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寒假)開學摸底考試卷04含作文例文_第1頁
2025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寒假)開學摸底考試卷04含作文例文_第2頁
2025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寒假)開學摸底考試卷04含作文例文_第3頁
2025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寒假)開學摸底考試卷04含作文例文_第4頁
2025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寒假)開學摸底考試卷04含作文例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04語文·考試版(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我國制舟造船的歷史悠久,傳說在黃帝時代就已發(fā)明和制作舟船?!短接[》中晉梂的《據(jù)船賦》這樣概括舟船的品性:“雖載沉而心浮”“似君子之淑清”“外質(zhì)樸而無飾”“以空虛以受盈”“不辭勞而惡動”“不偷安以自寧”,所以它能深入歷代文人的心靈世界。舟不僅啟迪了人類的思想,也豐富了人類的詩情。歷代文人名士,對舟船情有獨鐘。他們要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想遁世隱逸,耽樂于山水之間,作逍遙優(yōu)游,多半是買丹而往。唐代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作《漁歌子》五首,其中那位身披蓑衣,頭戴箬帽,斜風細雨中的垂釣者和柳宗元《江雪》詩中的寒江獨釣者,堪稱千古一絕,逐漸凝化成中國文學中舟居漁父形象的一種定格。明朝張岱更有一部《夜航船》傳世,令文人墨客深深感到“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梢哉f,歷代文人士大夫?qū)ι剿秩膽褢?,對仕途的擔心,對社會的不滿,往往化作對舟居漁父生活的憧憬。舟承載著人生的歡樂與快意、痛苦與無奈、失落與遇合朝我們緩緩駛來,它是歷代文人止泊心靈的場所。舟船的獨特品性使它成了負載人類情感與理想的心靈之舟,從世俗走向藝術(shù),從實用走向?qū)徝馈N娜酥劬忧榻Y(jié)代表了一種隱逸,一種退居。當中國文人經(jīng)歷了轟轟烈烈的政治爭奪,傷痕累累之后,他們往往會選擇江湖泛舟、山林隱逸,以此來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痛。舟是中國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療養(yǎng)所,是功成后全身遠禍的避難所和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被塵世種種外物所擾的文人墨客們乘著它進入了與世無爭的“高蹈世界”。這個“高蹈的世界,是由浮世的紛擾、個人的失意而生的苦悶的救濟場。這無須乎說,是因為在那里——個人的自由——絕對地被容許的緣故?!币虼耍哂兄劬忧榻Y(jié)的中國文人都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都把大自然作為人生的最后歸宿,以尋找心靈的寄托。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當大自然最奧秘的生命充盈人的心靈時,足以令我們心曠神怡。大自然的一切:新鮮的空氣、純凈的藍天、迷蒙的煙雨、柔和的月光、連綿的青山、潺潺的流水……這一切就在我們的周圍。大自然的美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愈是自然的東西,就愈是接近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中國文人們認識到自然中有真和美,認識到繁華短暫,自然永存,人生有限,江山長在,在這人世與自然、有限與永恒的鮮明對比中,選擇和皈依了后者。范蠡助勾踐雪會稽之恥后,“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乃“自與其私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李白理想的人生模式也是像范蠡一樣功成身退,泛舟江湖。只有在五湖的扁舟之中,士子們那顆飄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暫時的安頓與止泊。當中國的文人士大夫在現(xiàn)實社會中無法體現(xiàn)其自身價值時,游山玩水便成為一種生活情趣,一種人生態(tài)度,他們在山水間找到了新的價值觀,即忘憂勞、去榮辱、清靜閑適、怡情悅性。舟依持水力風力而行,較之靠人力畜力推動牽引的車,相對輕靈便巧,特別是在順風順水的情形下,舟行速度極快。順水行舟這種御風而行的感受,可以說是古人對超越時空阻隔的自由的一種真實體驗。人與自然正是通過舟船來縮短距離,從而使人融入自然。再看:“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保ɡ钌屉[《安定城樓》)李白的進步思想與黑暗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無法解決,只好逃避現(xiàn)實,想選擇“散發(fā)弄扁舟”的出路。李商隱卻道自己早有歸隱江湖之意,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轉(zhuǎn)坤之時,頭飄白發(fā),身入扁舟。不管是李白的散發(fā)弄舟,還是李商隱的白發(fā)入舟,都是寄情扁舟,游于山水,不以世事縈懷。詩人正是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維持著他們身體的安逸和心靈的平靜。在意象的組合中,文人、所乘舟船多與“月”“雨”這些意象相組合構(gòu)成意象群。把表面看來似乎沒有關(guān)系,其實深層卻互相鉤連著的意象組合起來,表達一種更深層次的意蘊,這也是詩人慣常用的手法。乘舟觀月色歷來是文人一大嗜好。在詩詞作品中,舟與月的組合韻味悠長。同時,明月孤舟的環(huán)境之清幽與塵世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常常成為超俗出世者聊以寄情的意象組合。高高秋月,曾照古人,明月依舊,斯人不見。此情此景,小舟與月色完全融為一體,天人不分,怎會將名利系之于心。在古典詩詞中舟與雨也常常相連。疏林古寺,數(shù)聲鐘韻悠揚;小浦雨舟,幾點殘燈明滅。雨聲是發(fā)自天地間的梵音妙曲,文人臥船聽雨,聆聽天籟,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的交流,進入欣賞自然音樂的審美層次。林語堂說過:“中國人被認為是講求實際的民族。然而,他們浪漫的一面也許比現(xiàn)實的一面更深刻,這一點表現(xiàn)在深刻的個性中,在對自由的熱愛中,在樂天的生活態(tài)度中。……在內(nèi)心里,每個中國人都想當流浪漢,過流浪生活。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上的依托,在儒教控制下的生活必將是無法忍受的。道教使中國人處于游戲狀態(tài),儒教使中國人處于工作狀態(tài)。這就是每個中國人在成功時是儒家,而失敗時變成道家的原因。道家的自然主義,正是用來慰藉中國人受傷的心靈的止痛藥膏?!