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_第1頁
DB37-T 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_第2頁
DB37-T 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_第3頁
DB37-T 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_第4頁
DB37-T 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

B01

DB37

山東省地方標準

DB37/T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蔬菜

2013-12-26發(fā)布2014-02-01實施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37/T2439.1—2013

鮮活農產品生產流通管理規(guī)范第1部分:蔬菜

1范圍

本部分規(guī)定了新鮮蔬菜生產環(huán)境、種植、采收、包裝與標識、貯藏與運輸、批發(fā)與零售、消費、記

錄、追溯、召回、管理體系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涉及蔬菜質量安全的技術管理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青島市境內新鮮蔬菜的生產和在青島市銷售的新鮮蔬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9687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

GB9693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樹脂衛(wèi)生標準

GB11680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GB15063復混肥料(復合肥料)

GB16715(所有部分)瓜菜作物種子

GB18406.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18407.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huán)境要求

GB18877有機-無機復混肥料

GB/T19575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管理技術規(guī)范

GB/T21720農貿市場管理技術規(guī)范

GB/T26432新鮮蔬菜貯藏與運輸準則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525有機肥料

NY884生物有機肥

NY/T1430農產品產地編碼規(guī)則

NY/T1431農產品追溯編碼導則

NY/T1655蔬菜包裝標識通用準則

NY/T1761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guī)程通則

NY/T2118蔬菜育苗基質

NY5010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

NY5294無公害食品設施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

1

DB37/T2439.1—2013

NY5331無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

SB/T10158新鮮蔬菜包裝與標識

SB/T10680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編碼規(guī)則

《食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第98號令

《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規(guī)范(試行)》(商秩發(fā)[2010]457號)

《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基本要求》(商秩發(fā)[2011]56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蔬菜vegetable

可以食用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多汁的產品器官,可作為副食品。

3.2

蔬菜生產環(huán)境vegetableproductionenvironment

菜田的土壤、灌溉水和空氣環(huán)境。

3.3

農業(yè)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

利用農業(yè)生產中的各種技術、主觀地對作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加以調整,從而避免或減輕病蟲雜草危害的防

治方法。

3.4

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

根據害蟲對某些物理因素反應的規(guī)律,利用物理因子的作用防治害蟲的方法。

3.5

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

利用生物之間的寄生、捕食和拮抗等作用,抑制或控制作物病害蟲為害的方法。

3.6

化學防治chemicalcontrol

利用化學農藥通過各種途經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7

農藥pesticide

用于預防、消滅或控制農業(yè)有害生物的物質及其制劑。

2

DB37/T2439.1—2013

3.8

農藥殘留pesticideresidues

殘留在蔬菜中的微量農藥親體及其有毒的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

3.9

生物農藥biologicalpesticide

直接利用生物活體或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作為農藥。

3.10

安全間隔期safetyinterval

在作物上最后一次施用農藥至采收可安全食用所需間隔的天數。

3.11

設施栽培protectedcultivation

利用溫室、塑料大棚等人工設施來調控環(huán)境因子如溫度、光照、濕度、CO2等以獲得蔬菜較佳生長

條件,使蔬菜增加產量、改善品質、延長生長季節(jié)的栽培方式。

3.12

食品召回foodrecall

食品生產者按照規(guī)定程序,對由其生產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類別的不安全食品,通過換貨、退貨、

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

4生產環(huán)境

4.1環(huán)境質量要求

蔬菜種植區(qū)土壤、空氣和水應符合GB/T18407.1的規(guī)定。其中,露地蔬菜產地應符合NY5010的規(guī)

定;設施蔬菜產地應符合NY5294的規(guī)定;水生蔬菜應符合NY5331的規(guī)定。環(huán)境質量應自檢或委托具備

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4.2菜田環(huán)境要求

4.2.1蔬菜基地應遠離有“三廢”污染的地區(qū)。

4.2.2種植基地確保不受周圍農田、果園、苗圃等農藥使用的污染。

4.2.3蔬菜基地灌溉水源不受污染,盡量排灌分渠,避免串灌。

5種植

5.1農業(yè)生態(tài)管理

建立輪作制度,注意合理布局茬口。推廣使用蔬菜栽培設施和配套技術。夏季蔬菜生產應結合防雨、

防風栽培,利用設施覆蓋防蟲網、遮陽網,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3

DB37/T2439.1—2013

5.2種子

5.2.1品種選擇

5.2.1.1選用抗病、抗逆性強、優(yōu)質豐產、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種。

