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比如稱贊一個美人,你說她像一朵鮮花,像一顆明星,像一只輕燕,你決不說她像一個布袋,像一頭犀牛或是像一只癩蛤蟆。這就分明承認鮮花、明星和輕燕一類事物原來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癩蛤蟆一類事物原來是丑的。說美人是美的,也猶如說她是高是矮是肥是瘦一樣,她的高矮肥瘦是她從娘胎帶來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無關。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們費許多心力去實驗最美的顏色是紅色還是藍色,最美的形體是曲線還是直線,最美的音調(diào)是G調(diào)還是F調(diào)。但是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如果美本來是物的屬性,則凡是長眼睛的人們應該都可以看到,應該都承認它美,好比一個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說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說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假如你說一個人美,我說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說服我呢?有些人歡喜辛稼軒而討厭溫飛卿,有些人歡喜溫飛卿而討厭辛稼軒,這究竟誰是誰非呢?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從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因此,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美如何是心的產(chǎn)品,他們的說法卻不一致??档乱詾槊栏信袛嗍侵饔^的而卻有普遍性,因為人心的構造彼此相同。黑格爾以為美是在個別事物上見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覺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表現(xiàn)“莊嚴”“厚重”的概念。你覺得《孔雀東南飛》美,是由于它表現(xiàn)“愛”與“孝”兩種理想的沖突。托爾斯泰以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訓。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說法。說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錯誤的可能而沒有都是不錯的可能,好比一個數(shù)學題生出許多不同的答數(shù)一樣。大約哲學家們都犯過信理智的毛病,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覺得一件事物美時,我們純憑直覺,并不是在下判斷,如康德所說的;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人所說的;因為這些都是科學的或?qū)嵱玫幕顒?,而美感并不是科學的或?qū)嵱玫幕顒?。還不僅此,美雖不完全在物卻亦非與物無關,你看到峨眉山才覺得莊嚴、厚重,看到一個小土墩卻不能覺得莊嚴、厚重。從此可知,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覺。形象屬物而卻不完全屬于物,因為無我即無由見出形象,直覺屬我卻又不完全屬于我,因為無物則直覺無從活動。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再拿欣賞古松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jié)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萬人所見到的形象就有千萬不同,所以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個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個人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它有藝術品通常所具的個性,它能表現(xiàn)各個人的性分和情趣。從“物”的方面說,創(chuàng)造都要有創(chuàng)造者和所創(chuàng)造物,所創(chuàng)造物并非從無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這材料也要有創(chuàng)造成美的可能性。所以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貢獻,一半是松的貢獻。(摘編自朱光潛《“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材料二:文學沒有畫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東西。壯麗山川、巍峨宮殿、遼闊土地、萬千生民,都可置于筆下,漢賦正是這樣。盡管是那樣堆砌、重復、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偉、城市的繁盛、商業(yè)的發(fā)達、物產(chǎn)的豐饒、宮殿的魏峨、服飾的奢侈、鳥獸的奇異、人物的氣派、狩獵的驚險、歌舞的歡快……,在賦中無不刻意描寫,著意夸揚。它們所力圖展示的,不仍然是這樣一個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自信和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的世界圖景么?盡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領域、范圍、對象的廣度上,卻確乎為后代文藝所再未達到。它表明中華民族進入發(fā)達的文明社會后,對世界的直接征服和勝利,這種勝利使史學和藝術也不斷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頌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環(huán)境、山岳江川、宮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種動物對象。所有這些對象都作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間接的對象化存在于藝術中。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漢代文藝盡管粗重拙笨,卻如此之心胸開闊,氣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這里。漢賦也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確估計它作為一代文學正宗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摘編自李澤厚《琳瑯滿目的世界》)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在一般人看來,美是物所固有的,但這種普遍的見解有很大難點,不被哲學家接受。B.康德認為,美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而是源于主觀、普遍的美感判斷,C.一個小土墩不能像峨眉山一樣讓人覺得莊嚴、厚重,說明了人不能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D.同是一棵古松,每個人見到的形象卻不盡相同,不同形象表現(xiàn)了各個人不同的情趣。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鮮花、明星一類事物是美的,而犀牛和癩蛤蟆則不可能是美的。B.美并非是無中生有的,被創(chuàng)造出美的“物”也需要有創(chuàng)造成美的可能性。C.漢賦盡管呆板堆砌,但其在描述領域、范圍、對象的廣度上都達到巔峰。D.漢賦將人的生活對象化,這些對象存在于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中。3.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賈誼《吊屈原賦》)B.飾華榱與璧珰,流景曜之韡曄。(張衡《西京賦》)C.留一穗之靈長,慰半生之蕭瑟。(袁枚《秋蘭賦》)D.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司馬相如《長門賦》)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到來,網(wǎng)絡文學盛行,但其暴露出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假如你是一位網(wǎng)絡小說作家,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談談你應該如何在網(wǎng)絡小說創(chuàng)作中展現(xiàn)文學之“美”?!敬鸢浮?.D2.A3.C4.①首先提出了一般人“美是物所固有的”的觀點。②接著指出“美本在物”之說的不妥。③進一步分析“美是心的產(chǎn)品”觀點的不足。④總結(jié)全文,得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結(jié)論。另:從“破立”的角度分析也可。①“先破”:依次介紹“美是物所固有的”和“美是心的產(chǎn)品”兩種不同觀點,分別指出這兩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并加以反駁;②“后立”:提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觀點,并以欣賞古松為例,從“物”與“我”兩個角度進行說明。5.①文學之“美”要有物理,作家在創(chuàng)作網(wǎng)絡小說時,應注重對寫作對象的選擇,所描寫的對象應該符合美學特征,刻畫的人物應展現(xiàn)人性之美;②文學之“美”要有人情,作家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避免作品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文學創(chuàng)作氛圍;③網(wǎng)絡文學要展現(xiàn)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與自信的內(nèi)容,作家應該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力求在作品中構建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由“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可知“不被哲學家接受”錯誤;B.