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C/0C/wKhkGWeo2iSAN6acAAHwSs8alHQ552.jpg)
![2025年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C/0C/wKhkGWeo2iSAN6acAAHwSs8alHQ5522.jpg)
![2025年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C/0C/wKhkGWeo2iSAN6acAAHwSs8alHQ5523.jpg)
![2025年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C/0C/wKhkGWeo2iSAN6acAAHwSs8alHQ5524.jpg)
![2025年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C/0C/wKhkGWeo2iSAN6acAAHwSs8alHQ55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真題試卷(總分:190.00,做題時間:90分鐘)一、<B>單項選擇題</B>(總題數(shù):37,分數(shù):74.00)1.既不想學習又怕考試不及格反應了()沖突。
(分數(shù):2.00)
A.雙趨
B.雙避
√
C.趨避
D.多重趨避解析:解析: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目的都是人們力圖回避的事物,而人們只能回避其中一種目的時,就產(chǎn)生了回避一回避型沖突,即雙避式?jīng)_突。既不想學習又膽怯考試不及格,都是其力圖回避的兩種目的,于是出現(xiàn)了雙避動機沖突。2.小王碰到車禍撞傷了頭部,從此後來他喪失了車禍發(fā)生前的一段時間的記憶。小王的經(jīng)歷屬于()。
(分數(shù):2.00)
A.幼事遺忘
B.順行性遺忘癥
C.倒攝干擾
D.倒攝遺忘
√解析:解析:倒攝遺忘是指情緒創(chuàng)傷或腦外傷引起休克之後的一種遺忘癥。人不能回憶傷害前一段時間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件,但對初期發(fā)生的事件卻能回憶。病人康復時,記憶也逐漸恢復?;謴偷拇涡蚴怯蛇h至近,對傷害前數(shù)分鐘或數(shù)秒鐘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件,一般永遠不能回憶。3.算法是__________,而啟發(fā)法是__________。()
(分數(shù):2.00)
A.特殊程序;捷徑
B.首要規(guī)則;特殊程序
√
C.手段一目的分析;系統(tǒng)性隨機搜索
D.手段一目的分析;首要規(guī)則解析:解析:算法是按照一步接一步的程序去處理問題,它總能為特定類型的問題提供問題的答案,因此是問題處理中的首要規(guī)則。用算法處理問題時一般花費的時間會較長,并且算法對問題有清晰的初始狀態(tài)和目的狀態(tài)時會更有用,當算法不可用的時候,我們一般采用啟發(fā)法。啟發(fā)法是指用某些方略或“經(jīng)驗法則”去處理問題,屬于特殊程序。4.聽覺的大腦皮層區(qū)重要分布在()。
(分數(shù):2.00)
A.中央後回
B.顳葉
√
C.中央前回
D.額下回解析:解析:聽覺信息由聽皮層加工,聽皮層位于大腦兩側顳葉。5.張三的妻子李四向警察匯報張三在1998年走失,兩年後她在機場看見了他,他生活在離李四二拾公裏外的地方,并娶了此外一種女人,有了兩個小孩。張三告訴李四他的名字是王麻子,不是張三,并且他此前歷來沒見過她。張三的體現(xiàn)符合()。
(分數(shù):2.00)
A.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
B.分離性恍惚障礙
C.分離性遺忘
D.分離性漫游癥解析:解析:多重人格障礙又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即DID,是指兩個或多種明顯不一樣的人格存在于一種個體之中,不一樣的身份或人格狀態(tài)一般被稱為子人格或交替人格,每個人格均有獨特的一組記憶、行為、思想以及情感。這些不一樣的子人格交替、反復地控制著患者的行為。在某一段時期內(nèi),其中一種子人格占據(jù)中心位置,并控制此人的功能。題目中所描述的案例符合上述特性。6.有時候來訪者會以客觀理由回避會談、忘掉時間,有時候來訪者會襲擊、貶低征詢師或者討好征詢師,或者中途退出,這些都也許是()的體現(xiàn)。
(分數(shù):2.00)
A.阻抗
√
B.抵御
C.膽怯
D.疲勞解析:解析:心理征詢與心理治療的工作,意在協(xié)助來訪者成長,使其產(chǎn)生某種變化,以消除或減輕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影響。這是一項波及來訪者內(nèi)心深處活動的工作,在其實行過程中,必然會碰到來自來訪者的故意或無意的抵御,這種抵御就被稱之為阻力或阻抗。阻抗的體現(xiàn)形式重要有:(1)對會談時間及規(guī)定持消極態(tài)度。(2)把注意力集中在與征詢師或治療師有關的問題上。(3)回避問題:來訪者把話題從重要的問題轉移到此外的問題上,或者以答非所問的方式回避關鍵性問題。7.當一種物體逐漸向你移動,你要試圖對其保持單一的影像時,你雙眼的眼球都將向內(nèi)轉動,同步眼肌緊張度提供了一種雙眼線索,被稱為()。
(分數(shù):2.00)
A.重疊
B.輻合作用
√
C.網(wǎng)膜像差
D.運動視差解析:解析:輻合作用是指眼睛隨距離的變化而將視軸會聚到被注視的物體上,是雙眼的機能。通過輻合作用,物像落在兩眼視網(wǎng)膜的中央凹內(nèi),從而獲得清晰的視像。8.小華近來將他的“小狗”概念的圖式擴展為包括大狗和小狗的圖式。根據(jù)皮亞杰的觀點,他在進行()。
(分數(shù):2.00)
A.順應
B.感覺運動發(fā)展
C.同化
√
D.守恒解析:解析:同化是指把環(huán)境原因納入機體已經(jīng)有的圖式或者構造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同化只是數(shù)量上的變化,不能引起圖式的變化或創(chuàng)新。而順應則是指變化主體動作以適應客觀變化,順應是質(zhì)量上的變化,增進創(chuàng)立新圖式或者調(diào)整原有圖式。9.根據(jù)皮亞杰的觀點,認知發(fā)展的最終階段的重要成就在于發(fā)展出分類,像實物同樣思索觀念、抽象思維和假設的能力。這一階段被稱為()。
(分數(shù):2.00)
A.詳細運算階段
B.形式運算階段
√
C.感知運動階段
