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先期講解_第1頁
月經先期講解_第2頁
月經先期講解_第3頁
月經先期講解_第4頁
月經先期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月經先期月經周期分期月經周期按卵巢和子宮內膜的變化,可分為卵泡期(增生期)、黃體期(分泌期)和月經期①卵泡期,從月經停止到排卵止第6-13天左右此期開始時,血中雌、孕激素均處于低水平,至排卵前一周左右,血中雌激素濃度迅速上升,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濃度達到頂峰。在卵泡期,子宮內膜增厚、腺體增多、變長,故也稱為增生期。②黃體期,從排卵起到下次月經來潮前。第14-28天左右為此期。血中孕激素濃度明顯升高。子宮內膜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又接受孕激素的刺激,內膜細胞糖原含量增加,腺管分泌含有糖原的粘液,故為分泌期。③月經期從月經來潮到出血停止。第1-5天左右。此期血中雌、孕激素含量迅速下降到最代水平,子宮內膜血管發(fā)生痙攣性收縮,隨后出現(xiàn)子宮內膜脫落和出血,為行經期。定義:

月經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連續(xù)2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超前”或“經早”。

西醫(yī)病因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盆腔炎等疾病中醫(yī)病因病機

氣虛不能攝血致沖任失固血熱迫血妄行經血失約,月經提前而至1、氣虛可分為脾氣虛和腎氣虛。2、血熱可分陰虛血熱、陽盛血熱和肝郁化熱。

氣虛統(tǒng)攝無權,沖任不固

血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

經血失約月經提前而至

中醫(yī)病因病機1、氣虛脾氣虛腎氣虛

(1)脾氣虛素體脾胃虛弱、飲食不節(jié)、勞倦思慮過度,損傷脾氣脾傷中氣虛弱,沖任不固,經血失統(tǒng)

(2)腎氣虛年少腎氣未充或絕經前腎氣漸衰或多產房勞,或久病傷腎腎氣虛弱,沖任不固,不能約制經血2、血熱陽盛血熱陰虛血熱肝郁血熱

(1)陽盛血熱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燥助陽之品、或感受熱邪

熱擾沖任迫血下行

(2)陰虛血熱素體陰虛,失血傷陰,久病陰虧,多產房勞耗傷精血陰液虧損,虛熱內生熱伏沖任,迫血下行

素體抑郁,或情志內傷,肝氣郁結,郁久化熱熱擾沖任,迫血下行(3)肝郁血熱(一)中醫(yī)診斷

病史——既往月經正常,已婚患者多數(shù)有不孕或

早期流產史或盆腔炎病史。臨床表現(xiàn)——月經周期縮短,提早7天以上,連

續(xù)兩個周期以上。經期基本正常,可伴

有經前點滴狀出血和月經過多;如長期

出血,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貧血。

【臨床診斷】(二)西醫(yī)診斷

無陽性體征的——功血婦科檢查

有陽性體征的——盆腔炎

BBT測定輔助檢查孕激素測定:孕酮分泌量不足

診刮

盆腔炎診斷

婦檢:有盆腔炎體征——宮體壓痛,

附件增粗、壓痛等。

輔助檢查基礎體溫(BBT)測定:

呈雙相上升緩慢

BBT高溫相升高低于0.3度黃體功能不健高溫相持續(xù)時間少于12天診斷性刮宮:月經來潮前12h內診刮子宮內膜呈分泌不良BBT雙相、黃體期縮短

3、婦科檢查:盆腔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多為排卵期黃體不健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屬脾腎不足證;有盆腔炎癥體征者,多屬血熱證?!捐b別診斷】經間期出血

經間期出血發(fā)生在月經期的第12-16天,出血較月經量少,或表現(xiàn)為透明粘稠的白帶中夾有血絲,出血持續(xù)數(shù)小時以至2-7天,自行停止。通常為排卵期出血。【治療】(一)西醫(yī)治療1、促排卵治療:氯米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2、調整月經周期:選用雌、孕激素或口服避孕藥治療。一、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之黃體功能不健1、促進卵泡發(fā)育并排卵