被貧w自然,詩人可以徹底地放松自己的身心,因為他們不必和自然算計,不必和自然作假。在大自然中,他們的心靈會變得簡單、清凈。他們可以在林間漫步,讓念頭安住在舉手投足的每個當下;他們可以在樹下靜坐,看花開花落,望云卷云舒,在自然中找到快樂和寧靜。也許正是這廣袤秀麗的大自然造就了中國文人自由的心靈,他們在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中,達到了物我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舟不滯于物、從流飄蕩的特性正代表了文人的一種自由人格。駕一葉小舟寄身于云間,那一刻,生命與自然已融合為一體。詩人們將自我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宇宙和自然中去分享其中的永恒和寧靜,用審美的眼光乃至欣賞的情調(diào)來觀察自然和社會,從而實現(xiàn)了自己外在和內(nèi)在真正意義上的超越。這種本質(zhì)上的對生命意義的張揚和對生命本源的關(guān)注,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呼喚本性自由的回歸意識。(選自《生命本體的詩意接近——論中國文人的舟居情結(jié)》有刪節(jié))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歷代文人名士,對舟船情有獨鐘,主要是因為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買舟尋求遁世隱逸。B.新鮮的空氣、純凈的藍天、迷蒙的煙雨、柔和的月光、連綿的青山、潺潺的流水,這些都是接近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的存在。C.李白逃避現(xiàn)實,選擇“散發(fā)弄扁舟”的出路,李商隱卻早有歸隱江湖之意,頭飄白發(fā),身入扁舟,兩人維持身體安逸與心靈平靜的方式不同。D.文人把“舟船”和與舟船沒有關(guān)系的“月”“雨”等意象與相組合,構(gòu)成意象群,這是詩人慣常用的方法。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舟船的獨特品性使它成為了負載人類情感與理想的心靈之舟,舟船摒棄了世俗與實用,走向了藝術(shù)與審美。B.中國文人士大夫在游山玩水間找到了新的價值觀,這是對于在現(xiàn)實社會中無法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一種慰藉。C.林語堂認為中國人浪漫的一面也許比現(xiàn)實的一面更深刻,這從中國人的深刻的個性中、對自由的熱愛中、樂天的態(tài)度中有跡可循。D.舟是逍遙的象征,不滯于物、從流飄蕩的特性高度契合了中國文人追求自由的心靈,代表了文人的一種自由人格。3.根據(jù)材料觀點,下列選項不符合中國文人“舟居情結(jié)”的一項是()(3分)A.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B.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C.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D.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逋。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4.文章多處引用了古詩文和舉古人的例子,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4分)5.請結(jié)合《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分析中國古代文人“舟居情結(jié)”的具體內(nèi)涵。(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高山下的花環(huán)(節(jié)選)李存葆梁大娘看上去年近七十歲了。穿一身自織自染的土布衣裳,褂子上幾處打著補丁。老人高高的個,背駝了,鬢發(fā)完全蒼白,面孔干瘦瘦的,前額眼角、鼻翼,全鑲滿了密麻麻的皺紋。像是曾患過眼疾,老人的眼角紅紅的,眼窩深深塌陷,流露出善良、衰弱、接近遲鈍的柔光,里面象藏著許多苦澀的東西。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偶然遇上,我怎會相信這就是連長的母親啊!我連忙雙手扶著老人:“大娘,您快坐下吧?!蔽野汛竽锓龅酱惭刈拢D(zhuǎn)臉對韓玉秀:“小韓,您也坐下?!庇裥銊傋拢采系暮⒆有蚜?,哇哇直哭。玉秀忙轉(zhuǎn)過身去給孩子喂奶,輕聲哄著啥事還不知的孩子:“盼盼,好閨女,莫哭,莫哭……”“大娘,聽說你們上路十幾天了。怎么才到……”沒待我說完,段雨國貼著我的耳根告訴我,大娘她們下了火車,是步行趕來連隊的!“啥?!”我心里打了個寒悸。從火車站到連隊駐地一百六十多華里,難道這祖孫三代是翻山越嶺,一步一步挪來的?這時,我發(fā)現(xiàn)大娘和玉秀的鞋上、褲角上全沾滿了南國殷紅色的泥巴。昨天剛落過一場雨,路該是多難走哇!段雨國對梁大娘說:“大娘,下了火車站不遠就是汽車站,汽車能直接開到我們連的山腳下。怎么?你們沒打聽著有長途汽車站?”玉秀小聲說:“打聽著了?!贝竽锝舆^話:“莊稼人走點路,不礙事?!薄澳銈冊诼飞献吡藥滋煅剑俊倍斡陣謫??!八奶鞄б贿^晌,”玉秀邊給孩子喂奶邊說,“要不是老打聽路,走得興許還快些。”我忙給段雨國遞個眼色,不讓他再問了。在邀請烈士親屬來隊時,團里已寄去了足夠用的路費。這祖孫三代下了火車步行而來,是將路費用在別的事上了,還是為了省出幾塊錢?!梁三喜留下的那六百二十元的欠賬單,足以使我曉得梁大娘一家的日子過得該是有多難……炊事班長帶著幾個戰(zhàn)士,端著剛出鍋的面條和四碟兒菜走進來。他們把面條盛進碗里,讓大娘和玉秀坐到桌前吃飯。這時,大娘從床上摸過一個包干糧的包袱。包袱是用做蚊帳用的那種紗布縫的,沾滿了旅途上的塵埃。大娘解開快空了的包袱,我一看,里面包著的是些黑乎乎的碎片兒,還有幾個咸蘿卜頭。大娘用手抓著那些碎片兒,朝面條碗里放……炊事班長上前抓住大娘的手:“大娘!別吃這爛瓜干做的煎餅了!瞧,都擠成碎碴碴了……“帶在路上吃沒吃完。孩子,吃了不疼撒了疼,用湯泡泡還能吃?!贝竽镎f著,又把那煎餅碴兒往碗里捧……我眼里濕了。此時,只有此時,我才真正明白,梁三喜生前為啥因我扔掉那半個饅頭而大動肝火啊!……戰(zhàn)士們已陸陸續(xù)續(xù)來到連部,要為大娘一家送行。昨晚,我已給大家講過,在大娘一家離開連隊時,讓大家把眼淚忍住……這時,段雨國竟第一個忍不住抹起淚來。他抹淚,好多戰(zhàn)士也忍不住掉淚了。梁大娘站起來:“莫哭,都莫哭……莊稼人種地,也得流幾碗汗擦破點皮,打江山保江山,哪有不流血的呀!三喜他為國家死的,他死得值得……”大娘這一說,段雨國更是哭出聲來,戰(zhàn)士們也都跟著哽咽起來。有人捅了段雨國一下,他止住了哭。大家也意識到不該在這種時候,當著大娘和玉秀的面流淚。屋內(nèi)靜了下來?!靶隳?,時辰不早了。別麻煩同志們了,咱該走了。”停了停,大娘對玉秀說,“秀,你把那把剪子拿過來。”玉秀從藍底上印著白點點的布包袱里,拿出做衣服用的一把剪子,遞給了梁大娘。大娘撩起衣襟。這時,我們發(fā)現(xiàn),大娘衣襟的左下角里面縫進了東西,鼓鼓囊囊的。大娘拿起剪子,幾下便鉸開了衣襟的縫……我們不知大娘要干啥,都靜靜地望著。只見大娘用瘦骨嶙峋的手,從衣襟縫里掏出一疊嶄新的人民幣。放在了桌上!我們一看,那全是拾元一張的厚厚一疊人民幣,中間系著一綹火紅的綢布條兒。接著,又見大娘從衣襟縫隙里,摸出一疊發(fā)舊的人民幣,也全是十元一張的……大娘這是要干啥?