“康德認為,美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張冠李戴,原文“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人所說的”,可見這個觀點不是康德的,而是黑格爾、托爾斯泰的;C.“人不能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說法過于絕對,原文是“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A.“作者認為”錯,由“這就分明承認鮮花、明星和輕燕一類事物原來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癩蝦蟆一類事物原來是丑的”可知這是文中提到的一般人的觀點,并非作者的觀點。此外,“犀牛和獺蝦蟆則不可能是美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A【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袁枚為清朝文人,其創(chuàng)作的《秋蘭賦》不屬于材料二論述的“漢賦”概念范疇。同時,“留一穗之靈長,慰半生之蕭瑟”更側(cè)重于通過描寫外物來表達作者內(nèi)在的心理感受,與材料二中“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的觀點相違背。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和思路的能力。①“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首先提出了一般人“美是物所固有的”的觀點。②接著以人們認為鮮花、明星、輕燕是美的,而布袋、犀牛、癩蛤蟆是丑的為例分析,引出關于“美”的看法,“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然后指出“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對比說人“高矮”和說人“美”的不同,得出“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③接著提出一種說法“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以康德、黑格爾、托爾斯泰等說法,進一步分析“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指出“美是心的產(chǎn)品”觀點的不足。④總結(jié)全文,“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得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結(jié)論。另:從“破立”的角度分析也可。①“先破”:前兩段提出“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分析加以否定“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從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第三段提出“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同樣通過分析加以否定“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分別指出這兩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并加以反駁;②“后立”:最后一段提出“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即“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觀點,并以欣賞古松為例,“再拿欣賞古松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jié)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從‘物’的方面說……”,從“物”與“我”兩個角度進行說明?!?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材料一“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可見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先有讓人覺得“美”的“物”,即文學之“美”要有物理。雖然對于“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但人們的審美總有一些公認的東西,作為網(wǎng)絡小說,作家應注重對寫作對象的選擇,所描寫的對象要契合人們的審美特征,符合美學特征,刻畫的人物應展現(xiàn)人性之美;②材料一“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可見不光要描寫美的對象,展現(xiàn)“物理”之美,還要有要有人情“美”,“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者本身的審美情趣高雅,就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美”的藝術,因此作家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避免作品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文學創(chuàng)作氛圍;③材料二漢賦盡管呆板堆砌,但值得提倡的是“它們所力圖展示的……是這樣一個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自信和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的世界圖景”,網(wǎng)絡文學也要展現(xiàn)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與自信的內(nèi)容,“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作家應該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力求在作品中構建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早晨(節(jié)選)王愿堅這是座不大的二層樓,看樣子是修葺過了,青灰抹過的磚縫,整整齊齊的,窗欞上也刷上了嶄新的乳白色。但還是看出來了,不錯,是它!看,從左數(shù)第二個窗子旁邊,約有一尺見方的地方,磚是新補上的;原來那里被敵人打穿做了槍眼,一挺美造機槍的槍管就從那里伸出來。正門兩側(cè)窗框上的磚塊參差不齊,像被誰用刀砍了一陣似的,那是被我們的機槍掃的,因為那里一挺湯姆式正封鎖著突擊道路……我漫步向樓上走著、看著,就是這些特征,把我引進一個深深的回憶里去了。那也是這么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們班連著向這座樓突擊了兩次都沒有奏效,最后只好用爆破了。就在機槍壓住了敵人的火力,爆破員挾著炸藥沖向樓門的一瞬間,樓里一降亂,傳來了敵兵的咒罵聲和孩子驚乍乍的哭喊聲。接著呼啦一下子,樓上幾個窗子全打開來,五六個敵兵。每人手里抓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把他們狠狠地按在窗臺上。孩子們哭喊著,掙扎著,兩手懸空亂抓。拼命地踢蹬著小腿……就在這些嬌嫩的小腿中同,一支支鳥黑的槍管伸出來,向著我們瞄準、射擊了。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班長咬著牙向機槍射手揮了揮手,大聲喊道:“停止,停止爆破!”槍聲暫時停止了,戰(zhàn)場上頓時靜下來。這種寂靜是難耐的。孩子的哭聲顯得更凄慘、更揪心。窗上的孩子大部分都離開了,但還有兩個敵兵仍然卡著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來晃去,一面大著膽子把腦袋從孩子身邊伸出來,陰陽怪氣地叫道:“炸呀!有種的來炸呀!”沒有比這再急人的了。望著敵兵那猙獰的面孔和那一條條亂踢亂蹬的小腿,我覺得眼前一陣陣發(fā)黑,心尖子仿佛被那些小腿蹬著,麻沙沙的疼。“怎么辦呢?”我們的眼都轉(zhuǎn)向班長了。班長還像沖鋒前那樣,單腿跪在窗前,臉頰緊貼著窗邊的墻壁。汗,像小河一樣流著,把墻皮濕了一大片。他眼里布滿了血絲,兇得怕人,從和他相識以來,我就沒有見到他的眼這么兇過。他就這么呆呆地望著,手正在扭動著胸前的衣扣,一個衣扣碎成兩半,脫落了,又揪住了另一個……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個扣子一扔,壓低了聲音命令道:“上刺刀!”我和班長抬著梯子向樓房奔去。當敵人弄清了我們的行動,開始還擊時,班長已經(jīng)攀著窗口跳進樓里。我緊跟著他攀上窗口,他已把趕上前來的一個敵兵戳翻了。另一敵兵正一手抓著個孩子的衣領、一子提槍向窗口奔來,一見班長進來,竟舉起孩子,惡狠狠地向他砸過來。就在這緊急的當口,只見班長把槍往臂彎里一掛,攤開雙手,猛地接住了孩子。隨著向后趔趄的勁兒,身子一側(cè)歪,把孩子擋在胸前??删驮谒@一轉(zhuǎn)身的工夫,身體的側(cè)面暴露給了敵人,敵人一個前進刺,刺刀戳進了他的肋下,他倒下了……那場肉搏戰(zhàn)結(jié)束了以后,因為我胳膊上受了傷,在繼續(xù)向前進攻的時候,副班長要我留下來照顧班長,順便收容一下那些孩子。我把孩子們哄到一個房子里以后,找了好大一會兒,才在這小屋里找到了班長,原來衛(wèi)生員為了擔架走動方便,把他背下來了。我進房的時候,班長緊閉著眼睛,躺在水泥地上,正急促地喘息著,血,隨著呼氣,不停地冒肴血泡,從傷口里涌出來。在他身邊趴著個小女孩兒,我認出,她就是拼刺刀時班長用手接住的那個孩子。她趴在班長的肩膀上,正叉開小手扒著他的眼皮,一面輕輕地叫道:“叔叔,你說,我長大了能找到我的爹媽嗎?你說呀……”看見我進來了,慌忙停住了嘴?!澳?,一定能……”半天,班長才應了聲,隨著睜開了眼睛。一看到我,指了指孩子說:“看,這孩子非要跟著我不行。知道么,這里是個孤兒院呀!唉,沒爹沒娘的……可那些狗東西……”他痛苦地咬住了牙,眉頭皺起一個大疙瘩。每逢談到敵人,他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喘息了一陣,又伸手撫摸著孩子的頭,問道:“珍珍,你長大了,除了找你爹媽,還干什么?”“我就走!”孩子說,臉上流露出一種果決的神情,“我走了,嬤嬤就再也撈不著打我啦!”這話說得真揪心。班長長抽了口氣說:“看,孩子的心眼都給堵得死死的了。對于將來,這孩子要求得太低啦!”他抱著孩子的腦袋,仔細看了一陣,忽然臉色舒展開了,眼睛變得烏亮——每逢談到順心的事,他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向著我動情地說:“老劉啊,要是將來勝利了,再到這里來看看,那有多好??!”就在這時,衛(wèi)生員帶著擔架來了,我們正要扶他上去,誰知他的傷勢突然惡化了,喘息得更急了,血大口大口地涌上來。他竭力地壓著喘息,向我望了一眼,伸手指了指口袋。