D.後形式運算階段解析:解析:皮亞杰認為個體認知發(fā)展從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分別是:(1)感知運動階段(0~2歲);(2)前運算階段(2~7歲);(3)詳細運算階段(7~ll歲);(4)形式運算階段(11歲後來)。其中,在形式運算階段,小朋友的思維形式可以從詳細內(nèi)容中解放出來,可以提出假設,憑借演繹推理、歸納推理處理抽象問題,其智力活動到達抽象邏輯思維階段。10.下列哪個部位重要負責攝食、飲水、體溫和性喚醒?()
(分數(shù):2.00)
A.海馬
B.丘腦
C.下丘腦
√
D.杏仁核解析:解析:下丘腦是調(diào)整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的重要皮下中樞,對維持體內(nèi)平衡、控制內(nèi)分泌腺的活動有重要意義。例如,下丘腦前部對體溫的增高很敏感,有保濕、生熱機制,使血管收縮、汗腺停止分泌。11.如下哪種說法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意識”?()
(分數(shù):2.00)
A.意識是對環(huán)境的感覺與知覺
B.意識是選擇性注意
C.意識是內(nèi)部指向察覺
D.意識是被壓抑的記憶
√解析:解析:意識是人類獨有的一種高水平的心理活動,是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已內(nèi)在的身心狀態(tài)和環(huán)境中外在的人、事、物變化的覺知。它可以從不一樣的角度進行理解:(1)意識是一種覺知。(2)意識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功能,不止是對信息的被動察覺和感知,它還具有能動性和調(diào)整作用。(3)意識指一種心理狀態(tài)。12.你的室友睡得很沉,腦波頻率很慢,約為0.5~2個周期每秒,而振幅卻到達最大。你的室友正處在睡眠的哪個階段?()
(分數(shù):2.00)
A.REM
B.第一階段
C.第四階段
√
D.第二階段解析:解析:睡眠包括四個階段和迅速眼動睡眠階段。其中,在第三階段,腦電波的頻率會持續(xù)減少,波幅變大,出現(xiàn)△波,有時會有“睡眠錠”波。這個階段大概持續(xù)40分鐘.當大多數(shù)腦電波開始展現(xiàn)為△波時,表明已進入睡眠的第四階段,此時腦電波呈低頻高幅。13.因試驗任務太難而導致因變量成績過低,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
(分數(shù):2.00)
A.期望效應
B.天花板效應
C.疲勞效應
D.地板效應
√解析:解析:地板效應又稱低限效應、下限效應,和天花板效應相對,也是心理測驗效應的一種。當規(guī)定被試完畢的任務過于困難,所有不一樣水平的自變量都獲得很差的成果,并且沒有什么差異的狀況時,我們就說試驗中出現(xiàn)了地板效應。14.與閾限概念最吻合的測定措施是()。
(分數(shù):2.00)
A.最小變化法
√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誤法
D.心理量表法解析:解析:感覺閾限,又稱為閾限,是老式心理物理學的關鍵概念。閾限可以分為兩種:一為絕對閾限,是指剛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量;二為差異閾限,是指剛好能引起差異感受的刺激變化量。最小變化法又稱極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覺差法(或最小差異法)等,是測量閾限的直接措施。它的特點是:將刺激按照遞增或遞減系列的方式,以間隔相等的小步變化,尋求從一種反應到另一種反應的瞬時轉換點或閾限的位置。15.知覺定勢屬于()。
(分數(shù):2.00)
A.自上而下的加工
√
B.自下而上的加工
C.平行加工
D.系列加工解析:解析:發(fā)生在前面的知覺直接影響到後來的知覺,產(chǎn)生了對後續(xù)知覺的準備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作知覺定勢,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加工。16.有關信號檢測論說法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信號檢測論試驗中,擊中率和虛報率之和為100%
B.對同一種被試而言,判斷原則升高時,擊中率和虛報率都會變大
C.信號檢測論試驗中,信號的高先定概率導致判斷原則減少
D.信號檢測論試驗中,鼓勵被試多匯報信號會導致判斷原則減少,鑒別力下降
√解析:解析:信號檢測論試驗中包括四種反應:擊中、虛報、漏報、對的拒斥,這四種反應的概率之和為1。判斷原則升高時,擊中率和虛報率均下降。信號和噪音的先定概率的大小會影響被試的判斷原則,信號先定概率為P(S),噪音的先定概率為P(N),假設試驗中只有信號和噪音兩個事件,那么當P(N)/P(S)的值不不小于1時,其判斷原則會減少;當比值不小于1時,判斷原則會升高。由于鑒別力d'=ZSN一Z17.反應時的關鍵部分是()。
(分數(shù):2.00)
A.刺激的編碼時間
B.大腦加工時間
√
C.反應準備時間
D.動作反應時間解析:解析:反應時是指從接受刺激到機體做出反應動作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刺激到反應之間的時距。刺激引起了感覺器官的活動,經(jīng)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遞給大腦,通過加工,再從大腦傳遞給效應器,作用于外界的某種客體。反應時重要反應人體神經(jīng)與肌肉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性和迅速反應能力。在此過程中,大腦加工時間是最重要的,也是反應時的關鍵成分。18.雞尾酒會效應體現(xiàn)了()。
(分數(shù):2.00)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分散性
C.注意的重要性
D.注意的選擇性
√解析:解析:雞尾酒會效應是指人的一種聽力選擇能力,在這種狀況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種人的談話之中而忽視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它體現(xiàn)了注意的選擇性。19.Stenberg試驗表明短時記憶提取的方式是()。
(分數(shù):2.00)
A.平行掃描
B.系列掃描
√
C.混合掃描
D.多種掃描解析:解析:斯滕伯格通過加原因法反應時試驗,證明了短時記憶的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掃描,即對短時記憶信息的提取是對所有項目進行完全的檢索,然後才做出判斷。20.在下面的心理學試驗技術中,空間辨別率最高的是()。
(分數(shù):2.00)
