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8/2F/wKhkGWerJgmAEcrfAADBK5wRJDM995.jpg)
![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8/2F/wKhkGWerJgmAEcrfAADBK5wRJDM9952.jpg)
![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8/2F/wKhkGWerJgmAEcrfAADBK5wRJDM9953.jpg)
![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8/2F/wKhkGWerJgmAEcrfAADBK5wRJDM9954.jpg)
![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8/2F/wKhkGWerJgmAEcrfAADBK5wRJDM99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單元
單元高效整合與解題技法特色講練整合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整合二新時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主要特點(1)不結盟:中國不跟任何國家締結針對第三國的盟約,這表明中國外交政策的獨立性較強。(2)平等性:對強國弱國、大國小國一視同仁。大國不欺負小國,強國不欺負弱國。(3)獨立性:遵循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包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等準則。(4)無附加條件: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區(qū)別于西方國家的最顯著特點?;驹瓌t(1)一個中心:指中國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外交應以服務于國家發(fā)展為中心。(2)兩個基本點:指中國外交要維護中國在世界上的正當利益和促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一、選擇題滿分導練[解題技法]——從選項入手,找準突破口準確解答選擇題類型1關注選項間的關系,找準突破口正確認識選項與選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得出答案。這些選項之間有的是同類史實,有的是同一時期的史實,有的是相近的觀點,有的存在因果關系或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有的甚至出現交叉、矛盾等。利用選項之間的這些關系可以比較容易地排除一些選項。類型2注意選項中的絕對性詞語,靈活運用排除法選項中帶有絕對性詞語(一切、任何、所有、都、最、徹底、杜絕、清除、根除等)或表述的試題在近幾年高考中也有出現。解答這類試題時,要對帶有絕對性詞語或表述的選項格外關注,判斷它是否符合史實或者材料信息。一般情況下,帶有絕對性詞語或表述的備選項基本都是錯誤的,但解題時也要結合相關語境進行分析,靈活運用該方法。類型3注意選項中的通識性表述,分析比較準確判斷歷史的通識性表述包括對史學理論的表述和對被學界認可的大多數歷史結論的表述。對史學理論的表述有: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表述,對思想文化和政治、經濟關系的表述等。通識性表述的選項往往是正確選項,但也要注意和題干關鍵信息進行印證。
[經典示例]——在體驗中品悟技法[技法點撥]時間:1998年,改革開放新時期。情境: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啟動,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體現。作用:“村村通”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這一系統工程成為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重大舉措。[模擬演練]——在訓練中創(chuàng)新應用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它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嘗試解答]
________D[點撥]
找突破口: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召開的時間,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吻合的。
2.[2023·山東卷,9]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十分重視與周邊國家的交往:20世紀50年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03年,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來,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這主要是為了(
)A.消除分歧增進互信B.構建均衡發(fā)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謀發(fā)展D.改善全球治理體系[嘗試解答]
________[點撥]
找突破口: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外交方針和外交理念。
C3.2022年,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提出:“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一講話表明(
)A.外交空間的進一步拓展B.不斷推進新型區(qū)域合作C.推進“一帶一路”建設D.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嘗試解答]
________[點撥]
找突破口:“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表明了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特點,判斷正確選項。
D4.習近平在一次重要會議上發(fā)表主旨講話:“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痹撝v話的意義在于(
)A.開辟了社會主義新時期新道路B.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C.促進了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D.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嘗試解答]
________[點撥]
找突破口:從講話內容分析是中共十九大后提出來的,表明中國積極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判斷正確選項。D二、非選擇題高分導練[解題技法]——以不變應萬變,開放探究型試題破解之道(1)開放探究型試題的不變開放探究型試題始終不變的是對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始終要求對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論證,或者要求提出不同的觀點進行論證,或者提出修改意見并加以說明,或者指出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行說明。(2)開放探究型試題的應對策略①要關注新觀點、新知識由于高考對能力考查的要求很高,考題的材料往往超出教材的范圍,學生在復習備考時,對于課程標準中涉及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除了牢牢掌握教材上的評價外,還需要經常跳出教材,提出不同的史學觀點,發(fā)現不同的歷史視角,了解一些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好這些,有利于同學們拓寬歷史視野,不至于在考試中看到不同于教材的學術觀點就無所適從。