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課時教案(附答案)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_第1頁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課時教案(附答案)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_第2頁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課時教案(附答案)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_第3頁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課時教案(附答案)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_第4頁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課時教案(附答案)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課題1燃燒和滅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2.能根據燃燒的條件,認識滅火原理。

3.能從實際出發(fā),正確選擇火災中的自救措施和具體的滅火方法。

4.能識別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安全警示圖標,初步了解防火、滅火、防范爆炸等安全常

識。

【素養(yǎng)目標】

L體會燃燒為人類文明進步、社會發(fā)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燃燒失控給人類帶來的巨

大危害,從而辯證地認識燃燒,激發(fā)只有深入了解燃燒,才能使其為人類造福的意識。

2.通過對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及燃燒、爆炸的學習,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意識,增強安

全用火的意識,學習簡單的滅火及逃生技能。

【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滅火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釋一些日?,F(xiàn)象。

一、導入新課

【導入1】

材料:1854年5月30日,英國戰(zhàn)艦“歐羅巴”號按照作戰(zhàn)命令開始了遠涉重洋的航行,

它的船艙里結結實實地裝滿了供戰(zhàn)馬吃的草料。兩個多月后,船艙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

速吞沒了整艘戰(zhàn)艦,片刻之間戰(zhàn)艦便葬身海底,全艦官兵、戰(zhàn)馬無一生還……戰(zhàn)艦上為什么失

火了呢?事后化學家們根據英國軍事保安部門提供的材料,準確地找到了“縱火犯”一一草料。

通過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導入2】

趣味實驗:魔術一一燒不壞的手帕

[實驗用品]酒精燈、鑲子、大燒杯、火柴、棉手帕、酒精溶液(體積分數(shù)為70%)。

[實驗步驟]用一塊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纖維的),在盛有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溶

液的燒杯中浸泡,待均勻濕透后取出。將浸透的手帕舒展開,用鑲子夾住兩角,在火焰上點燃,

當火焰熄滅后,觀察現(xiàn)象。

[提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回答]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

[追問]那么,大家想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

[回答]因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們所看到的是酒精的燃燒。在整個燃燒的過程中,對于手

帕來說,并沒有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手帕并沒有燃燒。

[教師補充]非常好,酒精在燃燒時有一種生成物一一水,水降低了溫度,達不到手帕的著

火點,所以手帕還是完好無損的。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燃燒的條件

1.燃燒的定義:燃燒是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教師演示實驗:

(1)在500位的燒杯中注入400位熱水,并放入一小塊白璘。在燒杯上蓋一個薄銅片,

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xiàn)象。

(2)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氣,觀察現(xiàn)象。

討論與交流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中,為什么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2)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3)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為什么在通入空氣后卻燃燒了?

(4)綜上所述,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

(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

【例1】用酒精燈加熱裝有水的紙船,紙船竟然安然無恙,其主要原因是(D)

A.水能分解B.紙不是可燃物

C.沒有和氧氣接觸D.溫度未達到紙的著火點

解析:回答燃燒的問題,一定要緊扣燃燒條件。紙船是可燃物,在空氣中加熱,也接觸了氧

氣,故只能從溫度上找原因。紙船中裝了水,加熱時,水的溫度最高為100℃,達不到紙的著

火點,故紙船不燃燒。

探究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討論與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過滅火的經驗嗎?談談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滅

火措施。

分組實驗:點燃三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只燒杯;將另兩支蠟燭放在燒杯中,然

后向其中一只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另一只用嘴對著蠟燭用力吹氣,觀察現(xiàn)象并分析

原因。

[小結]

(1)扣燒杯的蠟燭由于蠟燭燃燒不斷消耗氧氣,使有限的空間內。2耗盡,最終蠟燭由于不

能及時得到氧氣而熄滅。

(2)盛有適量碳酸鈉和鹽酸的燒杯,由于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了C0%所以蠟燭熄滅了。

(3)用嘴吹滅蠟燭,溫度降低了,使溫度降低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

2.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見PPT)。

3.觀看幻燈片及Flash動畫資料并思考面對火災時如何進行滅火或逃生。

【例2】下列滅火方法錯誤的是(C)

A.房屋著火一一用高壓水槍滅火

B.煤氣灶著火一一用滅火器滅火

C.電器著火一潑水滅火

I).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解析:用水滅火,水蒸發(fā)吸熱,降溫到著火點以下,故A正確;煤氣灶著火可用滅火器滅火,

故B正確;直接潑水滅火,容易發(fā)生觸電事故,故C錯誤;油鍋著火,蓋上鍋蓋,隔絕空氣滅火,

故D正確。

探究三、常見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演示實驗]教師按照課本第132133頁實驗7-2做實驗,用投影儀展示實驗裝置。

[現(xiàn)象]發(fā)生了爆炸。

[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加大

了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罐內的溫度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