A.腦電
B.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
C.近紅外腦成像
D.經(jīng)顱磁刺激技術解析:解析: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最大特點是空間辨別率高。21.假如數(shù)據(jù)呈正偏態(tài)分布,常用的集中趨勢記錄量中,取值最小的是()。
(分數(shù):2.00)
A.平均數(shù)
B.中數(shù)
C.眾數(shù)
√
D.不一定解析:解析:在正偏態(tài)分布中,眾數(shù)<中數(shù)<平均數(shù);在負偏態(tài)中,平均數(shù)<中數(shù)<眾數(shù)。22.假定一組數(shù)據(jù)的中數(shù)是60,眾數(shù)是66,平均數(shù)是55,那么這組數(shù)據(jù)呈()。
(分數(shù):2.00)
A.正態(tài)分布
B.對稱分布
C.正偏態(tài)分布
D.負偏態(tài)分布
√解析:解析:根據(jù)已知條件可知,平均數(shù)<中數(shù)<眾數(shù),故數(shù)據(jù)展現(xiàn)負偏態(tài)分布。23.假設檢查中,檢查力是指如下哪種狀況的概率?()
(分數(shù):2.00)
A.當零假設對的時,拒絕零假設
B.當零假設錯誤時,未拒絕零假設
C.當備擇假設對的時,拒絕零假設
√
D.當備擇假設不對的時,未拒絕零假設解析:解析:β類錯誤即Ⅱ類錯誤,是指備擇假設對的時,接受了錯誤的零假設。檢查力為1一β,表達的則是備擇假設對的時,拒絕錯誤的零假設的概率。24.為了評估某種抗抑郁藥的效果,某企業(yè)進行了臨床試驗。將被試隨機分派到藥物組、安慰劑組和控制組,最終完畢研究的人數(shù)分別為10人、12人和15人。使用方差分析來檢查試驗處理與否有效果,確定F值等于臨界值時,分母的自由度為()。
(分數(shù):2.00)
A.2
B.24
C.34
√
D.35解析:解析:分母自由度即組內(nèi)效應的自由度dfw。組內(nèi)效應自由度(dfw)=總自由度(dfT)一組間效應自由度(dfB),已知dfT=10+12+15—1=36,dfB=3—1=2,故dFw=36—2=34。25.有關樣本t檢查的明顯性檢查的自由度是()。
(分數(shù):2.00)
A.n一1
√
B.n一2
C.2n-2
D.所有不對的解析:解析:在用有關樣本t檢查對有關樣本的平均數(shù)進行差異檢查時,自由度為n一l;在用獨立樣本t檢查對獨立樣本的平均數(shù)進行差異檢查時,自由度為n1+n2一2。26.假如兩個變量A和B之間的有關為0.8,那么A可以解釋B的變異比例為()。
(分數(shù):2.00)
A.80%
B.20%
C.36%
D.0.64
√解析:解析:決定系數(shù)r2解釋兩變量公變的比例。27.已知一種總體的原則差為8,那么樣本量為16的抽樣的均數(shù)原則誤是()。
(分數(shù):2.00)
A.1.6
B.8
C.2
√
D.4解析:解析:當樣本方差已知時,原則誤計算公式是σ/√n,代入公式即可。28.研究男女性在購物方式(網(wǎng)絡購物和實體店購物)上與否存在差異,隨機選擇男女各40名,發(fā)現(xiàn)傾向于網(wǎng)絡購物的男性和女性人數(shù)分別為15和30,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采用的記錄措施應當是()。
(分數(shù):2.00)
A.獨立樣本t檢查
B.配對樣本t檢查
C.卡方檢查
√
D.秩和檢查解析:解析:由于題中被試是隨機抽取,且搜集到的數(shù)據(jù)為計數(shù)數(shù)據(jù),故采用卡方檢查。29.已知WISC一Ⅳ總智商和四個指數(shù)分數(shù)的原則差為15,總量表的信度系數(shù)為0.96,某小朋友總智商為120,那該小朋友的智商的真分數(shù)在95%可靠性規(guī)定下的分數(shù)范圍為()。
(分數(shù):2.00)
A.110~130
B.112~128
C.114~126
√
D.117~123解析:解析:SE==15×0.2=3,置信區(qū)間為120±1.96SE。30.已知項目得分和效標分數(shù),最宜采用什么措施估計項目的辨別度?()
(分數(shù):2.00)
A.鑒別力指數(shù)法
B.有關法
√
C.方差法
D.均值差異法解析:解析:已知項目得分和效標分數(shù),可用項目效度分析對項目辨別度進行估計。項目效度分析是被試在項目上的反應和在效標上體現(xiàn)的關系。效標是衡量效度的原則,是根據(jù)各個測驗的不一樣目的而決定的。項目效度分析從本質(zhì)上講是計算項目與外部準則的有關,故最合適采用有關法。31.考察新編測驗與某個已知能有效測量相似特質(zhì)的舊測驗間的有關,若兩者有關較高,則闡明新測驗有較高的()。
(分數(shù):2.00)
A.辨別效度
B.表面效度
C.相容效度
√
D.內(nèi)容效度解析:解析:從理論上說,相容效度是指測量相似構造的各測驗之間應當有較高的有關。這就規(guī)定計算新編制的測驗與原有的、已知的效度較高的測驗間的有關。假如有關高,則推斷新量表的相容效度也高。32.在一種測驗中的選擇題是五擇一的形式,在某個群體中一種選擇題的真實難度值為0.50,那校正之前的難度P值應為()。
(分數(shù):2.00)
A.0.65
B.0.45
C.0.55
D.0.6
√解析:解析:對題目難度進行校正的目的是排除考生由于猜測而答對某些題目致使P值增大的也許性。校正公式為CP=,其中,K代表選項的數(shù)目,本題為5,P代表未校正的難度,CP代表校正後的難度。33.計算機自適應測驗設計的重要理論根據(jù)是()。
(分數(shù):2.00)
A.概化理論
B.經(jīng)典測驗理論
C.項目反應理論
√
D.認知診斷解析:解析:計算機自適應測驗(computerizedadaptivetesting,簡稱CAT)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測驗形式。該測驗是用項目反應理論建立題庫,并由計算機根據(jù)被試能力水平自動選擇測題,最終對被試能力做出估計的一種新型測驗。34.有關團體智力測驗的優(yōu)缺陷,描述有誤的是()。
(分數(shù):2.00)
A.刺激展現(xiàn)和計分較易原則化
B.測驗的效率高、成本低
C.選項引起受測者不一樣心理過程
D.有助于觀測個體的行為
√解析:解析:A、B、C選項均為團體智力測驗的長處,團體智力測驗不利于觀測個體的行為。個別測驗適合對個案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觀測個體的行為。35.某測驗在.100個被試上施測,同步根據(jù)一種原則將被試預測為成功組和失敗組,然後所有被試均完畢某個效標測量,得到實際的成功組和失敗組,多種組合的人數(shù)如下表所示。通過命中率措施,評估該測驗的效用,有效性增長為()。
(分數(shù):2.00)
A.
B.
C.