5.2.1.2引進國外品種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檢疫條例》的規(guī)定檢驗檢疫。

5.2.2種子處理

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分別選用熱處理、溫湯浸種、藥劑消毒和種子催芽等方法,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降低生長期病蟲害發(fā)生和后期農藥使用量。

5.2.3種子使用

5.2.3.1生產用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所有部分)的要求。國標中沒有規(guī)定的蔬菜種子質量應符

合相應的行業(yè)標準或地方標準。

5.2.3.2播種時,應留有少許樣品和購種憑證。

5.3播種和定植

5.3.1根據栽培季節(jié)和品種特征選擇適宜播種期、定植時間及定植密度。

5.3.2應根據土壤狀況、氣候條件、市場需求,科學合理地安排蔬菜種類與茬口。

5.3.3根據不同蔬菜種類選擇直播或育苗,育苗基質應符合NY/T2118的規(guī)定。

5.4施肥

5.4.1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有機肥料應符合NY525的規(guī)定。

5.4.2使用有機肥時,應充分腐熟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達到肥料衛(wèi)生標準要求。為減少有害微生物的

影響可采取下面措施:

a)采用堆肥、巴氏消毒、熱干燥等處理方式,以減少或消除肥料中的病原微生物;

b)減少有機肥與蔬菜之間的直接和間接的接觸,盡量拉長施肥與新鮮蔬菜收獲的間隔時間;

c)采購經過處理的有機肥,并從原料產地供貨人處索取產地、處理方法、檢測及其結果的相關單

證;

d)減少來自相鄰田地的有機肥的污染;

e)有機肥堆放場不應設置在蔬菜產區(qū)附近,防止由雨水徑流和滲漏造成交叉污染。

5.4.3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應配合使用。使用化學肥料應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復混肥

料必須符合GB15063和GB18877的規(guī)定,生物有機肥符合NY884的規(guī)定。

5.4.4根據蔬菜生長情況,可以使用葉面肥。葉面肥應經國家登記注冊,并與土壤施肥相結合。

5.4.5禁止使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登記的化學肥料、生物肥料;禁止直接使用城鎮(zhèn)生活垃圾;禁止使

用工業(yè)垃圾和醫(yī)院(療)垃圾。

5.5用水

5.5.1生產用水包括灌溉水及用于肥料、農藥與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配制用水,應符合GB5084、GB/T

18407.1,及NY5010、NY5294和NY5331的相應規(guī)定。

5.5.2種植者應定期檢測所使用水的微生物及化學污染物。

5.5.3地表水流經距離較遠的,應對水渠進行覆蓋。

5.5.4加強對農藥及其他化學品噴施后的器具及殘留物的管理,不得將其在灌溉水中進行清洗,或將

清洗后的水用于灌溉。

4

DB37/T2439.1—2013

5.6病蟲害防治

5.6.1總則

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

式??茖W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guī)定標準的范圍。

5.6.2農業(yè)防治

5.6.2.1選用抗(耐)病優(yōu)良品種,使用健壯的不帶病毒、病菌、蟲卵的種子。

5.6.2.2覆蓋地膜。

5.6.2.3合理輪作。

5.6.2.4深耕曬垡。

5.6.2.5土壤凍垡。

5.6.2.6清除田園四周雜草,田間病葉、病株及時清除,集中處理。

5.6.3物理防治

5.6.3.1使用頻振式殺蟲燈。

5.6.3.2利用防蟲網設置屏障阻斷害蟲侵襲。

5.6.3.3采用銀灰膜驅避。

5.6.3.4性誘劑。

5.6.3.5使用藍板或黃板誘殺。

5.6.3.6糖醋誘殺。

5.6.4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選擇對天敵殺傷力輕的農藥;使用農用抗生素、植物