我驚愕了!大娘身上有這么多錢,可她們祖孫三代下了火車竟舍不得買汽車票,一步步挪了一百六十多華里……大娘看看我,指著桌上的兩疊錢說:“那是五百五拾塊,這是七十塊”這時,玉秀遞給我一張紙條:“指導員,這紙條留給您,托您給俺辦辦吧”我接過紙條一看,是梁三喜留給她們的欠賬單!這紙條和那血染的紙條是一樣的紙,原是一張紙撕開的各一半……頓時,我的頭皮嗖嗖發(fā)麻!梁大娘心平氣靜地說:“三喜欠下六百二十塊的賬,留下話讓俺和玉秀來還上。秀哪,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也交給蒙生他們吧?!庇裥惆岩环庑胚f給了我。呵,我們在此時,終于見到了梁三喜烈士的遺書!……捧讀遺書,我淚涌如注,我怎么也忍不住,我嚎啕起來……我用瑟瑟發(fā)顫的手拿起那五百五十元的撫恤金,對梁大娘哭喊著:“……大娘,我的好大娘!您……這撫恤金,不能……不能啊……”屋內(nèi)一片嗚咽聲。在場的人們都已完全明白,是一樁啥樣的事發(fā)生了!戰(zhàn)士段雨國大聲哭著跑出去將他的袖珍收音機拿來,又一下擼下他手腕上的電子表,“砰”一下按在桌子上:“連長欠的錢,我們……還!”“我們還!”“我們還!!”“我們還!!!”……淚眼下,我早已分不清這是誰,那是誰,只見一塊塊手表,一把又一把人民幣,全堆在了我面前的桌子上……當一片撕心裂膽的哭聲漸慚沉下,我嗓音發(fā)哽地哀求梁大娘:“大娘,我是……吃著您的奶長大的……三喜哥欠的錢,您就……讓我還吧……”梁大娘用手背抹了抹眼睛,蒼老的聲音嘶啞了:“……孩子們,你們的好意,俺和玉秀……領(lǐng)了,全都領(lǐng)了!可三喜留下的話,俺這當娘的不能違……不然,三喜他在九泉之下,也閉不上眼……”不管大家怎樣哭勸,大娘說死者的話是絕對不能違的!她和玉秀把那六百二十元錢放下,上了車……走了!從沂蒙山來的祖孫三代人,就這樣走了!啊,這就是我們的人民,我們的上帝!(摘編自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huán)》)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梁大娘和玉秀沒有乘坐可直接開到連隊駐地的汽車,主要原因是梁大娘覺得莊稼人走點路不礙事。B.我看到梁大娘連碎成喳喳的煎餅都不舍得浪費時,才明白了連長因我扔掉半個饅頭而動怒的原因。C.由選文情節(jié)推測,梁大娘身上的兩沓錢,550元是梁三喜的撫恤金,另外那70元可能是湊起來的錢。D.從梁大娘堅決不讓戰(zhàn)士們替自己還賬的情節(jié)來看,梁三喜遺書中應有讓家人還清欠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用第一人稱來敘述,不僅使我們讀來親切自然,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B.小說善于運用對比手法,把我扔掉半個饅頭和梁大娘吃爛瓜干煎餅進行對比,突出了大娘的崇高形象。C.小說文筆樸實但感情深厚,節(jié)選部分的情節(jié),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可起到凈化讀者心靈的作用。D.小說結(jié)尾部分揭示了老區(qū)人民與軍隊水乳交融的聯(lián)系,升華出“人民就是上帝”這個莊嚴神圣的主題。8.著名評論家馮牧先生曾說:“梁大娘和玉秀這兩個人物,準確地、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村勞動人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最瑰麗和寶貴的思想品質(zhì)?!闭埡喴治銎畔倍擞心男肮妍惡蛯氋F”的思想品質(zhì)。(4分)9.有人評價《高山下的花環(huán)》:“用傳神的筆觸描寫出人性的光輝”請結(jié)合選文分析其“傳神的筆觸”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嚴武,中書侍郎挺之子也。弱冠以門蔭策名,遷侍御史。至德初,肅宗興師靖難,大收才杰,武杖節(jié)赴行在。宰相房琯以武名臣之子,素重之,及是,首薦才略可稱,累遷給事中。既收長安,以武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優(yōu)游京師,頗自矜大。出為綿州刺史,遷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入為太子賓客、兼御史中丞。與宰臣元載深相結(jié)托,冀其引在同列。事未行求為方面復拜成都尹充劍南節(jié)度等使。廣德二年,破吐蕃七萬余眾,拔當狗城。十月,取鹽川城,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前后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梓州刺史章彝初為武判官,及是小不副意,赴成都杖殺之,由是威震一方。蜀土頗饒珍產(chǎn),武窮極奢靡,賞賜無度,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蜀方閭里以征斂殆至匱竭,然蕃虜亦不敢犯境。而性本狂蕩,視事多率胸臆,雖慈母言不之顧。初為劍南節(jié)度使,舊相房琯出為巡內(nèi)刺史,琯于武有薦導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永泰元年四月,以疾終,時年四十。(節(jié)選自《舊唐書·嚴武傳》,有刪改)材料二:武幼豪爽。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然數(shù)禁敕。武讀書不甚究其義,以蔭調(diào)太原府參軍事,累遷殿中侍御史。從玄宗入蜀,擢諫議大夫。至德初,赴肅宗行在,房琯以其名臣之子,薦為給事中。與元載厚相結(jié),求宰相不遂,復節(jié)度劍南。武在蜀頗放肆,或一言之悅,賞至百萬。蜀雖號富饒,而峻掊亟斂,閭里為空,然虜亦不敢近境。梓州刺史章彝始為武判官,因小忿殺之?,g以故宰相為巡內(nèi)刺史,武慢倨不為禮。最厚杜甫,然欲殺甫數(shù)矣。永泰初卒,母哭,且曰:“而今而后,吾知免為官婢矣。”(節(jié)選自《新唐書·嚴武傳》,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事未A行B求C為方面D復拜E成都尹F充劍南G節(jié)度H等使。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門蔭,在唐朝亦稱恩蔭,由于祖輩、父輩的地位而使得所有子女在入學任官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B.遷,指官職的變動。遷除,指官吏的升調(diào)委派;遷喬,指官吏由低職位升到高職位;遷封,指加封爵位。C.材料一“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與材料二“或一言之悅”兩句中“或”的含義相同。D.“且曰”與“且放白鹿青崖間”(《夢游天姥吟留別》)兩句中“且”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至德初年,肅宗興兵平難,廣收人才,嚴武趕赴肅宗的駐蹕之所,后任給事中。B.房琯認為嚴武是名臣之子,并且有才能和謀略,一向器重他,還推薦嚴武做官。C.嚴武讀書不大推究深意,因門蔭調(diào)任太原府參軍事,多次遷任后,為殿中侍御史。D.嚴武對待身為宰相兼任巡內(nèi)刺史的房琯態(tài)度傲慢,不以禮相待,受到當時輿論的貶斥。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優(yōu)游京師,頗自矜大。