他的意思我明白,是想找點什么留給孩子。但是,在一個突擊班的戰(zhàn)士身上能找到什么呢?我翻遍了他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一個小筆記本。他閉上眼睛,攢了攢力氣,然后對著孩子說:“好孩子,記?。¢L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為了將來的、是為了人民的,就應該下勁兒去做!哪管是一星半點……”話就在這里停住了。孩子怔怔地聽著,還在一股勁地揉著班長的胳膊:“叔叔,你說呀!……”但是,這位叔叔的話已經(jīng)說究了,他永遠不能再對她說什么了。我知道,要讓這么小個孩子懂得這個道理是困難的,但是,這是一個戰(zhàn)士心里的聲音,一個戰(zhàn)士留下的遺囑??!我掏出鋼筆,把這句話端端正正地寫到小本子上,交給了孩子……1959年9月9日(有別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敵兵卡著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來晃去,還陰陽怪氣地叫喊著挑釁的話語,這肆無忌憚的暴行顯示出他們的兇狠殘忍、冷酷無情。B.“槍聲暫時停止了,戰(zhàn)場上頓時靜下來。這種寂靜是難耐的?!泵枥L了戰(zhàn)場上突然的安靜,突出了這種寂靜帶來的壓抑感和緊張感。C.被班長接住的女孩,在班長受傷、緊閉雙眼以及臨終前都說過一句話“叔叔,你說”這兩句話含義相同,都表達了女孩對父母的思念。D.小說中的班長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訊員都是普通的革命戰(zhàn)士形象,他們雖然性格不同,但是都不怕犧牲,對革命和人民無限忠誠。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寫磚塊有的“是新補上的”,有的“參差不齊”,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展示了我們的軍隊曾經(jīng)在這里進行過激烈的戰(zhàn)斗。B.本篇小說既有對班長的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也有對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等情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文學藝術的合理真實。C.本篇小說和《百合花》敘述順序不同,但在敘事風格上都同樣細膩,善于通過緊湊的情節(jié)和緊張的氛圍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D.本篇小說敘述節(jié)奏較快,敘事性較強,而其另一篇《黨費》在記敘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的描寫和抒情,敘述節(jié)奏較為舒緩。8.文藝評論家侯金鏡評價王愿堅寫人物,“不著力寫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而是捕捉性格閃出耀眼光輝的那一剎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那一瞬間”。請結(jié)合文本具體分析作者捕捉“人物哪些那一剎那,那一瞬間”,展現(xiàn)了怎樣的人物形象?9.文中很多地方都用了“班長”這一稱呼,本可以用“他”代替,而不用“他”,堅持大量使用“班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C7.B8.①在敵人挾持孩子射擊的緊要關頭,班長果斷決策,刺刀作戰(zhàn),展現(xiàn)了一個剛毅果斷、勇敢無畏的勇士形象。②在沖進樓房肉搏的當口,班長直接用身體護住孩子,慘遭刺傷,展現(xiàn)了一個奮不顧身、無私忘我的英雄形象。③在生命垂危之際,班長不顧自己的傷痛,一心想著留給孩子更多些囑托,展現(xiàn)了一個關愛后代、胸懷博大的長者形象。9.①有利于人物塑造: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突出了班長身份和領導作用,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決策和行動背后的意義。②有助于情感表達: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戰(zhàn)士們對班長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增強故事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③保持敘事的連貫性:使用特定的稱呼來指代特定的人物,避免使用“他”時可能產(chǎn)生的混淆和中斷,使故事的敘述更加流暢。④突出小說的主題:通過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突出班長作為革命戰(zhàn)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C.“這兩句話含義相同,都表達了女孩對父母的思念”錯誤。第一句隱含著女孩對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話是在班長臨終前,女孩希望班長能夠給她留下一些寶貴的話語或者囑托。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有對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等情節(jié)的設計”錯誤。本文并沒有設計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節(jié),而是重點突出了突擊隊隊員關心孩子、英勇戰(zhàn)斗的情節(jié)。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班長還像沖鋒前那樣,單腿跪在窗前,臉頰緊貼著窗邊的墻壁。汗,像小河一樣流著,把墻皮濕了一大片。他眼里布滿了血絲,兇得怕人,從和他相識以來,我就沒有見到他的眼這么兇過。他就這么呆呆地望著,手正在扭動著胸前的衣扣,一個衣扣碎成兩半,脫落了,又揪住了另一個……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個扣子一扔,壓低了聲音命令道:‘上刺刀!’”可知,在敵人挾持孩子射擊的緊要關頭,班長果斷決策,刺刀作戰(zhàn),展現(xiàn)了一個剛毅果斷、勇敢無畏的勇士形象。由原文“另一敵兵正一手抓著個孩子的衣領、一子提槍向窗口奔來,一見班長進來,竟舉起孩子,惡狠狠地向他砸過來。就在這緊急的當口,只見班長把槍往臂彎里一掛,攤開雙手,猛地接住了孩子。隨著向后趔趄的勁兒,身子一側(cè)歪,把孩子擋在胸前??删驮谒@一轉(zhuǎn)身的工夫,身體的側(cè)面暴露給了敵人,敵人一個前進刺,刺刀戳進了他的肋下,他倒下了……”可知,在沖進樓房肉搏的當口,班長直接用身體護住孩子,慘遭刺傷,展現(xiàn)了一個奮不顧身、無私忘我的英雄形象。由原文“他竭力地壓著喘息,向我望了一眼,伸手指了指口袋。他的意思我明白,是想找點什么留給孩子。但是,在一個突擊班的戰(zhàn)士身上能找到什么呢?我翻遍了他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一個小筆記本。他閉上眼睛,攢了攢力氣,然后對著孩子說:‘好孩子,記?。¢L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為了將來的、是為了人民的,就應該下勁兒去做!哪管是一星半點……’”可知,在生命垂危之際,班長不顧自己的傷痛,一心想著留給孩子更多些囑托,展現(xiàn)了一個關愛后代、胸懷博大的長者形象?!?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由原文“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班長咬著牙向機槍射手揮了揮手,大聲喊道:‘停止,停止爆破!’”“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個扣子一扔,壓低了聲音命令道:‘上刺刀!’”可知,文章中下達命令的是班長,所以,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突出了班長的身份和領導作用,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決策和行動背后的意義。由原文“‘怎么辦呢?’我們的眼都轉(zhuǎn)向班長了”“我和班長抬著梯子向樓房奔去。當敵人弄清了我們的行動,開始還擊時,班長已經(jīng)攀著窗口跳進樓里。我緊跟著他攀上窗口,他已把趕上前來的一個敵兵戳翻了”可知,當遇到緊急情況,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大家就把目光移向班長,當遇到危險時,班長身先士卒,所以,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戰(zhàn)士們對班長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增強故事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他”是代詞,本文涉及到很多人物,使用“他”容易造成指代混亂和敘事中斷,而使用“班長”這一稱呼,用來指特定的人物,能夠保持敘事的連貫性,使敘事更加地流暢。本文塑造了一個剛毅果斷、勇敢無畏、奮不顧身、無私忘我、關愛后代、胸懷博大的英雄形象。文章通過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突出班長作為革命戰(zhàn)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十四年,太宗以高昌平,召侍臣賜宴于兩儀殿,謂房玄齡曰:“高昌若不失臣禮,豈至滅亡?朕平此一國,甚懷危懼,惟當戒驕逸以自防,納忠謇以自正。黜邪佞,用賢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議君子,以此慎守,庶幾于獲安也?!蔽赫鬟M曰:“臣觀古來帝王撥亂創(chuàng)業(yè),必自戒慎,采芻蕘之議,從忠讜之言。天下既安則恣情肆欲甘樂諂諛惡聞正諫。張子房,漢王計畫之臣,及高祖為天子,將廢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K不敢復有開說。況陛下功德之盛,以漢祖方之,彼不足準。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屢以安危系意,方欲納用忠良,開直言之路,天下幸甚。昔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寧戚四人飲,桓公謂叔牙曰:‘盍起為寡人壽乎?’叔牙奉觴而起曰:‘愿公無忘出在莒時,使管仲無忘束縛于魯時,使寧戚無忘飯牛車下時?!腹芟x曰:‘寡人與二大夫能無忘夫子之言,則社稷不危矣!’”太宗謂征曰:“朕必不敢忘布衣時,公不得忘叔牙之為人也?!保ü?jié)選自《貞觀政要》)材料二:貞觀二年春正月,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鄙显唬骸吧啤!