源農藥等。使用苦參堿、印楝素、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源農藥等,用草蛉、瓢蟲等防治蚜蟲、

紅蜘蛛等,用赤眼蜂、麗蚜小蜂防治菜青蟲、白粉虱等。

5.6.5化學防治

5.6.5.1農藥選擇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的農

藥見附錄A。

5.6.5.2農藥使用

5.6.5.2.1農藥使用應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按照規(guī)定的用藥量、用藥次數、

用藥方法和安全間隔期施藥。

5.6.5.2.2農藥使用應注意以下事項:

a)對施用農藥的操作人員應進行專業(yè)培訓;

b)有農藥施用記錄。記錄應包括施藥時間、施用藥品名稱、蔬菜作物名稱、病蟲害名稱、施用方

法及次數,單位面積施用量和稀釋倍數等;

c)農藥噴霧器應按需要予以校準;

d)噴霧器、配藥桶及相關用具在用前和用后應徹底清洗;

5

DB37/T2439.1—2013

e)農藥應存放在安全、通風良好的地方,妥善保管。廢棄農藥及廢棄農藥包裝物品應遠離生產區(qū)、

生活區(qū)及已收獲的蔬菜,并以安全妥當的方式回收或處理。

5.7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規(guī)定,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屬農藥管理的范疇,參照5.6.5執(zhí)行。

6采收

6.1蔬菜的農藥使用應符合安全間隔期要求。

6.2蔬菜達到商品成熟。

6.3應對蔬菜進行內部抽檢或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農藥殘留限量應符合GB2763和GB

18406.1的要求,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限量應符合GB2762的要求。不合格的不得采收上市。

6.4禁止用污水洗菜,禁止用水浸泡。

7包裝與標識

7.1蔬菜包裝與標識應符合NY/T1655和SB/T10158要求。

7.2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食品包裝材料GB11680、GB9693、GB9687等衛(wèi)生標準的要求和相關規(guī)定。

7.3包裝應按標準操作,在每件包裝上,應注明品名、規(guī)格、產地、批號、凈含量、包裝工號、包裝

日期、生產單位等,并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蔬菜質量符合國家有關蔬菜產品認證標準的,生產者可以

申請使用相應的農產品認證標志。

8貯藏與運輸

貯藏與運輸應符合GB/T26432要求。

9批發(fā)與零售

9.1總則

蔬菜批發(fā)市場應符合GB/T19575的要求,零售市場應符合GB/T21720的要求。

9.2交易環(huán)境

9.2.1交易棚(廳)宜建單層建筑,采用大跨度、大空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輕鋼結構,柱距不應小于

6m,凈高不應低于4.5m。

9.2.2應有良好的采光、通風、排水、防塵、防蠅、防鼠等設施。

9.2.3地面應堅固、平整、清潔、防滑。

9.2.4商品按大類設置經營區(qū)域,應明確標識,并配備適宜的展陳銷售設施。

9.2.5蔬菜應與水果、肉類、水產、畜禽等分區(qū)銷售。

9.2.6應單獨設立凈菜、包裝蔬菜銷售專區(qū),推廣凈菜上市。

9.3質量管理

9.3.1入市蔬菜商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入市交易蔬菜商品應符合第6條的有關要求。

6

DB37/T2439.1—2013

9.3.2批發(fā)零售企業(yè)應制定本單位蔬菜質量監(jiān)測工作(包括:質量檢測、索證索票、購銷臺帳、結果

公示、信息報送、協(xié)議銷毀、質量追溯等內容)制度或方案。

9.3.3批發(fā)市場應設立檢測室,配備定性定量檢測設備和大樣量農殘快速檢測設備;農貿市場和商場

設立檢測點,配備農殘快速檢測設備。檢測條件(如溫度、濕度等)達到規(guī)定要求。

9.3.4批發(fā)市場檢測室須配備9名以上(足夠)專職蔬菜檢測人員;農貿市場和商場檢測點須配備2

名以上專職或兼職蔬菜檢測人員。檢測人員須經技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檢測人員須保持相對穩(wěn)定。

