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8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記》(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
考點08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記》
《朝花夕拾》
【作家作品】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曾用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被人民稱為“民族魂”。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作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等18部。
【閱讀方法】
讀一本書,根據(jù)興趣或讀書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讀、略讀或瀏覽的方法。精讀指向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和廣泛的聯(lián)想;略讀就是粗略地閱讀以粗知大意,觀其大略;瀏覽則是快速地掃視、有意地跳讀,以抓住關鍵信息,求得更高的閱讀效率。
精讀首先要做到細品,即逐字逐句地認真閱讀,把書“讀”。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在告別百草園時,為何連用兩個感嘆句,表達那樣強烈的不舍之情這就需要細讀后文所寫“我"在三味書屋的經歷才能體會,原來百草園的自由與快樂是那么珍貴。
精讀也要做到精思,即邊讀邊思考,對書中的內容提出疑問或質疑等,把書“讀深”。比如閱讀《范愛農》,想想魯迅對范愛農的態(tài)度前后有怎樣的差異,推究其中的緣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魯迅的心路歷程。可以邊閱讀全書邊體會,當年的魯迅和寫作《朝花夕拾》時的魯迅,對書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變化具體是怎樣的
精讀還要進行鑒賞,圍繞內容、主題、手法某一方面對作品進行究,思考書的時代價值與當代意義,把書“讀透"、比如,《五猖會》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問題,是不是至今還在我們身邊出現(xiàn),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面己
與精讀相比,略讀和瀏覽都是“檢閱式”的閱讀,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確解。略讀實際上是我們日常閱讀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較快,可以計我們大致了解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在較短時間內增加閱讀量。
瀏覽重在了解全書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內容,因此可以先閱讀書的各個部件,如序言、目錄、后記等,對全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內容主題有大致的把;然后快速翻閱全書,可以略過與閱讀目的無關、自己不感興趣或覺得不好理解的內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閱讀。
我們在日常閱讀中,不妨將精讀、略讀與瀏覽結合起來。比如閱讀《朝花夕拾》,可以先瀏覽目錄、小引和后記,了解本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魯迅的創(chuàng)作初衷,再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篇目精讀,略讀其他篇目。
【主要考點】
1.準確識記有關魯迅和《朝花夕拾》的文學常識。
2.了解《朝花夕拾》產生的時代背景與魯迅的創(chuàng)作思想。
3.能夠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內容及主題思想,歸納總結魯迅的批判精神、愛國精神以及作品所表達的人性探索等。
4.能概述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故事情節(jié),理解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們的性格特點、行為表現(xiàn)以及與作品主題的關系,并由此對人生、社會有新的感悟。
5.理解《朝花夕拾》中使用的文學手法,例如象征、隱喻等,能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鑒賞魯迅散文的藝術特色。
6.結合《朝花夕拾》的內容,能對作品中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背景進行評析等。
【章節(jié)內容】
分類篇目名稱內容及主題
以議論為中心,穿插童年時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諷刺和批判舊道德?!豆贰へ垺な蟆纷髡咦窇浲陼r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xiàn)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圖》寫“我"兒時就不喜歡“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的故事,進而引發(fā)了對那種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孝道”的批判。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又痛苦的感受,指斥了強制性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通過回憶少年時期的生活經歷,表達對舊日美好的眷戀及對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反感?!稛o?!访枋鰞簳r在鄉(xiāng)間迎神賽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彼惫男蜗笫艿矫癖姷南矏?,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兩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如何開方等種種,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瑣記》憶敘作者為了尋找“別一類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與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也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時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阿長與〈山海經〉》通過記敘“我”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是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對生活有著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舊社會勞動婦女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懷念和祝愿之情。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以及在仙臺學醫(yī)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情、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與敬佩之情。
在回憶往事時,歌頌了普通人身上的樸實、善良?!斗稅坜r》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辛亥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作者對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與悼念。
【人物形象】
1.保姆——長媽媽(出自《阿長與》《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五猖會》《狗·貓·鼠》)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繁文縟節(jié)特別多,饒舌多事,但她又淳樸善良且很關愛“我"。買《山海經》一書,給“我”帶來心理震撼,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身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到過,長媽媽會講美女蛇的故事,給兒時的魯迅帶來過美好的童年回憶。
2.恩師——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一位異國醫(yī)學教授,平等對待弱國子民,沒有民族歧視;教學嚴謹認真,關心“我"是否能參加解剖實習;不懂就問,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情況。生活中不拘小節(jié)。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們不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3.朋友——范愛農(出自《范愛農》)