√
D.解析:解析:測驗的有效性增長=正命中率一基礎率,正命中率=30/40=0.75,基礎率=(30+10)/100=0.4,有效性增長=0.75—0.4=0.35。36.態(tài)度量表中的瑟斯頓量表和Likert量表分別屬于哪種量表水平?()
(分數(shù):2.00)
A.等比和等距
B.等級和等級
C.等距和等級
√
D.等級和等距解析:解析:態(tài)度量表中瑟斯頓量表是等距量表,基本思緒是圍繞某一態(tài)度主題,選用能代表該方面的態(tài)度語或項目若干,由專家對這些項目進行等級排列,并把專家排列的成果進行項目分析,保留有效的項目及根據(jù)專家的反應確定項目的等級,用中數(shù)對成果進行估計。李克特量表是等級量表,在該量表中規(guī)定被試對每一種項目的態(tài)度強弱按五級或六級反應,用被試在所有項目中評估等級的總和對成果進行估計。37.下列哪一項是對現(xiàn)代心理學最貼切的定義?()
(分數(shù):2.00)
A.對于無意識行為的試驗研究
B.對異常社會事件的科學處理
C.對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
√
D.對行為的實證研究解析:解析:現(xiàn)代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科學,重要包括個體心理、個體心理現(xiàn)象與行為、個體意識與無意識以及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二、多選題(總題數(shù):20,分數(shù):40.00)38.下列學習理論點中不是由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是()。
(分數(shù):2.00)
A.接受學習
√
B.認知地圖
√
C.潛在學習
√
D.觀測學習解析:解析:認知地圖、潛在學習是托爾曼提出來的,接受學習是奧蘇伯爾提出來的。39.如下哪些針對斯滕伯格三元智力模型的體現(xiàn)是對的的?()
(分數(shù):2.00)
A.斯滕伯格的三元理論提出了三種智力:分析智力、發(fā)明性智力和實踐智力
√
B.分析智力相稱于我們一般認為的邏輯能力,它使我們能處理問題、獲得新知,但分析智力并不必然是成功的最佳預測源
√
C.發(fā)明性智力被界定為處理新異環(huán)境和從經(jīng)驗中獲益的能力
√
D.實踐智力,或稱“街頭智慧”,指人們在適應非經(jīng)典環(huán)境過程中獲取的一種特殊技能
√解析:解析:四個選項均為斯滕伯格三元智力模型的內(nèi)容。40.下列哪項屬于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分數(shù):2.00)
A.對挫折和遭遇過度敏感
√
B.對欺侮和傷害不能寬容,長期耿耿于懷
√
C.多疑,輕易將他人的中性或者友好行為理解為敵意或輕視
√
D.表情呆板.情感淡漠,甚至不通人情。不能體現(xiàn)對他人的關懷、體貼及憤怒解析:解析:心理分析理論認為偏執(zhí)來自無意識中強烈的仇恨和敵意的外向投射(因其不為意識所容)。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體現(xiàn)為:主觀,固執(zhí),好勝,刻薄,病態(tài)嫉妒,心胸狹窄,自我評價過高,強烈懷疑他人的意圖;對他人懷疑沒有到達妄想的地步,也無幻覺;盡管廣泛的懷疑和不信任影響了人際關系,但一般能維持基本的社會功能。41.下列有關試驗設計的說法,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根據(jù)自變量的多少.試驗設計可以分為真試驗設計和準試驗設計
B.準試驗設計在諸多狀況下不能隨機挑選和分派被試
√
C.非試驗設計也是試驗設計
√
D.組間設計的每個被試接受一種試驗處理,組內(nèi)設計的每個被試接受所有的試驗處理
√解析:解析:根據(jù)試驗中要操縱變量的多少可以分為單原因設計和多原因設計。根據(jù)對試驗控制條件的嚴密程度的不一樣分為真試驗設計、準試驗設計和非試驗設計。真試驗設計是指在隨機化原則基礎上選擇和分派被試,從而使試驗成果可以客觀地反應試驗處理的作用。準試驗設計是指在不必隨機地安排被試時,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的狀況下進行試驗處理的研究措施。準試驗設計介于真試驗設計與非試驗設計之間,它對無關變量的控制要比非試驗設計嚴格,但不如真試驗設計控制得充足和廣泛。非試驗設計(前試驗設計)是一種對現(xiàn)象的自然描述,一42.如下哪項是疼痛體驗的一部分?()
(分數(shù):2.00)
A.病人匯報的疼痛的主觀印象
√
B.疼痛行為或明顯的疼痛體現(xiàn)
√
C.切割傷、擦傷或其他損傷
√
D.一種稱為痛苦的情緒成分解析:解析:引起痛覺的刺激物有諸多。當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溫度的以及電刺激等任何一種刺激對有機體具有損傷或破壞作用時,都能引起痛覺。痛覺傳遞了受傷害的信息,疼痛行為或明顯的疼痛體現(xiàn)是疼痛體驗的一部分,如平常的肚子疼、腦袋疼等。此外,人們會經(jīng)受兩種疼痛:傷害性疼痛和神經(jīng)痛,C選項是傷害性疼痛。疼痛體驗尚有一種特殊形式,即沒有物理刺激但感到尤其疼痛,如幻肢現(xiàn)象。43.下列有關古典心理物理法說法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古典心理物理法的缺陷是不能有效辨別客觀感受性和主觀原因
√
B.最小變化法測閾限時,只會產(chǎn)生習慣誤差
C.恒定刺激法測閾限時,也許產(chǎn)生預期誤差,不過沒有習慣誤差
D.平均誤差法得到的成果不是一種真正的閾限值,但它與閾限有正有關
√解析:解析:古典心理物理法對感覺閾限的測量重要有三種措施:最小變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誤法。最小變化法也叫極限法,它的特點是將刺激按遞增或遞減系列的方式,以間隔相等的小步變化,尋求從一種反應到另一種反應的瞬時轉換點或閾限位置。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閾限產(chǎn)生的誤差重要有四種:習慣誤差、期望誤差、練習誤差和疲勞誤差。恒定刺激法也叫正誤法、次數(shù)法,是心理物理學中最精確、應用最廣的措施。恒定刺激法和最小變化法在試驗實行過程中沒有太大差異,因此也也許會產(chǎn)生習慣誤差和期望誤差、練習誤差和疲勞誤差。平均差誤44.根據(jù)試驗中變量的控制程度可以將試驗分為()。
(分數(shù):2.00)
A.真試驗設計
√
B.混合試驗設計
C.準試驗設計
√
D.非試驗設計
√解析:解析:根據(jù)對試驗控制條件的嚴密程度的不一樣可將試驗分為真試驗設計、準試驗設計和非試驗設計。真試驗設計是指在隨機化原則基礎上選擇和分派被試,從而使試驗成果可以客觀地反應試驗處理的作用。準試驗設計是指在不必隨機地安排被試時,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的狀況下進行試驗處理的研究措施。準試驗設計介于真試驗設計與非試驗設計之間,它對無關變量的控制要比非試驗設計嚴格,但不如真試驗設計控制得充足和廣泛。45.有關交互效應說法對的的是()。
(分數(shù):2.00)
A.交互效應包括交互效應和多項交互效應
√
B.交互效應明顯後,需要進行事後的多重比較分析
C.交互效應明顯後,需要進行簡樸效應分析
√
D.交互效應闡明一種變量在另一種變量的不一樣水平上對因變量的影響存在差異