鄙现^黃門侍郎王珪曰:“開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許賑給,而令百姓就食山東。比至末年,天下儲積可供五十年。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但使倉庾之積足以備兇年,其余何用哉!”(節(jié)選自《道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天下A既安B則恣情C肆欲D甘樂E諂諛F惡G聞H正諫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詔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避席而謝”中的“謝”字與《孔雀東南飛》中的“多謝后世人”中的“謝”字意思不同。B.“則社稷不危矣”中的“?!迸c《赤能賦》中“正襟危坐而問客”中的“危”意思相同。C.“避席”是古代一種表示尊敬的行為,當今通常的離座起立以表敬意的禮節(jié)就是古代避席之禮的轉(zhuǎn)化。成語“蕭曹避席”的意思也與之相同。D.“黃門侍郎”秦代初置,即給事于宮門之內(nèi)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詔令,漢代以后沿用此官職,明清時為從二品官員。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認為能夠平定高昌,是因為高昌失掉了作為臣子的禮節(jié),也由此得出了自己在今后治理國家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B.魏征認為古代帝王在創(chuàng)業(yè)之時能做到謙言慎行,察納雅言,等到天下安定后,則忘乎所以,恣意妄為,C.魏征引用齊桓公和鮑叔牙的對話,是希望唐太宗謹記平民時期的憂患意識,不厭惡逆耳忠言,并施行仁政,關愛百姓。D.魏征在回答“何為明,何為暗“時,先提出中心論點,再反面舉例論證,最后作出總結(jié),結(jié)構嚴謹,論證充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況陛下功德之盛,以漢祖方之。彼不足準。(2)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14.聯(lián)系兩則材料。請你思考作為仁君,如何做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答案】10.BDF11.B12.D13.(1)況且陛下目前功德這樣卓著,與漢高祖相比,他不足以與您媲美。(2)隋煬帝依仗國家富饒,奢侈之心從沒有滿足的時候,終于導致王朝滅亡。14.①嚴于律己,戒驕戒躁。②納用忠良,廣開直言。③牢記出身,不忘初心。④兼昕廣納,下情上通?!窘馕觥俊?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待天下太平之后,他們就開始窮奢極欲,只喜歡聽諂媚討好的話,厭惡正直的勸諫?!鞍病笔恰疤煜隆钡闹^語,所以應在“安”處斷開,即在B處斷開;“肆欲”是“恣情”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應在“欲”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諂諛”是“樂”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應在“諛”后面斷開,即在F處斷開;“惡”為疑問代詞,“聞”的賓語為“正諫”,中間都不應斷開。所以,應在BDF處斷開?!?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答謝/告訴;句意:齊桓公聽后,站起來答謝說。/我要鄭重地告訴后來的人。B.“意思相同”錯誤。危險/端正;句意:那么國家就不會有滅亡危險了!/整理衣襟端坐。C.正確?!笆挷鼙芟保高B蕭何、曹參都要對他肅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極大,超過前人。D.正確。故選B。【1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再反面舉例論證”錯誤,由原文“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驩兜不能蔽也”可知,這是從正面舉例論證;由原文“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可知,這是從反面舉例論證。所以,原文是“正反兩面舉例論證”。故選D?!?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方”,比;“準”,等同。(2)“恃”,依仗;“厭”,滿足?!?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惟當戒驕逸以自防,納忠謇以自正”可知,作為仁君要嚴于律己,戒驕戒躁。由原文“屢以安危系意,方欲納用忠良,開直言之路,天下幸甚”可知,作為仁君要納用忠良,廣開直言。由原文“太宗謂征曰:‘朕必不敢忘布衣時,公不得忘叔牙之為人也?!笨芍?,作為仁君要牢記出身,不忘初心。由原文“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可知,作為仁君要兼昕廣納,下情上通,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因為平定了高昌,在兩儀殿招待各位大臣。席間,唐太宗對房玄齡說:“高昌如果不喪失作為臣子的禮節(jié),怎么會至于滅亡呢?我平定了這個國家,是心懷畏懼的,現(xiàn)在我只能戒掉驕奢淫逸來自我防范,接納忠言來糾正自己的錯誤。罷免奸邪諂媚的人,任用賢良的人,不以小人的言論來評論君子,用這些方法來守護基業(yè),或許可以使國家獲得安定?!蔽赫鬟M言說:“我觀察自古以來帝王們平亂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都能警誡自己,聽從百姓的意見,采納忠直的諫言。待天下太平之后,他們就開始窮奢極欲,只喜歡聽諂媚討好的話,厭惡正直的勸諫。張良是漢高祖的謀臣,高祖稱帝后,想廢掉嫡出的太子另立庶子,張良說:‘這件事不是憑借口舌之言可以爭辯的?!灾髲埩季驮僖膊桓议_口勸說高祖。況且陛下目前功德這樣卓著,與漢高祖相比,他不足以與您媲美。陛下即位已有十五年,圣德廣播,現(xiàn)在又平定了高昌,您經(jīng)常把國家的安危系于心上,采納忠言,廣開言路,真是國家的大幸。過去齊桓公和管仲、鮑權牙、寧戚四個人一起飲酒,齊桓公對鮑叔牙說:‘為什么不起來向寡人敬酒祝壽呢?’鮑叔牙舉起酒杯站起來說:‘愿主公不忘當年在莒國流亡時的情形,愿管仲不忘在魯國被囚禁的情形,愿寧戚不忘當年在車下喂牛時的情形?!R桓公聽后,站起來答謝說:‘我和管仲、寧戚如果能不忘你這番話,那么國家就不會有滅亡危險了!’”唐太宗對魏征說:“我一定不會忘記自己身為平民的時候,你也一定不要忘記鮑叔牙的為人?!辈牧隙贺懹^二年春正月,太宗問魏征說:“國君怎么做才稱為賢明呢?怎么做就稱為昏略呢?”魏征回答說:“聽取各方面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偏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昏聵。從前堯帝明智,向四方百姓詢問民情,所以三苗的惡行才能夠上傳到他的耳內(nèi)。舜帝耳聰目明,所以共工、鯀、驩兜不能隱蔽他們的罪行。秦二世偏信趙高,從而釀成在望夷宮被殺的禍患。梁武帝偏信朱異,因此招致餓死在臺城的羞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從而導致在彭城閣被殺。所以國君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那么有權的大臣就不能堵塞蒙蔽,下情就能上達了。”太宗說:“很對?!碧趯S門侍郎王圭說:“開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允許開倉賑濟百姓,反而讓百姓到崤山以東地區(qū)謀生。到文帝末年,天下儲備的糧食可以供給五十年。隋煬帝依仗國家富饒,奢侈之心從沒有滿足的時候,終于導致王朝滅亡。其實只要倉庫里的糧食足以防備災年,多余的儲備又有什么用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水調(diào)歌頭·醉吟辛棄疾四坐且勿語,聽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樹變鳴禽。鴻雁初飛江上,蟋蟀還來床下,時序百年心。誰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歡多少,歌長短,酒淺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閑處直須行樂,良夜更教秉燭,高曾惜分陰。白發(fā)短如許,黃菊倩誰簪。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①?夜闌風靜縠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備注〗①營營:周旋、忙碌,內(nèi)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競逐鉆營。②縠紋:比喻水波細紋,縠,縐紗。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辛詞上閱調(diào)動視覺、聽覺,用春草、鳴禽、鴻雁、蟋蟀四種不同事物來描繪四季變遷。B.“誰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表達了詞人將政務拋之腦后,縱情山水,亭受人生的愉悅之情。C.辛詞下闋“白發(fā)”兩句與杜甫《春望》中的“白頭搔更短,深欲不勝簪”有相似情感。D.蘇詞上片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重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環(huán)境。16.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同是醉酒后詩篇,相較于辛詞的“豪”,《臨江仙·夜歸臨皋》則體現(xiàn)蘇詞的“曠”,結(jié)合本詞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首先表現(xiàn)在他隨遇而安、灑脫從容的曠然的處世態(tài)度上。上片寫其醉意朦朧,深夜歸來,敲門不應,倚杖聽江,坦然處之。②其次表現(xiàn)在他面對官場紛擾,世俗羈絆,選擇超然物外,融生命于自然的生存方式上。下片寫其泛舟江海,隨波逐流,任性自然,瀟灑如仙,襟懷曠達?!窘馕觥俊?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詞人將政務拋之腦后,縱情山水,亭受人生的愉悅之情”理解錯誤。“誰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意為料理政務不如游賞山水,寫出詞人罷官歸來后的憤懣與悲慨。故選B?!?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的能力。