一位正直的覺醒的知識分子,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有過沖突,回到中國做了一段時間的監(jiān)學,認真負責,但是無法在黑暗的社會中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xié),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魯迅很同情他。
文中充滿著魯迅對這位性格倔強,但又有正義感的愛國者的深切同情和懷念。
4.父親(出自《五猖會》、《父親的病》)
威嚴、刻板。父親讓兒時的魯迅非常困惑,當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父親卻要他背書。雖然背過了,五猖會在兒時的魯迅的眼中卻已經變得了無趣味了。讓魯迅懺悔的是兒時不懂事聽從了衍太太的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逝去,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對父親深深的愛。
5.啟蒙老師——壽鏡吾老先生(出自《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
方正、質樸、博學、嚴而不厲,對學生充滿慈愛和關心,是魯迅的私塾老師。雖然有戒尺但并不常用,在嚴格的教學中,也允許學生去后院玩耍。讀書時專注投入。
6.鄰居——衍太太(出自《父親的病》《瑣記》)
自私自利、靈魂卑瑣、自私奸猾。
這位衍太太總盼著鄰家小孩干壞事,讓孩子們冬天吃冰,給兒時的魯迅看不健康的畫,教唆兒時的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上鄙視她。
7.“名醫(yī)”——陳蓮河(出自《父親的病》)
紹興城的“名醫(yī)”,道貌岸然,拿藥引作為詐騙手段,貪婪而又謹小慎微,時時變換花樣,置醫(yī)德、醫(yī)風于不顧,肆意敲詐,卑鄙無恥。
對于陳蓮訶這樣的庸醫(yī),魯迅流露出深切的痛恨。
【藝術特色】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憶性文章,但它們不是對往事的單調的記錄,而是用嫻熟的文學手法寫成的優(yōu)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擷取那些難以忘懷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動地描述,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描畫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1.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xiàn)實,常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xiàn)實的議論),顯示了作者魯迅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只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xiàn)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2.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蘊涵豐厚。如描寫百草園的景致,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3.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在《父親的病》中對庸醫(yī)的行醫(yī)過程細細道來,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
4.注意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運用白描的手法,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創(chuàng)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舊學老先生壽鏡吾;《阿長與山海經》中農村樸素婦女阿長;《藤野先生》中教學嚴謹?shù)奶僖啊?/p>
5.常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如在《無?!分校瑥臒o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于人情昧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閱讀感悟】
①過《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可以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了解他的思想狀態(tài),明白到作者對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的喜怒哀樂。
②通過閱讀文集里的文章,可以了解作者的童真童趣,了解當時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冷酷的狀況,并加以批判。
③文集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生動幽默、妙趣橫生,又善于用對比等手法來寫,值得我們學習。
4、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的復興為己任
《西游記》
【作家作品】
吳承恩(約1500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窗哺疥柨h(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中國明代杰出的小說家。他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官場失意、生活困頓,這些加深了吳承恩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全書主要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唐僧和孫悟空等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
第一至第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的故事,集中表現(xiàn)了孫悟空的反抗精神,為他的神通廣大和后來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提供背景材料。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如來派觀音入東土尋取經人,而唐太宗因為答允要救涇河老龍卻未能救老龍之命,被老龍索命來到地府,幸得判官崔玨相救回陽,建水陸大會超度一眾冤魂,由玄奘主持大會,菩薩顯圣,要玄奘去西天取經,寫取經的原由的來歷,交代取經緣起。
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體,寫唐玄奘赴西天取經,一路收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為徒,又得小白龍化作白馬坐騎,一路經歷八十一難,戰(zhàn)勝了各路妖魔鬼怪,終于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閱讀方法】
精讀與跳讀
1.概念:精讀指向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和廣泛的聯(lián)想;跳讀則是主動地舍棄、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這兩種方法在同一閱讀過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讀《西游記》這樣的古典小說,就適合“精讀”與“跳讀"并用。
2.精讀
精讀需要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和廣泛的聯(lián)想。精讀需要細讀,字、詞、句、段、篇,逐行逐句,無一落下;精讀需要精思,斟字酌句,理清前因后果,勾連貫通;精讀需要鑒賞,對遣詞造句、一言一行都要細細品味。
(1)精讀就是細讀。例如,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想一想:孫悟空借芭蕉扇為什么會遭到拒絕?這與孫悟空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降伏了牛魔王與羅剎女之子紅孩兒有關。如果不仔細閱讀作者的敘述,就無法理解“借扇”的艱難。
(2)精讀就是精思。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騙后,沙僧、豬八戒、唐僧三人關于是否“西行"的對話,表現(xiàn)了各自怎樣的心理?可以這樣概括:沙僧認為“進退兩難”,為取經前途擔憂;豬八戒想“揀無火處走”,其一貫的“散伙”想法再次復燃;唐僧“只欲往有經處去”,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取經決心。
(3)精讀就是鑒賞。想一想:孫悟空、羅剎女的語言各有什么特點?孫悟空的話是不是體現(xiàn)了其機智善變?羅剎女的話是不是體現(xiàn)了其潑辣犀利?作者用“撮鹽入火,火上澆油”來形容羅剎女憎恨孫悟空的情態(tài),用“旋風翻敗葉,流水淌殘花"來形容孫悟空被芭蕉扇“扇得無影無形”的情形,是不是都非常真切傳神?