(2)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然數(shù)禁敕。14.材料二的第二段相比材料一的第二段,增加了哪些內(nèi)容?有何用意?請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小題。浪淘沙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森。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注]此詞作于北宋熙寧五年,此時蘇軾因變法之爭遭受排擠,外放杭州。15.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交代時間、地點和事由、“試”字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動的情態(tài)生動傳達。B.“暗如傾”形容春天探出墻頭的杏花花枝寥落,花色暗沉不濃艷。C.“檻內(nèi)”春意未萌、城外卻早已春回,探春就要走出庭院,擁抱自然。D.小徑綺麗,人群中踏春女子的香氣彌漫在輕塵中,春意十足,令人陶醉。16.詞人出東城探得哪些“春情”?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云層和水波的變換,反映了天氣的變化。(2)杜甫《登高》中“不盡長江滾滾來”所寫的江水境界曠遠,而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則借江水抒發(fā)了人生的感慨。(3)小剛在他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將士情》中寫到,辛棄疾立于凜冽寒風中,望著將士們身上的鐵衣,不禁吟誦起前人寫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本小題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由社會學家費孝通所創(chuàng)作的被公認為最優(yōu)美學術(shù)散文之一的《鄉(xiāng)土中國》不是對一個具體社會進行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了一些支配著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重要概念。穿越了幾十年,《鄉(xiāng)土中國》這本不足五萬字的小書依然魅力十足,許多關(guān)心中國農(nóng)村的讀者對這本書簡直a愛不釋手。如今,中央一號文件多次聚焦“三農(nóng)”問題,各地新農(nóng)村建設b不溫不火;但同時,在新農(nóng)村建設過程中各種矛盾事件c絡繹不絕。重讀這本鄉(xiāng)村社會的經(jīng)典之作,對思考眼下的這場改革d大有裨益。《鄉(xiāng)土中國》成文期間,費孝通正在云南大學和西南聯(lián)大教學。①費孝通喜歡通過實地調(diào)查得出結(jié)果,②用通俗易懂的事實說明觀點,③其著作里面很少有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④而是“用老百姓明白的話告訴他們還不明白的道理”,⑤所以費孝通的《江村經(jīng)濟》《蘇南模式》等理論流傳甚廣。全文14章節(jié),附一篇后記,截取了農(nóng)村的各個剖面逐一分析,其中的真知灼見到現(xiàn)在也有很強的意義。在首篇《鄉(xiāng)土本色》中,費孝通第一句話即是:“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睆娜珪鴣砜?,___①___:第一層意思是中國社會有很多階層,但他們都是從鄉(xiāng)村社會分離而來,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等方面還帶有很多鄉(xiāng)土社會的痕跡,所以要想研究中國,___②___。第二層是說“鄉(xiāng)土性”只局限于基層。如當時的地主、知識分子、工人等社會階層是從鄉(xiāng)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由于長時間的發(fā)展,已經(jīng)與鄉(xiāng)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這對中國社會的屬性定位可謂一語中的。在文章中,費孝通提煉出鄉(xiāng)土社會安土重遷的本色。筆者家鄉(xiāng)在搞新農(nóng)村建設,整地并村時,村民大多不愿意脫離現(xiàn)有的社會關(guān)系,因此新農(nóng)村建設遭遇很大阻力,費孝通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分析或許可為政府提供不同的思路。18.下列對材料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足五萬字的小書依然魅力十足”與“我再次回到上海,這里的風景依然”兩句中的“依然”詞性不同。B.“筆者家鄉(xiāng)在搞新農(nóng)村建設”和“很多小企業(yè)在遭受無情的打擊”兩句中的“在”的意思和用法相同。C.“村民大多不愿意……”中“大多”是“大部分、大多數(shù)”的意思,該詞的使用使語言表達更加嚴謹。D.“新農(nóng)村建設遭遇很大阻力”與“他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中“遭遇”的含義不同。19.文中第二段a、b、c、d四處加點成語中,有兩處使用錯誤,請指出并修改。(4分)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五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21.文中標序號部分存在標點符號使用不當和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國產(chǎn)游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發(fā)售以來,世界各地的游戲博主深入體驗了其中的“九九八十一難”。許多人在玩游戲的同時也在思考:苦難與人的成敗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為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買舟尋求遁世隱逸”錯,歷代文人名士對舟船情有獨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而尋求遁世隱逸,還包括舟船本身獨特品性承載著諸多情感、能寄托心靈等。C.“方式不同”錯,都是通過寄情山水、依托扁舟來實現(xiàn)。D.“沒有關(guān)系”錯,文中說“月”“雨”這些意象與舟船深層是互相鉤連著的,并非沒有關(guān)系,它們組合起來能表達更深層次的意蘊。故選B。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進行推斷的能力。A.“舟船摒棄了世俗與實用,走向了藝術(shù)與審美”錯,原文說舟船“從世俗走向藝術(shù),從實用走向?qū)徝馈?,并不是摒棄了世俗與實用,而是在承載情感、寄托理想等過程中實現(xiàn)了向藝術(shù)和審美的升華。故選A。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詩句描繪了乘舟垂釣、在萬頃波中享受自由的情景,體現(xiàn)了文人通過舟居獲得自由、隱逸的狀態(tài),符合“舟居情結(jié)”。