√解析:解析:交互效應明顯後,不一定必須進行事後的多重比較。若為二原因方差分析,每個原因包括兩個水平,這種狀況下可直接通過平均數(shù)進行比較。若類別變量中有三個以上水平,交互效應明顯後,則必須對主效應進行事後比較。46.有關視覺適應的描述對的的是()。
(分數(shù):2.00)
A.暗適應和.明適應中桿體細胞都參與
√
B.暗適應中,錐體細胞的反應迅速,持續(xù)時間短
C.明適應中只有桿狀細胞在起作用
D.兩類適應試驗中需保持頭部不動和距離刺激不變
√解析:解析:從光能到神經(jīng)反應的基本變化是通過視網(wǎng)膜上對光敏感的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完畢的。這些光感受器在連接外部世界和神通過程的內(nèi)部世界之間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位置是特異性的。由于有時候我們幾乎在完全黑暗中活動,而有時候在耀眼的亮光中活動,因此需要兩種加工光線的途徑。當處在黑暗中時,桿體細胞在活動,錐體細胞對白天的顏色和光線起作用。桿體細胞和椎體細胞均參與明適應和暗適應,只是兩者的敏感度不一樣。暗適應中桿體細胞比錐體細胞更敏感,桿體細胞可以對環(huán)境中微弱的光進行反應。在暗適應和明適應的試驗中,被試需保持47.下列說法對的的是()。
(分數(shù):2.00)
A.知覺選擇模型過濾器在高級知覺分析之前
√
B.反應選擇模型過濾器在高級知覺分析之後
√
C.知覺選擇模型認為高級知覺分析容量有限
√
D.反應選擇模型認為反應容量有限
√解析:解析:綜合彭聃齡《一般心理學》、梁寧建《心理學導論》和黃希庭《心理學導論》,沒有知覺選擇/反應的理論,只有從“注意”這個角度講的選擇/反應的理論。觀點供參照:注意選擇的過濾器模型認為,注意受人的信息系統(tǒng)的構造限制,某些特定類型的輸入信息可以通過過濾器得到深入的加工而得到識別,而其他信息則不能通過。其中,初期選擇模型認為過濾器在知覺加工之前出現(xiàn);衰減模型認為在語義分析之前和之後分別存在外周過濾器和中樞過濾器。這兩個理論認為從感覺登記進入知覺通道的通道容量有限。而晚期選擇模型,也被稱48.在記憶方略和材料類型對信息提取的影響研究中也許的控制變量為()。
(分數(shù):2.00)
A.記憶材料的難度
√
B.記憶材料的熟悉度
√
C.提取方式
D.被試的情緒
√解析:解析:本題中自變量為兩個:記憶方略和材料類型。故記憶材料的難度和熟悉度以及被試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均為無關變量,且會對因變量產(chǎn)生影響,因此要進行合適的控制。提取方式是認知方略的一種,是本題的自變量,不應進行控制。49.欺騙程序使用的前提條件是()。
(分數(shù):2.00)
A.采用欺騙才能更好地揭示研究對象的理論價值和社會價值
√
B.不采用欺騙,研究無法進行
√
C.試驗後向被試解釋原因并獲得原諒
D.對所有群體都可采用欺騙解析:解析:在以人類為被試進行研究時應遵照有關倫理原則。欺騙程序?qū)嶋H上是違反了倫理原則中的知情同意原則,因此要慎用。僅僅在欺騙對被試無害,并保證試驗的潛在利益遠遠超過被試也許碰到的任何危險時,才能考慮欺騙。C選項自身是對的,但不是欺騙程序使用的前提條件。50.單原因被試內(nèi)設計方差分析中總變異可分解為()。
(分數(shù):2.00)
A.組內(nèi)變異
B.組間變異
√
C.測量誤差
√
D.分子變異解析:解析:被試內(nèi)設計是指每個被試接受所有自變量水平的處理,因此對于被試內(nèi)設計,方差分析的變異來源沒有組內(nèi)變異。組間變異表達由不一樣的試驗處理而導致的變異。51.對兩個有關樣本的均數(shù)差異進行檢查,可采用()。
(分數(shù):2.00)
A.方差分析
√
B.有關分析
C.獨立樣本t檢查
D.配對樣本t檢查
√解析:解析:除配對樣本t檢查外,可用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進行分析,只是分子的自由度為1。52.如下可以用于次序量表數(shù)據(jù)的記錄措施有()。
(分數(shù):2.00)
A.秩和檢查
√
B.卡方檢查
C.等級有關
√
D.線性回歸解析:解析:卡方檢查是對計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分析。線性回歸是用數(shù)學方式表達變量間的關系,故合用對象是持續(xù)性數(shù)據(jù),且可以進行數(shù)學運算。秩和檢查是非參數(shù)檢查,當兩變量均為次序變量時,需要用該種分析措施。等級有關針對的數(shù)據(jù)是具有等級次序的測量數(shù)據(jù)。53.某大學正在研究不一樣專業(yè)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研究者對預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得到F值為0.49,自由度為(1,34)。對于預試驗成果,如下描述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不能使用t檢查來分析
B.一共有35名學生參與了調(diào)查
C.不能拒絕零假設
√
D.需要查表才能做出記錄推論解析:解析:本題只有C選項對的。由于分子自由度為1,闡明只有兩組被試,因此可以用t檢查進行分析。N一k=dfw=34,可以得出總被試數(shù)為36名。方差分析的F值不不小于1時,闡明試驗處理效應還不如隨機誤差的效應大。各組的理論均值差異是不明顯的,不需要查表就可以確定。54.下列說法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描述離散趨勢常用參數(shù)為原則差
√
B.兩個變量為分類變量時也可以用皮爾遜積差有關
C.原則正態(tài)分布的平均數(shù)為0,原則差為l
√
D.推論記錄時α錯誤增長,β錯誤必然減少解析:解析:方差和原則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次數(shù)分布離散程度的差異量數(shù)。用皮爾遜積差有關對兩個有關變量進行分析時,這兩個有關變量必須均為持續(xù)變量。原則正態(tài)分布是以0為平均數(shù),以1為原則差的數(shù)據(jù)分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狀況下,α和β不也許同步減小或增大。55.下列有關效標的說法對的的有()。
(分數(shù):2.00)
A.效標是測驗有效性的參照原則
√
B.觀念效標是效標的實質(zhì)概念的內(nèi)容
C.一種觀念效標對應一種效標測量
D.效標測量是效標的詳細化和操作
√解析:解析:效標是衡量一種測驗與否有效的外在原則,它獨立于測驗并可以從實踐中直接獲得我們感愛好的行為。不過我們感愛好的行為往往是一種觀念上的東西,也稱為觀念效標,由此可判斷觀念效標只是我們觀念所認為的,并不是效標實質(zhì)概念的內(nèi)容。觀念效標必須用一種數(shù)字或等級進行體現(xiàn),這個被稱為效標測量,因此效標測量是效標的詳細化和操作。一種觀念效標可以有多種效標測量。56.下列哪些狀況往往屬于狀況誤差?()
(分數(shù):2.00)
A.不一樣能力水平的群體在測驗上得到不一樣分數(shù)
B.來自不一樣群體的人在測驗上得分不一樣
C.根據(jù)測驗分數(shù)做出的預測存在群體差異
√
D.測驗分數(shù)預測校標的回歸中,截距和斜率存在群體差異
√解析:解析:誤差是指在測量過程中與測量目的無關的變化原因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不精確或不一致的測量效應。誤差產(chǎn)生在測量過程中,不是預測中,因此C選項的預測中產(chǎn)生的差異不是誤差。57.下列有關能力測驗和成就測驗的說法對的的是()。
