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新疆地區(qū)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4年)【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朝服衣冠服:衣服B.明日徐公來,孰視之孰:同“熟”,熟練。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私心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間:間或、偶然。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16.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鄒忌以妻、妾、客的“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來對比齊王的處境,語氣尖銳而有力。B.鄒忌成功勸諫不僅在于他高超的諷諫藝術(shù),還在于齊威王是一位善于納諫的開明君主。C.文章采用“三問”“三比”“三賞”“三變”的“三疊”式結(jié)構(gòu),層次清晰,有整齊對稱之美D.文章運用精練的語言、細微的筆法和樸實的記敘刻畫出鄒忌善于說理的謀臣策士形象。【乙】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鄙崛擞猩偃孀诱?,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①,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娜,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選自《說苑·正諫》)【注】①懷丸操彈:懷揣彈丸,手持彈弓。17.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B.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C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D.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18.有人說少孺子說理的方法和鄒忌諷諫的方法相同,你認為呢?說說理由?!緟⒖即鸢浮?4.D15.(1)客人認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16.A17.D18.示例一:兩人的說理方法相同。鄒忌以自身經(jīng)歷與齊王“之蔽”進行類比,委婉含蓄,使齊王樂于接受;少孺子采用迂回戰(zhàn)術(shù),以園中“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來類比伐楚“后之有患”,讓吳王接受自己的建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兩人的說理方法不相同。鄒忌是以自身經(jīng)歷進速,少子通過講故事來進諫。(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A.句意: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B.句意: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孰,同“熟”,仔細;C.句意: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私:偏愛;故選D。【1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1)美我者:以我為美。欲:想要。(2)面刺:當面指責。面,當面。刺,指責,議論。受:給予,付予?!?6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A.有誤,鄒忌以妻、妾、客的“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來類比齊王的處境,語氣委婉含蓄,而非“尖銳有力”;故選A?!?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句意:(知了、螳螂、黃雀)它們?nèi)齻€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后的禍患。“此三者”是主語;“務(wù)欲得其前利”與“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為轉(zhuǎn)折關(guān)系;故斷句為: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故選D。【18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及對比閱讀。角度一:兩人的說理方法相同。他們都采用了設(shè)喻說理的方式。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生活小事設(shè)喻,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讓齊威王明白廣開言路的重要性。少孺子則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暗示吳王伐荊的危險性,使其明白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患。角度二:兩人的說理方法不相同。鄒忌以自身經(jīng)歷為喻,通過與妻妾客的對話,以及自己的思考,層層推進,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jié)論,進而提出建議,是一種較為委婉、含蓄的勸說方式。而少孺子則是直接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來引起吳王的注意和思考,相對來說更為直接、簡潔?!緟⒖甲g文】【甲】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艷美麗。早晨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妾回答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客人:“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庇诌^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再照鏡子看著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妾認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認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庇谑青u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guī)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朵里的人,給予下等獎賞?!泵顒傁逻_,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zhàn)自勝。【乙】吳王闔閭準備進攻楚國,告誡他身邊的大臣說:“膽敢向我進諫的人就處死。”他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向吳王闔閭進諫(,勸阻他不要進攻楚國,但是)又不敢,就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來到吳王闔閭的后園走來走去,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像這樣經(jīng)過了三個早晨。吳王闔閭說:“你來,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濕到這個地步?”那年輕的侍從官回答說:“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處鳴叫,它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只黃雀在他的旁邊;黃雀伸長了頭頸,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拿著彈弓和子彈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黃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后的禍患?!眳峭蹶H閭聽了說:“對啊!”于是停止了用兵。(2024年新疆)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選拔、任用。 B.行拂亂其所為亂:擾亂。C.困于心,衡于慮衡:同“橫”,梗塞、不順。 D.征于色,發(fā)于聲征:征服。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16.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始一連列舉了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在經(jīng)歷艱苦磨煉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B.孟子認為,“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是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接著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觀因素的觀點。C.本文由磨難對個人成長的作用,說到“法家拂士”“敵國外患”對國家興亡的重要性,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受磨煉的好處,最終提出中心論點。D.孟子的散文以雄辯著稱,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句,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論證方法,體現(xiàn)孟子的散文氣勢浩瀚、議論縱橫的特點?!