CC(克羅米芬)50mg,于月經周期第5天服用,連用5天。效果不佳者可用HMG-HCG方案;PRL水平升高者,用溴隱亭治療。2、黃體功能刺激療法在BBT上升后,隔日肌注HCG2000-3000u,共用5次,使孕酮升高,恢復周期。3、黃體功能替代療法在BBT上升后,每日肌注黃體酮10mg,10-14天,補充孕酮不足,調節(jié)性腺軸,使內膜及時脫落。二、盆腔炎——抗感染治療。西醫(yī)治療(一)辨證要點:著重月經的期、量、色、質的變化,結合全身癥狀、舌脈,辨其氣虛、血熱。(二)治則:重在調整月經周期,使之恢復正常

——或補或清

(二)中醫(yī)治療(二)中醫(yī)治療辨其屬氣虛或血熱氣虛:益氣補脾固腎;血熱:清熱瀉火,或滋陰清熱。

1、氣虛——脾氣虛婦科主癥:先期,量多,色淡,質稀。全身兼癥:脾氣虛證候—氣虛證:倦怠乏力,懶言氣短;脾虛證:納差、腹脹、便溏等。舌脈: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治法:健脾益氣,攝血調經。方藥: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升麻柴胡當歸陳皮2、氣虛——腎氣虛證婦科主癥:先期,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質稀。全身兼癥:腎氣虛證候——倦怠無力、腰膝酸

軟、頭暈耳鳴。舌脈:舌淡黯,苔白潤,脈沉細。治法:補腎益氣,固沖調經。方藥:固陰煎或歸腎丸。菟絲子熟地山茱萸人參山藥炙甘草五味子遠志3、血熱——陽盛血熱證

婦科主癥:先期,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稠。全身兼癥:陽盛實熱證候。

舌脈:舌紅,苔黃,脈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清熱涼血調經。

方藥:清經散。

(清經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芍大熟地黃柏茯苓均可用,清熱涼血此方宜)

黃柏青蒿丹皮地骨皮熟地白芍茯苓

婦科主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紅、質稠。

全身兼癥:陰虛血熱證候——五心煩熱、潮熱盜汗。

舌脈: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治法:養(yǎng)陰清熱調經。

方藥:兩地湯。

(兩地湯中用兩地,玄參麥冬芍膠宜)

地骨皮生地玄參麥冬阿膠白芍

4、血熱——陰虛血熱婦科主癥:先期,量或多或少,色深紅或紫

紅,質稠,經行不暢,或有塊。

全身兼癥:肝郁血熱證候——實熱證合肝經郁

熱證(胸脅、乳房脹痛、煩躁等)

舌脈: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疏肝清熱,涼血調經。

方藥:丹梔逍遙散。

丹皮梔子當歸白芍柴胡白術

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

5、血熱——肝郁血熱

經早氣虛補脾腎血熱虛證用兩地實證陽盛清經散肝郁逍遙加丹梔月經先期失治誤治月經先期不及時正確治療,發(fā)展為崩漏。崩漏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fā)生嚴重失常的病證,其發(fā)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出現(xiàn)嚴重貧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常用中成藥

①固經丸合二至丸:適用于陰虛血熱之月經先期。②歸脾丸:適用于心脾兩虛之月經先期。③補中益氣丸:適用于脾氣虧虛之月經先期。④左歸丸:適用于腎陰虛型之月經先期。⑤八寶坤順丸:適用于氣血兩虛之月經先期。【預防及調護】1、飲食得當,注意營養(yǎng)調節(jié),經期忌食生冷及辛辣之品。2、調節(jié)情志,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脾腎強健,沖任調和。3、注意經期、流產后、產后等衛(wèi)生,防止生殖道感染。病案劉某某,女,40歲,2003年12月2日初診。主訴:月經期提前、量多伴經期長9個月?,F(xiàn)病史:患者近9個月來月經每次均提前八九天來潮,經量明顯增多,每次需用衛(wèi)生巾25片左右,持續(xù)10余天方凈。末次月經11月25號,至今已8天未凈,月經量多,現(xiàn)色淡質稀無血塊,伴頭暈、肢倦、神疲、納差,面色萎黃。曾于上月行盆腔B超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婦科檢查:外陰正常,陰道通暢,內有少量淡紅色血液,宮頸光滑,子宮前位,增大如孕6周,不平感,質硬,無壓痛,雙附件未觸及包塊,無壓痛。

病例1李某,女,30歲,2003年12月2日初診。主訴:月經周期提前5個月?,F(xiàn)病史:患者近5個月來月經每次均提前八、九天來潮,末次月經11月29號,至今未凈,現(xiàn)色淡、質稀、無血塊,伴頭暈、肢倦、神疲、納差,面色萎黃。曾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