成氯氣,且該反應不需要加熱,A正確;

B.若丙中U型管堵塞,則氣體會滯留在裝置乙中,導致乙中長頸漏斗液面上升,B正確;

C.氯化鈣是干燥劑,因此丙的作用是干燥制得的氯氣,C正確;

D.堿石灰可以除去多余的氯氣,無水氯化鈣不能除去氯氣,故裝置戊中的堿石灰不可以用

無水氯化鈣代替,D錯誤;

故本題選D。

15.D

【詳解】A.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BaCL溶液,反應為H2sC)4+BaC12=BaSO4l+2HCl,該過程

混合溶液導電能力不會降至0,故A錯誤;

B.8Al+3Fe3O4=4A12C)3+9Fe屬于置換反應,不屬于陰影部分,故B錯誤;

C.光照過程次氯酸分解生成鹽酸,溶液中原本有部分弱酸,隨著反應進行強酸的濃度增大,

氯水pH減小,故C錯誤;

D.氯離子顯負電性,水分子中H顯正價,因此圖示為NaCl固體溶解形成的水合氯離子示

意圖,故D正確;

故選D。

16.B

【分析】a裝置為二氧化碳制備裝置,b裝置吸收揮發(fā)的氯化氫,c裝置是過氧化鈉與二氧

化碳、水反應的裝置,d裝置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e裝置為氧氣收集裝置。

答案第5頁,共12頁

【詳解】A.c裝置中,過氧化鈉分別與二氧化碳、水反應,A正確;

B.b裝置吸收揮發(fā)的氯化氫,可盛放飽和食鹽水,B錯誤;

C.c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水反應放熱,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則會觀察到固體顏色

逐漸變白,伴有發(fā)熱的現(xiàn)象,C正確;

D.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O?,可盛放NaOH溶液,D正確

故選B。

17.A

【詳解】假設溶液的體積都為1L,則銅離子物質(zhì)的量為3mol,鐵離子物質(zhì)的量為2mol,先

是鐵和鐵離子反應Fe+2Fe3+=3Fe2+,則生成亞鐵離子為3mol,再是鐵和銅離子反應Cu2+

+Fe=Cu+Fe2+,生成亞鐵離子為3mol,因此亞鐵離子共6mol,溶液體積為2L,則亞鐵離

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6moR2L=3mol/L,故A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A。

18.C

【分析】步驟I為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Ch)和碳在高溫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

二氧化鈦和一氧化碳,步驟H為二氧化鈦與碳,氯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氯化鈦和一氧化碳,

步驟in為四氯化鈦和過量鎂粉在高溫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鈦,據(jù)此分析。

【詳解】A.步驟I為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Ch)和碳在高溫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

成鐵、二氧化鈦和一氧化碳,步驟n為二氧化鈦與碳,氯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氯化鈦和一

氧化碳,步驟I、II中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A正確;

B.步驟I為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Ch)和碳在高溫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二氧

化鈦和一氧化碳,步驟n為二氧化鈦與碳,氯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氯化鈦和一氧化碳,碳

元素的化合價均升高,故B正確;

c.步驟ni為四氯化鈦和過量鎂粉在高溫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鈦,鎂是活潑的金屬,

鈦在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所以步驟ni需在氧氣環(huán)境中進行,防止金屬被空氣氧化,不能在

空氣中進行,故C錯誤;

D.鈦在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鎂與稀硫酸反應,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雜

質(zhì),故D正確;

故選C。

19.(1)A12O3+2NaOH+3H2O=2Na[Al(OH)4]

答案第6頁,共12頁

(2)Cu2\Fe2+鐵粉Cu

⑶過濾

(4)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

(5)取少量固體E于試管中,向E中滴加適量稀硫酸,溶液不變?yōu)樗{色,則E中無CsO

2++3+3+

(6)Cr2O^+6Fe+14H=2Cr+6Fe+7H2O

【分析】磁鐵礦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還含少量的AI2O3、CU2O,向磁鐵

礦石A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四氧化三

鐵和氧化亞銅不溶解,過濾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銅的固體B和偏鋁酸鈉溶液C;

向固體B中加入稀硫酸,四氧化三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硫酸鐵和水,氧化亞銅

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反應生成的銅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銅,過濾得

到含有硫酸亞鐵、硫酸銅、硫酸鐵的溶液D和銅固體E;向溶液D中加入過量的鐵(試劑

X),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過濾得到硫酸亞鐵溶液F和含有銅、鐵的固

體II;向固體n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

應,過濾得到銅固體E和硫酸亞鐵溶液F。

【詳解】(1)根據(jù)分析可知A中加入NaOH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Al2O3+2NaOH+3H2O=2Na[Al(OH)4];

(2)根據(jù)分析可知溶液D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有Ci?+、Fe2+,試劑X為鐵,固體E為銅;

(3)操作1是將固液分離的過程,名稱為過濾;

(4)F為硫酸亞鐵溶液,在溶液F中滴加NaOH溶液的現(xiàn)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

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

(5)已知E為紅色固體,CU2O在酸性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銅離子和銅單質(zhì),證

明E中無Cu2O的方法為:取少量固體E于試管中,向E中滴加適量稀硫酸,溶液不變?yōu)樗{

色,則E中無CU2。;