(分數(shù):2.00)
A.一般能力測驗涵蓋廣泛的認知領域和任務,與測驗所包括的內(nèi)容有關
B.成就測驗是回憶性的,用于評估過去的變化,在實踐中應用較多
√
C.能力測驗是前瞻性的,用于預測診斷,更多用于一般情境
√
D.將成就和能力測驗辨別開是有用的,心理學家重視能力測驗,教育學者更看重成就測驗
√解析:解析:能力(傾向)測驗,意在測量個人的潛在才能,預測個人的能力發(fā)展傾向,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能力傾向測驗,測量一種人多方面的潛能;另一種是特殊能力傾向測驗,測量個人特昧潛在的能力,如音樂能力傾向測驗、機械能力傾向測驗。成就測驗意在測量個人在接受教育後的學業(yè)成就,成就測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學科成就測驗,測量受教育者在某一科目上的學習成就;二是綜合成就測驗,測量受教育者在各學科上的綜合學業(yè)成就。一般能力測驗就是智力測驗,也包括操作的內(nèi)容,不僅僅是認知層面的內(nèi)容。三、簡答題(總題數(shù):4,分數(shù):20.00)58.簡述斯滕伯格有關短時記憶再認的過程和研究設計。
(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斯滕伯格用于研究短時記憶信息提取的是相加原因法試驗。(1)研究假設:人們從短時記憶中提取信息使用的=三種也許方式分別是平行掃描、自動停止系列掃描與完全系列掃描。(2)研究材料:計算器、探查數(shù)字和不一樣長度的數(shù)字系列。(3)試驗設計:①自變量:數(shù)字的長短。平行掃描:將探查數(shù)字同步與記憶中的所有項目進行比較。自動停止系列掃描:將探查數(shù)字逐一與記憶中的項目進行比較,發(fā)既有與探查數(shù)字相似的就中斷掃描。完全系列掃描:將探查數(shù)字逐一與記憶中所有的項目進行比較,不管記憶中有或者沒有探查數(shù)字。②因變量:反應時。③試驗設計:被試內(nèi)設計。(4)試驗過程:①向被試展現(xiàn)短時記憶容量以內(nèi)的(如1~6個)、長度不一的數(shù)字系列(識記項目)。②向被試展現(xiàn)探查數(shù)字如“4”(測試項目)。③規(guī)定被試回答在展現(xiàn)的數(shù)字系列中與否有探查數(shù)字,假如有,就按下“是”鍵,假如沒有,就按下“否”鍵。以反應時為指標來分析短時記憶提取的特點。(5)試驗成果:短時記憶中信息的提取是以完全系列掃描的方式進行的。)解析:59.試分析組間設計、組內(nèi)設計和混合設計的合用條件和優(yōu)缺陷。
(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根據(jù)在自變量及各處理水平中與否使用相似被試,將試驗分為被試內(nèi)設計和被試間設計。(1)被試內(nèi)設計(組內(nèi)設計)。含義:被試內(nèi)設計是指每個或每組被試接受所有自變量水平的試驗處理的真試驗設計,又稱反復測量設計、組內(nèi)設計、單組試驗設計。長處:被試內(nèi)設計需要的被試較少,試驗設計以便、有效;被試內(nèi)設計消除了被試的個體差異對試驗的影響;被試內(nèi)設計比被試間設計更敏感;心理學的某些領域需要使用被試內(nèi)設計,即被試內(nèi)設計合用于:研究練習的階段性。缺陷:一種試驗條件下的操作將會影響另一種試驗條件下的操作,也就是試驗次序?qū)е铝苏`差;被試內(nèi)設計的措施不能用來研究某些被試特點自變量之間的差異;假如試驗中每一種試驗條件需要較長時間的恢復期,就不適宜使用被試內(nèi)設計;當不一樣自變量或自變量的不一樣水平產(chǎn)生的效果不可逆時,不適宜使用被試內(nèi)設計。合用條件:規(guī)定每一種被試接受所有的自變量處理,規(guī)定同一被試既要為試驗組提供數(shù)據(jù),又要為控制組提供數(shù)據(jù)。關鍵是怎樣安排各處理的先後次序。假如試驗者重要想研究每一種被試對試驗處理所引起的行為上的變化,一般可考慮采用被試內(nèi)設計。(2)被試間設計(組間設計)。含義:被試間設計是指規(guī)定每個(組)被試只接受一種自變量水平的處理的試驗設計。這種設計的特點是試驗處理的比較在不一樣被試之間進行,因此,這種設計又稱為組間設計、獨立組設計。長處:每一種人只接受一種處理方式,而一種處理方式不也許影響或污染另一種處理方式,因此防止了練習效應和疲勞效應等由試驗次序?qū)е碌恼`差。缺陷:每一種自變量的每一種水平都需要不一樣的被試,所需要的被試數(shù)量較大.尤其當試驗原因增長時,試驗所需要的被試數(shù)量就會迅速增長;由于接受不一樣處理的總是不一樣的個體,因此被試間設計不能從主線上排除個體差異對試驗成果的影響。合用條件:規(guī)定一種被試(組)只接受一種自變量處理,對另一種被試(組)進行另一種處理。重要問題是怎樣決定哪一組被試接受哪一種試驗處理。若有兩種以上的處理,有多少種處理就采用多少個被試(組)。(3)混合設計。含義:混合設計是指一種試驗中同步采用兩種基本設計的試驗設計。優(yōu)缺陷:混合設計集合了被試內(nèi)設計和被試間設計的長處,也防止了被試內(nèi)設計與被試間設計的某些局限,因此在試驗設計中被常常使用。合用條件:要.求一種自變量用一種設計處理,如被試內(nèi)設計處理;而此外一種自變量則可用不一樣種類的設計處理,如被試間設計。)解析:考察被試在不一樣環(huán)境下問題處理的對的率,被試共40名,平均提成兩個小組,分別在安靜和輕音樂兩個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測得安靜組被試平均對的率為0.6,原則差為0.1,輕音樂組被試平均對的率0.7,原則差為0.2。請問:(分數(shù):8.00)(1).本問題的零假設和備擇假設是什么?(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零假設:輕音樂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的對的率與安靜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的對的率差異不明顯,即H0=μ1=μ2。備擇假設:輕音樂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的對的率與安靜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的對的率差異明顯,即H1:μ1≠μ2。)解析:(2).本記錄使用的記錄措施是什么?(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當總體分布正態(tài).總體方差未知時,采用的措施為獨立樣本t檢查。這裏由于兩個總體方差都未知,需要用樣本方差進行估計。)解析:(3).本記錄的拒絕區(qū)間是什么?(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假設試驗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分布。已知n1=20,X1=0.6,S1=0.1;n2=20,X2=0.7,s2=0.2。設H0:μ1=μ2;μ1≠μ2。兩總體方差未知,據(jù)方差齊性檢查成果。兩樣本方差的差異不明顯,可以接受總體方差已知的前提假設。因此,SP2=(n1s12+n2s22)/(n1+n2—2)≈0.0026。)解析:(4).本記錄的推斷結論是什么?