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3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即學即練隨堂鞏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3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即學即練隨堂鞏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3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即學即練隨堂鞏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2024·山東學考)1919年發(fā)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在中國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其作者是()A.李大釗 B.陳獨秀 C.毛澤東 D.瞿秋白解析:選A。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并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是李大釗,故A項符合題意。2.“登高一呼群山應,從今神州不陸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閃首傳真。”這是老革命家吳玉章為1959年出版的《李大釗選集》的題詩,主要是指李大釗()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國宣揚馬克思主義C.發(fā)表了《文學革命論》 D.批判尊孔復古思潮解析:選B。從材料中“登高一呼群山應”“首傳真”可知是說李大釗有首創(chuàng)之功的事務,只有B項符合這一要求。3.李大釗是最早宣揚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文章是()A.《文學改良芻議》B.《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解析:選D。李大釗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中第一次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故D項正確。4.(2024·桂林高二期末)陳獨秀說:“新文化運動影響到產業(yè)上,應當令勞動者覺悟他們自己的地位,令資本家要把勞動者當作同類的‘人’看待,不要當作機器、牛馬、奴隸看待。”這表明陳獨秀()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B.主見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接受了社會主義的思想D.否定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解析:選C。材料沒有涉及反對專制的信息,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提到道德主題,故B項錯誤;材料以“產業(yè)”“勞動者”“資本家”“地位”為探討主題,均為社會主義探討的對象,故C項正確;材料主見資本家要敬重勞動者,并沒有否定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D項錯誤。5.(2024·北京海淀區(qū)高二檢測)時段流行話題五四運動前孔教、文學改革、國語統一、女子解放、貞操、禮教、教化改良、婚姻、父子、戲劇改良五四運動后平民、勞工、勞動、階級上表中改變發(fā)生的緣由是()A.傳統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啟蒙任務已完成C.無產階級取得了政治權利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解析:選D。據材料信息可知,五四運動前的流行話題主要涉及反對舊道德、舊文學,而五四運動后“平民、勞工、勞動、階級”的流行話題涉及無產階級,結合所學可知,這是由于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大大傳播,故選D項。6.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不包括()A.中國先進的學問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者B.在此影響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C.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命運和世界人民的命運聯系起來考察D.受此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被徹底顛覆解析:選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肯定程度上沖擊了中國傳統文化,但不行能徹底顛覆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教材答疑·名師指津一、學習思索1.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吸引中國當時的學問分子?提示(1)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科學性,它是指導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翻身解放的理論體系,是實現救亡,通向社會主義的理論源泉。(2)新文化運動中各種新思潮的競起,給中國先進學問分子探究新的救國方案供應了充分的選擇與比較的機會。(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使無產階級隊伍壯大,他們在五四愛國運動中,顯示了巨大的力氣,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供應了堅實的階級基礎。(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侵略與爭霸的本性,通過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顯明對比,相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救國的良方。(5)中國人幾千年來對美妙社會和大同志向的追求,為近代先進學問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奠定了文化基礎。2.假如你生活在五四時期,你會不會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提示會。理由:參考上題提示。3.你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有哪些?提示(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閱歷和歷史閱歷提升為理論。(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之中,就是和中國詳細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具有中國特色。二、自我測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有哪些特點?結合所學學問,談談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意義。提示(1)特點:從內容上看,首先是由階級斗爭、社會革命的學說起先的;從規(guī)模上看,經驗了轉引、摘編、翻譯原著的逐步擴大的過程;從傳播者的身份看,經驗了從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到具有初步共產主義覺悟學問分子的過程;從形式上看,經驗了從個人學習、社團探討,到政黨施行的過程。(2)意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為中國革命供應了新的思想武器,指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供應了思想指南;為改革開放供應了思想先導。三、材料閱讀與思索結合所學的歷史學問,想一想蔡元培產生這種思想的緣由。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中國的國際地位并沒有因為是成功國而有所提高,充分說明北洋政府的腐敗和懦弱;作為協約國的成員國,中國曾派十五萬華工前往法國挖戰(zhàn)壕、當搬運工,顯示了中國勞工的力氣(文中列舉的官員、商人、議員等腐敗的事務,說明這些人無法使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