(6)F為硫酸亞鐵溶液,工業(yè)廢水中含有的Cr?O;一(酸性條件存在)常利用溶液F將其還原為

CN+,以便后續(xù)沉淀除去,該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3+3+

Cr2O^+6Fe+14H=2Cr+6Fe+7H2O;

答案第7頁,共12頁

(2)F>Cl>Br>IBC鹵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為7,從上到下原子半徑增大,

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力減弱,得電子能力減弱,非金屬性減弱

(3)AD

+3+

(4)A1(OH)3+3H=A1+3H2OA1(OH)3+OH=[A1(OH)4]-

(5)HC1O4

(6)S2>Cl>K+>Ca2+

2+-

⑺H-GcaGH------?|H:|-ca|:H]CaH2+2H2o=

Ca(OH)2+2H2T

【詳解】(1)

②NH4cl③RbOH@Na2O2屬于離子化合物,既含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①N2屬于雙原

子分子只含共價鍵的單質(zhì),⑥CH&⑦CO?⑧H2s04⑨NH,屬于共價化合物。④N/C>2的

電子式為.-蠹颯⑦CO2的結構式為O=c=o,屬于直線形;

I,瞬觸II

(2)i.???元素是VIIA元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性依次減弱,故???的非金

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F>Cl>Br>I;

ii.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向下依次減弱,單質(zhì)的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含

氧酸越強,非金屬性越強,最簡單氫化物越穩(wěn)定,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非金屬性越強;

A.???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熔點逐漸升高不能判斷非金屬性,故A錯誤;

B.???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故B正確;

C.???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減弱,故C正確;

D.???最高價含氧酸越強,非金屬性越強,元素形成的無氧酸酸性逐漸增強,不能判斷

非金屬性,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iii.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鹵素非金屬性遞變的原因,鹵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為7,從上到

下原子半徑增大,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力減弱,得電子能力減弱,非金屬性減弱;

(3)堿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從上到下金屬性依次增大,與水反應越劇烈金屬性越強,最高價

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越強。

A,從上到下②?⑤單質(zhì)與水反應越來越劇烈,說明金屬性越強,故A正確;

答案第8頁,共12頁

B.②?⑤單質(zhì)與氧氣反應均可生成過氧化物,不能證明非金屬性,故B錯誤;

C.從上到下②?⑤單質(zhì)熔沸點逐漸升高,不能證明非金屬性,故C錯誤;

D.②?⑤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增強,說明金屬性越強,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4)③⑧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1(OH)3、H,SO4,之間可以

兩兩發(fā)生反應,A1(OH)3既能與H2s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其中能體現(xiàn)水化物呈“兩

性”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A1(OH)3+3H+=AF++3H2。、A1(OH)3+OH-=[A1(OH)4]-;

(5)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F(xiàn)非金屬性最強,但F沒有最高

價含氧酸,最強的酸是HClOj

(6)元素④⑦⑩?對應的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簡單離子分別為K+、Ca2\S2\C「離子半徑由大

到小的排序為S2-〉C1>K*〉C/

(7)

①為H⑦為Ca,用電子式表示①和⑦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H-CcaGH____HH:「Ca2+[:H「,該化合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H2+2H2O=Ca(OH)2+2H2To

A

+2+

21.(l)MnO2+4H+2Cl-=Mn+Cl2t+2H2O

2+3+3+2++

(2)2Fe+Cl2=2Fe+2Cl-2Fe+SO2+2H2O=2Fe+4H+SO^

(3)NaOH溶液

(4)將裝置中的CL和SO2完全排入B中吸收,防止拆卸過程中中毒或者逸出污染環(huán)境

(5)甲、乙

2+3+

(6)l.Omol/L2Fe+2Br-+2Cl2=2Fe+4Cl-+Br2

【分析】本題為實驗探究題,打開彈簧夾K|~K”通入一段時間N2,再將T型導管插入B

中,繼續(xù)通入N2,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空,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干擾實驗,然后關閉KrK3、K4,

打開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濃鹽酸,給A加熱,此為實驗室制備CU的裝置,反應原理為:

+2+

MnO2+4H+2Cr=Mn+C12T+2H2O,產(chǎn)生的Cl?通入B中,發(fā)生反應2FeCl2+Cl2=2FeCl3,

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加熱,夾緊彈簧夾K2,即停止通入CU,打開活塞b,使約2mL

答案第9頁,共12頁

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其中的離子即Fe3+,打開彈簧夾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

即發(fā)生反應:Na2SO3+H2SO4=SO2T+Na2SO4+H2O,向B中通入SO?,發(fā)生的反應為:

2FeCl3+SO2+2H2O=2FeCl2+2HC1+H2SO4,一段時間后夾緊彈簧夾K3,即停止通入SO2,

更新試管D,重復過程IV,檢驗B溶液中的離子即SO:,實驗結束后,打開彈簧夾K’K",

再通入一段時間N2,將裝置中的C1和SO?完全排入B中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然進行吸

收后拆卸,洗滌,整理儀器,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⑴根據(jù)分析可知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C?2+4HCl(濃^MnJ+CLT+2H2O;

(2)根據(jù)分析可知步驟III中溶液變黃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Cl廣2Fe3++2Cr;能說明氧化

性Fe-ASO2的離子方程式是2Fe3++SC)2+2H2O=2Fe2++4H++SOj;

(3)棉花中浸潤的溶液是NaOH溶液防治氯氣逸出污染空氣;

(4)實驗結束后,打開彈簧夾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