上闋中的“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意思是:這時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里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表現(xiàn)出一種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下闋,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游,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耙龟@風靜縠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chǎn)物。它引發(fā)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于是,他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脫離現(xiàn)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彼么肆汲矫谰埃{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新時代的廣大青年,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要勇?lián)鷱妵鴫舻闹卮筘熑?,正如?lt;論語>十二章》中曾子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就是守住民心?!栋⒎繉m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秦王朝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的揮金如土的奢靡生活進行了揭露和批判。(3)老師講課時提到,“州”在古代是一種行政區(qū)劃,后多用于地名;而“洲”則指水中的陸地,小明想到古詩詞中,“________________”中的“州”為前者之意,“____________”中的“洲”符合后者之意。【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3)江州司馬青衫濕(烽火揚州路/但悲不見九州同)??驼勫蓿谴寡┕现薅?夕攬洲之宿莽/在河之洲/芳草萋萋鸚鵡洲)三、語盲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都t樓夢》中詩詞數(shù)量大,樣式不勝枚舉,內(nèi)容_①。不僅曹雪芹讓詩詞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而且讓大觀園中的群芳成立議社,詩社將《紅樓夢》的詩意雅趣推向了高峰,將個人抒情上升到群體詠嘆,也將其悲劇性雕刻到了極致。白海棠純潔嬌艷,卻擋不住秋風肆虐,“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桃花嬌柔鮮妍,卻經(jīng)不起秋雨摧殘,“淚眼觀花淚為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柳絮潔白輕盈,卻禁不住命運戕害,“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不能想象,《紅樓夢》如果沒有了這些詩詞,會是怎樣一副蒼白面孔!林妹妹不會是那個②___的林妹妹,湘云不會是那個出口成章的貴族少女,寶玉只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紅樓詩社的六次活動,經(jīng)歷了成立、興盛、衰亡的過程。詩社的興亡不僅是大觀園興亡的縮影,而且是整個賈府興亡的縮影,更寓示著曹雪芹尋求出路希望的破滅,從而表現(xiàn)了他③的人生感悟。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包羅萬象(洋洋大觀、豐富多彩)秀外慧中(冰雪聰明、才思敏捷)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世事無常)19.曹雪芹不僅讓詩詞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而且讓大觀園中的群芳成立議社,詩社將《紅樓夢》的詩意雅趣推向了高峰,將個人抒情上升到群體詠嘆,也將其悲劇性描繪(演繹)到了極致。【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在語境中正確運用成語的能力。第一處,前面的語境是“《紅樓夢》中詩詞數(shù)量大,樣式不勝枚舉”,講的是《紅樓夢》一書中詩詞的數(shù)量、樣式都非常多,需要填充的是修飾“內(nèi)容”非常豐富的成語,故可以填:豐富多彩或包羅萬象、洋洋大觀等成語。豐富多彩:形容內(nèi)容豐富,花色繁多。包羅萬象:內(nèi)容豐富,應有盡有。洋洋大觀:形容事物豐富多彩,美好繁多。第二處后面的語境是“湘云不會是那個出口成章的貴族少女,寶玉只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是描述湘云、寶玉的特點,此處需要找個成語修飾林黛玉的特點,稍微讀過作品的都知道林黛玉是個非常聰明,有才氣的女子,故可以填:冰雪聰明或秀外慧中、才思敏捷等。冰雪聰明:比喻人聰明非凡。秀外慧中:指外表秀麗,內(nèi)心聰明。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應快,思維靈活,腦子很聰明。第三處的語境是“詩社的興亡不僅是大觀園興亡的縮影,而且是整個賈府興亡的縮影,更寓示著曹雪芹尋求出路希望的破滅,從而表現(xiàn)了他……的人生感悟”,該句是說詩社有以小見大的作用,讓作者曹雪芹悟出人生的興亡變化無常的規(guī)律等等,故此處可以填:世事無常或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等成語。世事無常: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沒有永遠固定不變的東西。物極必反:事物發(fā)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盛極必衰:興盛到極點必然衰敗?!?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孩僬Z序不當,因為整個句子的主語是曹雪芹,故應將“不僅”放在“曹雪芹”之后;②搭配不當,“雕刻”應改為“演繹或者描繪”,才能與“悲劇性”點評。故句子應修改為:曹雪芹不僅讓詩詞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而且讓大觀園中的群芳成立議社,詩社將《紅樓夢》的詩意雅趣推向了高峰,將個人抒情上升到群體詠嘆,也將其悲劇性描繪(演繹)到了極致。(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深冬時節(jié),天氣轉(zhuǎn)涼,大家都在添衣保暖,①,因為精密復雜的航天器同樣怕凍,航天器們也有自己的“冬季衣柜”。他們會身著“帥得掉渣”的羽絨服。為什么有的時候火箭發(fā)射會“掉渣”?這些“渣”其實是火箭發(fā)射前覆蓋在整流罩上的保溫層,整流罩中的設備都特別的“嬌貴”,既不能太熱、更不能太冷。所以科研人員為航天器專門設計了薄薄的一層“羽絨服”,中間填充的不是絨毛而是低密度保溫泡沫塑料,可以隔絕外界水汽,幫航天器保溫。因為這層“羽絨服”自重很輕,所以發(fā)射時就會化成“渣”掉落,順便幫火箭減負了。那既然這層羽絨服上太空的時候要脫掉,是不是說,②?錯!由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在太陽光線直射下,宇宙中的航天器表面溫度最高可達150℃以上,而當航天器運行到背陽面時,溫度最低可達-100℃以下。在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太空環(huán)境中,為保證航天器正常工作,除了在發(fā)射時會脫掉的“羽絨服”外,航天器還會穿一層帶到太空上去的“外衣”。航天器“外衣”面料的選擇大有講究,都是根據(jù)科學原理精心設計的,不同特點的面料適應了航天器的不同需要。天舟四號的貨物艙和推進艙的“外衣”,就分別被設計為灰色和白色兩種不同的顏色。貨物艙需要提供適宜航天員生活的溫度,相對較高,③,能夠多吸收太陽光熱量。而推進艙中主要是設備,需要更低的環(huán)境溫度,因此給它穿上白色“外衣”,多反射太陽光熱量。在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航天器的部分防熱措施會逐漸被燒蝕掉,當航天器內(nèi)搭載有重要設備或者科研樣品時,在落地后還要趕快穿上一件用多層隔熱材料制成的防寒服。畢竟,誰還不是個寶寶呢!20.下列句子中雙引號的用法與文中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B.疫苗從“孕育”到“出生”,要經(jīng)過六大步驟。C.李白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寫出了蜀道之“難”。D.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鯨,發(fā)現(xiàn)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本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fā)布,語言極具特色,請結(jié)合文本特征對其做簡要賞析。【答案】20.B21.①我們的航天器同樣需要保暖②上了太空就不需要保暖了③因此就給它穿上灰色“外衣”22.(1)專業(yè)性:使用精準數(shù)據(jù)和專業(yè)性語言,豐富了讀者的科學知識,體現(xiàn)了文章的嚴謹性、科學性。(2)通俗性:引用“冰火兩重天”的俗語,使用“掉渣”“寶寶”這些口語,使文章通俗易懂.詼諧幽默。(3)生動性: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設問、反問等靈活多樣的句式,使文章生動形象,語調(diào)明快,情感充沛。【解析】【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的用法是特殊含義。A.是直接引用:B.是特殊含義:C.是突出強調(diào):D.特定稱謂。故選B?!?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前面說“天氣轉(zhuǎn)涼,大家都在添衣保暖”,后面“因為精密復雜的航天器同樣怕凍”解釋航天器也需要保暖的原因,應填:我們的航天器同樣需要保暖。②“由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解說的是航天器在太空也需要保暖,“錯!”否定的是太空不需要保暖的說法,應填:上了太空就不需要保暖了。③后文“因此給它穿上白色‘外衣’”解說的是推進艙穿上白色“外衣”,此處“貨物艙需要提供適宜航天員生活的溫度,相對較高”,解說的是貨物艙穿灰色“外衣”,應填:因此就給它穿上灰色“外衣”?!?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體特點和表達效果的能力。(1)專業(yè)性:“宇宙中的航天器表面溫度最高可達150℃以上,而當航天器運行到背陽面時,溫度最低可達-100℃以下”使用精準數(shù)據(jù)和專業(yè)性語言,豐富了讀者的科學知識,體現(xiàn)了文章的嚴謹性、科學性。