敬鸢浮?4.D15.(1)使他內(nèi)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2)(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如果沒有能匹敵的鄰國和外患的侵擾,這個國家常常會滅亡。16.D【解析】【14題詳解】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D.“征于色,發(fā)于聲”的意思是:表現(xiàn)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征:征驗、表現(xiàn)。不是“征服”。故選D?!?5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1)句中的“苦(使……受苦)、勞(使……受到勞累)、餓(使……受到饑餓)其體膚”幾個詞是重點詞語。(2)句中的“入(指在國內(nèi))、則(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王的賢士)、出(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當?shù)膰遥?、恒(常常)”幾個詞是重點詞語。拂,同“弼”,輔佐?!?6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D.主要采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jié)合的論證方法。并沒有使用“比喻論證”的方法。故選D?!緟⒖甲g文】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是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集市里贖買回來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人常常犯錯,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憂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奮起;表現(xiàn)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一個國家,在內(nèi)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2023年新疆)烏魯木齊泉甘土沃,雖花草亦皆繁盛。江西蠟五色畢備,朵若巨杯,瓣葳蕤如洋菊。虞美人花大如芍藥。大學(xué)士溫公以倉場侍郎出鎮(zhèn)時,階前虞美人一叢,忽變異色,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似金星隱耀,雖畫設(shè)色不能及。(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17.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B.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C.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D.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18.作者為什么說烏魯木齊“泉甘土沃”?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回答?!敬鸢浮?7.B18.烏魯木齊花草繁茂,江西蠟和虞美人花朵大,顏色鮮艷。(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7題詳解】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也可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語句“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的意思是:花瓣深紅如丹砂一樣,花心則是濃綠得像是鸚鵡的綠色,映著太陽鮮亮有光澤。根據(jù)句意,和敘寫的對象,正確的句讀是: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故選B?!?8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本文開篇就說烏魯木齊泉水甘甜土地肥沃,然后用“花草亦皆繁盛”“江西蠟五色畢備,朵若巨杯,瓣葳蕤如洋菊”“虞美人花大如芍藥”等內(nèi)容,通過寫花草的繁多茂盛,江西蠟和虞美人花朵大,顏色鮮艷,從而側(cè)面表現(xiàn)出烏魯木齊的“泉甘土沃”?!緟⒖甲g文】烏魯木齊泉水甘甜土地肥沃,即使是花草也都生長得繁多茂盛。江西蠟各種色彩的都有,花朵像一巨大的杯子,花瓣多得好像是洋菊一樣。虞美人的花大得跟芍藥花一樣。大學(xué)士溫公司馬光以倉場侍郎的身份來到這時,臺階前有一株虞美人,忽然出現(xiàn)了奇異的顏色:花瓣深紅如丹砂一樣,花心則濃綠得好像是鸚鵡的綠色,映著太陽鮮亮有光澤,好像是星星隱藏的光耀,即使是作畫特意設(shè)置的色彩也是不能趕上的。(2023年新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選自《出師表》)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躬耕于南陽 躬:鞠躬B.當獎率三軍 獎:鼓勵C.至于斟酌損益 益:增加D.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緩慢解析:B躬:親自益:好處慢:怠慢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共6分,每小題3分)(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2)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解析:(1)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wù),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2)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么。16.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選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憶:先帝當初三顧茅廬,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臨危受命,與先帝患難與共;先帝臨終托孤,寄以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B.諸葛亮上表的用語極為得體,語言率真質(zhì)樸,情感懇切忠貞,令人感動,時時不忘先帝,處處為后主著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長輩的口吻。C.“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本文是諸葛亮呈給后主劉禪的表,抒發(fā)對先帝的感激,對劉備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復(fù)漢室的決心。D.這篇表文被視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贊揚。其高明之處在于用先帝的權(quán)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觀點,在輕描淡寫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解析:D文中的“卑鄙”等詞屬于自謙的說法,沒有自我否定?!疽摇肯戎鞑『V,召亮,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绷撂槠唬骸俺几医吖呻胖πе邑懼?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選自《三國志·蜀志》)17.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B.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C.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D.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解析:C結(jié)合兩篇選文,說說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3分)解析: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輔佐先祖劉備和后主劉禪時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劉備讓他取而代之時發(fā)誓站殷肽之力”直到死。②謙虛謹慎:北伐臨行前對劉禪的交代事無巨細,用詞懇切謙虛。③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軍事和政治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三大建議,幫助劉禪穩(wěn)住國家大局?!緟⒖甲g文】【乙】章武第三年的春天,先帝在永安病重,召諸葛亮到成都,安排他的后事。對亮說:“你的才干是曹丕的十倍,一定可以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最后能成就大業(yè),如果我的孩子可以輔助他成功,那就輔助他,如果他不成才,你就自己當主。”亮哭著說:“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能力,效忠主子,真到死為止。”先主又叫他的孩子說:“你跟著丞相做事,一定要把他視為自己的父親一樣?!保?022年新疆)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此不必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12.