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

1.防止爆炸的措施。

2.注意

(1)家用燃氣一旦泄漏,千萬不要開電器開關,不要脫衣服,以免發(fā)生爆炸。

(2)燃氣、燃油中都加入一種有臭味的物質(乙硫醇)的作用:燃氣等泄漏時起警示作用。

(3)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煤礦礦井等要嚴禁煙火。

3.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A叢

(1)當心火災一一易燃物質:(2)禁止放易燃物;(3)當心爆炸一一爆炸性物質;⑷當心火

災一一氧化物;(5)禁止煙火;(6)禁止帶火種;(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煙。

[例3]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果存放不當很容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事故,下列物質屬于易

燃物的是(C)

①酒精②白磷③氧氣④液化石油氣⑤硫⑥鎂帶⑦食鹽⑧汽油

A.③B.①②④⑧

C.①@@⑤⑥⑧D.①②③??⑥⑦⑧

解析: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氣體和液體,以及容易燃燒、容易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燒的

固體等,酒精、白磷、液化石油氣、硫、鎂帶、汽油等都屬于易燃物,而氧氣為助燃劑,食鹽

不可燃,故正確答案為C?

金課堂小弟

(可燃物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溫度達到著火點

燃’隔離可燃物

與滅火原理隔絕氧氣(或空氣)

滅〔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f安全標識

存放注意事項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運輸注意事項

火災處理注意事項

也當堂演練

1.要將桌上燃著的酒精撲滅,宜采取的措施是(D)

A.用水潑滅B.投入冰塊冷卻降溫

C.用扇子扇滅D.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

2.對山林發(fā)生的重大火災,下列方法適合的是(A)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樹枝、樹葉等可燃物

B.組織人力從山下運水到山上滅火

C.用棉被等蓋在大火上以隔絕空氣

D.打一119火警電話,等待用水滅火

3.下列因素與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無關的是(B)

A.可燃物本身是否易燃

B.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圍氧氣的濃度

D.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課題2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

第1課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年教學目恒

【知識目標】

1.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著能量變化,既有放熱反應,也有吸熱反應;認識通過化

學反應實現(xiàn)能量轉化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知道石油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過石油的煉制可

以得到液化石油氣、汽油、柴油等產品;認識化石能源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的生活

起著重要作用。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

響;認識合理利用和開發(fā)能源、節(jié)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素養(yǎng)目標】

通過對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對人類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合理

開發(fā)的重要性,培養(yǎng)節(jié)約、利用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L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過程和不可再生性。

2.認識化石燃料對人類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1.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2.知道石油煉制的幾種主要產品及用途。

苗孝攵要尊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1】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物質都能發(fā)生燃燒反應,從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氣,

發(fā)展至今天,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新型燃料。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燃料和能量。

【導入2】

視頻引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神舟十一號飛船送入太空,這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火舌刺破長空,美麗壯觀,但是神奇的火箭究竟用的是什么燃料呢?

多媒體展示:火箭使用的是偏二甲肺和四氧化二氮液體。

講解:前者是燃料,后者是助燃劑。我們也學習過很多燃燒反應,比如蠟燭燃燒、木炭燃

燒、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等。我們從能量觀點重新認識這些化學反應,在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

物質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熱量)的變化,燃燒都會放出熱量。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師按照課本第136頁做實驗7-3。

[結論]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

熱量的變化。其中,放出熱量的為放熱反應,吸收熱量的為吸熱反應。

亂玨所有的燃燒反應

放''乂"(2.金屬和酸的反應

化學反應發(fā)

生能量變化v

吸熱反應:C+C5-2CO.CaC()3色更Ca()

的實例

通電

+CC)2t、2Hz。二=2用「+。2f

燃料的使用:做飯、取暖等;還有發(fā)電、燒制陶瓷、冶煉金屬和發(fā)射火箭等等。

【例1】人類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轉化的例子中不是因化學變化產生的是

(B)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陽能熱水器燒水

C.綠色植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D.煤燃燒發(fā)電

解析:化學變化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物質燃燒、光合作用都屬于化學變化,其能量變化

由化學變化產生;用太陽能熱水器燒水,沒發(fā)生化學變化,是太陽能轉化成了熱能。

探究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氣,我們常稱它們?yōu)榛剂?它們是不可再生

能源。

(一)煤和石油

閱讀課本第138139頁,思考下列問題:

1.煤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主要組成元素是什么?還含有哪些少量元素?

混合物;主要組成元素是碳;還含有氫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2.煤完全燃燒的產物主要有哪些?

CO?、HQ等。

3.如何將煤綜合利用?