3.跳讀
跳讀需要追求效率,主動舍棄,有意忽略。跳讀要跳過不甚精彩的個別情節(jié),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的章節(jié),跳過不感興趣的篇章。
(1)跳讀可以跳過某些不甚精彩的情節(jié)。比如,書中一些描寫人物外貌、打斗場面或環(huán)境氣氛的詩詞,有“說書人"渲染夸飾的痕跡,可以略而不讀。
(2)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的章節(jié)。書中少數(shù)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節(jié)簡單,也可以跳過。
【主要考點】
1.情節(jié)概括。如: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段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
2.形象分析。如:《西游記》中很多人物既保持著動物性,又有神的本領,還兼有人的特點。請從孫悟空和豬八戒中任選一個,結合原著簡要分析。
3.語言品析。如:《西游記》的語言風格詼諧幽默,請從選文中舉出一例,并做簡要分析。
4.主題領悟。如:請從下列兩組名著中任選一組,從主題角度提煉出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并結合小說的內容闡釋理由?!段饔斡洝贰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A組);《西游記》《駱駝祥子》(B組)。
5.創(chuàng)作特色。如:巧妙的構思讓情節(jié)引人入勝,從下列名著中選一部,結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構思技巧。A.《西游記》;B.《水滸傳》;C.《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D.《基地》。
6.體會評價。如:探究孫悟空、唐敖、格列佛三個人物形象。同學們在探究這三個人物形象時,有的認為他們都很機智,有的認為他們都很勇敢。你支持哪種觀點?請結合作品相關內容簡要闡述。
7.閱讀策略。如:名著閱讀可以采取多部聯(lián)讀的方法。下面是《西游記》《鏡花緣》《格列佛游記》三部作品的閱讀任務,請你完成。任務:探究《西游記》《鏡花緣》中的“女兒國”。
(1)簡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兒國"的經歷。
(2)作者寫兩人在“女兒國”的經歷有何用意?請簡要說說。
解答名著閱讀題,需要調動平時的閱讀積累,可以根據(jù)統(tǒng)編教材“名著導讀"中的方法指導,消除與經典的隔膜,進行圈點、批注,有些重要的章節(jié)還需要進行細讀、精思、鑒賞等精讀的工作。面對考題,需要仔細審題,把握題意,明確考點,回顧相應策略,理順思維,組織語言,精準作答。
【主要情節(jié)】
唐僧取經路線圖
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頂石頭崩裂出的石卵,化為一個石猴,它眼里射出的兩道金光驚動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動敏捷,心機靈巧。老猴提出誰有本事鉆進山洞可拜它為王的建議,石猴緊閉雙眼,縱身跳進瀑布,他發(fā)現(xiàn)里面有石鍋、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個極佳的安身之地,眾猴伏地拜石猴為王,號稱美猴王。(1回)
2.靈臺山遇仙: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在樵夫的指點下,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須菩提祖師學藝。祖師給他取名,姓孫,名悟空,把七十二變的口訣和筋斗云的口訣傳授給了悟空。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ü剿煻匆驯灰曰焓滥鯙槭椎难О哉?。悟空只幾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動彈不得了,眾猴們又重新回到了水簾洞。(1-2回)
3.官封弼馬溫:悟空向東海龍王討得(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知其厲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將其封為弼馬溫。(4回)
4.大鬧蟠桃會:天庭要舉辦蟠桃盛會,悟空沒有被王母邀請,再次發(fā)怒。他定住七衣仙女,挑弄赤腳大仙,喝盡玉液瓊漿,攪了蟠桃會,偷吃了仙酒、仙肴,酒醉后還把太上老君的丹藥吃了個精光。之后還又偷了兩瓶仙酒給眾猴做仙酒會。(5回)