②運用好三段式的論證所謂三段式論證,就是第一段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第二段分幾個角度進行論證,第三段進行小結,升華觀點。加強開放性試題練習,逐步提升自己的論證能力。[經典示例]——在體驗中品悟技法[例]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我國部分全運會主題(宣傳)口號屆次年份主題(宣傳)口號第四屆1979鍛煉身體鍛煉意志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第五屆1983提高水平為國爭光第六屆1987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第七屆1993以亞運精神辦七運以七運風采爭奧運第八屆1997提高體育運動水平振奮中華民族精神第九屆2001鑄九運輝煌展中華風采第十屆2005拼搏2005夢圓2008第十一屆2009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第十二屆2013全民健身共享全運第十三屆2017全運惠民健康中國(說明:前六屆全運會口號為宣傳口號,主要來自領導人題詞。第七屆首次出現主題口號。第七屆、第八屆主題口號眾多,題中選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口號之一。)從上述主題(宣傳)口號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達清晰。)
[答案]
示例:全運會口號是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體現。(2分)闡述:1979年是我國確立改革開放政策的第二年,實現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此時召開的全運會強調要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體現了我國著重發(fā)展經濟的要求;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召開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所以此時“拼搏2005,夢圓2008”的口號體現了我國為召開北京奧運會積蓄力量,為展現國家風采而進行了準備。綜上可知,每一屆的全運會口號是我國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發(fā)展的表現。(10分)[技法點撥]
試題材料新穎,從我國部分全運會主題(宣傳)口號,認識體育與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關系,運用好三段式進行論證。首先應該根據材料內容總結論點,再結合所學圍繞論點展開論述。如根據第四屆全運會口號和第十屆全運會口號可以看出,全運會口號主要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體現。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所以第四屆全運會口號強調“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正是我國著力發(fā)展經濟的表現;我國于2008年舉辦奧運會,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召開于2008年奧運會之前,所以“拼搏2005,夢圓2008”的口號體現了我國為召開北京奧運會積蓄力量,為展現國家風采而進行了準備。所以說,每一屆的全運會口號是我國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發(fā)展的表現。言之有理即可。[創(chuàng)新應用]——在訓練中提升能力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1949年和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閱兵簡況表年份閱兵武器裝備簡況1949年受閱部隊由1.64萬余名官兵組成,共動用飛機17架、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輛、軍馬2344匹。閱兵的武器裝備相當數量是戰(zhàn)場上繳獲來的,僅各種口徑的大炮,就有日式、美式、德式、英式、蘇式等2019年閱兵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guī)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臺(套)。受閱武器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zhàn)裝備,如空警—2000、新型155車載自行加榴炮、第三代猛士裝甲車、東風—17常規(guī)彈道導彈、長劍—100超聲速巡航導彈、轟—6N戰(zhàn)略轟炸機、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等閱讀材料,提取兩次閱兵相互關聯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此做出歷史解釋。(要求:須有明確主題,持論有據,表述清晰)(12分)答案:示例一:主題:兩次閱兵都在展現中國武裝力量,是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2分)歷史解釋:1949年閱兵,全國尚未完全解放,面臨許多困難,使用的是“湊”出來的“萬國牌”裝備,但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國大典閱兵充分彰顯人民軍隊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和中國人民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滿腔豪情,提振了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改革開放使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武器裝備展現出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飛速發(fā)展,對于揚我國國威軍威、振奮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0分)示例二:主題:2019年閱兵與1949年閱兵相比,充分展示了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2分)歷史解釋: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全國尚未完全解放,國民經濟千瘡百孔,國家一窮二白。閱兵的武器裝備相當數量來自戰(zhàn)場繳獲,是“湊”出來的“萬國牌”裝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交通運輸費用策劃與執(zhí)行協議
- 2025年農村租憑協議標準文本
- 2025年個體網店策劃經營權轉讓合同書
- 2025年產品保障與服務質量協議
- 2025年人才租賃標準協議范本
- 2025年農家樂裝飾工程合同樣本
- 2025年二手房交易合同策劃保管協議范本
- 2025年工作合同標準格式
- 2025年官方商業(yè)門店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住宅抵押貸款合同標準化文本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優(yōu)化策略
- 六年級上冊口算題1000道(打印版)
- 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工作方案
- 2024年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月相觀察記錄表
- 2024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經濟學名詞解釋
-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清單
- 體育與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學課件
- 商業(yè)綜合體投資計劃書
- 2024妊娠期糖尿病指南課件
- 2024年道路運輸企業(yè)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