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3分)A.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B.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C.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D.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13.公儀休不接受大家獻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超過8字)(3分)【參考答案】13.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參考譯文】【乙】公孫儀做魯國的宰相時特別喜歡吃魚,全國的人都爭相買魚來獻給他,公孫儀先生卻不接受。他的弟子們勸他說:“您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的魚,這是為什么?”他回答說:“正因為愛吃魚,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別人獻來的魚,一定會有遷就他們的表現(xiàn);有遷就他們的表現(xiàn),就會枉法;枉法就會被罷免相位。雖然我愛吃魚,這些人不一定再送給我魚,我又不能自己供給自己魚。如果不收別人給的魚,就不會被罷免宰相,盡管愛吃魚,我能夠長期自己供給自己魚。”這是明白了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2021新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9.
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3分)A.
池非不深也
護城河B.
委而去之
委托C.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險阻D.
親戚畔之
背叛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6分)(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11.
對此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3分)A.文章主旨明確,高度強調(diào)“人和”的核心思想。通過討論戰(zhàn)爭來論述推行仁政、贏得民心的重要性。B.文章層次分明,開篇明確提出論點,然后展開論證,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的精辟論斷。C.文章篇幅短小,但內(nèi)容豐富,使用了對比論證、事實論證和道理論證等方法,論證嚴密,邏輯性強。D.文章語言曉暢明白,精煉準確。論證時擅長蓄勢。使用了對舉、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氣勢磅礴。【參考答案】10.(1)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2)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
(2021新疆)工之僑①國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yīng)。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边€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奇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戰(zhàn),世也!豈獨一琴戰(zhàn)?”(選自《古文百篇譯釋續(xù)編》)[注]①工之僑,古代的音樂家。②窾:通“款”,即款識,器物上刻寫的文字。12.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B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C.匣面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匣而埋請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13.琴的美惡在于聲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僑借獻琴批判了現(xiàn)實中
的現(xiàn)象。(答案8個字以內(nèi))(3分)【參考答案】12.D13.重外表輕內(nèi)在品質(zhì)。【參考譯文】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石相互應(yīng)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nèi)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不古老?!北惆亚偻诉€回來。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fēng)無不如此啊?!保?020新疆)醉翁亭記歐陽修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9.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B.云歸而巖穴暝
暝:昏暗C.傴僂提攜
傴僂:指老人D.泉香而酒洌
洌:冷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⑴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⑵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11.對此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本文先介紹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著由寫景到寫人,最后再到寫“樂”。脈絡(luò)清晰,層次分明。B.本文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寫宴會之盛,而在展現(xiàn)人民的安居樂業(yè)。C.文章結(jié)尾處寫了“樂”的幾種情境,依次是禽鳥之樂、太守之樂、游人之樂,并且層層遞進,點明主旨。D.文章語言簡潔流暢,委婉有致。開篇“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寫盡滁州環(huán)山的特點,舉重若輕,令人嘆服?!緟⒖即鸢浮?.D10.①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②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11.B(2020新疆)滄州南一寺臨河干①,山門圮②。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鬩③十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④數(shù)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xué)者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⑥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⑦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11.解釋下面黑體字詞的意義(4分)(1)閱:___________嚙:___________(2)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①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②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13.文中講到了哪幾種尋找石獸的方法?他們各自的根據(jù)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1)經(jīng)過,過了;這里是侵蝕、沖刷的意思(2)指科學(xué)研究的一門學(xué)科;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12、(1)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據(jù)某一個道理就主觀地判斷呢?13、三種: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認為石獸會順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獸會漸沉漸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沖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14、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fù)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jù)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jù)常情作出主觀的判斷。