B.詩句提到乘舟去追尋范蠡,在五湖煙水中忘卻世俗機心,體現(xiàn)了借舟居來隱逸、退居的心態(tài),符合“舟居情結(jié)”。C.詩句展現(xiàn)了乘扁舟自得逍遙、不在意人間是非的狀態(tài),體現(xiàn)了舟居所帶來的自由、超脫的情懷,符合“舟居情結(jié)”。D.詩句主要刻畫了采蓮女遇到情郎時的嬌羞場景,重點在人物的情感互動,與文人借助舟居實現(xiàn)隱逸、追求自由等“舟居情結(jié)”所蘊含的意義無關(guān)。故選D。4.文章多處引用了古詩文和舉古人的例子,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4分)【答案】①增強說服力,多處使用古詩文與舉例,增強了觀點論證的力度;②增強文學性,語言充滿詩意,契合文章的主題“生命的詩意”;③增強感染力,說明中國文人身上有著突出的舟居情結(jié)。(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效果的能力。①文章論述中國文人的舟居情結(jié)相關(guān)觀點時,引用古詩文如李白、李商隱等人的詩句以及列舉范蠡、張志和等古人的事例,這些都是具體的實例支撐,用古人的經(jīng)歷、詩詞表達來印證觀點,讓所闡述的關(guān)于文人舟居情結(jié)的種種表現(xiàn)、緣由等觀點更具可信度,增強了整個論證的力度,使讀者更容易信服文中所提出的看法。②本身文章主題圍繞著文人與舟船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充滿詩意的生命狀態(tài),大量引用古詩文,其優(yōu)美、富有韻味的語言融入到論述中,讓文章整體語言更具詩意美感,與主題所強調(diào)的“生命本體的詩意接近”相契合,營造出濃厚的文學氛圍。③通過眾多古詩文的引用以及古人例子的呈現(xiàn),生動地展現(xiàn)了從古至今中國文人身上普遍存在的舟居情結(jié),讓讀者深切感受到這種情結(jié)在文人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深刻印記,容易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使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文人與舟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背后蘊含的深厚情感。5.請結(jié)合《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分析中國古代文人“舟居情結(jié)”的具體內(nèi)涵。(6分)【答案】①舟居情結(jié)代表了一種隱逸,一種退居。中國士人在人生政治失意或功成后,選擇像蘇軾一樣“泛舟”把它作為療養(yǎng)所和避難所。②舟居情結(jié)代表了文人的一種自由人格。舟具有不滯于物、從流飄蕩的特性,于“縱一葦之所如”中,獲得超越時空阻隔的自由的真實體驗,生命與自然相融。③舟居情結(jié)代表一種宇宙意識和自然精神。文人將自我投入到“浩浩乎,飄飄乎”的宇宙和自然中,去分享永恒和寧靜,實現(xiàn)自己的超越。(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①在《赤壁賦》中,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下,當時蘇軾被貶黃州,處于政治失意之時,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描繪了他們駕著小船在廣闊江面上隨意飄蕩的情景,就如同諸多中國士人在人生遇到挫折、政治失意或者功成名就后想要全身遠禍時一樣,把泛舟江上當作是一種身心的療養(yǎng)、避難的方式,遠離塵世紛擾,體現(xiàn)了通過舟居來實現(xiàn)隱逸、退居的心理訴求。②舟“縱一葦之所如”的這種不滯于物、順著水流隨意飄蕩的特性,讓文人在江上能獲得像“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般超越時空阻隔的自由體驗,仿佛能擺脫世俗的束縛,將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使生命與自然相融合,展現(xiàn)出文人追求自由的人格特點,契合他們內(nèi)心對自由的向往,是舟居情結(jié)在追求自由層面的體現(xiàn)。③文中的“浩浩乎”“飄飄乎”營造出一種宏大開闊、空靈虛幻的宇宙和自然環(huán)境,文人置身于小舟之上,投身到這樣的宇宙和自然中,去感受那無盡的永恒與寧靜,借此實現(xiàn)自己外在和內(nèi)在真正意義上的超越,體現(xiàn)了文人將自我與宏大的宇宙自然相連接,追求一種超越個體、體悟宇宙自然奧秘的精神境界,這也是舟居情結(jié)所蘊含的深層次的宇宙意識和自然精神的體現(xiàn)。(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高山下的花環(huán)(節(jié)選)李存葆6.【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內(nèi)容的能力。A.“主要原因是梁大娘覺得莊稼人走點路不礙事”錯誤。根據(jù)“這祖孫三代下了火車步行而來,是將路費用在別的事上了”分析可知,“莊稼人走點路不礙事”只是大娘的托詞,主要原因是想省錢。故選A。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B.“把我扔掉半個饅頭和梁大娘吃爛瓜干煎餅進行對比”錯誤。文章并沒“把我扔掉半個饅頭和梁大娘吃爛瓜干煎餅進行對比”,而是由大娘的節(jié)儉,我們明白了梁三喜的節(jié)儉。故選B。8.著名評論家馮牧先生曾說:“梁大娘和玉秀這兩個人物,準確地、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村勞動人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最瑰麗和寶貴的思想品質(zhì)?!闭埡喴治銎畔倍擞心男肮妍惡蛯氋F”的思想品質(zhì)。(4分)【答案】①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為省錢還賬不惜步行160華里到連隊。②無私奉獻,不怕犧牲。把親人獻給祖國無怨無悔,平凡中透露出偉大。③堅守信義,一諾千金。艱難生活中卻用撫恤金償還賬單,信守承諾。(每點2分,答對2點滿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據(jù)“從火車站到連隊駐地一百六十多華里,難道這祖孫三代是翻山越嶺,一步一步挪來的”,走了“四天帶一過晌”可概括為:婆媳二人吃苦耐勞,自力更生。根據(jù)“梁大娘站起來:‘莫哭,都莫哭……莊稼人種地,也得流幾碗汗擦破點皮,打江山保江山,哪有不流血的呀!三喜他為國家死的,他死得值得……’”可概括為:婆媳二人無私奉獻,不怕犧牲。把親人獻給祖國無怨無悔,平凡中透露出偉大。根據(jù)“梁大娘心平氣靜地說:‘三喜欠下六百二十塊的賬,留下話讓俺和玉秀來還上。秀哪,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也交給蒙生他們吧’”可概括為:婆媳二人堅守信義,一諾千金。艱難生活中卻用撫恤金償還賬單,信守承諾。9.有人評價《高山下的花環(huán)》:“用傳神的筆觸描寫出人性的光輝”請結(jié)合選文分析其“傳神的筆觸”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①語言描寫傳神。如“可三喜留下的話,俺這當娘的不能違”,寫出了大娘的一諾千金。

