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第六章然環(huán)境及其特征

第18講植被與土壤

課標與教材:1.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等方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

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必修第一冊:5.1]。2.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等方式,

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卜必'修第一冊:5.2]。

四層?考查內容兩年?命題統(tǒng)計

[必備知識]主要植被類型及分布;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

系;土壤剖面構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關鍵能力]觀察、概括植被和土壤的表征,辨識不同植[2020年]北京卷第

被和土壤的空間分布,綜合分析、比較、概括植被和土20(2)(3)8

壤的形成因素及其影響;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演絳推理[2021年]湖南卷第

能力6?8題;1月浙江卷第

[學科素養(yǎng)]能夠分析和說明植被和土壤的(要素)特征2題;6月浙江卷第

和區(qū)域差異;能夠從地理要素綜合的角度,認識植被和28(2)題;上海卷第4、

土壤的形成原因21題……

[核心價值]能夠從“人地關系”的視角,認識人類活動

與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影響,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huán)境觀

必備知識夯基礎

a網(wǎng)絡構建

歐色

與環(huán)境泡

的關系成

森林I生

草原-而卜氣

荒漠」地

口知識梳理

一、植被

1.植被與環(huán)境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

⑴植被分類[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jīng)營管理的植被

⑵植被與環(huán)境的關系

①植物可以改造其生長環(huán)境條件:裸地i少數(shù)種的植物生長一改造土壤、水分等

環(huán)境條件一更多種類植物生長一形成穩(wěn)定的植被。

②天然植被具有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特征: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

越大,植物種的數(shù)量越多,垂直結構越豐富。

2.森林、草原與荒漠

⑴森林

類型分布地區(qū)氣候特征森林特征

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和熱

終年高溫、降雨豐沛復雜,多藤本、附生植物,

雨林帶季風氣候區(qū)

常見莖花、板根等現(xiàn)象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

常綠闊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

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

葉林濕潤氣候區(qū)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初,垂直結構較簡單

落葉闊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和溫夏季炎熱或溫暖,冬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fā)

葉林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季寒冷,降水適宜葉,秋冬季落葉

針葉林以松、杉類植物為

亞寒帶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夏季短促、溫和,冬

主,葉片為針狀,以抗寒

針葉林的亞寒帶地區(qū)季漫長、寒冷

抗旱

[思考]說出針葉樹和闊葉樹葉片形態(tài)和表面特征的主要區(qū)別。

提示針葉樹的葉形為針狀,針葉表面附有很厚的角質層;闊葉樹葉形扁平寬闊,

有各種形狀,多紙質或革質葉片。

(2)草原與荒漠

類型分布氣候特征植被特征

熱帶熱帶雨林帶的南全年高溫,分干濕兩濕季草原蔥綠;十季草類姑

草草原北兩側季黃,有的散生著喬木或灌木

原溫帶溫帶地區(qū)的大陸夏季溫暖,冬季寒夏綠冬植,植被高度比熱帶

草原內部冷,氣候干燥草原低

熱帶或溫帶的氣以早生的灌主為主,也有些

荒漠干旱,降水稀少

候干旱地區(qū)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二、土壤

1.觀察土壤

(1)組成: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

(2)分類(按土壤質地)

類型砂土壤土黏土

粒徑大小大中

通氣透水性強良差

保肥性能良好

土壤質地松散適中黏重

是否易耕作易最易不易

(3)剖面構造

①森林土壤剖面

行機層: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

程。

—腐殖質層:腐殖質枳累.顏色較深.

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層: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

淀積層:質地黏戊、緊實,呈棕色或

紅粽色

母質層: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

母巖層:堅硬的巖石

②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層:上質魂松.行機質比例高,顏

色較暗

犁底層:上層緊實.顏色較?,具有保肥

_____L-保水作用。

層:未經(jīng)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

生長C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因素作用

是土壤發(fā)育的物質基礎,決定了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yǎng)父狀況,影響

成土母質

土壤的質地

影響土壤發(fā)育的最基本、最適躍的因素,生物殘體為土壤提供有血質,

生物

通過生物循環(huán)使食養(yǎng)元素在土壤表層富集

巖石風化的強度和速度與溫度、降水量呈正相關;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影

氣候

響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規(guī)律

地貌對土壤發(fā)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時間土壤發(fā)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層越厚,土層分化越明顯

人類活動自然土壤在人類長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挑隹土壤

I易誤辨析]有人認為,熱帶地區(qū)的土壤比溫帶和寒帶地區(qū)的有機質含量高。這

種說法有道理嗎?說明你的判斷理由。

提示沒有道理。土壤有機質含量既與溫度有關,又與生物有關。熱帶地區(qū)微生

物活動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機質,降低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