(2)通俗性:“在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太空環(huán)境中”引用“冰火兩重天”的俗語,解說太空環(huán)境;使用“掉渣”“寶寶”這些口語,形容火箭發(fā)射時保溫外層脫落,表現(xiàn)航天器的珍貴,使文章通俗易懂,詼諧幽默。(3)生動性: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羽絨服”“外衣”、擬人“帥得掉渣”,運用靈活多樣的句式,如設問“為什么有的時候火箭發(fā)射會‘掉渣’”、反問“誰還不是個寶寶呢”,使文章生動形象,語調(diào)明快,情感充沛。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肚f子·達生》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紀渻子為周宣王訓練斗雞。十天后宣王來問:“雞訓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沒有,仍虛浮驕矜,自恃意氣?!笔旌笥謫?,回答說:“還沒有,對其他雞的聲響和影子還有反應。”十天后再問。回答說:“仍沒有,還整日目光銳利,心氣旺盛?!笔旌笤賮韱?,回答說:“差不多了,雖然聽見別的雞叫,卻已毫無反應?!毙跞タ炊冯u情況,果然,看上去就像一只木雞,它的德性已經(jīng)完善了,其他的雞見了也不敢應戰(zhàn),掉頭就跑。以上材料中紀渻子訓練斗雞的過程對當代青年自我提升與成長頗具啟發(fā)意義。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柯浴窘馕觥勘绢}是一則記敘類材料作文題。本則材料選自《莊子·達生》,是成語“呆若木雞”的由來,今意已發(fā)生演變,這里主要探究其原意帶給人的啟迪意義。解讀本則材料的關鍵是能透過故事表面讀懂其背后蘊含的深刻哲理。這里表面上是在寫紀渻子為周宣王訓練斗雞,實則是作者是借紀渻子之口表達其對個人修身養(yǎng)性方面的認識,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故不難看出,材料中紀渻子訓練斗雞的過程,分別對應個人修身養(yǎng)性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斗雞“仍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對應人自身沒有本領,虛張聲勢,盛氣凌人,意在指出只有清空認知以及技能才能回歸本性;第二階段,斗雞“對其他雞的聲響和影子還有反應”“還整日目光銳利,心氣旺盛”,對應人自身頭腦中虛浮表象雖已消失,內(nèi)心開始充實,但外界事物仍能對其造成影響,驕橫心氣尚未祛除:第三階段,斗雞“雖然聽見別的雞叫,卻已毫無反應”“看上去就像一只木雞。它的德性已經(jīng)完善了”,對應的是人去除了內(nèi)心虛浮驕傲之氣,德行成熟,進入無物無我的境界。這三個階段之間循序漸進,不可分割,最終都指向如何加強自我修養(yǎng),成就至善人生這一主題。試題引導青少年關注自我修養(yǎng),自我沉淀,進行精神內(nèi)收,摒棄驕傲浮躁之氣,注重涵養(yǎng)美好品質(zhì),從而提升自我價值??忌趯懽鲿r,要緊緊抓住材料題干部分給出的提示語“過程”“自我提升”“成長”,明了寫作的中心是圍繞“個人修身與提升”展開,故可以就修身養(yǎng)性的原因、途徑、意義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可結(jié)合當下談談如何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中涵養(yǎng)一股“靜氣”,沉下心來做學問或研究。立意:1.戒驕戒躁,修煉自我。2.摒棄驕躁之氣,成就至善人生。3.涵養(yǎng)靜氣,積蓄力量。4.沉淀自我,厚積薄發(fā)。5.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比如稱贊一個美人,你說她像一朵鮮花,像一顆明星,像一只輕燕,你決不說她像一個布袋,像一頭犀?;蚴窍褚恢话]蛤蟆。這就分明承認鮮花、明星和輕燕一類事物原來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癩蛤蟆一類事物原來是丑的。說美人是美的,也猶如說她是高是矮是肥是瘦一樣,她的高矮肥瘦是她從娘胎帶來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無關。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們費許多心力去實驗最美的顏色是紅色還是藍色,最美的形體是曲線還是直線,最美的音調(diào)是G調(diào)還是F調(diào)。但是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如果美本來是物的屬性,則凡是長眼睛的人們應該都可以看到,應該都承認它美,好比一個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說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說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假如你說一個人美,我說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說服我呢?有些人歡喜辛稼軒而討厭溫飛卿,有些人歡喜溫飛卿而討厭辛稼軒,這究竟誰是誰非呢?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從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因此,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美如何是心的產(chǎn)品,他們的說法卻不一致。康德以為美感判斷是主觀的而卻有普遍性,因為人心的構造彼此相同。黑格爾以為美是在個別事物上見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覺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表現(xiàn)“莊嚴”“厚重”的概念。你覺得《孔雀東南飛》美,是由于它表現(xiàn)“愛”與“孝”兩種理想的沖突。托爾斯泰以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訓。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說法。說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錯誤的可能而沒有都是不錯的可能,好比一個數(shù)學題生出許多不同的答數(shù)一樣。大約哲學家們都犯過信理智的毛病,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覺得一件事物美時,我們純憑直覺,并不是在下判斷,如康德所說的;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人所說的;因為這些都是科學的或?qū)嵱玫幕顒?,而美感并不是科學的或?qū)嵱玫幕顒印_€不僅此,美雖不完全在物卻亦非與物無關,你看到峨眉山才覺得莊嚴、厚重,看到一個小土墩卻不能覺得莊嚴、厚重。從此可知,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覺。形象屬物而卻不完全屬于物,因為無我即無由見出形象,直覺屬我卻又不完全屬于我,因為無物則直覺無從活動。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再拿欣賞古松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jié)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萬人所見到的形象就有千萬不同,所以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個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個人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它有藝術品通常所具的個性,它能表現(xiàn)各個人的性分和情趣。從“物”的方面說,創(chuàng)造都要有創(chuàng)造者和所創(chuàng)造物,所創(chuàng)造物并非從無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這材料也要有創(chuàng)造成美的可能性。所以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貢獻,一半是松的貢獻。(摘編自朱光潛《“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材料二:文學沒有畫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東西。壯麗山川、巍峨宮殿、遼闊土地、萬千生民,都可置于筆下,漢賦正是這樣。盡管是那樣堆砌、重復、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偉、城市的繁盛、商業(yè)的發(fā)達、物產(chǎn)的豐饒、宮殿的魏峨、服飾的奢侈、鳥獸的奇異、人物的氣派、狩獵的驚險、歌舞的歡快……,在賦中無不刻意描寫,著意夸揚。它們所力圖展示的,不仍然是這樣一個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自信和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的世界圖景么?盡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領域、范圍、對象的廣度上,卻確乎為后代文藝所再未達到。它表明中華民族進入發(fā)達的文明社會后,對世界的直接征服和勝利,這種勝利使史學和藝術也不斷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頌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環(huán)境、山岳江川、宮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種動物對象。所有這些對象都作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間接的對象化存在于藝術中。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漢代文藝盡管粗重拙笨,卻如此之心胸開闊,氣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這里。漢賦也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確估計它作為一代文學正宗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摘編自李澤厚《琳瑯滿目的世界》)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在一般人看來,美是物所固有的,但這種普遍的見解有很大難點,不被哲學家接受。