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氣等。[煤干餛(化學變化)后的綜合利用,

既可以充分利用煤,還可以極大地減少污染]

4.煤氣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氫氣(4)、甲烷(CHJ、一氧化碳(CO)、其他氣體等。

5.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嗎?石油產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不可以,因為石油是混合物,里面有很多的雜質,導致石油的易燃度降低而且直接燃燒石

油會產生很多的廢氣,污染環(huán)境。把石油的原油提煉后有多種產物,如汽油、煤油、瀝青、柴

油等,都可以充分利用。

石油分鏘:根據各成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物理變化)

(二)天然氣

天然氣為混合物,主要成分為甲烷氣體。

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極難溶于水。

教師按照課本第139頁做實驗7-4。

[現(xiàn)象]火焰明亮且呈藍色,放熱;燒杯內壁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CTh+20242H2O+CO2、

CO2+Ca(OH)2—H,0+CaC031?

這個實驗說明甲烷中肯定含有氫元素、碳元素。

[拓展](1)甲烷還存在于池沼的底部(常稱為沼氣)。

(2)甲烷還存在于煤礦的坑道中。甲烷混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程度時,遇火會發(fā)生爆炸。

[討論]人工能制取沼氣嗎?

把秸稈、雜草、人畜糞便等廢棄物放在密閉的沼氣池中發(fā)酵,就可產生甲烷。

在我國農村利用沼氣,不僅可以解決生活燃料問題,還能綜合治理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

[探究]如何鑒別1以CO、CH」這三種氣體?

(三)合理利用與開發(fā)化石能源

1.化石燃料形成的時間非常長,儲量有限?;剂蠈儆诓豢稍偕茉?。人類目前消耗

的能量主要來自化石燃料。

2.燃料不充分燃燒的危害

燃料燃燒不充分時,產生黑煙,并生成CO等物質,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費資源,且污

染空氣。

3.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

(1)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2)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討論:工業(yè)上有時使用煤等固體燃料,為了使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你認為應

將固體燃料進行怎樣的處理?

加工成小塊、打成粉末、做成蜂窩多孔形狀等。

4.可燃冰的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化學式為CH」?#10,是天然氣在0°C和30個大氣

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氨鶋K”里甲烷占80婷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后幾乎不

產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西方學者稱其為“21世紀能源”或“未

來能源”,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如果在開采過程中甲烷氣體大量泄漏于大氣中,

則造成的溫室效應將比二氧化碳更加嚴重,所以還需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

【例2】以下說法違背科學事實的是(C)

A.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它們都是混合物

B.把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制取焦炭是化學變化

C.石油加熱蒸儲出多種產品是化學變化

D.煤燃燒時產生污染的元素主要是硫和氮

解析:三大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煤炭組成以碳元素為主;石油組成以眾多有機物為主;

天然氣以CH,為主。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屬于煤的干儲,是化學變化。石油分憎是物理變化。

煤中含有S、N等雜質元素,燃燒時產生大氣污染物SO2、NO?等。

放熱反應:反應條件為“點燃”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

化學變化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吸熱反應:反應條件為“加熱”或??高溫”的反應等

化學變化

煤的綜合利用

產物:焦炭、煤焦油、煤氣(氫氣、甲烷、一班化碳等)

物理變化

石油煉制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產物: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化石燃料<主要成分:甲烷

天然氣I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可燃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石燃料儲量有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合理使用與開發(fā)化石能源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

年肖堂演?級

1.人類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是通過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是(C)

A.給電熨斗通電產生的熱量

B.水電站利用水力發(fā)電產生的電能

C.液化石油氣燃燒放出的熱量

D.給電動車充電,儲存在電瓶內的能量

2.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對這三種燃料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A.都是混合物B.燃燒后都會放出熱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下列能源開發(fā)利用過程中,由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是(1))

A.水力發(fā)電B.風力發(fā)電

C.太陽能發(fā)電D.燃料電池發(fā)電

4.家庭中使用天然氣,曾經出現(xiàn)過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發(fā)現(xiàn)家中天然氣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進行處理時,天然氣因某種原因突然發(fā)生

爆炸。

②某人在封閉的陽臺上使用天然氣做飯,結果造成本人中毒,另外1人中毒死亡。

根據你掌握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天然氣(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燒的主要化學方程式:CHJ20皴(22乩()。

(2)請分析情景①發(fā)生爆炸的可能原因:打開電燈產生電火花,引燃混在空氣中的天然氣(合

理即可)(填一條)。

(3)情景②使人中毒的物質是奧(填化學式)。

(4)在家庭中,使用天然氣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填寫兩條)

①要注意通風,并把廢氣排出室外;

②要經常檢杳天然氣是否泄漏(合理即可)。

第2課時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與能源的利用和開發(fā)

@婺?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使用氫氣、天然氣(或沼氣)、石油液化氣、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懂得選擇對環(huán)境污染較小的燃料。

2.認識新能源開發(fā)的重要性。

【素養(yǎng)目標】

1.通過燃料對環(huán)境影響的學習來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體會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2.通過實驗和討論來培養(yǎng)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課題“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課題”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

?孝攵莖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1】

在北京申奧過程中,大家看到各奧委會官員都很看重各申辦城市的環(huán)境問題,我國奧申

委官員也就北京的環(huán)境問題向全世界作出了慎重的承諾,并提出了“綠色奧運”的口號。看

來,“環(huán)境問題”已經作為當今世界發(fā)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提了出來。

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能產生熱量,那么對環(huán)境又有什么影響呢?