3.土壤的功能和養(yǎng)護

(1)功能:聯(lián)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植物生長提供扎根立足的條件:具

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與人類的關系卜分密切。

(2)養(yǎng)護

①對于不適于種植農(nóng)作物,或者種植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較低的土壤,進行改良或改造。

②優(yōu)良的土壤,要注重種養(yǎng)結合,保持土壤持續(xù)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用休

耕、種植綠肥、作物輪作、廣施農(nóng)家肥等C

關健能力重思維

關鍵能力一說明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真題研析

|例“(2021?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火。近年來,世界各地野火頻發(fā),

給人類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影響。蒙古東部地區(qū)(見下圖)野火

發(fā)生頻率高且區(qū)域差異大。據(jù)此完成(1)?(3)題。

|OO°EIO50EIIO°EI15°EI2<?°E

N

①戈壁蘇木貝爾省2達爾汗馬披省3鄂爾萍行

(1)該地區(qū)主要野火類型是()

A落葉林火B(yǎng).針葉林火

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

(2)從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測下列區(qū)域野火發(fā)生頻率最高的是()

A.東方省R.中央省

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

⑶該地區(qū)野火發(fā)生最活躍的年份以3?4年為周期,其最為可能的影響因素是

()

A.氣溫變化B.降水變化

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動

[思維導引]

第⑴題:

陵破曾演…長;而涯親商嵬應算莢爰至凝翼商

.................

調用②蒙古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植被

知識以事區(qū)和荒漠為主

第⑵題:

獲文:因從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測

信圖:⑷東方省河流較多且距首都較遠;區(qū)中

息央告和色榜格省先離首都烏蘭巴托較近;

南戈壁省深居內陸,河流較少

運用技匐一[讀圖和分析推理育

第⑶題:

—宿—;面葬買菱壬麻軍蘇西二庫?西刪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調用知識卜修發(fā)生野火頻率與埴被生物邕有關一)

答案(1)C(2)A(3)C

解析第(1)題,蒙古國主要的植被類型為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的可燃物較多,

容易發(fā)生野火,因此該地區(qū)主要的野火類型為草原火,故選C。第(2)題,根據(jù)題

意,從可燃物及管理角度天看,東方省河流較多,緯度較高,蒸發(fā)較弱,表明當

地水分條件較好,植物量更豐富,可燃物更多,并且遠離首都烏蘭巴托,管理能

力相對較弱,因此野火發(fā)生頻率最高,A正確。中央省和色楞格省靠近首都烏蘭

巴托,管理能力相對較強,野火發(fā)生頻率相對較低,B、.D錯誤。而南戈壁省深

居內陸,河流少,表明氣候干旱,植物量較少,可燃物少,野火發(fā)生頻率較低,

C錯誤。第(3)題,從上題分析可知,該地區(qū)發(fā)生野火頻率與植被生物量有密切關

系,該地區(qū)整體上水分條件較差,植被生物量不大,經(jīng)過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

3?4年積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該地區(qū)野火發(fā)生最活躍的年份以3?4

年為周期,最可能的影響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題意;氣溫變化、降水變化

沒有明顯的3?4年的周期,游牧活動也沒有明顯年際周期,因此這些因素不可能

導致該地區(qū)野火發(fā)生最活躍的年份以3?4年為周期,A、B、D項錯誤。

I知能升華

1.主要植被類型及其特征

類型特征

森林多年生喬本植物為主,樹型較高大,樹冠呈傘狀

灌叢散布的耐旱灌木為主,植株多簇生,無明顯主干

草原旱生草本植物為主,冬季或干季大都枯萎

荒漠植物稀少,葉子退化為刺,根深而葉稀疏

池塘水生植物,葉子柔軟而透明,帶有通氣組織

2.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自然要素相互影響

①熱量:熱量充足地區(qū),植物種類豐富、生長速度快、植被生

氣候對

氣候物量多,反之則少

植被

②光照: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

③降水:降水充足的濕潤地區(qū)易形成森林,降水較少的半干旱

地區(qū)形成草原植被,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區(qū)形成荒漠植被;同一

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生長好,年輪寬

植被對植被具有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縮小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增加降