B.康德認為,美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而是源于主觀、普遍的美感判斷,C.一個小土墩不能像峨眉山一樣讓人覺得莊嚴、厚重,說明了人不能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D.同是一棵古松,每個人見到的形象卻不盡相同,不同形象表現(xiàn)了各個人不同的情趣。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鮮花、明星一類事物是美的,而犀牛和癩蛤蟆則不可能是美的。B.美并非是無中生有的,被創(chuàng)造出美的“物”也需要有創(chuàng)造成美的可能性。C.漢賦盡管呆板堆砌,但其在描述領域、范圍、對象的廣度上都達到巔峰。D.漢賦將人的生活對象化,這些對象存在于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中。3.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賈誼《吊屈原賦》)B.飾華榱與璧珰,流景曜之韡曄。(張衡《西京賦》)C.留一穗之靈長,慰半生之蕭瑟。(袁枚《秋蘭賦》)D.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司馬相如《長門賦》)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到來,網(wǎng)絡文學盛行,但其暴露出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假如你是一位網(wǎng)絡小說作家,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談談你應該如何在網(wǎng)絡小說創(chuàng)作中展現(xiàn)文學之“美”。【答案】1.D2.A3.C4.①首先提出了一般人“美是物所固有的”的觀點。②接著指出“美本在物”之說的不妥。③進一步分析“美是心的產(chǎn)品”觀點的不足。④總結(jié)全文,得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結(jié)論。另:從“破立”的角度分析也可。①“先破”:依次介紹“美是物所固有的”和“美是心的產(chǎn)品”兩種不同觀點,分別指出這兩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并加以反駁;②“后立”:提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觀點,并以欣賞古松為例,從“物”與“我”兩個角度進行說明。5.①文學之“美”要有物理,作家在創(chuàng)作網(wǎng)絡小說時,應注重對寫作對象的選擇,所描寫的對象應該符合美學特征,刻畫的人物應展現(xiàn)人性之美;②文學之“美”要有人情,作家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避免作品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文學創(chuàng)作氛圍;③網(wǎng)絡文學要展現(xiàn)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與自信的內(nèi)容,作家應該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力求在作品中構建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窘馕觥俊?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由“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可知“不被哲學家接受”錯誤;B.“康德認為,美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張冠李戴,原文“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人所說的”,可見這個觀點不是康德的,而是黑格爾、托爾斯泰的;C.“人不能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說法過于絕對,原文是“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A.“作者認為”錯,由“這就分明承認鮮花、明星和輕燕一類事物原來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癩蝦蟆一類事物原來是丑的”可知這是文中提到的一般人的觀點,并非作者的觀點。此外,“犀牛和獺蝦蟆則不可能是美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A【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袁枚為清朝文人,其創(chuàng)作的《秋蘭賦》不屬于材料二論述的“漢賦”概念范疇。同時,“留一穗之靈長,慰半生之蕭瑟”更側(cè)重于通過描寫外物來表達作者內(nèi)在的心理感受,與材料二中“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的觀點相違背。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和思路的能力。①“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首先提出了一般人“美是物所固有的”的觀點。②接著以人們認為鮮花、明星、輕燕是美的,而布袋、犀牛、癩蛤蟆是丑的為例分析,引出關于“美”的看法,“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然后指出“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對比說人“高矮”和說人“美”的不同,得出“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③接著提出一種說法“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以康德、黑格爾、托爾斯泰等說法,進一步分析“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指出“美是心的產(chǎn)品”觀點的不足。④總結(jié)全文,“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得出“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結(jié)論。另:從“破立”的角度分析也可。①“先破”:前兩段提出“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分析加以否定“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從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了”;第三段提出“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chǎn)品”,同樣通過分析加以否定“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分別指出這兩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并加以反駁;②“后立”:最后一段提出“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即“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這一觀點,并以欣賞古松為例,“再拿欣賞古松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jié)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從‘物’的方面說……”,從“物”與“我”兩個角度進行說明?!?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材料一“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chuàng)造出美來”,可見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先有讓人覺得“美”的“物”,即文學之“美”要有物理。雖然對于“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但人們的審美總有一些公認的東西,作為網(wǎng)絡小說,作家應注重對寫作對象的選擇,所描寫的對象要契合人們的審美特征,符合美學特征,刻畫的人物應展現(xiàn)人性之美;②材料一“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chǎn)生的嬰兒”“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可見不光要描寫美的對象,展現(xiàn)“物理”之美,還要有要有人情“美”,“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者本身的審美情趣高雅,就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美”的藝術,因此作家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避免作品的同質(zhì)化、低俗化,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文學創(chuàng)作氛圍;③材料二漢賦盡管呆板堆砌,但值得提倡的是“它們所力圖展示的……是這樣一個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自信和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的世界圖景”,網(wǎng)絡文學也要展現(xiàn)繁榮富強、充滿活力與自信的內(nèi)容,“人這時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環(huán)境世界中,在這種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中”,作家應該對現(xiàn)實具有濃厚興趣、關注和愛好,力求在作品中構建琳瑯滿目的文學世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早晨(節(jié)選)王愿堅這是座不大的二層樓,看樣子是修葺過了,青灰抹過的磚縫,整整齊齊的,窗欞上也刷上了嶄新的乳白色。但還是看出來了,不錯,是它!看,從左數(shù)第二個窗子旁邊,約有一尺見方的地方,磚是新補上的;原來那里被敵人打穿做了槍眼,一挺美造機槍的槍管就從那里伸出來。