5.大鬧天宮:孫悟空偷吃了蟠桃,攪了蟠桃宴,盜食金丹逃離天宮。玉帝派兵將捉拿猴王不得。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zhàn),不分勝負。被太上老君暗算收進煉丹爐里,反而煉成了火眼金睛,更加神力無比,把天宮打得稀里糊涂,嚇得玉帝狼狽逃跑。終被如來擒拿壓在五行山下。(5-7回)
6.大戰(zhàn)二郎神:悟空因大鬧蟠桃勝會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圍困花果山。觀音菩薩保舉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參與捉拿。二郎神本領高強,與悟空大戰(zhàn)三百回合未分勝負。于是二人開始比試變化的本領,悟空多次變化都被二郎神識破。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備,用金剛琢將悟空打暈,梅山六兄弟一擁而上,這才將悟空擒獲。(6回)
7.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斬妖臺上,玉帝要將悟空斬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變得刀槍不入,天王下令用火燒雷劈,卻還是無濟于事。太上老君將悟空押至八卦爐中,想用三昧真火將悟空燒死,誰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沒有被燒死,反而煉成了火眼金睛!他沖出八卦爐,再次把整個天庭打攪得一塌糊涂。玉帝只好向如來佛祖求救。悟空向如來夸耀自己的筋斗云功夫。如來提出,只要悟空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就叫玉帝將天宮讓給悟空。孫悟空大喜過望,使出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卻只跳到如來佛祖的手指處。悟空汗顏欲逃之夭夭,如來翻下手掌,施展法術,佛祖手掌變成五行山,悟空被壓在山下500年。(7回)
8.拜師取經:五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經。唐僧在獵人伯欽的保護下來到五行山,救出了孫悟空,收為徒弟,又紿他起了名字叫行者,孫悟空又稱孫行者。悟空請?zhí)粕像R,自己挑著行李在前面開路。觀音菩薩變?yōu)槔掀牌潘吞粕\衣、花帽,教唐僧念“緊箍咒”用來制服孫悟空。(13-14回)
9.緊箍咒來歷:因孫悟空打死劫經的強盜,唐僧數(shù)落人,孫悟空一怒離去,觀世音化作老母,傳給唐僧一頂嵌金花帽,一道緊箍咒,哄騙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動咒語,悟空就頭疼難忍,以此為唐僧鉗束悟空的手段。(14回)
10.大鬧黑風山:唐僧袈裟為熊妖黑風偷走,悟空前往黑風山索回,打死黑風朋友白衣秀士蛇怪,并與黑風相斗,黑風逃回洞內。第二天,悟空變?yōu)槔献〕智巴陲L山,被黑風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設計讓黑風服下悟空變的仙丹,使熊怪痛不可忍,悟空取回袈裟。(16-17回)
11.收服豬八戒:唐僧、悟空離開觀音寺,來到高老莊。高老太公的三女兒翠蘭被妖精霸占。妖精姓豬,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黑臉短毛,長嘴大耳,長得很丑,又特別貪吃。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帥,因蟠桃會上調戲了嫦娥仙子而被貶到了人間。高老太公一心想趕走妖精,解救女兒。妖怪有九齒釘耙,還會三十六變,但他不是悟空的對手,終于被悟空帶去在唐僧面前磕頭喊師父,取法名悟能。唐僧又給他取了別名叫“八戒"。(18-19回)
12.大戰(zhàn)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zhàn),妖怪鉆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22回)
13.四圣試禪心: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為夫,并要將三個女兒嫁給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試探師徒四人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意動神搖,溜進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樹上,八戒十分羞愧。(23回)