(2020新疆阿克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注】彘:豬。12.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分)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13.請用自己的話說說曾子之妻教育孩子的錯誤表現(xiàn)為(不少于6個字),曾子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用一個四字成語概括是。(3分)【參考答案】12.(3分)A13.(3分)示例:不講信用,不守誠信。圍繞不誠信作答即可)(2分)“言而有信”(或“以身作則”“一諾千金”“言傳身教”“言行一致”“言行若一“)(1分)【參考譯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逼拮觿倧募猩匣貋?,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妻了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痹诱f:“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xué)習(xí),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教導(dǎo)?,F(xiàn)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實現(xiàn)教育的方法?!庇谑窃泳蜌⒇i煮肉給孩子吃。(2019新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余,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9.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1)上自勞軍()(2)天子且至()(3)囊者()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1)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2)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11.對此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主要記敘漢文帝細柳營勞軍的故事,重點勾畫出周亞夫“真將軍”的形象。B.細柳營常備不懈、嚴陣以待,文帝處處被要求遵循軍令,足見軍紀嚴明,令行禁止。C.寫皇帝和群臣從細柳營軍門出來后的反應(yīng),從正面表現(xiàn)了周亞夫善于治軍的特點。D.本文情節(jié)回環(huán)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鮮明,充分展示了周亞夫的才華與個性?!緟⒖即鸢浮?.(3分)(1)慰問或犒勞。(2)將要。(3)先前。19(4分)(1)任命河內(nèi)郡的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在細柳。(2分)(2)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穿戴盛甲。(2分)11.(3分)C(2019新疆)魏文候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fēng)。左右止文候,不聽,曰:“不可以風(fēng)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彼熳则?qū)車往?!x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3.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A.不/可以風(fēng)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B.不可/以風(fēng)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C.不可以/風(fēng)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D.不可以/風(fēng)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14.選文中魏文候是個的人。(2分)【參考答案】13.B14.守信或誠實等。【參考譯文】魏文侯和掌管山澤的官員約定去打獵。第二天,正巧碰到刮大風(fēng),魏文侯身邊的人勸他不要去,魏文侯不聽,說:“不能因為刮大風(fēng)的緣故而失掉信用,這樣的事我不做?!庇谑亲约黑s著車前去。(2018新疆)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1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1)乃人見()(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⑴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⑵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考答案】11.⑴于是、就⑵通“遍”遍及、普遍⑶虛報⑷賜福、保佑12.⑴魯莊公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接見。⑵居高位,享厚祿的人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2018新疆)唐雎不辱使命《戰(zhàn)國策》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A、雖然,受地于先王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B、且秦滅韓亡魏馬無故亡而入胡C、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聞寡人之耳者D、徒以有先生也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10、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11、唐雎為什么要說到專諸、聶政、要離三人行刺的故事?請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9、A10.(6分)現(xiàn)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lǐng)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3分)平民發(fā)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3分)11.(4分)①反擊秦王:面對恐嚇,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來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②表達決心:唐雎表示要效法這三位有才能有膽識的人,不惜拼命與秦王斗爭到底。(2018新疆烏魯木齊)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比艘詾檎Q,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14.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句讀,正確的一項是()(2分)A.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B.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C.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D.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敬鸢浮緼【解析】“須臾”時間狀語,可停頓,也可不停頓;“雷電穿破了墻壁”是一層意思,必須停頓;“一條龍駕著云飛上了天”是第二層意思,必須停頓;“其他沒有畫上眼睛的龍都還在墻壁上”是第三層意思。古書一般沒有句讀,所以古人很重視句讀的訓(xùn)練?!抖Y記?學(xué)記》[1]