(備注:單側0.05明顯水平下,t(19)=1.729,t(38)=1.684;雙側0.05明顯水平下,t(19)=2.093,t(38)=2.021)(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結論是:被試在安靜環(huán)境下和輕音樂環(huán)境下處理問題的對的率差異不明顯,即被試在安靜和輕音樂環(huán)境下問題處理的對的率沒有差異。)解析:根據(jù)如下有關矩陣回答問題:(分數(shù):8.00)(1).如下有關矩陣被稱為何矩陣?(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該矩陣被稱為多種特質(zhì)一多種措施矩陣法。該措施的實質(zhì)是相容效度和辨別效度的綜合運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種極不相似的措施測量同一種特質(zhì)得出有關很高,則闡明測量效度較高。于是,若有多種特質(zhì)都接受了多種措施的測量,就可以分別計算出任意兩種措施測量同一特質(zhì)的有關和測量不一樣特質(zhì)的有關,以及任意兩種特質(zhì)接受同一措施和不一樣措施的有關,并以這些有關系數(shù)為元素構成一種矩陣。)解析:(2).該矩陣常被用來闡明什么效度信息?(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多特質(zhì)一多措施矩陣可用來闡明相容效度和辨別效度。)解析:(3).效度好的有關模式應當是怎樣的?(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用不一樣的措施去測量同一特質(zhì),若有關高,則闡明測量相容效度較高;用相似的措施測量不一樣的特質(zhì),若有關低,則闡明測量的辨別效度較高。)解析:(4).用文字闡明該矩陣顯示的詳細效度信息。(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該矩陣顯示:①用同一措施測量不一樣特質(zhì),如矩陣中用M1測量T1和T2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1測量T1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1測量T2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同樣,用M2測量T1和T2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2測量T1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2測量T2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同樣,用M3測量T1和T2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3測量T1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用M3測量T2和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30。這些有關系數(shù)顯示均較低,闡明用同一措施測量不一樣特質(zhì)的有關較低,辨別效度較高。②用不一樣措施測量同一特質(zhì),如矩陣中用M1、M2測量T1的有關系數(shù)為0.7,M1、M2測量T2的有關系數(shù)為0.7,M1、M2測量T3的有關系數(shù)為0.7;同樣用M1、M3測量T1、T2、T3的有關系數(shù)也均為0.7;用M2、M3測量T1、T2、T3的有關系數(shù)也均為0.7。這些有關系數(shù)均較高,闡明用不一樣措施測量同一種特質(zhì)的有關較高,測量的相容效度較高。)解析:四、填空題(總題數(shù):15,分數(shù):30.00)60.物理能(如光和聲)通過感受器被轉換成神經(jīng)沖動,這個過程被稱為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感覺編碼)解析:61.戶外廣告的有效性闡明1在不知不覺中仍然也許產(chǎn)生影響。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內(nèi)隱記憶)解析:62.根據(jù)科爾伯格的理論,基于行為後果的道德判斷階段稱為1水平。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前習俗)解析:63.讓病人集中注意于頭腦中“流出”的任何念頭、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識指導思維,不對既有的東西進行任何評判,即時說出這些思想,這是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自由聯(lián)想)解析:64.埃裏克森將成年初期看作1階段。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親密對孤單)解析:65.簡樸交互效應指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一種原因?qū)σ蜃兞康挠绊懸蛄硪辉虻牟灰粯铀蕉灰粯樱┙馕觯?6.在信號反應試驗中,被試的1基本上保持不變,而2則隨先定概率和獎懲等原因而變化。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辨別力指數(shù))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反應偏向)解析:67.物理上閃爍的光在主觀上引起的感覺介于閃爍與穩(wěn)定之間時的頻率稱為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閃光融合頻率)解析:68.已知總體分布的原則差為36,那么樣本量為36的均數(shù)抽樣分布的原則誤是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6)解析:69.離散趨勢記錄量中,只受到數(shù)據(jù)的兩個極端值影響的是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全距)解析:70.在進行雙作業(yè)操作過程中,假如一種作業(yè)的操作所需的資源增長多少,就會使另一作業(yè)操作可得到的資源對應地減少多少,這種現(xiàn)象稱為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雙作業(yè)操作的互補原則)解析:71.在心理學研究中,心理或行為指標的總體方差往往未知,需要使用樣本方差進行記錄,假如樣本的平方和為SS,樣本量為n,那么樣本的方差的無偏估計是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SS/(n—1))解析:72.項目反應理論使用1來描述被試在測驗上的體現(xiàn)與其潛在特質(zhì)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項目特性曲線)解析:73.測量工具測出它所但愿i貝4量的心理特質(zhì)或行為特性的效果和程度,被稱為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效度)解析:74.經(jīng)典測驗理論中用來估計真分數(shù)的置信區(qū)間的重要記錄量是1。