9.3.5市場與業(yè)戶之間應簽訂市場蔬菜質量衛(wèi)生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

9.3.6批發(fā)市場每天對重點蔬菜品種進行全批次農殘快速檢測;零售市場每天對重點蔬菜品種進行抽

樣農殘快速檢測,填寫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登記。蔬菜檢測工作應在營業(yè)前檢測完畢。

9.3.7檢測結果應進行公示。

9.3.8應設立并明確標識不合格蔬菜銷毀場所,對檢出不合格蔬菜予以銷毀處理,并填寫銷毀記錄。

9.3.9應按規(guī)定及時向主管部門報送蔬菜檢測情況及協(xié)議銷毀情況。

9.3.10蔬菜保鮮用水應符合GB5749要求。

9.4進銷貨管理

9.4.1進貨索證。經營管理者應向生產者或經銷商索取入市蔬菜產地、來源證明、質量認證證書或質

量檢測部門驗發(fā)的證明等。

9.4.2鼓勵經銷商與產地簽訂合同,建立穩(wěn)固安全的食品貨源基地,進行備案。

10消費

10.1各類蔬菜消費、加工單位必須采購經檢測合格的蔬菜,并索取帶有追溯碼的購買憑證。

10.2鼓勵個人到合法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處購買蔬菜,并索要帶有追溯碼的購買憑證。

11記錄

11.1蔬菜基地應記錄種植區(qū)土壤、空氣和水符合標準要求的情況。

11.2種植者應記錄每茬蔬菜生產過程,內容包括種植面積、種苗、播種與定植、灌溉、施肥、病蟲害

防治、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等信息。其中肥料的施用必須記錄肥料來源、施用時間、施用量和施用方式。

農藥的使用必須記錄農藥名稱和來源、使用時間、使用量、施用方式和防治對象。

11.3采收環(huán)節(jié)應記錄采收品種、采收日期、采收方式以及產品數量、質量情況等。

11.4批包裝應記錄品名、規(guī)格、產地、批號、凈含量、包裝工號、包裝日期、生產單位等。

11.5貯藏記錄主要內容有貯藏品種、貯藏地點、貯藏時間、貯藏方式、貯藏條件等。

11.6運輸記錄主要內容有運輸品種、運輸始地、運輸終地、運輸時間、運輸方式、運輸條件、運輸人

等。

11.7蔬菜批發(fā)零售企業(yè)應建立進銷售檔案,認真做好商品索證索票和產地、來源、數量等信息的記錄

工作,應記錄蔬菜質量檢測情況和不合格蔬菜銷毀情況。

11.8餐飲企業(yè)和集體伙食單位應建立入貨檔案,對有關蔬菜采購來源證明單證進行登記、存檔。

11.9所有記錄應真實、準確、規(guī)范,并具有可追溯性。

11.10所有檔案文件至少保存2年,檔案資料應有專人專柜保管。

12追溯

7

DB37/T2439.1—2013

12.1生產、流通企業(yè)應建立有效運轉的溯源管理系統(tǒng)。

12.2蔬菜生產企業(yè)的溯源系統(tǒng)應包括蔬菜種植基地信息、種苗、播種與定植、灌溉、施肥、病蟲害防

治、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采收、貯藏、運輸、采樣檢測等全部過程信息。追溯編碼按NY/T1430和

NY/T1431執(zhí)行,追溯操作按NY/T1761執(zhí)行。

12.3蔬菜流通企業(yè)的溯源系統(tǒng)應包括進場經營者(批發(fā)商、零售商)信息、蔬菜產地來源信息、檢測

信息、交易信息等。追溯編碼按SB/T10680執(zhí)行。追溯操作按商秩發(fā)[2010]457號、商秩發(fā)[2011]56

號執(zhí)行。

12.4蔬菜生產企業(yè)應向流通企業(yè)提供產地證明、檢測證明或交易憑證。

13食品召回

蔬菜生產流通企業(yè)應建立產品召回制度,對于可能或已產生安全危害的新鮮蔬菜產品,責任方應按

《食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第98號令)實施召回程序。

14管理體系

14.1鼓勵生產企業(yè)或農業(yè)生產合作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