②動作描寫傳神。如“大娘用手抓著那些碎片兒,朝面條碗里放”,寫出了大娘生活的艱苦和節(jié)儉。③細節(jié)描寫傳神。如“褲角上全沾滿了南國殷紅色的泥巴”,寫出了大娘和玉秀的吃苦耐勞。④場景描寫傳神。如用戰(zhàn)士們爭相要求替大娘還款的場景,寫出了他們善良、真誠的人性。⑤神態(tài)描寫傳神。如“心平氣靜地說”,寫出了大娘喪子后的堅強與理性。(每點2分,答對3點滿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可三喜留下的話,俺這當娘的不能違”“三喜欠下六百二十塊的賬,留下話讓俺和玉秀來還上。秀哪,你把三喜留下的那封信,也交給蒙生他們吧”等傳神的語言描寫,寫出了大娘的一諾千金的特點?!按竽镉檬肿ブ切┧槠瑑海鏃l碗里放”“大娘說著,又把那煎餅碴兒往碗里捧……”等傳神的額動作描寫,寫出了大娘生活的艱苦和節(jié)儉?!斑@時,我發(fā)現(xiàn)大娘和玉秀的鞋上、褲角上全沾滿了南國殷紅色的泥巴”“大娘從床上摸過一個包干糧的包袱”等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大娘和玉秀的吃苦耐勞。“屋內(nèi)一片嗚咽聲。在場的人們都已完全明白,是一樁啥樣的事發(fā)生了”“‘我們還!’‘我們還!!’“我們還!!!”……淚眼下,我早已分不清這是誰,那是誰,只見一塊塊手表,一把又一把人民幣,全堆在了我面前的桌子上”等傳神的場景描寫,寫出了他們善良、真誠的人性?!傲捍竽镄钠綒忪o地說”“我淚涌如注,我怎么也忍不住,我嚎啕起來”等傳神的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大娘喪子后的堅強與理性。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嚴武,中書侍郎挺之子也。弱冠以門蔭策名,遷侍御史。至德初,肅宗興師靖難,大收才杰,武杖節(jié)赴行在。宰相房琯以武名臣之子,素重之,及是,首薦才略可稱,累遷給事中。既收長安,以武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優(yōu)游京師,頗自矜大。出為綿州刺史,遷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入為太子賓客、兼御史中丞。與宰臣元載深相結(jié)托,冀其引在同列。事未行求為方面復拜成都尹充劍南節(jié)度等使。廣德二年,破吐蕃七萬余眾,拔當狗城。十月,取鹽川城,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前后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梓州刺史章彝初為武判官,及是小不副意,赴成都杖殺之,由是威震一方。蜀土頗饒珍產(chǎn),武窮極奢靡,賞賜無度,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蜀方閭里以征斂殆至匱竭,然蕃虜亦不敢犯境。而性本狂蕩,視事多率胸臆,雖慈母言不之顧。初為劍南節(jié)度使,舊相房琯出為巡內(nèi)刺史,琯于武有薦導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永泰元年四月,以疾終,時年四十。(節(jié)選自《舊唐書·嚴武傳》,有刪改)材料二:武幼豪爽。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然數(shù)禁敕。武讀書不甚究其義,以蔭調(diào)太原府參軍事,累遷殿中侍御史。從玄宗入蜀,擢諫議大夫。至德初,赴肅宗行在,房琯以其名臣之子,薦為給事中。與元載厚相結(jié),求宰相不遂,復節(jié)度劍南。武在蜀頗放肆,或一言之悅,賞至百萬。蜀雖號富饒,而峻掊亟斂,閭里為空,然虜亦不敢近境。梓州刺史章彝始為武判官,因小忿殺之?,g以故宰相為巡內(nèi)刺史,武慢倨不為禮。最厚杜甫,然欲殺甫數(shù)矣。永泰初卒,母哭,且曰:“而今而后,吾知免為官婢矣?!保ü?jié)選自《新唐書·嚴武傳》,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事未A行B求C為方面D復拜E成都尹F充劍南G節(jié)度H等使?!敬鸢浮緽DF【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這件事沒有辦成,求做地方大員,朝廷再次拜授他為成都尹,充任劍南節(jié)度等使。“事未行”是主謂句,后面B處斷開;“求為方面”省略主語“嚴武”,“求為”是謂語,“方面”是賓語,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后面D處斷開;“成都尹”是官職名,作“拜”的賓語,賓語后面F處斷開。故選BDF。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門蔭,在唐朝亦稱恩蔭,由于祖輩、父輩的地位而使得所有子女在入學任官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B.遷,指官職的變動。遷除,指官吏的升調(diào)委派;遷喬,指官吏由低職位升到高職位;遷封,指加封爵位。C.材料一“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與材料二“或一言之悅”兩句中“或”的含義相同。D.“且曰”與“且放白鹿青崖間”(《夢游天姥吟留別》)兩句中“且”的含義不同。【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所有子女”錯誤。唐代蔭補數(shù)量有限。B.正確。C.正確。都指“有時”。句意:有時因為一句話而賞賜高達百萬。/有時因為一句話使他高興。D.正確。并且;暫且。句意:并且說。/我暫且把白鹿放養(yǎng)在青山上。故選A。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至德初年,肅宗興兵平難,廣收人才,嚴武趕赴肅宗的駐蹕之所,后任給事中。B.房琯認為嚴武是名臣之子,并且有才能和謀略,一向器重他,還推薦嚴武做官。C.嚴武讀書不大推究深意,因門蔭調(diào)任太原府參軍事,多次遷任后,為殿中侍御史。D.嚴武對待身為宰相兼任巡內(nèi)刺史的房琯態(tài)度傲慢,不以禮相待,受到當時輿論的貶斥。【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身為宰相兼任巡內(nèi)刺史的房琯”理解有誤,根據(jù)原文“琯以故宰相為巡內(nèi)刺史”可知,房琯是憑借前宰相的職位擔任巡內(nèi)刺史,不是兼任。故選D。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優(yōu)游京師,頗自矜大。(2)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然數(shù)禁敕?!敬鸢浮浚?)由于史思明擁兵自重而沒有赴任,于是悠閑地居住在京師,頗為自負驕傲。(2)他的父親感到他與眾不同,說:“真是嚴挺之之子!”但卻經(jīng)常管教他。【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之”,赴任;“優(yōu)游”,悠閑地居住;“矜大”,自負驕傲。(每點1分,大意1分)(2)“奇”,以……為奇,感到……與眾不同;“然”,但是,卻;“禁敕”,管教。(每點1分,大意1分)14.材料二的第二段相比材料一的第二段,增加了哪些內(nèi)容?有何用意?