14.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來到萬壽山,山上有座五莊觀,觀里住著鎮(zhèn)元大仙。鎮(zhèn)元大仙帶著幾個徒弟到元始天尊處赴會,交代清風、明月兩個徒弟用人參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擊子,來到人參園內,偷摘了人參果。事情敗露后,悟空又把人參果樹連根拔起。鎮(zhèn)元大仙不放過他們,兩次把他們師徒抓回萬壽山。最后是悟空請來觀音菩薩把凈瓶里的甘露水灑在人參果樹上,讓樹恢復了原來的模樣。鎮(zhèn)元大仙與他們師徒和好如初。(24回)
15.大鬧五莊觀:唐僧師徒五人來到五莊觀,悟空在八戒慫恿下去偷人參果,與八戒、沙僧分食。被清風、明月二童子發(fā)現(xiàn)辱罵,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參果樹,觀主將師徒眾人囚禁。悟空只得四處尋訪醫(yī)樹之方,最后觀音菩薩的玉凈瓶水救活果樹,眾人得以繼續(xù)上路取經。(25回)
16.三打白骨精:唐僧師徒途經白虎嶺,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長生不老,又懼怕孫悟空。于是變成送齋飯的村姑,被孫悟空識破并打倒。然后變成尋找女兒的老婦,又被孫悟空識破并打倒。最后變成尋找女兒和妻子的老頭,再次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并打死。白骨精現(xiàn)出原形。(27回)17.奪寶蓮花洞:行至平頂山,悟空讓八戒巡山。八戒要躲懶睡覺,編謊騙人,但被變成啄木鳥的悟空一一聽知,戳穿其謊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被蓮花洞銀角大王捉去。銀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壓住悟空,一面將唐僧、沙僧和白馬掠回洞府。悟空掙扎脫險后,經過幾番周折,終于將銀角大王裝進葫蘆內,這時,太上老君趕來,收走了由煉丹的金、銀二道童變幻的金角、銀角大王。(32回)
18.烏雞國救國王:唐僧師徒離開平頂山,夜宿寶林寺,唐僧夢見烏雞國國王被妖怪推到御花園的八角玻璃井中,請?zhí)粕形蚩杖コ?,替國王報仇。悟空和八戒來到御花園的芭蕉樹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馱著爬出了井。悟空找太上老君借一粒九轉還魂丹,給烏雞國國王灌下,國王果然活過來了。妖怪在文殊菩薩面前現(xiàn)出原形,它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36-40回)
19.智取紅孩兒:紅孩兒為了吃唐僧肉,變成七歲頑童并施計抓走了唐僧。為了救師父孫悟空設謀“認親”、向四海龍王借水、叫八戒請菩薩、變成紅孩兒父親牛魔王等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觀音菩薩的幫助才制服了紅孩兒,救出唐僧。(42回)
20.車遲國斗法:妖怪虎、鹿、羊變的國師讓車遲國王獨尊道教,把眾教徒驅服道家苦役。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行者化為道徒,救眾僧出苦難。并與國師比求雨,比坐禪,比隔板猜物,比賽砍頭、剖腹剜心,比試下油鍋,悟空破其計,三妖都死。(45回)
21.魚籃收魚精:師徒途經通天河受阻,聽說河中妖怪吃童男童女,悟空八戒化作小兒誘妖怪出來大戰(zhàn),妖怪躲入河中,將通天河凍住引誘唐僧踏冰而渡,冰裂攝走唐僧。徒弟三人在水底勇斗妖怪,妖怪不敵閉門不出。悟空尋來觀音菩薩,用竹籃收服妖怪,原是觀音蓮花池中的金魚。八戒悟凈救出唐僧,河中老龜馱師徒過河。(47回)
22.大鬧金兜洞:唐僧師徒經過金兜山,悟空前去化齋,八戒悟凈偷穿妖怪的衣服,師徒三人被抓。悟空大鬧金兜洞,結果金箍棒被妖怪的金剛琢收了去。悟空請來天兵天將、眾天神與之作戰(zhàn)相繼失敗。最后悟空請來太上老君收服妖怪,原來是老君坐騎青牛下界為妖。悟空救出師傅師弟。(52回)
23.女兒國遇難:在西梁女兒國,女王欲逼唐僧為夫。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戰(zhàn)妖精,敗下陣來。只好求助觀音,請來星官。悟空、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現(xiàn)公雞原形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師父。(54-55回)