有“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的說法。鄭玄注:“離經(jīng),斷句絕也?!币簿褪墙o古書斷句??梢姅嗑涫枪糯鷨⒚山逃牡谝徊?,也被看作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韓愈在《師說》中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也。”足見古人高度重視古書的句讀??煞炙牟竭M行:一、通讀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確判斷所要斷句的文體。如果是有故事情節(jié)的傳記文,就必須掌握它的大致情節(jié)、中心事件和人物間的關(guān)系;如果是議論說理文,就要明確這篇文章的論述中心,再根據(jù)中心進一步明確前后的邏輯關(guān)系。總之,斷句前,必須把所給文段通讀幾遍,盡可能把握篇章大意。二、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在熟讀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后斷吃不準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斷開的有“香爐峰”、“遺愛寺”、“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較難斷開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勝絕”、“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等。對于容易斷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線或標點;對于暫時難以確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三:借助“特征”,巧妙斷句:“特征”即特殊詞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曰”“云”之類的動詞,一類是虛詞。尤其要注意虛詞,因為虛詞使用頻率高,語法功能強,借助虛詞,能幫助我們準確斷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見”和“愛”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前后都不能斷開;“之”為代詞,通常作賓語,這里指代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的風(fēng)景,后面應(yīng)當斷;“因”為連詞,意思是“于是”,前面應(yīng)當斷。四:注意句式,輔助斷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或排比,或?qū)ε?,或?qū)ΨQ。這種形式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準確斷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可以根據(jù)對稱的句式結(jié)構(gòu)斷成“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語句的前后呼應(yīng)也可以幫助斷句,例如“甲天下山”和“又甲廬山”,斷開了一處就能知道另一處。另外還可以借助語法來輔助我們斷句。如上述較難斷開的“其境勝絕”句,“勝絕”是謂語,一般不帶賓語,據(jù)此可斷為“其境勝絕/又甲廬山”;“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句,“過”是謂語,“故鄉(xiāng)”是其賓語,“遠行客”是其主語(不可能是“白樂天”),所以整句“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只能是“白樂天戀戀不能去”的狀語,此句中間不能斷開?!究键c定位】正確斷句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C。15.出自這個故事的一個成語是
。(2分)【答案】畫龍點睛【解析】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有力。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成語典故: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在。【參考譯文】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只龍在在墻壁上每次都說畫上眼睛的話龍就會飛走人們都不相信他張僧繇為其中一只龍畫上了眼睛過了一會突然雷電交加穿破了墻壁一只龍駕著云飛上了天而其他沒有畫上眼睛的龍都還在墻壁上。(2017新疆)魚我所欲也《孟子》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1)蹴爾而與之
蹴: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所: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答案】(1)蹴:用腳踢。(2)所:指示代詞,指代認識的對象。或與“者”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指代---的人。(3)鄉(xiāng):通“向”,從前。(4)已:停止?!窘馕觥看祟}考查的不僅較為全面:一詞多義、固定短語、通假字等,而且還有“所”和“者”這樣長期困惑語文愛好者的疑難?!八焙汀罢摺痹?jīng)是語文前輩朱德熙、馬漢麟、朱聲琦等反復(fù)研究的疑難文言詞語,至今好像也無定論,不知新疆為什么出這樣的題。(1)蹴:基本意思是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3)鄉(xiāng):通“向”,從前。(4)已:1.止,罷了:學(xué)不可以~。死而后~。\n2.表示過去:~經(jīng)。事~至此?!?。業(yè)~。\n3.后來,過了一些時間,不多時:~忽不見。\n4.太,過:不為~甚。\n5.古同“以”?!究键c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1)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譯文: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譯文:
【答案】(1)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2)(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碱}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guān)鍵詞句,把關(guān)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1)句中“弗”,不;(2)句中“則”,卻;“萬鐘”,優(yōu)厚的俸祿;“何加”:有什么益處。何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究键c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2017新疆)河中石獸紀昀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10.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BA.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校閱水軍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山巒為晴雪所洗C.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D.漸激漸深,至石之半寡助之至,親戚畔之11.請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棹數(shù)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譯文:(2)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譯文:12.尋找河中石獸時,老河兵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從中你明白了一個怎樣的道理?(4分)答:【參考答案】11. (6分)(1)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它們的)蹤跡。(2分)(2)照這樣再次沖刷,石頭又會再次(向前)翻轉(zhuǎn),不停地翻轉(zhuǎn),于是(石頭)反而逆流而上了。(4分)12.(4分)說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觀臆斷,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聯(lián)系實際做出正確判斷。(2017新疆烏魯木齊)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1)水尤清冽冽(2)卷石底以出卷(3)崔氏二小生小生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A心樂之當余之從師也B全石以為底不足為外人道也,C以其境過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乃記之而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1)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5、文中第一段中“伐竹取道”能否刪去,說說你的理由(3分)【參考答案】12.(3分)(1)(淸〉涼(2)彎曲
3)年輕人13.(2
分)C
14.(4分)(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樹枝和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2
分)(2)(我)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2分)15.(3分)不能刪去