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①材料二相比材料一,多介紹了嚴武和杜甫的交往及嚴武死后其母的憂慮。②更體現(xiàn)嚴武狂妄恣肆、喜怒無常的性格,及其性格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答對2點滿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由材料二原文“最厚杜甫,然欲殺甫數(shù)矣”“母哭,且曰:‘而今而后,吾知免為官婢矣’”可知,材料二相比材料一,多介紹了嚴武和杜甫的交往及嚴武死后其母的憂慮。②嚴武和杜甫交情最深,但卻多次想殺掉杜甫;嚴武在蜀地十分放縱,得罪很多人,死去后難免挨報復,作母親的才發(fā)出“從今以后,我知道將要被抄沒淪落為官婢了”的哀嘆,這更體現(xiàn)嚴武狂妄恣肆、喜怒無常的性格,及其性格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參考譯文:材料一:嚴武,是中書侍郎嚴挺之的兒子。二十歲因祖上的功勛做官,遷任侍御史。至德初年,肅宗興兵平難,廣收人才,嚴武執(zhí)持旄節(jié)趕赴肅宗的駐蹕之所。宰相房琯因為嚴武是名臣之子,一向器重他,這時,首先推薦他,說他有才能和謀略,逐步升遷到給事中。官軍收復長安后,朝廷任命嚴武做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由于史思明擁兵自重而沒有赴任,于是悠閑地居住在京師,頗為自負驕傲。后來離開京城做了綿州刺史,遷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后入朝做了太子賓客、兼御史中丞。嚴武和宰相元載結(jié)交很深,希望元載引薦他為同級別官員。這件事沒有辦成,求做地方大員,朝廷再次拜授他為成都尹,充任劍南節(jié)度等使。廣德二年,嚴武率領(lǐng)軍隊打敗吐蕃七萬多人的軍隊,攻占了當狗城。十月,攻取鹽川城,朝廷加授他為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嚴武前后在蜀地居住多年,隨心所欲,恣意推行暴政。梓州刺史章彝起初在嚴武麾下任判官,到這時做事稍不合意,嚴武便招他回成都用杖刑打死了他,從此嚴武威震一方。蜀地奇珍異產(chǎn)很豐富,嚴武極其奢侈,賞賜起來沒有節(jié)制,有時因為一句話而賞賜高達百萬。蜀地民間因為征賦過重而幾乎被搜刮殆盡,但是吐蕃也不敢侵犯邊境。而嚴武本性狂妄放蕩,處理政務往往憑感情用事,即使是慈母的話也不聽。起初,嚴武擔任劍南節(jié)度使,前宰相房琯出任巡內(nèi)刺史,房琯對嚴武有引薦之恩,但嚴武驕慢倨傲,見到房琯毫無朝見的禮儀,尤其受到當時輿論的貶斥。永泰元年四月,嚴武因病而死,時年四十歲。材料二:嚴武年幼時性格豪爽。他的父親感到他與眾不同,說:“真是嚴挺之之子!”但卻經(jīng)常管教他。嚴武讀書不大推究深意,因門蔭調(diào)任太原府參軍事,多次遷任后,為殿中侍御史。他跟從玄宗入蜀,升任諫議大夫。至德初年,趕赴肅宗駐蹕之地,房琯因他是名臣之子,推薦他任給事中。嚴武和元載交情深厚,想要通過他求得宰相的官職而沒有成功,再次去劍南做了節(jié)度使。嚴武在蜀地十分放縱,有時因為一句話使他高興,賞賜高達百萬。屬地雖然有富饒之稱,但因橫征暴斂,鄉(xiāng)里為此一空,不過吐蕃也不敢逼近邊境。梓州刺史章彝起初擔任嚴武的判官,嚴武卻因小怒而殺了他。房琯憑借前任宰相的身份擔任巡內(nèi)刺史,嚴武卻對他態(tài)度傲慢,不以禮相待。嚴武和杜甫交情最深,但卻多次想殺掉杜甫。永泰初年,嚴武死去,他的母親哭泣,并且說:“從今以后,我知道將要被抄沒淪落為官婢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小題。浪淘沙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森。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注]此詞作于北宋熙寧五年,此時蘇軾因變法之爭遭受排擠,外放杭州。15.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交代時間、地點和事由、“試”字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動的情態(tài)生動傳達。B.“暗如傾”形容春天探出墻頭的杏花花枝寥落,花色暗沉不濃艷。C.“檻內(nèi)”春意未萌、城外卻早已春回,探春就要走出庭院,擁抱自然。D.小徑綺麗,人群中踏春女子的香氣彌漫在輕塵中,春意十足,令人陶醉?!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杏花花枝寥落,花色暗沉不濃艷”錯,“暗”,指色濃?!皟A”,猶傾倒,這里指漫出來?!皦︻^紅杏暗如傾”是寫從墻頭伸出來的紅杏色彩濃艷,花枝繁茂,茂密得好像要傾斜下來。故選B。16.詞人出東城探得哪些“春情”?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明麗絢爛的景象。春回大地,墻頭紅杏花枝繁茂,花色濃艷,雪停初霽,小徑綺麗,一派明麗之景。②歡欣愉悅的心情。萬物復蘇時節(jié),踏春女子的香氣彌漫在輕塵中,春意盎然,探春的作者歡欣愉悅。③堅貞高潔的品格。詞人由眼前春景聯(lián)想到凌霜傲雪的報春梅,表現(xiàn)了對高貴品格的追求和向往。(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皦︻^紅杏暗如傾”描繪了春回大地,墻頭紅杏花枝繁茂、色彩濃烈的場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天到來?!把╈V前村”描繪雪停初霽,村莊空氣清新,小徑綺麗,一派明麗之景?!按稻`梅英”句,展現(xiàn)了梅花綻放的早春美景。紅杏、雪霽、梅花這些自然意象,展現(xiàn)了初春的多姿多彩與大地復蘇的生機。蘇軾通過這些描繪,展現(xiàn)了春天的明麗絢爛之景?!白蛉粘鰱|城,試探春情”,寫詞人選擇踏春出城,是為了探尋春天的氣息。這一行為本身就反映了他對春天的期待與好奇。蘇軾對春天到來充滿了喜悅與期盼?!皷|君用意不辭辛”句,詞人贊美東君的辛勤和春天的來臨,讓詞人的心情愉悅而滿足。“綺陌斂香塵”,描繪出小徑清新美麗。春天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詞人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心情自然是歡欣愉悅的?!傲舷氪汗庀鹊教?,吹綻梅英”句,詞人由眼前春景聯(lián)想到凌霜傲雪的報春梅?!懊坊ā蓖ǔT诤?、早春初綻放,它象征著不畏寒冷、堅韌不拔的品格。蘇軾通過描繪梅花在早春盛開,表現(xiàn)了對高貴品格的追求和向往。(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云層和水波的變換,反映了天氣的變化。(2)杜甫《登高》中“不盡長江滾滾來”所寫的江水境界曠遠,而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則借江水抒發(fā)了人生的感慨。(3)小剛在他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將士情》中寫到,辛棄疾立于凜冽寒風中,望著將士們身上的鐵衣,不禁吟誦起前人寫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云青青兮欲雨②.水澹澹兮生煙③.哀吾生之須臾④.羨長江之無窮⑤.朔氣傳金柝⑥.寒光照鐵衣(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兮”“?!