正門兩側(cè)窗框上的磚塊參差不齊,像被誰用刀砍了一陣似的,那是被我們的機槍掃的,因為那里一挺湯姆式正封鎖著突擊道路……我漫步向樓上走著、看著,就是這些特征,把我引進一個深深的回憶里去了。那也是這么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們班連著向這座樓突擊了兩次都沒有奏效,最后只好用爆破了。就在機槍壓住了敵人的火力,爆破員挾著炸藥沖向樓門的一瞬間,樓里一降亂,傳來了敵兵的咒罵聲和孩子驚乍乍的哭喊聲。接著呼啦一下子,樓上幾個窗子全打開來,五六個敵兵。每人手里抓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把他們狠狠地按在窗臺上。孩子們哭喊著,掙扎著,兩手懸空亂抓。拼命地踢蹬著小腿……就在這些嬌嫩的小腿中同,一支支鳥黑的槍管伸出來,向著我們瞄準、射擊了。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班長咬著牙向機槍射手揮了揮手,大聲喊道:“停止,停止爆破!”槍聲暫時停止了,戰(zhàn)場上頓時靜下來。這種寂靜是難耐的。孩子的哭聲顯得更凄慘、更揪心。窗上的孩子大部分都離開了,但還有兩個敵兵仍然卡著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來晃去,一面大著膽子把腦袋從孩子身邊伸出來,陰陽怪氣地叫道:“炸呀!有種的來炸呀!”沒有比這再急人的了。望著敵兵那猙獰的面孔和那一條條亂踢亂蹬的小腿,我覺得眼前一陣陣發(fā)黑,心尖子仿佛被那些小腿蹬著,麻沙沙的疼?!霸趺崔k呢?”我們的眼都轉(zhuǎn)向班長了。班長還像沖鋒前那樣,單腿跪在窗前,臉頰緊貼著窗邊的墻壁。汗,像小河一樣流著,把墻皮濕了一大片。他眼里布滿了血絲,兇得怕人,從和他相識以來,我就沒有見到他的眼這么兇過。他就這么呆呆地望著,手正在扭動著胸前的衣扣,一個衣扣碎成兩半,脫落了,又揪住了另一個……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個扣子一扔,壓低了聲音命令道:“上刺刀!”我和班長抬著梯子向樓房奔去。當敵人弄清了我們的行動,開始還擊時,班長已經(jīng)攀著窗口跳進樓里。我緊跟著他攀上窗口,他已把趕上前來的一個敵兵戳翻了。另一敵兵正一手抓著個孩子的衣領、一子提槍向窗口奔來,一見班長進來,竟舉起孩子,惡狠狠地向他砸過來。就在這緊急的當口,只見班長把槍往臂彎里一掛,攤開雙手,猛地接住了孩子。隨著向后趔趄的勁兒,身子一側(cè)歪,把孩子擋在胸前??删驮谒@一轉(zhuǎn)身的工夫,身體的側(cè)面暴露給了敵人,敵人一個前進刺,刺刀戳進了他的肋下,他倒下了……那場肉搏戰(zhàn)結(jié)束了以后,因為我胳膊上受了傷,在繼續(xù)向前進攻的時候,副班長要我留下來照顧班長,順便收容一下那些孩子。我把孩子們哄到一個房子里以后,找了好大一會兒,才在這小屋里找到了班長,原來衛(wèi)生員為了擔架走動方便,把他背下來了。我進房的時候,班長緊閉著眼睛,躺在水泥地上,正急促地喘息著,血,隨著呼氣,不停地冒肴血泡,從傷口里涌出來。在他身邊趴著個小女孩兒,我認出,她就是拼刺刀時班長用手接住的那個孩子。她趴在班長的肩膀上,正叉開小手扒著他的眼皮,一面輕輕地叫道:“叔叔,你說,我長大了能找到我的爹媽嗎?你說呀……”看見我進來了,慌忙停住了嘴。“能,一定能……”半天,班長才應了聲,隨著睜開了眼睛。一看到我,指了指孩子說:“看,這孩子非要跟著我不行。知道么,這里是個孤兒院呀!唉,沒爹沒娘的……可那些狗東西……”他痛苦地咬住了牙,眉頭皺起一個大疙瘩。每逢談到敵人,他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喘息了一陣,又伸手撫摸著孩子的頭,問道:“珍珍,你長大了,除了找你爹媽,還干什么?”“我就走!”孩子說,臉上流露出一種果決的神情,“我走了,嬤嬤就再也撈不著打我啦!”這話說得真揪心。班長長抽了口氣說:“看,孩子的心眼都給堵得死死的了。對于將來,這孩子要求得太低啦!”他抱著孩子的腦袋,仔細看了一陣,忽然臉色舒展開了,眼睛變得烏亮——每逢談到順心的事,他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向著我動情地說:“老劉啊,要是將來勝利了,再到這里來看看,那有多好??!”就在這時,衛(wèi)生員帶著擔架來了,我們正要扶他上去,誰知他的傷勢突然惡化了,喘息得更急了,血大口大口地涌上來。他竭力地壓著喘息,向我望了一眼,伸手指了指口袋。他的意思我明白,是想找點什么留給孩子。但是,在一個突擊班的戰(zhàn)士身上能找到什么呢?我翻遍了他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一個小筆記本。他閉上眼睛,攢了攢力氣,然后對著孩子說:“好孩子,記住!長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為了將來的、是為了人民的,就應該下勁兒去做!哪管是一星半點……”話就在這里停住了。孩子怔怔地聽著,還在一股勁地揉著班長的胳膊:“叔叔,你說呀!……”但是,這位叔叔的話已經(jīng)說究了,他永遠不能再對她說什么了。我知道,要讓這么小個孩子懂得這個道理是困難的,但是,這是一個戰(zhàn)士心里的聲音,一個戰(zhàn)士留下的遺囑啊!我掏出鋼筆,把這句話端端正正地寫到小本子上,交給了孩子……1959年9月9日(有別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敵兵卡著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來晃去,還陰陽怪氣地叫喊著挑釁的話語,這肆無忌憚的暴行顯示出他們的兇狠殘忍、冷酷無情。B.“槍聲暫時停止了,戰(zhàn)場上頓時靜下來。這種寂靜是難耐的?!泵枥L了戰(zhàn)場上突然的安靜,突出了這種寂靜帶來的壓抑感和緊張感。C.被班長接住的女孩,在班長受傷、緊閉雙眼以及臨終前都說過一句話“叔叔,你說”這兩句話含義相同,都表達了女孩對父母的思念。D.小說中的班長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訊員都是普通的革命戰(zhàn)士形象,他們雖然性格不同,但是都不怕犧牲,對革命和人民無限忠誠。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寫磚塊有的“是新補上的”,有的“參差不齊”,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展示了我們的軍隊曾經(jīng)在這里進行過激烈的戰(zhàn)斗。B.本篇小說既有對班長的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也有對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等情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文學藝術的合理真實。C.本篇小說和《百合花》敘述順序不同,但在敘事風格上都同樣細膩,善于通過緊湊的情節(jié)和緊張的氛圍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D.本篇小說敘述節(jié)奏較快,敘事性較強,而其另一篇《黨費》在記敘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的描寫和抒情,敘述節(jié)奏較為舒緩。8.文藝評論家侯金鏡評價王愿堅寫人物,“不著力寫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而是捕捉性格閃出耀眼光輝的那一剎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那一瞬間”。請結(jié)合文本具體分析作者捕捉“人物哪些那一剎那,那一瞬間”,展現(xiàn)了怎樣的人物形象?9.文中很多地方都用了“班長”這一稱呼,本可以用“他”代替,而不用“他”,堅持大量使用“班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C7.B8.①在敵人挾持孩子射擊的緊要關頭,班長果斷決策,刺刀作戰(zhàn),展現(xiàn)了一個剛毅果斷、勇敢無畏的勇士形象。②在沖進樓房肉搏的當口,班長直接用身體護住孩子,慘遭刺傷,展現(xiàn)了一個奮不顧身、無私忘我的英雄形象。③在生命垂危之際,班長不顧自己的傷痛,一心想著留給孩子更多些囑托,展現(xiàn)了一個關愛后代、胸懷博大的長者形象。9.①有利于人物塑造: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突出了班長身份和領導作用,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決策和行動背后的意義。②有助于情感表達: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戰(zhàn)士們對班長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增強故事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③保持敘事的連貫性:使用特定的稱呼來指代特定的人物,避免使用“他”時可能產(chǎn)生的混淆和中斷,使故事的敘述更加流暢。④突出小說的主題:通過大量使用“班長”這一稱呼,有助于突出班長作為革命戰(zhàn)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窘馕觥俊?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C.“這兩句話含義相同,都表達了女孩對父母的思念”錯誤。第一句隱含著女孩對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話是在班長臨終前,女孩希望班長能夠給她留下一些寶貴的話語或者囑托。故選C。【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有對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等情節(jié)的設計”錯誤。本文并沒有設計突擊隊隊員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節(jié),而是重點突出了突擊隊隊員關心孩子、英勇戰(zhàn)斗的情節(jié)。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班長還像沖鋒前那樣,單腿跪在窗前,臉頰緊貼著窗邊的墻壁。汗,像小河一樣流著,把墻皮濕了一大片。他眼里布滿了血絲,兇得怕人,從和他相識以來,我就沒有見到他的眼這么兇過。他就這么呆呆地望著,手正在扭動著胸前的衣扣,一個衣扣碎成兩半,脫落了,又揪住了另一個……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個扣子一扔,壓低了聲音命令道:‘上刺刀!’”可知,在敵人挾持孩子射擊的緊要關頭,班長果斷決策,刺刀作戰(zhàn),展現(xiàn)了一個剛毅果斷、勇敢無畏的勇士形象。由原文“另一敵兵正一手抓著個孩子的衣領、一子提槍向窗口奔來,一見班長進來,竟舉起孩子,惡狠狠地向他砸過來。就在這緊急的當口,只見班長把槍往臂彎里一掛,攤開雙手,猛地接住了孩子。隨著向后趔趄的勁兒,身子一側(cè)歪,把孩子擋在胸前???/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