(1分),因為與“隔篁竹”中“隔”相對應(yīng);為了親眼看看清脆悅耳水聲產(chǎn)生的原因,不惜伐竹開辟出道路,傳達了作者喜悅之情,同時也揭示了作身在貶官后為了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探山玩水。(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2016新疆)醉翁亭記歐陽修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1)云歸而巖穴暝暝:(2)野芳發(fā)而幽香芳:(3)雜然而前陳者陳: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A、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欲信大義于天下B、而年又最高而其主不能守C、名之者誰夫?qū)VT之刺王僚也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譯句:(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句:15、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然有所作為,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荆?分)【參考答案】12.(1)昏暗
(2)香花
(3)擺開
13.A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難度較小。A.都是介詞,“在”的意思;B.而且/可是;C.代詞,它/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用/因為。14.(1)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亭子,是醉翁亭。
(2)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的景色。15.略。(能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樂觀”談感受即可)(2015新疆)曹劌論戰(zhàn)《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D)A.其鄉(xiāng)人曰其真不知馬也B.又何間焉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C.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D.公問其故馬無故亡而入胡11.請將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⑵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12.請聯(lián)系上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曹劌這個物有哪些特點。(4分)【參考答案】11.⑴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⑵(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找仗。(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12.①有責任心、愛國;②洞察時政,深謀遠略;③善于觀察,把握戰(zhàn)機;④沉穩(wěn)冷靜,機敏果斷。(2015新疆烏魯木齊)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10.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面山而居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B.雜然相許高可二黍許C.且焉置土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帝感其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11.請將第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譯文:(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譯文:12.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各持怎樣的態(tài)度?請聯(lián)系上文回答。(4分)答:【參考答案】10.C11.(6分)(l)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兩莊山)怎么樣呢?(3分)(2)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3分)12.(4分)愚公之妻并沒有反對移山,且是從關(guān)心的角度對愚公移山的能力和移山中處置土石的問題提出疑問,智叟則是對移山持反對態(tài)度,斥責愚公不聰明,譏笑他不自量力。(2014新疆烏魯木齊)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4)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公將馳之輟耕之壟上C.登軾而望之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望其旗靡其真無馬邪1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11.本文詳略得當,詳寫了,略寫了。這樣安排有何作用?(3分)12.魯國在長勺之戰(zhàn)中能以弱勝強的關(guān)鍵因素是什么?請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談?wù)勀愕目捶ā#?分)【參考答案】8.(4分)(1)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1分)(2)通“遍”,遍及,普遍(1分)(3)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1分)(4)倒下(1分)9.(2分)A10.(4分)(1)(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實情處理。(關(guān)鍵詞“獄”“雖”“察”“情”翻譯正確得1分,句意正確得1分)(2)(2分)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沒有了。(關(guān)鍵詞“鼓”“再”翻譯正確得1分句意正確得1分)11.(3分)詳寫曹劌在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的表現(xiàn)(或曹劌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論述)。(1分)略寫雙方的交戰(zhàn)過程。(1分)重點表現(xiàn)曹劌的“遠謀”,突出文章的中心。(1分)12.(3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戰(zhàn)爭取勝的關(guān)鍵(1分)在現(xiàn)實社會中,政府官員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社會才能健康和諧發(fā)展,最后中國才會夢想成真。(2分)(意思相近即可)(2013新疆)醉翁亭記歐陽修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0.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C、往來而不絕者天柱折,地維絕D、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11.請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⑴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⑵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12.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么,這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參考答案】10.C11.(1)它(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4分)(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2分)12.(4分)一是“山水之樂”,二是“宴酣之樂”,三是“樂人之樂”。這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2013新疆烏魯木齊)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錄畢,走送之。 走:___________ (2)俟其欣悅 俟:___________(3)媵人持湯沃灌。 湯:___________ (4)卒獲有所聞。 卒:___________9.請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3分)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所欲有勝于生者 B.無鮮肥滋味之享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C.