薄绊汈А薄拌亍薄笆薄绑纭钡?。三、語言文字運用(本小題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由社會學家費孝通所創(chuàng)作的被公認為最優(yōu)美學術(shù)散文之一的《鄉(xiāng)土中國》不是對一個具體社會進行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了一些支配著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重要概念。穿越了幾十年,《鄉(xiāng)土中國》這本不足五萬字的小書依然魅力十足,許多關(guān)心中國農(nóng)村的讀者對這本書簡直a愛不釋手。如今,中央一號文件多次聚焦“三農(nóng)”問題,各地新農(nóng)村建設b不溫不火;但同時,在新農(nóng)村建設過程中各種矛盾事件c絡繹不絕。重讀這本鄉(xiāng)村社會的經(jīng)典之作,對思考眼下的這場改革d大有裨益。《鄉(xiāng)土中國》成文期間,費孝通正在云南大學和西南聯(lián)大教學。①費孝通喜歡通過實地調(diào)查得出結(jié)果,②用通俗易懂的事實說明觀點,③其著作里面很少有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④而是“用老百姓明白的話告訴他們還不明白的道理”,⑤所以費孝通的《江村經(jīng)濟》《蘇南模式》等理論流傳甚廣。全文14章節(jié),附一篇后記,截取了農(nóng)村的各個剖面逐一分析,其中的真知灼見到現(xiàn)在也有很強的意義。在首篇《鄉(xiāng)土本色》中,費孝通第一句話即是:“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睆娜珪鴣砜?,___①___:第一層意思是中國社會有很多階層,但他們都是從鄉(xiāng)村社會分離而來,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等方面還帶有很多鄉(xiāng)土社會的痕跡,所以要想研究中國,___②___。第二層是說“鄉(xiāng)土性”只局限于基層。如當時的地主、知識分子、工人等社會階層是從鄉(xiāng)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由于長時間的發(fā)展,已經(jīng)與鄉(xiāng)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這對中國社會的屬性定位可謂一語中的。在文章中,費孝通提煉出鄉(xiāng)土社會安土重遷的本色。筆者家鄉(xiāng)在搞新農(nóng)村建設,整地并村時,村民大多不愿意脫離現(xiàn)有的社會關(guān)系,因此新農(nóng)村建設遭遇很大阻力,費孝通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分析或許可為政府提供不同的思路。18.下列對材料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足五萬字的小書依然魅力十足”與“我再次回到上海,這里的風景依然”兩句中的“依然”詞性不同。B.“筆者家鄉(xiāng)在搞新農(nóng)村建設”和“很多小企業(yè)在遭受無情的打擊”兩句中的“在”的意思和用法相同。C.“村民大多不愿意……”中“大多”是“大部分、大多數(shù)”的意思,該詞的使用使語言表達更加嚴謹。D.“新農(nóng)村建設遭遇很大阻力”與“他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中“遭遇”的含義不同?!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中相關(guān)詞語的分析能力。D.“含義不同”錯誤。兩句中的“遭遇”意思相同,都是“遇到”的意思。故選D。19.文中第二段a、b、c、d四處加點成語中,有兩處使用錯誤,請指出并修改。(4分)【答案】b處,改為:如火如荼(熱火朝天、方興未艾);c處,改為:層出不窮(接連不斷)。(每處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成語)的能力。a.愛不釋手:形容很喜歡,舍不得放手。使用正確。b.不溫不火:形容不過火,分寸掌握適當。結(jié)合“中央一號文件多次聚焦‘三農(nóng)’問題”的語境可知,各地新農(nóng)村建設應該發(fā)展得很好。“不溫不火”使用不當,應改為“如火如荼(熱火朝天、方興未艾)”。如火如荼:形容氣勢旺盛,氣氛熱烈。熱火朝天:形容情緒高漲,氣氛熱烈。方興未艾:指事物剛剛興起,正在發(fā)展,還沒有終止。c.絡繹不絕:形容行人或車輛來來往往,接連不斷,非常熱鬧。此處是說“各種矛盾事件”不斷出現(xiàn),用錯對象,應改為“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層出不窮:一次又一次地出現(xiàn),沒有窮盡。接連不斷:一個接著一個,連續(xù)不斷。d.大有裨益:非常有益處。使用正確。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五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答案】①《鄉(xiāng)土中國》由社會學家費孝通創(chuàng)作完成;②它被公認為是最優(yōu)美的學術(shù)散文之一;③《鄉(xiāng)土中國》不是對一個具體社會進行描寫;④《鄉(xiāng)土中國》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了一些重要概念;⑤這些重要概念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每點1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首先提取出書名及其作者:《鄉(xiāng)土中國》由社會學家費孝通創(chuàng)作完成。接著描述書的評價:它被公認為是最優(yōu)美的學術(shù)散文之一。然后說明書籍的內(nèi)容特點的第一部分:《鄉(xiāng)土中國》不是對一個具體社會進行描寫。再說明書籍的內(nèi)容特點的第二部分:《鄉(xiāng)土中國》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了一些重要概念。最后描述這些概念的影響:這些重要概念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21.文中標序號部分存在標點符號使用不當和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答案】③將“其著作里面很少有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改為“其著作里面很少有專業(yè)術(shù)語”或者“其著作里面很少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⑤將“《江村經(jīng)濟》《蘇南模式》”的兩個書名號改為兩個雙引號。(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其著作里面很少有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句式雜糅,應改為“其著作里面很少有專業(yè)術(shù)語”或者“其著作里面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