24.真假美猴王:路過西梁國,悟空因打死盜賊,被師父趕走,上觀音處告狀。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了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欲上西天騙取真經。真假悟空大戰(zhàn),驚動觀音,觀音念咒分不清,玉帝用照妖鏡不能辨,唐僧念咒不能分,地藏王身邊獸能辨不愿說。直到雷音寺,如來佛祖才使假悟空現(xiàn)出原形。(57-58回)
25.三借芭蕉扇:唐僧師徒途經火焰山,被大火阻住,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公主因紅孩兒被孫悟空降伏,將孫悟空扇出五萬里之外,孫悟空變成蟲子進入她的腹內借到假扇;孫悟空又變成牛魔王借得真扇,卻被牛魔王變成豬八戒騙回;最后在眾神的幫助下,孫悟空得到了芭蕉扇,師徒四人順利通過火焰山。(59-61回)
26.大小雷音寺:妖怪黃眉怪利用唐三藏求佛心切虛擺小雷音寺,引得師徒四人入寺,孫悟空雖知他不是如來佛,奈何唐僧肉眼凡胎,悟空被妖怪的法寶金鐃蓋下,唐僧三人也被捉,幸虧金頭揭諦上天請下二十八星宿、八仙下凡,奈何眾人都破不了金鐃。最后亢金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其獨角擠進金鐃內,悟空將其角打洞變芥菜籽兒才被帶出來,大怒,砸其金鐃,妖怪醒來,拿如意乾坤袋(即其主人彌勒佛的褡包)收盡眾神仙,幸虧悟空眼疾,先行逃脫。是夜,悟空夜入妖洞,盜其乾坤袋,放走眾仙,又搭救師徒,連夜逃奔,奈何匆忙間沒帶行李,猴子回頭挑擔,因其個矮,驚醒妖精,師徒三個又被捉回,后經悟空請來彌勒佛,在西瓜田里設下巧計,終于擒住黃眉童妖。唐僧師徒得以繼續(xù)西行。(65回)
27.盤絲洞斗妖:盤絲洞蜘蛛精七女妖把進來化齋的唐僧用蛛絲纏住。悟空見蛛女們去濯垢泉洗澡,變餓鷹,叼走其衣。八戒下水變成鲇魚亂鉆,然后現(xiàn)出本相,與蛛女們戰(zhàn)斗,被蛛女用絲纏住。悟空打死小妖,救下師父,七女走脫。師徒們前行,來到黃花觀。觀主正是蛛女們的道兄多目怪。他用毒茶加害唐僧師徒,被悟空識破。打斗中,多目怪脅下千眼齊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請來毗藍婆菩薩,用金針破金光,才收伏多目怪——蜈蚣精及眾蛛女。(72回)
28.計盜紫金鈴:唐僧師徒經過朱紫國,國王因金圣宮娘娘三年前被妖怪攝走而憂思成疾,悟空調制烏金丹醫(yī)好國王的病,并前往麒麟山獬豸洞降妖。因妖怪賽太歲有三個紫金鈴能放火放煙放沙,悟空不能取勝,于是與娘娘設計以假換真偷了紫金鈴,正要打死妖怪,觀音趕到收服妖怪,原是菩薩坐騎金毛犼下界為妖。悟空救出娘娘與國王團聚。(70回)
29.救難小兒國:比丘國國王被壽星的坐騎白鹿變成的國丈迷惑,欲把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悟空解救嬰兒,敗退妖邪。壽星趕來把白鹿收回。(78回)
30.天竺收玉兔:天竺國“布金禪寺"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悟空救起欲投河自盡的寺中女子,問明女子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被黃風刮走。悟空揭破秘密與假公主打斗。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宮搗藥的玉兔,真公主才得與父母團聚。(93回)
31.如來賜真經:唐僧師徒四人一起緩步登上靈山,有條河攔住了去路,大家沒有采納悟空的“凌云渡”,而是一起乘坐無底小船來到雷音寺門外。如來傳召唐僧進殿。阿儺、伽葉沒有索到師徒的禮物,傳給唐僧的是無字經,后來燃燈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馬馱的經書抓破,師徒發(fā)現(xiàn)了真相,他們重回雷音寺。阿儺、伽葉給唐僧他們傳有字的真經,共五千零四十卷。(98-99回)
32.波生極樂天:唐僧師徒過凌云渡,乘無底船,終達彼岸,得以脫胎換骨,來到靈山。佛祖命二尊者阿儺、伽葉引他們選經。不料二尊者卻向他們索取“人事"。悟空不肯行賄,結果取來的竟是無字經。他們重返靈山把紫金缽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并一一受封佛號。(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也分別受封斗戰(zhàn)勝佛、凈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98回)
33.第八十一難:因九九八十—難還缺一難未滿,返途中重遇通天河老龜。老龜曾托唐僧向佛祖打問自己的歸宿,不想唐僧忘卻了此事。老龜一怒,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曬經石:晾曬經文時不少經頁沾在了石上。)(99回)
【人物形象】
1.唐僧
①稱謂變化