(分數(shù):2.00)填空項1: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原則誤SE)解析:五、論述題(總題數(shù):3,分數(shù):26.00)網(wǎng)絡的普及和滲透為人類的行為體現(xiàn)提供了新的空間——網(wǎng)絡空間,這對老式的人格測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一背景下,有研究者提出了網(wǎng)絡人格、電子人格等新的概念。這些新概念的提出,為完善人格理論和發(fā)展新的人格測量措施注入了動力。構建電子人格概念,并指導測驗開發(fā)的一種措施是參照五原因人格模型的維度一側面一項目的構建方式。若你作為電子人格測驗開發(fā)項目組組長,帶領小組組員打算采用邏輯法和原因分析法等人格測驗編制措施開展工作。請以外向性為例,制定一份電子人格測驗開發(fā)方案,方案內(nèi)容包括測驗編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包括如下方面:(分數(shù):10.00)(1).從哪些來源獲得測驗項目?(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可以從如下來源獲得測驗項目:①從現(xiàn)成的測驗中選用,如已出版的人格測驗。②按照既有理論設計。③請專家設計。④開放式訪談或開放式問卷。⑤從臨床的觀測和記錄中獲取資料。)解析:(2).怎樣進行項目的篩選?(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項目篩選重要考慮如下幾種原則:①項目取樣有代表性。②項目取樣范圍同編題計劃所列項目范圍一致。③項目難度有一定分布范圍(能力或?qū)W業(yè)成績測驗應包括不一樣難度,人格測驗各選項差不多)。④題目用語力爭簡潔、明了。⑤初編題目數(shù)量多于最終所需數(shù)量(一般是多一倍)。⑥測驗項目的闡明必須簡要。⑦所提問題應防止波及社會禁忌與個人隱私。詳細來說,應做到如下幾點:①選擇合適的辨別度:低辨別度的題目是不能有效鑒別被試的,一般而言,0.3以上的辨別度是比很好的。②選擇合適的難度:難度一般在0.35~0.65之間很好,不過對于整個測驗而言,難度適中(為0.5)的題目應當較多,也需要某些難度較大和較小的題目,使所有題目的難度展現(xiàn)一種均值為0.5的正態(tài)分布。假如是人格測驗,難度一般應當較低,0.1~0.3之間比很好,為的是保證每個被試都能理解題目的含義。③對選項進行分析:該點重要考慮對題目答案選擇的異常狀況進行分析,如對的答案無人選、錯誤答案選的人太多等狀況,應對選項進行合適的修改或調(diào)整。此外.量表的長度也要結合測驗的時限、對象年齡和測驗性質(zhì)等進行確定。)解析:(3).打算搜集哪些信度資料,怎樣搜集?(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信度是指測量成果的穩(wěn)定性程度,即用同一測量工具進行反復測量,其成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包括如下幾種:①重測信度,該信度資料可通過編制好的量表對同一組被試施測兩次,對兩次測驗成果進:行皮爾遜積差有關分析,得到成果的一致性程度即為重測信度;②分半信度,該信度資料可通過將編制好的測驗提成對等的兩半,通過計算所有被試在這兩半上所得分數(shù)的有關程度而獲得。要注意的是,計算出被試在兩半測驗上得分的有關系數(shù)後,要進行斯皮爾曼~布朗公式校正;③同質(zhì)性信度,是指測驗內(nèi)部所有題目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一種測驗所測內(nèi)容或特質(zhì)的相似程度。這一信度資料的獲得可通過計算克龍巴赫α系數(shù)獲得;④評分者信度,是指多種評分者給同一批人的答卷進行評分的一致性程度。若評分者只有2人,則該信度資料的獲得可通過計算積差有關或等級有關系數(shù);若評分者多于2人,則用肯德爾友好系數(shù)來檢查。⑤復本信度指的是兩個平行測驗測量同一批被試所得成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試在兩個復本測驗上所得分數(shù)的皮爾遜積差有關。)解析:(4).打算搜集哪些效度資料,怎樣搜集?(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效度是指一種測驗或量表實際能測出其所要的心理特質(zhì)的程度。人格測驗一般規(guī)定構造效度要高。構造效度是指一種實際測到所要測量的理論構造或特質(zhì)的程度,也就是說,可以闡明心理學理論的某種構造或特質(zhì)的程度。信度資料的搜集重要通過如下幾種環(huán)節(jié):①提出理論假設并提成細小的綱目,以解釋被試在測驗上的體現(xiàn);②根據(jù)理論框架,推演出有關測驗成績的假設;③用邏輯的和實證的措施驗證假設。)解析:(5).打算怎樣分析電子人格和老式方式測量的人格之間的關系?(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可通過計算被試在電子人格和老式人格測驗上得分的有關來確定兩者之間的關系。若有關高,則闡明電子人格的測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測量某些人格特質(zhì);假如有關較低,則闡明電子人格和老式人格測驗所測的不是同一特質(zhì),需改善。)解析:某試驗研究考察了遺忘癥人對詞語信息的保持,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如下問題:(分數(shù):6.00)(1).本研究的假設是什么?(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本研究的假設為遺忘癥病人在外顯記憶的保持上與常人相比分數(shù)下降,內(nèi)隱記憶則與常人無差異。)解析:(2).本研究的試驗設計是怎樣的?(分數(shù):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 我和蔬菜交朋友》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DB37-T 4547-2022 農(nóng)作物秸稈生態(tài)循環(huán)利用技術規(guī)范
- 別墅門窗出售合同范本
- 使用合同范本是意思
- 中介告知義務合同范本
- 公積金提取租房合同范本
- 半導體器件的生物醫(yī)學應用考核試卷
- 單位保密合同范本
- 堅果種植園間作套種技術考核試卷
- 不固定總價合同范本
- 單個軍人隊列動作教學法教案全(新條令)
- 《德育與班級管理》課程大綱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案完整版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
- 邊坡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
- 網(wǎng)絡性能測試與分析課程教學大綱
- 國貨當自強精品課件
- 比多少(課件)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
- 2021年懷化市會同縣人民醫(yī)院醫(yī)護人員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電子版
- 即興口語(姜燕)-課件-即興口語第二章PPT-中國傳媒大學
- “克勤克儉、厲行節(jié)約”PPT課件:如何過“緊日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