【導入2】

煤是我們最常用的燃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化石燃料的燃燒,在造福我們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于水且與水

反應,當溶解在雨水中時,就形成了酸雨。(圖片見光盤)

探究一、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

思考1:煤中主要

含哪種元素?還有毒氣體

含哪些元素?

溫室效應

煤的燃燒

氮^素

2.汽車用燃料的燃燒

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等。

3.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1)使用催化凈化裝置。

(2)使用無鉛汽油禁止含鉛物質的排放。

(3)改進發(fā)動機的燃燒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燒。

(4)改用壓縮天然氣(CNG)或液化石油氣(LPG)o

(5)在汽油中加入乙醇(混合物)既節(jié)省汽油,又減少污染。

【例1】酸雨是當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之一,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過度燃燒煤和

石油。以下措施中,能減少酸雨產生的是(B)

①少用煤炭作燃料②把工廠的煙囪加高③燃料脫硫

④將酸化的土壤加石灰改良⑤利用太陽能開發(fā)氫能源

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D.③④⑤

解析:酸雨主要是由SOz、NO2等物質造成的,只要減少SO?、NOz等物質的排放就能減少酸

雨的形成,所以①③⑤都正確;②中煙囪加高不能減少SO”Nth等物質的排放,所以②錯誤;④

中將酸化的土壤加石灰改良,屬于治理污染的措施,不能吸收空氣中的SO2、NO2,故錯誤。

探究二、能源的利用和開發(fā)

1.乙醇(化學式GHsOH)俗稱酒精

物理性質:有特殊氣味,密度比水小,能與水互溶,易揮發(fā);

化學性質:可燃性,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

縣燃

C2H5OH+3O2-2C02+3H20

優(yōu)點:無污染、熱效率高、節(jié)省汽油、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制取:高粱、玉米、薯類經過發(fā)酵,蒸鐳可得酒精(可再生能源)。

2.氫氣(HJ一—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

燃燒產物是水,不污染空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液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約為

等質量甲烷的2倍多,同質量汽油的3倍多)燃料;

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Zn+H2SOi-ZnSO,+Hzt

氫氣作能源的三大優(yōu)點:無污染、放熱量高、來源廣、可再生;

氫氣作能源的局限: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

3.人們正在開發(fā)利用的能源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和核能等。

【例2】下列有關能源說法正確的是(D)

A.核能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潔、最主要的能源

B.大量開采化石燃料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C.大量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開發(fā)氫能的唯一途徑

D.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解析:核能不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潔、最主要的能源;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應該

合理開發(fā)利用;電解水制氫氣需要耗費大量電能,不可取,故A、B、C均錯誤。

⑥課皇小弟

'(粉塵污染

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J有害氣體污染

使用燃料與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溫室效應

能源的利用和(■氫能、風能、太陽能

、開發(fā)[地熱能、核能、潮汐能……

1.下列各變化過程中,不會釋放出一氧化碳的是(A)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石油燃燒

C.汽車排放的廢氣D.煤氣的泄漏

2.近年來,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車使用壓縮天然氣(CNG)代替汽油燃料,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是

(A)

A.減少了污染,空氣更清新

B.汽車行駛速度更快

C.運輸成本更低

D.汽車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更長

3.國家決定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所謂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適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種

燃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A.乙醇汽油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會減少SO?、NO,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I).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經發(fā)酵可制得乙醇,乙醉是綠色能源

4.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

A.發(fā)生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

B.掏空沼氣池前進行燈火試驗

C.點燃木條檢查液化石油氣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窯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可燃物、什么是不可燃物。

3.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

【素養(yǎng)目標】

1.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感。

2.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知識教育。

【教學重點】

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學難點】

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室理房

一、導入新課

【導入】

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火,同學們請你們談一下火都有什么作用?

生:做飯、取暖等。

師:在化學上我們把著火的現(xiàn)象稱為燃燒,火可以造福人類,同時也會帶來災難,但如果

我們知道了燃燒的條件,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火災,讓燃燒更有利地為我們服務。這節(jié)課我們

就一同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燃燒的條件之一

[實驗步驟]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燒,蘸水的棉花不燃燒。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物質具有可燃性。

探究二、燃燒的條件之二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D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生煙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可

觀察到濾紙碎片和乒乓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