足膚皸裂而不知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以中有足樂者 以頭搶地爾1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譯文:(2)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譯文:11.作者在求學(xué)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3分)12.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xué)經(jīng)歷的用意是什么?有關(guān)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請寫出兩個。(3分)(2012新疆)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錄畢,走送之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EMBEDEquation.KSEE3EMBEDEquation.KSEE3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C、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D、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其真無馬邪11、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12、作者所說的自己求學(xué)的“勤且艱”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4分)【參考答案】10.A11.(6分)(1)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jīng)書向當?shù)赜械赖掠袑W(xué)問的前輩請教。(3分)(2)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把我)蒙蓋好,很久才緩和過來。(3分)12.(4分)勤:勤奮抄書讀書;勤于求師請教。艱:從師路途艱難;求學(xué)生活艱苦。(2012新疆烏魯木齊)岳陽樓記(節(jié)選)范仲淹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③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8.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4分)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具:⑵而或長煙一空或:⑶把酒臨風(fēng)把:⑷吾誰與歸歸:9.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屬予作文以記之雖不能察,必以情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其真無馬邪C.予觀夫巴陵勝狀夫齁聲起D.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山水之樂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⑴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⑵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11.文中③④兩段運用的寫作手法,描寫出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現(xiàn)了遷客騷人悲和喜的心情。(3分)12.文中劃線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作者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對我們來說有什么可以學(xué)習(xí)借鑒的意義?(3分)(2011新疆)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全石以為底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潭中魚可百許頭雜然相許C.不可久居居數(shù)月,典馬將胡駿馬而歸D.乃記之而去與人期行,相委而去11.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2.全文兩次寫列“樂”,這與文章憂傷凄苦的感情基調(diào)矛盾嗎?為什么?【參考答案】10、D11.(1)(游魚)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又向遠處游去,往來輕快而敏捷。(2)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12.不矛盾。作者被貶,心中自然憂傷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懨傷的心情;但這種從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樂是短暫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凄苦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2011新疆烏魯木齊)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孟子》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4分)(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__________(2)蹴爾而與之。
蹴:__________(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__________(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10.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shù)必修一《數(shù)據(jù)與計算》第二章第二節(jié)《程序設(shè)計語言基本知識》教學(xué)設(shè)計
- 定西師范高等??茖W(xué)?!渡茖W(xué)基礎(chǔ)二:細胞生物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中醫(yī)藥文化與養(yǎng)生》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駐馬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寫意畫》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電子線路CAD技術(shù)B》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A (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鹽城師范學(xué)院《現(xiàn)代材料分析技術(shù)》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云浮中醫(yī)藥職業(yè)學(xué)院《民俗學(xué)與民間文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鋼軌購銷合同范本
- 山西大同大學(xué)《三維機械CAD實驗》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1《挑戰(zhàn)第一次》第1課時 說課稿 -2023-2024學(xué)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預(yù)防性試驗四措一案及施工方案
- 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知識科普競賽題庫(附答案)
- 第13課《 擴音系統(tǒng)的控制》說課稿 2023-2024學(xué)年 浙教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
- 高校國有資產(chǎn)管理的三個維度與內(nèi)部控制
- 2025甘肅省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招聘(314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JJF 1176-2024(0~2 300) ℃鎢錸熱電偶校準規(guī)范
- 8.4+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4年河北省邢臺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專項訓(xùn)練題試卷(2)含答案
- 家政公司服務(wù)員考試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AIGC基礎(chǔ)與應(yīng)用 課件 實訓(xùn)項目九 使用度加創(chuàng)作工具和剪映進行智能化短視頻創(chuàng)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