江流(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剩ㄊ藲q受戒所得法名)→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賜法號)→旃檀功德佛(佛祖冊封)
②性格特征
正面評價: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如“四圣試禪心")、勇往直前。
反面評價:易信讒言、好壞不分(如“三打白骨精”)、有時有些迂腐(如“偷吃人參果")。
③經典情節(jié)
計脫女兒國→尸魔三戲唐三藏→鬼王夜謁唐三藏→玄英洞唐僧供狀→唐長老不貪富貴
四圣試禪心:黎山老母、觀音、普賢、文殊四位菩薩變成一母三女,試探唐僧師徒取經的決心。唐僧等三人不為所動,只有豬八戒迷戀女色,撞得嘴腫頭青,最后被綁在樹上。
2.孫悟空
①稱謂變化
石猴(出生時)→美猴王(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成為眾猴之王,遂稱“美猴王”)→孫悟空(學藝時菩提祖師所取)→弼馬溫(天界所封官職)→齊天大圣(自封,天庭被迫承認)→孫行者(唐僧所?。窇?zhàn)勝佛(佛祖冊封)
②性格特征
正面評價:本領高強、桀驁不馴、愛憎分明、敢于挑戰(zhàn)權威、忠誠不貳。
反面評價:喜歡“戴高帽"(如“義激美猴王”)、好勝心強、喜歡搞惡作?。ㄈ纭败囘t國斗法")、濫殺無辜(如第五十六回,師徒四人在西去途中碰上了強盜打劫,強盜將唐僧吊在樹上,為救師父,悟空打殺了兩個強盜)。
③經典情節(jié)
大鬧天宮:孫悟空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離天宮。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zhàn);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后悟空被擒。
三打白骨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作少女、老婦、老翁來誘騙唐僧,都被悟空識破。悟空不顧唐僧念咒阻攔,最終將白骨精打死。八戒趁機進讒言,唐僧不辨真?zhèn)?,逐走悟空?/p>
三調芭蕉扇:唐僧師徒被火焰山所阻,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公主扇走了悟空,悟空返回變成蟲子進入公主肚子里,卻被公主用假扇哄騙(一調);悟空變成牛魔王的樣子,騙取真扇,被牛魔王發(fā)現(xiàn)(二調);牛魔王變成八戒將扇子騙回,悟空、八戒與其打斗起來,一眾神佛都來助陣,制服牛魔王,取得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的火,師徒四人過了火焰山(三調)。
3.豬八戒
①生平經歷
原來是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下天界,到人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在唐僧取經路過高老莊時被收服,從此改歸正道,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后被如來佛祖封為凈壇使者。
②稱謂變化
天蓬元帥(在天宮掌管天河兵馬)→豬剛鬣(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豬悟能(菩薩給其摩頂受戒起的法名)→豬八戒(為讓其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凈壇使者(佛祖冊封)
②性格特征
正面評價:忠心耿耿、知錯就改(如“計收豬八戒")、善良憨厚、聰明機智(如“義激美猴王”),是取經途中的重要人物;戰(zhàn)斗勇猛,對敵斗爭從不屈服,是孫悟空斬妖除怪不可缺少的幫手。
反面評價:對取經事業(yè)缺乏堅定意志,一遇到困難就嚷嚷著散伙;愛搬弄是非(如“三打白骨精")、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如“計收豬八戒”“四圣試禪心")、好吃懶做、見識短淺。
③經典情節(jié)
高老莊招親→大戰(zhàn)流沙河→四圣試禪心→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義激美猴王:悟空被逐后,唐僧、沙僧落入黃袍怪之手,八戒向悟空求助,悟空不愿幫忙。八戒用激將法,謊稱妖精咒罵悟空,激怒了他,促使悟空重出花果山。
4.沙悟凈
①生平經歷
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玻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以吃人為生。后在流沙河被唐僧收為徒弟。后與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及白龍馬一起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后,功德圓滿,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