氣候水量等

①山地陽坡和陰坡植被不同,馬尾松生長在陽坡,而冷杉生長

在陰坡

地貌對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山地植被呈現(xiàn)垂直分異特征

植被③受地形的阻擋,山脈兩側植被不同,如安第斯山脈南部大陸

地貌

西岸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東岸為溫帶草原和荒漠;天山北坡有

森林,南坡則沒有森林分布

植被對一方面加快巖石的風化過程,改變地貌形態(tài);另一方面又具有

地貌保持水土的作用

水文對植被生長好的地區(qū),水源條件好;水文條件影響水生植物;洋

植被流影響氣候,進而影響植被

水文

植被對植被能夠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促進水循環(huán),降低河流含沙量,

水文調節(jié)徑流

土壤對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堿性土壤利于

植被紫薇等生長,酸性土壤則利于馬尾松、茶樹等生長

土壤

植被對植被生長可以改變土壤的性質,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機質

土壤的積累

3.不同區(qū)域植被的主要環(huán)境效益

區(qū)域環(huán)境效益舉例

降水豐富的濕潤

長江中游山區(qū)的防護林主要功能是涵

地區(qū)(尤其是丘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陵山區(qū))

干旱、半干旱地防風固沙、保護農(nóng)田和西北地區(qū)風沙大,西北防護林的主要功

區(qū)牧場能是防風固沙

紅樹林是天然的海岸防線,具有減小風

防止海浪侵襲,保護海

沿海地區(qū)速、減輕海岸的侵蝕,凈化海水、促淤

造陸等作用

城市工業(yè)、交通污染嚴重,故城市綠地

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

城市主要功能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

吸煙除塵、減弱噪聲

污染、削弱噪聲

[■變式訓練

1.(2021?上海卷)讀圖文發(fā)料,回答問題。

金昌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絲綢之路重要節(jié)點城市,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

判斷圖中甲地與乙地最有可能的自然植被類型,并說明判斷依據(jù)。

答案甲:溫帶草原。乙:溫帶荒漠。

甲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乙地區(qū)降水量小干200mm。

解析甘肅省地處北溫帶。甲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400mm,自然植被為溫帶草

原;乙地區(qū)降水量小于200mm,自然植被為溫帶荒漠。

關鍵能力二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口真題研析

[例2](2021-6月浙江卷)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下圖為非洲部分區(qū)域略圖。

16°8°

城市

▲侏

①金

-鐵

X沙

0水

0河

X河

圖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漸增加,簡析其成因。

[思維導引]

獲:文:田圖示區(qū)域位于韭洲;②甲地位于史

信:送.乙地附近有河流,丙地約位于7”的漁

一捶地區(qū)

[調用知識H③影響土遭形成的因素1

答案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氣候更加濕潤;植被生產(chǎn)力增加,生物化學風化

作用增強。

解析讀圖可知,甲、乙、丙三地隨著緯度的降低,土雄厚度逐漸增加,主要原

因是緯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氣壓帶影響越強,雨季更長,水分條件更優(yōu)越,植物

生產(chǎn)活動更活躍,氣候濕泡、炎熱的地區(qū),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普遍而強烈,

巖石礦物被強烈分解,形成較厚的風化殼,增加了土壤厚度。

I知能升華

1.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影響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質與土壤

成t花崗巖

(七礦物質和無機養(yǎng)分士

母Mf

質—?—堆

(2)生物與土壤

提供升機旗.

生物[上堆形成肥力

改變土填的結構

綠光合作用

色制造有機質

林±

物康

怙枝落葉提供有機養(yǎng)分

殘體

(3)氣候與土壤

(4)地貌與土壤

(5)時間:決定土壤的發(fā)育進程。

(6)人類活動

游作

改善土壤的結構與性狀上耕

滯{提高土壤的生產(chǎn)能力卜

[改變士耀的水分、溫度卜

I變式訓練

2.閱讀材料?,完成下題。

下圖為歐洲西部局部略圖。圖中甲區(qū)域為歐洲西部著名的小麥產(chǎn)區(qū),其典型土壤

是棕色森林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

圖例

卷小麥

水域

/流

H運河

的原

量較高

機質含

厚、有

層深

域土

甲區(qū)

,分析

方面

三個

生物

候和

質、氣

土母

從成

因。

;氣

有機質

豐富的

壤提供

為士.

林,

闊葉

落葉

;溫帶

深厚

土層

物,

沖積

河流

答案

積累

機質

壤有

于土

有利

潤,

候濕

成提供

土壤形

,這為

深厚

母質

成土

原,故

積平

游沖

口下

河流

位于

域因

甲區(qū)

解析

林為土

葉闊葉

溫帶落

型植被

區(qū),典

氣候

洋性

帶海

于溫

域位

甲區(qū)

礎;

質基

的物

深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