②稱謂變化
卷簾大將(在天庭時的官職)→沙悟凈(觀音點化后所賜法號)→沙僧(唐僧見他落發(fā)后的模樣頗有和尚之風,因此給他取了別名“沙和尚”,簡稱“沙僧")→金身羅漢(佛祖冊封)
②性格特征
正面評價: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忠心不二。
反面評價:生氣不足,缺乏主見。
③經典情節(jié)
打碎玻璃盞→木叉奉法收悟凈→真沙僧怒打假悟凈→小雷音寺遇難
大戰(zhàn)流沙河: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搶唐僧失敗后鉆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降妖。木叉叫出妖怪悟凈。唐僧收悟凈為徒,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5.白龍馬
①生平經歷
原為西海龍王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犯了死罪,被觀音所救。觀音讓他在鷹愁澗等取經人,后遇唐僧,吃了其白馬,被觀音度化做了唐僧的腳力。
②稱謂變化
敖烈(西海龍王三太子)→白龍馬(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的腳力)→八部天龍(佛祖冊封)
③相關情節(jié)
鷹愁澗收白龍馬(第十五回):唐僧在五行山收孫悟空為徒。師徒一路西行,途經蛇盤山,唐僧的馬被鷹愁澗中戴罪苦度時光的西海龍王之子吃掉了。觀音趕來,將他變成白馬,隨唐僧取經。
④性格特征
知錯就改。
【其他人物】
1.如來佛祖:法力無邊,權力無限,出爾反爾,徇私情,有時缺少尊神風范。(收服孫悟空,辨識六耳獼猴,收服大鵬雕,懲罰烏雞國)
2.觀音菩薩:心存仁愛,大慈大悲,普救眾生,法力無邊,手段高強。(尋找取經人,設置磨難,鷹愁澗收服小白龍,收服熊罷怪,流沙河點化沙和尚,五莊觀醫(yī)活人參果,火云洞智取紅孩兒,捉拿靈感大王,麒麟山招回賽太歲,滅法國化身傳信)
3.太上老君:位列仙班,處處維護天庭利益,道行深厚,法力無邊,脾氣隨和,與世無爭,膽小怕事,吝嗇小氣,滑稽可笑。(金剛琢打孫悟空,三昧真火煉悟空,取經途中設險阻,收服小童,收服青牛)
4.二郎真君:武藝超群,法力深厚,講義氣,重情義。(大戰(zhàn)孫悟空,助悟空打敗九頭怪)
5.紅孩兒:武藝高強,擁有噴煙吐火的法力;奸詐陰險,富有智謀;頑劣兇殘,膽大妄為。(騙取唐僧,擒八戒,戰(zhàn)悟空,不敬觀世音)
6.鐵扇公主:狡猾奸詐,具有強烈的復仇意識,倔強潑辣,溫柔多情,富有人情味。(掌管芭蕉扇,扇走孫悟空,假扇騙悟空,獻扇救夫)
【作品主題】
《西游記》記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塑造了孫悟空這一反抗傳統(tǒng)、神通廣大的英雄形象,歌頌反抗傳統(tǒng)、反抗權威、蔑視等級制度等反封建的思想和斗爭精神,辛辣地嘲諷了貌似威嚴、實則無能的天宮玉帝及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寄托著作者關于社會與人生的理想。
1.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防工程制式銷售合同范本
- 分散采購服務合同范本
- 農村燃氣安裝合同范例
- 協(xié)助寵物國際托運合同范本
- 農田租賃合同范本
- 專利轉讓入股合同范本
- 養(yǎng)魚合作轉讓合同范本
- 公版采購合同范本
- 單位解聘教師合同范本
- 買賣中介公司合同范本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新版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2024年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全面
- MOOC 跨文化交際通識通論-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常用液壓元件型號對照表230
- 項目章程模板范文
- 泰山產業(yè)領軍人才工程系統(tǒng)
- 輪扣架支模體系材料量計算
- 主題班會教案《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班會方案
- 食物鏈和食物網課件(共18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